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
问一下有几部随唐演义.我看的1部是清代诸什么写的,里面没李元霸
qjwen :
《隋史遗文》、《隋唐演义》、《说唐》、《说唐后传》、《说唐三传》、《隋唐两朝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大唐秦王词话》、《隋炀帝艳史》。《兴唐传》是现代评书,不是古典小说。
《隋史遗文》十二卷六十回,取材于有隋一代至大唐统一这一段历史,小说中所描写的不少人物和事件,大都可以在隋、唐两代的正史上找到依据。但小说并没有将隋炀帝和李世民当作主角,而是把秦叔宝当作贯穿始终的主要英雄人物。
《隋唐演义》一百回,是一部兼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叙事从隋主伐陈开始,以“安史之乱”后唐明皇回京作结。它的主要内容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隋炀帝——朱贵儿为中心人物的隋末官廷故事,二是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等“乱世英雄”反隋的故事,三是唐明皇——杨贵妃为中心人物的“安史之乱”前后唐代官延故事。全书将隋炀帝——朱贵儿与杨贵妃——唐明皇的两世姻缘作为一条副线,把纷繁的历史事件、趣闻轶说溶进一个庞大而松散的整体结构中。
《说唐》所述从隋文帝平陈、统一中国开始,到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登基做唐朝皇帝结束,其重点是塑造秦琼、单雄信、程咬金、罗成、尉迟恭等隋唐英雄好汉的群像。紧接着推出的《说唐后传》则写唐太宗时,罗通扫平北番和薛仁贵平辽的故事。有的书商把《说唐后传》的前半部分编成单行本《说唐小英雄传》。这些小英雄都是瓦岗群雄的下一代,如罗成之子罗通,秦琼之子秦怀玉,程咬金之子程铁牛,尉迟恭之子尉迟宝林等等,英雄依旧。《说唐后传》的后半部分则被编成《薛仁贵征东全传》,写薛仁贵变泰发迹,最终以军功被封平辽王的故事。《说唐后传》一经问世,居然又大告成功,畅销于世,于是又出现了《说唐三传》。在这里,罗通、秦怀玉们被暂置一边,而是顺着薛仁贵征东的思路,再让薛仁贵连同其儿子薛丁山西征哈迷国,又牵出薛丁山与樊梨花的恩恩怨怨。而薛、樊之子薛刚又闹出反抗武则天,逼其去周复唐、中兴唐室的故事。这一系列内容,也就是后来俗称的“薛家将”故事,在民间的影响也决不输于瓦岗群雄。为名作写续书,最是吃力不讨好。《说唐》小说一续再续,居然均告成功,不但隋唐系列小说中无一部可望其项背,在其他通俗小说也不多见。
今存最早的隋唐小说是成于明代的《隋唐两朝志传》、《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和《大唐秦王词话》。它们所作的无非是把历史通俗演义化,简单粗糙。其中,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单雄信等人物虽已出现,但除了《大唐秦王词话》里尉迟恭的形象比较完整鲜明之外,其它人都仅仅是知其名、见其事,而不能想见其人。
以上小说除《唐书志传通俗演义》以外,本人都已经做成电子书,有兴趣可以到读书中文网的《钱氏藏书》里下载来看看。
寻梦的猎人:
以下内容整理自《中国传统评书已出版的讲史袍带类评书(话)书目类(作者:清平客)》
陈荫荣系列
《兴唐传》四卷本(另有十卷本) 陈荫荣 中国曲艺版 1984/08/
《兴唐后传》 陈荫荣 中国曲艺版 1986/12/
陈青远系列
《秦琼卖马》 陈青远 春风文艺版 1986/07/
《响马传》 陈青远 黄河文艺版 1988/05/
单田芳系列
《瓦岗英雄》上下 单田芳 王樵 山西人民版 1985/09/
《宫门挂玉带》 王全桂 单田芳 中原农民版 1988/04/
《说唐后传》 单田芳 春风文艺版 1986/07/
《薛仁贵征西》 单田芳 中原农民版 1986/05/
刘林仙 黄国祥系列
《全唐传•五女兴唐》 刘林仙 黄国祥 北岳文艺版 1996/08/
《全唐传•罗通扫北》 刘林仙 黄国祥 北岳文艺版 1996/08/
《薛仁贵征东》上下 刘林仙 黄国祥 北岳文艺版 1986/12/
《薛丁山征西》上下 刘林仙 黄国祥 北岳文艺版 1988/01/
《薛刚反唐》 刘林仙 内蒙古人民版 1982/07/
《薛刚反唐续》 刘林仙 黄国祥 内蒙古人民版 1985/10/
郝艳霞 王润生系列
《花木兰扫北》 郝艳霞 王润生 黑龙江人民版 1988/03/
《罗成叫关 附四十八将闹东平》 郝艳霞 王润生 黑龙江人民版 1988/09/
《三请薛仁贵》 郝艳霞 王润生 花山文艺版 1988/03/
《薛丁山征西》郝艳霞 王润生 黑龙江朝鲜民族版 1988/01/
《秦英征西》 郝艳霞 王润生 黑龙江朝鲜民族版 1988/04/
《月唐演义》 郝艳霞 王润生 花山文艺版 1984/12/
房德文 郑理山系列
《秦英征西》 房德文 郑理山 黑龙江人民版 1988/03/
《续秦英征西》 房德文 黑龙江朝鲜民族版 1990/02/
黄佩珠 黄佩艳 白佩玉系列
《少西唐演义》 黄佩珠 花山文艺版 1985/08/
《续少西唐演义》 黄佩珠 黄佩艳 花山文艺版 1985/08/
《薛雷扫北》 黄佩珠 白佩玉 花山文艺版 1986/12/
《唐宫女祸》 白佩玉 黑龙江人民版 1988/05/
《残唐演义》 白佩玉 春风文艺版 1987/09/
《五代演义》 白佩玉 春风文艺版 1987/09/
《天下第一棍》 黄佩珠 白佩玉 安徽文艺版 1987/07/
以下根据剧情顺序排列
九老兴隋时期
《天下第一枪》 聂田盛 春风文艺版 1988/10/ (罗艺主角)
隋唐更替时期
《兴唐传》四卷本(另有十卷本) 陈荫荣 中国曲艺版 1984/08/ (临潼山秦琼救李渊——》李世民山河带加身)
(《闹花灯》、《南阳关》、《贾家楼》、《瓦岗寨》、《群雄会》、《四平山》、《虹霓关》、《扬州会》、《抢三关》、《锁五龙》)
《忠义响马传》(一卷)上下 马连登 工人版 1987/12/ (秦琼天堂县当锏卖马——》大破长蛇阵义放杨林)
/《瓦岗英雄》上下 单田芳 王樵 山西人民版 1985/09/ (秦琼发配——》锁五龙一统天下)
\《宫门挂玉带》 王全桂 单田芳 中原农民版 1988/04/
/《秦琼卖马》 陈青远 春风文艺版 1986/07/
\《响马传》 陈青远 黄河文艺版 1988/05/ (程咬金出世——》锁五龙群雄归唐)
《全唐传•五女兴唐》 刘林仙 黄国祥 北岳文艺版 1996/08/
#《程咬金大闹瓦岗寨》 连丽如 北方文艺版 1987/01 (#表示片段)
花木兰扫北
《花木兰扫北》 郝艳霞 王润生 黑龙江人民版 1988/03/
罗通扫北
《兴唐后传》 陈荫荣 中国曲艺版 1986/12/
《说唐后传》 单田芳 春风文艺版 1986/07/
《罗成叫关》 郝艳霞 王润生 黑龙江人民版 1988/09/
《全唐传•罗通扫北》 刘林仙 黄国祥 北岳文艺版 1996/08/
《罗通扫北》 石印红 黄河文艺版 1987/09/
《罗通扫北》 华文 黑龙江人民版 1988/04/
薛仁贵征东
《薛家将》 陈凤芸 黄河文艺版 1987/03/
《薛仁贵征东》上下 刘林仙 黄国祥 北岳文艺版 1986/12/ (李世民夜半梦贤臣——》程咬金奉旨奔龙门)
薛丁山征西
《三请薛仁贵》 郝艳霞 王润生 花山文艺版 1988/03/
《薛仁贵征西》 单田芳 中原农民版 1986/05/
《薛丁山征西》 郝艳霞 王润生 黑龙江朝鲜民族版 1988/01/
《薛丁山征西》上下 刘林仙 黄国祥 北岳文艺版 1988/01/ (立军令重赴龙门县——》大唐兵征西奏凯旋 )
《少西唐演义》 黄佩珠 花山文艺版 1985/08/
#《三请樊梨花》 陈青远 春风文艺版 1987/02/
#《樊梨花招亲》 陈青远 中原农民版 1988/04/
秦英征西
《秦英征西》 郝艳霞 王润生 黑龙江朝鲜民族版 1988/04/
《秦英征西》 房德文 郑理山 黑龙江人民版 1988/03/
《续秦英征西》 房德文 黑龙江朝鲜民族版 1990/02/
#《洪月娥招亲》 李庆溪 郝艳芳 春风文艺版 1987/07/
武则天登基
《唐宫女祸》 白佩玉 黑龙江人民版 1988/05/
薛刚反唐
《续少西唐演义》 黄佩珠 黄佩艳 花山文艺版 1985/08/
《薛刚反唐》 刘林仙 内蒙古人民版 1982/07/ (少华山拜师房玄龄——》大唐中兴李显登基)
薛刚征南诏
《薛刚反唐续》 刘林仙 黄国祥 内蒙古人民版 1985/10/ (兴大唐李显登皇位——》开铁坟笑死程咬金)
薛雷扫北
《薛雷扫北》 黄佩珠 白佩玉 花山文艺版 1986/12/
安史之乱
《月唐演义》 郝艳霞 王润生 花山文艺版 1984/12/ (郭子仪)
《大唐天宝遗事》 康巧玲 中国曲艺版 1987/12/ (郭子仪)
残唐演义
《残唐演义》 白佩玉 春风文艺版 1987/09/
五代演义
《五代演义》 白佩玉 春风文艺版 1987/09/
赵匡胤演义
《赵匡胤演义》 孙惠文 刘兰芳 甘肃人民版 1985/03/
《天下第一棍》 黄佩珠 白佩玉 安徽文艺版 1987/07/
#《赵匡胤下河东》 刘济祥 黄河文艺版 1985/12/
宋太祖下南唐
《刘金定大战南唐》 孙惠文 甘肃人民版 1987/09/
至于说隋唐的古典小说,网上常见的大致是有《说唐》(及其续书《说唐二传》、《说唐三传》)、《隋唐演义》、《反唐演义》(即讲薛刚反唐事)、《混唐后传》(太宗魂游地府——》代宗登基)、《粉妆楼全传》(讲罗家后人的)等。以上都很容易搜到。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0-10 09:55 编辑 ]
作者:
孤狼在途 时间: 2006-10-12 08:34
旧帖(四)
风刀霜剑 :
红楼中有一段是贾母生病,请了个王太医看病的情节,其中贾母说道当日太医院正堂王君效好脉息,却正是王太医家叔祖,后来紧接着好像还有王太医顺便给巧姐看了看。印象中是电视剧里的一段,现在却不知是书中哪一回,怎么也找不到,那位知道告诉我,不胜感谢。
槛外雪。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谬补余香
原文:
一时只见贾珍、贾琏、贾蓉三个人将王太医领来。王太医不敢走甬路,只走旁阶,跟着贾珍到了阶矶上。早有两个婆子在两边打起帘子,两个婆子在前导引进去,又见宝玉迎了出来。只见贾母穿着青皱绸一斗珠的羊皮褂子,端坐在榻上,两边四个未留头的小丫鬟都拿着蝇帚漱盂等物;又有五六个老嬷嬷雁翅摆在两旁,碧纱橱后隐隐约约有许多穿红着绿戴宝簪珠的人。王太医便不敢抬头,忙上来请了安。贾母见他穿着六品服色,便知御医了,也便含笑问:“供奉好?”因问贾珍:“这位供奉贵姓?”贾珍等忙回:“姓王。”贾母道:“当日太医院正堂王君效,好脉息。”王太医忙躬身低头,含笑回说:“那是晚晚生家叔祖。”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也是世交了。”一面说,一面慢慢的伸手放在小枕头上。老嬷嬷端着一张小杌,连忙放在小桌前,略偏些。王太医便屈一膝坐下,歪着头诊了半日,又诊了那只手,忙欠身低头退出。贾母笑说:“劳动了。珍儿让出去好生看茶。”
我就喜欢夏独眼 :
李元霸???真的假的, 到底有几个儿子?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李元霸这个人???真有的话是否像隋唐上所说的那样是员猛将??
他有是个什么样的人?。
糖果大魔王 。
虚构的!
高祖二十二子:窦皇后生建成、太宗皇帝、玄霸、元吉,万贵妃生智云,莫嫔生元景,孙嫔生元昌,尹德妃生元亨,张氏生元方,郭婕妤生元礼,宇文昭仪生元嘉及第十九子灵夔,王才人生元则,张宝林生元懿,张美人生元轨,杨美人生凤,刘婕妤生元庆,崔嫔生元裕,小杨嫔生元名,杨嫔生元祥,鲁才人生元晓,柳宝林生元婴。”
再世楚霸王:
请教一下关于刑天的传说?很想知道这么一个人!!!我看过关于他的介绍有两个版本,一种是说他是上古魔神,另一种是说他和蚩忧并列的是炎帝的手下,谁能给我一个权威的答案啊!
雷动于九天之上 。
根据《山海经》和《路史后纪》所记载, 刑天先生应该是炎帝的臣属. 坂泉之战他老大炎帝失败后, 刑天先生和黄帝继续开战, 结果脑袋被剁了下来埋到了常羊山(炎帝的老家). 但他老先生还以双乳为眼, 肚脐为口, 挥舞兵器继续向黄帝叫板. 陶渊明赞之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看来刑天先生是一位勇士, 被后人奉为抗争到底, 不屈不挠的化身.”
蚩尤既是个历史人物, 也是个神话形象. 从神话形象来看, 他是战神. 蚩尤部族在战争中使用金属兵器较早, 所以蚩尤也被幻化为"铜头铁额"了.
如果作为古史来看, 应该把"蚩尤"理解为蚩尤部族而并非单纯的一个人. 根据《龙鱼河图》,《山海经》,《玄女兵法》,《述异记》等文献记载, 蚩尤部族的战斗力极为强大, 不弱于黄帝部落.
yubos :
根据西游记第六十一回书中有:罗刹再拜道:“……我等也修成人道,只是未归正果……”后面还有:隐姓埋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 不知各位高人有哪位知道这位铁扇公主的出处和后果,望不吝赐教。
沙加1110
后西游记:
第二十回
娘娘见问,不觉大哭起来道:“我儿你年纪小不知,当初我在积雪山摩云洞初招你父王之时,大享人间之乐。不期有个唐僧,路阻火焰山,不能过去,要求你父王的扇子去灭火,你父王不肯借他,与他大徒弟孙行者日日赌斗不归。这猪八戒乘着我家无人,就带领了许多阴兵杀到我家。我仓卒间不曾防备,竟被这厮一钉耙伤了性命,以致我在泉下受了数十年沉沦之苦。后来,亏你大母妃修成了仙道,你父王感佛恩登了王位,我方能脱离苦境,重入王宫。此一等仇恨,终心不忘,今幸狭路相逢,安能饶恕!明日禀过父王,将这厮碎尸万段,以报此仇。”
第二十一回
此去东南千里,有个翠云山,山中有个女仙,名唤罗刹。俗云:一子出家,九子升天。因罗刹成仙,故他丈夫大力王遂在此间开了个鬼国,做了个鬼王。”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0-18 21:49 编辑 ]
作者:
孤狼在途 时间: 2006-10-18 21:51
旧帖(五)
三国博士 :
《水浒传》里宋江的绰号在排座次时为什么叫“呼保义”,而不是“及时雨”呢?
“呼保义”是什么意思?
雷动于九天之上
"宋江的绰号有两个,一个叫“及时雨”,这很容易理解。另一个叫“呼保义”,这个“呼保义”就不是每个人都明白的了,保义本是宋代最低一级武官,后来逐渐变成了人人可用的自谦之词。“呼保义”是个动宾结构,宋江以“自呼保义”而表示谦虚,意思是说,自己是最低等的人,后来竟成了绰号。"
qjwen
余嘉锡据南宋末年龚开的赞词“不假称王,而呼保义。岂若狂卓,专犯忌讳。”而《宋史》记载“保义郎”为五十二阶武职中的第四十九阶,揣测“宋江以此为号,盖言其武勇可为使臣。”“江起于平民,以流俗所习知之卑秩自名。”
lyne :
罗版三国与毛版三国有什么区别?
在论坛里看了许多帖子,发觉里面提到的有些关于小说的东东是我没看过的,难道是因为版本不同?那么,《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究竟有几个版本,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请各位不吝赐教,多谢。
孤狼在途
《三国演义》一般认为是由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上演的三国杂剧、三国平话等基础上,依据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等历史资料,创作出的一部伟大的历史演义小说。
按本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所拥有的资料来看《三国演义》的版本可以分为三大系统: 一是《三国志传》系统,包括余象斗双峰堂本、朱鼎臣本、乔山堂本、雄飞馆《英雄谱》、联辉堂本等;二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系统,包括嘉靖本、周曰校本、夏振宇本等;三是《三国志演义》系统,如毛宗岗本、吴观明本(《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评本)等。
《三国志传》:志传本大多是20卷,每卷12回,回目字数参差不齐。有较多民间传说,有的刻本还包含关索或花关索的故事。有的学者认为志传本更接近罗贯中的原作,甚至可能就是罗氏原作。平常人基本接触不到这个版本,也没见过当代的出版社出版过,也许国家图书馆有珍藏。
《三国志通俗演义》:也就是常说的罗本,因刊刻于明代嘉靖壬午年间(公元1522年),也称“嘉靖本”。 嘉靖本分24卷,每卷10回,回目字数整齐划一,都是七言句。嘉靖本没有提到关索这个人物。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这是最接近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原本。嘉靖本现在亦鲜见,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版过,不过书店里是不得见的,也许旧书摊上可以觅得。。
毛本:由清初学者毛纶、毛宗岗父子于康熙年间,删改修定并附上评语的版本,也就是常说的毛本。它特点是着重突出了“尊刘贬曹”的观点。毛本不分卷,共120回,有提到关索的故事。随着毛本的出现,罗本逐渐湮没无闻。毛本是今天流传最广的《三国》版本。
陈云逸 :
老三国迷的新问题: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郎
此上联中的"饶"字是什么意思?这副联的字面意思,应该是说鲁子敬擅长陆战,周瑜擅长水战,两者皆为东吴屏藩.不过演义中没有看出鲁肃的陆战能力很强啊,有怎么能跟周瑜相提并论呢?罗贯中编这副联的时候似乎没考虑到这点,就随口绉了一句.还有这副联是否说明周瑜不擅陆战?因为演义中周瑜的陆战并无出彩之处。
孤狼在途
试解:
饶----多亏有。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有据正史之处,此处的对联说的就是历史上真实的鲁子敬、周瑜形象,历史上鲁肃可不只是个唯唯喏喏的宽厚长者形象,而是一名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将军;赤壁之战,周郎功不可没,说其擅长水战自没有错,当然作为东吴的翘楚人物,其陆战功夫也不差,详细情形去三国历史区去寻觅。
此处用这个对联只不过是说明两者各有强项,不一定哪方面就弱,两者合起来是东吴中流砥柱的代表。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0-19 16:59 编辑 ]
作者:
泰康公司 时间: 2008-4-22 21:48
罗艺的武功应该和杨林差不多,为什么上榜的机会很少?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08-11-20 16:27 标题: 回复 #7 泰康公司 的帖子
主要是作者排名的需要,另外罗艺不属于隋唐管制!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