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吾心中之名师
[打印本页]
作者:
qingyeweiyun
时间:
2007-9-25 14:04
标题:
吾心中之名师
韩夫子曾于师者有传世之语,然深思之,亦有不全。固师非师者,所谓有“人性之善,师之道也”,亦
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师者,盖分鸿鹄之志,述为人之道,醒众生之迷。吾性颇异,多奇思
怪想,他人皆不以为意。缘天之有眼,幸遇先生孙氏建国,呕心沥血,育吾三载,方晓天下之理,莫率
性而先。吾于旧情深处,思昔日先生万般功德,感慨成泣,万千思绪,涌汇心头,特以笔之色,绘世间
神光华彩,并纪先生之情。
初识先生之时,年方而立,为风华之年,言谈之幽默风趣足笑煞九天仙女,举手投足间充溢阳刚之美,
古铜之肤映无限活力,实为人中之凤。多有惋先生生不逢时,巨龙浮涧,天之作弄。然先生乐观自信,
知足常乐,不似蝇营狗苟之徒,亦拒阿谀奉承之流,光明磊落,洒脱自然,岂非悟道之君子乎?先生性
情豪放,全无忸怩之做,说之为之,为之当之,甚以服人。吾曾与二友于己卯国庆间因观国奥抗韩而逃
学,若干学校中人知后大为震怒,欲严惩吾等三人。唯先生知三人爱国之心,故曰:“三人因观球赛逃
课,情有所理,理有所通,何须兴师动众,严惩不贷?念其爱国之心犹在,于此罢了。”然顽固分子不
晓情理,置先生之言于罔然,怒罚三人。先生心痛,却恨无解救之策。后壬午年春,吾曾与其中一人拜
先生,言及往事,先生语音一沉,正色曰:“世间浊清并举,奸贤共存。君子好生之德、仁慈之心,不
可为小人所解。时过境未迁,吾辈焉敢非分之想?”先生言毕,眉头不展,唏嘘不已。吾至此方知先生
曾力排众议,保三人于人事,天意如此,造物弄人,先生良谏亦只换得数声无奈嗟叹而已。
先生教授数学,治学严谨,思维开阔,逻辑缜密,解题中,若一法甚繁,他人于抓耳挠腮处,先生已另
辟蹊径,独到奇特,众人大为敬仰。于学术处,若有疑,决断不下,未有轻言放弃或含混之说。其推理
紧凑,环环相扣,层次鲜明,甚是明朗。先生于吾影响颇深。吾于高考中力压诸强,独霸地区之首。吾
亦曾创“特殊值法”,百试不爽,且发展至“特殊图法”、“特殊比法”等,可谓仰赖先生之功。
先生有一子,年及垂髫,性颇顽,亦聪慧,与先生幼时无异。吾多于校内见先生携子游乐嬉戏,或挽手
滑冰,或扶身行车,或草园风筝。至周末假日,亦常与子出游,共享自然,父子天伦之乐,有大于此乎?
先生终非神,亦凡人也。先生烟酒君子,为人生之瑕。吾曾与课上嗅出先生酒味甚浓,而细闻之,酒味
渐淡,竟为烟味所覆。盖因先生若有朋友之约,大都赴之,亦常邀于府上,席间若无烟酒相伴,焉称人
生之乐乎?
吾曾书《莺啼序 无题》一词,暗指先生人生之路,原词如下:
莺啼序 无题
夕阳残风冷却,飘零花自怜。秋雨散落失倩影,柔心易碎怎堪?窃闻私语绵,温馨难再,度日亦如年。
顺其然,对海狂啸,我负苍天。
银舞飞翩,雾绕香暗,和泪泣貂蝉。乏力护至爱,吕布枉称伟男。隆基误国身败裂,显迹微察反禄山。
情不甘,权衡利弊,赐死玉环。
寻拨迷烟,昭君出塞,青冢碧空蓝。朦胧笼楼羞欲含,历史湮没往事,大漠龙盘。西施绝色,娇滴胜仙。
吴越气盛黄沙址,游梦犹惊曾患轻顽。恨水无边,地狱轮回相克,英雄淡视金钱。
千古流传,万世景仰,皆付笑谈。余生但求轰烈,俗子谓之痴癫。佳人回眸入云间。杨柳春絮,谢红替
谁瞒。明月也度险恶关,江郎才尽疑惑方圆。原物旧墨已干,临高远眺,重整扬帆。
吾持而请先生观之,自以为先生当感叹遗憾,不想先生看罢,微笑舒眉,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快乐为本,笑傲人间。安贫乐道,志在福全。沧海一粟,渡海成仙。”吾见先生竟丝毫不以为意,大为
叹服。
先生之处事为人,为吾辈之范,无愧一世名师。吾有幸得其教化,今生无憾矣。
[
本帖最后由 qingyeweiyun 于 2007-9-25 14:06 编辑
]
作者:
杏花笛影
时间:
2007-9-27 10:57
莺啼是平声韵?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