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经典电视剧《三国》《水浒》的批判! [打印本页]
作者:
犀牛司令 时间: 2004-4-17 09:45
《三国演义》
1. 文言太厉害,句句全是,导致很多年龄小和文化底的三国爱好者无法全明白,听起来困难。还不如《东周列国》的言语通俗。
2. 武打简直没法看,心目中的武将大战,原文中给人以很大想象空间,但电视剧只能打起来如痞子斗欧一般,兵器也很假,失败极了!
3. 战争场面表面很壮观,其实很假,士兵很傻,总体失败。还不如非战争片中的一些战争场面震撼,如新班《射雕》中蒙古大军征伐场面。《魔戒》场面就很完美。
4. 好多人物演员换的太频繁,如张辽、赵云、许褚,有的造型很难看,如扑存西演的孙策等。此外,典韦被四个士兵杀死的场面很失败,失败极了!!!
5. 最后一场灭东吴之战,没拍。很遗憾。
《水浒传》
1. 好多精彩故事和精彩人物没被搬上电视剧。如醉打小霸王、九文龙出世和好多战争场面等。此外, 关胜等好多人物压根没出现。尤其是张清的绝技场面,压根没这个人,别说他的故事了。
2. 公孙胜的斗法场面其实可以拍出来的,既然现代武侠可以神呼,公孙胜也可演义为内功破阵之类。再说本来就是“五雷天心正法”吗,这样更有传奇味道。而电视剧里的老道士什么用没有!
3. 服装不是很好看,色彩暗淡,想象力不丰富。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4-4-17 10:06
三国演义中的武打确实是败笔,大概是成本控制的原因吧,战争场面都不行,单挑尤其拙劣,不过对白还是不错的,都搞成白话文就没有那个味道了,其他尚可。灭东吴之战略去我倒认可,毕竟后期的人熟悉的越来越少了,战争场面又大,包括小说都是急于收尾,不拍也好,花钱也不见效果。
既然是讨论电视,转去影音娱乐。
作者:
老实和尚 时间: 2004-4-17 11:44
当时能拍成这样不错了,不要太挑剔。照你这么说,红楼西游全成垃圾了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4-4-18 11:29
水浒最差的地方是导演和编剧深受文革思想毒害,比如硬说宋江在晁盖死前就想招卢俊义上山,完全是文革时期“梁效”的观点,简直是可耻;为了突出所谓农民起义的纯洁性,每次作战都是三阮之流冲在最前面,什么关胜、董平、张清这些狠角色全都没露过面,硬把双枪将改成花荣,简直是可笑。呼延灼倒是出来了,不过形同虚设。而且大战争场面全都没出现。
作者:
赵哪个云 时间: 2004-4-18 11:45
原帖由马岱于2004-04-17, 10:06:58发表
三国演义中的武打确实是败笔,大概是成本控制的原因吧,战争场面都不行,单挑尤其拙劣,不过对白还是不错的,都搞成白话文就没有那个味道了,其他尚可。灭东吴之战略去我倒认可,毕竟后期的人熟悉的越来越少了,战争场面又大,包括小说都是急于收尾,不拍也好,花钱也不见效果。
既然是讨论电视,转去影音娱乐。
同意
既然拍不好,其实完全可以省略掉的
因为其他方面还算不错
战争场面超无聊,举棋的多过拿刀的
这哪是打仗啊??
作者:
犀牛司令 时间: 2004-4-18 12:42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4-04-18, 11:29:20发表
水浒最差的地方是导演和编剧深受文革思想毒害,比如硬说宋江在晁盖死前就想招卢俊义上山,完全是文革时期“梁效”的观点,简直是可耻;为了突出所谓农民起义的纯洁性,每次作战都是三阮之流冲在最前面,什么关胜、董平、张清这些狠角色全都没露过面,硬把双枪将改成花荣,简直是可笑。呼延灼倒是出来了,不过形同虚设。而且大战争场面全都没出现。
说的好极!!!
作者:
犀牛司令 时间: 2004-4-18 12:51
108将,拍出来了只40个左右。
好多精彩角色都无如关胜、董平、李应、张清等好多定级高手!
作者:
沙加 时间: 2004-4-18 14:27
哎,粗枝大叶害死人啊,关胜明明在最后一集,皇帝封赏的时候,冒了个头的……
作者:
韦孝宽 时间: 2004-4-18 14:48
这样出场还不如不出场,搞得好象农民兄弟壮烈牺牲,结果军官们没干什么就得到了朝廷封赏。
作者:
犀牛司令 时间: 2004-4-18 15:35
王英功很多。
作者:
金刚捣锤 时间: 2004-5-12 02:42
个人觉得三国演义拍得相当不错. 战争场面是因为题材太大而成本太高做不到.
的确有点小儿科.
文言文是特色, 而且编剧已经作了简化处理. 比三国演义原书好懂多了. 演员的演技和有些道具设计还是很不错的. 曹操和诸葛亮的演员(鲍国安和唐国强)非常出色.
武打场面的确差, 不如学西方电影的现实主义色彩,动作简单不花巧, 千万别来港台那套满天飞活人,看了就吐.
作者:
q42474112 时间: 2004-6-7 16:58
三国那就一个没劲
第一武将关羽让两只挠钩一按就powr off了
我那时候想好歹也让他把那两只挠钩掰折了也好
要不也太败坏关羽的形象了
结果就是这么一下就ok了
而且还保留了不少的垃圾,象什么千里草,不的生
诸葛亮立个碑说什么邓艾要从此经过等等
这些都应该删掉的
我赞成水浒传把那些公孙胜的神怪镜头去掉
那是应该的,实际上那些本来就是败笔
至于说水浒传里让农民将领打前站如何如何,这就有点太过了
很可能就是因为阮氏兄弟在戏里面出现得比较早
在配角当中的戏份也比较的多一点
要说什么受文革的影响
恐怕编导也想不到这么革命的地方去
作者:
谷风及雨 时间: 2004-6-7 17:03
原帖由马岱于2004-04-17, 10:06:58发表
三国演义中的武打确实是败笔,大概是成本控制的原因吧,战争场面都不行,单挑尤其拙劣,不过对白还是不错的,都搞成白话文就没有那个味道了,其他尚可。灭东吴之战略去我倒认可,毕竟后期的人熟悉的越来越少了,战争场面又大,包括小说都是急于收尾,不拍也好,花钱也不见效果。
既然是讨论电视,转去影音娱乐。
不是成本问题,是当时 技术所限
作者:
贾图 时间: 2004-6-7 17:36
电视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演员数量极其平乏!
〈三国演义〉一个演员经常有数个角色,比如有个人分别饰演了官渡时的许褚、赤壁时的甘宁;有人演了大战葭萌关时的马超和陆逊;洪宇宙演了早期的袁绍和后来的周瑜;师勖和邓芝又是同一个人。
〈水浒传〉更是108将只出来了36人。
而且由四大名著电视剧的拍摄可以看出央视能拿的出的演员是多么的少!
〈西游记〉中的爱爱=李师师=小乔=电影版〈红楼梦〉中的秦可卿,何晴她也不闲累。
唐僧=早期张辽
马谡=晁盖
后期张辽=卢俊义
中期张辽=张顺
孙权=贾芸
曹丕=贾瑞
高俅=司马懿
作者:
广成子 时间: 2004-6-8 17:04
三国拍到后面,居然能把“蒋斌”念成“蒋文武”……
作者:
广成子 时间: 2004-6-8 17:07
原帖由贾图于2004-06-07, 17:36:03发表
电视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演员数量极其平乏!
〈三国演义〉一个演员经常有数个角色,比如有个人分别饰演了官渡时的许褚、赤壁时的甘宁;有人演了大战葭萌关时的马超和陆逊;洪宇宙演了早期的袁绍和后来的周瑜;师勖和邓芝又是同一个人。
〈水浒传〉更是108将只出来了36人。
而且由四大名著电视剧的拍摄可以看出央视能拿的出的演员是多么的少!
〈西游记〉中的爱爱=李师师=小乔=电影版〈红楼梦〉中的秦可卿,何晴她也不闲累。
唐僧=早期张辽
马谡=晁盖
后期张辽=卢俊义
中期张辽=张顺
孙权=贾芸
曹丕=贾瑞
高俅=司马懿
水浒中演董超的那个演员,在后来又演了虞侯甲、蔡福等角色……
作者:
贾图 时间: 2004-6-8 20:21
曹睿=燕青
作者:
无双吕布 时间: 2004-6-8 21:56
其实拍的还是不错的。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4-6-17 23:54
最大问题:剧中配乐太差,几乎没有好的配乐及音效,对比翡翠台的古装局可知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