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images/default/logo_bg.jpg)
标题: 演义中有关曹洪年龄的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河沟卧虫 时间: 2004-3-6 11:37
三国中有关曹洪年龄的问题
讨伐董卓时:189年左右
不数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操大喜,于村中调练军马。
此时曹洪总不至于还是个顽童吧?
马超渭水之战:???210年以后吧?
钟繇退守潼关,飞报曹操。操知失了长安,不敢复议南征,遂唤曹洪、徐晃分付:"先带一万人马,替钟繇紧守潼关。如十日内失了关隘,皆斩;十日外,不干汝二人之事。我统大军随后便至。"二人领了将令,星夜便行。曹仁谏曰:"洪性躁,诚恐误事。"操曰:"你与我押送粮草,便随后接应。"
曹洪失了潼关。奔见曹操。操曰:"与你十日限,如何九日失了潼关?"洪曰:"西凉军兵,百般辱骂,因见彼军懈怠,乘势赶去,不想中贼奸计。"操曰:"洪 年幼躁暴,徐晃你须晓事!"晃曰:"累谏不从。当日晃在关上点粮车,比及知道,小将军已下关了。晃恐有失,连忙赶去,已中贼奸计矣。"操大怒,喝斩曹洪。众官告免。曹洪服罪而退。
难道那时候曹洪三四十岁了,还称为小将军?何况,三四十岁,无论如何也称不上年幼把?
诸公有何看法?。。。。。。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4-3-6 11:47
应该属于演义的笔误吧,跟赵云、廖化的年龄一样。
作者:
秋孤寒 时间: 2004-3-6 12:32
是演义有误,其实曹仁、曹洪都是曹操的堂兄弟,而演义说成是堂侄,且曹仁和曹洪也是堂兄弟,而非亲兄弟,曹仁的亲弟弟是曹纯。曹仁死于黄初四年,享年五十六岁,也就是生于168年,曹洪估计要略小些(因为排名一直都在后)。
另外211年关中兵反,马超已经抢先占据潼关,曹操派去征讨的是曹仁,而非演义中的曹洪;而徐晃是从蒲阪津夜渡,在河西立营,并非同路。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4-3-6 20:25
说到这个,想起曹纯也死得太早
作者:
水月 时间: 2004-3-7 10:48
是啊,那小子其实也挺厉害的~
作者:
慕容剑 时间: 2004-6-30 00:59
曹纯是虎豹骑的统领,在长坂坡之战中立下大功
作者:
tangliang 时间: 2004-6-30 01:32
曹洪的年龄相对曹操来说很小,但徐晃和曹操年龄相仿
作者:
真定赵云 时间: 2004-6-30 11:13
原帖由跋锋寒于2004-03-06, 12:32:47发表
其实曹仁、曹洪都是曹操的堂兄弟,而演义说成是堂侄,且曹仁和曹洪也是堂兄弟,而非亲兄弟,曹仁的亲弟弟是曹纯。
这个从38里也可看出,曹仁与曹纯都在谯,曹洪在陈留
作者:
chouba 时间: 2004-7-1 13:46
这是历史文言文的笔法和历史,前面讨吕布的时候,陈登自称老夫,他多少岁?曹仁对曹操说洪年幼暴躁,是相对曹操手下征战的亲信来说,当然年幼了。
作者:
浪清风 时间: 2004-8-3 19:46
脾气暴躁,经常给人的感觉也是象小孩
徐晃比曹洪大点的话叫他小将军也正常阿
作者:
魔傲ㄓ八方 时间: 2004-8-3 20:03
這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筆誤~!還有一個可能是曹操一時衝動——口誤~!
作者:
吉格斯 时间: 2004-8-3 20:46
曹洪是曹操的族人且比曹操小,当然可以称为小将军了!
作者:
神见愁 时间: 2005-4-1 22:34
演义中,曹洪在曹操起兵伊始就加入帐下,以后的战斗中也多次出场,按理说应是一名老将,即使年纪不大,也必是经验丰富。但多年后曹洪被派去潼关防御马超时,却成了年幼性躁的“小将军”,中了敌人的诱敌之计,丢了潼关。前后矛盾,让人不解。
书中曹洪地位的变化也让人不解。这位“小将军”在其后的战斗中,地位并不显得很高。但到了巴西,却一下成了方面大员,甚至动辄要杀张颌这样的老将。另外,曹操这样的人事安排也与前文矛盾。既然曹操知道曹洪年幼性躁,并且又有丢掉潼关的前车之鉴,为什么还会让他去镇守巴西呢?
种种不解之处,还望高手释疑。
作者:
22062630 时间: 2005-4-1 23:27
跟楼主困惑一样,最先追随操*的四名亲戚将领中只有他最不成气候,比其他三个差多了,是演义要贬低他吗
作者:
老实和尚 时间: 2005-4-2 00:50
小将军不代表年纪绝对小,可能是相对小。
比如家臣称呼自己主人的孩子为少爷,等家臣老了,少爷成了新的老爷的时候,这个家臣还是会很可能习惯性称少爷的。
作者:
晨山尚书 时间: 2005-4-2 00:56
曹洪比曹操小嘛又是同族的,呵护有加又重用吧.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5-4-2 02:13
历史上曹洪在西线打的很好。老罗的三国虽然是演义,但是大事件一般还是按着历史路子走的。所以前面把曹洪刻画的逊了些,到后面不好自圆其说。只好敷衍了。
小将军不知道何故。按理不应该犯这种错误的,是不是戏剧里面锁定了这个形象,所以只好顺就呢?
就好比廖化,搞出100多的岁数来,我猜,多半是戏剧里面就先有了黄巾廖化的戏份,写书的时候只好含混含混过去了。
作者:
紋刀狩易 时间: 2005-4-2 02:22
年齡問題確實是三國演義裏面一個充滿矛盾的問題~~~~
像曹洪這種將領,一直以來給人的感覺就是年輕氣盛的小將~~~~
儸寫小説,有些東西還是要按照讀者的喜好來設定的~~
作者:
马超+颜良 时间: 2005-4-2 08:07
性情不好,经验不丰富,所以称小将军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5-4-2 10:30
曹操说“曹洪年幼”应该是相对于曹操本人而言,老毛不还说林彪是娃娃?
由于之前曹洪很少独立领兵,所以曹操特意嘱咐徐晃要注意提醒曹洪。可能由于曹洪后来又救了曹操一次,曹操决定委以重任,曹洪是张合的上级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张合自己后来也暗示自己在曹操手下没有得到重用。
倒是夏候渊还受曹洪的牵制就有些不解了。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5-4-2 10:50
细看了一遍,发现问题不大
1、小将军是徐晃说的话,也许是笔误,也许是曹将军太多,不想说曹将军3字吧。
2、曹洪令张合夏侯渊,问题也不大。演义里安排曹洪是援军,会晤张合夏侯渊后代宣曹操令,也是可以的。
3、曹洪指挥张合。这个,实际上徐晃张合跟夏侯渊在阳平关,曹洪曹纯在下瓣。演义不理会地理,把他们全放一起了。曹洪就顶替了夏侯渊。也许,这样子战败更给老曹家留面子吧。曹洪不是暴躁么?
作者:
益德张 时间: 2005-4-2 15:41
演义里人和马的年龄都出现过问题。
作者:
醉眼看苍生 时间: 2005-4-2 17:31
曹洪对曹操的绝对忠心吧.
作者:
啸哀 时间: 2005-4-2 20:29
其实历史上曹洪是挺不错的。但是罗写小说就把他写的一文不值了……
作者:
最后的浪人 时间: 2005-6-13 12:49
大胆推测:潼关之人乃是曹休。写作曹洪,系传抄之误。
作者:
一马当先 时间: 2005-6-13 18:45
演义错误,其实演义年龄很多都错了,比如说赵云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