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象山心学 [打印本页]

作者: 冷雨飞    时间: 2006-11-22 11:35     标题: 象山心学

这是我学位论文的结尾部分
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
该论文全文被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网检索
于今年七月提交学校
再由学校提交到该论文网
因该不久后就可以看到



象山心学并非象山杂糅佛禅而来,其渊源出自程明道、程伊川对理和天理的认识上存在有细微的差别。程明道虽然也强调“理”,但他因发扬了孟子以义理为人心所固有的心性之学,所以更注重“心”,提出“心是理”的命题。后经谢上蔡、王信伯、张子韶的逐步发展完善,和象山自己通过对《孟子》的体悟,把孟子将良知、良能,即人的先验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感情指为本心的观点,进一步发挥为心的本然状态及明心后的境界为本心。使本心既是道德实践的价值标准和探索对象,又是宇宙的中心和本原,反对将天理与人欲、道心与人心进行划分,强调了内心本体所具有的道德原则与宇宙普遍之理的一致性与同一性,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发展成为了“万物皆备于我心”,建立了心学体系。

象山心学源于孟子,其思想自然与佛禅有很大的区别。在本体论方面,象山心学和佛教禅宗虽然都谈“心即理”,所使用的思维方式也十分相似,但在内涵界定、具体操作、价值取向等方面却有着根本的不同,从而造成了二者在本体论上的本质差别。象山心学将心与先秦儒学所倡导的仁义礼智相提并论,为心、性赋予了具体的伦理道德内容,而佛教禅宗所说的心性则只是无善无恶、空幻虚无的清净自性。象山心学与佛教禅宗在本体论上存在的分歧直接影响到它们的人性论,因为在探讨人性问题时他们都运用了自己的本体论观点,所以在人性问题上就表现出了更为突出的分歧。在人性论上象山心学和佛教禅宗虽然都采用了蒙蔽说,但象山的蒙蔽说是以孟子的性善说为基础的,从遵循天理和跻圣跻贤的可能性角度去说明人性,佛禅则是以无善无恶的“性空”说为基础的,是从断灭惑见与烦恼以及成佛的可能性角度探讨了人性问题。在认识论上,象山心学与佛教禅宗都强调“心”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把认识真理的过程同时又看成是思想修养的过程。但象山心学所针对的认识对象和认识目的是以人伦纲常为内容的“天理”,推崇的认识论境界是对人伦纲常的完全自觉的体认和把握,使它不受到任何人欲的影响。佛教禅宗的认识对象和认识目的却是“性空”之理,认识境界是破执著,将一切视之为空。

象山心学与佛教禅宗在本体论、人性论和认识论上的不同之处,必然使它们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产生出强烈的分歧。导致了象山心学重视于义、公,主张积极“经世”、“济世”,视生死为自然所以乐生而淡死,而佛教禅宗只为私、利,主张消极的“出世”、“避世”,视生死为虚幻所以苦生而憎死的不同观点。

面对象山心学与佛教禅宗无论在核心本质还是具体表现上的巨大差异,我们应当可以得出,那些指责象山为禅的人要么是浮光掠影未得甚解,要么就难免有心地狭窄之嫌。

首先,宋明理学为挽救社会堕落和维护伦理纲常而兴起,其自然就要先辟除给社会人心带来负面影响的佛教思想。为此不可避免的就要深入到佛教的心性核心,从人生观、宇宙观的根本处出发,以公证严谨的态度,有具体针对性的揭示佛教的不足之处。而非偏激的将佛禅一概否定,或耳食之言,人云亦云,这一点被象山尤为重视。但也正是因为象山 对佛禅的深入研究便给一大批人造成了象山出入佛禅的错觉,而象山对佛禅所持的公正态度,也是一批极端的儒家学者所不能容忍的,这些在他们口中就成为了象山为禅的“有利”证据。

其次,朱子不喜人说话“浑沦、太高”,为此他连程明道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和谢上蔡的“觉”都指责为不着边际。只是朱子对他们要客气的多,不像他对象山的指责,将象山说成是儒者中禅风的集大成者,是一个典型。说到底朱子还是因有一禅之禁忌横梗于心中,故多方避讳,不能弘通,反成滞碍。而否定了自己与象山学出同源,只是自己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象山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之心的事实。但以朱子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一指认无疑于盖棺定论,足以影响当时及后世之学者。

最后,至于说象山与禅宗有着相似的义理和境界,这就更是表面之象了。象山所说的境界本来就是儒家所固有的,只是因儒家给人以平实的感觉而被忽略掉了,应当看到孟子所说的“大而化之之为圣”中“化”的境界,就是儒家最高无执著的德性人格境界。而且思想精华和境界不是可以囤积的物品,它不可能是某个人所专有的。同一句话,你可以说的出,我也能说的出。同一种境界,你能达到我也可以达到。同一种思想,你可以形成,我通过自我领悟升华也可以形成。这根本不能单纯说是谁袭取谁的问题,就好比道教和佛教中的玄智、般若就有不少辩证法的成分在里面。但你可以说是黑格尔袭取佛、老,或佛、老袭取黑格尔吗?我们在分辨自己好友的时候,不会因为其中的两人穿了相同的衣服就把他们混淆了,因为我们心理很清楚,他们两人的实质是不同的。同样,我们在辨别两种学说的时候也应深入其核心,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不能因为看到两件相同的“衣服”就草率的得出其“主人”相同的结果。

另外,中国学术界自五四时期由胡适之掀起了一股风气,就是凡想了解一种东西首先要对它做社会学分析。这一风气使很多人看问题光会做表面文章而不深究其内部,了解一个人只会看家庭背景、阶级背景,社会背景,然后就对其定性是否为封建反动势力。分析朱子是小地主阶级,封建制度的卫道士。分析陆象山的结果是大地主阶级,而且还讲唯心主义,最为反动。于他们的内部义理根本不去理会。其实不单讲象山心学的博大精深,光是象山对佛禅的态度,“近世言穷理者亦不到佛老地位,若借佛老为说,亦是妄说。其言辟佛老者亦是妄说。”就足以使人汗颜,当作为现今学者之榜样。

在饱受战火煎熬而使人伦道德沦丧的宋代,佛教禅宗以“性空”说为基础,教导人们放弃努力,逆来顺受,消极的避世绝俗,更加速了社会的堕落。朱子虽主张积极入世,但却将“理”抬到了天上,使“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成为专制制度的奴仆,使传统儒家“仁学”中的原始人道主义的光芒一直被“天理”的阴影所笼罩,得不到应有的弘扬,而各种陈腐的社会弊端却在“天理”的庇护下得以生存发展。只有陆象山以“心”为本体,开心学之先河,将天理纳入人心,认为人人心中皆有天理。破除了人们对君王和圣贤的迷信,将几千年来的罩在帝王圣贤头上的神圣光环去掉了,使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通过去除内心的蔽障成圣成贤。象山继承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不像朱学那样对封建统治者委屈周全。主张“祖宗之法”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宣扬君轻民重,制约了官僚士大夫甚至是君主的行为,使士大夫和君王不敢无视于国事民生,并不断努力以贤者、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象山心学削弱了儒家经典的权威性,启示人们不必殚思亟虑地向外格物致知,因为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存在着相同、相通的天理,所以只需要向内求得本心便可。这种认识无疑激活了人们久被经书所掩盖的鲜活的心,因此天下为之大动。也正因为如此,统治者将朱学立为正统并取缔了陆学,斥之为异端。然而象山心学的思想不会就此被抹杀,象山秉承孟子思想而阐发的心学有着自己真实的生命,是自先秦以来绝无仅有的对儒学的升华,“心学”已不仅仅是一门学问,它更重要的是一种系统的思想,一种文化的意识形态,一种对精神世界的创新和拓展,它真正使儒学走向具有强烈人伦色彩的圣哲之路。若论一时代的精神哲学大师,当属象山,而难以称朱子。儒学只有沿着象山之路走下去才能显现出它的真义,才能更加辉煌。若论一时代的精神哲学大师,当属象山,而难以称朱子。儒学只有沿着象山之路走下去才能显现出它的真义,才能更加辉煌。在重塑民族精神的今天,象山心学必将发挥出其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 冷雨飞    时间: 2006-11-22 11:37

这是我学位论文中分析象山、朱子对无极、太极论述中的一小段。


    片面谈无极太极、阴阳道器,是把一个完整的世界弄的支离破碎,势必引起理论上的不一惯性。所以应去除“无极”这个范畴,将心作为宇宙的本原,心即理。(若直接把太极解释为理,这样心就是理,就是太极。)既然“太极”已是“理”,那就不需要再“叠床上之床,架屋下之屋”多此一举的引入“无极”的字眼了,这样反而等于否认了太极的地位。所以“极”为“中”,而不可为“形”,直接将“太极”看作“实理”。云:“盖极者,中也,言无极则是犹言无中也,是奚可哉?”“夫太极者,实有是理……其为万化根本固自素定,其足不足,能不能,岂以人之言不言之故耶?”“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岂容以字义拘之乎?”“理”所讲的是人生日用之理,圣人所瞩目的是如何践履道德,“言即其事,事即其言,所谓‘言顾行,行顾言’”,而不是在名称上兜圈子,所以任何语言文字的雕琢都无益于对“理”的认识。在道与器方面,道与器,“形而上”与“形而下”是相统一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自形而上者言之,谓之道;自形而下者言之,谓之器。天地亦是器,其生覆形载必有理。”所以阴阳并不是什么“形而下”之“气”,亦可是“形而上”之“道”。“《易》之为道,一阴一阳而已,先后、始终、动静、晦明、上下、进退、往来、阖闢……何适而非一阴一阳哉?”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对立的事物和现象。所以:“以一阴一阳为‘器’而谓不得为‘道’,此无乃少绌古书为不足信,而微任胸臆之所裁乎?”

[ 本帖最后由 冷雨飞 于 2006-11-22 12:02 编辑 ]
作者: 劫后重生    时间: 2006-11-23 18:11

LZ读得是什么学位?
作者: zhongguo21xy    时间: 2006-11-24 15:11

终于看完第一篇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