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你究竟有多久没有读过武侠小说了? [打印本页]
作者:
fillppo 时间: 2006-12-22 00:36 标题: 你究竟有多久没有读过武侠小说了?
究竟有多久了?我们有多久没读过武侠小说了?应该很久了吧。若把问题更加窄化,请问,你有多久没读过金庸以外的武侠小说了?那么,这个答案可能更为可怕,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在他一生当中,从没阅读过金庸以外的武侠小说。
金庸在武侠界的地位有多么强大呢?有一个说法,金古温粱,加上新一代名家黄易,以及台湾的诸大家(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萧逸……),从排名第二的古龙乃至于到最后一名的作家全数加总,他们的销售量还不及金庸的十分之一。
这句话并不夸张,出版界里有个可怕的传说,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在台湾总计卖出过三百万套,总营业额接近新台币四十亿,别忘了,金庸一共有十四部作品,除开倚天屠龙记以外,还有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天龙八部、鹿鼎记等等长篇巨著,保守估计,他的销售总额累积达到新台币一百五十亿以上。(换算为人民币四十亿)。这还不包含香港与大陆,以及其它改编形式的收益。
说完了伟大的金庸统治时期,我们来看看武侠的近况,由于我自己没有做过市场调查,手上除了销售额以外,并没有其它统计资料可供左证,因此我只能提供一篇报导,让读者明白香港武侠市场的现况。
这篇报导是近两年所作,文中提到香港武侠的凋零,作者不无感慨的指出,全港最盛的时刻,曾有数百名以上的专职作家,对比今日的萧条景况,当真不可同日而语。文中引述香港理工大学社会学系某助理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新秀作家的水准明显下降,才是近年武侠小说热潮减退的最主要原因。」他指出,「由于金庸、梁羽生等的武侠小说创作成就已达巅峰,无论情节构思、创作技巧和写作风格,后人都难以超越,最多只能表面和简单地模仿。」
在这样的论调下,他做出了结论:「所以,在金、梁退出江湖后,武侠小说就一直陷入低谷,(中略)这是造成金庸的作品翻拍又翻拍(中略)的原因。」
在这篇报导里,记者反应了很多武侠读者的心声,他们其实并没有放弃武侠,只是因为武侠界没有新一代的优秀作品产生,这才逼迫他们放弃了武侠阅读,故而不是他们抛弃了武侠,是武侠先抛弃了他们。因为武侠小说「无论情节构思、创作技巧和写作风格,后人都难以超越,最多只能表面和简单地模仿。」
实情真是如此吗?让我们先来看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在台湾销售了百万套,直逼「倚天屠龙记」的空前记录。这个故事是什么呢?我简单描述一下它的内容。
有个孤儿,他的双亲被一个神秘的坏人所害、死于在一个极端神秘的事件中。孤儿失去了父母,从此饱受欺凌、居无定所,受尽了世间冷眼,走投无路之下,找到了父亲当年学艺的门派,于是刻苦练武、发愤图强,他为报亲仇,一面细细调查父母当年的死因,一面努力练功,也好壮大自己……当然,这个孤儿天赋异禀,学东西往往过目不忘,比别人就是快上个几倍……
读到这里,倘使读者朋友曾读武侠万卷书,自当知晓这是什么样的公式。当然读者朋友心里必也思索着:【好熟悉的情节,莫非是柳残阳先生的哪部大作?抑或有人东施效颦,又来抄袭神雕侠侣的杨过了?】
答案是,这个故事压根儿不是武侠小说,而是大名鼎鼎、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
[ 本帖最后由 fillppo 于 2006-12-22 00:43 编辑 ]
作者:
fillppo 时间: 2006-12-22 00:37
二、从哈利波特看武侠前景
哈利波特的父母被神秘坏人干掉,孤儿为父报仇,咬牙切齿、走遍天涯海角,最终来到【魔法学校】练功,预备成仙。这就是号称「自圣经以降,史上最畅销书籍」的故事骨干。
行文至此,不难想象读者们会生出一个疑问:「为何中英文学家的成长背景相差十万八千里,却会写出如此神似的故事?」莫非天下乌鸦一般黑,天下文章一大抄,原来十九世纪已经把小说写完了,剩下就是互相「借镜」了。然后,我们猜想出版人会得到这样一个深刻启发:「原来旧瓶装新酒也能畅销,是不是只要把杨过的蛤蟆功换成时光空间魔法,全真教改成霍华魔法学校,照样可以吸引眼球?」
以上全都是废话,我们只想弄明白,明明是相同骨干的故事:【孤儿为父报仇、寻寻宝、练练功、抱美女】,为何武侠小说以这样的故事作为骨干,会遭读者讥笑讽刺,冷笑谩骂,而【哈利波特】却会在华文读者中创下千万册以上的销售量?
是喜新厌旧的缘故么?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么?或者是流行的威力、网络的浪潮,这一窝蜂的热潮终于选上了【哈利波特】?
以上的问题有千百种答案,谁也说不准。然而不管答案是什么,都无法改变武侠小说凋零的事实。那么,身为一个武侠小说的创作者,我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何类似的情节、相同的手法,放在哈利波特上可以造成热销,放在武侠小说上却会被人讪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莫非真是武侠界后继无人?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从一个人身上谈起,这个人就是知名的文学大师,威廉.福克纳(William Folkner,1949年诺贝尔奖读主)为例子,这位福克纳与其它诺贝尔奖得主不同,他的突破并不是体裁性的突破,他专注的主题并非是耸动的、解构的、政治性的,如同性恋、种族歧视、反暴政、求民主这些学院派酷爱的体裁,他的突破是在于文学表现的视角,在「喧哗与骚动」中,读者发现了许多的第一人称章节,而这些第一人称的「我」,实则并非同一人,有的是白痴、有的是坏人,而他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这种视角的突破带来了剧烈的冲击,使文学借得到了一次革命性的发展。
读者看到此处,当油然而生一个慨然;「无怪那位教授先生会认为武侠小说会有瓶颈,比起文学界来说,它的创新早已停滞啦!」倘使您真这样想,您对武侠的冷漠以及凉薄,当真让人心寒,二十余年前,名家温瑞安在台湾联合报发表的作品:「请你晚一点动手」,便实验了福克纳的变换视角手法,故事叙述两男争一女的爱情故事,文中不断切换三人的视角与思惟,使传统的故事得到全新的生命力。那么,这既然是二十余年前的创作,又是这么崭新、突破的创作技法,为何他们还会说:「武侠小说……创作成就已达巅峰,无论情节构思、创作技巧和写作风格,后人都难以超越,最多只能表面和简单地模仿……」
答案很简单,我猜,该篇报导的记者,或者是被采访者,其实他们根本就不看武侠小说了,在这个网络世代中,他可能早已去打高尔夫、去看达文奇密码,去看Harry Potter,或上互联网漫游去了,总之他的休闲生活早已脱离了武侠阅读圈,他们对金庸带有一种怀旧式的情感,然而他们也用金庸这两个字,为自己的武侠阅读划上了句点。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宣称武侠小说的创作已经死亡了。这不啻谋杀了武侠小说最后挣扎的机会,将之放逐到无边黑暗之中。
鸡生蛋、蛋生鸡,到底作者与读者之间是如何相遇的呢?是先有读者,还是先有作者?抑或是先有作者,还是先有读者?我们该如何追本溯源呢?直追到史记、三国演义的诞生么?无论如何,我们都找不出正确的答案,我们只知道武侠的读者已经散去,武侠的创作者也已凋零,成了一片荒漠。
金庸成就了武侠,也终结了武侠,当「金庸」二字成为拒绝武侠的理由时,不啻是金庸自己的悲哀,也是武侠文学的悲剧。
三、前无去路、后有追兵-----武侠的生机何在
没有任何一个文种会死亡,只有市场先死亡,文种本身才会随之死亡。
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初公演时惨淡一片,骂声四起,然而「天鹅湖」并没有导致俄罗斯舞剧的灭亡,因为观众并没有散去。也因为观众还存留着,「胡桃钳」、「睡美人」这些知名戏码才能不断公演,最后为「天鹅湖」做出了翻案。
无论现实的理由是什么,今日武侠面对的是一个极空虚的市场,有点像是华文阅读市场,任何世界知名出版公司都会摩拳擦掌,信誓旦旦,认为这是一个十三亿人外加海外八千万人的惊人单一文种市场,然而投入之后,却很快发觉自己的作品其实只能印刷两千本的悲惨事实。
很多人说,好的产品需要靠好的行销,说到这里,我们立刻联想到关于台湾农产品的争论。
每年夏天,台湾农民会陷入一种情绪的盲动之中,他们一方面期望老天爷做美,不要天灾、不要人祸,让田里长出美好的果实,然而当老天爷真的应允祈祷之后,却惊觉大批的果实跌到史上最悲惨的贱价,以致于全数喂给猪吃,或是任其腐烂、倾倒入海。
为了解决这种悲惨的两难情况,曾有一个知名的台湾学者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问题不在生产,而是在于市场,台湾的农产品之所以会受制于环境,其实是因为农民不懂得包装,故而不知道如何增加自己的附加价值(Added Value),他认为经由一些产品外包装的美化,可以逐步开拓出一个忠诚的市场,透过品质的提升,终于能使台湾的农业发展成类似瑞士的精密工业(手表、刀艺),成为世界知名的产业。
这样的论点并没有错,任何产品都需要包装,使其「精致化」。文学作品如此,农产品也如此,试想一件美观耐用的女性大衣,在产地制造之后,出厂成本大约是人民币一百块,然而挂上某些品牌之后,却可能要人民币一万块,一百倍的增值空间,谁不趋之若骛?
然而,提出这个论点的学者,却漏说了一件事。
法国的成衣品牌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是因为技术优良的工厂,而是因为有顶尖设计师的存在,然而很少有人提及,这些设计师之所以能够存在,并不是因为他是所谓的「设计天才」、「时尚先知」,而是因为法国有数千种以上的时装杂志,这些杂志的总订阅量动辄超过一千万份,分类之细,让人叹为观止,这才打造出论坛顶端那几颗亮眼的宝石。
法国的服装杂志,可以轻易销售百万本,台湾的服装杂志,销售五万本成为大开香槟的理由。此事不难推想,设计师会选择哪一个论坛发表自己的作品?
没有论坛,就没有巨星,瑞士的工艺、法国的成衣,这些成就都如同冰山上面的那个角,冰山隐藏在海面下的庞大实体,足以让人震慑屏息。想在空虚的基础上打造宝石,那是荒唐之至的笑话。
没有任何一个产业会死亡,除非根部先死亡,植物本身才会随之死亡。
产业为什么死亡?理由可能有一千万种,然而过程只有一个,当投入的资金无法开始回收时,论坛渐渐被拆毁了,越来越多的参与者选择退出,资金更少了,产品更差了,市场因而更小了,于是又有更多的参与者入不敷出,只能选择离开,于是资金又更少了,产品更劣质了,使得市场更加萎缩,直到死亡……
这种恶性循环的过程,其实不只在武侠小说上可以发现,在台湾的电影、甚至电视,都可以轻易见到这种过程的踪迹。那么,我们要怎么办呢?该如何找回那些武侠的老读者?
我想,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很多人以为武侠的振兴需要依赖老读者,事实上这种观点就是武侠长年低迷不振的关键原因。
长期以来,我们都忽略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即使金庸本人再次复出,他也无法扭转乾坤,带动武侠走回舞台的最巅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处的时空已经变了。
作者:
fillppo 时间: 2006-12-22 00:39
四、当武侠成为一种回忆
当我还在念初中时,每天心里渴望一件事,礼拜六赶快到来,那样我就有香港无线台的武侠剧可以看了。
八零年代,娱乐品是匮乏的,每周一次眼巴巴的娱乐,就是那一点东西。二十年过去,我们身处于一个娱乐爆炸的新时代,每一个人都能轻易找到自己想要的娱乐,从网络上的成人影片到电玩,从纽约到巴里岛,从乡间到都市,我们缺乏的不是娱乐品,而是娱乐的时间。
那么,六百万的武侠书迷呢?难道他们真的不可能回来读武侠吗?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武侠迷的类种来分析。
当我们把武侠读者做一个精密的区分时,我们会惊讶的发现,目前的阅读人口中,忠实的读者(Heavy User)几无例外的都是学生,从初中到大学都有。超过二十二岁以上,却还自称在阅读武侠小说的人,只剩下两种,一种是真读者,他们还在接触武侠新作品,并且主动搜寻信息,参与论坛,即使年纪一大把了,还是满口的「独孤九剑」、「九阳神功」,这样的人可称之为「拒绝长大的人」,另一种人则是毫无购买力、也无阅读兴趣的「老读者」,他们可以被归类为-----拒绝「承认」自己已经长大的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读烂了所有金庸的作品,几乎倒背如流,由于司马翎、卧龙生的作品无法吸引他,因此他立志非金庸不看。然而他还是自称是个「武侠迷」。
这样的人非常之多,我们身边随时都可以找到几个,有趣的是,倘使金庸有朝一日再次提笔,他们真的会去阅读么?
我们可以看看金庸新版作品的成绩,在台湾市场里,即使有媒体不断的报导,加上万众瞩目的等候,然而,新版的上市并不如预期,非但未创下当年三百万套的销售成绩,事实的销售量恐怕连区区的三十万套都不到,对于这个事件的失败,老武侠迷不会认为是金庸的失败,也不会认为是武侠的失败,他们会振振有辞的解释自己为何会拒绝新版,因为他们不希望既有的完美被改变,改版根本是错的。
实情真是如此么?既然旧版是完美的作品,自称是「老武侠迷」的读者们,为何不赶紧去选购一套旧版的「倚天屠龙记」?要知道新版发行以后,旧版会越来越难买到啊!是因为家里还有一套么?不可能,要知道图书是会破损脱线的,更会因各种缘故而遗失,例如我八年前购买的倚天屠龙记,如今只剩下残破的一两部,其余都已失散,既然老武侠迷如此崇拜金庸,为何不将之补足呢?
新版不买、旧版也不要,难道是因为网络散布、免费下载导致的惨剧吗?自称是「老武侠迷」的读者们,请问你们最近一次在计算机上读完金庸是什么时候?甚至可以这样问,你们上次全本读完自己下载印制的金庸全集,又是在什么时候?
面对现实吧,你……早就放弃了武侠。
当年躲在被窝里的青涩少年,如今都已经长大成人了,他们有的成家立业,有的踏遍关山万里,有的经历过落榜、事业失败,累积了无数的人生沧桑,这就是当年阅读金庸的那批孩子的写照。
这些自称是「武侠老读者」的人们,并不会认真的思索他们为何早已放弃了「武侠」,当出版人遇上他们,总以为自己挖到了宝,因为这些「老武侠迷」总是聚精会神的说起九阳神功、九阴真经,彷佛还沈浸在武侠的奇幻世界里无法自拔,然而,当出版人急忙端出一本「少年易筋经奇遇记」时,这些「老武侠迷」却消失无踪了。
「老武侠迷」永远不会承认一件事,他们已经长大了,就如同少女们沈浸在王子公主的浪漫爱情故事一样,老武侠迷也痴迷于张无忌练神功、韦小宝娶七个老婆等等情节,那么我们可否这样说,拿出这些「畅销元素」出来,就能把他们找回来吗?
错之极矣。
如同沈迷于王子公主爱情故事的少女们,她们因为太高兴而快乐地嫁人了,之后惨遭家暴、离婚、破产,沦落到酒店上班,可当你向她们提起白雪公主的童话幻想时,她们仍会绽放笑容,但是,当你要把这种东西推销给她们,让这些人掏腰包出来购买一本回家看的时候,她们的笑容依然不变,只是她们的玉手是否那般快乐地伸向钱包?我存疑。
现实世界的残酷与多变,早让武侠读者们脱离了迷幻梦境。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大到无法再幻想自己是张无忌、韦小宝,大到对那种泡泡美女、寻寻宝、搞奇遇的「成人童话」早就丧失了兴趣。他们不像是少年英雄张无忌,二十岁就已天下无敌,他们毋宁更像是朱元彰、常遇春。他们对世界的关心、对人类前途的忧虑、对国家社会民族种种变迁的思考,也不仅仅是武侠所能承载,他们早就走出去了,就像是已经长大的少女早已把注意力放在「Sex and City」这样的影集上,武侠的旧有读者早已从其它文种中得到启发,而这批早已长成的菁英,恰恰是武侠全盛时代的老读者!
武侠对于他们,只是一种回忆,缅怀青春的回忆。每当他们提到武侠,仍然眉飞色舞,不同的是,他们其实早就不看武侠了,那么,他们又为何老是自称自己是「老武侠迷」呢?答案很简单,他们长大了,却拒绝承认这个事实。
就像是睡觉要抱一个洋娃娃。因为童年是那样的美好。那是一种眷恋的心情。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12-22 01:01
金庸14部看得仔细就是10部
古龙好点的基本都看了
其他就...10部一下一共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12-22 01:18
我认为童年看武侠和成年看武侠是不同的,童年或许只是对侠的一种崇拜。
当在见识和思想上增长后,会体会到书中的一些道理。
至于先后的武侠不流行,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娱乐越来越多,人人都在电玩网游什么的.别说是书本,就连电视也有人在遗弃了.
现在来说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这些名字都已经很少人知道了.在后一辈的人
连古龙粱羽生又不熟悉了,我十四岁的表妹就只知道萧十一郎楚留香金世遗,但不知道古龙粱羽生是谁.还有高中的时候我还跟我同学吵过金庸到底是不是一个人.
因为当时在玩网游金庸,他竟然认为金庸只是一个系列的名称.
网络小说又多是垃圾,作者大多不过是一些学生,有的剧情好笔文又佳,有的笔文好剧情又不佳.很难到宗师的水准.
作者:
云川 时间: 2006-12-22 14:22
这么长~~~~~
我只能回答这个
究竟有多久了?我们有多久没读过武侠小说了?应该很久了吧。若把问题更加窄化,请问,你有多久没读过金庸以外的武侠小说了?那么,这个答案可能更为可怕,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在他一生当中,从没阅读过金庸以外的武侠小说。
工作不忙的时候都会看,我已经把武侠当做了学习的一部分....
作者:
行空天马 时间: 2006-12-22 14:32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看书之后的心情,感觉都会有不同的,确实,小时候看小说就是看热闹,那时懂得太少了,现在看之后会去想,去琢磨.效果自然不同.
金庸的几部小说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虽不至于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但还是有收获的.他耐读.他不是单纯以诡异的情节取胜.
金庸之外的也看过一些,但大多都看不进去了,或看一遍就没有再看一遍的冲动了,包括古龙等武侠巨匠,
确实很久没看武侠了.
作者:
边城玫女 时间: 2006-12-22 16:29
看来我属于一个另类
我每个星期都会看武侠,一部接一部,一个作家接一个作家
似乎我永远也看不完。。。。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12-22 16:44 标题: 回复 #8 边城玫女 的帖子
是吗?我只是这两年不常上网,才看回武侠小说的。
不过我现在发现有很多旧派武侠小说我都没看过。
作者:
fillppo 时间: 2006-12-22 17:46
原帖由 边城玫女 于 2006-12-22 16:29 发表
看来我属于一个另类
我每个星期都会看武侠,一部接一部,一个作家接一个作家
似乎我永远也看不完。。。。
是吗?除了金古梁黄温,还有哪些比较好的武侠作品呢?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12-22 18:01
古龙的伪作一大堆,黄易还是走开吧,他除了有一两部好的小说,那些色情的不看也把。
我宁愿看还珠楼主、司马紫烟、诸葛青云、易容、独孤红、东方玉、卧龙生、倪匡、隆中客、司马翎、于东楼、萧逸、黄鹰、柳残阳、李凉,还有很多一时想不起,楼下的补上。
作者:
云川 时间: 2006-12-22 18:02
原帖由 边城玫女 于 2006-12-22 16:29 发表
看来我属于一个另类
我每个星期都会看武侠,一部接一部,一个作家接一个作家
似乎我永远也看不完。。。。
你不是另类.......我也看的,只是难得有让我投入的.想叫你推荐些你看的小说......我不在乎是不是很好.....要求:武侠.
作者:
云川 时间: 2006-12-22 18:14
原帖由 夏侯称 于 2006-12-22 18:01 发表
古龙的伪作一大堆,黄易还是走开吧,他除了有一两部好的小说,那些色情的不看也把。
我宁愿看还珠楼主、司马紫烟、诸葛青云、易容、独孤红、东方玉、卧龙生、倪匡、隆中客、司马翎、于东楼、萧逸、黄鹰、柳残阳 ...
晕哦,你这是对武侠作家点名了,我看的时候很少注意作者........潇湘书院的武侠,从上到下的看......
作者:
枫儿 时间: 2006-12-22 21:35
我只看古龙,看完了就放弃武侠,完毕!
作者:
无量佛 时间: 2006-12-22 21:40
看来黄易的小说要往这个方向发展才对咯。
作者:
斜出正入 时间: 2006-12-22 22:09
有2年没看了巴。最后一次看的还是金老的《笑傲江湖》,不是我一味怀旧,实在是现在的武侠文字功底太差了,经常看一半看不下去。
作者:
fillppo 时间: 2006-12-23 03:37
原帖由 夏侯称 于 2006-12-22 18:01 发表
古龙的伪作一大堆,黄易还是走开吧,他除了有一两部好的小说,那些色情的不看也把。
我宁愿看还珠楼主、司马紫烟、诸葛青云、易容、独孤红、东方玉、卧龙生、倪匡、隆中客、司马翎、于东楼、萧逸、黄鹰、柳残阳 ...
光还珠楼主的一套蜀山剑侠传,我都看了快一年,东方玉写了五十几部,独孤红起码有四十部
还算其他的名家,兄台的速度未免太快了吧
原帖由 云川 于 2006-12-22 18:02 发表
你不是另类.......我也看的,只是难得有让我投入的.想叫你推荐些你看的小说......我不在乎是不是很好.....要求:武侠.
这么说吧,网上的武侠资料,只占全部传统武侠的50%不到,
我现在想看的一些书网上都没有,只能在一些旧书网站邮购,
或者等回老家后,去租书店里淘一淘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6-12-23 08:21
我有10多年没正经读武侠了
我的武侠绝大部分是小学3年级到初中3年级读的
高中和大学期间只是温习了一部分经典巨著,大学毕业之后就在网上翻过几下
作者:
边城玫女 时间: 2006-12-23 10:53
关于李凉
他的书的销量十分可观
只是此人一味逢迎流行口味,书中某些格调,太过无厘头,看不进去
作者:
云川 时间: 2006-12-23 17:08
原帖由 fillppo 于 2006-12-23 03:37 发表
这么说吧,网上的武侠资料,只占全部传统武侠的50%不到,
我现在想看的一些书网上都没有,只能在一些旧书网站邮购,
或者等回老家后,去租书店里淘一淘
这个也是的,应该50%不到的,我以前看过的很多小说,现在拿来在网上找,凭记忆中的主角名字或者是小说名字,就找不到.
对于早期的还珠楼主一个时代的小说,几乎绝迹.......
回老家的时候,也很难得有机会去找小说来看
作者:
sky_force 时间: 2006-12-23 22:26
要说最耐看的应该是《大唐双龙传》 金庸的看一遍基本就全记得了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12-24 01:12 标题: 回复 #21 sky_force 的帖子
金庸的小说看十遍也不闲少,大唐双龙传看一遍都闲多,什么叫浪费时间。
到旧书摊去看,黄易的书到处都是,本本都那么厚,谁有兴趣看?
反到是一些经典小说老找不到,金庸的书老是一转眼就被买了。
作者:
sky_force 时间: 2006-12-24 12:27
原帖由 夏侯称 于 2006-12-24 01:12 发表
金庸的小说看十遍也不闲少,大唐双龙传看一遍都闲多,什么叫浪费时间。
到旧书摊去看,黄易的书到处都是,本本都那么厚,谁有兴趣看?
反到是一些经典小说老找不到,金庸的书老是一转眼就被买了。
金庸的书我大多数也看过十几遍啊 《大唐》你不喜欢就算了 看来你是比较有古意的那种人 金庸在后记中多次提到人们的感情是不以时代为转移的 所以他以此为主线 不过可能因为小说看多了的缘故 鄙人对煽情有点过敏...
黄易的书我也就看《大唐》 其他全部无视 现在感觉想象力来得比煽情有意思 至于在作者的语言方面 你要懂得取舍 金庸是“无招胜有招”了 但就像宋缺说的 真正的高手要懂得“有意与无意之间”那种境界
金庸的书太好找了 用google一搜到处都是 随便逛一个旧书市场必有所获 武侠小说不都这样吗?
[ 本帖最后由 sky_force 于 2006-12-24 12:28 编辑 ]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12-24 16:44 标题: 回复 #23 sky_force 的帖子
哎,近来评黄易的小说,评到我都腻了。
《大唐》就只是黄易最不错的一部了,但要说耐看,看黄易YY历史也没什么好看的。《大唐》吹到最后还不是随着李世民称帝,黄易写的故事结局老是这样,
如果像电视剧的把寇仲整死那还差不多。
在描写历史人物方面也让人看起来不爽,老把一些历史人物说成什么魔道中人,
历史牛人老不如黄易自己的脚色,像李靖武功又不高,又不会什么遁甲之术。
寇仲和徐子陵的性格也不十分突出,像是戚长征和风行烈的复制。
一写些老书网上就找不到,在旧书摊金庸的书像射、笑、天、神这些就比较难找。
古龙的小李飞刀系列、楚留香、陆小凤也很难一次找到全套的。
作者:
武之圣者 时间: 2006-12-24 20:22
看了孙晓的文章,也回顾了自己看武侠的经历,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很深,也很对.
嘴里还能叨念萧峰郭靖张无忌,沈浪叶开李寻欢,而事实上,这都是许久许久以前看过的,重新去温习?我想我没那个精力,毕竟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事.
作者:
小马828 时间: 2006-12-24 21:38
好多年不看了,近8年,,只看了诛仙
再往前看的是黄易的
作者:
无量佛 时间: 2006-12-24 22:50
电视那个锉,没什么好多说的。我只觉得结局有些不合理,这么一大帮子人要招安没那么容易的,我宁愿寇仲死于阴谋或战场也不要这么窝囊。电视好么,投降也就罢了,为了一个政变被推翻的皇帝的话不但把少帅国双手奉上还老老实实去送命,真是不怕不窝囊只有更窝囊,什么东西,咋不去拍琼瑶。讨论一下小说吧。大唐不让李世民称帝还能让谁称帝?那还能叫大唐双龙传吗?让寇仲来?那是架空、架空!而且跟倭人画漫画开着金刚舰在二战打败了美国太平洋舰队没什么两样。
历史牛人未必就不如黄易的角色,论阵容大唐哪个势力强的过天策府?若论武功虽不及主角但哪次不是主角逃跑避瘟神那样避那些名将,再说了,这也是碰上主角,金大侠那成吉思汗的那些纵横欧亚的名将还不是被区区黄河四鬼搞得鼻青脸肿?若论打仗,好歹人家是主角,宇文化及、李子通他们就让寇仲虐虐吧,李密正当倒霉何仿成全一下寇寇呢(蒙哥不也是正当倒霉)?至于唐营诸将,我不记得寇仲正面碰上太宗占过什么大便宜的,除了逃跑就是投降,国力不济嘛。踢开李世民,就拿李绩来说。黎阳是李正当倒霉的时候,况且窦建德重重围困之下,寇仲的到来不过是催化剂而已。陈留的战事两人只是坚持不下的平局,而寇本人更用“占尽先机”来评价这个对手。还有遁甲之术,您怎么不问大唐里为什么没有李元霸呢?
要说魔,何为魔?祝玉妍说的很清楚,魔门就是失败者意识形态的代名词。朱元璋参加的食菜事魔是魔门,毛润之参加的共产共妻曾是魔门,有何不妥?何况大唐的历史魔门板手指也数的过来:长孙晟,裴矩,尹德妃,尹祖德,武则天,左游仙,林士宏,再加半个王世充好了,很多吗?
寇仲和徐子陵的性格绝对不能算不突出,只能叫性格重复。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12-24 23:35 标题: 回复 #27 无量佛 的帖子
哎,我就知道有人会走出来和我长编大论。
我的意思是电视锉,但黄易应该让寇仲死于阴谋或被李世民打败。至于李世民称帝,寇仲又和李世民争什么?黄易把历史插入假想剧情,结果还是跟着历史走,像朱棣是历史的胜利者,朱允文就是什么魔教的人了。
像历来的武侠小说,都是侠者以武乱国,写历史中一些起义失败是理所当然。
黄易想寇仲和李世民打,最后又打不成就是失败。
别的不说白马之盟是谁之功,和那突厥打仗又是谁的功劳,在这些问题上寇仲写得比李世民有用。
我说的也不是武功,看《寻秦》吕不韦、魏无忌、田忌这些历史牛人,就被整得团团转。至于那些纵横欧亚的名将,金庸有没有岳飞武功被高?范蠡剑法也很高?
金庸不是一流历史家,所以他不多写历史。黄易呢,那段历史火他就写那里,每次写到最后就没戏了。金庸写的是武侠不是历史,黄易谁知道他在写历史还是在写武侠?
魔教我说的就是林士宏、王世充这些,把一个乱世写得神神化化,剧情复复杂杂。
另外黄易写的人物太多,所以性格都不太突出,每部小说都出现一大堆人物,我大多做跑龙套,像什么魔教八大高手,名字记得的没几个。
我看梁羽生的小说都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12-25 00:25
武侠就不该有定式
虽然不喜欢黄意的玄幻系列
作者:
雳子 时间: 2006-12-25 10:19
确实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看过武侠了
还是喜欢古龙的小说
金庸的看了一遍没有太多的感觉
最几年出来的一堆
看了两本黄易的寻秦记和大唐
大唐又臭又长实在是没有耐心看完
寻秦记除了YY比较多以外,情节还是比较好看的
但每当说起“武侠”二字
我首先想到的还是古龙……
作者:
云川 时间: 2006-12-25 14:04
打个广告:
武侠春秋qq群:30971773
欢迎加入,讨论武侠或者交换武侠资料.现在已经有了七个人了
ps:两位解毒使不要给我删了哈,至少要保留一段时间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12-25 17:06
俺我QQ好像被盗了,武侠资料嘛,我最近都在网吧上网。
作者:
无量佛 时间: 2006-12-25 21:14
唉,又一个喜欢装腔自大的家伙。你规定武侠应该怎么写?我打那么点字也不容易, 你也好歹看一下。
“如果像电视剧的把寇仲整死那还差不多。”我说“我宁愿寇仲死于阴谋或战场也不要这么窝囊。电视好么,投降也就罢了,为了一个政变被推翻的皇帝的话不但把少帅国双手奉上还老老实实去送命,”你又说“我的意思是电视锉,但黄易应该让寇仲死于阴谋或被李世民打败。”我怎么觉得这最后一句接不上前面呢?李世民称帝那是白纸黑字写在史书上的。不跟着历史走,你的意思是金老该让张无忌和韦小宝黄袍加身,称孤道寡?难道你只认同带着3把ak,到*朝去平日灭欧一统天下的形式?除了架空,任何历史有关的小说都有一个回归历史的问题。大唐在这里做的并不好。而要说这种努力是错的,那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魔的问题我也说过了,无神即无魔,就像共产主义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资本主义有卡麦锡。要是有一天共产主义统一地球,布什父子就是历史反革命。
玩太阁要不是为了cg收集谁会去打那个农民结局?若以成败论英雄岳王爷岂不是蠢蛋?投降诏安也是要有资本的,寇仲要是和电视里一样废物,谁去招他?梁山土匪不杀官兵,孙悟空不大闹天宫哪来的诏安?寇仲塞外兄弟多这种事帮的上忙,就和夜袭阴山是李靖的功劳一样,当皇帝不是要事事亲为的,要不然养那么多官僚干吗?玩个koei还要四处挖人勒。(大唐里写的清清楚楚的,和突厥打仗没寇仲什么事,见63卷十三章,黄易抄了一段史书)。
我也不只是说武功:
“若论打仗,好歹人家是主角,宇文化及、李子通他们就让寇仲虐虐吧,李密正当倒霉何仿成全一下寇寇呢(蒙哥不也是正当倒霉)?至于唐营诸将,我不记得寇仲正面碰上太宗占过什么大便宜的,除了逃跑就是投降,国力不济嘛。踢开李世民,就拿李绩来说。黎阳是李正当倒霉的时候,况且窦建德重重围困之下,寇仲的到来不过是催化剂而已。陈留的战事两人只是坚持不下的平局,而寇本人更用“占尽先机”来评价这个对手。”
寻秦里项少龙身边老婆朋友死伤枕藉,连一个太太平平的宴会都没有赴过,被人忽悠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胜了点rp。这也能算耍的人团团转?(田忌作古久矣,是田单)。金老爷子让西毒觊觎岳飞的拳谱还不过瘾。谢逊骂东邪西毒,骂郭靖杨过,骂张三丰的时候也没忘了捎上一个“神拳散手岳武穆”。像阿凡提这种高手,段和誉这个皇帝难道都被忽略了吗?范蠡剑法不行,难道吕不韦,魏征就能飞叶摘花?
黄易写的历史都是冷门。像三国满清他是不敢碰的。他们唯一的特点就是乱世。唯一有那么点“没戏”迹象的也就是大唐。金庸和黄易写的都是融入历史的武侠或融入武侠的历史,区别在于程度和手法,若能以历史成分的多寡决定小说优劣。我们都应该惟推古龙,金庸也在绝大多数写武侠的人之下。你看不懂就不行?那为什么那么多人看得懂?我还不知道相对论和时间简史写的什么东西,你知道?
什么魔教,我还未在大唐找到这种东西,显然你在用金庸的模式去套黄易,这是不可能的,他老人家虽是泰斗,但也不是武林百科,无所不包。你对电视中奇装异服,尖声细气什么四大寇更有认同感吧?记住,魔门(圣门)!好一个神神化化,忘了明教白莲教基督教伊斯兰了?忘了共产国际三国轴心了?大唐是撒豆成兵还是剪草为马了?您都渴望“遁甲之术”了竟然还说大唐神神化化?剧情复杂了不好,难怪你会认同去电视啊,确实是有益大脑休息。天涯国观里随便拉一个人也知道什么叫代理人,什么叫傀儡,什么叫宗主国,什么叫后台。
黄易的人多最大的坏处是不利于搬上银屏。偌大个天下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中国人计划生育果然历史悠久。无群像塑造的重点人物塑造不过是沙滩上的高楼,一推就倒。现在后进大多这个毛病,不管摊子铺的多大,就顾着几个酷哥仙女,浑然忘了天地间营营役役为了共同目标生活打拼的人。我在重复一下魔门八大高手,魔门!很多都是上一代的人了,早该被淘汰了。
我对梁老先生没什么不敬。可为什么走出来和你长篇大论的都是为了黄易而不是梁前辈呢?
作者:
无量佛 时间: 2006-12-25 21:17
自觉有些激动,关于魔门我推一个帖子,也是一家之言,和神化不沾边:
在黄易的小说系列中,魔门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这个神秘的宗派渊远流长、人才辈出,虽被人以魔呼之,但详考其行为事迹,实不外是由八个被边缘化了的小行会之间组成的一个松散联盟。黄易小说中虽然未曾明白地描述出魔门的历史源流,但循着小说中些许蛛丝马迹,却可以约略描述出魔门发展、构成的大致轮廓。
在黄易小说的历史世界中,若将《荆楚争雄传》之类的中短篇忽略不记,最早当可追溯至《寻秦记》的年代。在那群雄逐鹿的春秋战国之世,大地之上还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王者,百家争鸣就意味着每种理念的推动者,都可以平等地向林立的候王推广着自己的思想。没有中心,就意味着没有边缘;没有一个人被高抬为永远正确的神,自然也就不会有人被踩落为魔;所以在《寻秦记》的时代,还未曾看见魔门活动的痕迹。
然则好景不长,秦国一统天下,汉室继秦而兴,君权开始膨胀而笼罩一切,官方意识形态亦随之成为天地间唯一响亮的声音。于是一些原本亦曾活跃一时的阶层,由于价值取向与官方意识形态不尽相同甚且背道而弛,逐渐变得黯淡而失语。于是其中的一些有识之士,为了保存自己的理念,结成了以六卷《天魔策》为最高指导宗旨的共同联盟。
在这个联盟中包括了以从事服务业的女性组成的阴癸派,由刺客、雇佣兵们组成的补天阁,代表商贾阶层的天莲宗,保存了原始道教残余的真传道(分为道祖真传与老君观,这个分支极具象征意义,颇可解释“魔”字的由来)等两派六道。当然,由于各行业兴废上的时间不同,这个由两派六道共同构成的主体应当是在一段较长的历史阶段内逐渐形成。
因为他们与主流相悖,使得他们的一切无法进入公众的视野,从而公众对于他们由于无法理解而产生了种种的揣测与传说,而他们的形象又进一步在这些揣测与传说中走样变形,这几乎也是所有被边缘化的团体的共同境遇。而主流话语对边缘团体的打压,在正统写法里,也就叫做“卫道伏魔”。同样,总有些想进入主流话语的团体,通过对边缘团体的打压来表明自己的立场,从而取得主流话语辅翼的地位,比如佛、比如道,徐子陵所谓“千年道魔之争”,大抵便由是而来。
从这样一个历史理念出发,也便可以对魔门两派六道分别进行考察,从而得出关于魔门历史的一个大致印象。
阴癸派:从字面意义解,阴与阳相对,亦可视为女性的象征。癸的字面意则为女子月事(由此推想厉工的“紫血大法”,实令人不寒而粟,学这东西比学《葵花宝典》想必也好不到哪里去),癸另一层意义则通“揆”,《史记》称“癸之言揆也,言万物可揆度,故曰癸。”由是可见,阴癸二字实含有由女性而掌控天下的意思。
阴癸派掌握着《天魔策》中最精华的部分,相信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阴癸派的历史由来最为悠久。毕竟从事服务业的女性工作团体的历史,至迟在春秋之初已是有史可稽。而且这一阶层从来未曾中断,但在历史中历来都处于边缘的地位。在《寻秦记》中,这样一个阶层的实力已经颇为可观,如朱姬、单美美之流,几可以说是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天下的典范;稍次一流的凤菲、石素芳等,亦是名动公卿,影响甚大。
虽然此时她们还都只是在命运面前消极应对,缺乏主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把握自己命运的自觉。但相信这许多蕙质兰心的女子,在过多了随波逐流、朝不保夕的生活之后,终究会有人蓦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这个阶层存在的巨大潜力,尤其当她们有幸得到《天魔策》这样具有颠覆意义的指导性文件之后,阴癸派也便应运而生。
从《大唐》里看来,阴癸派如绾绾、白清儿,均颇得通过男性征服天下这一原则的精髓;《覆雨》中的陈贵妃与白芳华,更是将这个理念发展到一个新高峰。当然,在隐秘的历史中,阴癸派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只怕比我们想象中更为巨大,比如则天武后、比如陈圆圆。甚至哪怕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些社会热点新闻中,窥见阴癸派传人们活动的窈窕身影。
补天阁:游侠文明的历史亦属悠久。春秋战国之世,刺客可以堂而皇之活动于主流历史,但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建立,刺客们的黄金时光随之嘎然而止。他们一下子由门客甚至是国士的上层社会沦落为遭受主流社会排斥的边缘团体,相信刺客阶层中的许多人都对这样剧烈的身份转换非常不适应,在荆柯与高渐离的前仆后续中,其对秦始皇帝的仇恨程度,相信多少带有这个原因的影响。
刺客所奉行的准则与正常人是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必须时刻准备抛家弃子、背叛亲朋(具体事例可参见聂政、豫让等刺客前辈)。也正因此,当他们失去奉养,要融入正常人的社会,也必然最为困难。刺客团体的特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伙伴,这同时也意味着刺客团体哪怕在魔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也是处于边缘的位置。这或许也是补天阁的传承如此神秘以及补天阁的武功在两派六道中并非特出的主要缘由。
邪极道:邪极道的成立时间未曾明言,但在《边荒》中,向雨田可以做为一个座标。此时距淝水之战不远,淝水之战为公元383年,据石清漩的说法,在向雨田之前,至少有十二任邪帝。古人二十行“冠礼”,即今日之成年仪式,担任一门之长的,至少也应是成年人,《大唐》中跋峰寒说起:“七年前只二十岁就登上掌门之位”,从其口气中亦可推断出当时二十岁能当掌门实属特例。由此上推,大致可推断出邪极道成立的下限当为公元110年左右。而《大唐》中提及第一代邪帝谢泊“不容于当时独尊儒术的正统社会”,董仲舒上“天人三策”则在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 年),由此可知邪极道成立时间的上限当不能早于公元前132年。
《大唐》中曾提及第一代邪帝谢泊寄情医道,但并不能就此认为邪极道的营生仅此而已,否则实难以解释“邪极”二字是何来由。在《大唐》中,谢泊发现“邪帝舍利”的过程颇堪玩味。虽然近来回到过去的人员有爆增趋势,但在没有直接证据之前,恐怕无法认定谢泊跑到齐国古墓里是从事考古工作。
盗墓亦是源远流长的一大行业,有汉一代,如谢泊之类的行当更是盛况空前,以致刘邦立国时便要“以秦始皇守冢二十家”来防盗。王子今先生的《中国盗墓史》对此有专章叙述,此处不多赘言。现在的考古发掘中,“秦公一号”墓、河南上蔡楚墓中,汉代盗洞之多令人咋舌,亦可为一佐证。如此则丁九重那一身过时的装扮,其来路恐怕也有可以解释的地方了。
邪极宗的门人在汉末乱世中亦曾有过进入主流的机会,董卓、曹操甚至曾专门为之设立“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的职位。然则这等营生终究为天下人所恶,是以邪极宗列名魔门,为世所恶,亦可理解。
天莲宗:《大唐》里安隆的出场,便是商会首领,这颇可视为天莲宗所处阶层的代表性一幕。商贾阶层的黄金时段便是《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起止时间,即从春秋战国至西汉初年。当日家资亿万的大商贾地位可比王候,司马迁称之为“素封”,在当时的主流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与魔门其他流派阶层一样,正处于成形阶段的商人阶层在汉武之世遭受重挫。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行算缗令,对商贾征收财产税;元鼎三年(前114年)又令杨可告缗,从此“杨可告缗遍天下……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此后数千年中,在儒学笼罩一切的语境下,商贾一直被排斥于主流社会之外。天莲宗的成立,亦当在这一时间之后。安隆与辅公佑的投机性格,亦带有商人阶层普遍心理状态的深刻痕迹。
真传道:这个派别与融入主流的上层道教相比较,可以十分典型地诠释“魔门”的“魔”字是何由来。此派分为道祖真传与老君观两派,然则两派都体现了原始道教的特征,即对男女房事的重视与研究。
早期黄老道是否可归入道教历史,学界历有争议。但成制度的道教最早见于汉末的“五斗米道”,却是毫无疑义。五斗米道起自民间,采取军政合一的管理体制,将治下的教民编户管理,称为“种民”。而由普通百姓成为“种民”,则必须经过一个男女合气交接的仪式,即至今仍保存于《正统道藏》中的《上清黄书过度仪》,其间对于男女性事种种姿式、时间、技法,有着极为详尽乃至苛刻的规定,以此来作为入门仪式,足可见原始道教对于男女性事间的重视与研究。
然则自曹操迁张鲁入关中,道教逐渐脱离民间,走向上层化。在道教主流化的过程中,必须自觉地按照主流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来审视原本传承自民间的种种风俗,隐藏掉一些与主流社会不符的仪式仪轨,由此获得主流社会的接纳。
是以南北朝时,陆修静、寇谦之分别从南北着手整顿天师道,对于男女性事的研究,亦在这一时候被彻底地从正统道教边删除。寇谦之措辞严厉地称这些原本曾堂堂正正地属于道教传统一部分的东西是“三张伪法”,是“妖妄之言”。妖与魔并称,于是这些保存了“妖妄之言”的“妖道”,自然也便由正道沦为魔门。
真传道的境遇,可谓极好地揭示了与主流社会不符的边缘化团体如何被主流社会妖魔化的过程。
灭情道:在《大唐》中,关于灭情道的资料甚少,席应甫一出场即行倒毙,实为过场人物。惟有从尤鸟倦与安隆那句“找相公”的对话中,或略可窥见席应所从事职业的端倪。
我们应该注意到,实质上在散花楼推开厢房后,席应与边不负“各拥一女”,并不曾如安隆所诉般抱着个“相公”,是以此话似可以视做安隆对于席应所从事职业的一种反讽。
此外,书中在介绍席应相貌时使用了“白晢清瘦”一词,而更具象征符号意味的是让席应披一席青衣(不知道梅派、张派、陈派,也总看过张国荣GG的《霸王别姬》吧?),则席应的男性服务业从业者的身份,可谓呼之欲出。
关于席应身份的另一个证据,其实可以追考至黄易的《寻秦记》。在这段同样由黄易书写的历史中,龙阳君与赵穆,正好可以与笔者上文所提出朱姬、单美美交相辉映,由此可见黄易的武侠世界中,本身便注意到了男女服务性行业间的对称。沿着这个思路走下来,在魔门这一数量对偶并以阴癸派为首脑的派别中,给男性服务业从业者留下一席之地,实属合理推断。
据此,祝玉妍与席应反目良久后,又复勾结在一起这一曾令安隆与尤鸟倦大惑不解的问题,或许可以有一个简单的答案。毕竟不管怎么说,二人间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最为接近,当年华逝去,心中的那份感受也最可互通,相互间的慰藉也便最能搔到痒处。如此则祝玉妍推许席应的“自创功夫”仅次于石之轩,实在顺理成章,而复意味深长。
男性服务业从业者的命运,与女性服务业从业者差堪仿佛,或者说更差一步。这一阶层的盛世亦在于春秋战国至西汉阶段,龙阳之癖与断袖分桃这两句成语均出于这个时代,而且在这一阶段他们历史上还出现了卫青这一赫赫英雄,然则自两汉之后,男性服务业从业者再难登上主流历史舞台,灭情道的成立,应该便是在这个时候。
魔相道:由于资料太少,无法推断魔相道的具体营生。从赵德言的所方所行来看,可谓略具纵横家风采,而其曲线“救”国的方法,亦似乎为后世吴三桂、汪主席等所继承,然仅据目前资料,无法断言其来源,姑且存而不论。
花间派:之所以将花间派列在最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花间派一位不世出的人物,不但影响了魔门今后的斗争方向,更几乎影响了整个历史。
《大唐》中的候希白以画技出入王候府邸、以替人画肖像为生计,很好地揭示了花间一脉颇具艺术气息的小手工业者的身份。书画艺术的成形当在两汉之际,书画词赋本属高门大阀的专利,然则魏晋之际,篡位权臣四起,道德沦丧,一帮出身高门大阀的公子出于对黑暗时局的忧仇愤慨,选择了与主流社会相对抗的人生态度,相信花间道的萌芽,亦当在此时。此后庶族逐渐掌控了实际政权,隋末唐初之际,正是门阀世族体系整体崩溃的黎明前夜。在这个时间段上出现了石之轩这样的历史性人物,不得不让人感慨于伟大导师对于历史进程与英雄人物之间辩证关系的论断是何等英明。
与魔门其他流派相比,花间道份属主流社会的边缘团体,这一属性决定了它在魔门两派六道中的尴尬地位,而花间传人传承自世家大族的自命风雅,同样也使得他们与其他魔门中人格格不入。是以花间一脉几乎注定得不到《天魔策》最核心部分的传承。然而花间传人的出身以及他们对于主流社会的相对融入程度,却又使得他们对于魔门同伴,相对而言保持着一分天然的优越感。隋末唐初,当这一对宿命般的矛盾集中到一个骄傲的花间愤青传人身上时,他寻求解决矛盾的过程几乎改变了历史巨轮转动的方向。这一段关于石之轩的历史,留待另文叙述。
魔门的对手本来是整个主流社会,而不应当是佛、道二门。然而在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的数千年前,魔门领导人的觉悟在很长时间内未曾意识到解脱自身枷锁的关键在于让自身成为主流。做为联结两派六道的一个松散联盟,能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核心价值只能是《天魔策》。《天魔策》号称古今四大奇书之一,想来包罗万象。如果落在战国时政治家的手上,或许可如注《老子》般解注出无数治国之道。然而魔门各阶层从未曾真正成为主流团体的领导者,在政治上缺乏自觉。是以他们只能从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角度出发来解读《天魔策》,也便是在斗争中保全自己的武功,以及追寻超越死亡的天道。在佛道二门自愿跳出来充当镇压魔门的打手之后,他们的目光也便无法越过佛道二门这两个直接对手身后看出他们最大利益的所在。于是魔门与主流社会之争渐渐也便变成了所谓的道魔之争、佛魔之争,甚且在一个名为慈航静斋的后起之秀争取到主流社会长期打手资格后,魔门的格局一降再降,斗争的目标竟尔变成了慈航静斋。
从魔门斗争的历史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保持先进理论指导的重要性。由于缺乏革命理论的指引,边缘阶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由自发斗争上长到自觉斗争的高度,这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惨痛教训。
但是,历史总是有许多偶然组成的必然。隋未唐初魔门中一个天才的个人行为,无意中开启魔门斗争的新方向。自石之轩之后,魔门与主流社会之间的斗争从剑峰相对的武林争斗,走向了与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的搏奕大格局。
作者:
sky_force 时间: 2006-12-25 22:21
qq群都加了10多个了...
楼上兄弟强 别的不说 光是那片字海就已经让人佩服了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12-26 06:59 标题: 回复 #33 无量佛 的帖子
我提到电视大意就是想把寇仲弄死,黄易写的结局就是那样的无趣。像那个什么鬼王也是,在那种时代出来混的,不当皇帝有谁活得长的,刘伯温的死大概都和朱元璋有关,黄易写的那个鬼王能活那么长,这就是历史人物不如他写的人物,太假。
我说的跟着历史走,是主角跟着历史混,最后都是那安全去那。就是跟着李世民秦始皇朱棣混,最后就是入山林。
第二个问题,你有些误解,不说也罢。
第三个问题我主要说的人物的能力,岳飞挂了,怎么写不行。吕不韦田忌在与项少龙智谋比拼上就有些不如,胜利通常还不是属于项少龙的。项少龙寇中以假身份混进敌人都城又出了什么事,敌人好像都被不知道。
唐代的小说很像很多,肥水之战也很出名,其实也没什么,只是难道大,写起来多少不够符合历史。
下面我不打算说下去,黄易的小说我看得不多,魔门是什么我还真不了解,但像入道成仙一说我真是苦笑不得,老子本人也是无神论,只是后人加以神化。
作者:
潇湘剑雨 时间: 2006-12-26 11:23
孙晓?就是哪个写英雄志的?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12-26 17:33
我又有时间来装腔自大了。黄易就是可以把魔教的影响写得过大了,女人也是人也有野心,这样黄易就被列入阴癸派了?那样我也没办法。至于那些文官多是读孔孟老庄,怎么会有魔门思想。如果魔门像黄易写的那样,想加入魔门的人一定不少,如此魔门应该是社会的主流,问题他又被人们称为魔。
另外魔门的出现都应该怪董仲舒了?怎么不见其他的思想派流要去推翻儒家。魔门想让自己的思想也成为统治者的思想,有类似魔门思想的历史人物就列入魔道也无不可,但黄易时常也牵扯到无关的人,按黄易写的魔门影响太过大了。
随便说黄易写的两大圣地,两大圣地也与武林有关吧。那就可以把武当和少林的地位概括了?
在明代最受尊崇的要属武当了,结果呢?那算是历史的不如黄易自己写的吧。通武侠的人都知道少林憎人曾经帮助过李世民打王世充,在他的小说里好像只有两大圣地的人未卜先知谁将来会得天下,所以他们都会出来帮忙。黄易的小说可以说是很有创新,但也把新派武侠引入了一个死角,像武功他也很少提到传统的武功,现在的新派武侠跟着黄易的路线走,大多已经失去传统武侠的风格了。
又“侠以武乱国”黄易的小说中的武林中人过分的参入国家大事当中,显得不太现实,就像魔门很难走入主流社会。
作者:
无量佛 时间: 2006-12-28 00:53
我也想把寇仲弄死,可和电视这种死法天差地别。这个结局并不算差,反正武侠中归隐山林数不胜数,我只可惜前面的布局。不当皇帝活不下来乎?太绝对了。同样严酷的汉初政局,周勃、樊哙、夏侯婴、陈平是怎么活下来的。历史上范蠡张良又如何身免?就以明初而论朱元璋的布局还是在死后不久被推翻了?没有人是万能的?鬼王这个角色就是很强,不行吗?并不像电视那样把所有人都弄得很弱智来体现人物的强,也不是在塑造万能的人物,有何不可?整部书最强的还是朱元璋,朱元璋看不到身边的天命教,鬼王也看不到。朱元璋居安平五路,鬼王、庞斑、浪翻云亦局中是棋子一枚。为什么皇帝要杀功臣?因为威胁。刘邦为什么要杀?因为他“将兵不过十万”。为什么朱元璋要杀?因为他年纪比他的臣下大了。所以刘邦只杀韩、英、彭这种武将,朱元璋却谁都要杀。就连千古一帝李世民大去之日,对李绩又是使得何种手段?李绩毕竟还是活下来了,而为了一句预言他差点就杀了全部姓武的官员,但也只是差点。问题不是那么简单的,像有人说英雄里无名不杀秦始皇是独裁,是不民主。这片子如何不去说他,我就纳闷了,为什么无名就没有不下刀子的民主和自由?对于几十年不上朝处于共同阵线的鬼王,在对付外敌内祸之余,是你会如何?别把他们想象成圣人,但也别把他们想象成格格巫。假不假,天知道。 屈原在两千多年前问苍天:到底有没有夏朝啊!我们今天该怎么回答他?
如何不跟着历史走?袁承志活跃的时候李自成势如破竹。郭靖在蒙古的时候,成吉思汗冉冉上升,回到大宋就屡退强敌。就算要写悲剧你也要给先他一个舞台吧?大英雄佩大悲剧嘛。不然寇仲帮隋炀帝,跑上来发生宇文化及造反被咔嚓了,全剧终。有人买帐吗?
项少龙在秦国,受宠了,吕不韦翻脸了;争取了中立派,鹿公徐先死了;去杀田单(我再强调一下不是田忌,您不会没看我的文吧),杀错了;策反王he,王龁死了;平叛成功,把李牧给招来了;逃出战场,成了通缉犯;进了歌舞团,被大小姐套牢了;终于能恢复身份了,曹秋道的战书来了;死活回到秦国,吕、嫪不行了,徒弟要灭口了;总算上天有好生之德,徒弟心软了,儿子又和老爸过不去了非要改名字,项羽?项羽!可怕的是老项还有个学说:历史是不能改变的,只是我们不能知道他的过程。看来这断子绝孙是差不离了。胜耶负耶?别忘了项少龙还是回到过去有攻略的。谁谁说的:若历史能够倒流,90%的人会成为伟人。假身份是大约是三次吧。第一次董匡,赵雅这关没混过去,罢了。还算成功,事后龙阳君、田单一个个把他叫破。第二次楚国,从未见面的李嫣嫣把他叫破,李园也没瞒住。第三次齐国,有谁被瞒住了没有?
唐代,如果那些质疑“大唐为什么没有李元霸”也可算知道唐史的话倒还不算太冷。遗憾的是连知道李元霸的人都很少。唐剧是这两年的事,像大唐行镖这类小说也只是大唐双龙传出来后的事。淝水知道的人不少,那是因为初中课本上的人数比例给人印象深刻。而东晋南北朝实在是很冷门,也就几个典故为人熟悉。像陈庆之冉闵也是近几年网上流传开来的。像淝水知道朱序这个名字的就去掉一大半,何况淝水只占边荒的三卷,主要是后面的。孙恩起义有多少人知道?
入道成仙一个提法而已,黄易说的是破碎虚空,科幻迷还可能会联想到进入异次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武侠体系吧。我能比较大唐和射雕谁武功强吗?斗胆一句四大名著哪一部没有仙人,黄易也只是让人凭空不见,跟死了也没什么分别。可笑吗?老子和黄易有多大关系?我记得宁道奇、葛洪、孙恩都是道教的吧?
女人有野心不见得就是阴癸派,网上那么多人骂的慈航净斋呢?思想觉悟不要紧,背景马虎不得。文官读孔孟,那读孔孟之前呢?上个党校就党性了?你怎么知道我不是抓党票混饭吃?何况一样米还养百样人。那时候要往上混就要通过孔孟之道,就像现在资料都是英文的多,我要学知识赶英超美学英文我就是汉奸了?想加入魔门的人多乎?不见安隆被揭发后一帮人避之唯恐不及?上官龙也一力否认身份?这一要归功于主流社会抹黑宣传的功劳。听没听说马英九曾经要告mjd诽谤侮辱?你知道他们说他什么吗?gcd。搁我们这这能上升到诽谤高度吗?还有一个就是东方人的事大主义。文明冲突论中有论述,可以参考一下。
谁无关谁有关难说,谁知道人民中的刘德华在哪里。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若是当初身先死,千古忠奸有谁知。提个名字,封德彝。
自黄天当立到打倒孔家店,其他思想推翻儒家的努力从未消失。其他思想流派可以事大,比如佛教的本土化,和道教的自我整理。如34楼所言。魔门并不是一个思想,而是思想联盟,是既不变通也不妥协的思想集合,当然也谈不上其他思想。
两大圣地与武林有关。少林在覆雨属于八派联盟,和八派外的两大圣地只是合作关系,并不是概括。该不该写,可有必要?反正峨嵋也不是尊女卑男的门派。张三丰何时人物大路的有三个说法,张三丰和太极拳我就抄一段书
关于太极拳起源的几种说法
关于太极拳起源和创始人,众说纷纭,大致有唐许宣平、宋张三峰、明张三丰、清陈王廷和王宗岳等五种不同说法。
唐代许宣平,安徽歙县人,李白东游,见许宣平题诗传舍,以为是“仙诗”,至歙县屡访之,不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本末》说许“辟谷不食,行如奔马。唐时每负薪卖于市中。李白访之不遇,为题诗于望仙桥”。说他是太极拳的创始人,则无他证。
宋张三峰为武当丹士之说,宋、元、明三代并无史料可据。黄黎洲于清初为明遗民内家拳家王征南撰《王征南墓志铭》,系据高辰四所写王征南言行而成,以为内家拳“盖起于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进,夜梦玄帝授之拳法,阙明,以单丁杀贼百余”。其言荒诞不足信。
明代内家拉扯宋徽宗时代有所谓武当丹士张三峰为祖师爷,原与清初创造的太极拳无关。
张三丰,据《明史·方伎传》记载,“辽东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宝,三丰其号也。以其不修边幅,又号张邋遢。”但《明史》又说:“或言三丰金时人,元初与刘秉忠同师,后学道于鹿邑之太清宫”。至于张三丰创太极拳一说,是辛亥革命(1911)后的一种附会而已。
王宗与王宗岳是两个时代的人。据现有资料,王宗岳是清乾隆年间人,著有《太极拳论》。关于王宗岳的生平待后详述。
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王廷是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任温县“乡兵守备”,明亡后隐居家乡,晚年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如《遗词》上半首说:“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寇,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如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陈王廷于明亡时正当壮年,到“年老残喘”,尚能“耕田”、“造拳”,可推定其创造太极拳,应在十七世纪的七十年代,即1644年明亡后的三十年光景。《黄庭经》,是道家“嘘吸庐外,出入丹田”的导引、吐纳方法,从《陈氏拳械谱》可知,太极拳套路有太极拳(一名十三式)五路,长拳一百零八式一路,炮捶一路。结合导引、吐纳,成为内功拳一种流派。他的《拳经总歌》却总括了其所创拳套的理法,录于后: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此歌诀见于陈氏两仪堂《拳谱》,歌词深受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影响.戚继光是明代整理民间拳术的杰出人物,他总结和整理了明代十六家民间著名拳法,并吸收了其中三十二式编成拳套,收入《纪效新书》中,被称作士练武之源。戚氏的《拳经》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远及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三十二式,长拳短打,去芜存精,用刚用柔,兼收并蓄。它的拳法“式式相承,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大大矫正了当时流行的满片花草,华而不实的花拳之弊害,成为新的拳派。 戚继光与陈王廷相隔约半个多世纪,对陈王廷创造太极拳影响很大,戚氏《拳经三十二式》被陈王廷吸收了二十九式编入太极拳套路,如《拳经》以“懒扎衣”为起式,陈王廷所造拳套七路都以此为起式。甚至陈式《拳谱》和《拳经总歌》的文辞,也仿造戚氏的《拳经》,可见影响之深了。然而,这仅仅是说继承和影响,并不是说陈王廷的太极拳抄自戚继光,更不能说戚继光创造了太极拳。陈王廷的功绩在于继承了戚继光的拳术遗产,并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新的拳派,这就是太极拳。举个例子来说,如陈式太极拳中专门练习周身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性的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方法,在戚继光、俞大猷、唐顺之、陈冲斗等拳术著作中均无记载,其他各派拳术中也无此训练方法,而是陈式太极拳所独有的竞技方法。
而十八棍僧救秦王的传说比关羽过五关还不可信,不足为凭。我还是要说,您咋不说大唐为什么没有李元霸呢?
两大圣地我早看他们不爽了,要我写的话,我会说项少龙留了本书给他们。。。。。。。。。言归正传,至少他们算不到武则天吧。把执政党掀下去,原本也是很难的,想想儒教当国的历史有多长。对于知道历史的我们来说,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现实,对于书中的人来说,那是两大圣地努力的结果。
武林、庙堂并不是毫无交集的两个整体,而是同一整体按照不同原则进行划分的目录。像武侠讨论有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大侠成天寻仇比武如何维生?这就牵扯到武林和经济关系。知道少林寺第一个俗家弟子是谁么?赵匡胤啊。不如说参入国家大事的普遍练武吧。反正大清皇帝练武是必修课。杀敌自保也有个照应,有钱有空。庄稼汉谁管这个。学武习文莫不如此。
武侠小说本不在于武术或散打的普及,近代武功最好的作家是诸葛青云,其次是会几下散手的梁羽生。黄易自己的小说,寻秦注重腰力臂力和大唐更强调精神状态的风格就差了好多。我觉得孙晓的这篇文章很多都是为楼上写的。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12-29 02:41
就因为前边的布局太过了,最后只能草草了事。前面我只提到了电视剧,你就死缠住不放,电视剧本来就和小说是两回事,郑少秋的楚留香人人都说经典,古龙却不以为然,但古龙也没有告郑少秋,只是笑笑就过。其实电视拍得在好也难以表达小说中人物性格和剧情风格。我提到电视剧不过想说寇仲应该要死,至少李世民不会放过他。
不当皇帝活不下来乎?恩,这点说得有点过了,应该是在朱元璋的时代很难混。
你也说朱元璋谁都杀,朱元璋如果能杀鬼王的话,按他的性格就绝对不会放过鬼王。如果不能,那鬼王还不强?咱们刘伯温前知三千年,后知一千年还死于非命。
好像朱元璋还惧怕鬼王,好像是因为鬼王才让朱元璋称帝的。至于皇帝杀不杀功臣,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李世民是什么?他是为了民族大义才发动玄武门之变的?
所以寇仲让天下给李世民。朱元璋死前要把帝位传给朱棣?所以《翻云》的主角们全部去帮助朱棣。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如果胜利者是李建成,黄易大概会写李世民发动叛变,李建成大义灭亲杀了李世民。朱棣呢?通明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要把帝位传给朱棣这说法根本不可信。对于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事,黄易还不够深入了解,但他又要写这些人物,其他武侠小说多少会避开历史人物不写,或是碰到自己不善长写的地方不写,黄易的小说总是从头写到尾,有的地方写得好也罢,写得不好就浪费时间了。
如何不跟着历史走?我更正一下,应该是跟者胜利者走。上面说了,因为李世民、朱棣是胜利者,所以主角就跟着他们混,但李世民、朱棣未必就是最好的,历史的失败者难道就要是最差的?朱允文的行为如何和魔门扯上关系,跟不要说黄子澄、齐泰这些读书人了,历史人物是有行事出身的记载的,不应该对他们的行为和性格扭曲。就算是罗贯中写的曹操、周瑜,现在也有人在骂他。
在黄易小说中皇帝都是被人选定的,主角不帮其他人,难道一定要帮皇帝?
自秦统六国开始,天下就没有出现过最完美的皇帝,既然皇帝不完美,就未必要帮他们。反正历史是注定的,难道就不能在小说追求完美的社会吗?至少是武侠的社会。郭靖为国为民是大侠,袁承志也追寻没有战争的时代。
“侠以武犯禁。”武侠本来就不应该和皇帝这类人混在一起,郭靖、袁承志也没有争权力,也没有帮助争权力的人,就算有也出于一定的目的。按黄易的小说是主角不像魔门的人当皇帝,那些失败者就变成魔门的人了。就算郭靖西征,也在战争中厌倦厮杀。袁承志帮李自成的出发点不用说了。
(我再强调一下不是田忌,您不会没看我的文吧)(唉,这是我说错,我又没有反驳,这你也追着说。我还见有人说过五关的是伍子胥呢。)
秦始皇是项少龙搞出来的已经够,以秦始皇这样的人会放过项少龙,不过这是小说不用那么苛刻,这就不说了。
项少龙和寇仲有没有被发现是次要的,但他们最后是以胜利而归,我看项少龙就把赵穆整得团团转的。
唉,我在说清楚一点。不是说那个朝代热闹,是说那段历史,人们知不知又是另外一回事。其实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和原来那些历史不太对版。其他武侠碰到热闹的历史大多都是避开的。像玄武门之变有寇仲参入,白马之盟又和寇仲有关。
至于肥水之战有上百万人开战还不热闹,难道小说中的人物对肥水之战没有影响?
边荒我没看完,因为太长,有的地方又无趣。
黄易的破碎虚空是他的一种风格,这我只能说我不喜欢,没什么意见。
难道女人来来去去就要扯到阴癸派和慈航净斋?
上面我说过历史人物是有行事出身的记载的,在这个不应该扭曲别人的思想。
不见安隆被揭发后一帮人避之唯恐不及?上官龙也一力否认身份?
小说总还是和现实看法不同,现在喜欢魔门的书迷如何之多,他们都骂两大圣地,
如果现在有魔门这个派流,那会怎样?
儒家未必是最好的思想,但是统治者最喜欢的思想。另外农民起义大多都搞点迷信,和推翻儒家思想没太大关系。
我说的是黄易不尊重传统门派,在明朝最手尊崇的就是武当,什么八派联盟?什么两大圣地?他们在合作上两大圣地的地位不高过少林和武当?
太极拳和张三丰的事不说我也知道,但又怎么样?张三丰是武当的开山祖师,在武侠小说中已经是公认的了。太极拳的出处是很难说清楚了,太极拳很早在武当流传又如何解释?闻名武侠的少林七十二绝技连影子都没有见到。
少林憎的事在武侠小说中是常有提到,我没去过少林,当然没见过那块石碑。
关羽走单骑在通俗小说也是公认的了,至于为什么没有李元霸,那要分清楚大唐到底是武侠小说还历史演义。
在黄易小说也只是两大圣地和魔门了,其他门派就算出现身份也不高。
侠就是与持权者有矛盾,什么是侠?除强扶弱,替天行道,快意恩仇。侠是不受国家规矩限制的,他们有他们自己的规矩。如果一个武林中人当上了君主,就不能算侠了。
我没有说小说中武功的风格,而是黄易对传统武功的遗弃。像上面说的没有少林七十二绝技,各种常见的派流和武功黄易都不写了。
作者:
无量佛 时间: 2006-12-30 00:48
我很讨厌电视,我对电视很有情绪,您不提电视的事我在这里以后就不再提了。
首先刘伯温这个人,当然是智慧的人物。但不是前知三千年,后知一千年的人物。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是朱元璋。刘伯温之于朱元璋,差不多是诸葛亮之于赤壁。鬼王大
才,也不会超过韩信之于刘邦。但是,请注意,鬼王有兵权吗?有人脉吗(估计比不上西宁派吧)?一个王爵,大敌当前有何必要去搞掉他?谁都会先让他和里赤媚他们先拼上
一场吧(还是那句话别把他们想象成圣人,但也别把他们想象成格格巫。)。若说朱元璋想做掉鬼王只是作者在暗示的话,那他想把怒蛟帮、塞外联军做掉就是明说了。可结果
呢?天命教那档子事完全出乎他和鬼王的预料。结果浪翻云、庞斑都跑了,朱棣也不处理了,鬼王,当然也逍遥去了。正如金庸所说,人力有时而穷,刘伯温不是前知三千年,
后知一千年的人物。朱元璋也不是。
黄易的历史能力,我是挺佩服的,历史人物自三国演义起降,小说,评书,变化,歪曲数不胜数,罗贯中当然可以骂,但也没说因此三国演义就没看头了。我对这方面也算小有
兴趣,黄易并不让我闹心。史书为胜者言,若以事实为准我们如何得知事实?若以史书为准那么黄易恐怕还不够肉麻。不只黄易,古往今来哪个作品有把玄武门后李世民去吸他
老爸乳头请罪的情景写出来或拍出来的。李建成成功了,李世民自然就是“魔门”,李建成当然可以除魔卫道。别忘了“墨门”自称“圣门”。圣门,圣地,一字之差;魔门,
圣门,也是一字之差。记得祝玉妍如何教育寇仲如何教育寇仲的吗:你以为圣门的人当皇帝就要鱼肉百姓?任何人想在那个位置坐下去就要安抚民众,天下太平。朱棣,用秦梦
瑶的原话,他和他老子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可见并不是个圣人,书中他刺杀自己的父亲,遣刺客杀韩嫁祸他人,也没有怎么捧他。历史上他无疑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我想着应
该是个共识?不过建文和崇祯是民间最有同情度的两个失败皇帝。本来嘛,被叔叔抢了自己的家业,挺可怜的,可是这不是宫廷伦理剧。正如杨威利讽刺同盟政府:王子被奸臣
篡位流落在外,我们是什么,帮王子打败奸臣恢复王位的骑士?靖难这档子事,朱棣是有点准备的,先动手削藩的可是建文。朱元璋传位朱棣,书中是他死前几天仓促决定的,
根本不及发布,所以和历史并不冲突。就跟焚书坑儒来掩盖项少龙一样,捅一个窟窿不要紧,只要能自圆其说。像多尔衮杀了皇太极,乾隆姓陈,雍正夺嫡,顺治出家,九难神
尼,李自成未死,又是何种历史?齐泰、黄子澄书中只是支持建文,并没说他们是天命教的。建文也只是个傀儡。再说,我已经多次解释过了“魔门”的意义,你也知道书迷中
有很多魔门的支持者,不会在一个名字上看不开吧。朱棣李世民不是最好的,但最好的在哪里?历史人物不敢写是因为底气不足,黄易敢写,能写。人本是社会、历史中的一份
子。
小说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能一味yy。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郭靖守城,最后只能城破身亡。袁蛮子秉承父志,兵败流亡海外。涯山的悲剧,扬州的屠城仍在上演。难道无力回
天,名垂青史就是英雄唯一的归宿?项少龙一开始想的是荣华富贵,这并不可耻,但最后在元宗、纪嫣然、邹衍的影响下,用统一的手段来“除天下之大害”。寇仲要为自己争
一口气,可是在赫连堡延敌血战,为小长安带来和平,最后举国来投放下半壁江山为原来的敌人拼命也是一时之气?他们只是不是失败者而已,难道成功也是种罪过吗?或许不
是最好的,但他们尽力选择着他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的。项少龙从离开赵国起就厌恶战争和政治向往牧场,寇仲多次向徐子陵表示他为何而战。李自成是反贼,清兵说我们抢的是
闯贼的天下。帮李自成的袁承志自然也是反贼。换个说法叫魔门就不能接受了?就说他们是魔门好了,君不见网上有多少魔门的支持者,绝对比圣地还要多。魔门也并不总是失
败,武则天、元朝就是一个例子,只不过没笑到最后。
(田忌这个事不是我抓了不放,而是你在36楼又用了一次)
赵穆在寻秦中原本就不行,比孝成王差不多,放大唐也就一宇文化及,而且也不是历史人物。项少龙他们只是活到最后,胜利而归的是嬴政李世民,项说服蒙骜就失败了,寇洛
阳也没守住。他们的结局比之管仲邪和李靖又有多少分别。
想和历史占边的就没有不凑热闹的,从吴越争霸到康熙亲政,从武则天君临天下到土木堡之变,积极参与,求之唯恐不得,何来避让?有冲突才有戏剧性。一段平平无奇的历史
为背景的小说就等于没有历史背景的武侠小说,像剑玄录中的高将军,算是哪朝哪代?新的云梦传奇又如何?淝水的当事人谢玄谢安符坚慕容垂亦是小说中人,敢没影响我都不
会放过黄易。
历史上,并没说玄奘出行带着三个宠物的,历史上也没说郭靖守襄阳。远的不说,就说十几年前的天安门,几个当事人都有什么背景什么目的什么作为?你我说的清楚吗?更不
要说写小说了。小说是故事,不能把小说当历史读,也不能要求小说是历史。故事有高下,但不是以历史为准星。不然小说书架上只要摆24史好了。
并不是小说和现实不同,而是时代不同。科举时代四书是圣经,圣人是不会错的。几十年前红宝书是圣经,领袖是不会错的。今天的人看后者觉得可笑,看前者也不认同。
洪秀全说圣父拿鞭子抽孔子不是倒儒?红卫兵打倒孔家店不是倒儒?明教的明尊何以被称为魔,射雕三部曲里也有所讲。张宝孙恩就算不是彻底倒儒也被妖魔化而不得不站到对
立面。因为承认他就表示我错了,我错了还能当大哥出来混 吗?秦承法家,汉初崇黄老,被曲解的儒家上了台有两千年,期间有几次短时下台,三民主义,共产主义竞争上岗,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改变就要推翻。
几大门派?发明这调调的是卧龙生。后面的来者可还尊重了他的门派?谁规定武侠一定要这么写?连门派都要规定的死死的。DND吗?武侠小说公认的?你也说了那些是编的七十
二绝技影子都没见到。怎么样?人家金爷爷可以编黄易为什么不行?况且张三丰三个出处就有一个是明朝中期。黄易还没有写过这么晚的小说吧?黄易写的是武侠小说,不是金
庸小说吧。金庸自己都说请把飞狐和雪山当两部小说看了,为什么和他没什么关系的黄易小说要遵守他的门派设定?他有什么必要要这么做?再说一次,您怎么不问为什么没有
李元霸呢?哦,那是历史演义,那你要的会遁甲之术的李靖又从何而来?黄易要是写九阴九阳的金庸全,金庸新倒也罢了。他不是。所以我从不祈求金庸参照DND规则来设定男主
角,我也不觉得要按照金庸小说来设定门派。
侠有不断的引申,史记游侠列传的“今之所谓侠者”并没有为国为民之说,金庸伟大的地方,在于对武侠创造性地发展。若要拿他来限定武侠的发展,那他也就是武侠的掘墓人
。
传统武功,我只听说过陈氏太极,杨氏太极,孙氏太极,吴氏太极,唯独没听说过张氏太极。既然陈氏太极,杨氏太极,孙氏太极,吴氏太极可以被摈弃,那摈弃他们的张氏太
极被摒弃又何足道哉?好歹大唐里还有海灯法师用过的一指禅啊。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6-12-31 00:44
这个...俺认输好了,看完已经用了不少时间了。
对于我和你的想法,就像你和喜欢看电视剧观众的想法一样,越扯越多我还扯出一些无聊的问题。
重要的说明一下,我没有说所有小说都按金庸的来写,但就不应该抛弃传统武侠一些东西,别说金庸,就算古龙、温瑞安是金、梁之后的新派武侠,但在他们那里仍然看得出传统的武侠风格。
武当有太极一字拳、纯阳太极拳,反正太极拳在武当很流行。
作者:
无量佛 时间: 2007-1-1 02:13
从头看了一遍,好像不沾边是扯了不少,和主帖有直接关系的大概就是关于“摒弃”的那一部分。对于何为“传统武侠”,我们在这一点上相信是界限和程度的区别。上面的大多有点自娱的意思,写的爽了就开无轨电车了,若是网下交流,说不定我会请你喝酒。
其实我个人对修真仙侠类的小说就兴趣不大。而黄易的书里,边荒中的仙门诀我就没什么兴趣。自金梁起的小说被成为当代新派武侠小说以和民国的旧派区别。
对于太极拳,tiger1970在金氏地理学的帖子中也有讲。其实我并不是说要太极和武当撇清关系,也不是认为不能在小说中采用张三丰创武当的说法。我只是觉得把没有提到这一说法来作为黄易摒弃传统武侠的根据不妥而已。
新年快乐。
作者:
夏侯称 时间: 2007-1-2 20:20 标题: 回复 #43 无量佛 的帖子
其实我对黄易也没怎么深入了解,现在的网络小说流行,传统武侠真的几乎不存在了。
而现在的网络小说多有效仿黄易的小说,因此有这想法。
是不是张三丰创太极拳是难以考证了,但传说是有的。
武侠小说根据传说来写问题就不大了,所以像诸葛亮、刘伯温写成知三千年,后知一千年的人的历史小说也没有问题。
作者:
温柔的一刀 时间: 2007-1-4 04:19
孙晓写的也算武侠?他好像就弄了个英雄志吧,感觉像半神话的,写得也不怎么样
作者:
温柔的一刀 时间: 2007-1-4 04:21
在下看武侠只看梁金古的,温的也看过一部分,比较偏好梁和古后期的,金的为人在下觉得不怎么样,影响了对他作品的看法
作者:
墨叶 时间: 2007-1-8 10:58
金庸在历史中加入虚拟角色且少扭曲历史又不伤害人物性格.上
古龙泛指历史,不影响情节.中
黄易又是历史又是魔门.夸张有余,沉稳不足.有噱头,无本事有不能藏拙.下
作者:
武之圣者 时间: 2007-1-8 11:39
孙晓写的也算武侠?他好像就弄了个英雄志吧,感觉像半神话的,写得也不怎么样
虎躯一震,居然有人这么评价孙晓.
另:孙晓还有一部隆庆天下,就算没隆庆,一部英雄志就奠定了他在武林的地位.阁下既然没仔细看,就不要妄作评论了.
作者:
shanxilong 时间: 2007-1-8 22:12
原帖由 温柔的一刀 于 2007-1-4 04:21 发表
在下看武侠只看梁金古的,温的也看过一部分,比较偏好梁和古后期的,金的为人在下觉得不怎么样,影响了对他作品的看法
金的为人是不怎样,至少我认为不怎样。创立《明报》时,鼓吹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和亲G报纸论战,又在小说里影射某些东西;晚年回到大陆,越发变得亲G,自己以前的言论一概不提,处处都是歌功颂德之声,真是感慨人性之变化……
作者:
无量佛 时间: 2007-1-9 19:02
历史上有“魔”名的本不是屈指可数,最近就绞死了一个。
作者:
sfyung 时间: 2007-1-9 20:24
原帖由 墨叶 于 2007-1-8 10:58 发表
金庸在历史中加入虚拟角色且少扭曲历史又不伤害人物性格.上
古龙泛指历史,不影响情节.中
黄易又是历史又是魔门.夸张有余,沉稳不足.有噱头,无本事有不能藏拙.下
可不是哩
钓鱼城换成襄阳, 这么改, 对”当时”东亚的”历史”影响实在太大了
还有其对王安石, 韩侂冑等的评价…哈哈, 生造罪名, 还不损害人物性格?
楼上第二位就说的对了, 老金就是像岳不群, 那怕酗酒的古龙还比他更有骨气
作者:
tvbgods 时间: 2007-1-9 21:54
真正最后看的应该01年黄易的大唐吧,那时大三还有去租书。02年有了电脑就不看小说了,后来在网上断断续续看了十来几章边荒和小说风云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都没看完。但基本上武侠论坛还是天天来,现在不看小说但看论坛上的讨论贴,虽然很少发贴。倒是红楼梦毕业后仍看了一遍,我一个夜看的ID估计被删了吧,两三年没去了,最近看了红楼梦中人结果跑去一看ID没了。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7-1-10 00:20
自从上大学以后就没真正的看过一部武侠小说。
算起大概已经三年多了。
作者:
01xx01 时间: 2007-1-10 18:31
大学后就少看了
高中前看的金古黄温及其他
大学看梁,感觉不如以前好了
网络小说无视
作者:
雳子 时间: 2007-1-23 02:12
原帖由 温柔的一刀 于 2007-1-4 04:21 发表
在下看武侠只看梁金古的,温的也看过一部分,比较偏好梁和古后期的,金的为人在下觉得不怎么样,影响了对他作品的看法
握手
怎么每个字都是我想说的话啊?
呵呵
实在是不喜欢查同学
作者:
szwd1997 时间: 2007-1-23 03:10
回头不见浪子笑,常忆先生泪如刀。
作者:
seamanwqy 时间: 2007-2-14 20:38
古龙不说人话,所以我不看他的东西。
作者:
ysy 时间: 2007-2-14 23:15
梁羽生还不错,金庸当然是最好的。至于古龙,他的写法风格我确实不喜欢,不过肯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喜欢的。
作者:
明智 时间: 2007-2-20 00:13
对新近的武侠作家,我有深刻印象和较高评价的只有孙晓和凤歌两人. 确实是因为书还看的比较少的缘故......大家有其他好作家推荐吗?
另,说到黄易,纵然有人不喜欢,也不用这样贬低......大唐寻秦在我上学时还是很中意的书. 当时他的其他中短篇我也都看过. 没有黄易,只怕大家更寂寞.
小说吗,人家爱怎么写就怎么写,读者看爱就看,指手画脚的指责作者的构思和风格没什么意思.没谁逼你看不是?
作者:
杆神 时间: 2007-7-18 17:39
推荐古龙小说全集观看地址
http://www.rxgl.net/gulong/
看的最多的就是古龙小说了,有空也弄个排名玩玩
作者:
霜染白狐头 时间: 2007-7-18 17:45
仍然追看英雄志
作者:
谈笑话吴钩 时间: 2007-7-18 18:56
黄易在连载大唐时让人期待,可现在.....
古龙的书倒是经常重复的翻看,但只是重读那些经典的情节.
金庸嘛..看的多了反尔不想再翻了
作者:
tonglingya 时间: 2007-7-22 18:54 标题: 11111111111
喜欢看古龙的.................................
作者:
关内侯 时间: 2007-7-22 23:58
开什么玩笑。绝大多数看武侠小说的人只看过金庸?作者应该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很多城市的书屋里头武侠类小说里并不只摆放金庸的小说……其他小说也摆放,就算金庸的小说战有绝对地位也不能一相情愿的认为大多数人这辈子没看过其他无暇小说
作者:
高宠之恨 时间: 2007-8-17 23:58
大陆新武侠...
凤歌的 昆仑 是经典~相当赞
接着现在连载的 沧海 有超越 昆仑 之势
孙晓的 隆庆天下 也精彩
现在新崛起的武侠作者给武侠小说注入新的血液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