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七律/咏竹
[打印本页]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06-10-11 11:37
标题:
七律/咏竹
也知协律也疏狂,
魏晋风流未敢忘。
野有遗贤同寂寞,
心无块垒自清香。
绿筠岂为严霜淡,
直节宜将傲骨长。
休道世情浑不解,
动人千古是潇湘。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06-10-11 11:38
标题:
关于成立《静心诗社》的构想
关于成立《静心诗社》的构想
当今网络上,有很多的诗词论坛,这些论坛上大都各自建立了诗社。这些形形色色的诗社的活动方式基本相同:定期(每月)一社,或限题限韵、或不限题限韵,题目大都是或者兴致所到、临时选取,或者以节气为题目,为此每社的题目飘忽不定。
这种诗社,对于成手、谙熟诗歌之道的少数人,有一定的裨益,但是对于大多数尚未得门而入、或者刚如门而未得要领、或者虽得要领却不很熟练的朋友来说,水平往往提高不大、或者提高的速度很慢。因为诗歌是一门艺术,要想充分掌握一门艺术,这样零星地、凌乱地、不系统地学习,往往事倍功半。虽然这些诗社的作业有高手来点评,但是对上述这些大多数的朋友,这些点评往往也是似懂非懂。这样学到的东西,不会扎实、也难以得心应手地运用。
为此,我设想在静心斋文学社区成立《静心诗社》,从诗的基本句式章法入手,每月一题、布置作业,大家围绕这些基础题目做诗社作业、进行系统的练习,这样一来,既有兴趣、水平又得到了提高。
既然要正规、系统、专业地学习,就需要选取一本教材。我通过自己多年学诗的经验,发现1934年上海中原书局出版的、刘铁冷先生的《作诗百法》,是非常好的教材。这本书于1990年由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出版过,网络上也有转载的,相信很多朋友都读过,但是按照这本书的方法一一练习的朋友,恐怕为数不多,大多数人只是匆匆一读罢了。
在这本书里,刘铁冷先生把作诗的方法总结为一百种方法。去掉“诗歌源流探溯法”等与具体创作无关的内容、去掉一些平仄、押韵的基本知识内容,其中关于诗歌的句式章法的方法有32种,譬如“通体写景法、通体写情法、情景分写法、情景兼到法”基本上囊括了旧体诗歌的基本布局方式和表现手法。而且对于每一种方法,刘铁冷先生都说明了写作要点,并且举例具体分析和说明。如果针对这些方法一一研习,定能充分掌握诗歌的创作规律、使自己的诗歌创作成熟起来。
诗歌创作,从来都是“法有定法、法无定法”。所谓“法有定法”,就是学习诗歌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所谓“法无定法”,就是在基本掌握了这些基本表现手法以后、在具体的运用上,应该有自己的变化、风格、有自己的“法外之法”,但其前提是必须熟练掌握“定法”。
《静心诗社》的活动方式是:每社转载一法供大家学习琢磨,并针对此法出该社的作业,大家共同学习、参考。相信通过《静心诗社》的这种活动方法,很多已经掌握平仄、押韵等基础知识但却徘徊不前的朋友,定能迅速提高自己的诗歌创作水平。
下面模拟举例,说明《静心诗社》的活动方式:
--------------------------------------------------------------------------------------
★ 第一期诗社学习内容:通体写景法
写景之诗,贵有层次、有结束,否则架床叠屋,徒见其铺排而索然无味耳。初学作诗者每易蹈此弊病。兹特就《唐诗三百首》中选录通体写景之诗一首,俾学者有所取资焉。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岑 参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杖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上诗全在“早朝”二字写景。首联一句写出门,一句写到城,早朝之意已现;第二联一句写近殿未朝时,一句写到殿已朝时;第三联写早朝早退之景,层次何等井然;末联才拍到和诗本意,以此结束,饶有趣味。
★ 第一期诗社作业内容:
用通体写景法做七律一篇,题目、韵脚不限。
★ 作业要求:
1. 通体写景;
2. 要有层次、有结束。
3. 题目注明[诗社作业]
★ 作业期限:2006年10月20日前。
作者:
蓝色天堂
时间:
2006-10-14 19:44
真没想到会在这看到你,四年前在搜狐诗词歌赋被封杀的日子历历在目,
网易诗词的腥风血雨,直到后来静心斋出来,我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去过了,
不过昔日的诗词文集都在西陆,偏偏西陆前年改革收费制度时,我忙着下海赚钱去了,等回来时,
才发现文集早已不见.
怀念那段吟风咏月的日子.
作者:
落叶的秋
时间:
2006-10-15 23:22
采站 静心什么时候重开了?原用户是否需要重新注册?
作者:
采芹生
时间:
2006-10-18 08:55
标题:
落叶的秋君安好
落叶的秋君,需要重新注册的。
另外,请教斑竹,应该哪个论坛上申请友情链接?谢谢。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6-10-18 09:49
申请链接的话,可以到论坛下面的鸿胪寺,我也可以代为通报.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