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劣评辛弃疾词 [打印本页]

作者: llloveee    时间: 2007-3-25 21:52     标题: 劣评辛弃疾词

辛弃疾,北方人,在北宋被金灭国后,在北方担任民间游击队队长,后来无法在北方立足,南下投靠南宋。在南方期间,辛弃疾一直建议北伐,但一直不受重用,其间辛弃疾写下众多豪放的词,成为豪放派代表人物。

同为豪放派人物,苏东波的词以豁达著称,辛弃疾的词多有鼓励北伐的意思,相比之下,辛弃疾的词更对年轻人口味。

1,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坐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不是最好,但是用典少,生字少,是最好明白的。

2,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在古今英雄榜能排第几?刚开始读这个词的时候总奇怪为何要说孙权。读读注释才知道,原来辛弃疾是以孙权为题鼓励南宋的当权者勇敢北伐,真是用心良苦。个人认为,这是辛弃疾写得最好的一首。

3,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个词典固太多,不过认真读懂之后还是很喜欢。

以上3首,都提到三国的典故,都和刘备相关,可以看出,辛弃疾是典型的三国迷,而且是挺刘派。
作者: llloveee    时间: 2007-3-25 22:05

4,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尤记、烽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还是鼓励北伐的,用典更多,能看懂的人太少了。辛弃疾对刘氏感情很好,怪了,难道本姓刘?

5,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很有意思的一首词

6,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有创意,也有气势!
作者: 庞桶    时间: 2007-3-25 22:21

评语也太简单些了吧?
作者: 天下奇痒    时间: 2007-3-25 23:08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词,独爱这首
作者: 湘江子龙    时间: 2007-3-25 23:47

此不足以论辛词.
辛词的地位,在词界中几乎无人可与比肩.
作者: 秋色冷并刀    时间: 2007-3-26 12:43

汗。哥们这评的。。。
为什么老提孙权?因为当时老辛在南徐京口,也就是镇江,孙氏一时的政治中心在此,后来才迁到南京,六朝略无可论,只有东吴,刘宋稼轩他老人家喜欢。况孙权不仅能守江东基业,且遣吕蒙夺荆州,数次北伐,成败固不可逆料,进取心比赵家就牛多了。
老辛写的好的很多,不要轻论最好。
我糊涂的写,你也糊涂的看罢。
作者: 扶苏    时间: 2007-3-26 18:23

世人论词,以婉约为正宗。惟稼轩济世之才,超脱侪辈,吾以为宋词第一家也。或论浸淫技巧,美成梦窗等不遑多让。然论及现实意义,则无法与辛词相提并论。稼轩绝少作无病呻吟矫柔造作语,多慷慨悲歌,词中拳拳爱国矢志,铮铮铁骨丹心,千载而下,犹能使人热血上涌,忠愤填膺,试问岂是那些风花雪月之作所可比拟?

楼主认为辛词里最好的那首南乡子,实际上是很平常的一首,入门级的作品。喜欢稼轩是好事,先识人,再读词,方能得窥堂奥。当你读出“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的矢志不渝,才能体会“不知精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里看似平淡的沉痛与悲哀。

[ 本帖最后由 扶苏 于 2007-3-25 22:25 编辑 ]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7-3-26 18:32

辛词中最苍凉莫过于中秋问月。稼轩故作闲赋,然一腔愤懑,一世苍凉,全是底里。阅之再三,叹而泪下。可惜说的人不多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

              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是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7-3-26 18:35 编辑 ]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7-3-26 19:32

最喜小儿无赖,读书不求甚解
作者: llloveee    时间: 2007-3-26 20:37

呵呵,抛砖引玉。大伙多指点指点。
作者: ghostdance    时间: 2007-3-26 22:09



QUOTE:
原帖由 扶苏 于 2007-3-26 18:23 发表
世人论词,以婉约为正宗。惟稼轩济世之才,超脱侪辈,吾以为宋词第一家也。或论浸淫技巧,美成梦窗等不遑多让。然论及现实意义,则无法与辛词相提并论。稼轩绝少作无病呻吟矫柔造作语,多慷慨悲歌,词中拳拳爱国 ...

看君评论尚且有热血将涌之感,况看稼轩词乎!
作者: llloveee    时间: 2008-4-15 21:23

忽然想起,弃疾就是去病的意思,辛先生原来是霍将军的战迷,后人再崇拜两人,不知道如何起名是好? 避邪?杀毒?镇恶?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8-4-16 00:58



QUOTE:
原帖由 llloveee 于 2008-4-15 21:23 发表
忽然想起,弃疾就是去病的意思,辛先生原来是霍将军的战迷,后人再崇拜两人,不知道如何起名是好? 避邪?杀毒?镇恶?

休恙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8-4-16 08:34

《左傳》裏就有楚公子棄疾了
作者: 徐丹子鹤    时间: 2008-4-16 08:51



QUOTE:
原帖由 llloveee 于 2007-3-25 22:05 发表
4,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尤记、烽杨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还是鼓励北伐的,用典更多,能看懂的人太少了。辛弃疾对刘氏感情很好,怪了,难道本姓刘?

说孙的更多
作者: 野夫    时间: 2008-4-16 10:31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在辛的词作中应该算是比较另类的了。偶很喜欢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8-4-16 10:44

稼軒詞中這一類還是不少的,後人只學他硬梆梆的地方,出來的不是粗豪就是叫囂。借用東坡評杜默詩語,如村學究飲私酒,食瘴死牛肉,醉飽后所發
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时间: 2008-4-16 10:49

最喜欢他的那几首《鹧鸪天》

之一: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行经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原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之二:

偶的签名。
作者: l16s38j31    时间: 2008-4-16 10:54

苏轼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样的婉约佳作。其实豪放派的大家(好像能想起来的只有苏辛)在婉约词的造诣上一点不比柳永、周邦彦等等差。
作者: 右文    时间: 2008-4-16 10:58

這種兩分法本來就不妥當,前人大家無所不有,豈是後人的偏狹所能限死的
作者: l16s38j31    时间: 2008-4-16 11:00     标题: 回复 #20 右文 的帖子

同意。看来我狭隘了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8-4-16 11:03

我素以稼轩门下自居,看到此评可谓隔靴搔痒耳。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8-4-16 11:07

4,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 ...

这哪是鼓励什么北伐。这是因为韩佗胄要北伐,辛弃疾担心他果躁冒进,特写此词,因而词有对像南朝刘宋北伐时轻进所遭的惨败的教训的提醒。又抒发了自己虽然老了,但还能为国家贡献的思想。
作者: 野夫    时间: 2008-4-16 11:16     标题: 回复 #23 蒹葭苍苍 的帖子

蒹葭大人所言极是,想当年高中学这首词的时候,那么多的典故令人记得头都大了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8-4-16 15:20

词勉强有豪放婉约之说,词人不应分豪放婉约,词自其发源就是以婉约为正根,豪放以及以诗语入词属于一些大家的另辟蹊径之作,后人继其先河,从者甚众,但是只有豪放词,无所谓豪放派词人。
就如同音乐可以分很多种流派,但音乐人不一定只从属于某一流派一样。
作者: llloveee    时间: 2008-4-28 22:58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4-16 10:49 发表
最喜欢他的那几首《鹧鸪天》

之一: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行经几处江山改,多少亲朋尽白头。
归休去,去归休,不成人总要封侯。浮云出处原无定,得似浮云也自由。

之二:

偶的签名。

有意思,有点消极。
作者: scarscc    时间: 2008-4-28 23:13

像苏轼、辛弃疾写的婉约词反而更有婉约的气息。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