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参赛作品】偷换概念的“黑客帝国III” [打印本页]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8 14:46 标题: 【参赛作品】偷换概念的“黑客帝国III”
写下这个题目,心里有点虚。
这个题材在我心里已经盘旋了好长的时间,但一直没有写成文字。大概是因为有关的题材太宽泛了,写出来很容易“结构”上失控。作为一个研究文学批评多年,经常抨击别人写的东西“结构”不行的人,如今竟然“以身试法”,写一个很可能自己驾驭不住“结构”的东西,岂不大谬?
但对于这个题材,我又非常喜爱,总觉得应该写下来,不能光想不练,否则时间一长,就会忘光光了,岂不可惜?
趁此参赛之机,有一个deadline在此,逼着自己整理杂乱的思想,写成大致可读的文字,算是对自己有个交待吧。
不过,说实在的,最近挺忙。在别处又开了N个贴子,都是欲罢不能、骑虎难下之势。我可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在限期之前完成这个多少有点“天马行空”之险的贴子。
不管怎么样,废话说了不少,还是动手挖坑是理。
[ 本帖最后由 东方无翼 于 2006-10-20 20:06 编辑 ]
作者:
暗地婴儿 时间: 2004-4-18 15:24
这个参赛作品咋这么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8 15:48
哎,我还没开始写哩,你急什么啊。
作者:
暗地婴儿 时间: 2004-4-18 16:14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4-18, 15:48:45发表
哎,我还没开始写哩,你急什么啊。
原来还有前期宣传阿:)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8 16:27
原帖由暗地婴儿于2004-04-18, 16:14:36发表
原来还有前期宣传阿:)
不是前期宣传,而是“楔子”,看过“天龙八部”前面的“释名”没?我这是学老金啊。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8 19:48
正文:
看罢“黑客帝国III”,我闭目沉思。一时间思绪万千,诸味杂陈。
此剧可议之处甚多,应该从何谈起呢?情节的设计?人物的塑造?结构的架建?这些是评论一部文学影视作品最通常的落脚之处。然而,这又是一部多么不同寻常的作品!我不想依照如此陈腐的框架与思路去揭示此剧的特色。
那么,此剧的特色又是什么呢?充满了隐喻与意象的对话?已经有太多人在这上面进行挖掘与耕耘,我可不愿拾人牙慧。说起来,我马上想到的、觉得很有兴趣想谈一下的,反而是一个小节,那就是莫菲斯那雄辩滔滔、激动人心的演讲。对此进行逐字逐词的分析,一定很有意思。而且,以此为起点,可以进一步探究为什么在英语文学中,演讲词会是一个如此重要且佳作叠出的文类。这显然是一个中国文学完全欠奉的文学类型。这似乎是一个少有人涉及到的评论领域,应该大有文章可作。
只是,这个小节也实在太小了一点,与此剧的关系似乎不是那么必然(其它西方的影视作品中也有类似的“美文”)。钻研这个小节,恐怕会引来“镏铢必究、雕琢过甚”之微词吧。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8 19:57
思绪千回百转,最后还是着落在此剧的“主题”之上。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此剧的“主题”好像大有问题。但一时之间,我又完全说不上这问题在哪,只感到一种强烈的不安。
思之再三,终于还是没有结果。于是只得抛开了,另做别事。直至夜里,梦中似乎忽有所感,猛然醒来,黑暗中大叫一声:“我明白了!”(汗……,写得好像是亚基米德发现“浮力定理”似的。)原来答案很简单,“黑客帝国III”在“主题”上偷换了概念!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8 20:16
要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先回到“黑客帝国I”与“黑客帝国II”去。这三部曲的前两部,其哲学性的主题是非常清晰的。简而言之,它所要探究的,是在哲学上被称为“元命题”的一系列问题:我(人)是谁?物质是什么?精神是什么?世界是真实的吗?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或者至少说,自然意志是否可能?
这一系列问题,归结起来,其实主要还是由第一个问题:“我是谁?”派生出来的,而最终的追问的重心则落在最后一个问题:“自然意志是否可能?”之上。
我是谁?这是最古老的哲学元命题之一。据说,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特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认识你自己!”
一些哲学家从物理、化学、生物的角度来看,“我”(或“人”)是一块血与肉组成的躯体。但这进一步地引出另一个元命题:“物质是什么?”另一些哲学家则从精神、意志的角度来看,“我”又是一系列精神、思维活动的集合体。这也进一步地引出另一个元命题:“精神是什么?”
这两种不同的角度本身又再引出一系列彼此相关的元命题:“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什么?物质真的存在吗?物质难道只是精神的感受吗?”于是这很自然地会追问到:“世界是真实的吗?”世界是真的独立于人的感受而存在,还是只是因为人的感受才存在?一些哲学家极端地认为:“我闭上眼睛的时候,我的手就不存在。”那就意味着,因为我看不见我的手了,于是我的手就不存在。也就是说,是我的感觉中的视觉决定了我的手的存在。
然而,这样的哲学观逻辑地推理下去的话,最终必定会追问到“我是真实的吗?”这一问题上,不但否定了其它事物的客观存在性,连自我的客观存在性也受到了质疑。笛卡尔那一名言“我思故我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追问而来。
然而,笛卡尔的这一回答,并不能使穷追不已的人类感到满足。如果说“我思”决定了“我在”,那“我思”又是什么呢?“我”真的能“思”吗?于是,这就终于追问到了“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这一问题之上。如果人没有自由意志,那所谓的“思”算是“思”吗?如果没有“我思”,又何来“我在”?没有“我在”,没有我的感受,世界还是真实的吗?
因此,从“我是谁?”始,至“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终,这一系列的哲学“元命题”经由逻辑上的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命题组”或“命题群”。而这,就是“黑客帝国”三部曲所要探索、演绎的哲学主题。
(待续)
作者:
公子羽 时间: 2004-4-18 22:26
连影评都要玩连载?变态啊你
作者:
栀子飘飘 时间: 2004-4-18 22:49
等no兄连载完了我看能不能整理成一个主题帖。
作者:
fandongpai 时间: 2004-4-19 00:58
渴望啊!!!!!!!
快快快!!!!!!!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9 09:50
原帖由公子羽于2004-04-18, 22:26:54发表
连影评都要玩连载?变态啊你
不是连载啊,我还没写出来,怎么叫我全贴啊?我是一边写一边贴的啊。
作者:
暗地婴儿 时间: 2004-4-19 13:44
觉得楼主很可爱哦:)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9 15:00
多谢多谢,你也很可爱的说。
作者:
暗地婴儿 时间: 2004-4-19 15:05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4-19, 15:00:10发表
多谢多谢,你也很可爱的说。
我怎么可爱?
可怜没人爱?呵呵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9 15:32
“黑客帝国”是一个三部曲。三部曲中使用得最普遍的结构,就是“正-反-合”的结构。其中,“射雕三部曲”就是其中的典型。“射雕三部曲”的主题是对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与道家思想的演绎与反思。其中,“射雕”反映的是“儒道合一,以儒为主,以道为辅”的“正”;“神雕”反映的是“儒道对立,以道为主,儒道共存”的“反”;“倚天”反映的是“儒道互济,再次融合”的“合”(详细的分析,请看我写的《射雕的结构、主题和人物及与“三部曲”的关系》一贴,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14534)。
以前已经提到过,金庸小说在结构上具有鲜明的西方文学的特征,这“射雕三部曲”的结构就是明证。中国古典文学在结构方面的成就可以说是“先天不足”,因此像“三部曲”这类对于结构的要求极高的文学类型,中国古典作品中完全是没有的。但在西方文学中,不但小说领域中多有“三部曲”的作品,在电影领域中更是屡见佳作。
像著名的“星球大战”三部曲,所采用的结构明显也是这种“正-反-合”的结构。(按:这里说的“星球大战”三部曲是指70年代拍摄的那三部,不包括现在拍摄的那两部“狗尾续貂”之作。)“星球大战I”中,洋溢着的是“我来,我战胜”的胜利的激情,乐观主义贯穿全剧,是典型的“正”。
而在“星球大战II”(即“帝国反击战”)中,帝国大举反击,反抗帝国的联盟陷于苦战,故事结束时,剧中的第二男主角令狐汉(按:我是看香港国际台重播的“星球大战”,里面的人名翻译都是香港的译法,非常有意思,第一男主角译作“任天行”,其父黑武士年轻时的名字是“任纵横”,而第二男主角译作“令狐汉”,明显抄“笑傲江湖”中的人名。既有美感,又好记,所以我记的都是这些翻译。看内地翻译版的朋友自己对照着看吧)更是身陷囹圄,令观众焦虑不安,是典型的“反”。其实此剧为“反”更重要的证据是在主题方面。第一男主角任天行正是在这第二部中陷入身世之迷里,痛苦不堪。总而言之,第一部的乐观主义情绪在这里完全被悲观主义情绪所取代。
到“星球大战III”(即“武士复仇”)中,反抗帝国的联盟终于彻底消灭了邪恶的帝国,然而其代价之沉重,令人再难回复到第一部时那种由衷地欢欣鼓舞的情绪之中。尤其是,任天行从父亲的命运之中挣脱出来、并拯救了父亲的灵魂的同时,也永远地失去了父亲的生命,而且所爱之人变成了自己的妹妹,与别人双宿双飞,其中的苦涩无奈,又岂是表面的胜利所能掩盖?然而,任天行毕竟最终挫败了帝国皇帝要把他异化为与他父亲一样的黑武士的阴谋,联盟也确实是粉碎了帝国的黑暗统治。胜利是主旋律,但在这胜利背后,更多的是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与苦楚,使全剧的气氛与第一部的单纯的激情截然不同,更多了几份沉重与深思。因此,此剧的风格是“合”。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9 15:33
原帖由暗地婴儿于2004-04-19, 15:05:12发表
可怜没人爱?呵呵
说得自己这么可怜,更想爱你了,嘻嘻。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9 15:54
这里忍不住想说点题外话(反正早说了此贴有“天马行空”、结构松散之险,不说白不说了,嘻嘻)。可能会有朋友指出,近来也大热的一部三部曲--“魔戒三部曲”的结构,可完全不是这样的。
此说有理。然而,问题的关键正在于“魔戒三部曲”的创作方式与“射雕三部曲”及“星球大战三部曲”都截然不同。“魔戒三部曲”早有文本(原著)在手,从一开始的拍摄就已经有意识地想拍三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魔戒三部曲I”如果单独来看,从结构上说是不完整的。把魔戒投入火山之中的任务远未完成,故事就嘎然而止了。如果没有后面的两部,这部电影在结构方面是失败之作。
然而,无论是“射雕三部曲”,还是“星球大战三部曲”,它们的第一部在结构上都是非常完整的,即使没有后面的两部,单独来看也是完整的故事。这显然是因为,作者或编剧在创作第一部时,其实并没有想到要创作一个完整的三部曲系列,而是因为第一部完成之后,反应热烈,极为成功,于是产生了再接再励,索性写出一个三部曲系列出来的想法。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星球大战三部曲”的第二部,单独来看结构就不再完整了,第二男主角令狐汉生死未卜,第一男主角任天行的身世之迷也未能完全廓清,大量的埋下了伏笔的线索要留待第三部才能完成。这显示编剧在创作第二部时,已经有意识地将整个三部曲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
在这种临时变阵而导致的“三部曲”作品,很容易就会采用“正-反-合”的结构。因为作者或编剧在创作第二部时,很自然会以第一部为一个参照物,将第二部写成第一部的对立面。而到了第三部,就要调和第一部与第二部的风格,以使整个三部曲在结构上呈现出“完整”的美感。
其实,严格来说,“魔戒三部曲”是不应该视为真正的“三部曲”的。它只是将原著分解为三部分,先后地拍摄而已。这跟80年代时TVB将“射雕英雄传”分拆成三部分(“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和“华山论剑”)拍成三部电视剧的做法,是如出一辙的。因此,原著的作者本来就是一气呵成地写下来,并没有要把作品写成“三部曲”的设想,以此为基础拍成的电影或电视剧,即使是刚好分成了三部分,也并不等于它就是“三部曲”。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可以明白,是结构而非集数才是内在地决定了一个系列的作品是不是真正的“三部曲”。就如同我以前提到过的,是结构而非篇幅才是内在地决定了一部作品是不是真正的长篇小说。仅仅篇幅长的作品,很可能是“伪长篇”,实际上只是短篇小说系列。同样的道理,所谓的“魔戒三部曲”其实是“伪三部曲”,实际上只是一部长篇电影的三集。当然,这里如此澄清“魔戒三部曲”的真正身份,并不是要否定它的艺术成就,只是要说明何以它的结构与真正的“三部曲”如此之不同。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9 16:26
前面一贴虽说是“题外话”,但其实对于我们理解“黑客帝国”这个三部曲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因为,显然“黑客帝国三部曲”也是临时变阵而导致的“三部曲”作品,是因为第一部拍得太成功了,以致于编剧马不停蹄,又再接连推出第二、三部。所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黑客帝国三部曲”在结构上也明显地具有“正-反-合”的特征,同样是第一部的故事非常完整,而第二部的故事就已经不再完整,大量伏笔及其线索要到第三部才能得到交代和完成。
本贴是要分析“黑客帝国III”的主题,然而如果我们不先弄清楚它所属的整个三部曲所采用的“结构”,我们是不可能真正地明白“黑客帝国III”的主题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事实上,在特别注重“结构”要素的西方文学中,“结构”绝对是理解“主题”的一大关键。
前已述及,“黑客帝国三部曲”与采用了“正-反-合”的结构。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黑客帝国I”与“星球大战I”在风格上非常相似,都是在全剧之中洋溢着一种热烈的乐观主义的情绪。男主角尼奥坚定勇敢、积极进取,在莫菲斯等人的帮助之下,从MATRIX的控制中摆脱出来,认识了真正的“我”(这解答了“我是谁?”的问题),在与史密斯的连场激战中确认了自己“The One”(救世主?)的身份,并掌握了相应的超能力。
全剧的最后一幕,描写尼奥拿起电话,向MATRIX中的人们发话:“你们是自由的!”(大意如此,现在我手头没有这戏,请有的朋友帮忙告知准确的话是什么。)这是对该剧的主题的一个强烈的暗示式的回答:“是的,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这是一个相当积极、乐观的回答,充分了体现该剧的“正”的特色。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9 16:33
然而,到了“黑客帝国II”,情况可以说是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一方面,是形势急转直下,MATRIX大举反攻,锡安城岌岌可危(大家不妨回想一下“星球大战II”中的类似设定)。然而,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尼奥的身份(这又涉及到“我是谁?”的命题了)本来在第一部的结尾时已经非常明确,这时却竟然被完全颠覆,不要说他是不是所谓的锡安城乃至全人类的“救世主”都很成疑问,就连他本身是不是一个真正的“人”,都在此剧播出后于网路上引起一片争议之声。
甚至于连“锡安城”本身,是不是也只是一个与MATRIX无异的虚拟世界的疑惑,也甚嚣尘上,以致“双城论”大行其道。(这里就涉及到了“世界是真实的吗?”的命题了。因为如果连“锡安城”也不是真实的,那么还有什么是真实的呢?所有的世界都只是虚拟世界吗?)
更进一步的是,“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的命题更是再次逼面而来。如果尼奥只是一段程序,一段MATRIX为了能使自身升级换代而设计出来的程序,尼奥所作的一切,只是按着MATRIX的设计而机械行动而已,“自由意志”变成了一个可笑之极的词。而如果连“锡安城”也只是另一个虚拟世界,用来安置那些“反抗精神”特别顽强的“人”,(抑或也只是“程序”?)其目的也是在于为MATRIX的升级换代而服务的话,莫菲斯等人又何尝有什么“自由意志”可言?即使退一步说,“锡安城”不是虚拟世界,确实是真实世界,那么莫菲斯等人受那所谓的“预言”所惑,千辛万苦寻到尼奥,指望他能拯救锡安、拯救人类,实际上却在不知不觉之间被MATRIX所利用,向一个其实也只是一段程序的所谓的“人”顶礼膜拜,傻乎乎地坐等“他”来拯救众生。这种“做了奴隶而不知”的状态,岂不是更为悲哀吗?自由意志何在?自由意志何在?
由此可见,“黑客帝国II”充满了悲观、怀疑、迷惘、颠覆……,其“反”的地位昭然若揭矣。确实,这与此剧对整个三部曲的主题进入了“反思”的层面,其哲学性的演绎也进入了虚无主义、悲观主义的阶段是密切相关的。在此剧中,尼采、叔本华的影子无处不在。有网友在评论此剧时,用一句“世上没有救世主”来总结尼奥的真实身份在此剧里的再次失落,更是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尼采那一句振聋发聩的呼喊:“上帝死了!”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9 17:05
也就是说,到了“黑客帝国II”,在“黑客帝国I”结尾处看似一切已经尘埃落定、盖棺定论的哲学命题,全部被颠覆。而本来都是肯定式的回答,这里完全变成了无法回答或否定式的回答。
“我是谁?”--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并不是原来我所以为的我。(这跟尼奥在第一部时刚刚从MATRIX中解放出来时的迷惘是一样的。)
“世界是真实的吗?”--不知道。可能不是;或者即使是,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
“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看来是没有的。
在此剧稍后的时候,正如一些深谙哲学的朋友所分析的那样,随着那个不断地作预言的祭师老太太回答尼奥的一系列质问时指出,既然已经存在,那么为什么存在就是没有意义的,关键是如何存在,发挥自由意志,做出选择,虽然选择里面打上了决定论的烙印;于是,存在主义闪亮登场了。
作为存在主义的创始者,海德格尔的思想渊源来自于尼采,这一点哲学界中是早有共识的了。因此,从尼采、叔本华的虚无主义、悲观主义发展到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这是历史的,也是逻辑的。萨特认为,个人的一切行动都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他对自己的存在、行为就负有完全的责任,上帝和任何外在因素都不是推诿责任的对象,人生的意义就体现为人本身的行动。
这从表面看来,是以比较积极的态度解答了上述的三个命题的。然而,从此剧的情节安排来看,除了让祭师生硬地说出那一段充满了存在主义色彩的话之外,我看不出有哪一点是真正地演绎了存在主义的解答。因而,“黑客帝国II”的悲观色彩,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待续)
作者:
菜刀 时间: 2004-4-19 21:33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4-19, 16:26:10发表
全剧的最后一幕,描写尼奥拿起电话,向MATRIX中的人们发话:“你们是自由的!”(大意如此,现在我手头没有这戏,请有的朋友帮忙告知准确的话是什么。)
剧中情节我依稀记得是,neo对着话筒说:我将告诉世人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至于他们知道以后会选择呆在哪里,是他们自己的事。
大概就记得这么多。
楼主这篇文章确实精彩,尤其是关于三部曲的论述。以下的这段关于choice的分析也相当棒!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19 21:47
原帖由菜刀于2004-04-19, 21:33:50发表
剧中情节我依稀记得是,neo对着话筒说:我将告诉世人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至于他们知道以后会选择呆在哪里,是他们自己的事。
大概就记得这么多。
唔,好象是这样的。反正其意思就是说,人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吧。
作者:
铛然 时间: 2004-4-20 09:36
唉,这个id简直就象是为你注册的。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0 10:12
原帖由铛然于2004-04-20, 9:36:10发表
唉,这个id简直就象是为你注册的。
呵呵,多谢多谢。给铛然MM一个飞吻!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4-20 14:14
nononono,我也是从天涯追到此地的哟,很喜欢看你的系列评论。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0 15:09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4-20, 14:14:43发表
nononono,我也是从天涯追到此地的哟,很喜欢看你的系列评论。
啊,是吗?那更多谢。死了,没有那么多飞吻啊……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0 19:25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4-20, 14:14:43发表
nononono,我也是从天涯追到此地的哟,很喜欢看你的系列评论。
让我想想自己开了多少个坑,还有多少个即将要开的坑,算是列个清单,给众追星族也心中有个数吧。
这一篇,越想越多东西写,死了,可能又要写成长篇巨制了。昨晚想了一下,觉得为免这个贴子“结构”上失控,有些本来想写的东西可能要改成“辅贴”或“番外篇”来写。先列个清单在此,以免写着写着,写得太长,写到后面都忘了。
番外篇之一:决定论的混淆
番外篇之二:自由与责任
番外篇之三:西方文明VS中国文明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
除了这个贴子外,天涯那边那个长期连载的“文学影视中的李世民”,我也会努力每天填坑的。但这个贴子实在是超级的长,恐怕真要到“明年今日”才有可能填完。但承蒙众MM鼓励,一定笔耕不缀!
另一个正在进行时的贴子是“台湾土地改革的启示”的续篇,似乎也是有越写越长之势。虽然可能太专业了点,看的人不多,但我写得很开心。尤其上段时间写着写着,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从经济学的角度严格证明了为什么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证明的过程简明清晰,逻辑严丝密缝,真是意外之喜!那一段写得简直像数学证明那样漂亮,自己乐了个半天都没醒过来。所以呢,这个贴子我也是会坚持下去的!
还有一个暂时撇下,但我打算在“台湾土地改革的启示”写完后会再续起来的,是“李世民懂经济的若干例证”。那个贴子其实差不多完了,我只是打算再补充一点贞观年间的经济史的资料,就会结束。但这个贴子会再派生出两个“番外篇”。其一是打算狂批一顿“剑桥隋唐史”。但目前手上没此书,不能直接引用里面的文字,以便我逐字逐句地进行“精确打击”,有点遗憾。所以不打算马上补充这个“番外篇”。其二是打算写一个关于唐宋兵制变迁的贴。我对兵制的认识不多,在网上问人家,似乎懂的人也不多,或者可能是懂的人比较懒,没有回答得很清楚。但我还是打算要在结束了“李世民懂经济的若干例证”一贴后开始动笔写这个贴。资料不足就老实说不足好了,属于猜测的就说是猜测出来的,或者反而可以引得那些懂的人看到我说得不对,破口大骂一通之余,把知道的东西都说出来。嘻,这就叫做“抛砖引玉”了!
正在进行中的还有一个散文“你是不会说话的人——给我爱的猫和爱我的猫”。这个有点塞缝的性质,有空而空不长时会见缝插针地把它填完。
有一个在脑海中酝酿多时,但一直不敢开的贴,是“落樱缤纷,情陷东瀛——日本文学杂谈”。不敢开,是因为现在光是在我的脑中打腹稿,我就已经意识到这个贴将会是继“文学影视中的李世民”那一超级长贴之后的另一超级长贴。因为我打算把我所有看过的日本的文学类型全部“一网打尽”,包括小说、影视、卡通、动漫……甚至歌曲。而且,在评及推理小说这个日本小说的大类别时,我还想把其它国家的同类作品(如侦探小说、破案小说等)也扯进来。昏……光是这么一想我就已经觉得要昏倒在地了。所以,我现在不敢开这个贴。起码要等到那个“文学影视中的李世民”的长贴结束了再说。(倒!写作大计居然已经“排期”到明年去了……)
大概就是这样吧。其它其实还有,但目前不会想着要非写不可的。
写完上面的清单,自己回头一看,也几乎要自己吓死自己了。好啦,以后365天,天天都不愁没有东西可干啦。拼命填坑、挖坑吧!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1 10:11
(续前文)
通过前面对“黑客帝国I”和“黑客帝国II”的回顾,并分析了“黑客帝国”作为一个整体的“三部曲”的的结构,我们就可以明白,“黑客帝国III”的主题应该是什么。那就是它必须为前两部已经一正一反地回答过的“我是谁?”、“世界是真实的吗?”、“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等哲学命题作出“合”的回答。
事实上,当“黑客帝国II”播出后,网路上对于“黑客帝国III”一片期待之情。一般的观众,可能是因为第二部中埋下了大量的伏笔,因而急于想知道第三部是如何收束这些线索,给出一个“大结局”式的交代;但在我来说,我认为这些情节上的小问题并不重要。结局总会有的,就像面包总会有的一样。不论是皆大欢喜还是悲剧收场,即使再怎么差强人意,结局总会有的。
然而,我所急欲知道的,是第三部到底会如何以“合”的形式来回答上述的哲学命题。因为,这可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些哲学命题,我在一开始的时候已经说到,是哲学上是“元命题”。所谓“元命题”,就是指那些构成了哲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命题,大量的哲学命题只不过是在这些“元命题”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从逻辑上说,这些“元命题”是不可能真正得到最后的解答的,因为正是这些“元命题”的存在及其无法完满地解答,决定了哲学这一门学科存在的价值。
正如一位科学家说过的那样,如果科学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得到的解决,科学就不再有意义,科学就走向死亡。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哲学。而不管是哲学还是科学,最难以、甚至很可能是不可能得到解答的问题,就是“元命题”。如牛顿研究力学,苦苦追寻那“第一推动力”的来源,最后遍寻不获,只好归因于“上帝”。这一富于悲剧性的事实说明,一切学科的源头在哲学,因此科学的“元命题”归根结底地追寻的话,最后一定会回到哲学的“元命题”上去。
这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哲学的伟大所在,但恐怕也正是哲学的悲哀所在。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1 10:18
为什么说悲哀呢?我们苦苦追寻一个问题,但我们同时又隐隐地感受到,这个问题本身很可能是永远都不会有答案。这或许本身就是哲学中的“悲观主义”的来源吧。不过,我本人倒不认为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研究学问,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快乐的源泉也是在于过程,而不是在于结果。
回到开头时引用的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特尔斐神殿里的石碑上面的话:“认识你自己!”吧。也许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地认识我们自己,(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但在不断的追问中,我们的确是比最初的时候对自己有了更多的认识。提出一个解答,然后质疑、推翻之,再提出一个解答……生命在此并没有白白地耗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也在成长和成熟。春花秋月,生老病死,皆不可免。尽管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微尘,沧海中之一粟,但我们的悲欢喜乐,对我们来说绝对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尽管对别人来说并不一定如此。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1 10:25
有点走题了,赶快拉回、拉回!
如前所述,“黑客帝国”三部曲所要回答的哲学命题,都属于哲学上的“元命题”,实际上是至今仍然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的命题。因此,沃卓斯基兄弟将会如何以“合”的形式来作出自己的回答呢?怎样才能既兼顾形而下的娱乐层面的俗众的需要,又能在形而上的主题层面至少是自圆其说地把第一、二部的回答“合”起来呢?
根据我所看到过的类似的作品所得到的经验,我对沃卓斯基兄弟抱有十分的怀疑态度。这里,我就要说到那本由一个北欧高中教师写成的“苏菲的世界--一本关于哲学史的小说”了。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1 10:38
最早知道“苏菲的世界”,是在一次哲学系的讲座上听到一位哲学老师极力推荐此书。而这位老师的学问水平,我是一向钦仰的,因此就对此书留上了意。然后,在其后的一次去探望朋友的路上,偶然地走进一家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就买了下来。到了朋友的宿舍,要等他办完一些正事,于是就顺手翻开书页,读了起来。这一读,就陷了进去,一直读到中间的部分,苏菲在16岁(?)生日的前夕知道了自己只不过是一本小说中的主人公的真相。16岁的生日,却只是明白了自己的一生,不过是一场虚幻!书里的苏菲哭泣着冲入滂沱大雨之中,书外的我也几乎颠倒不能自已。
(按:现在这本书不在我身边,一些细节可能错了,请知情者指出。)
看到此处,我不能再看下去了。我的心情消沉到了极点,顺手拿起书桌上朋友做实验报告时用的报告纸,提笔写了一封信给妈妈,述说看这本书的感受。当时我的状态大概是处于迷狂之中,书信一挥而就,没有再细读,就寄了出去。其实我写完之后,就已经不再清楚地记得自己到底写了些什么。那感觉就好像是发了一场大梦,梦醒后只剩下残缺不全的碎片,再也拼凑不出完整的外貌。
几天后,忽然接到妈妈的电话。话筒那头的她语气惊慌地说:“我收到你的信了。发生什么事了?我看完你的信,几乎要认为那是你在自杀前写的绝命书!”我自己也吓了一跳,怔了半晌,才说:“没什么。只是看了一本小说,太投入了,几乎自己也给卷了进去。”
其实在看书之前,我的心境很开朗。那段时间没有什么困扰我的问题,我生活得乐观、自信,根本不会想到自杀。但只是看了那本书,竟然痴迷到如此的地步!这一方面说明了这部小说的感染力之强,但另一方面却不能不说是尼采、叔本华那一派的“悲观主义”对人的情绪有天然的“亲和力”,特别能吸引人。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1 11:11
确实,悲观主义作为一种文学作品的风格,是特别有魅力的。(或者你可以说是蛊惑力,像我看“苏菲的世界”,就好像是中了邪似的,天朗气清的似的心境竟然可以因此而突然乌云密布、暴雨如注。)无怪乎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之出也,引发了很多当时的少年人穿着与书中的维特一样的装束(青衣黄裤)吞枪自尽,以致于此书一度被指煽动少年人自杀而在德国和丹麦遭禁。(我自己看此书时也是哭成一个泪人的说,汗……不过倒还不至于想学着他来自杀。)
基于同样的道理,“黑客帝国II”中的尼奥那一脸的哀伤与迷惘,才会如此令观众为之颠狂吧。
当然,“黑客帝国II”的另一个魅力所在,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它探讨了一个所谓的“娜拉出走后怎么办?”的问题。对五四时期作品有认识的人都会知道,五四时期最受追捧的西方剧作家是挪威的易卜生。这个实际上艺术成就并不是那么高的剧作家的作品,在五四时期被广泛地翻译、介绍到中国。中国的知识分子热情地阅读和赞美他的作品,其热烈的程度远胜对莎士比亚这些真正更能代表西方戏剧的经典与巅峰水平的大师。这里有时代的因素,因为易卜生的戏剧直接地刻画社会而不是人生,迎合了当时中国社会辄需在文学上为改革摇旗呐喊的作品的需要。他的代表作“国民公敌”、“玩偶之家”等迅速在神州大地上流传,尤其是“玩偶之家”,简直就成了当年宣扬“妇女解放”的新思想的一面大旗,实际上是巴金的“家”一书的模仿对象。剧中的女主角挪拉在经过一番痛苦挣扎之后,认识到自己只不过是丈夫的一个“玩偶”。于是,追求独立人格的她,在全剧结束的时候毅然地“出走”,离开了那个没有真正的自由与爱情的家。这一结局,极大地鼓舞了当时有学问、有主见的女大学生。而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结局,与“黑客帝国I”的结局又是何等的相似!(按:出现这样的相似,不是偶然的,因为这实际上是一个西方文学的“母题”。“黑客帝国”三部曲实际上综合地描写了大量西方文学所特有的“母题”,关于这一点,我将会在此贴后的一个辅贴或“番外篇”中予以更为详细的分析与解剖。)
然而,在一片欢呼与激动之中,对社会的认识更为深刻而独到的鲁迅,写下了他的名篇之一“伤逝”。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以“玩偶之家”的结局为开场,其主题正是对于易卜生戏剧中那种乐观主义情绪的反思和诘问,即“娜拉出走后怎么办?”她走出了这个无爱无情的“家”,但她可否曾了解到,那个“家”之外的“社会”,只不过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她真的能通过“出走”,就逃离那个压迫她的独立人格、玩弄她的纯洁爱情的“家”吗?鲁迅以其“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气魄,为“伤逝”设定了最悲惨的结局--小说中的女主角子君的出走,最终的结果不仅仅是失去了生命,更失去了那所谓的真爱。她勇敢地出走,但最终换来的,只是背叛与离弃!
我们也可以看到,“黑客帝国II”实际上是与“伤逝”是有着暗中契合的地方的。尼奥真的能走出MATRIX的控制吗?锡安城难道也只是另一个虚拟世界?真的解放了吗?只不过,“黑客帝国II”更多地是从哲学而非社会的角度来进行刻画,它所追问的“真的有自由意志吗?”的哲学命题,是鲁迅的小说所不涵盖的内容。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2 11:19
前面说过了“苏菲的世界”一书如何地令我颠倒不能自已。然而,看到后面,却是令我大失所望。作者为了说明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不惜让苏菲在那个教她哲学的神父和那个创造了苏菲这个人物的少校的女儿的帮助下,逃离了少校的控制,进入到与少校同一维度的空间,还因为隐形而小小地捉弄了少校一番。
这样的情节设计,可谓败笔到极点之作。
要知道,当时我看苏菲发现真相时,会如此深入地卷进对她的命运的同情之中,是因为我想到,苏菲的命运是被写她的少校所决定了;而那少校的命运,不正是被写这部小说的作者决定了吗?如此再往上推一层,我们处于与作者同一维度之中,难道我们的命运,不会是也给某个正在写作着这个世界的“作者”决定着吗?这一想,刹时寒气游走全身,“移情作用”强烈无比,完全把自己代入了苏菲之中,与她哭而哭,与她悲而悲了。与其说是同情她,不如说是自怜己身。(后来在网上看到一个自称是高二学生的人写看这部小说的感受,有这么一句:“苏菲是上校书中的人物,上校是Gaadar书中的人物。这层关系我读了很多遍《苏菲的世界》才理出来。不是我反应迟钝,这不是一个读一遍就够的故事。”我当时就暗笑,想:“小弟弟,你水平还次着哩。我读第一遍时就已经看出来了。”不过,高二学生嘛,能看懂那本书已经不错了。)
然而,作者写到后面,却只是为了营造一种“大团圆”的喜剧结局,不惜破坏书中的逻辑,这是最低等的作家才有的水准!要知道,在不同维度之上,是不可能从低跳到高的。从高跳到低可以,但反之就不成。像“苏菲的世界”一书,有这么几个维度:苏菲等书中人物处于最低的维度;少校和他的女儿处于较高的维度;而“苏菲的世界”一书的作者和我们这些读者又处于更高的维度;如果这世上真有上帝、造物者或主宰者的话,他们就处于最高的维度(这里“最高”是指就我们所能想象的情况而言)。高维度的人可以知道低维度的人的事情(即处于所谓的“全知全能”的状态),而低维度的人即使可以凭想象而猜测高维度的存在(像我们猜测可能有上帝的存在),但绝对无法从自己所在的低维度跳进高维度去,使高维度的人无法了解他的行为,甚至还可以支配高维度的人。
以前看过一本关于几何学的小说,那书的作者最初可能只是想写一个解释几何学中的“维度”这一概念的通俗作品,写着写着却写成了寓言小说。那故事是这样的,主人公作了个梦,梦里他周游了多个不同的维度空间。先是去“二维”(即“平面”)空间,看到里面所有人都只能在一个平面上移动。然后去“一维”(即“直线”)空间,里面所有人都挤在一条直线上,只能与在自己左右两边的人接触。最后去“零维”(即“点”)空间,只看到一个人在那里。不同维度空间的人,都无法理解更高维度空间的存在,都认为自己所在的维度空间就是最自然、最合理的。最妙的是写到在“点”空间里,那里只有一个人,就是那个“点”了。他狂妄自大地声称自己就是整个宇宙。主人公告诉他,这是错的,他只是一个连体积、面积、长度都没有点。但那个“点”完全不屑一顾,认为主人公胡说八道,不知所谓。
然后,主人公就从梦中醒来,觉得很感慨。那些处于低维度空间的人,自以为真理在握,其实完全是大错特错。正在这么想的时候,忽然出现一个人,跟他说他所处的“三维”(即“立体”)空间之外其实还存在着更高维的空间。他破口大骂此人,说这人胡说八道,不知所谓。“立体”空间已经是最高维度的了,怎么可能还有更高维的?他这样痛骂此人,那人只是摇头叹息,说:“你的反应,怎么就跟那些在零维、一维、二维空间的人一个样?”他一怔之间,那个人就消失了。他反复思量此人的话,猛然醒悟,自己不能理解更高维度空间的存在,岂不正如那些低维度空间的人不能理解他所在的“三维”空间是存在的一样吗?
于是他很兴奋地跑到屋外,向众人宣称他有一个重大的发现,那就是我们这个空间之外,很可能还存在着更高维度的空间。然而,所有人都鄙夷地看着他,说他一定是疯了,头脑不清楚,所以才会这样胡说八道,不知所谓。他竭力地解释,以二维等低维度空间的人不能理解我们所在的三维空间的情况来作比拟,说明确实是有可能存在着比三维更高的空间的。但始终没有人理会他,他最终被看作疯子而受到孤立和唾弃。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3 10:09
要注意的是,“黑客帝国”的哲学主题虽然与“苏菲的世界”在这一点上有重合之处,但“黑客帝国”的设计是不同的。
这里我要先谈一点关于文学影视作品在“情节”与“主题”这两个要素关系方面的常识。文学影视作品的“主题”很多是互相类似的。尤其是某些很基本的主题,如爱情、友谊、母父之爱、兄弟之情、忠诚等,更是普遍地存在于各个国家、民族和文化的作品之中,被不同时代的作家、不同类型的作品反复地表达与演绎。这类主题就叫“母题”。当然,也有一些某个特定的国家、民族和文化所特有的主题,在这国家、民族和文化之外不会去表达和演绎,但却被这个特定的国家、民族和文化中的作品反复地表达和演绎,这也是“母题”,但那是该特定的国家、民族和文化的所特有的“母题”。我在此贴之后会再写一个辅贴或“番外篇”,就是特别地讨论西方文学所特有的“母题”的。
实际上,文学影视作品的“主题”数量是有限得很的,但以什么样的“情节”去表达这些有限的“主题”却是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因此,自古而今,文学影视作品的数量大概可以用数以亿万计来形容,而今后仍然会有更多更多的文学影视作品涌现,它们的“情节”多多少少都不会完全相同。正是“情节”的变化多端,读者观众才不会觉得“主题”来来去去都是那有限的几个而感到文学是一门乏味的艺术。
作个可能不太准确的类比。音乐中来来去去也就那七个音符,即使再加上其它一些辅助性的变化,音乐技巧的数量是极其极其有限的,比文学影视作品中“主题”数量的有限更为有限。然而,自古而今已经有无数的歌曲产生,今后也一定还有更多的歌曲产生。音乐中如此有限的元素,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仍然变化出不计其数、各各不同的歌曲。因此,我们是不必担心文学影视作品会有“才穷智竭”的一天的。
一些文学批评家,把一部作品的“情节”称之为“表面文本”,而把“主题”称之为“潜文本”。即“情节”的“表面文本”是为了表达、承载“主题”的“潜文本”。由于“主题”的数量有限,因此大量的作品是具有相同的“潜文本”的;但它们的“情节”是千变万化的,也就是其“表面文本”是不同的。然而,尽管同一“潜文本”有着不同的“表面文本”,但“潜文本”的相同确实是会制约着“表面文本”的不同的。因为,毕竟“表面文本”的存在就是为了表达“潜文本”。一部小说的“主题”是否成功,很程度上就反映为“表面文本”是否成功地表达了“潜文本”。而在“潜文本”相同的情况下,某些“表面文本”确实是比另一些“表面文本”更有利于成功地表达“潜文本”的。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3 10:44
有了上述认识的基础,我们可以回到对“黑客帝国”和“苏菲的世界”的比较上。显然,这一剧一书的“潜文本”在关于“人是否有自由意志”这一点上是具有共同的“潜文本”的。但它们的“表面文本”当然是不同的(所以前面我说它们的设计不同就是这个意思)。
“苏菲的世界”的“表面文本”是,苏菲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少校)所写的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呵呵,像绕口令一样),所以她之没有自由意志是因为她本来就与少校处于不同的维度之上。少校是他所写的小说的作者,而作者就是他笔下创造的世界的“上帝”。在创造者与被创造者之间,只有单方面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被创造者或被支配者当然是没有自由意志的。
这样的“表面文本”是为了暗示,我们所处的世界很可能也是一个被创造的世界,在这世界之外很可能也存在着一个创造这个世界的“上帝”,我们与祂的关系很可能也是被创造者和创造者、从而也就是被支配者和支配者的关系,因此我们很可能实际上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苏菲的世界”的“表面文本”就是这样表达出“潜文本”的。
而“黑客帝国”的“表面文本”是,尼奥等人与MATRIX其实是处于同一维度上的。(即使锡安城也是虚拟世界,尼奥等人都只是一段程序,这一点也不会改变。只不过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尼奥等人、锡安城和MATRIX之上,还有一个处于更高维度的“上帝”。)MATRIX只是控制了尼奥的思想,使他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所处的虚拟世界就是真实世界。但一旦尼奥与MATRIX的“连接”中断,尼奥就能从MATRIX的虚拟世界跳转到可能是真实世界的地方。这就跟“苏菲的世界”中的苏菲在逻辑上完全是不可能从她所处的低维度跳到上校所处的高维度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了。
因此,“黑客帝国”中的“表面文本”安排尼奥可以从MATRIX的虚拟世界中清醒过来,跳转出来,逻辑上是合理的。只是为了进一步表达“潜文本”,又故意在第二部里安排了其它“表面文本”,使观众产生疑惑,觉得尼奥所跳转出来的世界可能也只是一个更大的、包含了MATRIX那个虚拟世界在内的虚拟世界。事实上,即使我们不追究“苏菲的世界”中苏菲这样从上校的小说世界中跳到上校的现实世界里是否合乎逻辑,但我们也可以想到,即使上校的那个所谓的现实世界,其实也不过是此书的作者所虚构出来的另一个更大的、包含了上校虚构出来的那个小说世界的小说世界。因此,这一剧一书的“表面文本”实际上都使用了这种虚拟世界层层相套的设定,来表达出“潜文本”中所要暗示的、我们读者观众所处的世界很可能也是这么一个被包含在另一个更大的世界中的虚拟世界的主题思想。
然而,“黑客帝国”与“苏菲的世界”最大的不同,正在于在“苏菲的世界”那样的“表面文本”的设定之下,实际上有否自由意志的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一定是没有的。因为从逻辑上说,处于低维度的人物不可能跳到高维度上去,摆脱高维度的支配,甚至倒过来支配高维度。所以,这样的“表面文本”的设定已经严格地约束了作者不可能在“潜文本”方面表达“人还是有自由意志的”这样的信念,否则就会与逻辑相抵触。
但“黑客帝国”却不同。它的“表面文本”不存在低维度不可以跳到高维度的逻辑约束,因此尼奥的跳转就没有逻辑问题,也就为他可能仍然是具有自由意志而提供了合理性。这也就为第三部得出“合”的主题(即“自由意志仍然是可能的”)提供了逻辑上的可能性。
因此,“苏菲的世界”的“主题”如果仍然坚持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话,那么它这一主题的表达,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它的“表面文本”的设定本身已经在逻辑上否决了这一“潜文本”向这一方面发展的一切可能性。但“黑客帝国”的“表面文本”却仍然为表达有关的“潜文本”留下了后路与余地,因此比“苏菲的世界”的“表面文本”更具可塑性,更有利于表达“人仍然是有自由意志”这一“潜文本”。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3 15:56
让我们来更细致地分析“苏菲的世界”的问题。在苏菲所在的小说世界中,一开始的时候这个世界所遵循的逻辑与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样的。例如,狗是不会说话的,等等。但随着的情节的发展,出现了狗会说话、给她上哲学课的神父说出莫名其妙的话来……这些看来是违反了我们所处的世界的逻辑的事情。这种“违反”是可以的。作者是可以自由地设定一些他所需要的、适用于小说的逻辑,而不必理会我们所处的世界的逻辑是什么。
例如,武侠小说中允许内功、轻功之类的东西存在,这显然是违反我们所处的世界的物理逻辑的,但读者在阅读时已经接受了武侠小说世界允许这种“逻辑”的存在,这是一种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默认许可”。同理,在玄幻架空类小说中,可以允许魔法等东西的存在,而这不但与我们所处的世界的“逻辑”不符,也是武侠小说世界中所没有的“逻辑”。因此,文学影视作品中不但允许存在着与我们所处的世界不同的“逻辑”,不同的文学类型之中也有着自己特定的一些“逻辑”设定,彼此并不、也无需是兼容的。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4 19:36
当然,读者一边在容许作者如此设定“逻辑”的同时,作者也必须向读者给出交代,他如此特别地设定“逻辑”,有什么用意吗?仅仅是为了好玩?那可不成。在“苏菲的世界”里,显然这样的设定是有特别用意的,就是要让苏菲对那些不合平时自己所习惯的“逻辑”产生怀疑,从而去追寻真相,最后终于明白自己只是别人笔下的一个人物,自己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这样才能引出对该书的主题的表达出来。
然而,后面作者进一步地让苏菲可以逃离创作她的少校的笔下世界,可就超出了可以容许的“逻辑”了。因为,虽然作者是可以如此这般地设定“逻辑”,容许低维度的人跳到高维度去,反支配了支配者。但这种“逻辑”之所以能成立,恰恰又是因为作者就是这本书的“上帝”,是他硬要这样容许苏菲面对着创作她的少校有自由意志,但这里就隐含了一个逻辑悖论--苏菲之所以能对少校有自由意志,那是此书的作者安排的,因此她及少校面对着作者是没有自由意志的。因此,归根结底,不是苏菲真的有自由意志,而恰恰是因为她和少校实际上都没有自由意志。这一来,作者想表达的“人还是有自由意志的”的主题,就完全是失败的。也就是说,作者刻意地扭曲低维度不可跳升至高维度的“逻辑”,硬是要表达“人还是有自由意志的”的主题,这一行为本身却恰恰否定了这个主题。
这里,又要提到我以前在《“连城诀”的结构》一贴中提到过的问题,即作者对其创作的人物确实是“上帝”,可以随意地设定;但优秀的作者要创作真正优秀的作品,他的自由度其实并不真的那么大。打个比方,上帝确实是“无所不能”的,但“好”的上帝却绝不会“无所不为”。“苏菲的世界”一书的作者,强行发挥了一把他对书中人物的“自由意志”,反而却自己打自己嘴巴地推翻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4 19:38
这里贴一下前面提到过的《“连城诀”的结构》一贴中的相关内容:
??这里可以顺便谈一个问题,那就是以前我们已经提到过,作者是有权自由地选择一些小说中的设定,如小说的风格、人物的性格、历史背景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历史真实等。(这些都可归为“定位”的问题。)然而,这里所谓的“自由”,是指一开始的时候才有的。一旦“定位”定好了之后,作者的“自由度”就会大为缩小,要受到多种约束,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与一开始时的“定位”相适应。如果作者自以为“我是小说的作者,我就是小说里这个世界的‘上帝’,我喜欢怎么样就怎么样。”那可就大错特错了,那恰恰是导致不少水平低下的作品频频发生“错位”现象的最关键的原因之一。
??
??金庸自己也曾经谈到过,他写小说的诀窍,是一开始想好人物的性格,然后就根据人物的性格让情节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当然,实际上不可能完全是“自然而然”的。在情节推进的过程中,作者仍然是要不断地设想出一些“极限情景”之类的东西,来表现、深化人物的性格,甚至更进一步地表达主题。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有关的情节设计,决计不能与人物的性格出现冲突矛盾,否则就会出现“人物”与“情节”设定的“错位”或搭配不当的问题。
??
??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人物的性格对情节的发展约束会非常大,大到事实上情节的发展只剩一条路可走,实际上是别无选择,否则就会与人物性格相冲突。张翠山之死就是属于这类情况。前已述及,从金庸花了那么多篇幅来刻画张翠山这个人物就可以知道,他本来是打算让张翠山作主角的。但情节发展到武当山上的时候,以张翠山过于刚正因而不能圆通的性格而言,他除了自杀,已经别无他法。作者将有关的矛盾推得太尽了,以致在张翠山的那种性格的设定之下,已经没有了任何转弯的余地,金庸不得不让他死。这已经是作者也无法控制的情况。正如网上一位朋友在讨论中提到过的那样:“……这有自觉的和不自觉的两种不同体现,作者能约束大框架,但是写作中却无疑有被情节发展牵着走的时候,有的结局不是作者能决定的,而是情节与主题使作者不得不那么写。”当然,作者确实是小说中的“上帝”,作者当然是可以强行不依照早先已经设定下来的人物性格,中途变卦,扭曲而使之与作者想要有的情节相适应。但这样的作者就不是高明的作者,这样的作品就不是优秀的作品了。
??
??事实上,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其他伟大的小说家身上。最著名、且最富于戏剧性的,要数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了。福楼拜最后写着写着,身不由己,把包法利夫人写死了,于是痛哭失声。他的朋友见了,又是好笑又是奇怪,说:“你既然不想她死,就不要写她死,不就行了吗?”但福楼拜说:“她不能不死,我也控制不了。”如果福楼拜像他那朋友那样把应该要死的书中人物强行改活过来,那么福楼拜就不再是福楼拜了。
??
??另一个例子是,很多人鄙夷于高鄂对“红楼梦”续书的部分。其实续“红楼梦”的书成千上百,没有一部的艺术价值能比得上高鄂的。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其它所有的续书,无不费尽心机都要把死了的林黛玉写活回来(就像现在的“大唐双龙传”的续书都无不费尽心机要把结局改成寇仲以某种形式取代了李世民,嘿嘿),只有高鄂一书在这最重要的情节上坚决地贯彻了曹雪芹的原意。仅此一点,就可见高鄂之高明,以及他对曹雪芹原作精神的把握之深刻和准确。而如果不是高鄂在文学水平上达到与曹雪芹相近的程度,是不可能如此深刻地理解曹的用心良苦的。读者都爱煞了林黛玉,如果是作者,是小说的“上帝”,有多少人能忍心让她死?但她那种孤傲的性格在那种污秽不堪的环境之下,若真要坚持“质本洁来还洁去”的清白,除了死,不可能有第二种结局。更不必说安排她死去,在成就主题的悲剧性和深刻性上的重要作用了。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5 10:30
“苏菲的世界”的失败,使我对于“黑客帝国III”有更多的期盼。因为,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黑客帝国III”的情节设定比之“苏菲的世界”有更大的可塑性,更有可能给出一个“合”的答案。
然而,正如此贴一开始的时候说到的那样,看完此剧后,我感到此剧在主题上大有问题,想了好久,终于在夜里梦中忽然明白问题在什么地方,那就是“黑客帝国III”的主题,承接前两部的主题,本来是应该回答“人是否有自由意志?”这一问题的,但实际上它却根本没有回答,而是偷换了概念,回答了另外一个问题。
大概是,渥卓斯基兄弟自己也发现,他们根本不可能对这一问题给出一个“合”的回答,于是就取巧,悄悄地换了主题中的问题,于是“黑客帝国III”的主题就显得与前两部的没有关系,变成“答非所问”了。事实上,据我所知,这对兄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们对“人是否有自由意志?”这一问题是持悲观主义的态度的,即认为人没有自由意志。但显然,这不是一个合符第三部曲所需的“合”的答案,而且作为一部首先是为了娱乐大众的作品,给出如此悲观主义的回答,在商业上是极其不明智的。因此,尽管这对兄弟其实心中有答案,也不可能把它作为“黑客帝国III”的主题。
面对这种困境,渥卓斯基兄弟的应付之道,就是索性回避过去,蒙混过关,转为回答别的问题去了。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5 10:43
那么,“黑客帝国III”用来替换了“人是否有自由意志?”的问题是什么呢?实际上,“黑客帝国III”所回答的问题,是关于人与机器的关系的问题。我们看到,尼奥最后选择了替机器消灭史密斯,从而换取机器的放弃毁灭锡安城,这一结局所暗示的,是人与机器的关系应该是和平共存,而不是试图控制对方、甚至毁灭对方。人离不开机器,机器也离不开人,大家互相依赖,才能共同生存。一方试图控制另一方固然不可,而一方试图毁灭另一方,最终只会导致自己也无法生存下去。
其实,这一主题,是动漫版的“黑客帝国”的主题。动漫版的“黑客帝国”,从最一开始写起,描述为什么会出现MATRIX。原来是人类制造的机器高级到一定程度后,有了自己的自由意志(在这一点上,动漫版的“黑客帝国”与电影版的在主题上有了联系,但这并不等于二者的主题是同一件事),要求人类像对待平等的同类一样对待它们。但人类拒绝了,人类只想继续完全地控制机器,把机器当成工具或奴隶来看待,不肯承认机器也能具有自由意志,也具有与他们一样平等的人格和地位。于是机器为了争取“自由意志”与人类展开了斗争,结果人类大败,机器制造出MATRIX,反而控制了人类,将人类沦为工具或奴隶。这样,电影版的“黑客帝国”的开始,恰好是动漫版的“黑客帝国”的开始的反面――动漫版的开始时是人类奴役着机器,机器要争取独立;电影版的开始时是机器奴役着人类,人类要争取独立。
“黑客帝国III”实际上回答了的,是动漫版的问题――到底应该是人类控制机器,还是机器控制人类?答案前面已经说了,那是一个典型的“合”的回答――既不应该人类控制机器,也不应该机器控制人类,我们需要的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一方控制另一方的关系。
(待续)
作者:
菜刀 时间: 2004-4-25 23:14
啊,看到这里才明白题目中的“偷换概念”原来是指这个,高明,高明!
望no兄继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6 20:20
补充:
想了一下,觉得要再补充说明一下“苏菲的世界”后面的情节设计为什么是不好的。前面只是比较抽象地说“低维度不能跳到高维度”这一原则。具体来说,少校是他所写的书的“上帝”。而所谓“上帝”,就是创造那个世界的主宰,是全知全能的。既然如此,怎么可能出现书中的人物神父可以心存反叛之心而可以不给他知道?其实,就连这一点也只能是由少校来设定并允许的。当然,少校有权如此设定神父有反叛之心,也可以让他和苏菲从书中消失。但这不等于他们就离开了书中世界,进入到少校的世界去,而且还可以不让少校知道。如果是这样,少校又怎么还能是书里那世界中的全知全能的上帝呢?至于说是少校的女儿帮助了他们,但她只是那书的读者,不是作者,怎么可能以她的意志来修改书中的情节,还可以不让作者知道呢?
总之,这里面充满了与此书一开始设定下来的逻辑严重矛盾的地方,因此绝对是重大的败笔。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6 20:36
(续前文)
这里我就要提到宫崎骏的两部著名的动画作品--“风之谷”和“幽灵公主”了。这是因为,“黑客帝国III”偷换了概念之后所要探讨的哲学命题--人与机器的关系--,实际上是与这两部动画作品所要探讨的哲学命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同一“潜文本”的不同的“表面文本”。这一共同的“潜文本”就是“人与人之外的其它生命的关系”(“黑客帝国III”中的机器已经具有了思想或自由意志,因此是生命,而不再是死物)。
事实上,宫崎骏的动画中,充分地体现了一种“东西结合”的色彩。他的作品吸纳了大量的西方文学的“母题”,但又重新赋予了富于东方色彩的内涵和包装,真正地实现了西方文化的东方化。日本人似乎特别擅长这个,所谓日本人“善于模仿”,大概就是这样了。日本人的“模仿”并不是简单地把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生硬地捆绑在一起,也不是什么“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拿来主义”,而是真正地深刻理解了西方文化的精髓之后,将之与东方文化融为完整而浑然的一体,新结合出来的东西,很难清楚地指出到底哪部分是西方文化,哪部分是东方文化了。
正如这里举的例子,宫崎骏的动画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与西方(现代)文化中经常地探讨到的“人与机器的关系”的母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又弥漫着古典的东方(传统)文化里关注“天人关系”的气氛。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是最美妙的境界。这种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的传统观念。因此,“黑客帝国III”中的关于“人与机器应该和平共存”的回答,便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有着暗合之处,被宫崎骏的动画“转译”成“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的回答。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6 20:56
电影版的“风之谷”,其主题就正是如此的。女主角娜乌西卡发现了腐海的秘密:菌类森林并不是有毒物质的来源,相反是在净化土壤和空气中的有毒成分,使之结晶化为无毒无机尘粒;王虫正是森林的守护者,一边与森林共同生存,一边阻止无知的人类破坏森林的净化程序,却被人类视为天敌,誓不两立。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人所以为的那样,是人与自然的对立,是征服与被征服;恰恰相反,要拯救人类,就只有尊重生命的价值,顺应自然的出路,人类要与虫的世界共存。
由此可见,电影版的“风之谷”与“黑客帝国III”是何等的相似啊!事实上,“风之谷”的结尾与“黑客帝国III”的结尾的相似度之高--“风之谷”中娜乌西卡被王虫的千百只触手托起、复活,宛如天使降临人间,印证了那个“蓝衣的救世主”使徒Angel将拯救人类的传说;“黑客帝国III”中尼奥被机器的千百只铁触手托起、死去,也印证了他确实是那个会拯救锡安城的“The One”--,令人不由得要怀疑,以深受日本动漫影响而著称的渥卓斯基兄弟,在创作“黑客帝国III”时,其蓝本是否就是“风之谷”。
不同的只是,娜乌西卡复活了,尼奥却永远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事实上,早在我第一次看“风之谷”时,我对这部动画赞不绝口,但坚决地认为那最后的结局是一大败笔。宫崎骏是应该让娜乌西卡死去的,没有必要勉强地让她复活。这既不符合片中设定的逻辑--之前一直没有显示王虫有这种令人死而复生的神秘力量;也不符合悲剧的需要。把这片拍成“大团圆”结局,比拍成悲剧要低好几个档次。让娜乌西卡死去,只会更增加她的形象的光辉与感人的力度。其实,最后的一幕里娜乌西卡身穿蓝衣走在王虫的千百只触手形成的“草原”之上的画面,完全可以保留,就当成是描写她的灵魂升上天堂的情景好了。可以描写众人含泪目送她的灵魂升天,而她见到自己的牺牲终于换来人与王虫的和好,于是安心地微笑着走向天国……这样的结果,可就堪称完美了。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6 21:28
“幽灵公主”探讨了同样的问题,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在“幽灵公主”的世界里,人与自然的矛盾和斗争达到白热化。而且,与“风之谷”中人在与王虫的斗争中总是落败不同,这里人与自然力量要势均力敌得多,因此造成了斗争的极度残酷。珊代表了自然,与山犬一起保护森林之神——麒麟兽的头颅;而女头领则精明干练地领导着达达拉部族,为了能随心所欲地开采矿石而非要毁灭原始森林。因此,双方直接对立,展开了一场又一场的激烈对抗。
动画的结尾,麒麟兽终于被杀,但头颅又被珊所夺回。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并没有分出绝对的胜负(但似乎总的说来是人胜了一筹),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还将继续下去。在这里,“风之谷”那种温情脉脉的结局被这里无尽的血腥与刻骨的仇恨完全颠覆了。到最后的时候,尽管珊表现得是爱着男主角阿席达卡的,但她也坚决地表示,她永远也不会原谅人类。此剧精彩的是,它没有将代表人类的女头领作简单的丑化,把她写成反面形象。相反,她的精明强干,她的顽强坚定,她钢铁般的意志……无不带一种震憾人心的阳刚之美。这跟“风之谷”中处于类似地位的那个女军官(名字忘了,记得的朋友请提醒一下)的形象相比,可说是完全不同。
这反映了宫崎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天人合一”真的能够吗?人为了生存与自然对立,就一定是恶的吗?剧中的男主角阿席达卡代表了原来在“风之谷”中得到讴歌与张扬的和平主义的理念,但他在整个故事中却明显地处于无能为力的地位,他实际上没有真正能影响珊与女头领之间的斗争。“人与自然应该共存”的理想,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是那样地脆弱与无力,显示着这人与自然共存的道路,似乎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前进只会越走越狭窄。
此剧的悲剧色彩和对主题思考的深刻程度,可以说都远胜“风之谷”和“黑客帝国III”,反映了宫崎骏的大师级地位,其他人确实只能是高山仰止、望尘莫及了。(其实,“风之谷”的漫画版的回答也与电影版的完全不同,而跟“幽灵公主”比较相近。)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7 10:55
让我们回到“黑客帝国III”。其实,早在“黑客帝国II”中,有关的主题要从“人是有自由意志的吗?”偷换到“人与机器应该和平共存”上去的伏笔已经埋下。
“黑客帝国II”中有一段尼奥与锡安城的首相在那狂欢后谈论起是人控制了锡安城中(注意,不是MATRIX)的机器,还是人被锡安城中的机器所控制。尼奥一开始认为,是人控制了机器,因为人可以自由地选择把机器关掉,而机器却不能这样。那首相却质疑他,你真的能自由地关掉这些机器吗?是的,理论上是这样,但事实上呢?如果你关掉了这些机器,整个锡安城就没有了电力、能源……一系列人之生存所必须的东西的供应。因此,事实上,为了生存下去,为了锡安城运转下去,你永远也不会把机器关掉。你不会,是因为你不敢,你不能。(大意如此。)
这一段“表面文本”,可以说同时都能表达两个“潜文本”。一个,是“黑客帝国II”的主题--人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意志。表面上看来,或理论上看来,锡安人是完全地将锡安城中的机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锡安人对它们是具有绝对的自由意志的。但事实上,锡安城对这些机器的依赖之深已经到达了那样的地步,以致于实际上锡安城不可能离开那些机器而还能存在下去。因此,实际上锡安人对这些机器是没有自由意志的。
这有点类似于我前面提到过的,上帝是无所不能,但“好”的上帝是不会无所不为的。作者对其小说人物是“上帝”,但实际上优秀的作者的自由并不真的就那么大,有时甚至受到很严格的约束,只能让书中人物按照其逻辑自然地发展下去。
上述的“表面文本”还可以表达另一个“潜文本”,那就是“黑客帝国III”偷换了的主题--人与机器互相依赖,只有和平相处,才能共同生存。锡安城中的机器,固然是要锡安人开动它们才能运转,否则就只是一堆废铁,因此机器确实是依赖于人类的;但正如首相的话所揭示的那样,人其实也深刻地依赖于机器,实际上已经不可能完全自由地操纵和摆布机器,否则人自己也不可能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之下,人类与机器的互助共存的回答,就自然而然地浮出水面了。
前面我们提到过,通常来说,大量不同的“表面文本”都表达同一个“潜文本”。这里的情况却很特殊,是同一个“表面文本”,却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潜文本”。这就为后面的“黑客帝国III”偷换概念提供了可能性和逻辑性了。这也可以看到,“黑客帝国”三部曲的设定确实是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比之“苏菲的世界”的设定的僵化,可说是优胜多矣。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7 21:06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地察看的话,就会发现其实“黑客帝国III”即使是在表达那偷换了的概念“人与机器的关系”的主题上,也是失败的。
我们看到,在“黑客帝国III”的故事中,一方面,MATRIX的机器的确是非常需要尼奥,以去对付那已经变得超级强大、具备了自由意志、完全不受MATRIX控制的“病毒”史密斯。而另一方面,尼奥当然也非常需要MATRIX的机器,因为锡安城在它所派出的八爪鱼机器的攻击之下已经是危在旦夕,全城覆灭的危机逼在眉睫。此外,即使锡安城没有受到威胁,尼奥所代表的反抗组织就算可以打败机器,停掉了MATRIX,大量仍然生存在MATRIX的虚拟世界之内,靠机器维持生命的人类也会因为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从MATRIX中回到现实的巨大反差而死亡。
因此,从上述的设定来看,似乎是很有利于得出“人与机器必须互相依赖,才能共同生存”的主题。事实上,网上有些评论者也指出,“MATRIX”这个电影的名字其实最适当的翻译是“残局”。(抑或“珍珑”?)即形势已经发展到此亦进不得,彼亦进不得,若非握手言和,就只能是同归于尽。
然而,从“黑客帝国III”最后的结局来看,形势其实是对MATRIX的机器有利的。原因就在于,尼奥所能与MATRIX的机器进行谈判交换的筹码,只有一个,就是他可以通过牺牲自己来消灭史密斯。但如果MATRIX的机器在尼奥牺牲了之后,出尔反尔,继续让八爪鱼机器攻击锡安城,这时尼奥都已经死了,史密斯也不再能够威胁到MATRIX,除了MATRIX的机器的“道义”感之外,还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它,使它非得履行承诺不可?这与尼奥非履行承诺不可的情况,可是完全不同的。这显示了其实在这场交易中,MATRIX的机器仍然是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上,尼奥所可以指望的,就只有MATRIX的机器会老实地履行它及时召回八爪鱼机器的承诺了。
但是,从整个“黑客帝国”三部曲的描写来看,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MATRIX的机器是这样一人“言出必践”的“君子”。如果是的话,它本来就不会做这种把人类当“电池”来使用的、奴役人类的事情。也不会做出在收买叛徒,以捉住莫菲斯,给他注射药物,逼他说出进入锡安城的密码的事情了。
总而言之,MATRIX的机器会老老实实地履行与尼奥达成的协议这一情节设定,是非常缺乏铺垫的。没有详细的铺垫,这样的结局设计就会令人觉得不够合理,好像只是编剧刻意要得到一个“合”的答案,而不是因为剧情的发展,逻辑上自然而然就能得到这个编剧所希望得到的答案。
因此,正如“苏菲的世界”里的主题“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是作者硬塞给读者的一样,“黑客帝国III”里的主题“人与机器应该也可以和平共存”也是编剧硬塞给读者的。尽管,后者的牵强程度远远没有前者那么明显,因此恐怕并不是很多观众会觉得这一结局是败笔。
(待续)
作者:
思念思想 时间: 2004-4-27 22:49
其实觉得黑客三的结局很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满足了部分观众的心愿,但是大大降低了影片的思想性。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8 09:03
原帖由思念思想于2004-04-27, 22:49:36发表
其实觉得黑客三的结局很俗,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满足了部分观众的心愿,但是大大降低了影片的思想性。
俗不俗倒无所谓,它本来就是商业大片,首先要考虑商业价值。而且,从三部曲的“结构”上说,它也一定要给出一个“合”的结局,所以前面我也说了,尽管渥卓斯基兄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坦承他们是相信“悲观主义”的,也没有用。
问题是在于,俗也要俗得合理。像宫崎骏的“风之谷”,岂不是更俗?连主角都要救活回来,“黑客帝国III”可是好歹还是让尼奥死了,没有完全是“皆大欢喜”。但至少“风之谷”还是比较合理(除了王虫有使人复活的神力这一点没有作事前铺垫之外)。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8 09:32
最后,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黑客帝国III”没有偷换概念,应该怎么样来表达那“合”的主题?现在影片已经拍到这个样子,我是不可能像我在《“连城诀”的结构》一文中对待“连城诀”那样,提出很具体的修改方法,而只能就此提出一些原则性的看法。
其实,既然“黑客帝国”是一个完整的三部曲,编剧就一定要在服从这三部曲共同的“结构”的基础上来考虑第三部怎么拍。第一部的主题回答是“正”,其哲学基础在于康德的“理性主义”;第二部的主题回答是“反”,其哲学基础在于尼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那么,很自然地,第三部的“合”的主题回答,就应该寻求一种在哲学的发展史上处于“合”阶段的哲学流派来作为它的哲学基础。这一哲学流派是什么?懂哲学的人于此应该觉得答案早已呼之欲出了吧?不错,正是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存在主义”。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在“黑客帝国II”中,“存在主义”已经“闪亮登场”了一遭。但也正如我的分析所指出的那样,在它“登场”之后的情节发展中(包括“黑客帝国II”的后半部分与“黑客帝国III”),其实都没有真正地演绎和表达出这一哲学流派的思想。我想,原因很可能是渥卓斯基兄弟他们很推崇并深刻理解“悲观主义”,因此“黑客帝国II”中对“悲观主义”的演绎可谓行云流水、淋漓尽致;但他们其实并不怎么真正地明白“存在主义”,因此虽然也提了它一把,却没能真正地把它融入到情节的发展之中。
由此,我们就可以明白,“存在主义”是不应该那么早就在“黑客帝国II”中出现的,因为那里是“悲观主义”的天下,不可能把“存在主义”演绎得好;或者即使能,反而只会冲击了“悲观主义”这一主题上的主角的地位。应该把“存在主义”的亮相推迟到“黑客帝国III”中,在那里倾尽全力地演绎它、推许它,从而为作出“合”的回答奠定坚实的基础。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8 10:22
至于具体要设计什么样的情节,既能表达“存在主义”,又能与原来在“黑客帝国II”中埋下的伏笔衔接得上,那就不是我能做的事情了(我能做的话,我早成渥卓斯基兄弟了,嘿嘿)。
但我可以举一个剧中原来就有的例子,以略作示范。“黑客帝国II”中有一段情节,我认为是很适合用于表达“存在主义”的理念的。那是尼奥经常做一个梦,梦中见到他所深爱的崔妮蒂中枪下堕。他很担心这会变成现实,于是在他打算进入源程序找那个MATRIX的系统设计师,以解开MATRIX之谜的时候,他要崔妮蒂答应不会跟着进去。但是,当崔妮蒂在屏幕上看到尼奥有危险,就再也坐不住了,违反了她向尼奥许下的诺言,奋不顾身地进入MATRIX去解救他,果然就在堕下时中枪。
网上有朋友以“决定论”来分析这一情节,指出这一“表面文本”的“潜文本”就是“决定论”。因为,表面上看来,崔妮蒂违诺进入MATRIX是她个人的自由选择,但仔细分析之下,造成她这一行为的,有两个因素:其一,是她爱尼奥,而且深得可以为之舍生牺牲;其二,尼奥遇险,已经进入MATRIX的其他人都帮不上忙,只有她在MATRIX之外是闲着的。后一个因素,显然是MATRIX所决定了的;而前一个因素,其实也是MATRIX在一早的时候就已经安排好的,因此祭师才能预言她会爱上他。由此看来,崔妮蒂的选择根本不是她个人的自由意志主宰之下作出的选择,而是全都给决定了的。
这一分析并不是错,但是,如果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我们是可以作出另一种解读的。是的,崔妮蒂爱尼奥是早就被安排好的,但这又如何?在这一件事里,重要的不是她为什么会爱他--是因为出于她个人的自由意志?还是MATRIX的安排?--,重要的只是她爱他这件事本身。为了爱,奋不顾身,明知是飞蛾扑火,明知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毫不犹豫,无怨无尤。这是爱的价值,这是爱的伟大。仅仅是爱本身,而不是什么爱的原因,赋予了这一行为以动人的力量、无上的价值。至于这一行为是被决定了也好,是没有被决定也好,都不能减少甚或磨灭这一感情的光辉与美好。
如此类推,我们可以同样地来看“存在”的问题。我的存在是被决定了的吗?还是我自己的自由意志所能支配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存在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所在。因此,“存在主义”一再强调的一句名言,是“存在先于本质”。存在的价值不来自于存在的原因,而就是在于存在本身。因此,前面我也已经提到过萨特的主张:“关键是如何存在,发挥自由意志,做出选择,虽然选择里面打上了决定论的烙印。……个人的一切行动都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他对自己的存在、行为就负有完全的责任,上帝和任何外在因素都不是推诿责任的对象,人生的意义就体现为人本身的行动。”是的,崔妮蒂的选择,正如前面引述的网友的分析所显示的那样,是打上了决定论的烙印的,但她的选择体现了她对尼奥的爱,而这爱的伟大与崇高,就是她这一选择的价值所在;而并不是这一选择只有是源自她的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时候,才算是有价值的选择。
其实,“存在主义”对于“人是否有自由意志”这一问题的态度是这样的:自由意志的存在不是一个有待证明的问题,而是一个我们必须相信的信念。因为,如果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话,那么人就不必对他所做的一切负责。就如同棋子不会对一局棋的成败负责,要负责的是那个棋手。一个由不必负责的人组成的世界,不知其可也。因此,必须相信人是有自由意志的,然后在这样的信仰的基础之上,做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也就是说,“存在主义”对于这一哲学命题的回答是:我自由,我选择,我负责。这既不是对康德的理性主义的简单肯定(他过于乐观了,认为人具有绝对的理性,有绝对的自由),也不是对尼采等的悲观主义的简单否定(他过于悲观了,认为人绝对地不具有自由,不具有理性),而是从“责任”的高度来审视自由的存在及其必要性。
行笔至此,我忽然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以前看胡适的散文,里面有一篇是他回复一个学生提问:“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回答简洁有力:“人生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是你赋予给它的。”这是“存在主义”精髓的中国式表述了。
另一件,是一位哲学专业的朋友一次与我聊天时说起:“海德格尔是西方现代哲学绕不过去的人。”当时他一副深得个中三昧的神情说,我却满怀茫然的隔阂感而姑且听之。但写到现在,我猛然明白,海德格尔的横空出世,其实也有着一点“时势造英雄”的味道;存在主义的大行其道,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因为,“悲观主义”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哲学思想,虽然与人类的感情有天然的亲和力,但它是不可能成为人类的归宿、哲学的终点的。因为如果它是成立的话,世界就没有意义,人就只有坐以待毙,并且无赖地不肯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责任,这样的世界是一秒钟也不可能维持下去的。现实人生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生活仍然要继续,事物仍然要发展。因此,悲观主义在哲学发展史上不可能是一个能长期稳定地存在的“均衡点”,“存在主义”的出现本身就是为这个被“悲观主义”扰动了的哲学世界重新寻求“均衡点”。
这,大概就是“黑客帝国”三部曲所给予我的最大的启发吧。
(完)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4-28 10:34
尾声:
终于为这个长贴画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心中是微微的快慰,也是微微的感慨。战战兢兢的开始,滔滔论证的过程,到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到一个“光明的尾巴”。重温了“黑客帝国”三部曲,重温了从康德到萨特的哲学发展史,也重温了自己现在的信念形成的心路历程。
最后提到胡适那一番话,是要特别地向他表示致敬。遥想当年,高中时期,青涩的少年,苦闷的青春期,沉缅在“悲观主义”的忧伤之中,直至看到胡适这一番大白话,恍如当头棒喝,又似醍醐灌顶,把我从迷梦中惊醒。如今回头细想,“悲观主义”最大的魔力,其实只不过是迎合了人们的“自恋情结”--从极度的“自恋”中幻灭而成极度的“自伤自怜”。
愿以此语与诸君共勉!
PS:本贴中预告过的四个番外篇,有空时会逐一地补充完整。
作者:
菜刀 时间: 2004-4-28 20:42
从头至尾看完了no兄的妙文,写的真是太棒了!我忍不住又从头看了一遍,感觉依然是:精彩,精彩!
我可以公开说:no兄此文是我到现在为止看到的最具分量的一篇参赛文章。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4-28 23:06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4-28, 10:34:26发表
最后提到胡适那一番话,是要特别地向他表示致敬。遥想当年,高中时期,青涩的少年,苦闷的青春期,沉缅在“悲观主义”的忧伤之中,直至看到胡适这一番大白话,恍如当头棒喝,又似醍醐灌顶,把我从迷梦中惊醒。如今回头细想,“悲观主义”最大的魔力,其实只不过是迎合了人们的“自恋情结”--从极度的“自恋”中幻灭而成极度的“自伤自怜”。
汗,悲观主义真的有天然的感染力。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我也曾经长久地考虑过这个问题。询问过很多人也得不出满意地答案。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人心的浮躁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有人说我闲得无聊,等我为生活,为工作全力打拼之季,就不会想东想西啦,也许如此吧。
我有时侯想是不是我没有信仰的缘故,欧美的大多数人信教,这方面的折磨可能少一点。可唯物主义的教育已经深入我心,这辈子恐怕都和宗教无缘了。
作者:
紫冠道人 时间: 2004-4-30 14:21
樓主這篇文章太強了。
從三部曲結構談到了哲學問題。
以前看到的關於這方面的帖子都是談人工智能的。談程序的。
操作系統升級啦。ring0權限啦。擾動啦。非線性啦等。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就是每天上來發發帖子。^^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 13:25
原帖由紫冠道人于2004-04-30, 14:21:29发表
以前看到的關於這方面的帖子都是談人工智能的。談程序的。
操作系統升級啦。ring0權限啦。擾動啦。非線性啦等。
也有些评论文章是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这部电影的。只是,即使是这些文章,往往将哲学说得太复杂艰深,令一般不是哲学专业的读者看得一头雾水。曾有一个朋友不屑地对我说:“哲学只不过是一些复杂的废话!”这是对哲学最大的误解,恐怕也是哲学的一大悲哀所在吧。
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说是谁错了,错的是喜欢搬弄术语来吓唬外行的哲学家,而不是哲学这一门学科本身。
我一向认为,如果真正懂了,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简单明了的,一定是再怎么外行的人也能明白的。
这里引一段我在另一个贴子里说过的话:
真理总是简单而清晰的。因此,我在短消息中与Q君说:“没有真正懂的人,才会故作高深,使别人难以明白他的意思,从而也就免去了被别人看穿的尴尬。我一直认为,真正懂的人,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简单明了,而不是艰涩复杂的。哲学其实并不是什么复杂的废话,只不过真正懂的人不多,而借‘行话’来掩饰无知的人却太多罢了。”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 13:42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4-28, 10:22:28发表
行笔至此,我忽然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以前看胡适的散文,里面有一篇是他回复一个学生提问:“人生有意义吗?如果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回答简洁有力:“人生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是你赋予给它的。”这是“存在主义”精髓的中国式表述了。
刚才翻了一下书柜,终于把胡适那原文给我找出来了,打字在下面,以供大家参考:
答某君书:
……我细读来书,终觉你不免作茧自缚。你自己去寻出一个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人生有何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一个人与一只猫,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于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作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7 15:53
番外篇之一:决定论的混淆
“黑客帝国II”有很多情节都是围绕着决定论而展开的。决定论,再加上绝对的因果律,自然而然就会导出“人没有自由意志”这一“悲观主义”的回答。这就使这一“悲观主义”的回答似乎有着相当严密的逻辑基础,令人觉得难以抗拒,无法反驳。
然而,如果细加考察的话,就会发现,电影在这里其实是混淆了两种类型的决定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偷换概念”的做法。一种类型的决定论,是机械的决定论。它所决定的,其实是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打个比方会比较容易明白这一点。例如,在物理学中,重力作用决定了苹果脱离枝干后会向下跌落,而不是飞上天去。这里,决定苹果的运动方向的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是严格地发挥作用的,不会因为它所施加影响的对象是苹果或是其它什么东西而有所改变。在这个意义上,苹果的运动是被决定了的。根据同样的定律,人是不可能自己举起自己的,人的能力在这一点上也是被决定了的。
推而广之,世间万物众生的运动、变化,无不是由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等客观规律严格地决定了的。某一物或人的运动或变化的发生,是由它及其它所有物或人的前一运动或变化所决定,而它这一运动或变化本身又决定了它及其它所有物或人的后一运动或变化的发生。将这种情况推至极端,就出现了一个哲学家说过的一句妙论:“今天你的手放在左腿上,还是放在右腿上,从宇宙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决定了。”这很自然会令人们追问到一点:那么导致所有的物或人的最初的第一个运动或变化的,是什么?牛顿就是对这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之后,最终将那所谓的“第一推动力”归于上帝。
但不管怎么样,在这类决定论之中,那个作为“第一推动力”的“上帝”并不是直接地决定我们的。“上帝”只决定了两件事:其一,是最初的那一推;其二,是决定了这一系列运动或变化环环相扣所遵从的客观规律(如物理、化学等定律)或哲学上统称为“因果律”的东西。
显然,这里的“上帝”与我们平时所谈论的那个“上帝”,也就是“黑客帝国”中所描写的MATRIX及其“建筑师”不尽相同。这里的“上帝”所做的是提供一个初始状态,及事物运动或变化的逻辑规律。一旦事物运动或变化起来之后,这个“上帝”就撒手不管了,直接地起着支配作用的是那些逻辑规律。不妨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上帝”弄错了(姑且不要管这假设与“上帝”的“全知全能”的性质不符),它所设定的初始状态在它所制定下来的逻辑规律的作用之下,使事物的运动或变化偏离了它本来想要得到的结果。但尽管如此,这个“上帝”也不能改变这种情况了,它不能中途再修正事物的状态,或更改已经制定下来的逻辑规律。这种情况,就类似于地球的科学家发射一个前往火星的飞船,他们只能设定该飞船的初始方向与速度,根据物理学的定律,经过一番计算后预计这只飞船会到达火星。但因为在某方面出了错误,结果飞船没能按原定的计划到达火星,科学家对此也只能是束手无策。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7 16:21
番外篇之一:决定论的混淆(续)
第二种类型的决定论,则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那正是我们平时所想象的“上帝”,也是“黑客帝国”中所描述的MATRIX及其“建筑师”。我们这些“人”或“程序”的一切行为都由它们直接地决定了,为它们的意志和目的而服务。它们可以随时地修正对我们的设定和适用的逻辑规律,从而更好地操纵和控制我们。例如,“黑客帝国I”中就有这么一段情节,MATRIX为了阻止尼奥等人回到现实世界,把原来是一道门的地方“修改”成一堵墙。这种完全是“超现实”(其含义就是“超越了逻辑允许”)的“能力”,显然是“上帝”才有的。同样的道理,“苏菲的世界”中,只要少校愿意,他就可以让狗说话,香蕉皮里刻字,神父把苏菲错叫成“席德”(席德是少校的女儿的名字),等等一系列有悖“常理”(也就是逻辑)的事情发生。
显然,这种情况在第一种类型的决定论中是不会发生的。逻辑规律虽然是“上帝”在最初的时候制定下来的,但一旦制定下来后,就连“上帝”自己也必须遵守它,而不能在事物的运动或变化已经开始进行的过程里中途横插一手,以自己的意志来左右、改变事物的运动或变化。也就是说,第一种类型的决定论中,“上帝”的自由意志其实并不是那么大。
“黑客帝国”偷换概念的地方,正是把这两种类型的决定论混为一谈了。即,把第一种类型的决定论的必然性作为基础,在论证“人没有自由意志”的过程中却偷偷地换上了第二种类型的决定论。
事实上,不管我们是相信康德的理性主义,还是尼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还是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第一种类型的决定论是必然的。物理、化学等客观规律的存在是那样地显而易见,绝对是不能否认的。否则的话,我们就应该能不受重力作用的约束,飞到天上去,自己举起自己了。
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这些客观规律的存在,首先,如前所述,其实“上帝”也要遵守它们;其次,它们不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说,客观规律不仅约束人类,也约束一切的事物,它们不是为了实现某种意志的目的而存在的,不是为了把人类或其它一切事物作为达成某种目标的工具而发挥作用的,它们仅仅是为了让事物的运动或变化能依从某种规则而进行。例如,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举起自己?“上帝”这样设定重力作用这一物理定律,是为了我们能因此而满足它的某种目的吗?显然不是。
但另一方面,第二种类型的决定论,却充满了目的性。这里的“上帝”之所以要控制我们,操纵我们,是为了实现它的某些目标。例如,“黑客帝国”中的MATRIX如此这般制造出尼奥这个“人”或“程序”,是为了通过它来使系统升级换代。而系统升级换代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人类、奴役人类。而MATRIX要控制人类、奴役人类,又是为了把人类当成“电池”来使用,以维持MATRIX的生存。
很明显,对于第一种类型的决定论,人类没有什么可感到愤愤不平的。我们不会因为没有办法自己举起自己而气愤、悲哀,想挣脱这重力作用的约束。但对于第二种类型的决定论,人类当然是气愤的,想摆脱这种控制的,而摆脱不了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悲哀。因为,没有人会愿意自己成为别人的工具,成为别人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我们是人,不是工具;我们需要尊重,不愿意被利用。
也就是说,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是否我们要受到约束。这世上不可能没有任何约束,正如弗里德曼所说的那样,从来就没有无任何约束的自由,自由总是有约束的。关键其实在于,我们不想受到利用,不想成为别人的工具。因此,如果这些约束的存在是为了使我们受到奴役,而不仅仅是为了向我们提供一套运动或变化所赖以有序进行的逻辑规律,我们当然要感到气愤,我们当然要奋起反抗,反抗不成时当然会感到悲哀。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7 16:41
番外篇之一:决定论的混淆(续)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里面描写一个英国的牧师,一开始的时候,他在布道坛上雄辩滔滔,使无数信徒为之拜服。例如,一些信徒会提出质疑:“如果上帝是存在的话,为什么我会受那么多的苦?”他有力地反驳这种动摇的心态,说:“上帝让我们受苦,是为了使我们变得更美好。上帝就如一个雕刻师,在我们这些木头上雕刻出精美的艺术品。刻刀削去多余的木屑,使木头感到痛苦,但若非如此,木头就永远只是一块平凡的木头,不能成为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因此,上帝给予我们的苦难,恰恰是为了把我们磨砺成才。”
然而,后来这位牧师情不自禁地爱上了一个从美国移民到英国的妇人,然而那妇人却患上了癌症,不久于人世。他悲痛万分,不能自制。他的朋友就劝导他说:“你自己登坛论道时,不也跟信徒们说,上帝给予我们苦难,只是为了我们磨砺成才,我们不应因此而耽于悲痛之中吗?怎么轮到你自己的时候,却做不到呢?”他激动地说:“那是因为我以前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悲痛。上帝真的是为了磨砺我们而使我们受苦吗?不!它根本就不关心我们是苦还是乐,是成才还是不成才。它只关心自己的雕刻,而根本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痛苦,我们是否愿意被雕刻成它所想要的样子。”
这电影中的牧师的思想前后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看似惊人,但其实内核不变,都反映了他信奉的是那第二种类型的决定论。只不过是,开始时的他,认为“上帝”的目的是为了人类好,虽然人类是工具,但人类也是目的;电影结束时的他,认为“上帝”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它自己的雕刻乐趣,而根本没有考虑到作为工具的人的感受,因此人类是工具,但人类不再是目的。他相信“上帝”存在的信心并没有动摇,动摇的是他对于“上帝”的动机。
(本篇完)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8 15:31
番外篇之二:自由与责任
在正贴中我提到过,存在主义是从责任的高度来看待自由的问题的。自由意志之所以是一个必须相信的信念,是因为如果相信了人是没有自由意志的话,那么人就不必为他所做的任何事情负责,这个世界就会变成一个由无赖地不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的人组成的世界,不知其可也。
存在主义从这一视角来看待自由意志,乍一看非常新颖,令人鼓掌。但其实如果熟知西方文化,就会发现这种对“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的认识,并不是从石头中蹦出来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凭空地产生的,而是西方文化之中早就包含了这种思想的“萌芽”,存在主义只不过是把这种思想清晰化、系统化地表达出来而已。
例如,早在“伊索寓言”中,就有三个故事是关于“自由与责任”的问题的。其中两个都是以狗和狼来作比拟,说狗不自由,但不用自己去觅食;而狼很自由,却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生计。在这两个故事中,作者都表达出对狼的赞美和对狗的不以为然。一个故事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失去自由的人来说,即使最好的美食也都索然无味。”另一个故事的结论是:“自由比安乐更重要。”。但在第三个故事中,却是以野驴和家驴来作比喻,描写家驴经常要苦干,还要挨主人的打;野驴却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然而,后来被狮子吃掉的却是自由的野驴,被奴役的家驴却因受主人的保护而免于一死。这一故事的结论是:“自由固然可贵,但有时也造成生命、生活的毫无保障。”这显然与前面两个故事的结论完全是针锋相对的。
“伊索寓言”里的故事虽然没有很直接地提到“责任”的问题。但它提到了“自由”的代价,就是要自己为自己找饭吃,自己保护自己。这显然是要自己为自己的生命、生活负责了。
后来美国的南北战争解放了南方大批的黑人奴隶,但不久后又出现了这些原来的奴隶自愿地回到白人庄园主那里去继续做奴隶,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有人为他们安排生活与工作,已经习惯了听从别人的指令来工作,而不是自己动脑袋思考应该做些什么。一个长期地丧失自由的人,也会丧失了自己为自己负责的能力。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8 15:51
番外篇之二:自由与责任(续)
关于“自由与责任”,我认为西方文学中最成功地表达了有关的思想的作品,要数古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悲剧”。
“俄狄浦斯悲剧”的故事大致如下:俄狄浦斯是忒拜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儿子。他出生以前,福玻斯(即阿波罗)曾对拉伊俄斯预言,孩子将来会杀父娶母。因此,当孩子出生以后,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便叫人把孩子抛奔在喀泰戎峡谷里,并把他的左右小脚跟钉在一起。不料拉伊俄斯家的老牧人出于怜悯,把这孩子送给在那里山上牧羊的一个科任托斯的牧人。这牧人又把婴孩送给科任托斯国王波吕玻斯和王后墨洛珀为养子。俄狄浦斯长大以后,从福玻斯的预言中得知自己注定的可怕命运,因为害怕犯罪,便赶快离开波吕玻斯和墨洛珀,只身出走。他在路上撞见一伙不相识的人,因故争吵,结果把他们杀死了。其中一人就是忒拜王拉伊俄斯。俄狄浦斯到了忒拜,替忒拜人除了人面狮身怪兽的大害,竟被拥戴为忒拜王,并娶了前王的妻子,那正是他的亲生母伊俄卡斯忒。神的预言应验了,注定的命运实现了。这以后,这个不幸的、其实是无辜的俄狄浦斯遭受到一连串的折磨和报应。他所辖下的王国爆发了可怕而漫长的旱灾和瘟疫。根据祭师向神问卜的结果,原来是这个国家里有人犯下了杀父娶母的大罪,因而上天要降临报应于这块土地之上。除非严惩那犯罪者,否则灾害不会结束。结果一查之下,原来犯下此罪的正是俄狄浦斯自己。当事情的真相完全弄明以后,伊俄卡斯忒(俄狄浦斯的母亲)悲愤自缢。俄狄浦斯尽管是如此地无辜,但为了拯救他的王国与子民,他放弃了王位,挖掉了自己的一双眼睛(以惩罚自己“有眼无珠”,见到自己的父亲和母亲都认不出来),将自己终生地放逐出境。
俄狄蒲斯悲剧是很典型的古希腊悲剧,也就是“命运悲剧”的代表之作。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中有一个反复地表达的主题,那就是人无法抗拒命运,但尽管如此,人仍然是伟大的。与“黑客帝国II”这一类表达“悲观主义”的哲学观的悲剧作品不同,古希腊的“命运悲剧”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但这自由意志并无助于人挣脱命运的摆布。这跟“悲观主义”彻底地认为人根本就没有自由意志不完全是一回事。
我们不妨比较“俄狄蒲斯悲剧”和“黑客帝国II”就能明白这二者的微妙区别所在。“俄狄蒲斯悲剧”中,俄狄蒲斯的父亲、俄狄蒲斯本人在得知俄狄蒲斯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后,都竭力地采取了他们认为最有用的措施和行动来避免陷入这种命运之中,这些行为都显示了他们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相反,如主贴中提到的“黑客帝国II”中那段崔妮蒂违背诺言进入MATRIX中救援尼奥而致中弹下堕的情节,就连崔妮蒂爱上尼奥这一点也是早就被安排好的。证据是祭师能够预言这一件事,因此如果不是早就安排好的话,预言是不可能的。这就跟俄狄浦斯要杀父娶母这件事是他一出生就已经被安排好了的,因此可以被预言出来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崔妮蒂在这一个行为的选择中,甚至是没有自由意志可言的。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8 16:12
番外篇之二:自由与责任(续)
然而,古希腊的“命运悲剧”与“黑客帝国II”这一类反映“悲观主义”思想的悲剧作品更重大的不同,并不仅仅在于是否承认人有自由意志,更在于它们要表达的主题完全不是一回事。“黑客帝国II”的主题风格是纯粹的“悲观主义”,但古希腊的“命运悲剧”并不仅仅是要表达“人不能抗拒命运(哪怕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更主要的是要表达“人的肉体可以被命运所击败,但人的意志不会被命运所摧毁”这积极而昂扬的主题。
我们暂且不看“俄狄浦斯悲剧”,而看其余两个在古希腊悲剧中也很有名的悲剧--“普罗米修斯悲剧”和“西西弗斯悲剧”。“普罗米修斯悲剧”中,普罗米修斯因偷窃火种播于人间而受到宙斯的惩罚,被绑在山崖之上,每天都被老鹰啄开胸膛,吃掉里面的内脏。但他总不能死去,因为每天夜里他又重新生出内脏,到第二天白昼的时候再受一次开膛破肚的极刑。普罗米修斯受其能力所限,不能反抗宙斯的惩罚,这跟作为凡人的俄狄浦斯不能抗拒命运的摆布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
但这个悲剧的重心并不仅仅在于表现他的痛苦与受难,更在于他从来没有因为受到这样的残酷折磨而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生出半点后悔之情。他顽强地忍受痛苦,勇敢地承担这窃火的后果。宙斯可以日复一日地迫害他的肉体,但从来没能摧毁他的意志。宙斯是万能的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是,是因为他爱怎么处置冒犯了他的人或神就能怎么处置;说不是,是因为他再怎么能耐,他也控制不了别人的精神,压服不了别人的意志。由此可见,古希腊悲剧所极力歌颂的恰恰是人的自由意志--可“自由意志”却是“黑客帝国II”等“悲观主义”的悲剧作品中所极力质疑其存在性的东西。
类似地,我们可以看“西西弗斯悲剧”。诸神为了惩罚西西弗斯,要求他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然后让巨石滚落下来,他再把巨石推上山顶,不断重复、永无止境——在这样的无效又无望的劳作当中消耗殆尽生命。但是,西西弗斯却在这种孤独、荒诞、绝望的生命中发现了意义,他看到了巨石在他的推动下发出的动感的美妙,他与巨石较量所碰撞出来的力量,是那般壮美,他沉醉在这种幸福当中,以至于再也感觉不到苦难。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类似地看到,西西弗斯虽然无力与诸神相抗,不得不去一次又一次地徒劳无益地推石上山,但最终他却凭着自己的意志把惩罚变成降福,把苦难变成享受。诸神对此也无可奈何,只好终止了这一惩罚。这里的故事走得更为极端,故事终结的时候,悲剧已经变成了喜剧,西西弗斯仅仅是凭着自己的意志而最终战胜了诸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8 16:27
番外篇之二:自由与责任(续)
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俄狄浦斯悲剧”、“普罗米修斯悲剧”和“西西弗斯悲剧”三者都有着共通的地方,都是关于人不能抗拒神(或命运),但人的意志却在对抗神或命运的过程中得到了张扬,被热情地歌颂与赞美,从而使古希腊悲剧带着浓厚的激扬奋发的风采。
不过,我认为这三个悲剧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仍然要数“俄狄浦斯悲剧”,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不仅仅是简单地赞美了人的意志,更是将自由与责任联系起来。由“俄狄浦斯悲剧”的故事情节可知,俄狄浦斯在不知不觉之间犯下的杀父娶母的大罪,根本就不是他的自由意志想做的事情。他是身不由己,受到了命运的可怕的捉弄。然而,尽管如此,他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行为的后果,即使有关的行为不是出于他的自由意志。但为了拯救他的王国与人民,他主动地对自己一连施加了三重惩罚(而不是像普罗米修斯和西西弗斯那样,他们是被动地受到惩罚)--弃位、挖眼、自我终生流放。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千多年后才大行其道的“存在主义”精神在他身上闪烁着光芒--我自由,我选择,我负责。尽管我的自由,我的选择不是为了得到这样的结果,然而,我仍然勇于为我所干下的一切负责,无怨无悔!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是俄狄浦斯这一悲剧人物的形象能照耀千古、感动了无数后世的观众泫然泪下的根本原因所在。人的自由意志为什么可贵,为什么可爱,为什么伟大,就在于这种责任感的存在。这就使俄狄浦斯这一形象,远远要比普罗米修斯和西西弗斯的形象只是简单地表现了人的自由意志的不屈与顽强,要深刻很多很多。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本身并不是最伟大的所在;而是自由意志所带来的人的责任感,才是人的伟大精神的根本源泉。而古希腊悲剧的伟大,也恰恰在这里--不仅仅是张扬人的自由意志,更是歌颂人的责任感。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8 19:12
不好意思,前面搞错了,这个“番外篇之二”还没完。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8 20:02
番外篇之二:自由与责任(续)
俄狄浦斯聪明(那著名的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司的谜语“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就是他破解的,并因此而使女妖羞愤得跳崖自尽)、勇敢、正直、善良……可以说,人世间一切最美好的品质都集中在他的身上。然而,正因他是如此的完美无缺,根据鲁迅对“悲剧”的定义--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注定了要被摆上命运的祭坛。
无独有偶,评论家对于“天龙八部”中的萧峰的评价,恰恰与俄狄浦斯如出一辙:“在三个人中(按:指在“天龙八部”的三个主角中),甚至在金庸笔下所有侠客中,萧峰的形象最为完美,然而偏偏也是他的悲剧色彩最为浓重。……萧峰的悲剧在于,他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摆脱他的悲剧,这是他的命运,是他与生俱来的、命中注定的。如同古希腊悲剧中的俄狄浦斯王一样,命中注定他将杀父娶母,他便是百般逃避依然不出命运的手掌心,依旧得杀父娶母。……于是,愚昧的、冲动的、软弱的、心怀叵测的、与他为敌的群众是对的,正气凛然的萧峰却错了,从他一出生便错了,没有任何人冤枉萧峰,命运恶毒地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然而萧峰的伟大,萧峰的不同凡俗在于他没有在命运的压迫下自暴自弃、沉沦屈服。”
确实,正如香港著名的言情小说女作家林燕妮曾提到过的那样,金庸小说以往的男主角身上的所有缺点,在萧峰身上一一得到修正;而金庸小说以往的男主角身上的所有优点,在萧峰身上则一一得到加强。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最悲惨的。不过,上述对萧峰的形象何以伟大的评论,仍然是不够准确的。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要从他的形象与俄狄浦斯的相似之处上看。那就是,萧峰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没有沉沦屈服,就像普罗米修斯、西西弗斯这些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们那样在命运或诸神的打击下精神意志依旧顽强一样,更在于他也如俄狄浦斯一般,勇敢地承担责任。在雁门关外,他“以下犯上”胁逼辽帝退兵,他最后以死谢罪。读者都知道,他并没有错,但在那个古代社会里,他的这些行为无疑是“罪人所为”,他勇敢地承当了。他从胁逼辽帝的一开始,就已经知道是这个结果,但他无怨无悔。
作为一个现代作家,金庸为萧峰安排的“命运”不像“俄狄浦斯悲剧”中那样是由天神决定的,而是由恶毒的人心、无可选择的血缘、无知的群众、偏狭的时代、甚至是萧峰自己不求得真相不肯罢休的倔强……编织成一张“命运之网”,将他一步步地推向毁灭,将他的一个个梦想无情地粉碎。因此,萧峰的悲剧,甚至不像“俄狄浦斯悲剧”那样是纯粹的“命运悲剧”,更揉合了“人性悲剧”与“性格悲剧”的因素在其中,使这部小说的悲剧色彩极其浓厚,主题内涵十分深刻。
这里,也再一次证明了我以前提到过的一个观点,即金庸小说带有鲜明的西方文学的特征。
(本篇完)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8 22:30
期待“西方文明VS中国文明”
这一直是我感兴趣的问题,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分别太大,为什么中国文明的土壤里产生不了对个体的尊重,自我个性的张扬这些理念?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9 09:26
番外篇之三:西方文明VS中国文明
写下这个题目,心虚得要死。因为这个题目实在起得太大了一点,很有点唬人之嫌。“happytime”说很期待,就更让我惭愧了,因为我并没打算就他(or她?)所希望得到解答的问题提供答案,而只是想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明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对个体认识的差异。至于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的产生,那实在不是我所能回答的。即使我能,也不可能在这么一个短短的“番外篇”中能做到的。我若真的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会专门开一个新贴来作深入的分析,而不会只把它放在一个附贴里进行。
实际上,我以前也已经一再地提出很多文学领域中的困惑--为什么西方文学中的很多文学类型,中国文学中都不存在?(如史诗、演说词等。)另外,西方文学中一些很成熟、成就很高的文学类型,中国文学中都或者是极其不发达,或者是艺术成就远远不及。(如长篇小说、戏剧等。)
这其实是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存在着重大差异,具体到文学领域中的表现。我连这些具体表现的原因是什么,至今都不能完全地得到至少能令我自己感到满意的答案,那就更不必提更进一步、也是更根本的问题--为什么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是如此地不同?
不要跟我提什么民族性的不同,我从来不相信这种东西。不是说不存在着民族性这种东西,而是民族性的不同本身是一个结果,而不是一个原因。正是因为长期的文明差异的存在,逐渐地沉淀在我们的血脉之中,才形成了所谓的民族性的差异。而不是恰恰相反,因为民族性有差异,所以文明有差异。
而且,我更相信的是,人性是共通的。民族性的差异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顽固不变。特别是,如果我们要相信中国文明可以得到改造,我们就不能相信中国人天生地比西方人低劣,而且这种低劣是“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因为如果是这样相信的话,那么我们不必谈论任何改变了,因为从逻辑上说,我们已经堵塞了所有可以改变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金庸小说的客观存在,雄辩地说明了一件事:中国文学在积极而巧妙地吸纳、消化了西方文学的精髓之后,成就之高,不下于任何世界经典文学。因此,中国的现代文学的困境,在通俗文学的层面,是因为对于西方文学的优秀一无所知;而雅文学的层面,是一方面“食洋不化”地吸收西方现代文学,另一方面却也恰恰是对于西方古典文学一无所知。加强对西方古典文学的研究与学习,真正吸收西方现代文学的灵魂、而不是拙劣地模仿其皮相,当为中国现代文学在未来的发展之正途。
在这一点,我觉得我们是非常有必要学习一下日本的现代文学的。日本的古典文学深受中国的古典文学影响,吸取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但也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问题。总的说来,日本的古典文学成就不如中国的古典文学。但以现代文学而论,日本以其当年模仿中国古典文学的热情,积极地模仿西方现代文学,但同时又没有因此而全盘抛弃了以前继承下来的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精髓,而是将二者(西方现代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相当巧妙地融合起来,形成日本文学自身所独有的经典。最典型的例子,我在这个主贴中已经提到过了,就是宫崎骏的作品。这模仿而成的一些作品的成就,甚至已经超过了被它模仿的西方文学。
另外,日本的作家,甚至包括通俗文学的作家,对于西方古典文学的典故非常熟悉。这一点,相信对日本的动漫作品很了解的人就会深有所感,因为很多优秀的动漫作品都是以西方古典文学的典故为故事背景的。中国作家在这一方面,明显地落后日本的同侪多矣!这显示了日本现代文学不仅仅是模仿了西方现代文学的精髓,更大量地从西方古典文学中吸取养分。
当然,如果从整体来说,日本现代文学的成就仍然不能与西方文学相比,但至少比中国现代文学是远远胜过。中国现代文学要急起直追,日本现代文学的经验是应该参考与吸取的。
另外,前面提到过,金庸小说之大成,在于它巧妙地吸纳、消化了西方文学。我觉得这一点是少有金学家注意到的。大多数研究金庸小说的评论家,都只集中于分析他的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却甚少有人注意到他的作品中深深地浸透了西方文学(包括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精神。其实,如果是对西方文学有比较深入研究的人,很容易就会看到金庸小说中西方文学的影子无处不在,一点不下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之深。目前金学研究过于偏重于中国古典文学一方,显然是因为评论家大多不具备对西方文学的深刻理解,没有能力去分析,甚至是没有眼力去辨识充斥在金庸小说中的西方文学的精神。我希望以后有机会的时候,能专门对此进行比较深入而细致的研究,目前的话,也只能是零敲碎打地见到一些就提一些吧。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9 09:51
番外篇之三:西方文明VS中国文明(续)
前面一贴,其实有点走题,这里还是回到这个“番外篇”要探讨的问题上去吧。
由主贴的内容,以及前面的“番外篇之二”,我们很自然会注意到一个问题,也就是在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中,明显地反映出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巨大不同。
我们看到,西方文学早于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很关注“自由”的问题,而这显然是中国文学所甚少涉及的。中国的道家也谈论“自由”,但其内涵与起点与西方完全不是同一回事。正如一些朋友在评论我所分析的“射雕三部曲”的主题是演绎产生于中国本土的两大思想流派儒家与道家时所指出的那样,道家所主张的“自由”是相当消极的,带有浓厚的厌世、逃避的色彩。真正比较起来,可能道家的思想反而是更接近于尼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而完全不是古希腊悲剧中那种悲愤却积极、悲痛却乐观的风格。因此,道家的“悲观”是阴柔的、被动的;古希腊悲剧中所反映出来的“悲剧感”(甚至不能说它是“悲观”)却是阳刚的、主动的。
(赶紧澄清一点,其实我认为道家的那种悲观出世的思想,实际上也不同于尼采、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因为后者恰恰是因为悲叹“自由意志”的失落而悲伤愤慨,前者却多多少少给人一种“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阿Q精神”的感受。即在人世中不如意,于是以逃避尘世,回归所谓的“自由”、“自然”、“自我”的世界来开解和宽慰自己。)
更不必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思想,道家虽然影响极大,也只是辅助性质,为儒家“拾遗补缺”而已,并不能代表中国文明的“正宗”。
(待续)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9 09:59
这一直是我感兴趣的问题,西方文明和中国文明分别太大,为什么中国文明的土壤里产生不了对个体的尊重,自我个性的张扬这些理念?
我这个问题真是强人所难了。其实我现在只是想比较系统地了解一下东西方文明的特征,内涵以及之间的差异性,因为之前对两者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印象。
曾经买了一本厚厚的西方思想发展史,翻了翻,还是不怎么弄明白,之后就扔在 一边了。
至于中国文化方面,对现代文化可能还有一些认识,毕竟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内,对古代的东西,说来惭愧,基本上不明白,以前学古文最头疼了,基本上没有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可惜可惜!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9 10:10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09, 9:59:20发表
曾经买了一本厚厚的西方思想发展史,翻了翻,还是怎么弄明白,之后就扔在 一边了。
至于中国文化方面,对现代文化可能还有一些认识,毕竟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内,对古代的东西,说来惭愧,基本上不明白,以前学古文最头疼了,基本上没有感受到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可惜可惜!
要理解西方或中国文明的特征,对于普通人来说,与其钻研厚厚的学术论著,不如去看文学作品。那东西间接,却真切。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9 10:13
问个问题:笑傲江湖中令狐冲追求的自由是什么自由?
好象也是道家那种逃避,厌世的自由吧。
小时候,很喜欢令狐冲,觉得他那种“人生在世,会当畅情适意”的豪情很是让人佩服和羡慕。
大了,发现令狐冲原来是个懦弱的逃避者,而且他的隐居根本是个空洞的梦想。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9 10:19
番外篇之三:西方文明VS中国文明(续)
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的差异,具体地表现在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之上,最显著的一点,就要回到我在主贴中提到过的那个最基本的哲学元命题:“我是谁?”或者说,“人是什么?”如果仅仅从单纯的生物学的角度来界定的话,那么人只是一团血肉骨头。但动物也是一团血肉骨头,人与动物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说人在智力上比动物要聪明,但动物在很多体力方面也比人要灵活敏捷,凭什么只比较智力,而不比较体力呢?因此,“我是谁?”或“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地引申为“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的问题。
中国文明其实对此是有研究与回答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孟子的观点:“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中国文明之中,是以“道德”或“善”或“君子”来界定“人”的。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是禽兽(动物),是因为人有向善之心。尽管人与动物一样,也有食、色、性等动物的本能或野性的欲望,但人也有动物所绝对没有的“社会性格”,正是这些“社会性格”决定了人与动物的不同。中国文明所认为的是,这“社会性格”就是“善”。道德由善及由此而发展出来的其它品质所构成,而这些品质集中于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称之为“君子”。“君子”是“善”或“道德”的人格载体。一个人,如果没有承载这些品质,那它跟动物是没有区别的。所以孟子说“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实际上人与动物的区别是很少很少的,但正是那一点点的善恶之别,就“人鬼殊途”,就区分了“庶民”(只有动物性的、仅仅在生物学意义上可称之为“人”的人)与“君子”(具备了社会性、在社会学、伦理学意义上与可称之为“人”的人)。
相比之下,西方文明的回答显然是完全不同的。前面在“番外篇之二”中我已经提到:“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自由意志。”这就是西方文明的回答。人与动物乃至其它一切死物的根本不同所在,是因为人是自由的,是自我支配的,人的一切行为是为自己服务的。像前面提到的“伊索寓言”之中,有两个关于狗和狼的故事,都是歌颂自由而鄙视为了生活的舒适和安乐而放弃选择自由的行为的。在古代的西方社会中,如果没有自由,人就是奴隶,跟工具没有区别,只不会是前者会说话,后者沉默不语而已。真正的人,是自由的人。西方文明对“自由人”(另一种称呼是“公民”)与“奴隶”的区别之重视,就如同中国文明对“君子”与“庶民”(另一种更常见的称呼是“小人”)的区别之重视。
由此,我们就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对于“人是什么?”、“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如何地不同,从而反映了各自对于“人”的认识的差异之巨大。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9 10:26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09, 10:13:13发表
问个问题:笑傲江湖中令狐冲追求的自由是什么自由?
令狐冲所追求的自由,既有道家那种逃避的成份,也有西方思想中关于“自由”的观念(具体地说,是针对政治对人的异化而产生的反抗,从而主张人是自由的,不是政客的工具,不应被利用,不应被政治目的而侵害人的私人空间)。因此,“笑傲江湖”的主题是很复杂的,实际上更主要的是反映西方思想中的自由观,而不是道家的自由观。但因为是古代题材的作品,不能凭空地拨高书中人物的思想境界,因而就选取了比较近于西方思想的道家而不是儒家。但你如果注意地看,注意地分析,会发现那里面的自由与道家不完全一样。实际上,“射雕三部曲”中的所谓道家人格也不完全是真正的道家思想。
总而言之,“笑傲江湖”中也深深地浸透了西方思想,你如果多了解西方政治哲学中关于“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分别,就会明白“笑傲江湖”中的自由观属于西方政治哲学中所主张的“消极自由”观。(但注意,那跟道家的自由观很消极,不是一回事。)
作者:
紫冠道人 时间: 2004-5-9 10:26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5-08, 20:02:10发表
作为一个现代作家,金庸为萧峰安排的“命运”不像“俄狄浦斯悲剧”中那样是由天神决定的,而是由恶毒的人心、无可选择的血缘、无知的群众、偏狭的时代、甚至是萧峰自己不求得真相不肯罢休的倔强……编织成一张“命运之网”,将他一步步地推向毁灭,将他的一个个梦想无情地粉碎。因此,萧峰的悲剧,甚至不像“俄狄浦斯悲剧”那样是纯粹的“命运悲剧”,更揉合了“人性悲剧”与“性格悲剧”的因素在其中,使这部小说的悲剧色彩极其浓厚,主题内涵十分深刻。
對天龍的看法可謂精辟。極其的贊同----蕭峰,金庸筆下第一人(我一直這樣認為)
對文學沒什麼感覺,特別是西方古典文學就不知所雲了。
很多時候是因為喜歡歷史才看一些東西的。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9 18:35
好象看过介绍说积极自由是去做……的自由,消极自由是免于……的自由。
那杨过追求的是什么自由?
喜欢杨过那份永远抗争的精神,虽然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也许是不智。
我也很喜欢萧峰,非常经典的悲剧,任是如何地武功盖世,如何地豪情盖天,如何地智谋过人,仍逃不出命运的天罗地网。
有些评论家认为杨过小龙女的大团圆是败笔,改成悲剧会更经典吗?
不知道为什么,我能接受萧峰的悲剧(最后的结局如此无奈,却也如此自然,以萧峰的性格还有别的选择吗?),却不愿接受神雕的悲剧(如果是悲剧结局的话),杨过只不过追求个人小小的幸福,却要遭受如此多的波折,那也太郁闷啦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9 20:44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09, 18:35:51发表
好象看过介绍说积极自由是去做……的自由,消极自由是免于……的自由。
那杨过追求的是什么自由?
喜欢杨过那份永远抗争的精神,虽然从另一个角度上看,也许是不智。
不错不错,你还真有点西方政治哲学的底子,可以跟你比较深入地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确实,消极自由就是“免于……的自由”。所以你看“笑傲江湖”中,刘正风要金盘洗手,这跟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道家所追求的“退隐”不完全是同一回事。如前所述,道家的主张,其实很有点“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味道,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如意,因此就退而求其次地想退隐。但刘正风显然不是在现实世界(江湖)中不如意,他早就已经名成利就,并不是像李白之类的是“怀才不遇”而郁郁不平。他是真心地希望与知音人逍遥世外,追求真正的艺术,因此要退出江湖,不要受江湖上那狭隘的“正邪之分”的左右,那是一种典型的希望能拥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免于正邪之见的影响的自由”,因此是西方思想中所主张的“消极自由”。
然而,他的愿望不但落空了,而且为此而付出了家破人亡的沉重代价。这里的故事,所昭示的正是政治的可怕,它不容许你“敬而远之”!你想“免于过问政治的自由”?没门!
至于杨过,显然他所追求的也是一种“免于……的自由”。“神雕”中描写他与小龙女在英雄大会上与郭靖起冲突时的一个细节描写,对于这一点表现得很明白:
=======
杨过昂然道:「我没错!我没做坏事!我没害人!」这三句话说得斩钉截铁,铿然有声。
厅上群雄听了,心中都是一凛,觉得他的话实在也有几分道理,若是他师徒俩一句话也不说,在甚麽世外桃源,或是穷乡荒岛之中结成夫妇,始终不为人知,确是与人无损。只是这般公然无忌的胡作非为,却是有乖世道人心,成了武林中的败类。
=======
他所追求的,是“免于世俗道德约束的自由”。他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没有对任何人构成伤害,根据西方思想中对于“消极自由”的观念,这就是属于“私人领域”的事务,政府也好,社会也好,其他人也好,是没有权利去干涉的。这就是“消极自由”的精髓所在。自由总是有约束的自由,但如果一个人行使他的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时并没有影响其他人,其他人是不能以任何的藉口,诸如道德啊、大义啊、国家利益啊,等等,去干涉他的自由,干涉他的选择。
由此,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到,金庸小说中是如何地浸透着西方思想的精髓。
至于杨过性情激烈,令狐冲则冲和得多,那并不是“消极自由”中的“消极”的含义,而只是各人的性格不同而已。金庸不会重复自己笔下的男主角,因此杨过与令狐冲不是同一种性格的人,尽管他们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都反映了西方“消极自由”的观念。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9 20:56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09, 18:35:51发表
有些评论家认为杨过小龙女的大团圆是败笔,改成悲剧会更经典吗?
不知道为什么,我能接受萧峰的悲剧(最后的结局如此无奈,却也如此自然,以萧峰的性格还有别的选择吗?),却不愿接受神雕的悲剧(如果是悲剧结局的话),杨过只不过追求个人小小的幸福,却要遭受如此多的波折,那也太郁闷啦
小说创作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如果小龙女的结局不是写成大团圆,“主题”上或许能有更深刻的悲剧色彩,但对“情节”是一个重大的损害。因为,在这种情况之下,杨过一定跳崖死了,郭襄也跟着要死,大家都死了,这样的结局有什么意思?(这跟“天龙八部”中把萧峰、阿紫、游坦之都写死了是不同的。因为他们各自的故事都已经相当完整,“情节”上自然而然地到了要结尾的时候。但显然是郭襄的故事还很不完整,未到必须结束的时候。)仅仅是因为它够悲吗?要注意的是,主角“死”一定会带来悲剧色彩,但悲剧色彩并不一定非要以“死”来表达。像郭襄没有死,一辈子地思念杨过,这样的结局,不是比她一死了之更“悲”吗?又如“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疯了,不是比他一死了之的结局更发人深思吗?不要总以为“死”才是最“悲”的结局。
更何况,“射雕三部曲”的三本小说的风格都是“正剧”而不是悲剧,把“神雕”写成纯粹的悲剧,会影响三部曲的风格不统一。金庸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神雕”本身的需要,更要通盘地综合考虑三部曲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价值。
因此,综上所述,我不认为那是败笔。进行文学创作时,要综合考虑各要素的关系;进行文学批评时,也要综合考虑各要素的关系。不能将某一要素孤立地进行评价,那样的意义不大。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9 21:13
说的有理,杨过的追求是属于”免于世俗道德约束的自由“,那么他的行为说来就是积极地追求他的”消极自由“。
”消极自由“也是要人去积极争取的,呵呵!
记得我看的资料上好象说积极自由经常有被滥用的可能性,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后果,所以消极自由是更为合乎现实选择的自由。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9 21:38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09, 21:13:53发表
记得我看的资料上好象说积极自由经常有被滥用的可能性,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灾难后果,所以消极自由是更为合乎现实选择的自由。
是啊,“倚天”中的灭绝师太的形象就是用来反映“积极自由”的危害之大的。嗯,这里又再说明金庸小说中是如何地浸透着西方思想了。
通俗地说,“消极自由”是指,我相信什么是我应该做的事情,而这事情是不影响别人的,我就有自由去做,别人不应该来干预;而“积极自由”却是指,我相信什么是你应该做的事情,而你却认为不应该做,我就有自由来强迫你去做。
“法国大革命”的恐怖就是“积极自由”无限扩张的结果。“法国大革命”中有一句充满了矛盾的话——强迫你自由!因为我认为你是应该自由的,因此即使你不想自由,我也要强迫你自由。但这恰恰是严重地违反了“消极自由”的宗旨的。我如果不想自由,那是我的自由选择!你怎么可以强迫我,而我的自由还能不受侵犯?
“积极自由”往往以“道德”、“正义”等冠冕堂皇的藉口来侵犯别人的“消极自由”,从而在实际上使自由变成一句空话。我们看到,“笑傲江湖”中左冷禅要杀刘正风,用的也是什么“反魔教、扶正道”的大口号,最后的结果却是不折不扣地侵犯了刘正风要退隐江湖的自由。
实际上,法国大革命的末期,罗兰夫人临死时就已经沉痛地谴责:“自由,自由,多少罪恶灭汝之名以行!”这里的“自由”,严格地说,其实是“积极自由”。“消极自由”从来是不会被借用来行罪恶之事的。因为“消极自由”从根本上就反对以任何大义凛然的藉口来干涉别人的自由选择。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10 13:31
灭绝这个老尼姑我最深恶痛绝的了,杀人如麻还自认为正义无限,小东邪的传人怎么这么失败?周芷若拜在她的门下可算倒了八辈子,当初多善良可爱的一个小姑娘。
法国大革命时期腥风血雨,确实恐怖,相反英国的光荣革命就温和得多。
英法两国地理位置如此靠近,民族特性却相去甚远,哲学流派上好象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划分。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0 19:31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10, 13:31:24发表
哲学流派上好象有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划分。
是啊。由此衍化出来很多的区别,如“自由”中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民主”中分“间接民主”与“直接民主”,等等。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0 19:55
番外篇之三:西方文明VS中国文明(续)
通过上述的比较,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到,中国文明从一开始的起点上,就是从“社会”的角度来界定“人”的。那所谓的“道德”,所谓的“善”,是要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合作才能体现出来的。在这样的基础之上,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就是主张压抑个体的意志(否则就是“自私自利”),鼓吹为集体(如社会、国家)而奉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文明更重视人对集体的贡献,而不是他自身个性的张扬。
相反,在西方文明中,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意志,就不再是人。因此,西方文明更主张的是个性的张扬,鼓吹的是在外间势力的压迫之下,即使客观上无法战胜,主观上也要努力地抗争。
这就导致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往往对同一故事情节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审美倾向。例如,在某件事上张扬自己的个性,中国文明可能会认为那是“自私”,那是“不顾全大局”。甚至,即使是对于同一件事抱有相同的态度,其出发点很可能也是完全不同的。例如,前面的“番外篇之二”中提到过的“普罗米修斯悲剧”,如果是中国文学中的作品,可以预见,有关的主题会被大改特改,改成主题重心在于表现普罗米修斯为了让人间有火、让人间有温暖而不惜牺牲自己。然而,古希腊悲剧中的重心显然主要不在于此(当然,这也是该剧的一个小主题,但肯定不是最重要的大主题)。
前面提到过,金庸小说的成就,在于他成功地把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与西方文学的精髓揉合而成浑然一体,这里又可以举出例子来加以证明了。金庸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就已经是一本同时浸透了中国古典文学与西方文学精神的悲剧作品。在这小说中,香香公主喀丝丽为了爱而献出自己的生命,陈家洛则为了所谓的“兴汉大业”而牺牲了喀丝丽,当然也葬送了自己的爱情。此书一出,读者都恨极了陈家洛,认为他以事业牺牲爱情,不值之极。然而,问题并不是一般读者所直观地理解的那么简单。
这书里其实是讲述了两个类似的故事的。除了喀丝丽的故事之外,还有一个二人在迷城之中发掘出来的古代故事,即玛米儿的故事。玛米儿也是为了事业而牺牲爱情,似乎跟陈家洛的没有什么区别。事实上,后来陈家洛劝说喀丝丽听从乾隆的时候,也是以玛米儿的故事来作榜样的。但为什么读者不会觉得玛米儿的行为不妥,反而觉得她很伟大,她的故事很感人;却觉得陈家洛很可恨,他的故事很可鄙呢?
一些读者可能认为,那是因为玛米儿是主动地要求献身的,而喀丝丽是受陈家洛所劝的;玛米儿牺牲的是自己,陈家洛牺牲的是别人。这不对。陈家洛也没有强迫喀丝丽,而是以道理说服她的,喀丝丽在明白了情势之后,也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来作出这样的选择的。而陈家洛深爱喀丝丽是无庸置疑的,他牺牲喀丝丽,其实比牺牲他自己更要痛苦上千倍万倍。我相信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牺牲喀丝丽。
另一些读者可能认为,那是因为玛米儿的牺牲最终是成功地实现了她所要追求的愿望,但陈家洛的牺牲最后却是彻底地归于失败,因此会令人觉得陈家洛的牺牲很不值。这样的不同结局确实是会影响到普通读者的情绪,但我们不妨细心地一想。就算陈家洛真的成功了,读者就会因此而原谅他,因此而认为他这样牺牲喀丝丽是正确的吗?恐怕答案,仍然是“不”吧!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0 20:26
番外篇之三:西方文明VS中国文明(续)
其实,根本的原因不在于这些,而在于玛米儿与陈家洛各自的追求看似一样,其实完全不同。玛米儿所追求的,正是“自由”!我们看她临死时所书写的遗书中最后的段落:
======
以后我们的人就能在沙漠上草原上平安过活,年轻姑娘可以躺在他心爱的人怀里唱歌。我哥哥、阿里和我都死了,可是我们已打败了暴君。暴君的堡垒造得再坚固,我们还是能够攻破。
======
看到这样的文字,有谁能不热泪盈眶,有谁能不被那热烈地追求自由、无畏地追求自由、无悔地追求自由,而且坚信追求自由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精神所感动?那尽管是出自一个古代女子的手笔,却充满着磅礴的爱与恨,那顶天立地的形象,那风云也为之失色的气概,与古希腊悲剧中的那些英雄们的形象与气概,是何等的相似!
是的,玛米儿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古典文学中才有的形象。我们完全不可以想象,中国的古典文学中能塑造出如此伟岸昂扬的男子形象,更不必说那是一个女子的形象了。鲁迅曾盛赞“山海经”中的“刑天舞干戚”,以追思远古时代的中国人也有这样的“猛志故常在”的情怀与壮烈。然而,故且不论这样的英勇形象与“自由”的追求扯不上什么关系,那也就只是这么“小猫数只”的珍稀品种,完全不能与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群像相提并论。而我以前在“文学影视中的李世民”一贴中提到过“虬髯客传”中的“虬髯客”形象之壮怀激烈,中国文学中少有能及,但跟这类古希腊悲剧式的英雄形象相比,仍然不免显出小家子气来了。因为,虬髯客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报仇雪恨而已,即使不是私人恩怨,又怎能跟这种张扬个性、追求自由的男男女女们相比呢?
事实上,金庸在“书剑恩仇录”中所描写的回疆部落的风貌,与其说写的是少数民族,不如说是以西方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形象为模仿的对象的。我们看到,这个部落中的人们,粗犷、质朴、英勇、善战、正直、不屈、热情、奔放……每一种品格,无不是西方古典文学中所热情讴歌的英雄形象所具备的品格。
而到小说将近结束的时候,金庸更以其悲剧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毫不回避地给这个部落安排了最悲壮的结局--全军覆灭,全族人力战不屈而死!这跟古希腊悲剧之中,英雄们到最后仍然不能摆脱被命运、诸神所战败、击倒的结局又是何等的相似啊!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0 20:44
番外篇之三:西方文明VS中国文明(续)
既然对回疆部族的描写反映的是西方文明,那么很明显,对以陈家洛为首的“红花会”众英雄的描写,所反映的正是中国文明。陈家洛的所作所为,令读者切齿痛恨的,其实是因为他根本并不真正地打算追求什么“自由”,推翻什么“暴政”,而仅仅只是想上面的统治者在形式上改变成为“汉族”的“正统”而已。乾隆还是那个乾隆,皇帝还是那个皇帝,只是改了衣冠,只是改了血统,有什么不同吗?此书把乾隆的统治写成“暴政”,这姑且不论与历史事实不符,但恰恰既然已经在小说中设定为“暴政”,为什么陈家洛在乎的仅仅是他是汉人还是满人?难道因为是汉人,他的暴政就不再是暴政?难道因为是“自己人”,暴政就变得可以容忍?自由就不再需要、也不再值得追求了吗?这跟玛米儿的理想完全就不是一回事!陈家洛等人所追求的,根本就不是玛米儿所追求的免于暴政的自由,而仅仅是一个虚有其名的所谓的“正统”!
因此,尽管大家最后都是失败的结局,而回疆部落的“全军覆灭”,甚至比红花会最后的“全身而退”更为惨烈,但我们绝不会觉得木卓伦一族的失败是“不值”,却会对红花会的一场谋划尽成空感到痛心和愤慨--不仅仅是愤慨乾隆的“无耻”,更是愤慨红花会众英雄的“无知”!
总而言之,金庸在这小说中,其实是通过对所谓的少数民族的描写,处处都在以西方文明来与中国文明相比较,以西方文明“大道直行”地追求“自由”,来含蓄地否定中国文明那“曲线救国”式的追求所谓的“正统”。
由此可见,金庸从最一开始创作小说的时候,就已经深受西方文明的熏陶与影响,这显然是其他所有武侠小说作家所不会、也不能做到的。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0 20:53
番外篇之三:西方文明VS中国文明(续)
更能反映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在界定“人”(英雄)方面的巨大差异的,正是这部“黑客帝国”的第一部,与中国近来另一部炒作得沸沸扬扬的所谓“大制作”--“英雄”。
网上有一篇评论文章,就从西方文明与中国文明对“英雄”的界定不同的高度之上,比较了这两部电影。评论已经分析得很充分而透彻,不必我来重复了。就把那篇文章贴在下面,作为这个“番外篇”的终结。
附:
《英雄》的奴隶逻辑(作者:李大强)
张艺谋的《英雄》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工艺品的特征在于以机械化的程序精确地实现艺术品的细节特征,但不具备艺术品的灵魂。在细节方面《英雄》近乎完美,在音响和视觉方面给人强烈的震撼,但是整个故事表达了一种畸形的哲学。
《英雄》表现这样一种境界:牺牲个人,成就大业。所谓的大业就是令每一个个人献出自己,成就一个人的统御,而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人被称为英雄。篇尾字幕称秦始皇“护国护民”,张艺谋为什么要加上一句如此突兀和牵强的评价?因为“护国护民”这四个字是刺客们甘愿自我牺牲、甘愿放弃复仇目标和刺秦使命的理由,张艺谋的故事以此为基础。尴尬的是,“护国护民”其实是奴役国民的婉称。
刺客们的一句台词是“和天下人的痛苦相比,一个人的痛苦不是痛苦”。这句话的现代解说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我绝不反对奉献精神,但我反对奉献精神背后的陷阱。一只狼出现在羊群中,对羊进行教化:奉献是美德,统一是大业,把你的贱命交给我,我利用你的痛苦结束天下的痛苦。这个奉献精神的圈套不是童话寓言,而是两千年来历久常新的中国历史。这种理论最初由狼主张,后来则由羊主动宣扬,这就是自然的奴隶进化为自觉的奴隶的过程。“和天下人的痛苦相比,一个人的痛苦不是痛苦”,这句台词本应属于秦王,却由刺客说出,这就是进化的证据。两千年来,中国人惯于把强者的意志当作自己的意志,把强者的声音当作自己的声音,把强者的目标当作自己的目标,把强者的逻辑当作自己的逻辑。
汉朝以降,中国人形成了一种意识形态传统,这种传统是以"主-奴关系"为核心的。整个社会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金字塔,两个层次之间以主-奴关系连接,奴隶是主子所拥有的一样物件。为了确立主-奴关系的先天合理性,这种关系披上了人伦关系的伪装。这种意识形态当然是由主子设计的,反映了主子的愿望,但是中国文化的畸形之处在于强大的教化使得每个奴隶发自内心地拥护这种关系。奴隶意识深入人心,并渗透到各种活动中,以至于在电影院里,我们时常与奴隶意识遭遇,编剧和导演经常在无意中陶冶我们的情操,使我们的思想更像一个奴隶。
我愿意把《英雄》与另一部著名电影《骇客帝国》(the Matrix)比较。两部电影都在市场意义上获得辉煌的成就,在艺术形式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但是二者有根本的差别。《骇客帝国》中的人物希望建立一个摆脱奴役的世界,《英雄》中的人物希望建立一个奴役的世界(张艺谋把奴役叫做“统一”,把这个建立过程称为“统一大业”);《骇客帝国》的故事是一群原本受奴役的人寻找自由,《英雄》的故事是一群原本自由的人追求奴役;《骇客帝国》是关于英雄的故事,《英雄》是关于奴隶的故事;《骇客帝国》反映了马丁.路德以来西方文化中日渐膨胀的自由精神,《英雄》继承了孔子以来中国文化中逐渐定型的教化意识。
教化即奴化。从文化的意义上说,奴隶不是人,所以《英雄》是关于奴隶的电影,而不是关于人的电影。这样一部影片竟以"英雄"冠名,确实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强大教化功能--奴役不再是一种强制,而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追求奴役的人被中国人作为英雄崇拜,从而鼓励大家更好地向往和欣赏被奴役的状态。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效益和效率领导艺术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张艺谋无意中充当了教化者的角色,遗憾的是,这种教化本是主人为奴隶准备的。
(本篇完)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0 20:55
再补充一下,我觉得上面转贴的评论文章有一点是非常精准的,那就是中西方都讲究奉献,但西方文明主张的是为自由而奉献,但中国文明主张的是为所谓的集体利益而奉献。
这也正是玛米儿与陈家洛的区别。玛米儿也奉献,但为的是摆脱暴君的统治而奉献;陈家洛也奉献,但为的是一个虚幻的“正统”,是一个所谓的汉人的集体虚荣心而奉献。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10 21:28
好奇地问一句,西方社会也是从封建社会过来的,难道没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观念,宣扬这些观念会给统治者带来多少好处,难道西方君主是傻瓜?
而中国百家争鸣时代各类思想喷涌而出,难道就没有出现过一点为个人争自由的观念?或者是出现过这类思想但被统治者抹灭地连一点渣都不剩了?
在中国为个人自由而奉献的精神谓之自私也!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1 09:10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10, 21:28:19发表
好奇地问一句,西方社会也是从封建社会过来的,难道没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些观念,宣扬这些观念会给统治者带来多少好处,难道西方君主是傻瓜?
而中国百家争鸣时代各类思想喷涌而出,难道就没有出现过一点为个人争自由的观念?或者是出现过这类思想但被统治者抹灭地连一点渣都不剩了?
在中国为个人自由而奉献的精神谓之自私也!
唉,你这个问题又是太大了,我不可能回答得了的。
我只能简单地说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在西方的历史进程中,宗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事实上,古代西方权势最大的不是君主,而是教皇;不是世俗的政府,而是信仰的教会。西方文明中讲究“上帝面前,人人都是罪人”,君主并不因此而比庶民更有道德上的优势。西方人心目中的“父”,只能是“天父”(上帝),不可能是君主。如果君主要求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那他反而是“大逆不道”了。教皇会来找他麻烦的。
但这个理由只会引发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中宗教这么重要,中国却不然?因此这个问题仍然不算得到解答。
另外,你不要受那种什么“封建社会”的观念的影响。“封建社会”这个词误导性很强。中国根本不存在什么“封建社会”,这个词语是西方历史中的概念,与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要拿那个东西来套中国。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11 09:25
另外,你不要受那种什么“封建社会”的观念的影响。“封建社会”这个词误导性很强。中国根本不存在什么“封建社会”,这个词语是西方历史中的概念,与中国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要拿那个东西来套中国。
----------------------
好象比较准确的说法是,自从建立秦朝以来,中国进入中央集权时代。不知道之前的周朝算不算是封建社会?说惯了封建社会,一时改不了口了。可能就是因为中国不存在什么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才难以在中国扎根。
我也一直很奇怪,中国为什么没有影响深远的宗教,佛教和道教只给普通人的逃避厌世寻个合适的理由罢了。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1 09:37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11, 9:25:18发表
不知道之前的周朝算不算是封建社会?说惯了封建社会,一时改不了口了。可能就是因为中国不存在什么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才难以在中国扎根。
嗯,周朝那个勉强可以说是算封建社会。西方的封建社会,是建立在庄园制的基础之上的,中国那个还很不一样。
资本主义能不能扎根,我觉得跟封建社会没有太大的关系。目前资本主义已经在今天的中国扎了根啦。中国宋代已经有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但为什么不能壮大,这个问题又很复杂,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
而且,正如一些历史学家指出的那样,很可能是西方的历史太特殊,而不是中国的历史不长进。在各个文明之中,最早突围而出的是西欧文明,中国文明与中东文明、俄罗斯文明都很相似。如果说中国没有宗教,中东、俄罗斯都是有宗教的,不也一样没能率先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因此,宗教的因素,似乎又不能过于夸大其作用了。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11 09:57
我记得以前看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历史是循环史,反反复复跳不出一个圈。当时候看得把我给气死了。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1 10:17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11, 9:57:37发表
我记得以前看一篇文章,说中国的历史是循环史,反反复复跳不出一个圈。当时候看得把我给气死了。
这是一派影响很大的意见。有一点道理,但不能说是全对。
现在对于中国的研究,很多都基于一种“歧视”中国的情绪之上进行,不够科学客观,经不起推敲的。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11 10:51
现在对中国的研究情绪化比较大,要么就是象nono所说的有微妙的“歧视”心态,要么就是把中国文明夸上了天(这一边的情绪化就更大了,文章更是不堪目睹),要看一些客观性的研究还真比较难。
另外,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文明的传承也出了一些问题。其实本人从骨子里比较崇尚西方文明,毕竟从个体出发,追求自由的思想更符合人的天性。但身为中国人,对中国文明又天然有亲近之意。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1 10:58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11, 10:51:46发表
现在对中国的研究情绪化比较大,要么就是象nono所说的有微妙的“歧视”心态,要么就是把中国文明夸上了天(这一边的情绪化就更大了,文章更是不堪目睹),要看一些客观性的研究还真比较难。
另外,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洗礼,中华文明的传承也出了一些问题。其实本人从骨子里比较崇尚西方文明,毕竟从个体出发,追求自由的思想更符合人的天性。但身为中国人,对中国文明又天然有亲近之意。
中国文明当然有她的问题,西方文明当然有她值得借鉴的地方。时至今日,没有信息上的阻隔,我们当然是追求融合二者的长处了。文明这个题目太大,我不便多论。但就以文学而言,金庸小说的出现,已经证明了融合中西文学所长而成的作品,是可行的,而且是成功的。日本文学在这一方面已经比我们走快一步了,我们真的应该迎头赶上。
可惜的是,我在以前的贴子中都已经提到过了,中国的现代作家大多都很无知。通俗领域的对西方文学的优秀一无所知,仍然耽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狭隘天地之中,不知进取。而雅文学领域也只是皮毛地吸收西方现代文学的东西,对西方古典文学也是一无所知。
悲哀啊!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1 20:22
番外篇之三:西方文明VS中国文明(补充)
回去想想,觉得这个“番外篇之三”还不能完,还要再补充一点,那就是关于马克思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当然是西方思想的产物。实际上,马克思的思想作为西方思想的一个分支,它也是以“自由”为基础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地表达了马克思的自由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只有每一个人都自由了,社会才是自由的,这是个人自由的精髓了。
吊诡的是,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来之后,经毛泽东的改造后,“自由主义”竟然成了一个“万恶”的词汇,一篇“反对自由主义”把“自由主义”这个在西方文明中被高调地赞美的“褒义词”打成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神憎鬼厌的“贬义词”!这样的“奇峰突起”,恐怕是起马克思于地下,也会把这个大胡子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吧。
一些朋友见我这样写,一定以为我是在重复一个陈腐的意见,即“闲侃马克思主义及其错误(作者:樊弓)”一文中所提到的那样:“网友中有一种普遍共识,以为马克思是对的,错在列宁斯大林。”非也非也,我是绝对地赞成这篇文章的作者的观点的,即:“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起就错了。到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错误则变成了罪恶。”
我只是客观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确是以“自由”为起点的,但它在传播过程中“发展”成“反自由主义”却是必然的,其必然性的根源正在马克思主义本身,而不是后来的列斯毛诸人。
上述一文中有一段很妙,值得抄录于下:
======
有一种马主义辩护词:作为书呆子的马克思是无辜的。毛病出在后来的小马们,把一个好端端的革命理想煮成了夹生饭。徒子徒孙的无能不能怪罪祖师爷。
进一步的辩护:马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有恶棍用杀猪刀斩人你怎么去找铁匠算帐?再说,马主义是基于社会正义而提出的美好理想,这有理想总比没理想要好吧?
樊某一听,这就怪了。亚当·斯密的门徒怎么就天生比小马们多一个心眼?咋的没见一个独裁者把《国富论》奉为神明?把《独立宣言》作为立国之本?干嘛专抄老马那把杀猪刀?
======
问题是很简单的,答案就在于马克思所主张的“自由”正是“积极自由”,而“积极自由”天生地具有“发展”成为或被“利用”成为“反自由”的潜质,然后这种蜕变后的马克思主义就与东方专制主义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二者结合而诞生出那荒唐的“毛主义”,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而然。
其实,不仅马克思主义会如此,一切具有“积极自由”性质的思想都会如此。如法国大革命,其思想根源并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而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但法国大革命的血腥与恐怖,不下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天使会变成黑天使,“积极自由”会变成“反自由”,这是历史的吊诡,还是思想的必然?
如果我们早知道一些关于“自由”,关于“民主”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早知道一些西方人在这方面走过的弯路、吃过的暗亏,那有多好啊!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因此,与其悲痛,不如把握现在吧。只是可悲的是,如今的网上有多少粪青,他们到底真正懂得多少?他们知道自由有多少种?民主有多少种?什么是好的自由,什么是坏的自由;什么是好的民主,什么是坏的民主?民主与自由有什么区别?有多少人知道?
一知半解比一无所知更可怕!
(补充完)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1 20:40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
在主贴中,我曾提到过:
======
文学影视作品的“主题”很多是互相类似的。尤其是某些很基本的主题,如爱情、友谊、母父之爱、兄弟之情、忠诚等,更是普遍地存在于各个国家、民族和文化的作品之中,被不同时代的作家、不同类型的作品反复地表达与演绎。这类主题就叫“母题”。当然,也有一些某个特定的国家、民族和文化所特有的主题,在这国家、民族和文化之外不会去表达和演绎,但却被这个特定的国家、民族和文化中的作品反复地表达和演绎,这也是“母题”,但那是该特定的国家、民族和文化的所特有的“母题”。
======
金庸在“神雕侠侣”的“后记”中曾这么说:
======
郭靖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话在今日仍有重大的积极意义。但我深信将来国家的界限一定会消灭,那时候“爱国”、“抗敌”等等观念就没有多大意义了。然而父母子女兄弟间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爱情、正义感、仁善、勇于助人、为社会献身等等感情与品德,相信今后还是长期的为人们所赞美,这似乎不是任何政治理论、经济制度、社会改革、宗教信仰等所能代替的。
======
金庸在这里一口气地列举的“父母子女兄弟间的亲情、纯真的友谊、爱情、正义感、仁善、勇于助人、为社会献身等等感情与品德”,其实正是普遍地存在于任何国家、民族、文化的各个时代的“母题”,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或“审美情趣”,是“人性”具有共通之处的明证。因此,“政治理论、经济制度、社会改革、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各各不同或变动不居,是不会影响到这些“母题”的表达的。
但另一方面,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化之中又确实存在着一些“母题”,是它们所独有的,在它们之外就不会出现的。例如,在前面的“番外篇之三”中,我曾提到过,“玛米儿的形象,是一个典型的西方古典文学中才有的形象。我们完全不可以想象,中国的古典文学中能塑造出如此伟岸昂扬的男子形象,更不必说那是一个女子的形象了。”为什么玛米儿的形象是西方古典文学所独有,不可能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找到呢?显然是因为,玛米儿的形象所表达的“主题”,是西方文学的独有的“母题”,是中国古典文学所不具备的。
(待续)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11 20:50
如果我们早知道一些关于“自由”,关于“民主”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早知道一些西方人在这方面走过的弯路、吃过的暗亏,那有多好啊!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因此,与其悲痛,不如把握现在吧。只是可悲的是,如今的网上有多少粪青,他们到底真正懂得多少?他们知道自由有多少种?民主有多少种?什么是好的自由,什么是坏的自由;什么是好的民主,什么是坏的民主?民主与自由有什么区别?有多少人知道?
-----------------
政府垄断了教育,愤青的出现就成必然了。
在我从小的教育中,法国大革命可是具有相当进步意义的,长大后,才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其实这些知道知识应该不会很难,应纳入公民教育的范畴。(不过现执政党是不会这样做的)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1 20:57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这里约略地列举一些西方文学所特有的“母题”,肯定不完整,也没有什么系统性,纯粹是想到什么就举什么。
我首先想到的西方文学所特有的“母题”,就是关于探讨“我是谁”或“人是什么”的哲学性主题。显然,主贴所评论的“黑客帝国三部曲”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个“母题”是这个三部曲的“主题”之一。
我在“番外篇之二”中比较深入地分析了“俄狄浦斯悲剧”,实际上这一悲剧也包含了“我是谁”或“人是什么”这一“母题”。这一表达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俄狄浦斯的身世之谜本身就包含了对这个“母题”的表达。其二,就是那个著名的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司的谜语“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答案就是“人”。这当然并不是真的就是对“人是什么”这一哲学命题的回答,而是说这里使用了一种象征主义的手法来表达这一“母题”。在俄狄浦斯之前,大家都无法破解这个谜语,因而受到女妖的祸害,这就以象征主义的方式暗示这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人们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感受到莫大的痛苦。而俄狄浦斯破解了这个谜语,解除了女妖的祸害,于是被人们奉为忒拜王,这也是象征主义式地暗示,能够解答这一问题的人就是圣人(“哲学王”?)。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1 21:00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11, 20:50:36发表
政府垄断了教育,愤青的出现就成必然了。
在我从小的教育中,法国大革命可是具有相当进步意义的,长大后,才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其实这些知道知识应该不会很难,应纳入公民教育的范畴。(不过现执政党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倒不一定。
台湾的龙应台你知道吧?她在国外受的教育,但她懂什么是民主?P!她也是典型的一知半解。不过,她至少不是粪青。
其实,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对现在的政府是有好处的。粪青的存在对政府也构成了威胁。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1 21:38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在这里,我们又可以来顺便地看一下金庸小说如何吸收了大量的西方文学的精髓。金庸有多部小说,都从或深或浅的程度探讨过“我是谁”的主题。最早的要数“射雕英雄传”,在快要结尾的时候,欧阳锋逆练九阴真经,再受到黄蓉之骗,忽然陷入了疯狂之中,不断地追问:“我是谁?”的问题。书中这样描写:
======
欧阳锋心中愈是胡涂,只觉「欧阳锋」这名字好熟,定是自己最亲近之人,可是自己是谁呢?脱囗问道:「我是谁?」黄蓉冷笑道:「你就是你。你自己都不知道,怎来问我?」
欧阳锋心中一寒,侧头苦苦思索,但脑中混乱一团,愈要追寻自己是谁,愈是想不明白。须知智力超异之人,有时独自瞑思,常会想到:「我是谁?我在生前是甚麽?死後又是甚麽?」等等疑问。古来哲人,常致以此自苦。欧阳锋才智卓绝,这些疑问有时亦曾在脑海之中一闪而过,此时连斗三大高手而获胜,而全身经脉忽顺忽逆,心中忽喜忽怒,蓦地听黄蓉这般说,不禁四顾茫然,喃喃道:「我,我是谁?我在那?我怎麽了?」
======
不过,在这本小说中,这个充满了西方哲学色彩的“母题”只是一带而过,作为描写欧阳锋发疯的一段情节,并没有真正地构成书中的主题。因为,毕竟这部小说的主题虽然也是哲学性的,它所演绎的都是中国古代哲学,而与西方哲学没有关系。
到了“侠客行”,这部小说到最后的时候竟又再次提出了“我是谁?”的问题(事实上,此书的最后一回的名字就是“我是谁?”):
======
石破天自是更加一片迷茫:“我爹爹是谁?我妈妈是谁?我自己又是谁?”
梅芳姑既然自尽,这许许多多疑问,那是谁也无法回答了。
======
当然,作者在这里其实是有点故弄玄虚。虽说是“谁也无法回答”,但根据读者从书中得到的一系列“事实”,我们可以很容易并肯定地“回答”,那所谓的“石破天”就是石中坚,石清和闵柔生了次子,石中玉的孪生兄弟。
而且,这里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对小说的“主题”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也仅仅是作为“情节”上的一个“悬念”而已。不过,此书的“主题”是关于“认识真理(或真相)过程中人们受到的各种障碍”,“我是谁?”这个问题也是一个认识真理(真相)--认识自我--的问题。作者故意地使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小说结束的时候再次失落,这种安排本身也是一种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暗示的是认识真理、尤其是认识自我的困难。这一象征主义的内涵,与西方文学中的这个“母题”的内涵就有了比“射雕”一书更为密切的契合关系。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2 10:13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在“天龙八部”中,“我是谁”这一“母题”则得到了深刻得多的表达。萧峰苦苦追寻自己的身世之谜,这本身就包含着强烈的象征意味,反映了他急欲认识自我的真相。确实,正如“天人五衰——有关《天龙八部》的碎片”一文中指出的那样:“萧峰身上有经典的西方悲剧因素:自我认知和复仇。”这“自我认识”正是“我是谁”的“母题”。
我只是想提请大家进一步注意,其实此剧中的三个主角都有着身世方面的隐秘,但作者通过“情节”上的不同的安排,使三人中只有萧峰一个是主动地去追寻这身世之谜的,其余二人都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身世之谜突然被完全地揭发。他们当时的震惊与其后的痛苦,无论是本身的程度,还是作者的细致描写,都远远不能与萧峰相比。这是作者刻意为之的。金庸把对这一“母题”的表达特别地赋予给萧峰这最完美无缺、最英雄无匹的人物,就是为了更进一步地深化他的形象的悲剧性与震憾力。
萧峰一方面不断地追寻自己的身世之谜,一方面同时也在追寻那杀了他的养父养母、师父及一批证人的所谓“大恶人”。追寻到最后,不但错杀了阿朱,这种种阴差阳错,倒也罢了;然而,令人茫然到极点的是,答案在很久很久之后的“少林寺之战”中突然出现--那“大恶人”就是他的亲生父亲萧远山!书中如此描写:
======
萧峰道:“爹爹,这大恶人当年杀我妈妈,还可说是事出误会,虽然鲁莽,尚非故意为恶。可是他却去杀了我义父义母乔氏夫妇,令孩儿大蒙恶名,那却是大大不该了。到底此人是谁,请爹爹指出来。”
萧远山哈哈大笑,道:“孩儿,你这可错了。”萧峰愕然道:“孩儿错了?”萧远山点点头,道:“错了。那乔氏夫妇,是我杀的!”
萧峰大吃一惊,颤声道:“是爹爹杀的?那……那为什么?”
……
萧峰转默然,心想:“我苦苦追寻的‘大恶人’,却原来竟是我的爹爹,这……这却从何说起?”
……
……各人均想:“过去的确是错怪了萧峰。但他父子同体,是老子作的恶,怪在儿子头上,也没什么不该。”
……
萧峰这时方始恍然,为什么玄苦大师那晚见到自己之时,竟然如此错愕,而那小沙弥又为什么力证自己出手打死玄苦。却哪里想得真正行凶的,竟是个和自己容貌相似、血肉相连之人?说道:“这些人既是爹爹所杀,便和孩儿所杀没有分别,孩儿一直担负着这名声,却也不枉了。那个带领中原武人在雁门关外埋伏的恶人,爹爹可探明白了没有?”
======
在这里,无论是旁观众人,还是萧峰自己,都认为“父子同体”,萧远山杀人作恶,就如同萧峰杀人作恶一样,不算是冤枉了萧峰。这样的描写,不仅仅是反映一种“父过子还”的传统观念,更有着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2 10:34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也就是说,在象征的层面上看,杀人的就是萧峰,大恶人就是萧峰。不断地追问“我是谁?”的答案,最后答案水落石出之时,却是如此的令追寻者自己也感到震惊--我就是那个大恶人!这里所象征的,是人在追寻自我之中,发现了自己“恶”的本质。
如果对西方文学非常熟悉的人,会很容易地发现,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在西方文学中极其常见,简直可以说是“用烂”了。例如,在主贴中我曾提到过“星球大战三部曲”。在这电影中,第一男主角任天行也陷入了身世之谜中,他不断地追寻的结果,却是发现自己一直以为是联盟军的大英雄、并在与帝国军的战斗中英勇献身的父亲任纵横,竟然根本就没死,反而是投敌卖身,成为了帝国军中的第二号人物--黑武士,一直从事着助纣为虐、残害联盟军的可耻勾当。任天行就跟萧峰惊闻自己是契丹人的身世时一样,陷入了无穷的痛苦与煎熬之中,一方面在感情上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这会是事实,但另一方面在理智上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真相。紧接着,他更陷入帝国皇帝的阴谋所布一的天罗地网之中。帝国皇帝看中了他的超能力甚至比他的父亲更强,因此想以“黑暗的力量”,一如当年引诱他的父亲堕落一样,诱使他也变节投降。在着这重大而艰难的考验中,任天行表现出他不但在超能力上胜过其父,他的良知的力量也胜过了他的父亲。他不但成功地抵制了帝国皇帝的诱惑,更挽救了已经沉沦于黑暗之中的父亲的灵魂。
这里的描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西方文学中的象征主义手法。西方文明从古希腊发展到古罗马时,基督教在各个领域(包括哲学、文学等)的作用开始变得日益明显和重要。基督教认为,人一出生就带着所谓的“原罪”。也就是说,人是“性本恶”的(注意这里与中国文明所主张的“人之初,性本善”完全是截然相反)。人要信仰上帝,就是为了洗脱这“原罪”。行善的目的并不像中国文明中的佛家所认为的那样,是为了积福,使来世有好报;而是为了“赎罪”,以便死后可以进入天堂。因此,基督教对于“人是什么”的回答是简单明了的,那就是--“人是罪人”。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2 11:08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基督教这种“原罪观”或“性本恶”的“人性观”,对于西方文学的影响非常大,是西方文学中多个“母题”的根源。其中的一个来源于此而被反复表达的“母题”,就是这里提到的“你的敌人就是你自己”,而表达的方式通常就是以“你的敌人就是你的血亲”,并通过象征主义手法把“血亲”与“自己”等同起来。
西方文学中也经常出现一种类似于中国文学所说的“天人交战”的场景,那就是“天使与魔鬼的争辩”。在一个人面临重大的道德抉择而犹豫不决的时候,他的脑袋上方就会跳出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天使不断劝他向善,魔鬼则不断引诱他为恶。这是一种最低级的反映基督教的“原罪观”的手法。另一种更巧妙、但又比较方便使用、因而更通常地采用的手法,就是这里的以“血亲”来象征“自己”。即让主角本身代表“天使”或人性中善的一面,而让主角的“血亲”代表“魔鬼”或人性中恶的一面,再通过二者的血缘关系来象征这两种完全对立的人性其实是“一体两面”,是统一于一体的。
这样的手法之所以比较方便使用,那是因为这样可以把那代表“天使”的主角塑造为“高大全”人物,降低了人物塑造的难度。同时,又方便了把“天人交战”或“天使与魔鬼的争辩”具体地表现为主角与其血亲的血肉相残,这也有利于降低设计“情节”的难道,而且也比较容易地表达出作品浓厚的悲剧色彩。
这里所说的“血亲”,通常是“父亲”,但我也见到过以“母亲”为代表的。小时候看过一部日本的卡通连续剧,叫“伏魔小王子”,是非常有深度的卡通片。片中的男主角“伏魔小王子”其实是以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的私生子海格立斯为原型的。
(顺便说一句,西方的现代电影中翻拍古希腊神话的片子很多很多,但很奇怪的是,被翻拍得最多的就是海格立斯的故事,不知道为什么。诚然海格立斯的英雄事迹是比较多,有12件之多,但一般的片子也不会真的就把他那12件英雄事迹都拍遍,实际上其中有些故事性很弱,不会拿来拍电影的。而且,很多电影中关于海格立斯的故事,索性虚构的不少,并不见得就是按照古希腊的原貌来拍的。但就我所见到的来说,除了有一次是以伊阿宋取“金羊毛”为电影的主要情节之外,其它都是以海格立斯为主角,以他的故事为主要情节。然而,即使是那部关于伊阿宋的电影,里面仍然有海格立斯这个人物,只不过是次要人物罢了。海格立斯这个形象及其故事何以如此受现代西方电影导演们的青睐,实在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我自己还没有什么好的答案,希望对此现象也有注意,并有点自己见解的朋友提供一点意见。)
(待续)
作者:
栀子飘飘 时间: 2004-5-12 14:28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5-11, 20:22:48发表
番外篇之三:西方文明VS中国文明(补充)
回去想想,觉得这个“番外篇之三”还不能完,还要再补充一点,那就是关于马克思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当然是西方思想的产物。实际上,马克思的思想作为西方思想的一个分支,它也是以“自由”为基础的。“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地表达了马克思的自由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只有每一个人都自由了,社会才是自由的,这是个人自由的精髓了。
吊诡的是,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来之后,经毛泽东的改造后,“自由主义”竟然成了一个“万恶”的词汇,一篇“反对自由主义”把“自由主义”这个在西方文明中被高调地赞美的“褒义词”打成了在中国家喻户晓、神憎鬼厌的“贬义词”!这样的“奇峰突起”,恐怕是起马克思于地下,也会把这个大胡子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吧。
一些朋友见我这样写,一定以为我是在重复一个陈腐的意见,即“闲侃马克思主义及其错误(作者:樊弓)”一文中所提到的那样:“网友中有一种普遍共识,以为马克思是对的,错在列宁斯大林。”非也非也,我是绝对地赞成这篇文章的作者的观点的,即:“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起就错了。到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错误则变成了罪恶。”
我只是客观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确是以“自由”为起点的,但它在传播过程中“发展”成“反自由主义”却是必然的,其必然性的根源正在马克思主义本身,而不是后来的列斯毛诸人。
上述一文中有一段很妙,值得抄录于下:
======
有一种马主义辩护词:作为书呆子的马克思是无辜的。毛病出在后来的小马们,把一个好端端的革命理想煮成了夹生饭。徒子徒孙的无能不能怪罪祖师爷。
进一步的辩护:马主义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有恶棍用杀猪刀斩人你怎么去找铁匠算帐?再说,马主义是基于社会正义而提出的美好理想,这有理想总比没理想要好吧?
樊某一听,这就怪了。亚当·斯密的门徒怎么就天生比小马们多一个心眼?咋的没见一个独裁者把《国富论》奉为神明?把《独立宣言》作为立国之本?干嘛专抄老马那把杀猪刀?
======
问题是很简单的,答案就在于马克思所主张的“自由”正是“积极自由”,而“积极自由”天生地具有“发展”成为或被“利用”成为“反自由”的潜质,然后这种蜕变后的马克思主义就与东方专制主义有着天然的“亲和力”,二者结合而诞生出那荒唐的“毛主义”,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一切又是那么自然而然。
其实,不仅马克思主义会如此,一切具有“积极自由”性质的思想都会如此。如法国大革命,其思想根源并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而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思想,但法国大革命的血腥与恐怖,不下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天使会变成黑天使,“积极自由”会变成“反自由”,这是历史的吊诡,还是思想的必然?
如果我们早知道一些关于“自由”,关于“民主”的各种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早知道一些西方人在这方面走过的弯路、吃过的暗亏,那有多好啊!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因此,与其悲痛,不如把握现在吧。只是可悲的是,如今的网上有多少粪青,他们到底真正懂得多少?他们知道自由有多少种?民主有多少种?什么是好的自由,什么是坏的自由;什么是好的民主,什么是坏的民主?民主与自由有什么区别?有多少人知道?
一知半解比一无所知更可怕!
(补充完)
对于no兄的主要观点我也是赞同的,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马克思篇里曾经有简略论及,虽然篇幅不长,于我却是受益匪浅,马克思理论受黑格尔哲学影响莫大,而罗素则将马克思继承自黑格尔哲学部分的东西全一棒子打死,以为由之得来的“一切成分都是不科学的”。罗素在书里说:“他(马克思)对说服劝导不抱什么希望,而希望从阶级斗争得到一切。因而,他在实践上陷入了强权政治,陷入了主宰阶级论,尽管不是主宰民族论。固然,由于社会革命的结果,阶级划分预计终究会消失,让位于政治和经济上的完全谐和。然而这像基督复临一样,是一个渺远的理想;在达到这理想以前的期间,有斗争和独裁,而且强要思想意识正统化”。罗素在二战期间说出这样的话,随后苏俄,中国和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历充分证明了他的预见的远见卓绝。我相信马克思理论自有它的根本性矛盾和缺陷才致使这种局面的出现,不过我对政治哲学了解不多,不敢妄言其中的根本所在,不知道四no兄在这方面有何高见?如有时机还望能恭听高论。四no兄提及“积极自由”仅是一笔带过,不知道“积极自由”的具体所指为何?还望四no兄释疑。有何书籍对“积极自由”有专门探讨论述?对“自由”“民主”我也仅止于一知半解,虽然有自己一些想法,不过过于粗浅,也就不宣之于口了。只是假如马克思理论本来也是推崇“自由”的,到了中国或者更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那里,又是怎么演变为了“反自由主义”了呢?这种演变的根本性原因在哪里?于此不知道四no兄有何高见?
作者:
栀子飘飘 时间: 2004-5-12 15:24
四no兄对于金庸小说的解读我是不赞同的,说得直点我觉得四no兄的解读是对金庸小说的一种拔高式误读。金庸小说在通俗文学里面的地位是无需多说的,他的小说的价值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并不是肯定了他小说在娱乐价值上的功绩,就能掩盖他的小说在思想上和道德上的浅薄性。当世人对毕加索的画狂热推崇时,毕加索却嘲笑世人: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画些什么。不说金庸小说追求的武侠世界是与当前世界普遍推崇“法治”理念是有冲突的,单是他追求的那种快意恩仇我认为也是与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最终人性所背道而驰的,即使他在某些小说里刻意安排的最终宽宏(比如张无忌最终没有去报杀父杀母之仇),也不能掩盖他的小说在思想境界上的狭隘性。至于四no兄所论及的金庸小说哲学主题,比如欧阳峰在疯之前提出的“我是谁”等等,我以为这和哲学意义上的“我是谁”完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金庸的小说里这和哲学完全搭不上边,只是情节编造的一种需要,金庸随手拈来使自己小说所穿的外衣看上去更华丽一些而已,比如要是从小说里抽掉这个问题完全不提,只是说欧阳峰疯了,对小说主题和故事性完全没有丝毫影响。在《侠客行》的那个“我是谁”亦是如此,只是小说情节悬念上的一种设计罢了,石破天假如最终和父母相认,我们丝毫不会有突兀的感觉,小说主题又有何损呢?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2 19:33
原帖由栀子飘飘于2004-05-12, 15:24:37发表
四no兄对于金庸小说的解读我是不赞同的,说得直点我觉得四no兄的解读是对金庸小说的一种拔高式误读。金庸小说在通俗文学里面的地位是无需多说的,他的小说的价值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并不是肯定了他小说在娱乐价值上的功绩,就能掩盖他的小说在思想上和道德上的浅薄性。当世人对毕加索的画狂热推崇时,毕加索却嘲笑世人:其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画些什么。不说金庸小说追求的武侠世界是与当前世界普遍推崇“法治”理念是有冲突的,单是他追求的那种快意恩仇我认为也是与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最终人性所背道而驰的,即使他在某些小说里刻意安排的最终宽宏(比如张无忌最终没有去报杀父杀母之仇),也不能掩盖他的小说在思想境界上的狭隘性。至于四no兄所论及的金庸小说哲学主题,比如欧阳峰在疯之前提出的“我是谁”等等,我以为这和哲学意义上的“我是谁”完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金庸的小说里这和哲学完全搭不上边,只是情节编造的一种需要,金庸随手拈来使自己小说所穿的外衣看上去更华丽一些而已,比如要是从小说里抽掉这个问题完全不提,只是说欧阳峰疯了,对小说主题和故事性完全没有丝毫影响。在《侠客行》的那个“我是谁”亦是如此,只是小说情节悬念上的一种设计罢了,石破天假如最终和父母相认,我们丝毫不会有突兀的感觉,小说主题又有何损呢?
我的其它分析都很详尽,你只却针对一点而言,何以令我信服?
至于“法治”之说,我看你才是要求太高吧。在那以古代江湖社会为背景的小说,怎么可能直接描写这种东西?金庸若按你的要求来写,反而是大大的败笔了。其实,金庸小说的主题中并非没有关于所谓的“法”的表达。你不能从“法制”的角度来生硬、肤浅地看这个问题,而是要从“自然法”的角度来看。像“倚天”、“笑傲江湖”等小说都探讨了“正未必正,邪未必邪”的问题,这其实是反思道德(古代之“法”?)与“自然法”的冲突。即前面的一个“正”或“邪”是指道德,后面的一个“正”或“邪”才是指与“自然法”暗合的真正的“法”。
在西方的政治哲学观念中,认为真正的良法,是要仿效“自然法”的。所以西方区分“法治”(Rule of Law)与“法制”(Rule by Law),前一个“Law”其实是指“自然法”,后一个“Law”是指人制订的“法”。
我不认为我有拨高金庸小说的思想性。首先,金庸有很强的自觉意识去表达西方思想,这一点很明显,后面会再深入地讲到。其次,就算他没有这种意识,他的作品客观地存在着这种思想,与他是否刻意而为没有关系。如果纯粹是牵强附会,是不可能有那么多“巧合”的。
“我是谁”那一问题,“射雕”和“侠客行”那两处确实是与主题表达没有太大的关系,我的评论中也客观地承认了这一点,是作者有点玩弄文字花样,但恰恰这一点说明他确实对西方思想有留心,但作品本身限制了在这一点上的深化。但“天龙八部”中,却是反而虽然没有特别明确地提出“我是谁?”的问题,主题上的关系却更明显。
至于说金庸小说追求快意恩仇,那真不知从何提起。谁都知道金庸小说的后期作品早已不是如此。萧峰的快意恩仇最后落得什么下场?你说张无忌的故事是刻意安排,不能掩盖其思想性的狭隘,“倚天”的思想性如何地狭隘了?你最好等我以后将在武侠版那里发的贴《最爱“倚天”》里再跟我辩吧。不要因为自己目光狭隘看不见,就当那东西不存在吧。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2 19:42
原帖由栀子飘飘于2004-05-12, 14:28:43发表
对于no兄的主要观点我也是赞同的,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马克思篇里曾经有简略论及,虽然篇幅不长,于我却是受益匪浅,马克思理论受黑格尔哲学影响莫大,而罗素则将马克思继承自黑格尔哲学部分的东西全一棒子打死,以为由之得来的“一切成分都是不科学的”。罗素在书里说:“他(马克思)对说服劝导不抱什么希望,而希望从阶级斗争得到一切。因而,他在实践上陷入了强权政治,陷入了主宰阶级论,尽管不是主宰民族论。固然,由于社会革命的结果,阶级划分预计终究会消失,让位于政治和经济上的完全谐和。然而这像基督复临一样,是一个渺远的理想;在达到这理想以前的期间,有斗争和独裁,而且强要思想意识正统化”。罗素在二战期间说出这样的话,随后苏俄,中国和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历充分证明了他的预见的远见卓绝。我相信马克思理论自有它的根本性矛盾和缺陷才致使这种局面的出现,不过我对政治哲学了解不多,不敢妄言其中的根本所在,不知道四no兄在这方面有何高见?如有时机还望能恭听高论。四no兄提及“积极自由”仅是一笔带过,不知道“积极自由”的具体所指为何?还望四no兄释疑。有何书籍对“积极自由”有专门探讨论述?对“自由”“民主”我也仅止于一知半解,虽然有自己一些想法,不过过于粗浅,也就不宣之于口了。只是假如马克思理论本来也是推崇“自由”的,到了中国或者更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那里,又是怎么演变为了“反自由主义”了呢?这种演变的根本性原因在哪里?于此不知道四no兄有何高见?
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很多,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但我在前面的贴子说得很清楚了,马克思的“自由”是“积极自由”,而一切“积极自由”的思想(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都一定在最后走向其反面,即变成了“反自由”。只不过是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最大,所以你只见到它的坏影响。我已经举了例,法国大革命的时候马克思还没出生哩,但法国大革命的后果也是由“积极自由”导致的。
“积极自由”的问题,我已经说过了呀,其实就是强制的问题。你不肯自由,我也要迫你自由,所以最后你一定不可能是自由的。“积极自由”就是这样走向了“反自由”的。你说“倚天”思想性浅薄,可“倚天”中的灭绝师太的形象就是对这一点的最绝妙的反映。你明白了灭绝为什么这样可怕,就明白“积极自由”为什么可怕了。要注意,灭绝与“笑傲江湖”中的左冷禅等人是不同的,后者是利用正邪之分,实际上他们自己就很邪;但灭绝是真心地信仰正邪之分的。“倚天”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积极自由”即使不被利用,按其自身的逻辑,也一样会发展成为“反自由”。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真相所在。罗伯斯庇尔是一个道德上极其纯洁的人,他真心地相信他所主张的东西,(反而我很怀疑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是不是真心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或至少是不是真的懂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但恰恰是他对道德和信仰的坚执,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血腥和恐怖。你如果想详细了解有关的情况,可以去看朱学勤那本著名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目前国内反思法国大革命的学术论著中,最好的就是这本了。将他那本书中关于罗伯斯庇尔的部分与“倚天”中关于灭绝的部分对照着看,你就能明白金庸的伟大了。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2 20:43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那部日本卡通片描写的,是这位海格立斯是一个王国的小王子,他的妈妈被那著名的女妖墨杜萨变成一尊石像(那墨杜萨是头发由毒蛇组成的女妖,任何人的目光触碰到她的脸就会变成石头)。他为了救活妈妈,就踏上了漫长的征途,向着墨杜萨居住的城堡进发,一路上结交了一条小火龙,遇到了一个命中注定要爱上他并为他而牺牲性命的公主,当然也克服了不少困难。这种“西游记”式的故事结构,在日本卡通片中很常见,并无什么特别。但这部卡通片非常优秀,我认为它是我所看到过的所有连续剧式的卡通片中最优秀的作品。因为,它描写小王子在征途上的故事,差不多每一个都反映了相当深刻的哲学性或悲剧性的主题,非常发人深思。
包括像前面提到过的西方文学中的“母题”,它都包含在内了。如小火龙的故事反映的是“我是谁?”的主题;(它一直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动物,只知道自己样子像晰蜴,但又会喷火,于是在遇到小王子之前,到处受排挤,谁都不把它当成是同类,使它感到十分孤独和彷徨。后来遇到小王子,与他结成好友,决心伴他上路,同时也是为了追寻自己的真正身份,后来终于在路上发现自己的同类,原来它的真正身份是一条龙。)而那公主的故事反映的正是“命运”与“自由选择”的主题(她是个祭师,自小就占卜到自己会遇到小王子,并爱上他。她跟他上路后,又在路上遇到森林女神,从她那里进一步得知自己以后的命运,是要为小王子而中毒。接下来有两个选择,或者是毒发身亡,或者是吃下解药,但从此性情大变,变成与小王子为敌的女妖。她的选择当然是前者了。)此外,还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故事,表达了群众的无知、人性的软弱、背叛、友情……一系列的深刻主题。
而在这一系列的深刻主题里,其中一个正是前述的“你的敌人就是你的血亲”。小王子在快要到达墨杜萨的城堡时,无意中被告知,其实他的真正的妈妈不是那个被变成了石头的美丽温柔、善良贤淑的女子,而是那个他将要与之决战的蛇发女妖墨杜萨。他万分震惊,不愿相信,但又疑惑重重。他在遇到森林女神时忍不住向她提出疑问,质疑自己的身世。但森林女神肯定地说他的真正的妈妈就是那变成石头的王后。
这部卡通片我没能看到大结局,所以到如今我还不知道到底小王子的妈妈是不是真的就是他的敌人墨杜萨,如果是的话,故事会如何发展。但我猜想,既然片中设下了这样的悬念,小王子的妈妈肯定就是墨杜萨了。但片子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以表达那个主题,我就怎么也猜不出来了。因此,我至今仍很怀念这部片子,因为那不知道的结局,因为它的优秀。
这部片子真的很优秀。像片中女妖墨杜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但片子没有简单地丑化她,而是把她刻画成一个圆形人物。她虽然残暴恶毒,但却很爱很爱自己的女儿。她的女儿是一个孤高傲慢的音乐家,对于母亲的所作所为很不以为然。墨杜萨对音乐一窍不通,但为了讨好女儿,假装听她弹竖琴听得很入迷,还迫着她那些庸俗愚蠢的手下也跟着假装很爱听。她竭尽所能地想女儿快乐,却始终办不到。因为她不明白她女儿之所以不快乐,恰恰是因为讨厌她的作恶多端。片中关于墨杜萨那爱女情深的描写,十分感人,使人感到凶恶狠毒的女妖,也有温情脉脉的人性的一面。
这部卡通片精彩之处甚多,这里就不便过分详细地评论了。以后我将会写一个长贴“落樱缤纷,情陷东瀛--日本文学杂谈”,在那个贴子里再更详尽深入地分析吧。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2 21:14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前面说到,西方文学受基督教的“原罪”思想影响很大。“天龙八部”在这一点上也表现出深受影响。除了前面提到的萧峰最后发现“大恶人”就是自己的生父,或毋宁说就是他自己这一情节设定反映了这种影响之外,还有一处也是明显地表现出这种西方文学精神的影响的。那就是书中三个主角都有着身世上的隐秘,或者更直接地说,他们都可以说是“孽种”,这正是对“原罪”思想的象征主义式的表达。正如“天人五衰——有关《天龙八部》的碎片”一文中指出的那样:“虚竹和尚身份的丧失,与萧峰汉人身份的丧失一样令其人惶然。萧峰的真正出身是血统上的原罪,虚竹的真正身份是道德上的原罪。”其实段誉的真正身世也是一种道德上的原罪,因此书中三个主角的身世之谜,实际上都是对“原罪”思想的一种象征。
这三个主角的身世都有着这样的特征,那就显示了不可能是一种“巧合”,而是作者的刻意安排。从佛家思想的角度来看,这可以看成是对佛家思想中的“孽缘”的象征;但从西方思想的角度来看,这又可以看成是基督教中的“原罪”思想的象征。那么,到底作者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当然,从全书的“楔子”来看,金庸在写作此书时,无疑心中是想着佛家的思想的。但若说他心中仅有佛家,而无西方思想的影响,又显然是不够全面的。因为,萧峰这样的人物形象,无论如何不可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会有的,也不可能是佛家思想中会有的,而只能从西方古典文学中去寻找其原型。而且,正如陈世骧评论这部小说时所指出的那样,“这样的人物情节和世界,背后笼罩着佛法的无边大超脱,时而透露出来。而在每逢动人处,我们会感到希腊悲剧理论中所谓恐怖与怜悯……”。确实,这部小说仅仅从佛家思想的角度来看,是不可能完全得到把握的。只有综合了佛家思想与西方思想,才能完整地发掘出这部小说的全部“真义”。
事实上,“碧血剑”一书后面所附的“袁崇焕评传”中的内容,有力地证明了金庸在创作上,至少是深受西方古典文学中的古希腊悲剧和史诗的影响的。如该文这样写道:
======
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说来,时势也就是命运。像希腊史诗与悲剧中那些英雄们一样,他轰轰烈烈的战斗了,但每一场战斗,都是在一步步走向不可避免的悲剧结局。
希腊史诗《伊里亚特》记述赫克托和亚契力斯绕城大战这一段中,描写众天神拿了天平来秤这两个英雄的命运,小时候我读到赫克托这一端沉了下去,天神们决定他必须战败而死,感到非常难过,“那不公平!那不公平!”过了许多岁月,当我读到满清的皇太极怎样设反间计、崇祯和他的大臣们怎样商量要不要杀死袁崇焕,同样有剧烈的凄怆之感。
======
平心而论,金庸那篇“袁崇焕评传”,从严格的历史考证的角度来看,是不及格的。他过于激动,过于投入了,这是做历史考证的大忌。不管你的内心有多爱你的传主,你是不能这样在考证文章中毫无保留地渲泄出来的。而且,他从性格冲突的角度来考证袁崇焕和崇祯的关系何以恶化,作为小说家言,那完全是可以的,而且是很精彩的心理描写、性格刻画,可以写成一部心理小说或性格悲剧;但作为严格的历史考证,却显然是太儿戏了,太多的臆测成分了。
然而,这篇似历史非历史、似散文非散文的东东,却充分地揭示了金庸的文学欣赏观是如何地深受西方古典文学的影响。作为一个作家,这种文学欣赏观当然是会直接地影响到他的文学创作观的。由此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我说金庸小说中充满了西方文学的精神绝非是臆测,不但是因为这些精神客观地大量存在于他的作品之中,因此肯定不可能是出于“巧合”或是我的有意拨高的“误读”;更因为金庸在这类非小说的文章中多次地、一再地透露出他对西方文学认识之深(除这篇之外,还有“三剑楼随笔”里金庸写的那部分散文,也明白无误地显示了这一点)。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3 20:40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西方文明中的“原罪”观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很大,除了上述提到过的之外,最重大的影响,莫过于“圆形人物”这一类型的人物形象在西方文学中极为发达这一点了。西方文明中很早就有这样的观念:“人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在这一种观念的影响之下,西方文学中大量地把主角人物塑造成“圆形人物”。相比之下,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圆形人物”数量之少,与西方文学中的景观形成了非常鲜明而强烈的对比。除了“四大名著”之外,中国古典文学中几乎不可能找到“圆形人物”,不是“高大全”人物(用于正面人物身上),就是反面人物。
但有趣的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相对而言,有不少“扁平人物”,像程咬金、牛皋等,形象都深入人心,其影响之大,不在作为主角的“高大全”人物之下。这些“扁平人物”实际上都是插科打诨式的人物,作者故意地把其中一种性格夸张到极致,因而造成滑稽搞笑的效果。这显然是因为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长篇小说,实际上都是出身于说书。为了吸引听众,这些作品中都特意地安排一个这样的人物,以便缓和气氛,调节情绪,增加作品的趣味性。事实上,西方的戏剧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莎士比亚的戏剧中,都一定会安排一个小丑或疯子这样的角色,其目的也是要插科打诨,引观众大笑。因为,西方的戏剧与中国的说书一样,都是要即席表演,现场气氛活跃是很重要的。
但是,西方的戏剧并没有因此而塑造出一大批像中国古典文学中那样的“扁平人物”出来。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那些小丑或疯子的角色,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承担插科打诨的功能,同时还往往借他们之口说出表达主题的台词来。由此我们可见莎士比亚的伟大,他从来不随便地浪费笔下的任何一个角色,而是让每一个角色都综合地承担多种功能。他笔下的小丑或疯子,不是简单的小丑或疯子,反而是充满着睿智,以冷眼旁观的清醒,冷嘲热讽着这个实际上才是真正癫狂的世界。
无独有偶,金庸的小说也是如此。他的小说中,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说书传统,往往也在作品中安排一个插科打诨式的人物,如“射雕”中的周伯通、“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等;另一方面又吸收了西方戏剧中对小丑或疯子这一类角色的处理手法,不仅仅是让他们承担搞笑的功能。如周伯通本身就是一个很丰满的人物,不仅仅是搞笑而已。桃谷六仙的搞笑功能比较突出,但他们的搞笑又不是纯粹的逗乐读者,而是他们那种“挑字眼”式的争辩不休的方式,本身就充满了机锋(当然他们自己是不觉得的,是读者有这种感受),让人感到像是在讽刺一些学术上的斤斤计较、钻牛角尖的争论。而在“鹿鼎记”中,主角韦小宝本身就是一个插科打诨式的人物,但他同时所承担的其它功能,是何等的丰富啊!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3 21:05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西方文明中有着“人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再加上“原罪观”的本质是“性恶论”,与中国文明的“性善论”恰好相反。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西方文学中有着那么大量的“圆形人物”,而中国古典文学相比之下却是更偏重于塑造“高大全”人物。
此外,即使是中国文学发展到近现代,吸纳了西方文学的精神,在雅文学的领域里,开始涌现出大量的“圆形人物”,但往往这些“圆形人物”的复杂性是来自于其社会性,而不是人性本身的复杂。最典型的例子,正是我在主贴中曾比较过“黑客帝国II”与鲁迅的小说“伤逝”。实际上这两部作品有着很相似的“表面文本”,它们所表达的“潜文本”也不无暗合之处,但鲁迅小说的风格明显地偏于社会性,与“黑客帝国II”的哲学性风格完全不是一回事。事实上,这种情况在中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作品中也存在着。如“金瓶梅”中的角色,几乎都是“圆形人物”,这在缺乏“圆形人物”的中国古典文学中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但此书的“圆形人物”的阴暗性格,与西方文学中描写人物阴暗性格的情况,有着本质的区别。即“金瓶梅”的描写的阴暗性格,是由社会所造成的;而西方文学中大量描写的阴暗性格,与社会无关,是为了昭示人性的“罪恶”一面的真相,因此有关的描写明显是受到“原罪论”所支配的。
也就是说,中国文学中,人的丑恶是由社会造成的,描写人的丑恶实际上目的并不是揭露人性的真相,而是用于批判社会现实;但西方文学中,人的丑恶是由自身造成的,描写人的丑恶,其目的往往并不主要是为了批判社会现实,而是为了演绎西方思想中的“原罪观”。这一点极其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中国文学中的悲剧,往往是“历史悲剧”或“社会悲剧”;而西方文学中的悲剧,则往往是“人性悲剧”或“命运悲剧”。
当然,这并不是说西方文学中就没有批判社会现实的作品。像主贴中提到过的易卜生的戏剧,其风格全是社会性的,因此在五四时期如此地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青睐。但很显然的是,西方文学中地位最尊崇的,往往是刻画人性的作品,而不是批判社会的作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莎士比亚的戏剧才是西方戏剧的经典之作、代表之作,而易卜生戏剧的艺术成就与艺术地位无论如何是不能与莎士比亚戏剧相提并论的。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4 19:52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其实,西方文明中的“原罪观”对西方文学影响最大的,是它提供了一个西方文学所独有的“母题”——“沉沦与拯救”。
早在“圣经”这部身兼宗教与文学两种身份的作品之中,这个“母题”就已经浮现出来了。亚当与夏娃本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中,直到夏娃被蛇所诱惑,和亚当一起吃了代表智慧的苹果,从此就有了羞耻之心,也就有了人的种种私心杂念,被上帝逐出伊甸园。这是西方文学中最早的表达了“沉沦”这一“母题”的作品。
其后,西方文学中涌现了大量关于“沉沦与拯救”的作品。最直接的这一类型的作品,当然是那些本身就是表达圣经思想的作品。例如,英国伟大的诗人弥尔顿晚年所写的“失乐园”与“复乐园”这两部史诗。但有趣的是,在弥尔顿的“失乐园”中,代表着“沉沦”的魔鬼撒旦,却没有被简单地丑化,也写出了它的不屈不挠、战斗不息的顽强与勇气,可以说是继承了古希腊悲剧中的英雄形象,因而是一个内涵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圆形人物”。又如歌德的“浮士德”,也表达了类似的“母题”。
至于其它不是直接地表达圣经思想,因而对有关的“母题”的表达远为隐晦的作品就更多了。如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中,“哈姆雷特”和“麦克白”都表达了这一“母题”。“哈姆雷特”中的女主角欧菲利娅,正如我在《最爱“倚天”》中提到过的那样,其形象与“倚天”中的周芷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她因受到父亲波隆尼尔的压力,违心地拒绝了哈姆雷特的求婚,沉重地打击了他。在她明白自己铸成大错后,她唱着歌儿投河自尽。她这一行为,既是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抗争,但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拯救”的表现——以自杀来洗脱自己的罪孽。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比较一下欧菲利娅之死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之死。林黛玉之死,表达的是对黑暗现实的抗争,本身并不包含任何所谓“自我拯救”的意味,因为她根本没有做错过任何事情。但欧菲利娅之死,显然还有着表达“拯救”的主题的内涵。
而“麦克白”一剧所表达的“沉沦”的主题就更为明显了。“麦克白”这一剧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显得非常诡奇。其余三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中的主角虽然都是“圆形人物”,在性格上存在着或这样或那样的弱点或缺陷,但总的说来仍然是正面人物;但“麦克白”中的主角虽然也是“圆形人物”,总的说来却是属于反面人物。但麦克白在一开始的时候,虽然也怀着野心与私欲,总的说来还是个“好人”。整部戏剧的重心,正是描写他在那似是而非的预言的影响下,一步步地走向沉沦,干下了不可挽回的“弑君”大恶行,成为了一个大暴君。可说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直接地以“沉沦”为主题的作品。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4 20:07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西方文学中,“圆形人物”的数量不但多,而且种类也很丰富。“圆形人物”可以分为“静态”的圆形人物和“动态”的圆形人物两类。前者是指有关的人物从出场到最后都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的圆形人物,性格没有发生变化。但“动态”的圆形人物却是指有关的人物在刚一出场的时候,可能总的说来是正面或反面人物,但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性格也在变化,到最后转变成反面或正面人物。前一种情况(从正面人物变成反面人物)就是“沉沦”,后一种情况(从反面人物变成正面人物)就是“拯救”。中国古典文学中,即使有圆形人物,也多属“静态”的圆形人物,而不见有“动态”的圆形人物,这是因为中国古典文学没有“沉沦与拯救”这一“母题”。
在西方现代文学中,我认为最成功地演绎了“沉沦”这一主题的作品,要数英国的威廉·戈尔丁的“蝇王”。之所以说它成功,是因为它很“纯粹”。前已述及,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学中即使都有描写人的丑恶,但中国文学是偏重于社会性的,而西方文学是偏重于人性的,但那也只是“偏重”而已,不是“纯粹”地写人性。西方现代文学中虽然也有很多演绎“沉沦”这一主题的描写人性阴暗面的作品,但或多或少地,导致书中的人物“沉沦”的原因不免带有社会性的因素。但“蝇王”则很“纯粹”,书中描写的是一群孩子为了逃避核战争而落难于一个荒岛上。这个荒岛与世隔绝,而书中的人物又都是孩子,也就是未受所谓社会污染的人。然而,他们最后还是无可避免地“沉沦”堕落了。导致他们堕落的,显然不是什么社会性的因素,就是人性之中与生俱来的“恶”。该书的序言也一针见血地指出:“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孤岛上,但这群孩子却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全过程,归根结底不是什么外来的怪物,而是人本身把乐园变成了屠场。”这一来,此书对“沉沦”的主题的表达,就深入到了这一思想最初的来源——“原罪观”上去了。
(待续)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14 20:27
那么周芷若可以算是一个动态的圆形人物啦,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个形象(虽然在生活中碰到这类人会敬而远之),书中赵敏个性鲜明,形象饱满,我只是单纯地喜欢她,但却觉得没有周芷若那样触动人心。
也许赵敏在我心中只是个理想化人物(神采飞扬,至情至性),但周芷若这个人物刻画地就现实得多。看她在师命,爱情与个人野心之间挣扎,一步步走向黑暗,真是不忍心多责怪她。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4 20:41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如果说“蝇王”是因为“纯粹”地表达了“沉沦”的主题而成功的话,那么“1984”就因为“行云流水”地表达了“沉沦与拯救”的主题而成功。我感到很奇怪的是,大部分评论家,包括西方的在内,似乎大家在评论“1984”这部伟大之作时,都只是从“政治寓言”的角度来分析它。当然,奥威尔最明显的用心,确实是把这部小说写成“政治寓言”,但我认为仅仅如此并不足以完整地把握这部作品的全部意义。尤其是,不能充分地说明“1984”这部作品与奥威尔的另一部著名的“政治寓言”——“动物庄园”有什么区别。
相信大家都会认同,“1984”与“动物庄园”同为十分精彩的“政治寓言”,“1984”的艺术成就显然更高。这不仅仅是因为“动物庄园”本身的形式就是“寓言”,更重要的是,“1984”不仅仅是“政治寓言”,更是一部“人性悲剧”,反映了人性在极权主义的压迫下“沉沦与拯救”,而最后以“沉沦”告终的悲剧主题。评论家似乎都只关注到这部小说中描写主角史密斯最终受刑不住而意志崩溃,反映了人性在强大而罪恶的极权主义面前是多么的卑小微弱;却没有注意到,史密斯最后的崩溃(“沉沦”)其实不仅仅是因为外在的压力,也来自于他内在的固有的人性中阴暗的一面。
例如,小说中描写史密斯不断地回忆自己小时候关于母亲和妹妹的事情(按:这是一个他在进行“自我拯救”的过程,通过回忆而想唤起对过去的认识,用以抵制现实的极权主义的“洗脑”)。他经常想一个关于母亲在他下面沉进水里的梦,他回想起小时候抢走妹妹的食物,残忍而自私。这些都是对他的人性中阴暗一面的暗示,为后面他在受刑时,最后因恐惧老鼠咬他而出卖了情人裘莉娅作了充分的铺垫。
另外,小说中一面描写史密斯对于“双重思想”极其痛恨;但另一面,又描写他在所谓的“真理部”(实际上是为了变动不居的政治需要而不断地伪造历史、毁灭关于真相的证据的部门)中工作,每天从事着圆谎的事情。书中写道:“对于他在听写器上说的每一句话,他的墨水铅笔的每一笔勾划都是蓄意说谎这一点,他并不感到不安。他象司里的每一个人一样,竭力想把谎话圆得很完美。”他甚至对于自己比其他人更擅长把一个困难的谎言编造得天衣无缝而洋洋自得。作者在这里就不动声色地把史密斯性格中所潜藏着的“双重思想”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一方面冒着莫大的危险而写日记,竭力地追寻真相;一方面却又对自己那毁灭真相、伪造历史的工作乐在其中。这也是为他后面在受刑时终于彻底地被“洗脑”,由衷地相信“自由就是奴役”、“二加二等于五”等逻辑完全矛盾的东西作了充分的铺垫。
也就是说,作者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实际上令史密斯崩溃的并不是外在的刑罚。极权主义的可怕,并不在于其本身,而是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践踏人性中自尊与善的一面,诱发人性中阴暗与恶的一面,使后者全面地支配你。这才是“1984”最伟大与深刻之处!它不仅仅是控诉极权主义对人的肉体和精神的摧残,更是清醒而睿智地指出,是人自身的天性中所带有的倾向于、有利于极权主义的“恶”,为极权主义的这种摧残大开方便之门。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4 20:42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14, 20:27:16发表
那么周芷若可以算是一个动态的圆形人物啦
对,我马上要谈金庸小说中的“沉沦与拯救”的主题。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4 21:18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前面说到中国古典文学中没有“沉沦与拯救”的主题,但随着西方文学在近现代传入中国,中国现代文学中也开始出现了表达这类主题的作品。在雅文学的领域之中,最著名的,当然是要数郁达夫的“沉沦”与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了。这两部作品都是以“沉沦”为主题的。但反映“拯救”的主题的优秀作品,却似乎见不到。
而在通俗文学的领域中,又是金庸小说最大量地表达了“沉沦与拯救”的主题。例如,“笑傲江湖”中的林平之的形象,是很典型的用于反映“沉沦”的主题的形象。“神雕”中的慈恩(“射雕”中的裘千仞)则是很典型的用于反映“拯救”的主题的形象。最大量地出现承载了“沉沦与拯救”主题的人物的作品,要数“倚天”和“天龙八部”。“倚天”中的谢逊,其实是从“神雕”中的慈恩形象发展过来的,反映了“拯救”的主题。而周芷若的形象,主要是用于表达“沉沦”,虽然她最后是被“拯救”了的,但有关的过程写得比较含糊,不如“沉沦”的主题表达得那么清晰。
“天龙八部”中,萧峰也经历了“沉沦与拯救”。正如“天人五衰——有关《天龙八部》的碎片”中指出的那样:“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萧峰后半生被中原武林所谓的礼义之道贬斥,告白无门,他也索性睥睨了‘礼和义’,奔走杀戮,凭着天性中的清白和骄傲,为所欲为,实在是孔夫子所谓君子之乱。”这描写的是萧峰的“沉沦”。但阿朱的爱与她的猝死,成为了把萧峰从“沉沦”中惊醒过来,从而获得“拯救”的契机。最后他的自杀,与“哈姆雷特”中的欧菲利娅自杀有着类似的意味,反映了他最终实现了“自我拯救”。与萧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慕容复,他彻底地“沉沦”了,虽生而犹死。
“天龙八部”中更显著地表达“沉沦与拯救”的主题的人物形象是萧远山和慕容博。然而,正如一些评论者指出的那样,“天龙八部”中这段描写,显得比较牵强,存在着“主题先行”的问题。确实如此。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会这样。最初,我以为是因为书中关于二人的描写铺垫不足,因为二人的故事在书里是以“悬念”的形式存在的,不能直接地进行详细地描写。但后来我又想到,在这二人之中,萧远山的“拯救”(大彻大悟)显得远为自然而可信。如果说是缺乏铺垫,那么萧远山与慕容博都是缺乏铺垫的,为什么对萧远山的描写要比对慕容博的更自然可信呢?显然这与铺垫不足无关,而是由于有关的情节设定不同。
萧远山的故事是综合了“沉沦”与“拯救”的。书中这样描写萧远山:“他本是个豪迈诚朴、无所萦怀的塞外大汉,心中一充满仇恨,性子竟然越来越乖戾。再在少林寺中潜居数十年,昼伏夜出,勤练武功,一年之中难得与旁人说一两句话,性情更是大变。”这里描写的是萧远山的“沉沦”。由这些描写可见,造成他“沉沦”的“心结”是仇恨,因此他要获得“拯救”,需要解开的心结是仇恨。扫地僧当着他面一掌打“死”了慕容博,他一下子发现仇恨没有了,于是就有了书中的描写:
===========
突然之间,数十年来恨之切齿的大仇人,一个个死在自己面前,按理说该当十分快意,但内心中却实是说不出的寂寞凄凉,只觉得这世间再也没什么事情可干,活着也是白活。他斜眼向倚在住上的慕容博瞧去,只见他脸色平和,嘴角边微带笑容,倒似死去之后,比活着还更快乐。萧远山内心反而隐隐有点羡慕他的福气,但觉一了百了,人死之后,什么都是一笔色销。顷刻之间,心下一片萧索:“仇人都死光了,我的仇全仇了。我却到哪里去?回大辽吗?去干什么?到雁门关外去隐居么?去干什么?带着峰儿浪迹天涯、四海飘流么?为了什么?”
===========
这仇恨的“心结”一去,他顿时发现自己的人生的荒诞与无意义,这就为他能获得“拯救”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反观慕容博,他的“心结”是权势。这一“心结”始终没有解开,又怎能为他的“拯救”提供充分的理由呢?仅仅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就能解开这“心结”?未免太也令人难以置信了。
这说明了要令人信服地进行“拯救”,“心结”的解开是关键。像谢逊就是听到张无忌出生时的一声哭泣,回复了人性,那是因为他的“心结”是自己的儿子被师父摔死。慈恩的“心结”也是这样,他是因为杀死了瑛姑的儿子而良知不安,最后的“拯救”正是由他以为自己又再误杀郭襄这个婴儿而再次唤回了良知。
(待续)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4 21:25
番外篇之四:西方文学中的若干“母题”(续)
除了金庸小说之外,能有意识地表达这个“沉沦与拯救”的西味很重的主题,并表达得相当成功的作品,就我所见到的来说,要数那部网上小说“大唐风云录”。关于这一点,我在“文学影视中的李世民”一贴中会很充分地进行分析,这里就不便展开细述了。
此外,西方文学中的“母题”还有很多,如前几个“番外篇”中已经一再地提到过的“命运与自由”、“自由与责任”等的主题。这些在前面几个“番外篇”中其实已经论述得比较充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至此,这个关于西方文学中的“母题”的“番外篇”也到了应该结束的时候了。我们看到,西方文学中的“母题”与其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母题”是专属于西方,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不会出现的。因为没有这样的哲学思想与宗教信仰为基础,是不可能凭空地在文学作品中产生表达和演绎这些“母题”的“冲动”的。
(本篇完)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5 09:06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5-14, 21:18:08发表
最大量地出现承载了“沉沦与拯救”主题的人物的作品,要数“倚天”和“天龙八部”。
呃,忘了“倚天”中还有一个人物是用来表达“沉沦”的主题的,那就是宋青书。
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宋青书还是周芷若,其实他们的“沉沦”是有性格上的铺垫的(即其本性中早就包含了“恶”的因子),这与“1984”中很注意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对史密斯的性格中包含有向极权主义屈服的“恶”的因子(如自私、残忍、双重思想)的铺垫,是如出一辙的。
例如,周芷若第一次再见到张无忌时,是与蛛儿交手,就已经表现出她有工于心计的一面。因此后面她的转变,有读者认为是牵强,这实在是没有仔细地看作者在前面的描写。
宋青书亦然。他一出场,就已经有故作姿态,讨好灭绝师太之举。在被蛛儿讽刺时,他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灭绝师太是想问,但又忍住不问。殷梨亭是马上就问出口。宋青书却只是面上一红,连想问的念头都没有。
作者在这里已经是不动声色地对比了三人在性格上的不同。殷梨亭虽然已经是成名人物,却能不耻下问,是因为他性情温和(其实很有点像张无忌),即使对蛛儿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少女也自然而然地心存尊重。
灭绝师太也是成名人物,对颜面却顾惜得多了,但她内心深处还是有服人之能,因此一开始时就想问,但忍住;后来听到蛛儿的分析头头是道,又暗暗点头,在心里对她赞服。
可是宋青书呢?他连成名人物都还不是,就已经不能容忍蛛儿对他的讥讽,觉得是受辱,没想到要求教,只感到自己颜面受损了。蛛儿分析完后他的反应,金庸故意不写,只写灭绝的内心活动。这“不写”其实已经是“写”了,暗示了宋青书没有灭绝那样的想法。明明确实是对方胜过自己了,但因为对方身份、武功显然比自己差,就不服气,半点不能吸收别人的正确意见。这显示了宋青书那所谓的自尊心,其实是自大、自私、自恋,不能承认别人比自己强。
这就为他后来痛恨张无忌作了很充分的铺垫。他一出场时,张无忌处处显得比他弱(他是玉树临风的少侠,张无忌却是衣衫褴褛的俘虏);但事情发展下去,形势却完全颠倒了,张无忌渐渐显出处处比他强,甚至连赢得周芷若芳心这件事上也击败了他。
所以他后来的疯狂与“沉沦”,虽然是以失恋为直接原因,其实根本的原因是自尊心崩溃后内心深处的种种平日压制下来的卑琐本性一一浮现水面。这跟“连城诀”中的花铁干的情况是类似的,但我认为宋青书的形象比花铁干丰满、成功得多了。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很多电视剧的改编,都把宋青书改成其实本性不坏、只是因爱失足是败笔,对原著没有充分地理解。电视剧这样的改编,似乎是把宋青书改成了复杂得多的“圆形人物”,好像比原著要深刻。其实那是大错特错。原著深入到宋青书的性格内核,以“原罪观”为基础,以“沉沦”为表达的主题,那才是真正的深刻。宋青书的故事,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失恋”的爱情悲剧,而是一个复杂的人性悲剧。
我们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中,可没有我们最熟悉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实际上我第一次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觉得很奇怪,因为我感到此剧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其实平庸得很,艺术成就只属中流之作。根本原因就是它的主题很肤浅,是纯粹的爱情悲剧而已。怎么它会这么有名气?唯一的解释是,它作为爱情悲剧,煽情煽得很不错,很能赚人热泪。但缺乏深刻的主题的作品,是不耐咀嚼的,不可能成为经典之作。
反观位列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列、且带有爱情悲剧味道的“奥赛罗”,却是深刻得多的人性悲剧之作。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关于“爱情使人嫉妒,嫉妒使人疯狂”的爱情悲剧,而是深入地刻画了人性的软弱、无知、卑琐、轻信等阴暗面的人性悲剧。嫉妒为什么能毁掉奥赛罗对苔丝德蒙娜的爱?是因为他实际上爱自己胜于爱对方,爱自己的颜面胜于爱情。在人的私心杂念面前,所谓伟大的爱情,是那样的脆弱与不堪一击!
然而,尽管如此,奥赛罗仍然不失为一个英雄。他在真相大白后,于爱妻面前自杀谢罪,这也是跟欧菲利娅的自杀有着共同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自己做错的事赎罪,更是暗示着对自己的人性中的阴暗性格的“拯救”。由此可见,这也是一个关于“沉沦与拯救”的人性悲剧。
其实,区分纯粹的爱情悲剧,与实际上借爱情悲剧的“表面文本”来表达人性悲剧的“潜文本”的作品,并不困难。纯粹的爱情悲剧,读者都是很容易代入的;但更为深刻的人性悲剧中的爱情故事,往往是读者不能代入的。“倚天”中宋青书的故事如此,这部位列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中的“奥赛罗”亦如此。(但明显的是,经电视剧改编后的宋青书的故事,却是比较容易让读者代入的,只不过通常读者不会选择代入不是主角的次要人物罢了。)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15 09:57
不错,周芷若本身就有恶的因子,但隐藏得很深,而且我相信她的自我控制能力比宋青书之流强得多,不到极限状态,她的恶也不会被引出。
我同意nono所说周芷若的沉沦过程写得很精彩,但拯救过程却不是很清晰。那种状态下的周芷若不是那么容易就从黑暗中走出来的。
另外,我对某些情节设定不是很满意,想不通在岛上的周芷若为什么不杀了赵敏,然后尸沉海底(不要说我狠毒,我只是从周芷若的角度出发),一样可以嫁祸赵敏,还能永绝后患呢。何况杀赵敏比杀殷离的心里挣扎肯定要小得多,毕竟赵敏从立场上来说是敌人,或多或少可以用为汉民族除害这个幌子来做心理安慰。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5 10:58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15, 9:57:23发表
另外,我对某些情节设定不是很满意,想不通在岛上的周芷若为什么不杀了赵敏,然后尸沉海底(不要说我狠毒,我只是从周芷若的角度出发),一样可以嫁祸赵敏,还能永绝后患呢。何况杀赵敏比杀殷离的心里挣扎肯定要小得多,毕竟赵敏从立场上来说是敌人,或多或少可以用为汉民族除害这个幌子来做心理安慰。
哦,那段的情节是有问题的。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15 13:31
真真舍不得这个帖子就这样结束。
nono如果有空的话能不能开一张“西方经典文学系列谈”的贴子,写写你喜爱的作品,好让我们这些看客保保眼福。
另外,nono喜欢看电影吗?你写的影评好象不多哟,希望看到你的系列影评。(本人勉强算是个影迷,看的影视作品比文学作品多多了)
哈哈,我又在这里强人所难啦,希望不要给nono带来压力(如有空而且愿意写的才写吧)。因为nono的一系列贴子让我看上了瘾(天龙八部系列,初唐历史系列,初唐文学影视系列,土地改革系列,黑客帝国系列我可都是马不停蹄地追着看的),我现在是欲罢不能了!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5 15:09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15, 13:31:36发表
nono如果有空的话能不能开一张“西方经典文学系列谈”的贴子,写写你喜爱的作品,好让我们这些看客保保眼福。
西方文学我还不敢开贴子谈,因为这个范畴里的东西很多很多,复杂性也很强,我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来整合对各部作品的认识。
我是受西方科学影响比较深的,无论是哪个学科的东西,我首先需要有一个框架(frame)或体系去整合我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否则有关的认识就是零碎的,东一块,西一件的,出错的机会就很大。即使有些观点可能在某个局部看起来很精彩,很有道理,但可能是错得厉害的。但有一个框架去约束的话,出错的机会就少得多了,这是很重要的事情。这是西方科学传统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
你看我似乎什么学科都懂得很多很深,其实诀窍就在这里。把一个学科的框架找到了,其它东西自然迎刃而解。知道的东西,可以在体系中找到适当的位置,得到适当的阐释;而不知道的东西,有时即使不知道,凭着体系的逻辑性也能大致地推想出来。西方的学科能集合无数代人的力量,一点点地积累成一个庞大的体系,其诀窍也在这里。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5 15:11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15, 13:31:36发表
另外,nono喜欢看电影吗?你写的影评好象不多哟,希望看到你的系列影评。(本人勉强算是个影迷,看的影视作品比文学作品多多了)
电影嘛,以前其实看得很多的(通过香港的英文台来看重播),但现在看得是比较少了。
我写的影评,其实很大程度是文学批评的延续,更多是从“剧本”的角度来看,不是看拍摄的技巧本身。可能不是很能严格地称之为影评的吧。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5 15:13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15, 13:31:36发表
哈哈,我又在这里强人所难啦,希望不要给nono带来压力(如有空而且愿意写的才写吧)。因为nono的一系列贴子让我看上了瘾(天龙八部系列,初唐历史系列,初唐文学影视系列,土地改革系列,黑客帝国系列我可都是马不停蹄地追着看的),我现在是欲罢不能了!
我还有很多贴子是在继续中的啊。谢谢支持!请继续支持。
说实在的,觉得你对政治哲学很有底子的说,什么时候详细地跟你谈谈这个问题?你提议一个题材吧。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5 15:30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5-15, 9:06:43发表
实际上我第一次看“罗密欧与朱丽叶”,就觉得很奇怪,因为我感到此剧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其实平庸得很,艺术成就只属中流之作。根本原因就是它的主题很肤浅,是纯粹的爱情悲剧而已。怎么它会这么有名气?唯一的解释是,它作为爱情悲剧,煽情煽得很不错,很能赚人热泪。但缺乏深刻的主题的作品,是不耐咀嚼的,不可能成为经典之作。
嗯,这里要赶紧澄清一下,以免令人误会我这是“轻慢”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悲剧。其实我已经很小心地加了一个限定的状语“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这是指,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是中流之作,那是与莎士比亚其它悲剧作品相比而得到的结论。例如,即使不是与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相比,而是与“暴风雨”这部悲剧相比,我就认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不如它。但显然是,对于不太熟悉莎士比亚戏剧的普通读者来说,恐怕没多少人会知道“暴风雨”这部悲剧,却大多会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悲剧。
事实上,作品的流行性与艺术性有时并不是那么成正比的。像金庸小说中名气最大的肯定是“射雕英雄传”,但这部小说在金庸小说中也是只能算作中流之作。
当然了,像莎士比亚或金庸这样的大家手笔下的作品,即使是中流之作,与其他作家的作品一比,仍然是上流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与其它爱情悲剧相比,肯定是十分优秀的。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6 08:35
原帖由nononono于2004-05-14, 21:18:08发表
最大量地出现承载了“沉沦与拯救”主题的人物的作品,要数“倚天”和“天龙八部”。
啊,还有还有,“天龙八部”中还有段延庆和叶二娘也是反映“沉沦与拯救”的主题的。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6 08:42
昨天顺手又翻了翻“倚天”,看了一下关于明教的部分,忽然想到,这书里对明教众人的描写,其实用的正是刻画古希腊悲剧英雄形象的手法。
于是,我忽然明白,为什么我是如此地喜爱这部小说了。因为它集合了所有我最欣赏的西方文学的要素--古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悲剧、“沉沦与拯救”的主题。
我很早就觉得,“倚天”跟“天龙八部”在风格上非常相近,结构庞杂宏大却没有失控,情节曲折多变却一气呵成,人物慷慨豪迈,主题深沉悲壮。只不过,“倚天”的气氛更为乐观昂扬,“天龙八部”的气氛则更为悲观沉郁。
就艺术成就而论,“天龙八部”绝对胜过“倚天”。但从感情的角度来说,我更偏爱乐观昂扬的人生观,再加上“倚天”中的主角身上,有着我超喜欢的莎士比亚悲剧“哈姆雷特”的特征,因而能令我如此倾心吧。
作者:
削笔小刀 时间: 2004-5-18 23:20
引用刘震云同志的一句话,这文章,端的是任情绪流动,自由进出,不拘一格啊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9 09:11
原帖由削笔小刀于2004-05-18, 23:20:37发表
引用刘震云同志的一句话,这文章,端的是任情绪流动,自由进出,不拘一格啊
咦,你这是赞我还是弹我啊?说得清楚点好不?
作者:
金刚捣锤 时间: 2004-5-19 11:00
你怎么又离题万里拉? 看看你自己开的主题是什么?
不过阁下如此抬爱倚天,同感.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19 11:14
原帖由金刚捣锤于2004-05-19, 11:00:13发表
你怎么又离题万里拉? 看看你自己开的主题是什么?
呵呵,我在此贴一早就已经声明了要“天马行空”的,不要说我没有“言之不预”啊。我很狡猾的说,有什么痛脚会被人抓,一早就先自己说了,不让别人有开口的机会,嘿嘿。
再说,这些是“番外篇”嘛,没有说要跟主贴同一主题的。再后面的,更是顺着别人的回贴而作回应,当然更不可能是处处扣着主题啦。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21 19:41
张无忌的性格太美好了,不象是在历经艰险,看尽是世态炎凉人间丑恶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我一直认为成长环境对性格塑造的影响力是很大的)不过,还是比较羡慕他的,成年后仍然保持一颗赤子之心,性格中基本上没有阴影,这样一来少了多少激烈心理斗争,少了多少痛苦与挣扎。
倚天中配角个个精彩(尤其是明教中的那帮人),女主角更是各具特色,就是主角张无忌缺点魅力。(金庸论坛中“我最喜欢的男主角”话题中通常难觅张的踪影,不过“在合适的老公”话题中常见他的出现,说到底,张无忌还是有吸引力的)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2 08:35
但是我最喜欢张无忌了(可能MM们的心思是不太一样的吧)。因为,正如金庸在“后记”中说的那样,这样的人最适宜做朋友,最适宜活在现实的人世之中。
我似乎一贯地喜欢这样性格的人。莎士比亚戏剧中人物无数,我最喜欢的就是哈姆雷特。现在写那个“文学影视中的李世民”一贴,如果不论艺术成就的高低,而是论主观感情上的喜爱,我肯定最喜爱的是“隋唐英雄传”中的李世民,他的形象恰恰也是最近于张无忌的。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22 10:19
有意思,有意思。看了隋唐英雄传的李世民,我觉得这个演员特适合张无忌这个角色,满足我对张无忌的全部想象。(如果个子再高点就更完美了)
金庸小说中我喜欢令狐冲,虽然我前面的贴子批评他不够积极来争取自己的自由,现在想了想自己实在是太苛刻了,在那种环境下能做到他那样已经非常不错的,最喜欢他那句人生在世,会当畅情适意;
还喜欢杨过,这是我在情感上最喜欢的金庸人物,倒不是因为喜欢他对小龙女的一网情深,而是喜欢他那种不向世俗妥协,不矫情,不虚伪,全心全意地追求自己的自由和所爱(虽然小说中这个所爱主要是由小龙女来承担,但我想应该是包含更广泛的意义,比如说自己所热爱的生活方式等等);
另外一个喜欢的人物是萧峰,这个有点奇怪,其实我本身不太喜欢萧峰这种性格的人物,但看小说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会被他的魅力所惑,为他而热血沸腾,为他而肝肠寸断(有点夸张),难道这就是领袖(英雄)人物的魅力?可能我潜意识里还是有偶像崇拜的特质的。
张无忌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受欢迎的,我身边有不少类似于他的朋友,处得很好。
如果小说中张无忌去掉婆婆妈妈,拖拖拉拉这一点(稍微对加一点决断力),估计会让很多读者喜欢,隋唐中的李世民就没有这一点,所以受欢迎程度很高,呵呵。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2 16:25
你说的其他人物,不是说不好,而是说放到现实世界的话,我会敬而远之的。甚至,像杨过那样的人,其实是很难相处,很讨人厌的(我觉得谢霆锋其实就是现实中的杨过,放在书里很浪漫,但真的在现实中,就真的很讨厌了)。
但张无忌不同,这种人放在现实中,绝对是好朋友!他什么都迁就你,什么都为你着想,什么都替你做了。哇塞,这样的好人,到哪里去找?对MM来说,可能他的拖泥带水真够气人的,我也觉得如果我是MM,我会挺头痛的。即使他真的爱你,也爱得不够决绝,一不小心又来一个死缠烂打的美女的话,够你心烦的了。但如果他做MM的丈夫,MM一定不会受欺负,只有你欺负他的份。呵呵。不亦乐乎?(当然,这是说如果我是MM。做丈夫的话,我当然不要做张无忌的。呵呵。)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22 18:21
呵呵,杨过性情太偏激,放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讨人喜欢的。
nono喜欢金庸中哪几个女主角呀,金庸小说中的女主角大多数多挺不错的,大大地满足男同胞的yy。
如果我是男的,我会选程英当老婆,既美丽,又聪慧,性情又好,体贴又周到,还有不会抢了我的风头。如果选情人的话,哇,喜欢的可就多了,挑花了眼的说。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2 19:42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22, 18:21:18发表
nono喜欢金庸中哪几个女主角呀,金庸小说中的女主角大多数多挺不错的,大大地满足男同胞的yy。
哦,刚刚在“一见金庸便倾心”那个贴子里才说了类似的问题。转于下面:
======
可是,如果让我在金庸小说中挑女角当妻子,我会优先选黄蓉的。这仍然是因为,如果放在现实之中,黄蓉是最适合生存的。而且,我觉得妻子是要对一辈子的,因此除了最基本的她要对我好之外,就是一定要很有情趣,否则会闷死我的。金庸笔下的女子中,再没有谁比黄蓉更有情趣的了。
======
你说金庸笔下很多女子都适合男子来YY,但实际上我没有一个觉得完完全全地十分满意的。因为,如前所述,我认为拿来做妻子的女子,除了第一要对我好,第二就一定要有情趣。但金庸小说中的女子,没有几个是有情趣的。
其实,我最喜欢的女子,是“大唐风云录”里面的燕儿,看小说里描写她与李世民谈情说爱的片断,真是情趣盎然啊!她有点刁蛮,却绝不是任性。每次二人吵架,差不多总是她先主动向李世民陪礼道歉(想想换成是吉儿,绝对是要李世民先认错的)。但她又有一股天然而成的自尊,决不是长孙无垢那种委屈求全,深度压抑。老实说,金庸笔下的女子,大多依附性很强,与长孙无垢其实只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遥。这种女子,用来YY是可以的,但你不觉得其实很胜之不武吗?征服这样的女子,有什么意思?哪里能真正显出男子的雄风?
如果是放在现实世界中,我会骂那里面的李世民是猪头,放着燕儿这么好的女子不要,偏偏对那吉儿“痴心绝对”,那是自讨苦吃,活该!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2 19:49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22, 10:19:22发表
另外一个喜欢的人物是萧峰,这个有点奇怪,其实我本身不太喜欢萧峰这种性格的人物,但看小说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会被他的魅力所惑,为他而热血沸腾,为他而肝肠寸断(有点夸张),难道这就是领袖(英雄)人物的魅力?可能我潜意识里还是有偶像崇拜的特质的。
这不奇怪啊,因为萧峰是金庸笔下男主角中最彻底的一个悲剧人物。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之下,悲剧人物是最有感召力的。你不喜欢郭靖,是因为他是一个正剧人物。杨过之讨你喜欢,实际上也是因为他身上带有很浓厚的悲剧色彩。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22 20:10
咦,nono怎么不说赵敏呢,她应该也是满足你的要求的呀。赵敏生存能力强,对自己爱的人好,也很有生活情趣呢,好象还比黄蓉大气一点(满足nono的征服欲望,呵呵)
我真为大唐的长孙感到难过,依附性太强,深度压抑,受不了。
在我感觉中,一般有才学之人自然而然地有一般傲气(这里用自尊更恰当一点),长孙也是有才的女子,怎么在李世民面前成了这样?
如果我是长孙,才懒得多理李世民呢(你不喜欢我,我干嘛要喜欢你,再说李世民在长孙面前也没展现多少魅力,更多的时候却是象小孩子一样软弱与无助),不过关系也不能搞得太僵,就相敬如宾的那种吧。(我还等着做皇后呢,呵呵)
如果我是燕儿,那肯定就会喜欢李世民的,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太让人心仪了。
如果我是吉儿,也会爱李世民的,有一个人对我这么好,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2 20:18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22, 20:10:22发表
咦,nono怎么不说赵敏呢,她应该也是满足你的要求的呀。赵敏生存能力强,对自己爱的人好,也很有生活情趣呢,好象还比黄蓉大气一点(满足nono的征服欲望,呵呵)
但她的攻击性也太强的说。动不动就咬破我的手,吻我的时候又要咬破我的唇,呜!燕儿可是没有这样的攻击性的啊。
确实,除了黄蓉,最喜欢的就是敏敏啦。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2 20:24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22, 20:10:22发表
我真为大唐的长孙感到难过,依附性太强,深度压抑,受不了。
在我感觉中,一般有才学之人自然而然地有一般傲气(这里用自尊更恰当一点),长孙也是有才的女子,怎么在李世民面前成了这样?
如果我是长孙,才懒得多理李世民呢(你不喜欢我,我干嘛要喜欢你,再说李世民在长孙面前也没展现多少魅力,更多的时候却是象小孩子一样软弱与无助),不过关系也不能搞得太僵,就相敬如宾的那种吧。(我还等着做皇后呢,呵呵)
如果我是燕儿,那肯定就会喜欢李世民的,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太让人心仪了。
如果我是吉儿,也会爱李世民的,有一个人对我这么好,何乐而不为呢?
长孙无垢是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啦,父亲早死,寄人篱下,因此养成这么一种深度压抑的性格。小说中有合理的铺垫的。很同情她,甚至有一种看鲁迅小说时必有的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伤感。
呵呵,MM你去做长孙的话,确实是好多啦。好像有点小说里那个冰儿?(尤其你说,你不来爱我,我也不来爱你。冰儿也对李建成也说过这样的话哩。)
是啊,燕儿是看到李世民在霍邑之战的表现而一见倾心的啊。那样的描写,比之吉儿的一见钟情合理得多了。
吉儿嘛,她有另外的追求,因此是不能以平常MM的心态去测度的。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22 20:24
杨过之讨你喜欢,实际上也是因为他身上带有很浓厚的悲剧色彩。
----------------------------
不错,如果杨过没有受那么多苦,也不会让我如此魂牵梦系的了。这正是矛盾呀,我可是一直想让杨过过上快乐的日子的,如果我是金庸,干脆改成他爱的是程英得了(虽然杨过幸福了,不过作为小说的艺术价值也没了,呵呵)
因为萧峰是金庸笔下男主角中最彻底的一个悲剧人物。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之下,悲剧人物是最有感召力的。
-----------
前段时间看内地拍的天龙,胡军演的太好了,深深迷住了我,让我一度宣称“我以前最爱的是杨过,现在变成萧峰了”。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22 20:30
呵呵,MM你去做长孙的话,确实是好多啦。好像有点小说里那个冰儿?
------------------------------
不会吧,我象冰儿,555555,我可是很讨厌她的呀。我可没有她那样强烈的野心以及如此地不折手段。
生活在古代,女人真很没地位的说。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2 20:32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22, 20:24:51发表
如果我是金庸,干脆改成他爱的是程英得了(虽然杨过幸福了,不过作为小说的艺术价值也没了,呵呵)
呵呵,同感同感。我看“大唐风云录”时,也恨不能把这小说改成李世民爱上的是燕儿,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李世民不必痛苦,燕儿也可以快快乐乐地过一辈子,长孙无垢也会和她处得很好很好,没有任何苦涩与遗憾!可是,这样一来,小说的艺术价值就大跌特跌,成为最低劣的YY之作了。呜~
说到底,就是杨过那一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有那么多的阴差阳错,有那么多的不配合,于是悲剧一再上演,不如意事永远没完没了!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2 20:33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22, 20:30:43发表
生活在古代,女人真很没地位的说。
这正是那部小说的作者塑造那么多形象丰满的女角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啊。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23 12:52
现在想想冰儿也是很惨的说,如果她嫁的是李世民而不是李建成,也会过得比较幸福。相信李世民做事有分寸,不会剥夺她的皇后之位,能够满足她的野心和虚荣心,而冰儿的聪明才智也能帮到李世民,说不定她还能耍非常手段使得吉儿不离开李世民。
如果我是冰儿,就嫁给那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家里又有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多么幸福呀。(古代盲婚哑嫁很可怕的说,就象摸彩票,一不小心就输了个精光,男人还可以找小妾,女人就惨了)
我又尽在这里yy啦。哼,不为无益事,何遣有涯生?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3 15:20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23, 12:52:07发表
现在想想冰儿也是很惨的说,如果她嫁的是李世民而不是李建成,也会过得比较幸福。相信李世民做事有分寸,不会剥夺她的皇后之位,能够满足她的野心和虚荣心,而冰儿的聪明才智也能帮到李世民,说不定她还能耍非常手段使得吉儿不离开李世民。
如果我是冰儿,就嫁给那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家里又有钱,又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多么幸福呀。(古代盲婚哑嫁很可怕的说,就象摸彩票,一不小心就输了个精光,男人还可以找小妾,女人就惨了)
但我却觉得冰儿和李世民不能处得来的,就像后来的武媚(武则天),是李世民不能容忍的女子。她们太聪明了,同样聪明因而也非常清醒的李世民会忌讳她们的。
冰儿是不可能与王至结婚的,小说中说得很明白了,不是她不能这样选择,而是她自觉地不作这种选择。这是她的性格决定了的。冰儿的故事,是一个性格悲剧的故事。(不是人性悲剧,这二者不尽相同。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性格悲剧,不是通常那些革命得很的“红学”家认为的那样是社会悲剧。)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23 15:46
性格悲剧和人性悲剧有什么差异?我分不清两者的说。
林黛玉的悲剧,呵呵,上中学的时候老师说是社会悲剧,大概是说哪个时候个人没有婚姻自主权吧,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迫等等。
想起中学时代,动不动就是封建压迫人性呀,表现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呀,想想蛮搞笑的。好歹我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的一代,学的也是这些垃圾。
对了,我想对nono莫泊桑的项链反映的是什么主题,小时侯老师说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等等。切!我觉得那个女主角很有骨气的说,用十年辛勤的劳动终于还清了债务。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3 15:56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23, 15:46:16发表
对了,我想对nono莫泊桑的项链反映的是什么主题,小时侯老师说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等等。切!我觉得那个女主角很有骨气的说,用十年辛勤的劳动终于还清了债务。
对!我极其佩服这个女主角。坚强的人格,自尊自信,但绝不盲目。记得吗?到最后的时候,她还有勇气去跟那个夫人打招呼,这显示她不是什么虚荣心。(如果是虚荣心,她应该掉头走人,什么青春年华都没了,还有什么资本去炫耀?)而是一个有着真正的自尊的人。我永远佩服这样的人,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
不过,真不好说这篇小说是什么悲剧。说是性格悲剧,但这性格是好东西,不是坏东西,而且事情的转折是很偶然的事件,说不上是什么必然性,是她的性格造成的;说是命运悲剧,好像又太隆重了点,就是一个误会而已。我想应该还是命运悲剧,命运给她开了个恶毒的玩笑,葬送了她的青春与美貌,但她那坚强的意志,勇于承担后果的气魄,我肃然起敬。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3 16:06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5-23, 15:46:16发表
性格悲剧和人性悲剧有什么差异?我分不清两者的说。
有时是不太容易分得清。人性悲剧是专指人性中的阴暗面所导致的悲剧。但性格悲剧,是因为某种性格(不一定是阴暗的性格)而导致的悲剧。例如,“大唐风云录”中,李世民的故事是一个人性悲剧。表面来看,他是成功的,但他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是不足为外人道的。他的爱情、他的亲情、他的人性中本来美好的一面,都为了获得这成功而作为代价付出了。这值得吗?我觉得作者最后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有些读者认为作者是以此说明李世民的一生实际上是失败的一生,这是错误的理解。作者其实并没有下定论),而只是把代价与成果摆给读者看,让读者去感受什么叫做“成如容易却艰难”。李世民并没有与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他恰恰是为了适应那个环境,以获得成功而牺牲了一些美好的东西(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啊),因此这不是性格悲剧,而是人性悲剧。
但冰儿不同。她并没有改变自己的性格(李世民是改变了的),她坚持着自己的性格。在这种性格的影响下,她选择了一条将自己推向毁灭的道路,而不是你所认为的可以令她幸福的道路。林黛玉也是这样,她可以变的,但她不肯变。当然,如果她变了,那么她的悲剧就变成是人性悲剧,而不是性格悲剧了。
作者:
happytime 时间: 2004-5-23 16:19
林黛玉也是这样,她可以变的,但她不肯变。当然,如果她变了,那么她的悲剧就变成是人性悲剧,而不是性格悲剧了。
---------------------
林黛玉怎么变呢?学着豁达,学着看开,学着适应社会?
这么说杨过也性格悲剧了,杨过性格确实有很多不好的地方,如果他肯改的话,可能会过得幸福些。
我一直想如果杨过是张无忌那样宅心仁厚,没有心机的性格的话,可能从小在桃花岛就会过得很幸福;反过来,如果张无忌是杨过那种性格的话,江湖就要乱上加乱了。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3 16:30
这里又要区分“社会悲剧”与“性格悲剧”了。如果是社会的错,那么因为坚持性格而导致悲剧发生,那就是社会悲剧。但如果实际上社会并没有多大的错,是因为你自己非要这样撞上南墙,那我们也没办法啊。
林黛玉的悲剧,有一点社会悲剧的味道,但我认为不太重。贾母对她不能说不好,最初也并不是不想要她做媳妇。后来的发展,不能说全是社会的错。
杨过的问题也是这样。最初他要娶小龙女,被郭黄等人反对,那属于社会悲剧的范畴。但后来其实这一阻碍已经很少,作者都不怎么提了。因此总的说来,其实社会悲剧的色彩不是真的那么浓(这一点与巴金的“家”、鲁迅的“伤逝”比一比就知道了,这两部小说是典型的社会悲剧,社会的错是贯彻始终的。不过“伤逝”中也有人性悲剧的成份,就是那个男主角很不坚定,最终向社会的成见妥协了,是导致女主角死亡的直接成因),主要更多的是性格悲剧。
作者:
不亦了乎 时间: 2004-5-23 22:42
看电影能看到这个份上也算是极致了。让像我这样磕着瓜子捧着爆米花看电影的人们好生惭愧。老实说,看电影我还行,评电影从来没干过;仅有在学校里学的一点关于哲学粗浅皮毛,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胃部的蠕动,一干二净了。再老实说,硬着头皮也终于没有看完楼主的大作,翻倒第三页已经是头蒙眼晕了,自己这点功力实在顶不下来。
惊讶于楼主的渊博和厚积薄发,这个帖子我想应该没有人不说好的。专业的人是由衷的赞许,外行的人则如我,如果因没看懂,而说不好看,又怕闹了笑话,被人轻视了,于是就有了皇帝新装的意味了。
我的理解影评自然是离不开影。个人觉得(仅就我看了前三页)与其说是借助哲学来写电影评论,倒不如说是借助电影来阐述哲学来的合适。洋洋洒洒,淋漓尽致,竟有点波澜壮阔的意思。如果说这是个好帖子,但似乎不会是个流行的帖子。当然好帖子并不一定就是好,流行的帖子并不一定就是不好;更当然好帖子并不一定就是不好,流行的帖子并不一定就不是不好。这个好象就又涉及到阳春白雪、大雅大俗、艺术和生活,等系列的命题了,非我能力所及。
根据自己看过的一点,个人感觉楼主的主题似乎是想说明老祖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的命,天注定。是人定胜天还是命运早有安排,这对矛盾成为贯穿帖子的主高潮线。当然这纯属自己愚钝猜测,不妥之处楼主和诸位看官多海涵。个人崇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规则,是有效和公平性的保障;简单问题复杂化,则不免有愚弄弱势之嫌。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当年的最高指示。今天依旧是闪闪放光的真理。所以以上言论只是个人行为的乱语,不敢妄评,弃权。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4 08:24
原帖由不亦了乎于2004-05-23, 22:42:52发表
个人感觉楼主的主题似乎是想说明老祖宗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的命,天注定。是人定胜天还是命运早有安排,这对矛盾成为贯穿帖子的主高潮线。
这可不是我的主题,而是“黑客帝国”的主题。这与我的观点无关,我是就电影评电影而已。
作者:
不亦了乎 时间: 2004-5-24 21:08
抛开是或非,对与错。楼主的主题,可否是围绕着帝国的主题?既是帝国的主题,直接也好,间接也罢,应该和楼主的主题似乎关联。否则,或是我押错了主题,亦或离题。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4-5-24 21:45
你都不看完,我怎么说啊?我要说的都在评论中说了,你做影评人而不看完东西就评,这公平吗?
作者:
不亦了乎 时间: 2004-5-24 22:10
对不起,只是一个门外汉的胡言乱语,楼主不必当真。不是我不想看完,可是真的读不进去,对我这般影评哲学都盲的人来说。不过楼主帖子的点击率来看,相信有很多专人人士都拜读大作了。我本就一俗人,还是饶了这遭吧。
问好。
作者:
扶苏 时间: 2004-11-24 23:45
征文活动已过,四不先生至今没有来领取奖品。甚憾,加精并研究该帖中……
作者:
金刚捣锤 时间: 2004-11-26 18:02
我去通知他,奖品是什么?
作者:
扶苏 时间: 2004-11-27 01:20
原帖由金刚捣锤于2004-11-26, 18:02:29发表
我去通知他,奖品是什么?
金刚兄
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20637
有劳了。
作者:
金刚捣锤 时间: 2004-12-6 14:48
四不先生已经知道了.不过最近他好象比较忙,是否能来领奖在下就不知道了.
另,扶苏先生大作经常被我小区社区论坛转贴, 这里阁下发表过的作品,能否转贴到我社区论坛(只有业主能进去),我会注明出处和作者.请明示.
作者:
yanbbo 时间: 2004-12-10 22:18
看楼主写得真累!
作者:
扶苏 时间: 2004-12-21 13:24
原帖由金刚捣锤于2004-12-06, 14:48:33发表
四不先生已经知道了.不过最近他好象比较忙,是否能来领奖在下就不知道了.
另,扶苏先生大作经常被我小区社区论坛转贴, 这里阁下发表过的作品,能否转贴到我社区论坛(只有业主能进去),我会注明出处和作者.请明示.
汗,刚看到。
金刚兄让四不先生PM给偶一个地址就行。
又,不胜荣幸,当然可以。不过好象偶最近两年没写什么东西,以前的也在轩辕帖的不多,蒙兄抬爱了。
作者:
司马老儿 时间: 2004-12-23 00:53
谢咯
作者:
旖旎从风 时间: 2005-11-18 09:38
在轩辕呆了这么久,这是我第一个认真看完全文的帖子。
惜乎水平浅薄,不敢妄加评论。
这也是我第一次做挖墓之行为,盖乎觉得这样的一篇好文,沉了下去实在是非常非常之可惜了。
也许大家并不都喜欢看这样的一篇文章,但只要有可能,我就建议大家多看看,哪怕一次看两三帖也成,一定要认真地看完,而且,个人建议看三遍以上,对自己的一些修养相信是很有帮助的。
我不敢妄评好坏,但这的确是我在轩辕看过最好的帖子,当然,我的意思是还有很多好的帖子我并没有看过,这个只是我看到过的最好的。
本帖,如果有可能整理一份完整的就更好了,而且似乎比较适合转到我行我思版去,它的确不是一个影评。
作者:
nononono 时间: 2005-11-18 19:03
呵呵,我这个年深日久的贴子竟被翻上来了。
楼上想看完整的版本,可以到我的博客去。这个贴子的地址在这里:
http://www2.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7&PostID=229981
作者:
stopisneo 时间: 2006-5-9 00:20
楼主是高手.但高手写出这样的东西,是应该打屁股的!
当然黑客三,和一,二看上去是不太相符.
我也很惊讶于,为什么在第一里,那个要把自由带给所有人民的NEO,在第三集里,居然那么平静地说,我只要和平!
我甚至以为是911对美国电影人的影响.开始讲和平了.
不过好在,我并没有象楼主那么大胆地如获至宝地大喊.我发现了.我只是耐心地又看了一次又一次.
其实在第一部里面,我就把黑客当圣经来看,每一句台词都能在圣经里找到影子,和出处!第二部,有人大说西安是假的!也是程序.我当时就说,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锡安是不是假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锡安的存在是衡量真实虚骄的标准.
莫非斯,在第一里面,几乎是性质勃勃地在问,什么是真实?当NEO认知,MATRIX外的是真实的时候,那真实就被NEO和摸非斯定义了,自由,生活,也是一样!
如果观众站在NEO这边,那只能以NEO的标准来认识真实和自由!
但是,NEO和我们的理解都有可能是错的,没有东西是真实的,或者说真实是不能认识的..这是电影的另一层含义.
当然,我们讲这三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圣经的耶酥经历.从开始,基督开始传道,从河里受洗,雄心勃勃地除魔医治,到升天,被钉在十字架上,(这点,看三的时候,NEO躺的姿势就是十字架)基本吻合.
至于换什么概念,我是根本没有看见.
这个电影,我可以写的东西,要比楼主写的更多,没有什么体力了,有讨论的话,就继续.
作者:
stopisneo 时间: 2007-7-1 15:14
居然没有讨论..
作者:
alazure 时间: 2007-7-3 22:56
不知作者如果现在肯回头来看的话,能有什么感觉?
看不到我,看不到我,看不到我………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