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荀彧之死 [打印本页]
作者:
无敌张辽 时间: 2006-11-1 12:41 标题: 荀彧之死
铜雀既成,雕鸟韦尽而良弓藏,一言不合,而杀功臣,荀文若之死,实在冤枉啊!
作者:
Liongareth 时间: 2006-11-1 13:00
荀文若忧郁而薨,何冤之有?
作者:
坚硬的稀粥 时间: 2006-11-1 13:44
他的死也未必就和曹公有关啊。
作者:
昔时人已没 时间: 2006-11-1 14:26
他的死不是像演艺里说的那样的
作者:
arrowblue 时间: 2006-11-1 16:33
荀文若之死有三种版本的说法呢
究竟哪个版本正确,已经成了千古疑团了
我觉得送空饭盒的那个版本比较正确吧
如果文若不想跟着曹操干了
大可以告老还乡,
何必自杀呢?
[ 本帖最后由 arrowblue 于 2006-11-1 16:46 编辑 ]
作者:
longhd 时间: 2006-11-1 18:42
很喜欢文诺的
作者:
Desheng2008 时间: 2006-11-1 20:25
我也喜欢他。
作者:
wt890920 时间: 2006-11-1 21:34
大概是因为自己维护汉室的理想被曹操给破灭了吧
作者:
lilis 时间: 2006-11-1 21:40
笑死,LZ从哪里看到曹操杀荀文若或是赐荀文若死了?
作者:
jrg1982 时间: 2006-11-1 22:09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说"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三国志》卷十《荀彧传》).终使退一步言之,荀彧不是被曹操逼迫自杀,那也是由于对曹操的不满和失望而忧愤而死,而三国演义里面,荀彧是被曹操赐毒酒而死的.
但是,终究,三国演议是小说且偏刘,而根据最近的考研,三国志的可信度和三国演义也差不到哪去,偏曹..
所以,基本上,不太可能搞清楚是怎么死的了
作者:
lilis 时间: 2006-11-1 22:15
终使退一步言之,荀彧不是被曹操逼迫自杀,那也是由于对曹操的不满和失望而忧愤而死
荀彧被曹操逼迫自杀与对曹操的不满和失望而忧愤而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一个是曹操主动,一个是荀彧主动。
而根据最近的考研,三国志的可信度和三国演义也差不到哪去,
这样的考研实在是笑掉人大牙了。
作者:
lyonbeck 时间: 2006-11-2 05:43
与其痛苦的活着,不如死了干脆
作者:
无敌张辽 时间: 2006-11-2 08:16
演义中确实是曹操赐空饭盒与之,而后文若知其意,乃饮鸩以自了。
至于三国志中所记载,似乎极为隐讳,既然刚才有位兄弟说三国志是偏魏的,这一点我是认同的,相信陈寿不是白痴,要不然怎么会轻易言尊者讳,只能绕个玩或者换一个比较漂亮的说法,粉饰太平!
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如有不同意见,恳请各位赐教!谢谢。
作者:
Liongareth 时间: 2006-11-2 10:22
原帖由 jrg1982 于 2006-11-1 22:09 发表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说"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三国志》卷十《荀彧传》).终使退一步言之,荀彧不是被曹操逼迫自杀,那也是由于对曹操的不满和失望而忧愤而死,而三 ...
阁下是从火星下来的吧,快回去吧,地球很危险。
作者:
Liongareth 时间: 2006-11-2 10:29
原帖由 无敌张辽 于 2006-11-2 08:16 发表
演义中确实是曹操赐空饭盒与之,而后文若知其意,乃饮鸩以自了。
至于三国志中所记载,似乎极为隐讳,既然刚才有位兄弟说三国志是偏魏的,这一点我是认同的,相信陈寿不是白痴,要不然怎么会轻易言尊者讳,只能 ...
就算真给了空饭盒,也只能说明曹操警告荀彧不要和他对着干,不然就没饭吃了,怎么可能让其自杀?
作者:
无敌张辽 时间: 2006-11-2 12:27
荀乃汉末大族,累世公卿,纵然荀文若不跟曹操干,还有孙刘两家啊,怎么会说是没饭吃的警告呢?恳请宋兄见告。谢谢
作者:
Liongareth 时间: 2006-11-2 12:40
原帖由 无敌张辽 于 2006-11-2 12:27 发表
荀乃汉末大族,累世公卿,纵然荀文若不跟曹操干,还有孙刘两家啊,怎么会说是没饭吃的警告呢?恳请宋兄见告。谢谢
荀文若有可能跟孙刘两家?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二次创业,而且孙刘两家也和荀文若的政治理想不合,帮他们还不如留在曹操这。一生的心血都浇在曹操上了,到最后曹操却变了,荀文若心都死了,还有活下去的动力,用易中天的话说就是进退失据。没饭吃的警告(并不是说就吃不到饭了,而是就不用再在曹操手下干了,曹操不给他职位和俸禄了)是最合理的解释,从来没听说过送空盒子就是叫人去死,有何依据?
[ 本帖最后由 Liongareth 于 2006-11-2 12:43 编辑 ]
作者:
arrowblue 时间: 2006-11-2 12:57
原帖由 Liongareth 于 2006-11-2 12:40 发表
荀文若有可能跟孙刘两家?一个行将就木的老头子二次创业,而且孙刘两家也和荀文若的政治理想不合,帮他们还不如留在曹操这。一生的心血都浇在曹操上了,到最后曹操却变了,荀文若心都死了,还有活下去的动力 ...
易中天好像说的是“空饭盒代表不要说话吧”?
空饭盒一事如果属实,
那么文若自杀,曹操是脱不了关系的
空饭盒之前,他可没自杀
作者:
Liongareth 时间: 2006-11-2 14:06
原帖由 arrowblue 于 2006-11-2 12:57 发表
易中天好像说的是“空饭盒代表不要说话吧”?
空饭盒一事如果属实,
那么文若自杀,曹操是脱不了关系的
空饭盒之前,他可没自杀
反正空饭盒不可能是要荀彧死,而且空饭盒也非却有其事,荀彧自杀是因为曹操背弃了荀彧的政治理想。像荀彧、诸葛亮这种人,一生都是在为实现其政治抱负而奋斗,一个忧郁而死,一个劳累而死,令人惋惜。
[ 本帖最后由 Liongareth 于 2006-11-2 14:08 编辑 ]
作者:
arrowblue 时间: 2006-11-2 14:35
空饭盒的事情,历史上是有记载的,不是三国演义完全的胡说
至于是不是要荀文若死,
这个就很难说了,
但是如果此时属实,那么事实上确实促成了荀文若的死。
但究竟是怎么回事,已经成了千古疑团了。
可怜荀文若
原帖由 Liongareth 于 2006-11-2 14:06 发表
反正空饭盒不可能是要荀彧死,而且空饭盒也非却有其事,荀彧自杀是因为曹操背弃了荀彧的政治理想。像荀彧、诸葛亮这种人,一生都是在为实现其政治抱负而奋斗,一个忧郁而死,一个劳累而死,令人惋惜。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11-2 17:40
前几天易中天讲的 进退失据 就是讲的荀或之死
听了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作者:
无敌张辽 时间: 2006-11-2 17:47
诸位所言,听起来都有道理。不过,话又说回来,凡是读书人搞出来的事情或者经过读书人分析过的问题,咋就变得这么复杂呢?
作者:
乌鹊南飞3 时间: 2006-11-4 02:31
还是老曹谋杀嫌疑大。文若在关键问题上明确表示了反对意见,是铁了心决裂的。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11-5 14:33
他并不能肯定就是曹操杀的啊,他的死在历史上有很多中的说法.
作者:
拥刘反曹 时间: 2006-11-5 18:27
看看我写的相关主题“荀彧的无奈”吧,在后面
作者:
慕容剑 时间: 2006-11-5 18:41
我看过一个比较BT的说法,和大家讨论下
说是孙权送了曹操一盒酥糖,曹操尝了一口觉得很好吃,就在上面写了个“合”字,意思就是一人一口,然后杨修发现就吃光了(这个情节有),后来曹操突然想起当时荀彧在生病,就派人把这盒酥糖送给他吃,而曹操自己并不知道酥糖已经被杨修吃了,也就是说曹操并没有杀荀彧或者故意损荀彧的意思。
后来荀彧拿到以后想不开,很郁闷,当时是冬天,很冷,荀彧郁闷的想着想着就睡着了,没留意屋里正点着炭火,然后就一氧化碳中毒死了。
这个版本我觉得太为曹操辩护了,我虽然很喜欢曹操,但他作为一个政治人物,肯定有心狠的时候的,我还是比较相信曹操故意给空盒子,然后荀彧自杀的说法。
作者:
wt890920 时间: 2006-11-5 19:03
原帖由 慕容剑 于 2006-11-5 18:41 发表
我看过一个比较BT的说法,和大家讨论下
说是孙权送了曹操一盒酥糖,曹操尝了一口觉得很好吃,就在上面写了个“合”字,意思就是一人一口,然后杨修发现就吃光了(这个情节有),后来曹操突然想起当时荀彧在生病 ...
这个说法也太...............有点假啊!还有那盒酥是进贡的,而且好象不是孙权
作者:
慕容剑 时间: 2006-11-5 20:11
呵呵,那个版本里说,曹操和孙权对峙着,快过年了,孙权送了盒酥给曹操,并且写了封信,说吃了酥糖大家退兵,别耗着了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6-11-5 20:24
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魏氏春秋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
魏氏春秋固然谈不上怎么可信,但是前面三国志正文的,以忧薨,,,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这么个行文,其意甚是不善啊。
明年太祖为不为魏公,本来犯不着跟彧以忧薨联系做上下文的,陈寿偏要这么写,还带个“遂”字,大有意思:文若他奶奶的总算死了,俺老曹做公总算没人绊脚啦,,,
有这么个意思在内,恐怕都不只是自杀,强逼鸩死的可能都有。自杀算比较保守的看法了。在此事上,曹操的问题只会更大,不会更小的。别以为说句魏氏春秋不可信就可以帮曹操脸上抹粉。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5 20:29 编辑 ]
作者:
武陵君 时间: 2006-11-6 11:14
反对曹操称公,不干掉你才怪!
作者:
无敌张辽 时间: 2006-11-6 13:12
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魏氏春秋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
三国志正文的,以忧薨,,,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虽然这三句话出处不同,但是结果是一样的,荀彧莫名其妙的死了,然后很快曹操他老人家很快就成魏公(蓄谋已久,因有人反对未果,怀恨在心)了。
另外,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当年高祖刘邦的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非刘氏而侯者,天下共击之!虽然后来吕雉这只野鸡打破过这个纪录,然后又为王莽那厮再一次刷新纪录,但是曹操毕竟姓曹,荀彧毕竟是汉臣,虽然两个人是一个锅里吃饭,但是很明显这时候两个人已经同床异梦了!假如你是荀彧,你发现自己划了这么多年浆的船却没有按照自己的方向行驶,;如果你是曹操,你发现自己的船上有不听话的(或者说想把船驶向其他方向)水手(并且是跟随了自己很久的),你又有什么感受 ?!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6-11-6 13:39
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
荀彧死得巧,刘琦死得也是恰到好处。强烈要求一碗水端平不要搞双重标准。
作者:
acmilan_gao 时间: 2006-11-6 14:14
原帖由 jrg1982 于 2006-11-1 22:09 发表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中有这样的记载,说"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三国志》卷十《荀彧传》).终使退一步言之,荀彧不是被曹操逼迫自杀,那也是由于对曹操的不满和失望而忧愤而死,而三 ...
同意啊!荀彧的理想主意和曹操的现实的差距越拉越大,对于曹操的所作所为不满,但又无法改变,可惜!
作者:
无敌张辽 时间: 2006-11-6 17:55 标题: To:慕容燕然
在下没有不端平水的想法,大耳贼这厮的奸诈,怎么能用语言说的清啊?!诸葛应该是最大的受害者了。公子刘琦死得也很蹊跷,个中原因,不难想象,呵呵。这帮政客有几个人的手是干净的啊?
在下只是就事论事,没有其他意思,请不要误解。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