Board logo

标题: 名将 [打印本页]

作者: fengxv    时间: 2007-12-25 14:36     标题: 名将

学习写字,不怕丢人。

“如果今天我们的位置交换一下,你会投降吗?”
陈将军摇摇头。
“我也不会。”
宽阔的背影渐渐离去。
是名将。
不愧是名将。

看来难以招降王将军,有点遗憾,陈将军苦笑着摇了摇头。不过这一点儿也没让他不高兴。
这就够了。
窝窝囊囊地在后方练了十几年兵,今天终于一偿夙愿。话说回来,还得感谢那些所谓的名臣宿将,不是他们一听到王将军大名就吓得推诿不前,也不会轮到自己有机会和这位天下名将一战——当然,更不会有如此大胜。
像王将军这样的人自然不能就地处决,一定要押到金陵隆重地向皇上献俘。
陈将军仔细的挑选了得力部下,嘱咐他们先将王将军押往金陵,自己则从容布置好荆州防务,才浩浩荡荡地班师回朝。

大军才走到郢州,却在一天之内接到两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大略是说老皇帝驾崩了,成了新皇帝即位,要陈将军的大军就地休整,不要再前进,陈将军一人轻装简行,立刻进京,新皇帝另派宣慰使犒劳大军。
第二道圣旨大意相同,只是下旨者变成了吴王,也就是老皇帝的次子、新皇帝的弟弟——准确地说,是“另一个新皇帝”。
对名将来说,这样的战斗常常是致命的。
但也有例外。
陈将军果断地处决了“另一个新皇帝”的使臣,但他也没有前往京城,而是和大军一起就地扎营。
直到他确定局势稳定。
在京城迎接他的,比他料想的多了一个人。

不过如此,不过如此啊!
陈将军有些鄙夷这个自己曾经如此敬畏的对手,这个曾经让同僚们胆寒的名将。
高官显爵真的比刀枪剑戟厉害?
陈将军摇了摇头。就从此刻起,在他心里,王将军已经过去了,这个天下,已经迎来新的名将。

上次的荆州大战,北朝大伤元气。在这难得的几年和平中,陈将军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全要拜他当年没有及时遵旨入京所赐。
但元气再伤,也有恢复的时候。
梁州刺史叛投北朝,已经外任益州刺史的王将军屡战不能胜。皇帝只好请陈将军出山。

“你留下。”
中军帐里,只剩下陈将军和王将军。
“你是故意打败的吧?那个草包你也打不赢?”
没有回答。
“出去吧。”
等着,收复梁州以后,我会好好向皇上奏一本的。
陈将军望着王将军。
清瘦的背影。

一个真正的名将,不会被几年奢靡的生活就打败。
北朝来救援梁州的几路大军都被一一打败了。现在,梁州已是瓮中之鳖。

“都督。”
陈将军脸上闪过一丝轻蔑。
“皇上密旨。”
这实在太让陈将军惊讶了:皇上会给他密旨?
但他还是不由自主的跪下了。
王将军环顾了一圈,侍卫们便依次退出中军帐。

“笑话!”
陈将军看都不看正在捆绑自己的王将军,不屑的说道。
“造反?我?我知道,你一直耿耿于怀!你公报私仇!你绑,你绑!我都不必去见皇上——你以为你能走出这个中军大帐?”

“我知道你没有造反,我知道你忠心耿耿,我知道你是国家栋梁。我们都一样。”
“那是谁?那是谁诬陷我?”
“就是我。”
陈将军觉得这简直太可笑了。
但他笑不出声,王将军塞住了他的嘴。
“你以为塞住我的嘴就有用吗?”陈将军哼哼着,这句话恐怕只有他自己能听懂。

“那次之前,我从没有打过败仗。你知道吗?二十年呀,没有一场败仗!所以我自负天下无敌,所以我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我错了。
“我以为南朝都是些酒囊饭袋,没想到还有个你。
“你不知道那时我有多苦闷。我突然觉得自己一下子无足轻重了,我不知道我还有什么理由活着。
“直到去金陵。
“当我见到你们那个满脸写着白痴的皇帝和那些一脑子浆糊的大臣,我才知道,原来你是特例。
“从那时起,我只有一个念头——杀了你。
“只怕再过二百年,南朝也不会再出一个像你这样的人。”
陈将军圆睁着眼睛,死死的盯着前面。
“噗!”
随着王将军拔出匕首,陈将军的血开始汩汩地往外流。
“我在北方的父母妻儿、兄弟姊妹,都死光了,我早就没有独活的念头了。你是唯一打败过我的人,我也算陪陪你。”
在匕首插入自己胸膛的一刻,在两人的血流在一起的一刻,真是释然。

皇帝闻奏,说王将军平叛时被反贼陈某戕害,为之辍朝一日,追赠为“竭忠守节功臣”。

-End-

[ 本帖最后由 fengxv 于 2007-12-25 18:13 编辑 ]
作者: 潘泽    时间: 2007-12-25 19:16

这个...这个...有点缺陷...捆绑的时候陈将军不会高声求救么...有点疑问

不过总体来说布局还不错,王将军倒是颇有一个死士的风范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7-12-25 21:19

看了两遍,稍微看明白了些,似乎这个故事大有扩充的余地
作者: fengxv    时间: 2007-12-25 22:49

圣旨上说他谋反,要押到京城。他想到京城以后面圣辩诬,所以不在乎被绑。
这个情节原型是刘志丹。刘听说自己被中央(王明)派来的工作团怀疑对革命的忠诚,自己觉得问心无愧,不听劝阻,去向工作团解释,没想到人家根本不听他说,直接把他关起来准备处决,幸亏老毛的长征结束,到了陕北,才把他救下。
太单纯。

水镜兄说的有道理。自己又看了一遍,确实只能算个故事梗概
作者: 坚硬的稀粥    时间: 2007-12-26 09:21

南朝?姓陈的将军?谁?
作者: 太平清领道人    时间: 2007-12-26 10:32

莫非白袍将军?
作者: 坚硬的稀粥    时间: 2007-12-26 10:39

白袍病故的啊,也没赶上新皇即位啊?

陈伯之也不对啊。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7-12-26 16:20

诸位,此是小说,怎地当了春秋来看
作者: 太平清领道人    时间: 2007-12-27 09:53

唉,这几天老泡在炎黄春秋,看来投入太深了。。。
作者: 豪杰    时间: 2007-12-27 21:29

看完了,不过王将军中途还是降了?
作者: 太平清领道人    时间: 2007-12-28 11:59

那只是时间很长的诈降。。。
作者: 打破英雄神话    时间: 2007-12-28 16:51

看了2秒钟,看不懂,哈哈
作者: 十月de蟋蟀    时间: 2007-12-28 20:11

一开始没看懂,仔细读了三遍(加班中,间隔均为一小时),终于懂了!好文啊,好文!!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