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黄巾起义失败的3点重要因素 [打印本页]
作者:
longhd 时间: 2006-9-13 21:31 标题: 黄巾起义失败的3点重要因素
1.起义目标转变.原来的起义是推翻汉朝.渐渐变成了烧杀掠劫,使得本支持起义的义士一下子反抗起来!!
2.将领缺乏.手下没什么大将要武的没武,要文的没文.能带兵的没几个~~
3.兵未经训练.黄巾起义是说爆发就爆发.使得那些信徒们都没有战斗力.所以在官兵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以上是我的看法!如果有何意见尽管提出来!
[ 本帖最后由 longhd 于 2006-9-14 19:32 编辑 ]
作者:
疯猫 时间: 2006-9-14 13:17
原帖由 longhd 于 2006-9-13 21:31 发表
1.将领缺乏.手下没什么大将要武的没武,要文的没文.能带兵的没几个~~
2.兵未经训练.黄巾起义是说爆发就爆发.使得那些信徒们都没有战斗力.所以在官兵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3.起义目标转变.原来的起义是推翻汉朝.渐渐 ...
次序整错了,第三条应该放在第一位.
作者:
longhd 时间: 2006-9-14 19:33
谢谢2楼~以修改
作者:
秋孤寒 时间: 2006-9-14 22:26
这个~~~
第1点有什么证据,那些本支持的义士又反抗了呢?
第2点可不见得,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有本事还要有发挥平台才行。
第3点就没什么道理,您见过什么农民起义经过正规训练的,谁敢呢?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9-14 22:33
楼主写得有点模糊
义士到底是哪些人?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6-9-15 12:13
第一点无证据。
第二、三点更不对了,历来农民造反起义的有几个是有兵有将的?都是打出来的。
而且,想要有不叛变的,几乎不可能。
我觉得,黄巾起事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1、相对弱小,且过分早的进入主力决战。未经过训练的百姓无论如何打不过兵。这需要的是把水搅浑,然后才能积聚力量。把还能打几下的弄去守广宗,这叫找死。
2、组织混乱。在起事后应迅速团营,因为当时条件,分营无法统一指挥。可是起事有被迫和突然性,这就为起事失败埋下伏笔。
3、起手失利。先对付皇帝是对的,但是由于告密,使此计策失败。否则,皇帝一旦出事,势必引起混乱,水也就浑了。
当时我要是张角,可能在被迫起事后,立即率军流动,以流动为主,作战为辅,流动中不断团营,形成一支大军,在中原搅乱后如果站不住脚就走,然后,可能会下江东或者益州割据。初步看好益州。江东让孙家经营吧。
如果如此,历史发展的态势可能仍然是三国,但可能是曹、张、孙三家,不过也可能是四国----加上荆州刘备;或者还是三国,刘备干掉张角。
作者:
伟君子 时间: 2006-9-15 12:32
主要是准备时间过长,准备的势力过大,但又由于意外,这么大个形势分散各地,不集中.所以才会失败.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6-9-15 14:28
张角起事,关键是不能吃败仗。一群百姓,一旦吃败仗,就散了。
应当以走为主,争取主动。家小也只好不要了。当然平时还是带着,打起来就扔。反正到下一个地方还可以弄。女人好找,找了还可以扔。
能搞到马最好。机动性就提高了。
到一个地方就杀官,扩军。也可不杀绅士或者官,看是否有用再说。
给朝廷上表,表示是官逼民反,要投降。其实是缓兵之计。喘口气再说。
弄钱。收买地方大官。或者给地方官拍马屁,送东西,来争取喘息机会或者干脆搞掉他们。
如果兵少,走受灾的地方,如果钱少,走富裕地区。
编几个能打仗的精兵营,大请大受。孩儿兵营一定要搞。孩子好控制,打起仗来不弱。不要让精兵营执行单独任务,怕叛变。
不能杀大将。最好是结拜个兄弟。但是他们一旦不服,就要用文官杀他们,然后杀文官以平民愤。不过不要封文官当军师,当参军就足够了。
尽量用自己的兄弟,张宝、张梁等。多搞几个漂亮女人,好赐给大将。还有钱,也是收买大将的好东西。
收编团练。给他们名义,让他们捣汉朝的乱。比如封个王,或者并肩王,九千岁什么的。什么大封什么,反正也不花自己的钱。将来早晚都要收拾他们。
尽量不打硬仗。有抵抗的,先表示好意,说好话,送东西。人就喜欢送礼,天下没有钱买不到的东西。人家一放松,就可以翻脸,打下来再说。
在没有自己坚实精锐的力量之前,最好不要停下来。一停,就有压力,就有人要叛变。
也许张角靠这些能成气候。
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实在非常厌恶这些。我喜欢平静的生活。我讨厌战争。我只想老老实实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即使穷点,也好。
作者:
心湖一笔斋 时间: 2006-9-15 19:46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 就是东汉地方性豪族势力太强
虽然对于中央来说这不是好事 但是对于起义的农民军更不是件好事
大规模的农民军以流寇的性质汇集起来 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 加上地方上的豪族将自己的依附部曲武装起来坚壁清野 很多豪族的城坞的坚固程度甚至超越了州郡 要根据地没根据地 要粮食没粮食 这样一个庞大而虚弱的起义军到底还是一群战斗力低下的流民而已 其实曹操镇压青州黄巾的时候 镇压的是什么呢 就是快要饿死而发狂暴走的百万男女老弱而已
等到中央反应过来的时候 很多豪族依仗手中的兵力为向中央讨价还价的砝码 在镇压黄巾军时候格外疯狂卖力 乘机收编他们为日后的割据做充足准备
[ 本帖最后由 心湖一笔斋 于 2006-9-15 19:48 编辑 ]
作者:
武之圣者 时间: 2006-9-16 02:31
黄巾起义失败的因素,这个令偶想起了某个论坛中某位自称太平青领道人(即张角)的签名:
当初有药就好了,我们的黄巾事业就不至于中途夭折啦
作者:
wz0409 时间: 2006-9-16 02:35
起义的原因是压迫太大啊!其实很容易了解到,所有的起义都是如此!呵呵!一点点见解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