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曲有误 周郎顾
[打印本页]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6-12-3 13:09
标题:
曲有误 周郎顾
曲有误 周郎顾
建安十三年,曹操起兵八十三万伐吴,破荆州,下江陵,击刘备既溃,屯于江北乌林,峙周郎军,图毕其功于一役,时冬月也。瑜少英名,瞳紫,具将帅才,时年卅四,吴中皆呼之周郎。吴主拜为左都督,统三万水军,合刘备败军二万,称十二万,乃屯于南岸赤壁。
周郎密启吴主,曹操人众将广,而今不习水性,使大小舟船百余艘,首尾相接,延绵十里有余,吾欲破之,唯火而已矣。吴主嘉其远略,乃委周瑜全权,以抗曹军。
瑜既受命,至军中掌印。帐外寒风萧瑟,霜挂枯枝。瑜检弓兵、水军、后勤诸部,遇兵士衣着陋甚,唇紫脸青。乃一一垂问家事。
复曰,吾一日效命都督,则家中老母尚有续命之粮可用也。
复曰,吾子三岁矣,而尚未睹其面,此役毕,心愿可遂。
复曰,妻上月临盆,今不知如何。
复曰,吾弟惊夫,性胆小,父母怜爱之,故代之入军门。
乃升帐点将。鲁肃言曰,操人众,粮草被服需亦众,而操不可尽得,军士饥寒,此军心一挫也。且北人不适南地,瘟疫丛生,病者无数,此士气一挫也。军心既无、士气亦寡,我军借天时以攻,循地利以防,胜不过旦夕耳!今操不谙水战,使船舰相接,当用火攻破之。火之所到,尽成雄兵,人岂可当之,断板残甲,焦人枯鬼,可为我东吴备曹丞相北来之礼。
瑜曰,是此计也。然兵者,大也。胜负之数,瞬时可异也。因问黄盖。盖为当世之猛将,亦多谋略。闻周郎问策,乃复,今操八十三万,我只十二万。子敬所道,亦是实情。况都督心中已有成策矣。周郎不语,踌躇至三。当日大帐议,瑜皆不纳。
至晚,程普问周郎计。帐中无人,兵士乃报,都督即升帐毕,仍回南池子。普大惑,忽见瑜之将台遗文字,乃启镇纸。上书:右都督均鉴,当速谕令各部广积干草火物,不得懈怠。后日丑时二刻风起,三刻毕。当用之。公瑾。余白处墨渍点点,瑜所用秋霜横白笔尚蘸于鸡血红丝砚中,墨冻微干。于是普于战则明,于瑜则愈惑之。
南池子,位赤壁左,乃环水之湾,可避风雨。背倚樊山、前瞻阔水。瑜之闲适所也。瑜于涂泽之中建一馆,称惊水轩,轩下系一小舟,唤沉草舟,小桥之所爱也。馆外辕门唤鸣鹿门。是时白草当风、浓雾临诸。舟中小桥吟唱,其曲婉婉,闻道是,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如此反复,瑜听之木然。
瑜乃尽去铠甲,复更素袍,北望操军,船舰首尾相接,森然严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虽不睹板上兵士操练,而令行之声徐徐可闻。于是亢声吟道,修我戈矛,偕行同袍。修我矛戟,同仇与子。修我甲兵,征战偕作。小桥闻则止乐,瑜遥望天南,见虚、危、室等昏暗无光,似摇摇欲坠,心头无状悲苦涌起,取乌金鎏弓,白鹭羽箭,挽成十成满弓直直朝天射去。
日在甲子,瑜懒惫。与小桥泛舟泽中,因问,吾若身死,汝当何为?小桥泣对,妾亦死也。瑜笑,汝死,吾真死也。乃合衣相倚,枕睡于舟中。
当夜丑时,风从西北起,小桥唤周郎,离舟回馆。瑜不纳,命小桥抚琴在侧。馆外辕门,军士启,丑时程都督升帐点兵。瑜不应。一刻,军士又报,黄盖以近曹操军。瑜又不应。
二刻风大作,瑜恐小桥寒,遂命罢琴。三刻风稍渐,瑜披衣出仓,乃立于舟头,遥睛北眺,烟炎张天,火映半空,红灼赤壁。哭喊之声猎猎,不绝如缕。前军斥候马下参跪,报曰,程都督请周都督谕,黄盖以蒙冲斗舰数十艘,发火烧船,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北军溃,落水者无数,皆溺亡。我军损不过千。现操率残部,遁入乌林。追否?瑜默然。斥候复问,追否。瑜反身舟内,遗所爱螭虎羊籽玉佩于甲板。
乃对小桥语,操固雄耳!而今汉家正朔,操有僭汉之心,持中原八十三万男儿伐我,而尽丧此地,操之罪也,焉加于人哉!况八十三万。自此夜后,尽作赤壁鬼,其亲若何,其妻若何,其子若何,诚可哀也。语毕,仗剑引杯,三酹以奠,泪下而叹。乃抚琴曲,词曰:
江东乌啼累,雾起水榭台,小桥浴衣褪。青丝无碍紫瞳回,八十三万,此夕月缺,告奠一酹贪醉。
中天霜重甲,五更吹角将麾。披衣坐起数天星,虚、危、室、壁、柳卫。我忍顾,曲误萧声由鬼。素巾火赤壁,苍苍入逝水。
2006-12-1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6-12-3 13:15
网上好事者演绎这两句话说,一乐女,爱慕瑜,为得一顾,不惜曲误,周郎熟谙音律,闻误则顾。
我闲这种爱情故事格局太狭小,又极喜这句话,和这个人,所以重新写,翻为新义。
作者:
孔雀王
时间:
2006-12-3 20:18
好深奥,某实愚钝,天资浅薄,读不懂也...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06-12-3 22:33
红狐兄好文采,构思也很有意思。南飞最近翻脂评,感觉脂砚斋和畸笏是一女一男两个人,女的大概是曹大师的同辈,男的应该是长辈。红狐兄以为呢?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6-12-3 22:38 编辑
]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6-12-4 01:07
《周郎顾》一文稍发
我得意于此文,嘱咐大家只准说好话不准说坏话。其实我极希望听见坏话,但总要先听足了好话,满足我得意此文的心理。
“曲有误,周郎顾”出自《三国志》,原文只是说,周瑜从小时候就精通音律,喝了三大杯酒,都能听出弹琴的弹曲子哪个音符出了错,一出错他就要回头看看。后来有人演绎了一下这个故事,说是宫女爱慕周郎,故意曲误,引周郎回头。现代人根据这一演绎,又谱写了一个极其哀婉凄美和让人欲罢不能的爱情故事。
我后来看这些故事,也为演绎者的演绎感慨不已。但更让我着迷的还是“曲有误,周郎顾”六个字,似乎总能演绎很多故事出来,这六个字散发着不一般的魅力。
于是,我便打定主意了。某日无聊,在纸上写写画画,便勾出了文末的韵句来。故意用一些清寂、却又颜色对比浓烈而且事实反差大的意象来。希图勾画出一个潇洒英俊雄才大略挥斥方遒又细腻温柔小心翼翼悲天悯人的周郎。但我发现一个极大的失误,那就是除了我,大家根本就看不懂这首曲子会包含这样的意思。
我开始准备写一小段序文附在曲前。这就是现在的倒数第二段。但仍觉不好,又想起有位幻想作家用明清笔记体写了一篇三生石的,于是也开始用明清笔记体写了更多的解释内容,乃至从曲开始倒着写完了全篇,我老老实实承认,这篇小文写的颇为奇怪,就是因为不是第一段第二段写下来的,而是倒着写回去的,第一段是最后写完的段落。
我自己在全篇中有点小心思,揭出来一些,都是学雪芹笔法,实在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我要写一位周瑜,他能在抉择中选择卫护家国的选项却痛苦万分,痛苦来源自将军对士兵的爱,对人责任的认知,对百姓民生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他爱自己的士兵也爱敌人的士兵。
所以用询问兵士疾苦,与鲁肃只求胜利而决绝火攻任他焦人枯鬼为一对比。而周郎岂不知火攻乎?他知道,他上吴主信,和军中将军们都知道,但决心是难下的。
所以,周郎所吟是“同袍”之歌,改自诗经《无衣》,而小桥所唱更是照搬诗经中家中妻子等丈夫归家之曲。
所以,周郎苦恼,遁避小居,却又留计程普,只能寻求小桥的安慰,或者自己朝天放箭发泄,在听到曹军崩溃,胜利不是他先想到的,而是悲痛八十三万男儿,以至“遗所爱螭虎羊籽玉佩于甲板”。
所以,他看见“虚、危、室等昏暗无光”全主兵火,心中哀叹民生疾苦。
曲有误,曲是赤壁鬼的哀曲。《三国志》说“三爵后”,周瑜犹能顾曲,我说,不是三爵,是这位大丈夫“三酹以奠”以后的叹惋。
我严格本着解释此曲作文,于是曲中“素巾火赤壁”对应“瑜乃尽去铠甲,复更素袍”。我为周郎设计了一个紫色瞳孔的标志,曲文皆有提及。这种例子很多,不再一一细举。
我尽可能借用原著,因此采用了一些三国志原文,不细举。
我为自己保留了一点私心,给我的小桥。不细举。
我写此文一言蔽之,是要告诉大家,这个世界这个历史,假枭雄多而真英雄少。
为这篇陋文,我喜爱的,做这么一点发阐,如杜拉斯说,这样的文章,由不得自己写出而又舍我而去。
贡献于大家面前。
2006-12-4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6-12-4 01:08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6-12-3 22:33 发表
红狐兄好文采,构思也很有意思。南飞最近翻脂评,感觉脂砚斋和畸笏是一女一男两个人,女的大概是曹大师的同辈,男的应该是长辈。红狐兄以为呢?
完全赞同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6-12-4 02:18
我觉得那两个都是长辈。
我甚至支持雪芹不是小一辈,是某人托名的偏僻说法。
也就是说,两个都是长辈,第3个也是他们一伙的。这样,就不是儿子了。
主要是敦家兄弟诗所谓扬州梦。
雪芹怎么梦扬州的?那时又没电影技术。他还真能元神出窍去玩?
还有一点 脂批总是说芹不在,等他回来看。芹成天整晚的去哪里了?芹脂看起来感情很好,却常不在一起,但距离并不远,隔几天就能看批语的。这关系不怪吗?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2-4 02:19 编辑
]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6-12-4 02:34
呵呵,我发红文没人去看,现在发了一篇三国的,却都在讲红~~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6-12-4 02:51
你的红帖我都有顶啊,希望继续啊。我也发点我的,请继续指教哦。我以前不沾红学边的,比较可以代表未受红学流派影响的外人新人观点哦。多谢了先~
作者:
慕容剑
时间:
2006-12-4 11:01
狐兄这一写,周郎的儒将风度淋漓矣!
赤壁用兵,举重若轻,颇合东坡词中“谈笑间”一句
“曲误”也不再拘泥于儿女情长,而是放眼九州子弟,更显周郎性之恢弘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6-12-4 11:02
QUOTE:
原帖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2-4 02:51 发表
你的红帖我都有顶啊,希望继续啊。我也发点我的,请继续指教哦。我以前不沾红学边的,比较可以代表未受红学流派影响的外人新人观点哦。多谢了先~
如此最好的,一来就接触观点总会有先入为主的沉疴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6-12-4 11:03
QUOTE:
原帖由
慕容剑
于 2006-12-4 11:01 发表
狐兄这一写,周郎的儒将风度淋漓矣!
赤壁用兵,举重若轻,颇合东坡词中“谈笑间”一句
“曲误”也不再拘泥于儿女情长,而是放眼九州子弟,更显周郎性之恢弘
感动啊,我此文发了几个熟悉的论坛,你是第一个说出我心里如何思量构造周瑜形象的人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6-12-4 11:05 编辑
]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06-12-6 14:30
标题:
回复 #5 悼红狐 的帖子
这个构思含蓄,南飞第一遍没有看懂~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06-12-6 14:36
标题:
回复 #9 廖化将军 的帖子
南飞也有顶贴~!南飞也很期待廖兄的大作~!
红学没啥兴趣,红迷是真的。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