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一个问题:中国古代不知道亲属的基因结合会导致基因病,但是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 [打印本页]
作者:
无人可畏 时间: 2006-9-18 23:11 标题: 一个问题:中国古代不知道亲属的基因结合会导致基因病,但是为什么禁止近亲结婚
很奇怪的现象,估计中国是对近亲结婚限制得最死的国家了,但是古代没有这方面的科学知识,为什么他们做出的决定会这么“科学”呢?
据我所知,欧洲的国家就没有这么明智了。
作者:
侦探 时间: 2006-9-18 23:12
不知这是不是好事呢。
作者:
XM8 时间: 2006-9-18 23:22
中国古代并不禁止近亲结婚,只是禁止同姓结婚,理由是“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等,这种观点并不科学
作者:
关内侯 时间: 2006-9-18 23:26
伦理观研究的比较透彻
作者:
Z_Artemis 时间: 2006-9-18 23:31
孔子有“五伦”之说
近亲结婚叫做“乱伦”
违背了孔子的思想
所以儒家强了之后,就不许人们近亲结婚了~
作者:
2003year 时间: 2006-9-18 23:34
这个问题不必讨论,人之常情。
作者:
XM8 时间: 2006-9-18 23:36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和近亲结婚有关系吗?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6-9-19 07:01
没有科学知识,但是有实践经验
所谓的伦理道德等等都是人在实际生活中摸索出来的对人类自身发展、延续有利的经验
作者:
梓庭君 时间: 2006-9-19 08:26
原帖由 无人可畏 于 2006-9-18 23:11 发表
中国古代不知道亲属的基因结合会导致基因病
虽然不知其所以然但知其然就行了。
作者:
恨地无环 时间: 2006-9-19 08:36
光绪沩宁丁氏五修家谱中有《丁氏家规十二戒》:“八戒同姓为婚:礼,同姓百世不通婚,厚别也。是以昭公娶吴,贻议千古,楚南陋习,尝有蹈此者。畏人议乃解之曰,同姓不同宗。夫宗者姓之所自始也,姓既同矣焉,有宗不同之理乎。吾族原无二姓,务宜谨守同姓不婚之礼。”
这段话典故不少,“厚别”二字,出自《礼记·郊特牲》中所说的“娶于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礼记·曲礼上》又言:“娶妻不娶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这大约是汉人礼法中对同姓不婚的最早明确要求。
“同姓百世不通婚”出自《礼记大传》:“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弗殊,虽百世而婚姻不通者,周道然也。”
昭公娶吴,即吴孟子故事,《论语》言: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鲁昭公娶了吴国的女子,同为姬姓,故不称吴姬,而称吴孟子,遮羞也,二爷不爽也
(其实娶同姓甚至有血缘关系的同姓在上古时是贵族的一种特权,牵扯出去就远了,不说了,但崇尚周礼的孔学者对此是极度BS的,殷商之前还没这个规矩,既往不咎,昭公娶吴就千古骂名了。后世也不是没有同姓婚配的,汉吕后妹嫁吕平;王莽娶宜春侯王咸女,后称曰宜春氏。 从王莽妻后称宜春氏看,自然是难免时讥)
《白虎通义》:“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纪世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者,皆为重人伦也。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不娶同姓,娶同姓者一国同血脉,遂至无子孙。”《左传》云:“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国语》云:“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娶妻避其同姓,畏灾乱也。”
可以看出,当时人对同姓婚的恐惧有很强的遗传优生学经验成分。
上古时有姓有氏,后世皆称姓,于是严格于礼法者甚至主张要考究其本姓才可以论婚姻,如宋咸淳十年(1274)潮阳主簿陈思道撰写有《原始厚别》:“娶妻不娶同姓,娶于异性,所以附远厚别也。嗟夫,三代以前有姓有氏。姓以别嫁娶,氏以辨贵贱。三代以后,姓氏混淆,有姓氏同而族异者,有姓氏异而族同者,苟不推原其姓,则别何由而厚哉……予谓今也姓同而族异者,既有所避嫌而不敢议婚,于族同而姓异者,其可以容忍而缔姻乎。呜呼族异而姓同者非亲也。族同而姓异者,亲也。前乎吾而嫁娶者弗及之讲,固有噬脐之悔,后乎吾而嫁娶者,即此为观,宜垂原始之情于议婚之际,尚当勖之慎之,必考谱谍而后行。若然则心安理得而能推广先王附远厚别之意矣,于是乎书。”
现在汉人于此也无甚规矩了,但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似乎依旧坚持同姓不婚。金、李、朴三姓是韩国最为常见的姓氏,在韩语中分别为Kim,Lee和Park。其中,有3百万韩国人口姓Part。同姓人相识的几率之高可想而知。同姓不通婚……苦了他们了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6-9-19 08:41 标题: 回复 #10 恨地无环 的帖子
中国太大,同一个姓来源有很多,加上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不断的注入新鲜基因,所以中国同姓结婚问题不大,而韩国小,且韩国的种比较纯,所以同姓婚姻出问题的几率会比较高
作者:
伟君子 时间: 2006-9-19 08:44
其中,有3百万韩国人口姓Part。同姓人相识的几率之高可想而知。同姓不通婚……苦了他们了

作者:
阿巽 时间: 2006-9-19 12:47
好像古埃及这种破事比较多
作者:
tty1 时间: 2006-9-19 18:03
还是不要小看古人感性方面的科学知识。
作者:
萧十一狼 时间: 2006-9-22 15:16
不是有很多表哥表妹结婚的么
作者:
无知无畏 时间: 2006-9-22 15:59
这个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科学知识,现实中经常能碰到,然后稍微一总结规律,自然就明白了。
我记得有人转过帖子,说乱伦也不都是坏事,乱伦在加强不好基因的同时,也加强了好的基因,所以乱伦的后代出天才的几率比普通人大得多。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实验

作者:
alance1981 时间: 2006-9-22 17:17



谁敢去实验~
作者:
井木寒 时间: 2006-9-22 17:52
估计是怕乱伦!所以才有地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6-9-22 18:36
原帖由 无知无畏 于 2006-9-22 15:59 发表
这个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科学知识,现实中经常能碰到,然后稍微一总结规律,自然就明白了。
我记得有人转过帖子,说乱伦也不都是坏事,乱伦在加强不好基因的同时,也加强了好的基因,所以乱伦的后代出天才的几率比普 ...
近亲繁殖主要是提高了基因中隐性基因显性的机率
如果父母共同携带的隐性基因是天才基因,则生出来的是天才,如果是个缺陷基因片段,则生出来的是个有缺陷的孩子
一个孩子在某个方面是天才的同时,也可能在另一方面有缺陷
我个人认为近亲繁殖生下有缺陷后代的机率大于生下天才的机率,即便是天才,他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因为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保留下来的,显性的基因肯定是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基因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基因要么被淘汰了,要么是隐性存在,所以近亲繁殖,应该是生出有缺陷后代的可能性更大
作者:
儒人 时间: 2006-9-22 19:32
表亲是同姓乎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9-22 21:28
原帖由 梓庭君 于 2006-9-19 08:26 发表
虽然不知其所以然但知其然就行了。
nod
你生出来为什么喝妈妈的奶而不是爸爸的奶呢?因为爸爸没奶.那为什么妈妈有奶呢?因为妈妈本来就有奶.那为什么妈妈本来就有奶呢?因为...
作者:
阿巽 时间: 2006-9-22 21:47
原帖由 无知无畏 于 2006-9-22 15:59 发表
这个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科学知识,现实中经常能碰到,然后稍微一总结规律,自然就明白了。
我记得有人转过帖子,说乱伦也不都是坏事,乱伦在加强不好基因的同时,也加强了好的基因,所以乱伦的后代出天才的几率比普 ...
貌似至禁止父系亲属,并不禁母系这头的,表兄妹结婚的事情还是不少,另,齐鲁、秦晋世代婚姻,算不算近亲?
作者:
jiangyewei 时间: 2006-11-6 01:41
古人虽不知道基因的问题,但古人会总结经验哪,在实践中发现近亲结婚不好,所以禁掉很自然。不过古代只禁止父系血亲一边,对母系血亲限制不严,所以表哥表妹的故事一大堆。
作者:
有事烧纸 时间: 2006-11-6 09:46
同姓不婚也不是绝对的,明清有很多这样的案子,有人告到官面,说某两人同姓结婚,但书如果两方面能证明虽然同姓但是不是同一来源,比如一个是江西赵,一个是山东赵,诸如此类,然后就可以判个合法。。
早期规定同姓不婚应该也有道理,早期人口流行性差,附近住的同姓同一血缘的概率也高阿,虽然对表亲通婚不管用,起码也还是能管半边么。。
作者:
武陵君 时间: 2006-11-6 10:07
并非禁止近亲结婚吧!古时有很多亲上加亲,姑表亲之类的,貌似也没人禁止呀!
作者:
吴下小蒙 时间: 2006-11-6 10:10
原帖由 无知无畏 于 2006-9-22 15:59 发表
这个似乎不需要太多的科学知识,现实中经常能碰到,然后稍微一总结规律,自然就明白了。
我记得有人转过帖子,说乱伦也不都是坏事,乱伦在加强不好基因的同时,也加强了好的基因,所以乱伦的后代出天才的几率比 ...
不怕生出一个天才的怪物吗
作者:
fillppo 时间: 2006-11-6 15:43
原帖由 萧十一狼 于 2006-9-22 15:16 发表
不是有很多表哥表妹结婚的么
儒家思想里对同姓限制比近亲更严格一步,
《左传》曾经提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很大,
所以表亲之间可以通婚,而堂兄妹之间就限制非常严格,
一般这类婚姻多出现在权势人家,为了保持他们传统血脉的高贵性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1-6 20:31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动物都有避免近亲繁殖的趋势,人类不过是第三种猩猩而已。
作者:
华夏之魂 时间: 2006-11-7 20:28
希特勒就是近亲结婚的产物。
作者:
五袋石果 时间: 2006-11-8 22:48
我国古代是不禁止近亲结婚的,只是禁止同姓婚姻而已。
我国现在规定不允许近亲结婚,这个这个是不是科学恐怕还没有定论——当然,在我国大陆地区是被GCD定论了的。
近亲繁殖好不好呢?这个要纯粹的血统自然是好的。记得有句话说:非生我之人,非我生之人。就可以。呵呵。
作者:
颖颖 时间: 2006-11-9 17:13
原帖由 无人可畏 于 2006-9-18 23:11 发表
很奇怪的现象,估计中国是对近亲结婚限制得最死的国家了,但是古代没有这方面的科学知识,为什么他们做出的决定会这么“科学”呢?
据我所知,欧洲的国家就没有这么明智了。
近亲结婚没什么不科学的,爱因斯坦之流的科学大都牛完全无视之。说白了近亲结婚主要还是来自于中国儒学文化,至于它的科学背景其实并不明显。
作者:
张建昭 时间: 2006-11-9 17:44
中国古代哪有禁止近亲结婚啊?
直系血亲结婚的是没有,有了就乱伦了
旁系血亲尤其是同辈表亲,结婚的有的是。
陆游的原配不就是自己的表妹么?
但是陆游她妈把他俩拆散了(JOKE: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陆游她妈懂得遗传病学原理,是遗传病学的鼻祖
)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6-11-9 17:57
原帖由 颖颖 于 2006-11-9 17:13 发表
近亲结婚没什么不科学的,爱因斯坦之流的科学大都牛完全无视之。说白了近亲结婚主要还是来自于中国儒学文化,至于它的科学背景其实并不明显。

你怎么得出的近亲结婚没什么科学的结论的?
作者:
轩辕酒酒 时间: 2006-11-9 18:43
乱伦古人还是知道的
老师都不可以和徒弟恋爱
何况叔叔和侄女==关系呢
作者:
小贩 时间: 2006-11-9 18:59
经验主义,同姓不婚,减少了遣传病。
缺少科学分析和论证,导致多少痴男怨女两两相望。
作者:
古漢魂 时间: 2006-11-9 19:44
近亲结婚并不会产生"基因病",这仅会增加把隐性遗传基因缺陷显现出来的机会。若原来的基因优异,近亲繁殖可保存优异的基因,这在狗马等繁殖中经常进行。
有朋友学习过人类学吗?
人类学家在研究人类的近亲–灵长类时发现一个很常见的现象:
它们当然没有"乱伦"的概念,但它们却有习惯把某一性别的新一代送走,另一性别的新一代则留在族群继续生活,这有防止"乱伦"发生的作用。
人类学家相信原始人也有同样送走特定性别新一代的习惯,血亲不通婚是世界各地普遍的传统,这或许是因由之一。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1-9 20:24
不仅仅大猿类有这种现象,群居的(有一定社会结构的)哺乳动物都有这种趋势,比如非洲草原上的狮子和象……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的动物属性~
作者:
颖颖 时间: 2006-11-9 21:35 标题: 回复 #33 首席屠宰官 的帖子
古漢魂该说的都基本说了,但我要补充两点。。。
1。所谓暴露基因缺陷,无非是给隐性基因表示的机会。一般认为隐性基因有缺陷,而这种缺陷可以被显性基因所弥补。但据我所知,这只是一个观测,而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科学理论,以及严密的统计论证。比如说是否所有的显性基因都是好的,而这里的"好"该怎么定义,没有人知道准确的答案。
2。即便出现了隐性基因表现的情况,至今也没有统计证据可以证明这些人就一定比“正常人”差。而这里差是什么意思,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近亲结婚这个因素比起其他因素的显著程度也不是那么明显,在很多时候连 10% 的 significance level 都通不过。
所以,所谓近亲结婚会导致不良后代,这个观点我觉得没有足够的科学依据。
大家还是学我吧,自己复制自己,你看已经复制成军队了,多壮观啊?
作者:
首席屠宰官 时间: 2006-11-9 21:47
原帖由 颖颖 于 2006-11-9 21:35 发表
古漢魂该说的都基本说了,但我要补充两点。。。
1。所谓暴露基因缺陷,无非是给隐性基因表示的机会。一般认为隐性基因有缺陷,而这种缺陷可以被显性基因所弥补。但据我所知,这只是一个观测,而并没有建立完善 ...
你翻翻前面几页,我说过这个问题了
我大学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以白化病为例,这种病的特征是皮肤、毛发全为白色。一般群体中携带这种致病基因的频率为1/50,如果非近亲结婚,则子代中发病的机会为1/50×1/50×1/4=1/10000,假如是表兄妹之间的近亲结婚,则子代中发病的机会为1/50×1/8×1/4=1/1600,要比非近亲结婚高6倍多。
据调查,患先天性遗传病的病人的父母近亲结婚率为37.5%,近亲婚配子女患病率为41.6%。目前已发现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1232种。除白化病外,较常见的还有先天性聋哑、小头畸形、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等。近亲结婚除使隐性遗传病发病率增高外,还可使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增高,常见的有脑积水、脊柱裂、无脑儿、精神分裂症、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等。一些遗传病患病危险性在近亲结婚和非近亲结婚的比例是:先天性鱼鳞症是62.7∶1;少年性黑朦性痴呆是36.6∶1;先天性全色盲是18.4∶1。
[ 本帖最后由 首席屠宰官 于 2006-11-9 21:57 编辑 ]
作者:
真理无常 时间: 2006-11-9 22:22
原帖由 颖颖 于 2006-11-9 21:35 发表
古漢魂该说的都基本说了,但我要补充两点。。。
1。所谓暴露基因缺陷,无非是给隐性基因表示的机会。一般认为隐性基因有缺陷,而这种缺陷可以被显性基因所弥补。但据我所知,这只是一个观测,而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科学理论,以及严密的统计论证。比如说是否所有的显性基因都是好的,而这里的"好"该怎么定义,没有人知道准确的答案。
中学时的红绿色盲似乎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并不是“没有严密的统计论证”吧?
至于你用宠物培育做例子……
马的情况可能特殊些,
但是猫狗的话,了解一点的都应该知道,很多品种的纯种猫狗都是有特殊的遗传病的,还有体弱、智力低等不良情况
怎么叫没有证据呢
作者:
颖颖 时间: 2006-11-9 22:36
楼上两位说的只是其表,不是其里。
有科学论证的是,如果不是近亲结婚,那么隐性基因表现的概率降低。
但我们没有科学论证,去表明隐性基因“大多数”都是坏的,或者弊大于利。
不错,隐性基因的表现可能使得近亲结婚的孩子离人均平均点更远,但一定都是往坏处走么?
什么叫疾病,所谓疾病就是少数人有,而多数人没有的负面状态。换句话说,如果隐性基因发作有0.05的概率,孩子会比正常孩子差,0.05 的概率会比正常孩子强,0.9 的概率没有区别;那么人们所注意到的往往是最差的 0.05. 而事实上没有人知道是否还存在近亲结婚的超常婴儿。普通人比起这些超常婴儿的差别,不一定比近亲结婚较差的和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哪个大。只不过没有人会说一个正常人的基因缺陷是“病”而已。
我总觉得也许显性基因表现者定义了人类,因此这些人总喜欢排斥其它基因表现者。
P.S. 我以前也在生物信息领域做过一定的学术研究啊。
[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06-11-9 22:39 编辑 ]
作者:
风刀霜剑 时间: 2006-11-9 22:57
应该不是禁止近亲结婚,而是禁止至情结婚。亲兄妹堂不可结婚,但是表兄妹却是亲上加亲。
作者:
鳳驍 时间: 2006-11-10 00:20
好象是3辈以内不能结婚吧....
表的好像就可以...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1-10 00:38
近亲繁殖导致种群退化已经在无数已灭绝和濒危动物身上发生过了……
最严重的影响在于对生殖机能的影响。典型的例子比如朱鹮,日本朱鹮长期近亲繁殖,结果出生的卵大多未受精。再比如华南虎长期近亲繁殖不仅造成体形变小、体质下降,更多的是性行为失常、繁殖机能退化、幼仔死亡率高。动物园饲养的加利福尼亚兀鹰,现在只能依靠严格的DNA检测来择偶配对,就是为了最大程度避免近亲繁殖。
至于近亲繁殖的影响,人类也概莫能外~
[ 本帖最后由 伶州鸠 于 2006-11-10 00:50 编辑 ]
作者:
古漢魂 时间: 2006-11-15 22:01
不仅仅大猿类有这种现象,群居的(有一定社会结构的)哺乳动物都有这种趋势,比如非洲草原上的狮子和象……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的动物属性
有猜测指资源丰富时倾向于送走下一代的雄(男)性,资源不足则倾向于送走雌(女)性。
你翻翻前面几页,我说过这个问题了
我大学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回文前没看,仅此致歉。
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并且、我大学学的不是这个专业。
但是猫狗的话,了解一点的都应该知道,很多品种的纯种猫狗都是有特殊的遗传病的,还有体弱、智力低等不良情况
这不是近亲繁殖问题,而是可选的基因太少,而部份基因却有毛病。这是"人择"出了错,让有问题的基因成了主流。
大家还是学我吧,自己复制自己,你看已经复制成军队了,多壮观啊?
这非近亲繁殖,这叫无性繁殖。
一队漂亮的军队不单壮观,更可观!
不错,隐性基因的表现可能使得近亲结婚的孩子离人均平均点更远,但一定都是往坏处走么?
这可从分两方面看:
1. 禁止某类近亲结婚是纯社会习俗。堂兄弟姊妹跟表兄弟姊妹血脉亲疏一致,但堂兄弟姊妹婚姻在中国一般不许,表兄弟姊妹婚姻却常是佳话。但从遗传角度看,效果一样。
2. 当近亲繁殖产生极优秀的后代时我们当然高兴,但其中一部份拥有显现出来的隐性遗传问题时我们如何处理?狗马等可人道毁灭之,但对人类我们能如此吗?很多人间惨剧就此发生。输不起时我们倾向选择平均。
近亲繁殖导致种群退化已经在无数已灭绝和濒危动物身上发生过了……
这在Evolution中是gene pool太小产生的任意选择,可往好的方向走,亦可走向坏。物种会失去对环境适应的选择。
人类的老祖宗数目也很少,但幸运地他们并无因gene pool小而灭绝。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1-16 16:26
人类的老祖宗数目也很少,但幸运地他们并无因gene pool小而灭绝。
可能就是因为避免近亲繁殖的生殖习性……
作者:
昭福 时间: 2006-11-17 08:25
经验传统->伦理习惯
作者:
liuhaogang 时间: 2006-11-17 17:25
单纯的伦理观念...古代人的辈分、伦常观念很强,一种传统观念。就拿现在来说,如果男的大过女方很多岁,可能非议很少,但都有,但如果女方大过男方太多,非议就..........而且,并非是亲属基因什么的,而是一种传统观念,潜意识...
作者:
古漢魂 时间: 2006-11-19 12:29
可能就是因为避免近亲繁殖的生殖习性……
到目前为止考古发现了十多种古人类(Hominids),它们的出现时间上有重叠。我们属于"智人",是最后出现的一种,也是仅存的一种,其它都因各种原因而灭绝了。人类学家相信,智人是最后出现的原因非因这是终点站,而是智人"成功"了,防止了新品种继续出现。若智人活不下去的话,将会继续有新的Hominids出现。智人能活下来有竞争胜利的因数,但也有幸运的因数。
智人繁殖习性与其它灵长类无异,有朋友指出,甚至与部份哺乳类动物无异。所有品种的生物在出现早期时数量都会偏低,繁殖习性与智人能存活的有关可能性很低。
如果男的大过女方很多岁,可能非议很少,但都有,但如果女方大过男方太多,非议就...
若考虑到男女分别的可生育年龄便能看到"天择"的因素。
假设最初三类婚姻习惯并存:
- 男比女大多
- 男女相若
- 女比男大多
前两者产生的后代会比最后的要多,有前两者婚姻习惯的人比例会越来越高。按"天择"原理,"女比男大多"不能成为主流习惯。男女不平等呀!去骂天吧!别骂古某。
严格来说,"男比女大多"产生的后代会比男女相若要少,男性生育能力也会按年龄而下降。按"天择"而来的猜想是"男女相若"是主流习惯。
再补充一下"资源充足时倾向送去雄性新一代,资源不足时倾向送去雌性新一代"的猜测。
假设有不同族群个别会送走某指定性别新一代的习惯。
但只有雌性能怀孕生育,资源充足时保留雌性新一代可让族群增长速度加快,族群会比其它非如此为之族群增长较快,最终可淘汰其它族群,成为主流族群。
反过来说,资源不足时族群增长速度太快结果是饥荒,保留雌性新一代的族群会受到打击而被淘汰。送去雌性新一代成为主流族群。
论证合理,但这仍是猜测,人类学是科学,还要看人类学家能提出多少观察证据,有否相反的例子。
若这论点成立,人类社会以女性出嫁为主的原因或许是人类多面对资源不足的情况。"姓"、严格来说是"氏",标出人类的族群来源,同姓(氏)在古代极可能是同族群,不通婚的原因是同姓(氏)的女性被送到别的族群去。堂兄弟姊妹因父系关系属同族群,也不通婚,这因"堂"关系的女性都会被送走了。但"表"属母系,非生活在同族群中,便可通婚。
属论证合理,但同样要找证据,看有否相反例子。于此,古某并无太多资料,朋友们有兴趣可在不同社会中进行调查。
达尔文的"演化论"中心思想是繁殖,对繁殖有帮助的任何事情若能流传下去的话,无论是基因,各种生活习性以及其它,随时间因更多后代将会成为主流,相反的话则会消失。
近亲繁殖若能狠心淘汰有问题的后代,适应环境的基因更易浮现。古代不用我们去狠心,大自然要淘汰有问题的后代时我们无能为力。今天人类有一定能力阻止淘汰反影响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人有测隐之心,有能力与大自然对抗时剧情或许更悲哀。
近亲繁殖的成功例子之一是西方的赛马,它们经常是父女,甚至是祖父与孙女的繁殖,选好的留下来再繁殖,普通的不让繁殖,有问题的则人道毁灭。残忍吗?
纯种猫狗的问题是早期繁殖时错误地选了坏基因,因当宠物之故,体弱看成了"乖",耳聋、眼盲、弱智看成了"安静",问题发现得太晚,坏基因早已成了主流。
非近亲繁殖的好处在其基因变化大,环境有大变化时部份后代有望能存活下去。这也可能是群居动物倾向于送走新一代其中一种性别的原因,没此习惯的族群在环境有大改变时会受到较大打击。这也是有性繁殖比无性繁殖优胜的地方。
要保存好的基因,无性繁殖是最佳选择。"名种"植物便多以此繁殖。
[ 本帖最后由 古漢魂 于 2006-11-20 05:26 编辑 ]
作者:
昔时人已没 时间: 2006-11-19 23:50
充分说明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呵呵
作者:
颖颖 时间: 2006-11-20 01:35
原帖由
伶州鸠 于 2006-11-10 00:38 发表
近亲繁殖导致种群退化已经在无数已灭绝和濒危动物身上发生过了……

最严重的影响在于对生殖机能的影响。典型的例子比如朱鹮,日本朱鹮长期近亲繁殖,结果出生的卵大多未受精。再比如华南虎长期近亲繁殖不 ...
如果这么快就可以否定近亲结婚,那么我看 human genome project 干脆别搞了。其实古汉魂的观点和我得差不多,“输不起时我们倾向选择平均”,而非近亲结婚可以制造更多的平均,所以我们就这么做了。但这并不代表近亲结婚就一定“不科学”,反而我觉得盲目的否认近亲结婚才是不科学的做法。
作者:
古漢魂 时间: 2006-11-20 06:51
充分说明了我们民族的智慧,呵呵
不是与古某上文有关吧?呵呵
古某文中并无提及任何民族,"智慧"出于天择,刚巧做对的族群变得强大,而不幸选错了边的消失了。族群指的是任何生物的族群。
个别民族当然有他们的智慧,但不是这方面。
那么我看 human genome project 干脆别搞了
若这是打算以"人择"去选人类发展方向,人类仍未有选择的智慧。太冒险了!
别说纯种猫狗的失败,以纯种赛马为例,算是成功,但我们并不知有否隐藏问题存在,或许将来回头再看才发现选错了些基因,与纯种猫狗一样犯了错误。
事实上,人们发现纯种赛马的腿很易摔断,这或许与基因有关。
作者:
萧十一狼 时间: 2006-11-20 10:29
推荐一篇小说:我和我的妹妹雯雯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1-20 15:17
原帖由 颖颖 于 2006-11-20 01:35 发表
如果这么快就可以否定近亲结婚,那么我看 human genome project 干脆别搞了。其实古汉魂的观点和我得差不多,“输不起时我们倾向选择平均”,而非近亲结婚可以制造更多的平均,所以我们就这么做了。但这并不 ...
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在自然选择中形成了避免近亲繁殖的趋势,证明这种习性对于整个物种的繁衍来说是有利的,这就足够了。因为你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输不起”的那一天,也不可能到了基因库有限到影响物种生存的时候才作调整。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1-20 15:38
原帖由 古漢魂 于 2006-11-19 12:29 发表
到目前为止考古发现了十多种古人类(Hominids),它们的出现时间上有重叠。我们属于"智人",是最后出现的一种,也是仅存的一种,其它都因各种原因而灭绝了。人类学家相信,智人是最后出现的原因非因这是终点站,而是智人"成功"了,防止了新品种继续出现。若智人活不下去的话,将会继续有新的Hominids出现。智人能活下来有竞争胜利的因数,但也有幸运的因数。
智人繁殖习性与其它灵长类无异,有朋友指出,甚至与部份哺乳类动物无异。所有品种的生物在出现早期时数量都会偏低,繁殖习性与智人能存活的有关可能性很低。
应该说繁殖习性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之一,绝大多数群居哺乳动物都有类似的习性,不会是巧合,而显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作为人类这样的大型动物来说,永远不可能像大多数鱼类一样,依靠后代繁殖的绝对数量保证物种的生存,在种群数量始终有限的情况下,平均个体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显然更重要一些。如今人类已经通过其他手段代替掠食和采集维持食物链顶端的种群数量,但是我们不能确定人类是否会永远拥有这么庞大的基因库。
作者:
我本非我 时间: 2006-11-22 01:46
同姓不婚是基于伦理学考虑,优生学次之(实践出来的)
韩国95年时好像取消了同姓不婚的法律。
作者:
无弦琴 时间: 2006-11-22 02:04
最初老祖宗们,为了生存繁衍,便不顾一切地多交配多生子,最后实践中发现近亲特别是父女母子之间生出来的孩子,大多都有问题,有些甚至是畸形的怪物。于是以为这是天谴啊什么的,逐渐形成了乱伦大逆不道的看法。
又及许多民族对乱伦看得挺淡,什么儿子继承父亲的妻子之类的也有。
我们几个经常往外跑的老师说日本对乱伦就比较开放,有所谓乱伦文化。
“日本的红楼梦”《源氏物语》上乱伦就可以说是相当……的乱。
令我想起另外一个关于口蹄疫的故事。一些科学家发现某些民族有将自己的亲戚的尸体吃掉的习俗,然后该民族人就经常出现与口蹄疫相似症状。并由此发现了口蹄疫产生的原因。估计这个民族一直没发现这两者联系,所以这风俗才没改变。
可以想象最初老祖宗们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很可能也有吃死人的做法,可最后发现问题才不干了。
其实很多道德问题归根溯源都是人类的趋利避害自然选择。
[ 本帖最后由 无弦琴 于 2006-11-22 02:05 编辑 ]
作者:
妖狐 时间: 2006-11-23 13:41
可是我看姑表结亲的不少啊
现在大家都不会这样了
作者:
dengbo02 时间: 2006-11-23 21:04
原帖由 首席屠宰官 于 2006-9-19 08:41 发表
中国太大,同一个姓来源有很多,加上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不断的注入新鲜基因,所以中国同姓结婚问题不大,而韩国小,且韩国的种比较纯,所以同姓婚姻出问题的几率会比较高
有道理,所以现在看到的韩国人(尤其是女人单眼皮)很容易就被分辨出来国籍,想必都是基因相近造成的吧
作者:
伟君子 时间: 2006-11-23 21:27
我最近看一个杂志说,韩国已经法律通过,承认同姓结婚的合法性!!!!!
作者:
疯猫 时间: 2006-11-23 21:55
原帖由 颖颖 于 2006-11-9 22:36 发表
楼上两位说的只是其表,不是其里。
有科学论证的是,如果不是近亲结婚,那么隐性基因表现的概率降低。
但我们没有科学论证,去表明隐性基因“大多数”都是坏的,或者弊大于利。
不错,隐性基因的表现可 ...
从你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你是个赌博心理非常强的人(或叫博弈).这种心理,对于一般的问题,还不算什么,甚至有益,但对与人本身来说,甚至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就不好了.你举的例子说,有0.05的是好的,0.05的是坏的,0.9是没变化的(先不考虑你这个例子中的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能性),就可以去博一下?你可知道,一个不正常的人对社会造成的负担,要比一个超常的人能带来的好处要大的多.对于整个人类的进化发展也是不利的.所以在这方面,首先要考虑的是规避风险,而不是去想什么好处,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有好处的.
另外,一个超常的人,不见得会对社会贡献更大(有成长因素),甚至会对社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但一个遗传有问题的先天病人,对社会带来的负担是肯定的!
但也不排除在恶劣环境下,特殊手段提高适应能力的可能.比如抗菌素的大量使用产生的细菌的抗药性,这也是在恶劣环境下细菌的进化.
毕竟整个人类还没处于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所以没必要以你的方式去进化.
[ 本帖最后由 疯猫 于 2006-11-23 22:06 编辑 ]
作者:
LXR 时间: 2006-11-23 23:59
曾看过一个好象叫《狮尾狒的家族史》的片子,里面提到:一只新发育成熟的母狒狒发情了,它是先去钩引自己的父亲,但它父亲无法完成交配(不知是什么原因)。在一次单身公狒狒骚扰中,几次受到冷落的小母狒狒终于离家出走,跟了一只单身狒狒。
这个“不能完成交配”是不是和什么信息素有关呢?
成年男人看到美女容易产生幻想甚至冲动,但看到自己的成年女儿或姐妹会不会也能产生冲动呢?如果不知道有血缘关系呢(也就是没有受到伦理思想的影响)?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是能完成的。
作者:
LXR 时间: 2006-11-24 00:56
关于隐性基因的产生,我认是在生殖细胞的DNA复制过程中出错或高能射线导致生殖细胞DNA链断裂所致。对双倍体生物,如果新个体有两个相同的有缺陷的等位基因,就无法产生某些物质,于是新个体就表现出所谓隐性性状;只要两个等位基因中有一个没问题,就能制造所需的物质,就会表现出显性性状。
如果我以上看法正确的话,隐性基因的好坏比例就不会是1:1,而是远小于1。
另外,我认为部份近亲繁殖能淘汰有害基因,因为近亲繁殖能让新产生的有害基因更易表现出来而被自然淘汰;而无法表现出来就不会被自然淘汰,但会潜伏下来,随着群体的扩大而增加总存在量。
很多低等生物应没有禁止近亲繁殖的可能,它们并没有很多遗传疾病;而人类普遍禁止近亲繁殖,但人类却有很多隐性的遗传疾病基因。
作者:
古漢魂 时间: 2006-12-3 13:59
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在自然选择中形成了避免近亲繁殖的趋势,证明这种习性对于整个物种的繁衍来说是有利的,这就足够了。因为你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有“输不起”的那一天,也不可能到了基因库有限到影响物种生存的时候才作调整。
再说"输不起"是什么意思吧!这属于我们不想见到的情况。并非输了人类社会受不了。是不想输。
按计算,产生部份极坏的去"输",对物种改善更有帮助,这很多人都会明白。问题是"输"时太痛苦。这属于感性而非理性的选择。是社会问题,并非科学问题。
人类科学中接受达尔文,但社会中却接受不了他。
应该说繁殖习性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之一,绝大多数群居哺乳动物都有类似的习性,不会是巧合,而显然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无性繁殖仍存于生物中,你我体内仍天天在进行。繁殖习性是环境做成,植物极多自我授粉,劣乎?最能适应环境的可能是细菌病毒类,它们也是无性繁殖。
说Evolution而非进化论,原因是古某不知"进退",古某知的是演化论。高等低等,按出现时间排列可以,按结构复杂排列亦可以,按优劣排列则天天吵架。
无性有性,熟优熟劣?劣者过不了天择。长久以来两者并存,说明了并无优劣高下,要看情况。
作为人类这样的大型动物来说,永远不可能像大多数鱼类一样,依靠后代繁殖的绝对数量保证物种的生存,
数量是成功的结果,不是成功的手段。数量很重要。如何得知物种快灭绝?看它们手段?聪明?还是看数量?
数量不是唯一指标,但却是极重要的指标。
但是我们不能确定人类是否会永远拥有这么庞大的基因库。
基因库庞大是时间乘以突变率。它会越来越大,不必担心。在人类中,近亲婚配不会减低基因库存。
若突变率相同,并能保留突变基因,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的基因库将以同等速度增加。近亲繁殖为何会有所不同?
从你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你是个赌博心理非常强的人(或叫博弈).
1. 她早同意"输不起"看法。
2. 此类批评,属人身攻击。
对事不对人,以理批评理论看法,属讨论。猜测批评别人性格,属人身攻击。
关于隐性基因的产生,我认是在生殖细胞的DNA复制过程中出错或高能射线导致生殖细胞DNA链断裂所致。对双倍体生物,如果新个体有两个相同的有缺陷的等位基因,就无法产生某些物质,于是新个体就表现出所谓隐性性状;只要两个等位基因中有一个没问题,就能制造所需的物质,就会表现出显性性状。
如果我以上看法正确的话,隐性基因的好坏比例就不会是1:1,而是远小于1。
双倍体或多倍体多在植物中出现?非也,动物会,人类也会有多倍体。但植物能自授粉,双倍体或多倍体突变容易留存。无法自孕者,除非同时出现雌雄双倍体才可繁殖,这是有性繁殖对突变新品种不利之处。
谈隐性基因,谈科学吗?在没有统计数字前
但我们没有科学论证,去表明隐性基因“大多数”都是坏的,或者弊大于利。
这句话从科学角度无可挑剔!
古某试举例子。
首先,定义"好基因"为:对物种生存或繁殖有帮助的基因。
地中海贫血症是遗传性溶血病。这肯定是坏的基因。这病最早在西西里岛发现,故以地中海命名。但研究发现隐性地中海贫血会加强对疟疾的抵抗力。在疟疾地区,天择让隐性地中海贫血成了多数,无基因者更易死于疟疾。这是个坏的显性基因,好的隐性基因。这基因算好算坏?
金发是隐性基因,是好是坏?古某看是中性。
若连好坏仍未说清,隐性基因是好的多是坏的多?哪来科学证据?
政府立场,立法禁上近亲通婚可以理解。非优生,但亦减劣生。劣生者若不存活,父母哭一场;劣生者若存活,父母担子,社会担子。然优生亦会减少,走向平均。
医学发达,较劣者生存机会越来越高,平均数走向如何?
再说下去,古某或太冷血了。
胡言乱语长文数篇,累了!春眠去也。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2-4 17:54
说到有性无性繁殖,就有些牵强附会了,既然是讨论人类本身,须知人类这样体形大小的动物,自然环境下还没有无性生殖的情况,甚至推而广之,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也都没有无性生殖的现象,拿来与微米级别的生物对比,那不是风马牛不相及……
从现存的群居哺乳动物看,繁殖习性上大都有一定的避免近亲交配的趋势。比如象群一般由雌性及未成年雄性组成,而成年雄性平时独居游荡,只在交配季节才加入。信天翁之类的大型鸟类奉行严格的配偶制度。也就是说,至少这样的习性已经在自然选择中积淀下来,那么很显然对该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人类的祖先的习性可以从我们的近亲——各种群居的大猿类(大猩猩、黑猩猩、倭黑猩猩)身上找到近似的答案。
关于繁殖数量,我的意思是不可能单纯依赖后代出生的绝对数量来保证生存,就像许多鱼类那样。比如鲤鱼每次产卵1万多枚,但是只有极少数活到成年。因为大型的陆生动物要面对的环境过于复杂,成长时间也过长,象人类这样需要成年个体长期照顾幼体的物种,在自然选择上不会出现这种生存策略。
基因库会缩减的可能并不是来自基因变化,而是种群数量。人类的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不要忘记在地质年代有更多的繁盛一时的生物一样会面临种群数量锐减的时候。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所有的生物都趋向于最大化数量的繁殖策略。人类的文明不过上万年而已,仍然是很脆弱的,遇有环境巨变,比如下一个冰河期来临、核冬天,谁知道还剩下多少种子……后面好像科幻了~
作者:
前田庆次 时间: 2006-12-8 17:45
中医也比较先进,经络、穴位等原理,至今未被破解。
近代研究证明:男子基因对后代隐性遗传疾病起主要作用。而中国古代,姓氏随父,同姓不婚,恰好避开最大可能的遗传疾病发作。
姓氏随父+同姓不婚”这一模式=科学避免遗传疾病,比简单的“近亲不婚”更先进、更细致,也更复杂。
综合《黄帝内经》等先进科技考虑,我们不得不怀疑:中华文化中,很可能有一部分源自比今天更先进的文明。
当然,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就是“太熟,不好意思下手”。
作者:
燕波钓叟 时间: 2006-12-8 18:09
不知兄台从何书阅得古代不许“近亲结婚”
作者:
古漢魂 时间: 2006-12-23 08:22
说到有性无性繁殖,就有些牵强附会了
首先,非近亲繁殖,近亲繁殖,雌雄同体繁殖,无性繁殖是按后代基因组合变化排列,前两者优劣的论点为"后代基因组合变化多寡"。既然如此,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的后代基因组合变化多寡差异更大。若后代基因组合变化越大越好,无性繁殖岂不早该消失了吗?明白论点何在吗?哪牵强?
请留意:
1. 基因组合变化多寡与基因库大小是两件事。
2. 并无任何证明说基因组合变化越大越好。
在大型动物中不见无性繁殖并不代表有性胜无性,这存在偶然因素。相反,若曾在大型动物中出现过无性繁殖,及后在竞争中消失反而能证明有性胜无性。
前列的四种繁殖方式目前并无科学论据说熟优熟劣。
关于繁殖数量,我的意思是不可能单纯依赖后代出生的绝对数量来保证生存
下一代数量不多,我们还能在什么中去选择?你若仅有一名子女,如何在你的子女中选贤能者继承你的东西?他是阿斗你也得把江山交他!要选择,数量是必然的要求。个体大小限制后代数量,一头大象一辈子最多能生产的后代不可能多过一个人最多能生产的后代。
基因库会缩减的可能并不是来自基因变
首先,纯种狗马基因库小不是来自近亲繁殖,而是来自禁止非近亲繁殖。除了选定的以外,其它的不让繁殖,这才是基因库越来越小的原因。
按现时人类基因研究发现,科学家怀疑人类早期曾遇上一次灾难,全球人口曾跌至约一千左右。灾难没法去担心,来时人类能作什么?2040年后北极夏天冰雪全熔化,海水上升,你我或许都能看到,不用科幻。人为问题都无法解决,还去担心天灾?
也许未来人类的游泳基因会成为主流!?!先学好游泳吧!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6-12-26 02:16
还是没有明白我所说的繁殖数量的意思……
举个例子:
翻车鱼和双髻鲨,两种体形相当的大型鱼类,前者依靠大量的后代(3亿枚卵),后者依靠较高的后代成活率,这是繁殖策略的不同。
当然同等条件下数量自然是越多越好,这不必强调地球人都知道……
有性繁殖到底有何作用在演化生物学上理论很多,不仅仅是基因组合多样而已。不过基本上为假说,只有去年有一个酵母菌的繁殖实验可能有助于进展之外,确实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说明有性生殖更优越。
作者:
温柔的一刀 时间: 2006-12-27 10:45
古代也不提倡近亲结婚,虽然在法律上没有明文禁止,但对此是取不支持的态度的
作者:
jcqstc 时间: 2006-12-27 13:01
如果可以像动植物一样,出现次品就销毁,那应该鼓励近亲结婚了(直系近亲那是伦理,与科学无关)
作者:
乐进 时间: 2007-9-15 15:05
一言以蔽之,古代中国允许母系亲属结合,所以表兄妹结婚的人相当多,对父系亲属就有所抵制了,堂兄妹结婚的比较少。
作者:
伟人 时间: 2007-9-16 08:19
生存和繁殖,是生物存在的目的。
生存需要资源,于是就掠夺资源。
繁殖追求基因的多样性,并且追求自己的基因能遗传下去,于是就要抢夺交配权。
而与不同姓非本族的交配,我觉得就是抢夺交配权。
为了本族的生存与繁殖,战争就不可避免,延续至今,而且我想会一直延续下去。或许以后会和人类之外的种族战争,比如外星人。我一直觉得如果有外星人,如果外星人和人类接触,产生的后果就是互相的抢夺资源,为了自己的种族繁衍下去。
古埃及的兄妹之类,我认为是他们极度的认为自己基因的优秀性。希特勒的种族灭绝也基于此。
作者:
sherry^ 时间: 2007-9-16 11:29
原帖由 萧十一狼 于 2006-11-20 10:29 发表
推荐一篇小说:我和我的妹妹雯雯
此书03年台湾高级H小说 里面感情和人物描写非常好
很真实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7-9-16 12:26
原帖由 萧十一狼 于 2006-9-22 15:16 发表
不是有很多表哥表妹结婚的么
中表亲应该没问题,现在反倒限制死了
作者:
caojinke 时间: 2007-9-16 12:44
多年实践出来的吧
作者:
轩辕酒酒 时间: 2007-9-16 21:13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顺便说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来被统治者所利用,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荒唐理论,是对孔子这话原意的严重歪曲。
作者:
轩辕酒酒 时间: 2007-9-16 21:14
还有如果生了怪胎
古人认为是上天......
那么这事多了以后,就在明白不过了不是吗?
作者:
悼红狐 时间: 2007-9-17 10:12
原帖由 轩辕酒酒 于 2007-9-16 21:13 发表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顺便说一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后来被统治者所利用,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荒唐理论,是对孔子这话原意的严重歪曲。
你觉得很荒唐么?
作者:
打破英雄神话 时间: 2007-9-17 10:14
中国古代不是也很流行亲上加亲的近亲结婚的做法的吗?
作者:
kemond 时间: 2007-9-18 12:04
原帖由 首席屠宰官 于 2006-9-19 07:01 发表
没有科学知识,但是有实践经验
所谓的伦理道德等等都是人在实际生活中摸索出来的对人类自身发展、延续有利的经验
实践是硬道理!
作者:
半边莲 时间: 2007-9-18 12:12
古人又不傻
近亲生出来的小孩弱智还看不出来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7-9-19 13:04
原帖由
打破英雄神话 于 2007-9-17 10:14 发表
中国古代不是也很流行亲上加亲的近亲结婚的做法的吗?
同姓不婚……
作者:
草木潋滟 时间: 2007-9-21 16:18
古代人认为父系比母系要亲,中国经从母系社会之后一直都是父系社会,甚至现在都还有人认为父系比母系要亲,何况古代科学不发达。。。。。。。。。。。。
作者:
蒹葭苍苍 时间: 2007-9-22 00:34
同姓不婚是周朝的法制,并不是儒家提出来,而是在儒家产生之前就存在了。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9-22 09:14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7-9-16 12:26 发表
中表亲应该没问题,现在反倒限制死了
宋明清法律都是规定禁止中表亲的。不过民间经常无视。
到清代中期以后法律中就去除了这个禁令。
作者:
草木潋滟 时间: 2007-9-22 13:25
夏朝、殷不忌同姓婚
西周开始施行禁止同姓婚
春秋时有一小部分人为了保证血统的高贵而违法
战国以后又开了禁
到唐宋元都禁止了
明清两代同姓同宗都不可结婚
[ 本帖最后由 草木潋滟 于 2007-9-22 13:28 编辑 ]
作者:
baby5213344 时间: 2007-9-22 14:49
原帖由 颖颖 于 2006-11-9 17:13 发表
近亲结婚没什么不科学的,爱因斯坦之流的科学大都牛完全无视之。说白了近亲结婚主要还是来自于中国儒学文化,至于它的科学背景其实并不明显。
对哦,这就是达尔文致死追求的真理,无视近亲,我生我的
作者:
jerry1016 时间: 2007-9-22 15:29
人的心理情感就是这样的
作者:
伶州鸠 时间: 2007-9-24 11:38 标题: 防止近亲繁殖是动物的本能行为
防止近亲繁殖是动物的本能行为,会本能地避开在同一个家族中一起成长的亲生兄弟姐妹,但是同时动物也会本能地选择和自己外形最为接近的(同时也就可能是基因最接近的),所以旁系亲属的结合并不罕见,从动物学的角度并不难理解人类的行为。
作者:
8226079 时间: 2008-7-14 23:03
孔子有“五伦”之说
近亲结婚叫做“乱伦”


作者:
uesegi 时间: 2008-7-19 14:44
道德觀念啊
樓主
你在想什麽啊
作者:
soly0214 时间: 2008-7-28 21:27
现在那个什么破印度非洲那疙瘩的人这些事都是正常事.但对于中国来说.你们真的认为是孔子想出来的么?难道孔子就是起点?大家真的都是这么认为的么?如果是的话。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地球上到底出现过几个时期的人类?或其他种类的物种.
作者:
几时 时间: 2008-7-29 10:20
禁止近亲结婚自然是有科学道理的。学过生理方面的知识就会知道,大多数人的身上都带有隐性遗传病,如果夫妻双方都带有同一种隐性遗传病,那么他们所生育的子女就会先天带有这种病。一般人带有同一种隐性遗传病的机率是很小的,但是近亲之间带有同一种隐性遗传病的机率就相对大得多。所以,近亲结婚对下一代的素质不利,自然应该禁止。
至于同姓不婚,那是由于古代居住在一个地方的人(比如一个村庄)同姓比较多,同姓之间很多是近亲,古人在长时间的生活中发现同姓结婚所生育的子女很多素质低下,慢慢就产生了“同姓不婚”的理论,这个理论并不是孔子提出来的。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春秋时,人们对同姓婚配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亦依唐律,同姓为婚干杖而离之。明、清时地域更大,人口众多,早成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故《明律例》与《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为二,表面规定两者皆禁止通婚,实际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结婚。清末册律,将同姓不婚与亲属不婚合并,只禁止同宗结婚。
中国从西周时代起,就确立了这一婚姻制度,出于伦理和生理两方面的考虑。如“同姓不婚,惧不殖也”(《国语·晋语四》);“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认为同姓通婚将影响种族的繁衍和后代的素质。
作者:
暗王之假面 时间: 2008-8-28 15:26
不是把,古代不是很多X庄X村之类的嘛
作者:
cool88moon 时间: 2008-9-19 14:40
我们现在近亲规定是3代以内直、旁系亲属啊。
可古代表兄妹这样的是可以结婚的,lz说的古代所谓的近亲就是亲兄妹这样的吧?
因为这在古代叫乱伦乱纲啊。
可见古人不懂遗传知识的,只是不同目的出发,实现了部分相同的结果。
作者:
happysamu 时间: 2008-11-24 14:18
我看过动物世界,里面的猴子,狮子等都是近亲不交配的.公猴和公狮子成年后都要去别的猴群和狮群.人不若禽兽耶?
古代,特别是商,周,人口稀少,社会仍带有部落性质.同姓是近亲的几率是很大的.而人们从近亲婚配的实践中发现,后代出问题的几率很高,但系而其表象往往是后代不繁主要发生在同姓婚配.而异姓婚则很少出现此类问题.古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于是在伦理上制定同姓不婚之礼.
作者:
emony007 时间: 2008-11-24 16:05
古代是禁止父系方面的近亲结婚,但对母系不禁止,主要是根据他们那一套伦理以及部分实践的出来的!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