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象山心学概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冷雨飞
时间:
2006-11-24 17:44
标题:
象山心学概论
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阶段,是宋代至清代占统治地位的学术体系,其传播影响至东亚、南亚各国。宋明理学分为两派:一派以北宋的程明道、程伊川兄弟和南宋的朱子为代表,以“理”为最高范畴的“理学”。另一派则是以南宋的陆象山和明代的王阳明为代表,以“心”为最高境界的“心学”。虽然心学与理学的对峙与冲突构成了宋明理学发展、演变的经纬,但心学从其诞生之时起就因为诸多原因被指责为“杂袭佛禅”,成为一大公案。其争辩至今仍无定论,因此作为心学创始人的陆象山也就自然成为被非议的焦点人物了。
由于象山本人主张不立文字,反对著述,因此他一生只留下少数诗文、书信、杂著、讲义、行状、碑铭之类。后其子陆持之据此编成《象山先生全集》,并附以其论学书札及讲学语录。此书由象山弟子袁燮主持刊行,初刻于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年),成为现在研究陆象山生平与思想为数不多的最重要资料。因此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陆象山仅只于历史课本中见过,并且只知他提倡的“心即理”与朱子不同,如此而已。对于这样的一个大学者,普通人对他的认识只有“心即理”三个字,似乎太过贫乏但也无可厚非。而学术界对陆象山的研究,在上世纪前半期就曾出现过一个热潮,许多学者都致力于对心学体系的阐发和论述,发表的成果也颇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些成果中除了部分思想史、哲学史方面的著作之外,却鲜有对陆象山的全面论述。如侯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崔大华的《南宋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张立文的《宋明理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等。
而且就是在这些思想史、哲学史的论述中又陷入了对陆象山心学源于禅宗的举证说明之中。认为陆象山是把禅宗思想跟儒家思孟学派的主观唯心主义结合起来,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题,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主张把理、性归诸一心,硬凑成所谓“心学”的思想体系。他所说的“天道”、“天理”,已不同于传统儒学之作为社会政治、道德立法者的“天”,而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带有本体色彩的哲学﹑伦理范畴。如果说,传统儒学在“天”、“天道”与“人性”、“心性”的关系上,主要是在“天人合一”的大框架中谈“天”如何为“人”立法,“人性”如何根源于“天道”,人们应该如何“修心养性”以合于“天道”。那么,陆象山心学的思维方式则更倾向于“天人本无二,更不必言合”,亦即“天道”、“心性”本是一体,都是“心”的体现,在“天”曰“天理”,在“人”为“心性”。二者在思维方式上的区别,一是“天人合一”论,一是“本体论”。“天人合一”论的立足点是“道之大原出于天”,“人道”是由“天道”派生的;本体论的基本思想,是“天”、“人”本是一体,不论是“天道”还是“心性”,都是作为本体的“心”的体现,不存在谁产生谁,谁派生谁的问题。虽然从总体上说,陆象山还没有完全拋弃“天”,但其之“天理”,已与传统儒学作为世间万物之主宰和人伦道德之立法者的“天道”不尽相同,它同“理”、“心性”名异而实同,都是世间万物乃至人伦道德的本体。所以学界认为象山的此种本体论思维模式在相当程度上是受隋唐佛教理论影响的结果,因为注重抽象本体是佛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陆象山只是在援禅入儒和援道入儒的路上,比宋代其他理学家走得更远一些罢了。
更有甚者认为象山心学否定了客观世界的存在,连同作为一个感觉体的“人”这样的客观存在,也在否定之列。是企图转移阶级斗争的目标,以麻痹封建制社会最下层真正的贫苦农民,其政治思想的阶级调和论是很明显的,是一种典型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哲学。其中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陆九渊集》,就以包遵信所作《陆九渊哲学思想批判》代替前言,其批判过于激烈,观点也较极端,对读者起到了不小的误导作用。
其实陆象山心学看似与朱子相背离而流向佛禅,是由宋明理学发展的内部规律所自定的,所以要真正了解象山心学的思想体系,就要先要清楚象山所说的“理”与“心”的具体涵义。
象山之“理”具有三层涵义:
第一、“理”是宇宙的本原。“此理在宇宙之间,未尝有所隐遁,天地之所以为天地者,顺此理而无私焉耳。”
第二、“理”意味着一种法则性、规范性和秩序性,是宇宙自然、社会所必须遵守的总规律。“此理充塞宇宙,天地鬼神且不能违异,况于人乎?”
第三、“理”是政治、礼法制度、纲常伦理的最高准则。“爱其亲者,此理也;敬其兄者,此理也;见孺子将入井而有惊惕恻隐之心者,此理也;是知其为是,非知其为非,此理也;宜辞而辞,宜逊而逊者,此理也;可羞之事则羞之,可恶之事则恶之者,此理也;敬此理也,义亦此理也。”
象山的“心”也具有三层涵义
第一、“心”是人身之本。“人者政之本也;身者人之本也;心者身之本也。”
第二、“心”是人先验的道德理性,是一切人皆能成就;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特质的存有。“(仁、义、礼、智)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与我者,即此心也。”
第三,“心”是宇宙的本原,它与“理”在作为宇宙的本原上是一致的。“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陆象山不同于朱子在其思想体系中将天理与人欲、道心与人心进行划分,他认为:“天理人欲之言亦自不是至论。若天是理、人是欲,则是天人不同矣。……指人心为人欲,道心为天理,此说非是。心一也,人安有二心?”因为与朱子的“性即理”不同,象山虽然也承认理的本体地位,认为理支配着宇宙万物的变化和社会伦理秩序,但他提出的“心即理”是将自己哲学体系的基点建立在“心”而非“理”上,这个“心”,是凌驾于一切之上,而又不脱离“吾心”的主体精神。这样就和朱子等人把“理”视为自然与社会最高的终极原则也产生不同,象山认为“理”的普遍必然性必须通过人“心”来证明,人心之“理”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体现。“理”不在人的心外,它存在于人的心中,只有通过人心的活动,才能感知天地万物的存在,才能体认天地万物之理。因此“明理”即认识宇宙真理和社会人生的道理就用不着探求外物,只须向内用功,发明本心,就可以充分了解认识天下之事物及其所以成为该事物的“理”,只要反省内求、“自存本心”,便可以搞好道德修养。可见“自存本心”是象山在认识论和道德修养上提出的“基本功”,在他那里认识论和道德修养论是紧密相结合的。而且,只要按照“本心”的“理”去做,一切视、听、言、动都是对的,他说:“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缺,不必他求。”并且象山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不过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而已。所以人们若要完善自己,可以不必广读圣贤之经传,只要“求其放心”,发明“本心”就可以达到目的。可见象山虽然讲心理合一,但必须通过人心的活动,才能体认“理”的存在,才能认识它的内容和实质。
象山将理安置于心中,赋予了心与理绝对的普遍性和超越性“理乃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同心”宇宙万物及其存在之理,就植根于此心之中,使此心成为一种先验的道德本体。应当注意象山并非认为客观事物生长于一心之中,要以主观吞没客观,也并非说宇宙万物之理是心的产物,而是说明主体之心在达到天理,实现天人合一方面能起决定作用。强调了内心本体所具有的道德原则与宇宙普遍之理的一致性与同一性,心具有无限的认知功能,具有与人无间的融通性,吾心之理即宇宙之理。没有人,万物则只是自然的存在,而无所谓价值和意义。人的责任和力量就在能有所思,认识世界,从而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社会,创造为人所需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象山就是基于此确立了“本心”这一本体概念。
从以上可以看出,象山心学源于孟子,因为孟子的本心就是道德价值的根源。它是先验的、独立不依于经验,普遍的人所共有的道德主体,是万化之本。孟子从成为圣贤的角度说明了这一点,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人高于动物的地方在于礼乐道德规范背后的心理差别,“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既然人人都具备先天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也就是仁义礼智之心,那么人人都有机会体认天理成为圣人,即“人皆可以为尧舜”。一个人只要努力发展仁、义、礼、智这四端向善的萌芽,并且不断通过自省的方式驱除私欲的遮蔽,不让尘世的物欲“陷溺其心”,最终就能体认天理成为圣贤。孟子因此而阐发出了道德内省的纲领:“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把天命与人性统一起来,说明了一个人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灵明本心,就可以知道自己自然的本性。由于人性是天道在人身上的反映,因此能知道自己的本性,就可以认识到天理;人们通过行忠恕,不断地减少他的自我、自私,最后达到人与天的合一,即“所以事天”。只要自己的心成为道德之心,自己的性成为道德理性,进而也就是人的理想价值之所在了。孟子希望人们明白,在人性上,圣人的本性与普通人的本性是相同的,即“尧舜与人同耳。”只是他们能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不让善性被私欲蒙蔽。只要能不懈地用力,则圣人可学而至,“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象山就是继承了孟子的这一学说,我们不难发现在象山心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四端”、“万物皆备于我矣”、“先立乎其大”等,都出自孟子。除此之外,他自己也有一番陈述:“(詹子南)尝问:‘先生之学,亦有所受乎?’曰:‘因读孟子而自得之。’”明代王阳明也断定“陆氏之学,孟氏之学也。”但是象山对于孟子思想的继承不只是仅根据孟子所著的文字知解而已。他是经过其自身对真实人性的深刻反省后,体悟到孟子所言不虚,而创发心学的。虽然象山说:“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罅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认为孟子已把道理讲明,自己已无须多言。然而他更加明白,任何一套建构完整的哲学体系,永远需要后代人用他同时代的语言及思考方式予以重新诠释及说明,这样才能使理论体系为当代人所熟悉及接受,让该哲学体系有传播和发展的可能。因此,象山又说:“孟子曰:‘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此天之所与我者,我固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故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吾之本心也。”陆象山是在对孟子思想经过自悟自证之后,继承了孟子将良知、良能,即人的先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感情指为本心的观点,并进一步发挥:万物如何皆备于我?反身而诚所得何乐?象山的本心已指向心的本然状态及明心后的境界。孟子的“我”是良知、良能或四端善性,象山的“我”则是包容宇宙万物之理的、完满无缺的本心。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被象山发展成为了“万物皆备于我心”。使本心既是道德实践的价值标准和探索对象,又是宇宙的中心和本原。据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孟子心学是陆象山心学的渊源所在。
心学博大精深,也很容易让人造成错觉。因为沿着心学的逻辑发展,理这个外在的宇宙本体,不仅最终要消融在个体的道德心灵中,而且要从普遍的“此心”归结到个体的“我心”。“此心”与“我心”等同,理与心等同。所以似乎在象山看来,只有心才是真实的存在,万物只不过是浮现在心中而为心所折射的幻想和虚影。我心似镜,万物则如镜中之花。“平生学问唯有一实(心即理),一实则万虚。”“既识本心,元无一物。”这样,作为象山哲学起点的“本心”就似乎成为一种“神秘莫测”的绝对精神实在,心学本体在他人看来也就似乎有了许多神秘主义的色彩,而这些“神秘主义色彩”又是禅宗所擅长的,所以心学会被误责为“杂袭佛禅”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作者:
Hipadsl
时间:
2006-11-28 14:16
象山心学源于孟子,因为孟子的本心就是道德价值的根源。
似乎孟子的是仁?道?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