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巴黎随笔.......
[打印本页]
作者:
莲花般眼的悉多
时间:
2007-12-10 04:34
标题:
巴黎随笔.......
一只乌鸦径直飞了过来,在几乎要撞上窗户的瞬间才改变了方向。这里的鸟儿们就是这样强悍。
来到巴黎已经有3周多,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不适应。只是夜半朦胧间,仿佛依然是在家中。
这里的早晨亮得很晚,7,8点的时候,依旧是街灯明亮,日出时间大概是在8点半左右。黑夜却来得早,4,5点就已经华灯初上。巴黎的冬天并不很冷,雨却是经常下的,但最大的时候也算不上倾盆,持续时间更是短暂,只是淅淅沥沥会拖上一整天。云更是不可少,比起北京来云层要厚重上很多,诺大的一个天空,似乎也难以容下如此之多大朵大朵的云。法语里有个单词被译作“一角晴天”,不到巴黎,是很难体会这个词的巧妙贴切。无论是晴空时的白云,还是阴霾时密布的乌云,移动速度都很快,似乎是一群时时被风神驱赶目的地茫远的绵羊。
住的地方离机场大约有1小时的车程,但晴天的时候,总能看到窗外一架架的飞机。有的就要在巴黎降落,有的不知要飞向何处,这其中,想必也有目的地是北京的吧,不知不觉中,已出神了几分钟。
清晨和夜晚的窗外总是静悄悄的,湿漉漉的路面上,偶尔才有车辆驶过。喧闹的人声更是不见,巴黎人说话声音很小,有些发自柔弱女子口中的语句,几乎还未飘到耳中,便已经弥散在空气里。
住在一层的时候,常有麻雀拜访我的窗台,它们的个子比国内的同族个子大不少,只是依旧是一身麻衣,蹦蹦跳跳的。回想起,在国内时,还不只一次被麻雀吓到过,它们个头颜色,配上有时超快的地上行进速度,一个不留神还真以为是过街的老鼠,不由得心惊胆战。
后来搬到了三层,就再难觅麻雀的身影,乌鸦却成了熟人。它们展翅翱翔空中的英姿似乎太过舒展洒脱,以至于,几个南方来的小女孩把它们误认为以此闻名的鹰们。阴霾的青色云层,间隙透出的金色光辉,配上它们黑色的矫健身姿,有着奇特的视觉效果。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外国人士写的评论,题目曰“北京是个无鸟的城市”。在北京时候并不觉得如此,但同父亲讲述他小时候的京城似乎是完全不同的样子了。父亲口中,铺天盖地的乌鸦群飞过,天安门广场都能黯淡五分钟的场景,是我到现在也无法相信。相对巴黎,北京甚至是天津的鸟儿们似乎确实是太少了,最常见的不过是麻雀,喜鹊,再者,就是豢养的鸽子,如今也越来越罕见了。群居的乌鸦们似乎只聚集在固定的几个地点,其中一个大概是王府井到天安门东的附近。记得第一次亲眼见到啄木鸟时,还让我着实激动了一阵子。
巴黎的鸟儿数量和种类上就多得多了。除去喜鹊,乌鸦,麻雀,还有种类似鹌鹑或是珍珠鸡的鸟类,我不能确切地叫出名字。河中也常有鸭子、天鹅。数量最为庞大的是鸽子,听说是由巴黎政府统一饲养的。它们几乎无处不在,而且架子颇大,一个个都是肥肥硕硕的招摇过市,它们几乎不怕人,只是在车辆或是人的脚即将触及它们身体的时候,才不慌不忙的跳上两步。令人乍舌的是,它们竟然会出现在巴黎发达的地铁中,而且往往是在地铁的地下二层甚至更深的地方,并没有一丝迷路的慌乱,而是依旧闲庭信步得在地上啄食。
在协和广场,这种有恃无恐的现象就更加显著,但鸽子们只能作为配角出现了,那里的主角是比鸽子更加强壮的海鸥。白色的流线型身体,橙色的利嘴,它们就像黑社会中占领地盘的大佬们,把持着协和广场圆形水池周围的地方,鸽子们只能散布在离水池更远的地方。海鸥们是更不知道“害怕”与“回避”所云为何的鸟儿,它们或是游水,或是进食到得意处,便扑打几下翅膀,快速展翅低飞,此时便能见到慌乱的行人们边轻声尖叫边快速的俯身躲避。
更有甚者,我一个在巴黎的同学,曾经在公园中,被两只白色的大鹅疯狂追赶啄咄了几十米。
QQ上有人敲门了。前几天QQ上的签名改为“突然很想念苦沙弥,迷亭,寒月……”,母亲在网上看到后很紧张的对我说,“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没有时间想念你这些网友了”。我不禁笑得前仰后合,连忙解释道,这是夏目漱石先生所著《我是猫》中的几个人物名。《我是猫》这是我最喜欢的小说之一。在国内的时候,它是我床头的常客,读过不下几十遍了。时而从头读来,一蹴而就;时而随便翻到某页,没头没尾的猛读上一段,继而酣睡,现在想来实是一种享受。顽固迂腐却可爱的苦沙弥,信口开河却不失立场的迷亭,不温不火心里却早已笃定的寒月,还有那惹得屡次大笑的“鼻子”女士……,一个个形象是那么鲜活。然而,有些讽刺的是,这本被我怀念的书,并没有被我留在家中,而是,现在、此刻,正躺在我的旅行箱上。是的,我只带到巴黎两本所谓“闲书”,其中一本便是它。但它又分明不再是它了,这几周里,也曾几次翻开,却又很快放下了,似乎完全没有心境去认真读它。暗衬,也许它还是它,我却不再是我了。于是,也只能面对着“他们”,想念“他们”了。
昨天去巴黎拉得方斯新城区的时候,恰好有个Fnac书店, 一进去,购书的瘾头便迫不及待冒了出来,只是这以欧元作单位的价格,有力得拉来了残存的理智,不停得进行说服。转来转去,发现了亚洲专柜,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je suis un chat》,即《我是猫》的法译本,一时间心里有些五味杂陈。最终,只买了一本凡尔纳的《indes noires》和内米洛夫斯基的《ida》,后者是我在离京前看的最后一本小说《法兰西组曲》的作者。
遥想杨绛先生回忆录中,就有回忆她和钱钟书先生年轻时在巴黎留学生涯的文章,其中很多生活的细节和状态和似乎和现在的我隐约有些相像,于是,凭空多了几丝暖意。
天气又转阴了,乌鸦们缩紧了身体停在灯柱上,让人不知怎得想起了“孤舟蓑笠翁”的诗句,而明天还有一整天的课,纷乱的思绪就理到这里吧。
091207
作者:
湘江子龙
时间:
2007-12-10 08:27
早上起来居然坐到石头的沙发。
乌鸦?法国的乌鸦有咱们这的那只,呃,妩媚么?
异国他乡,多多保重
努力加餐饭。
作者:
孔雀王
时间:
2007-12-10 10:40
恭喜绿卿平安到达法兰西...
怎么觉得字里行间流露着一股阴冷落寞的气息,仿佛不是在巴黎,而是在雾都呢?
作者:
眼儿媚
时间:
2007-12-10 14:39
绿绿到了法国还这么想着孤...
叫孤怎么好意思捏...
作者:
有刀疤的肥猫
时间:
2007-12-10 14:58
好地方....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7-12-10 20:03
慵懒舒缓的文字,果然埃菲尔铁塔下的石头就是不一样
作者:
云川
时间:
2007-12-10 20:19
乌鸦很多, 很强悍
云也不少, 不是白的就是乌的....
作者:
徐丹子鹤
时间:
2007-12-10 20:57
莲花大悉多绿石头殿万万岁
作者:
木村信渊
时间:
2007-12-10 23:09
馬鹿野郎!
以後在簽名里直接寫想念俺就好了麽~~省得妳媽擔心~~~
作者:
莲花般眼的悉多
时间:
2007-12-11 01:55
梁园虽好,不是故乡啊……
作者:
杀气
时间:
2007-12-12 17:11
话说从来没见过啄木鸟呢 简直就是个传说阿
作者:
风使
时间:
2007-12-16 11:55
也跟着慵懒的叹口气,小时候看虾米正大综艺,看到巴黎街头这么多肥鸽、肥鸭,第一个念头就是把它们统统抓起来,每天换着吃烤乳鸽、香酥鸭……
之后就是产生怀疑,法兰西同学们不念阿弥陀佛怎么也不杀生?后来好像听说到了虾米欧罗巴人文关怀主义……还是觉得虚伪,改造了自然建立了城市,偏偏假惺惺的要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假象。
这是我想贪小便宜的借口。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