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备和曹操的起家功臣 [打印本页]
作者:
251592795 时间: 2007-8-7 10:53 标题: 刘备和曹操的起家功臣
刘备虽说是汉室后裔,但实际上是一个无照经营的小手工业个体户出身,从征剿黄巾军起家,不断发展势力,终于称帝一方。曹操虽说早年就做到了骁骑校尉,但刺杀董卓事败被全国通缉,也是一穷二白,凭借矫诏募兵讨伐董卓起家,后来挟天子而令诸侯,长期把持汉室朝政,位至魏王,虽然至死没有称帝,但比皇帝也差不到哪去。
这两个后来的霸主起家之初,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都幸运地获得过富商的大力资助。
刘、关、张桃园结义后,正愁没有马匹,碰巧遇上中山大商张世平和苏双,刘备请二客到庄,诉其心志。二客大喜,赠良马五十匹、金银五百两、镔铁一千斤,以资器用。刘备等人于是打造了兵器铠甲,聚乡勇五百余人前去投军。
2.jpg (71.09 K
2007-8-4 11:35
曹操刺杀董卓事败后,逃到陈留寻见父亲,听从了他的提议,拜请当地巨富卫弘到家,告知志向,求其相助,卫弘爽快答应。曹操于是发矫诏,招募到义兵万余,卫弘尽出家财相助。
3.jpg (90.7 K
2007-8-4 11:35
张世平、苏双和卫弘,分别在刘备和曹操的起家过程中扮演了雪中送炭的关键角色,资助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桶金,可以说是他们起家的功臣。
后来,这三个富豪再也没有出现过。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刘备、曹操日后飞黄腾达之后,会不会还记得这几个富豪昔日的恩情?会不会派人找过他们?会不会给他们一个大官做做,或者用丝绸、盐之类的贸易专营权这样的肥缺来报答他们?
另外,曹操矫诏讨伐董卓,募兵万余,其中的突出人物夏侯兄弟、曹仁兄弟、乐进、李典日后都成了地位很高的大将。而刘备所聚乡勇五百余人,其中虽然没有提到什么突出人物,但这五百人却是刘备起家的基础,真正的涿县子弟兵。刘备经过长期拼杀、入主西蜀之后,这五百子弟兵还剩几人?他们中会不会出现几个将军(哪怕是普通的将军)?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7-8-7 11:17
“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
演义里的卫弘就是历史上的卫兹,卫兹在讨董时战死在荥阳。卫臻在曹操手下当过黄门侍郎,爵位是关内侯。曹操飞黄腾达之后,对当初资助自己的恩人是十分照顾的。
作者:
251592795 时间: 2007-8-7 11:49
那刘备呢
作者:
Alexis 时间: 2007-8-7 12:39
五百子弟兵估计没剩下几个。劉備前期实力较弱,被杀到几乎“全军覆没”的战役不止一次。
作者:
海客瀛洲 时间: 2007-8-7 12:44
资助?估计是斗地主吧
作者:
青面兽杨志 时间: 2007-8-9 08:42
没有富豪的资助 ,曹刘是起不了兵的
作者:
海客瀛洲 时间: 2007-8-9 08:43
未必是资助吧 上门打劫有可能 不然人家凭什么散尽家财来资助?
作者:
葉影心 时间: 2007-8-9 08:48
原帖由 海客瀛洲 于 2007-8-9 08:43 发表
未必是资助吧 上门打劫有可能 不然人家凭什么散尽家财来资助?
這說也有可能, 但也不能排除是自願的, 亂世中, 這種算是一種投資, 風險與回報都比做普通的買賣大, 局勢如此動盪, 手上有錢都朝不保夕, 倒不如押一次大的, 人家倚仗你的財力, 你又能倚仗人家的兵力, 搞不好押中了, 做個開國元勳;
所說的散盡家財也不一定真的是散盡, 只是投資了巨額而已。
[ 本帖最后由 葉影心 于 2007-8-9 08:51 编辑 ]
作者:
bystander1 时间: 2007-8-9 09:27
曹操起家的功臣不是那人 资助曹操的兵在追董的时候就败完了后来是的兵是在扬州招来的
作者:
青面兽杨志 时间: 2007-8-10 18:25
原帖由 葉影心 于 2007-8-9 08:48 发表
這說也有可能, 但也不能排除是自願的, 亂世中, 這種算是一種投資, 風險與回報都比做普通的買賣大, 局勢如此動盪, 手上有錢都朝不保夕, 倒不如押一次大的, 人家倚仗你的財力, 你又能倚仗人家的兵力, 搞不好 ...
但是押宝是很难的,压强的人家不在乎,压弱的一下就被打垮了,还是看好再押了。富豪的资助是要很大决心的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8-11 09:12
原帖由 海客瀛洲 于 2007-8-9 08:43 发表
未必是资助吧 上门打劫有可能 不然人家凭什么散尽家财来资助?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上门打劫的典范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07-8-11 11:38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8-11 09:12 发表
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定侨、札之分。
上门打劫的典范
应当说鲁肃其人还是很仗义的,不然不可能拿出一半的粮食送人嘛.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8-11 11:45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7-8-11 11:38 发表
应当说鲁肃其人还是很仗义的,不然不可能拿出一半的粮食送人嘛.
换了是俺,看见几百人上门来“借”粮,只怕全部粮食都交出去了,最多求他们留点自己吃的,哪儿还敢留一半?
周瑜只怕是见这个才“奇”鲁肃吧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07-8-11 12:06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8-11 11:45 发表
换了是俺,看见几百人上门来“借”粮,只怕全部粮食都交出去了,最多求他们留点自己吃的,哪儿还敢留一半?
周瑜只怕是见这个才“奇”鲁肃吧
首先,我们应当承认当时的鲁肃确实做好了以巨万家资为谋取事业的打算,或者说鲁肃甚至可能有割据自立之心,因为他并没有在乱世中投奔哪一方,而是自己在家乡收买人心(<三国志>尔时天下已乱,肃不治家事,大散财货,摽卖田地,以赈穷弊结士为务,甚得乡邑欢心 <吴书>后雄杰并起,中州扰乱,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乃使细弱在前,强壮在后,男女三百馀人行。)
就在这时,周瑜上门了,既然他来是资粮的,难免有些你不给也得给的架势,但是我们应当想象的出,当时孙吴政权要想在江东立足,就要得到当地世族,豪族的支持,所以就不能不对他们留有余地,因此周瑜即便是强迫征粮也不敢逼迫过甚(孙策的做法不足取,况且时代不同了).更何况鲁肃又不是当地世族(江东世族在东吴是绝对被猜忌的,这个无疑义吗?)正可以为吴所用,当然那是鲁肃投奔江东后的事
基于以上原因,我想周瑜还是要留有余地的,也正是鲁肃的慷慨才最终打动了周瑜吧
[ 本帖最后由 绝世天骄. 于 2007-8-11 12:08 编辑 ]
作者:
益德张 时间: 2007-8-11 16:26
原帖由 251592795 于 2007-8-7 10:53 发表
而刘备所聚乡勇五百余人,其中虽然没有提到什么突出人物,但这五百人却是刘备起家的基础,真正的涿县子弟兵。刘备经过长期拼杀、入主西蜀之后,这五百子弟兵还剩几人?他们中会不会出现几个将军(哪怕是普通的将军)?
汗!演义里明明交代得很清楚了。
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因此玄德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克日赴任。
玄德将兵散回乡里,止带亲随二十余人,与关、张来安喜县中到任。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
至于这二十余亲随后来会不会出现几个名人?想来想去大概也只有个简雍有此可能……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