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漫话古代骑兵武器 [打印本页]

作者: 萨苏    时间: 2004-3-17 01:10     标题: 漫话古代骑兵武器

骑兵,是古代战争中最主要的力量之一,无论东方西方,对骑兵的重视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从春秋到近代,骑兵使用过的武器,显然是大家都有兴趣的一个焦点了。

评书里面李元霸那种手挥一对八百斤大锤的狠主儿显然是臆造,他是举重运动员不是将军,否则连马都吃不消。

骑兵常用的武器,多种多样,既有于刀,剑,矛,长刀,弓弩这些常见的武器,也有马戟,槊,狼牙棒等偏门兵器,且漫步看来。

刀的盛行和骑兵的发展应该有很大关系,中国骑兵最初的自卫武器是剑,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时赵国的壁画显示骑兵们都用剑,两面开刃,便于从敌人盾牌边上攒刺。但剑用于进攻的时候就失之文巧,秦,赵早期骑兵在进攻时的武器是骑弩,其作用也主要是奇袭,军队主力还是步兵。汉以后,骑兵逐渐成为机动军团主力,短兵相接的大规模战斗越来越多。因为双方速度较快,交手时往往一击定胜负,汉军的作战动作是劈砍,匈奴的作战动作是推削,剑在反面的刃已经无法发挥作用,而带有一定弧度的刀,则因为杀伤力而得到重用。这种打法,往往就是不管你有没有盾牌,当头一刀,或者借着马的冲力迎面推出一刀,有盾牌也给你劈开了再说。古代的骑兵刀到南北朝之前都是马刀,最典型的就是环首刀,它的环是绑在胳膊上避免掉落的,到了西夏铁鹞子军干脆刀和手臂的环甲连成一体,不砍断他的胳膊拿不下来。越长环首刀越难造。春秋孙吴士兵环首刀平均长度是70厘米。蜀汉是120厘米。这当然也反映了锻冶水平的发展,蜀国蒲元造“神刀”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 马刀外还有随身短刀,因为贴大腿挂叫“拍髀”应该算是长匕首吧。由于割取敌人耳朵、首级--够狠的吧?

有趣的是发现古代骑兵配备盾牌的不多,比如三国时代,盾在当时更接近防御工事而不是兵器,当时也有叫橹的,区别是盾小橹大,都是一种东西,木制挂漆,出土的漆盾记得两厘米厚。蒙牛皮,逼急了的时候公孙瓒军曾经煮盾皮吃?中国古语里管盾也叫“吴科”,屈原楚辞里有句“……操吴戈”有人认为就是“吴科”之误。这是很大的一个家伙。所以鲁肃射箭穿盾能吓着人。这样的东东,骑兵配备起来有些玩不转。骑兵主要靠甲,西方是全身的铠甲,要用螺丝起子才能穿上脱下,中国主要是遮护前胸后背要害部位,比如玄甲,明光铠等,四肢部分就算有甲也比较薄,以免太不灵活。

欧洲骑士用刀的很少,用枪矛的很多。原因是欧洲古代骑士直到马扎尔人(匈牙利人的先祖)横扫欧洲的时代,还没有马蹬这个小东西,单手能够使用的长矛比双手才能使用的长刀要受欢迎的多。中国古代使用长枪的主要是将领,比如关羽刺颜良,应该是用的矛。原因也很简单,当时的将领多半盔甲在身,和普通士兵相比,挥劈不便而利于突刺,因此使用枪矛更为合适。同时,枪的使用方法是左手在前,右手在后,和大刀相反,因此将领用右手察看地图,指挥部队的时候,左手依然可以控枪横于马上,做戒备状。

中国古代骑兵特别喜欢的还有一种兵器,就是戟,对此,曾经请教过网上三国的专家,那时用的很多,但是并非方天画戟,那是纯粹的仪仗。战斗使用的戟称为马戟,形制简单的就是一横一竖如“卜”形,也有叫“雄戟”的,竖加了个弯钩,象“丫”字形,典韦大战张绣死前发威使戟“一叉入十余矛摧” 就是用的这种雄戟,因为可以利用其钩夺人长兵刃,因此感觉是种比较高的技术。骑兵的戟越长越厉害,不过也越不容易使。一般是两米七到三米二不等,至于丈八矛戟,达到四米长,就不是一般的武将能使的了。但是一利一弊,这玩意老做出复杂动作所以不耐用,因此容易掉头。那个时代人还多以短戟护身,孙权投虎,刘备砸说赵云坏话的,董卓砸吕布,都是用短戟,比我们现在拿个茶杯砸人狠多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魏文帝曹丕是个使用短戟的高手呢。不过,没有马镫的时代,玩戟好像没有用矛或者槊那么顺手。您经常有机会骑马么? 就算有镫,腾出两只手来玩家伙也得有点本事才行,一只手,也就是突刺,劈砍动作做得出来。戟似乎有些华而不实,应该是青铜时代的习惯性兵器吧。说起来,兵器的改革最快,因为你不跟着变就掉脑袋么。汉朝后期,槊开始出现在政府军中,逐渐代替戟成为了主要的骑兵武器。

矛和槊都是长枪,比较有名的比如公孙瓒的双头矛 张飞横矛据水,单雄信的枣阳槊。最长的矛是东夷传里记载的三丈巨矛,估计是用来破骑兵的。由于马匹众多 少数民族士兵多用铁槊 ,这是为了利用骑兵的冲击力和速度,放弃了戟的啄,钩,砍三种功能而单取速度带来的强大穿透力,同时避免了结构相对复杂的戟由于受力原因容易掉头的弱点。那些少数民族骑兵“果于触突 以战死为吉利”,的确也适合这种武器。也因此天生神力能够左右开弓抡起两把大槊回旋如飞的董卓才能得到羌族尊重。一般来说,骑兵列阵平矛冲锋威不可当,散战戟有利。

至于棍和狼牙棒这种东西,虽然演义中骑兵将领用的不少,但早期实战中主要为步兵使用,尤其是农人出身的欧洲步兵,习惯使用短棒,为了加强杀伤力,往往在头上加铁刺,成为钉头锤。巴黎热伯曼拉兵器博物馆里,就有实物展出,为了携带方便,还设计成两折,十分精巧。可是随着重骑兵的出现,这种家伙们盔甲厚的出奇,刀枪不入。怎么办?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骑兵们就纷纷选择这种笨重的家伙了,比如锤,锏,当然,达不到李元霸的水平--专打对方的关节和脑袋,比刀枪管用。这样一来马匹也要改良,原来中国军队青睐漂亮轻快的大宛马,到了南北朝就只好更换为有力气的河曲马了,不然一挥大锤,可能把马的脊骨压断!

其它的骑兵武器还有斧,流行锤等等,因为使用的不普遍,这里就不讨论了。

大家还有补充的没有?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4 14:24 编辑 ]
作者: 中虎步兵    时间: 2004-3-17 23:46

呵呵,萨兄,有机会说说环首刀吧。

图片附件: jcgq_P2140196.1.jpg (2004-3-17 23:46, 29.36 K) / 该附件被下载次数 221
http://xycq.org.cn/forum/attachment.php?aid=1025


作者: kgb8027    时间: 2004-3-18 20:33

最初的骑兵是弓骑兵吧,好象直到汉朝弓弩还是骑兵的主要武器。马镫直到晋朝才出现,此前的骑兵(包括西方)用长矛突刺就不怕掉下来么?董卓双手持槊骑在没有马镫的马上,不危险么?
作者: mf48    时间: 2004-3-19 09:39

是吧,其实我觉得弓骑才是把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到及至了,想想蒙古的骑兵,可以在后退中射箭,猛啊!
作者: 江左云彦    时间: 2004-3-19 19:20



QUOTE:
原帖由mf48于2004-03-19, 9:39:09发表
是吧,其实我觉得弓骑才是把骑兵的机动性发挥到及至了,想想蒙古的骑兵,可以在后退中射箭,猛啊!

这是因为蒙古人精于骑术
作者: 苦猫    时间: 2004-3-20 09:27



QUOTE:
原帖由江城子于2004-03-19, 12:46:14发表
哈哈,我觉得骑兵配上自动步枪才是最强!进而还是坦克骑兵强,哈哈!  

我的意思是机动性、远程打击、高杀伤力的结合是最强的,如果有可能的话……
作者: looker    时间: 2004-3-21 03:17

偶一直不明白的是:如果借助马的冲力的话,刀砍在甲上受到的阻力非常大,会8会震碎腕骨?还是推削的时候留有余地?
作者: 上官刃    时间: 2004-3-21 15:40

骑兵在征战的时候,有的马上将领使用的是双刀,比如郭汜,袁谭,孟坦,韩琪等等(可能记的有错),不知道使用双刀,合股剑这样的短兵刃与敌人的长兵刃对敌是如何操作的.
沙摩柯使用的铁蒺藜骨朵被描述为碗口粗的柄,冬瓜大的锤,上面还有刺,不知为何物.
还要请教老萨了
作者: maverick    时间: 2004-3-21 17:03

如果刀砍下去有什么成果的话还不至于内伤,冲力被释放了
我印象中的蒙古骑兵强,是因为他们近远距离都有杀伤力
作者: 贾图    时间: 2004-3-30 10:53

楼主能否提供几幅环首刀的示意图片吗?我不大明白环首刀到底是什么东东~
作者: 金刚捣锤    时间: 2004-7-19 02:40

一个很严肃的贴子,AK47之类的笑话贴出来就不合适了。
环首铁刀很实用,但使用并不限于骑兵。骑兵还使用长柄刀,有两面有刃的绰刀,三尖两刃刀,凤嘴刀(宋代)长柄刀步兵使用不够灵活。
  唐代也有个别武将使用两面都有刃的长刀,号为陌刀(和步兵装备的制式陌刀不同)
   斧兵多为步兵装备,没有见到过长柄斧的部队。(小说演义里时有出现)
   关羽杀颜良到底是否是用的矛,现在还有不少争论,有人认为“刺”不过是杀死的意思,并没有点明一定是用刺杀的动作杀死的。 当然从三国时代的实际马上作战来看,用矛刺杀的可能性还是不小的。
   双手持兵器在马上作战的,还有冉闵,双头矛和戟。
   
   应该综合来说, 马上最适合的武器就是弯刀和矛朔。这也是大量装备的原因。马上使用弓箭对骑术和射术要求都很高,需要很长时间的训练,当然游牧民族就占了便宜了。
   根据记载,也有在马上使用简和铁鞭一类的武器,作为长兵器的补充,利用马的冲击力,应该说还是非常利害的砸击兵器。但是实心的锤实在太沉重,很难想象具有持续作战能力。
   不同意楼主所说的,散战时候,戟比矛有用的说法。 看起来好象多了一种攻击办法,但作为马上利用冲击力来取胜的方法来说, 枪矛槊更加实用。卜字形戟在重装骑兵中的实战效果,我是很怀疑的。
  我觉得长了用矛,近了用环首刀或者鞭,是最实用的。
作者: KT-7EX    时间: 2004-7-19 07:50

游牧民族盛用战斧和战锤,蒙古铁骑也使用过战锤,战锤对付重装骑士是很有效的。

另外所谓的骨朵就是小头战锤。
作者: 过,改之    时间: 2004-7-19 22:52

春秋战国的骑兵都是用弩的,这一点兵马俑已经证明了.至于马镫的使用现在好像还没有定论,大多数人相信是汉晋当中的一个朝代.至于矛这种武器在骑兵中盛行主要是因为刺比砍在战斗中节省时间并且为力更强.
作者: Zodiac2008    时间: 2004-7-20 15:39

双面开刃的马刀不适合冲刺 骑兵一般有2把刀
因为骑兵不仅移动力强 最有用的是用来冲散对方的阵形
所以一把是单面的 一面开刃 另一面较厚 就像日本的武士刀 冲刺时候碰到硬物也不容易折段
另一把是紧身肉搏时候用的刀 那个估计就是楼主说的环首刀

还有西欧龙骑兵指的就是最早的火枪骑兵
作者: q42474112    时间: 2004-7-20 15:50

古时候的铁鞭,铁锏应该也很好使吧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4-7-21 12:34



QUOTE:
原帖由q42474112于2004-07-20, 15:50:32发表
古时候的铁鞭,铁锏应该也很好使吧

好像是许多人必备的短兵器
作者: 空心菜    时间: 2004-7-22 10:44

忘了在哪看的,实战中刺比砍更有杀伤力。
另外,我听我的蒙族同学说过,蒙语里好像没有什么词可以表达从马上摔下来,可见蒙古人的骑术之精,就像一种本能一样。
作者: Dusk    时间: 2004-7-26 18:56

环首刀应该是雁翎刀的一种,那个环应该是装饰品,没觉得有什么用
作者: 紫冠道人    时间: 2004-7-28 13:07

前兩天看《舊唐書》,不知道“矟”是什麼東西,網上搜搜找到這裡
http://www.sekigun.com/sanguozhi/weiguo/bi...ngfa/wq02.htm 

 汉末三国时代,骑兵普遍使用马戟和马矟。矟又写作槊,《释兵》说:“矛长丈八尺曰矟,马上所持,言其矟矟便杀也”。

順便看到了環首刀,見

http://www.sekigun.com/sanguozhi/weiguo/bi...bingfa/wq05.htm

還有更多,
http://www.sekigun.com/sanguozhi/weiguo/xwd.htm
大家看看。
作者: osbert    时间: 2004-9-8 12:49

你没有提到骑兵用的暗器吧
作者: 凝雪幻    时间: 2004-9-8 13:11



QUOTE:
斧兵多为步兵装备,没有见到过长柄斧的部队。(

唐书写安史之乱的时候提到过,原话是“长柯斧”。。虽然很可能是临时集中,但是可见平时拿斧子的也不少,不过极端的说,偶也不保证他们没有临时把斧子绑在长矛上面。。。  


北宋的郭遵用长矛断绊马索,偶觉得倒是一件挺技巧的事情。。
作者: dino0903    时间: 2004-9-8 17:25

"中国古代使用长枪的主要是将领,比如关羽刺颜良,应该是用的矛。"
关老爷不是用的青龙偃月刀吗?怎么改用矛了????楼主请解释一下。
作者: 建威中郎将    时间: 2004-9-8 17:33

青龙偃月刀是演义上的说法,历史上的关羽是用矛的
作者: 凝雪幻    时间: 2004-9-8 20:05

对了,泰国缅甸那边的人有时候骑着大象单挑,不知道是怎么一个打法,用什么兵器阿~~
作者: milan02    时间: 2004-9-10 22:28

蒙古时代:
这一时代,蒙古骑兵在敌人眼中成了恐怖的象征,蒙古人把骑兵战术推到了冷兵器时代的顶峰。长距离奔袭,迂回,包抄等骑兵的优势被发挥到了极限。
蒙古人实行百户、千户制全民皆兵,军官世袭。他们“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战时自备武器装备出征,和平时期则是普通牧民。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蒙古人往往通过大规模的围猎来锻炼部队,对于儿童也从小就专门训练他们骑马射箭的能力。加上有成吉思汗,木华黎,速不台,拖雷等出色的战术家指挥。蒙古人成为当时世上最强大的军队,征服了前所未有的广大领地。在东方消灭了宋、金、西夏,在西方打败了花刺子模,征服了俄罗斯草原,打败了西方联军,一直打到多瑙河边。(如果不是蒙古大汗这时死了!还不知道打到哪呢!)
蒙古军队前期基本是骑兵,后期其野战力量也是骑兵。蒙古骑兵有着超强的机动力,一名士兵往往备有六匹以上的战马,轮换使用,往往一天可以前进近百公里。蒙古骑兵的主要武器是弓箭,长年骑射的蒙古人能拉强弓,蒙古人的弓用混合的木料和骨头制成,具备很强的穿透力和很远的射程。能在高速机动中(甚至一边后退一边回头射击)准确射击的蒙古人能在短兵战前给予敌人极大的杀伤。因为蒙古人往往自备武器,所以在箭、马刀以外,士兵们还带有自己喜欢的武器如长矛、狼牙棒、绳套(套马用的,在战场上也能套人。)等。在防具方面,蒙古人以皮制甲为主,轻便坚固,虽然不象铁甲的防护力好,可是为其赢得了更大的机动力。值得一提的还有蒙古马,蒙古马虽然体型较小,不及阿拉伯,亚利安马速度好、体型高大,但蒙古马适应力强,耐粗饲,易增膘,寿命长,十分适合长距离行军,无后勤保障作战,这些马随处能找到食物,在草原地形能日行军五十至一百公里,可以终年使役。并且重要的一点是蒙古马的母马哺育期可产奶三至四百千克,这成为长时间在外作战,无需后勤保障的蒙古军的一个重要食物来源。(另外就是掠夺了)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其人民生长在苦寒之地,对于恶劣气候的忍耐力极强,物质条件要求很低,有着一般农耕民族人民无法比拟的战斗力。(只不过要他们去潮湿,炎热的地方就不行了。如东南亚雨林中。)
作者: 轩辕氏之后    时间: 2004-9-12 22:43



QUOTE:
原帖由kgb8027于2004-03-18, 20:33:22发表
最初的骑兵是弓骑兵吧,好象直到汉朝弓弩还是骑兵的主要武器。马镫直到晋朝才出现,此前的骑兵(包括西方)用长矛突刺就不怕掉下来么?董卓双手持槊骑在没有马镫的马上,不危险么?

马镫晋朝才出现?
作者: 建威中郎将    时间: 2004-9-12 22:46



QUOTE:
原帖由轩辕氏之后于2004-09-12, 22:43:24发表
马镫晋朝才出现?

马镫是魏晋南北朝才出现的,也是中国的发明
作者: 轩辕氏之后    时间: 2004-9-12 23:13

出土的晋时马镫已经非常精良了,明显是改进过的
所以应该是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有了
作者: 大便君    时间: 2004-9-13 01:32

倒,马镫起源于西亚,在晋朝时由游牧民族传入中国,怎么成中国发明了?

西晋时出土的还是单马镫,到了东晋,由于五胡乱华,双马镫才正式在中国出现
作者: 赵哪个云    时间: 2004-9-13 12:14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13, 1:32:17发表
倒,马镫起源于西亚,在晋朝时由游牧民族传入中国,怎么成中国发明了?

西晋时出土的还是单马镫,到了东晋,由于五胡乱华,双马镫才正式在中国出现

是这样吗~~
怎么我看到的资料说的是中国发明的!
然后再传到西方~~
作者: 建威中郎将    时间: 2004-9-13 12:48

马镫的发明与流传





马在我国被驯养,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马以其快捷健走、力大温良的优点,很早就被人类所认识。早期马多被用来驾车,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军队最初都是以步兵和兵车混合为主,动辄都是几十万,而骑兵最多不过五六千骑。直至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才为赵国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队装备,这是军事史上一项伟大的变革。此后,各诸侯国都非常重视发展骑兵。

但是,在当时骑马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因为还没有发明马镫。马镫是骑马时踏脚的装置,没有它,当马飞奔或腾越时,骑士们只能用双腿夹紧马身,同时用手紧抓马鬃才能避免摔下马来。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是我国考古的重大发现。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中出土了许多与真马大小相似的陶马。马身上马具齐备,但就是没有发现马镫。

马镫虽然很小,作用却很大,它可以使骑士和战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把人和马的力量合在一起,发挥出最大效力。马镫最早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准确的时间目前学界尚无定论。

吉林市郊帽儿山墓地是20世纪八十年代发现的,其年代大致相当于西汉中晚期至南北朝。1993年在帽儿山墓地18号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用铜片夹裹木芯,以铆钉缀合加固。这是我国出土年代较早的马镫。

1965年至1970年,南京象山发掘了东晋琅琊王氏族墓群,7号墓中出土了一件装双镫的陶马,墓葬年代为东晋永昌元年(322)或稍后。这件陶马的双镫是已知马镫的较早实例。

1965年在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了北燕冯素弗墓。北燕是公元四世纪初迁至辽西的汉族统治者冯氏在前燕、后燕基础上建立的鲜卑族国家,冯素弗是北燕王冯跋的弟弟。这是一座时代明确的北燕墓葬。墓中出土了一副马镫,形状近似三角形,角部浑圆,在木芯外面包镶着鎏金的铜片(见附图)。

马镫发明后,很快就由中国传到朝鲜,在公元五世纪的朝鲜古墓中已有了马镫的绘画。至于流传到西方的马镫,是首先由中国传到土耳其,然后传到古罗马帝国,最后传播到欧洲大陆的。

英国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对中国发明的马镫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关于脚镫曾有过很多热烈的讨论……最近的分析研究,表明占优势的是中国。直到8世纪初期在西方(或拜占庭)才出现脚镫,但是它们在那里的社会影响是非常特殊的。林恩·怀特说:‘只有极少的发明像脚镫这样简单,但却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催化影响。’”“我们可以这样说,就像中国的火药在封建主义的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一样,中国的脚镫在最初却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11月12日第七版)
作者: 建威中郎将    时间: 2004-9-13 13:52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13, 13:01:04发表
西亚出现马镫比中国早了近千年,那个什么《人民日报海外版》真是吹牛不打底稿,丢人现眼啊

你的资料根据呢?在哪儿??
作者: 建威中郎将    时间: 2004-9-13 14:01

再有一个关于马的细节,是马镫。
  在公元前亚历山大率军东征,横扫中亚大地时,他的将士们的双腿是在马腹的两边空荡荡地悬垂着,没有任何支撑。他们靠着大腿的力量,用力夹住猛烈颠跛的马以保持自身的稳定。这种艰辛可以料想。然而最早想到在马腹的两边各垂一条绳索,拴上一个金属马镫来支撑双腿的也是中国人(长沙出土西晋永宁二年陶俑)。所以,在早期敦煌壁画中马的身上,我们就看到这可爱的马镫了。如果细心留意,还能发现马镫逐渐变厚,形状变得更加合理──这种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过程。
  (莫高窟第329、130、217、431、159、100等窟)
  不要小看了这个小小的马镫。林恩.怀特说:“只有极少数的发明像马镫这样简单,对历史却产生如此催化剂的作用。”
  中国的马镫,肯定是由那些西迁的民族先传到西亚,然而再传到欧洲。
  李约瑟把马镫对欧洲历史的神奇作用,以一句话揭示出来:“就像火药在最后阶段帮助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一样,中国的马镫在最初阶段帮助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建立。”

欧洲人是踩着中国人的马镫进入了骑士时代的。


——转自《莫高窟图录研究》
作者: 萧让    时间: 2004-10-17 00:55

李约瑟的书bug蛮多的,不过一般认为中国人发明的马镫。
作者: liuwangxizi    时间: 2004-10-26 18:05

马匹的运用是冷兵器的结束,是吗?
作者: 瓦灰    时间: 2004-10-26 18:54

弩在骑士眼里是可怕的东西,穿透力强,用脚蹬踩装弹没有很大臂力的人也能轻松掌握.因此,中世纪的欧洲甚至立法限制弩的使用,理由是卑贱的农夫也能用弩结束一个高贵骑士的生命.
作者: 山高水远    时间: 2004-11-7 17:45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4-09-13, 13:01:04发表
西亚出现马镫比中国早了近千年,那个什么《人民日报海外版》真是吹牛不打底稿,丢人现眼啊

那时候有真正的骑兵吗?
作者: 统帅堂    时间: 2004-11-7 20:56

满洲八旗除弓箭外善用长枪。
作者: 杨少凡    时间: 2005-5-21 11:21

那个大便君是典型的逢中必反,仇视中国的情结比小马爱犬屋还严重,这种人说的话大家可以当做耳边风。
马镫是谁发明的早已是公论,为防误导青年只要列出证据即可。

问一下,大家认为象西方骑士那种单手握持的龙枪还是唐朝骑兵的双手马槊那个最适合骑兵使用?
作者: 鹧鹄仔    时间: 2005-6-5 17:40

估计秦汉时期已经有了类似于马镫的物品,只不过比较简陋,不起眼!
很简单的道理,你坐在一个很高的地方,两脚离地总是会找个地方踩住,就算没有也要创造一下,比如绳子之类的东西,并不复杂,比铸剑简单多了,那时的人应该会想到!
作者: 六月飞雪    时间: 2009-8-5 22:52

马镫是晋朝后的东东,没有马镫武将用双手武器会掉下来滴,另外那里也不好受啊。。。至于马匹的承重的确是很重要,确实要换匹好马,人高宠连挑滑车十一辆,最后死的那么惨,还不是因为马吗。由于马镫在晋朝以前都没有,可见那时骑兵应该是以单手武器为主,如刀或剑。关羽那把大刀80多斤,那时没马镫,那关老爷的那里。。。
作者: 《苍狼白鹿传》    时间: 2009-8-7 13:55

中亚的突击骑兵都是拿弯刀,仗着马匹优势,马快,是骑兵的克星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9-8-8 13:19



QUOTE:
原帖由 过,改之 于 2004-7-19 22:52 发表
至于矛这种武器在骑兵中盛行主要是因为刺比砍在战斗中节省时间并且为力更强.

我不觉得长矛比马刀更节省时间,如果说只有一击,自然是刺更节省时间,但是连续战斗的话,还是砍更快一些。因为刺如果得手,下一步不是继续刺下一个敌人,而是要先把矛从上一个敌人身上抽出来,这在战斗中就很浪费时间,砍就很少有这个问题。
所以我觉得骑兵长兵器的流行并非是长兵器节省时间,而是正如楼主说的,穿了铠甲之后,刺会比砍方便得多。
作者: KYOKO    时间: 2009-8-8 13:30

矛和长枪有啥区别

到底吕布的方天画戟军事中有吗?
作者: 关毛    时间: 2009-8-8 14:06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8-8 13:30 发表
矛和长枪有啥区别

到底吕布的方天画戟军事中有吗?

我的理解就是,矛长枪短,矛只适用于开阔地作战,枪则是可以在各种场合使用

方天画戟……仪仗用品,那种东西恐怕不怎么实用,而且东汉末年,估计也没有方天画戟这样的武器
作者: XM8    时间: 2009-8-8 17:20

矛似乎更像是刺击型长兵器的总称,至于具体是叫矛、槊、枪好像也没有什么硬指标,北宋守城用的枪,也有2仗半的。
作为一种总称,给我的感觉就是南北朝之前,叫矛比较普遍,南北朝、隋唐之际,叫槊(矟 )比较常见,唐五代以后这两种称呼被枪取代。明清以后又开始细分矛和枪。
作者: chrondolf    时间: 2009-8-31 05:26

西方人都说马镫是匈奴人发明的,我想这是因为是匈奴人把马镫带到西方去的,至于是谁发明的,说不清啊。但是我认为马镫应该是早于晋代就出现了。
作者: 太一辰子    时间: 2009-8-31 06:25

三国时代只是还没出土文物而已,谁说那时就一定没马蹬了,没有马蹬,骑兵根本没办法长时间作战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9-8-31 09:03

矛是圆锥头,就是标枪那样的头,适用于刺。
枪是菱形头,带有三个尖和两面刃,适用于刺入后割裂,能造成大伤口。
槊是小圆头上带枪头,既适用于刺杀,也可以砸,但是刺杀效果不如矛枪,砸的效果不如狼牙棒。
作者: liduxing    时间: 2009-8-31 09:52

TIGE兄又在普及武学知识了 兵器谱
作者: lmozhly    时间: 2009-9-28 00:42

后来铁甲防御性能加强以后不都用锤之类的钝器了吗,最牛的还是关宁铁骑的火枪,3连发以后还能当锤用
作者: chunqiuchunqiu    时间: 2009-9-30 10:20

古代战争一般还是已步兵为主,骑兵一般都是远程袭击。
作者: 黑传说    时间: 2010-2-18 03:22



QUOTE:
原帖由 <i>张建昭</i> 于 2009-8-8 13:19 发表<br />

<br />
我不觉得长矛比马刀更节省时间,如果说只有一击,自然是刺更节省时间,但是连续战斗的话,还是砍更快一些。因为刺如果得手,下一步不是继续刺下一个敌人,而是要先把矛从上一个敌人身上抽出来,这在战斗中就很 ...

冲击用的骑兵,刺应该更合适?砍适合混战?

不知道帕提亚回马射用的是弩还是弓,如果是弓,那么类似马蹬的东西发明该可以推到公元前。
作者: user805    时间: 2010-4-18 12:49

蒙古骑兵有一种武器叫索马绳
专门对付铁甲骑兵的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