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倾城之雨 [打印本页]

作者: 丹心剑侠    时间: 2007-2-21 15:21     标题: 倾城之雨

窗外淅淅沥沥的下着细雨,洗去了长途旅行的征尘,在华北的天空下,雨本是稀见的,而冬日的江南,却不只有煦暖的阳光,更有绵绵的细雨,我喜欢雨,喜欢那水珠在岩石上溅落时滴滴答答的声音,一如幼年时所见过的那些童稚的脸庞,是那么的清新。

法国作家杜拉斯说过:当一个人开始回忆时他就已经老了。也许每个人都不曾年轻过,因为我们都背负着深重的记忆,也许自在的真的只有似梦一般的飞花,而人总是踟躅的。岁月的风尘之中,幼年的记忆已经如风中的碎片一般飘零四散,在泥土之中沉落,再也无法寻觅到他的痕迹,记得原来看过周国平的一本书《风中的纸屑》,我并不喜欢周文的风格,但这本书的名字却很震撼我,记得有人说过生活本身便是一本书,那么我们经历的种种过往是不是也将如纸屑一般零落呢,抑或生命本身便是个不断遗忘和创造的过程呢。

  幼年的事情现在已经有很多记不清楚了,脑海中印象最深的便是那栋老木屋,我在木屋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在那间阴暗的房子里摆弄着自己的玩具和岁月,直到现在我依然喜欢阴暗的地方,我喜欢在晚上一个人打开收音机,静静的聆听着电波彼端的声音,尤其雨夜的时候,那清脆的雨珠击打岩石的声音和收音机中传来曼妙的音乐声交织在一起,总会让我有了和秦少游一样的感受: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是婉约派词人,一生颇为不幸,跌遭贬谪,丝雨细愁自然是自恋自伤有感而发,而我没有那么丰富复杂的生命体验,我对于生命的认知和感悟多半来源于书本,那么为什么我也会有如此真切的忧愁体悟呢,难道仅仅是青春的无端怅惘?秦少游可以放达的说道宝帘闲挂小银钩,而我的忧愁却挥之不去,不停的在内心酝酿发酵呢。

生活中我总是喜欢去寻找表象背后真正的答案,便如看到一座山,总想知道山的后面会是什么,结果却多半又会因为同样的景致而失望,我不断的思考着,我所寻觅的究竟是什么呢,答案的背后是否掩藏着更深刻的生命动机呢,王尔德说世界上两种人最痛苦,理想实现了和理想实现不了的人。前者大概是登临绝顶后的失落,而后者是仰望高峰的绝望,那我呢,从年龄上说,我还很年轻,寻找到理想还需要很长的生命跋涉,我即没有前者的失落,更无后者的绝望,我所拥有的是人生的希望和独自上路的孤寂,或许拥有理想本身也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佛说人有八苦,之一便是求不得苦,理想是灯塔,然而那片碧蓝之下不知埋葬了多少风帆。

收音机依然在传递着电波彼端的声音,十几年来都是如此,那个因浸染了几十年岁月风尘而略显苍老的声音依旧在述说着自己的感悟:春天刚刚来临时oh燕子啊, 是否你已经再度找到你的家,出门的路要当心oh燕子啊, 忽晴忽雨忽暗忽明忽然夕阳已西下。(罗大佑<<倾城之雨>> )

  此刻弟弟静静的躺在床上,显然已是睡去,稚嫩的脸庞上显露出甜蜜的微笑,我伫立在床前,默默的注视着这张脸庞,我在想,我似他这般年纪的时候,是否也有人这样注视着我,是母亲或者是其他的长辈。我住老木屋的时候,在风雨来临之时,总会有燕子飞到我家的屋檐之下遮风蔽雨,年长的燕子总是会用自己的翅膀温暖幼小的燕子,喂给他们食物,现在的我,是否也是这般完成着我的长辈们曾经的仪式呢,生命和家族是否也是这样在生生不息的传递下去,等到有一天,弟弟也长大了,这个仪式又会如接力一般继续下去呢?那个苍老的声音并没有告诉我答案。然而燕子长大之后又会怎样呢,也许他厌倦了这个过程,也许他不惧风雨,试着冲破世代的束缚,找寻新的生命,我有一个梦想,那便是用脚步丈量整个中国,有段时间很迷恋海子,希望象他一样去西藏,去德令哈,希望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但是海子把青春交给无情的铁轨,而我又不断的被现实的义务和责任束缚着。也许冲破一切风雨的燕子,真的便能羽化成庄子幻想的大鹏,逍遥翱翔于天地之间,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

苏子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再长的跋涉也终有尽头,停下来的燕子终究还是要寻觅一个属于自己的屋檐,自己的家。历遍风雨之后,也许唯有在那个家中才能寻找到温暖和归宿,天才的诗人把生命交给铁轨是不是因为他完成了生命跋涉,寻找到魂灵的家园呢,倘若真是如此,那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许未必只是聊以寄托的安慰,也许在世界的彼端,他真是如此。  

孤孤单单放单飞的燕子啊, 所有的人都在等等待你回家,
傾城之雨傾城之雨傾盆在鍛羽之下, 傾城之雨傾城之雨庆幸你安息回家 (罗大佑<<倾城之雨>> )

那栋老木屋早就已经拆去了,屋檐上的燕子也不知所踪,旧日的幸福和悲伤只能从那些有些泛黄的相片和母亲偶尔提及的往事之中才能去回味,那座蕴藏着我生命的木屋的土地上又会盖起新的房子,我总相信,有一天,我也会象燕子一样,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家。

附:近来颇觉烦闷,聊作此文,不知所云,但遣怀耳,诸君莫怪。

[ 本帖最后由 丹心剑侠 于 2007-5-15 13:25 编辑 ]
作者: 天下奇痒    时间: 2007-2-21 23:17

这个帖子我点进来3次,每次都想叫一声好,无奈这版不能灌水,而小僧水平太次,做不出很好的评论。

这次不管了,就算是灌水被罚我也认了,好文不能被埋没,观另一人因自称小妹,顶的人甚多,世道何其不公。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7-2-22 10:22

楼上给我好好回帖,牢骚也要发的才气焕发,才是好牢骚,甚至可能就升华成离骚了。

说起来,我是不喜欢下雨天的,虽然也曾附庸风雅,写文描绘雨天之妙,但是在曼妙阳光下读书上网,岂不更舒坦。呵呵,雨天总叫人烦闷,纵有罗大佑的歌声作伴,也依旧无奈。

有时候想想,古人之所以让人倾慕,或者便是因了他们是作古之人的缘故,我们只从他们诗文,体味他们所谓闲适,又何曾想过,当其人尚在这茫茫红尘浮浮沉沉,亦难免烦恼缠身呢?呵呵,所以庄周梦为蝴蝶,便是想着能够飞出这纷纷扰扰,凭籍翅膀一双,寻那遥远的鲲鹏所在。

牢骚太盛防断肠,便学苏子,挺个装满不合时宜的肚子,在那雨后彩虹下,好好的和朋友聊聊天南海北吧。
作者: 天下奇痒    时间: 2007-2-22 14:20

水镜先生他徒弟教训得是,昨天看到这篇帖子没人顶觉得颇为可惜,鉴于自己水平,不敢乱评,故有前言,先生原谅
作者: 丹心剑侠    时间: 2007-2-22 22:46

先谢谢楼上两位。天下兄无须烦恼,顶不顶本是个人自己的事,与旁人又有何关。
庄周固然可以在迷梦中体味快乐,但梦终究是要醒的,记得鲁迅说: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梦醒后无路可走。也许年纪轻轻如我这般并不该有这么多的牢骚,但是我始终无法掩饰自己的失落。希望一场雨能清洗春节我的灵魂
作者: 水镜门生    时间: 2007-2-23 22:40

那是一间没有窗户的铁屋子,喊破嗓子也无可奈何的铁屋子,呐喊之后,亦无回声,只好自烟囱挪出身子,在屋顶彷徨。其实心若已锁上,又何必去寻钥匙?

在雨中让自己好好清醒,甚好,只是需提防感冒,姜汤也要预备着。
作者: 丹心剑侠    时间: 2007-2-24 13:54

感冒后可以治好,可是心中的痛楚却是很难弥合.
作者: fengrui19    时间: 2007-2-24 14:53

感冒也是慢慢恢复的吧

“是否也有人这样注视着我”这句比起《断章》又多了一层时间在里面
作者: whws    时间: 2007-5-1 20:15

倒像是躁动,突突地要往外涌。

有时生命确实像一个仪式,一代一代的不曾改变过
作者: 昙花三现    时间: 2007-5-4 00:09

倾城自有倾城因,来去皆有来去缘
作者: 秦楚荒夕    时间: 2007-5-4 20:04

倾城之雨倾城之雨倾盆在锻羽之下
罗大佑对于我来说也就是个死亡的年代,每次用手指卷曲磁带芯的时候都呼吸着席卷而去的怆然,但那却又不是我个人的。
呵呵苏子还说,薄薄酒,胜茶汤,麓麓衣,胜无裳。略带伤感的真实。时间走了之后燕子也走了,但燕子留了一样东西在人的心里,这就是燕子存在过的意义。
作者: 丹心剑侠    时间: 2007-5-15 13:27

一个人在华北不停的走着,倒是很怀念江南的细雨啊.
转眼春天又将过去,有些断肠有些无奈,
帖子重新编辑了一下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