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images/default/logo_bg.jpg)
标题: 三国人物忠诚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姜维 时间: 2004-2-14 17:00 标题: 三国人物忠诚论
古时评价人物之忠义与否,从今人的眼光来看,是非常难以把握的。譬如,关羽降曹、归刘不害其忠义之名,而庞德降曹、死曹亦能成其忠义之名,三国之人物,文臣且不论,武将大多都有事二主、乃至三主的经历,而史传皆不以为不忠。这可是够奇怪的了。
古人心胸之豁达非后世可比,故能用降人而不疑,如魏之不疑孟达、黄权,蜀之不疑黄权、姜维、夏侯霸。三国时英主不仅能度外用人,亦见得当时人不因彼为降人而不忠义也,而降人亦思为新主竭尽其力。
如果要给出评价古人是否忠义的一般标准的话,就是看他事主能否尽心尽力,不管新主还是旧主。所以,关羽降曹,为曹杀颜良、文丑,不仅不害其忠义,而反成其忠义之名。而舍曹归刘,恩义分明,亦非忠义之士不能。至于诈降孙吴,权谊之计,今人在这上面做文章也太小气了些吧。
三国时还保留了西周封建制下的二重君主制,不仅天子诸侯为其君,恩主亦为其君。甚至,恩主之为君重于天子诸侯之为君。人立于天地之间,天子诸侯与恩主若皆得尽忠,这最好;若不能兼顾,往往舍天子诸侯而就恩主。
恩主又与现在行政上的上司不同,须是对下属有恩才成为恩主。如果上司对下属无恩,则不成为恩主,下属则可随意去就,人不得谓其不忠。春秋时,豫让先事中行氏(有点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位主子吧),中行氏灭,豫让投奔智氏。智氏以国士相待,后赵襄子灭智氏,豫让屡次图谋刺杀赵襄子,欲报智氏以国士相待之恩。马超的情形与豫让很相似,张鲁虽然收留马超,但却不用马超,就是说,张鲁只能做到中行氏待豫让,而不能做到智氏待豫让,所以马超没必要为张鲁效忠,只要能找到真正重用自己的恩主,是可以另谋高就的。用现在的话来说,领导对我好,我就不能背叛他,否则就是不道德;如果领导对我不好,即便我背叛他也不说我不道德。中国人的道德有很大的相对性。
时人对马超稍有微辞,有不忠之嫌,主要是指其先事曹操,后又背曹操而言。但从后来尊刘的角度来看,则马超不该有不忠之讥。至于马超之不孝,倒是很难脱这层罪名,到了三国演义,则在修改了史实,把马腾之死放在马超反之前,如此,马超方能脱其不孝之名。
在三国这个时代里,忠心首先是对事然后再对人,例如,关羽、张飞的忠心一方面是对桃园结义的誓言忠诚,另一方面也是对于汉统的忠心,孔明的忠心在于对刘备信任报恩同时也是对于光复汉室事业的忠诚,赵云的忠心在于对上司的信任另外他对于某些问题是有理性和执着,如对公孙瓒攻打袁绍、刘备攻打东吴,战略头脑他是有的,可惜是太耿直,因此官做得不大。马超只能是一个猛将,忠心对于他来说可能不是重要因素。同样徐晃、张颌等这些名将也是不太在乎忠诚这方面,只向实力靠拢。东吴方面的将领,周瑜、陆逊等名将也是相当忠心,但是他们是皇亲国戚,比不上蜀中名将。吕布这种人只向利益从发,忠心只是他的障碍。
其实从古人的角度来看,忠不忠是很显然的,但绝不会指马超、吕布这类人。正史中一般都有所谓贰臣传,如《三国志》中魏、蜀、吴三国之贰臣如下:
魏:王凌、毋丘俭、诸葛诞、邓艾、钟会(邓艾之死,人多以为怨,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被认为不忠,一直要过了数十年后,才得平反)
蜀:刘封、彭漾、瘳立、刘琰、魏延、杨仪
吴:诸葛恪、孙峻、孙綝、濮阳兴
[ 本帖最后由 姜维 于 2006-5-25 12:00 编辑 ]
作者:
花逐月 时间: 2004-2-14 17:44
对于古人很多行事,是不符合我们现代人的思想观点。单单对于忠义这个词,感觉已经脱离了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对古人的忠义与否,我觉得要看在君主处在什么情况下采取的行动而定。比如,关羽辞曹归刘,时人和后人都推其忠义,固然有关羽斩颜良等原因;但是如果在曹操危急时刻,关羽转身就跑回刘备那里,估计没人会认为关羽为忠义。
作者:
轮回 时间: 2004-2-14 21:28
你这个贰臣卷,我看还是称为罪臣卷比较合适,或者说被杀卷比较恰当
诸葛恪就不曾谋反,不过是死于政变而已。
作者:
superzz_0 时间: 2004-2-15 11:29
诸葛同志功高盖主啊,又不懂自保
作者:
马岱 时间: 2004-2-15 16:41
我总认为邓艾同志也比较冤枉,至少和钟会不是一个级别的。
作者:
拿破仑时代 时间: 2004-2-16 14:26
哈哈哈哈,邓艾虽然武功盖世,惜哉不懂政治矣。故反而死在钟会前面。然而此二人之死,非特其才不济也,乃时也,势也!!!
作者:
zcf 时间: 2004-2-16 19:35
以邓艾之才,死于非命,可惜。他是一个只有战略头脑,而没有政治头脑的悲剧人物。
作者:
姜维 时间: 2004-2-16 19:44
邓艾有良,平之奇呵呵~
作者:
魏文长 时间: 2004-3-13 22:46
诸葛恪太自大,太欺主~~~不杀不。。。。不行的~!
作者:
姜维 时间: 2004-3-16 16:16
原帖由魏文长于2004-03-13, 22:46:42发表
诸葛恪太自大,太欺主~~~不杀不。。。。不行的~!
没办法,他生性如此~
作者:
马超将军 时间: 2004-3-17 15:07
关羽对孙权的诈降属于军事策略的一种,与名节无关,被孙权捉住,慷慨就义。反观于禁倒是贪生怕死,不忠倒适合他。
作者:
猪七戒 时间: 2004-3-17 18:55
于禁这个人是越老胆子越小。
作者:
蓝啾啾 时间: 2004-9-6 15:42
关于魏延...为何列为不忠?因为诸葛亮死后的"叛变"?那个属于自恃才而骄同僚才被政变给喀嚓的吧...
作者:
晕菜 时间: 2004-9-6 23:52
于禁有点像后期的臧霸等人,富贵功名都有了,当然保住性命对于他们而言才是最重要的,解救曹仁之战曹操用了于禁为先锋是于禁的不幸也是曹操的不幸
作者:
liuyz 时间: 2004-9-10 15:38
三国第一忠臣,我看是张任。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失败的英雄,连对手都为之感动。
作者:
中庸 时间: 2004-9-10 17:46
一个是跟自己出生入死三十年的左右手 于禁
一个是跟自己才三年的降将 厐德
最好的对比
作者:
风起云涌 时间: 2004-9-25 08:45
原帖由liuwangxizi于2004-09-24, 13:12:17发表
谁最忠?
高顺、张任。他们俩明知主子不怎么样还一味寻死,可惜了。难道他们就都不明白“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的道理么?
作者:
倒行逆施 时间: 2004-11-25 11:48
原帖由liuwangxizi于2004-09-24, 13:12:17发表
谁最忠?
干嘛非得评个一二三呢?
伍子胥身为楚人,竟引外军攻打自己的国家,鞭平王尸三百,在楚国看来,伍子胥罪莫大焉!!然而在吴国而言,伍子胥就尽到了忠!
关羽降曹,能尽肱骨之力,斩颜良,这也尽到了"忠";一旦得知刘备下落,虽千里毅然投奔而去,为孙权所擒,从容就义,更可见其"忠"\"义".
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知遇之恩,虽死不忿!
作者:
实干司马 时间: 2004-11-25 20:53
对列出的贰臣有所保留。
纵观整文,还是写得有点道理的。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4-11-25 22:03
原帖由蓝啾啾于2004-09-06, 15:42:43发表
关于魏延...为何列为不忠?因为诸葛亮死后的"叛变"?那个属于自恃才而骄同僚才被政变给喀嚓的吧...
在“叛变”上加引号做什么?没人说他叛变啊,他那个是内讧。
傲才不尊重同僚是小过错,因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公然实施军事内讧。这个在任何时代都是要就地正法的。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4-11-25 22:14
原帖由倒行逆施于2004-11-25, 11:48:32发表
干嘛非得评个一二三呢?
伍子胥身为楚人,竟引外军攻打自己的国家,鞭平王尸三百,在楚国看来,伍子胥罪莫大焉!!然而在吴国而言,伍子胥就尽到了忠!
关羽降曹,能尽肱骨之力,斩颜良,这也尽到了"忠";一旦得知刘备下落,虽千里毅然投奔而去,为孙权所擒,从容就义,更可见其"忠"\"义".
士为知己者死,为报知遇之恩,虽死不忿!
伍子婿那个不算,对这类行为有定论就说不上,那个“有伊尹之志、无伊尹之志”的标准吧。伍大侠加入吴国以后不能在自居楚国遗老也是对的。鞭尸到没什么不妥。伙同吴王孙武一起淫遍楚国贵族妻妾,偶觉得这个比较可耻,遗憾的是孙武也在里面瞎凑合,还抛出一个诡辩:国都给人灭了,还用给别人的老婆发善心么?以至于弄得在和日本网友的辩论中无话可说。这个才是比较严重的。
看见楼上达人签名里表明伍员FANS的身份,故此把这个拿出来顺路说说。
作者:
倒行逆施 时间: 2004-11-26 08:47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4-11-25, 22:14:14发表
伍子婿那个不算,对这类行为有定论就说不上,那个“有伊尹之志、无伊尹之志”的标准吧。伍大侠加入吴国以后不能在自居楚国遗老也是对的。鞭尸到没什么不妥。伙同吴王孙武一起淫遍楚国贵族妻妾,偶觉得这个比较可耻,遗憾的是孙武也在里面瞎凑合,还抛出一个诡辩:国都给人灭了,还用给别人的老婆发善心么?以至于弄得在和日本网友的辩论中无话可说。这个才是比较严重的。
看见楼上达人签名里表明伍员FANS的身份,故此把这个拿出来顺路说说。
余尝读史记伍子胥列传,未曾读到有关孙武与伍子胥淫遍楚国士大夫妻妾一说,望兄台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伍子胥明摆着是个相当有争议的人,大概跟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的百家争鸣尚未出现,人的思想没有被统一的禁锢,即使有违背世后所谓的道义之行仍不妨碍其建功立业.随继百家的出现,人的思想有多种固定的模似,真正意义上的"善"\"恶"有了最初的模形,虽有百家,然皆有殊途同归之隐义.始皇帝一统,焚书坑儒,除法家以外的各家遭受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创;再次武帝崇董仲书之流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思想,可谓是思想史上最惨重的一击,一举奠定二千多年的思想,所谓的忠义之说大祗在这个时期被推崇,个人认为汉武帝之罪莫大焉!!再到后来的朱理学``近代的文革...到现在,人从出生就被灌输了"好"与"坏"的思想,思维总是在这个框架里活动,一旦有人跳出这个框架,必然会遭至口诛笔伐!!现在想想才知道,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诸多的变法当中,唯商秧变法才获得成功!不是王安石不如商秧,也并非是宋神宗不如秦孝公,而是宋朝不如当时的秦国!王安石的悲剧?大宋王朝的悲剧?还是人类的悲剧??
作者:
loyani 时间: 2004-12-25 11:12
那时候人心眼都比较直,生活也没现代人这么丰富多彩,因此欲望也自然不会很高。说来说去就那么几种,主君控制部属也就容易很多。
又没internet和报纸,谁知道我跟诸葛哥哥和跟曹睿弟弟待遇有什么区别呢?反正都是吃穿不愁,有房子有田地还有兵带。所以那时候家匠、部曲很多,也不是个个都想当国家公务员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的忠诚度也是越来越低了。
作者:
风起云涌 时间: 2004-12-25 21:55
同意楼上的,现在随便一个战争就有大批逃亡和投降的人,放在过去那肯定被骂的狗血淋头
作者:
宇文 时间: 2004-12-25 22:25
比如夏侯霸,身为魏国宗亲,毅然翻身降蜀,并投身伐魏大业,却没有人说他不忠的。
气节是评定忠诚的重要标准。
作者:
风起云涌 时间: 2004-12-25 22:42
还比如徐晃、郭嘉、赵云、李严、雷铜、吴兰、张翼、黄忠等,也没谁说他们谁不忠啊,好象古时的不忠不是看投降,而是看是否反叛过。
作者:
十年一剑 时间: 2004-12-27 21:44
赵云的主子死了当然要在换个啊!!赵云投降刘备难道没对刘家忠心耿耿吗?
作者:
elz5000 时间: 2004-12-27 22:04
原帖由
倒行逆施于2004-11-26, 8:47:22发表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4-11-25, 22:14:14发表
伍子婿那个不算,对这类行为有定论就说不上,那个“有伊尹之志、无伊尹之志”的标准吧。伍大侠加入吴国以后不能在自居楚国遗老也是对的。鞭尸到没什么不妥。伙同吴王孙武一起淫遍楚国贵族妻妾,偶觉得这个比较可耻,遗憾的是孙武也在里面瞎凑合,还抛出一个诡辩:国都给人灭了,还用给别人的老婆发善心么?以至于弄得在和日本网友的辩论中无话可说。这个才是比较严重的。
看见楼上达人签名里表明伍员FANS的身份,故此把这个拿出来顺路说说。
余尝读史记伍子胥列传,未曾读到有关孙武与伍子胥淫遍楚国士大夫妻妾一说,望兄台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伍子胥明摆着是个相当有争议的人,大概跟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有关,当时的百家争鸣尚未出现,人的思想没有被统一的禁锢,即使有违背世后所谓的道义之行仍不妨碍其建功立业.随继百家的出现,人的思想有多种固定的模似,真正意义上的"善"\"恶"有了最初的模形,虽有百家,然皆有殊途同归之隐义.始皇帝一统,焚书坑儒,除法家以外的各家遭受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创;再次武帝崇董仲书之流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思想,可谓是思想史上最惨重的一击,一举奠定二千多年的思想,所谓的忠义之说大祗在这个时期被推崇,个人认为汉武帝之罪莫大焉!!再到后来的朱理学``近代的文革...到现在,人从出生就被灌输了"好"与"坏"的思想,思维总是在这个框架里活动,一旦有人跳出这个框架,必然会遭至口诛笔伐!!现在想想才知道,为什么中国历史上诸多的变法当中,唯商秧变法才获得成功!不是王安石不如商秧,也并非是宋神宗不如秦孝公,而是宋朝不如当时的秦国!王安石的悲剧?大宋王朝的悲剧?还是人类的悲剧??
ms是《东周列国志》里的说法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4-12-27 22:18
原帖由倒行逆施于2004-11-26, 8:47:22发表
余尝读史记伍子胥列传,未曾读到有关孙武与伍子胥淫遍楚国士大夫妻妾一说,望兄台不吝赐教,不胜感激.
吳王入郢 ,止留。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屍 ,鞭之三百,左足踐 腹,右手抉其目,誚之曰 :“誰使汝用讒諛之口,殺我父兄,豈不冤哉?”即令闔閭妻昭王夫人,伍 胥、孫 武、白喜亦妻子常、司馬成之妻 ,以辱楚之君臣也 。
《吴越春秋》
作者:
daizhiyuan 时间: 2005-1-2 11:30
毋丘俭、诸葛诞是忠于魏才反!反的是司马氏!
作者:
芝士 时间: 2006-5-20 22:26
三国第一忠臣,我看是赵云
作者:
风の幻影 时间: 2006-5-20 23:21
张任~蜀中人才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5-20 23:57
三国的忠臣无人能比关羽。
作者:
jianzhou1984 时间: 2006-5-22 21:39
说忠义怎么蜀汉少了赵云,张飞,诸葛亮,姜维的呢?
作者:
jianzhou1984 时间: 2006-5-22 21:41 标题: 回复 #33 天宫公主 的帖子
关羽是大义,自古忠义是互相违背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忠,那关羽早在华容道把曹操斩于马下
作者:
无影天 时间: 2006-5-22 22:01
刘关张自不必提,他们的兄弟之情是经过时间的考验. 而后的赵云.诸葛,个人认为还应加个黄忠,为什么没人说他呢??? 他们才可以说之为忠
作者:
斜出正入 时间: 2006-5-23 14:37
要说忠臣,还得是沮授啊!后期袁绍待他真是不咋地,言不听、计不从,关系迅速恶化。就算这样,被曹操抓住以后,还是一心想要逃回袁绍那边去。其实曹操待他不错,跑啥呀,真是不明白,呵呵。
作者:
方二 时间: 2006-5-23 14:40
沮授装病不过黄河一事对袁绍伤害太大了
给人感觉这两个人是在闹别扭
作者:
斩杀大将 时间: 2006-5-23 14:43
为曹杀颜良、文丑
看到这句就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吗??
文丑不是关羽杀的吧,他是死于乱军之中的。
作者:
斩杀大将 时间: 2006-5-23 14:51
曹家的忠臣不少的,说曹洪吧
“太祖起义兵讨董卓,至荥阳,为卓将徐荣所败。太祖失马,贼追甚急,洪下,以马授太祖,太祖辞让,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遂步从到汴水,水深不得渡,洪循水得船,与太祖俱济,还奔谯。”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6-5-23 15:17
姜维呢?国家完了,还要再干,真是精忠。
作者:
冰之归宿 时间: 2006-5-23 16:13
三国第一忠臣乃大耳也,大耳一心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待部下劝其登基时,大耳常曰:公等欲陷吾于不义乎?
作者:
zmgo 时间: 2006-5-23 17:42
其实审配是个很让我佩服的忠臣,太让人荡气回肠了。
“配兄子荣守东门,夜开门内太祖兵,与配战城中,生禽配。配声气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遂斩之。”
姜维最后的拼死努力也很让人敬佩。
作者:
☆慕容泪☆ 时间: 2006-5-23 18:00
原帖由 jianzhou1984 于 2006-5-22 21:41 发表
关羽是大义,自古忠义是互相违背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忠,那关羽早在华容道把曹操斩于马下
曹操华容道遇关羽……………………
老罗同志啊~~
![](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em08.gif)
作者:
hooddy 时间: 2006-5-23 18:05
无所谓忠与不忠,良臣择主而侍!!
作者:
绯甄茗 时间: 2006-5-23 20:07
贰臣传看起来倒应该是说难以一次定性的人吧,并非不忠的![](images/smilies/sad.gif)
作者:
天宫公主 时间: 2006-5-23 22:46
原帖由 jianzhou1984 于 2006-5-22 21:41 发表
关羽是大义,自古忠义是互相违背的,如果只是一味的忠,那关羽早在华容道把曹操斩于马下
我说的是“亡归先主”事。
另,这里是历史区,不要往演义上扯!
作者:
方二 时间: 2006-5-24 08:15
原帖由 zmgo 于 2006-5-23 17:42 发表
其实审配是个很让我佩服的忠臣,太让人荡气回肠了。
“配兄子荣守东门,夜开门内太祖兵,与配战城中,生禽配。配声气壮烈,终无挠辞,见者莫不叹息。遂斩之。”
可惜这位具有古人烈性的正南兄律人严于律己,家里私财巨亿
作者:
tiger1970 时间: 2006-5-24 08:44
是,三国第一忠臣是刘备。
就凭他称皇帝而保存汉社稷,足以对得起他的列祖列宗。
在汉献帝被害后(当时讹传)以宗室身份称汉皇帝,实在是堂堂正正、大义凛然。
作者:
gsyzj 时间: 2006-6-7 10:47
象陈宫,沮受,高顺,特别是高顺,沮受,都是忠义之人,就现在的观点来看,甚至比关羽还要忠义,但为什么不能关羽那样,被后人歌颂,褒奖,甚至封为神。其实不管是哪个朝代,都有他们自己宏扬的主旋律而矣。关羽没什么的,只是利用的对象罢了,人都死了还要被利用,也很惨的(不过结果很好)。
其实忠义不忠义,都是别人在说:什么忠臣不事二主啊,识实务者为俊杰,良禽择木而栖等等。不管是忠臣,还是贰臣,他们都会有自己认为充分的理由
[ 本帖最后由 gsyzj 于 2006-6-7 10:52 编辑 ]
作者:
腿腿0401 时间: 2006-6-8 19:43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4-2-15 16:41 发表
我总认为邓艾同志也比较冤枉,至少和钟会不是一个级别的。
同意 邓艾的确冤枉
作者:
kiangchiho 时间: 2006-6-8 21:29
高順!!!!!!!!!!!!!!!!!!!!!
作者:
xjbruce 时间: 2006-6-8 21:45
庞德也绝对是一条好汉
作者:
jz2003 时间: 2006-6-21 21:48
王凌、毋丘俭、诸葛诞这些人只是政治观点不一样,忠的对象不一样,他们支持的是曹魏,而非司马,所以就成了二臣,而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也就充满了不公平。
邓艾、冤枉!
魏延、相当的冤枉!
杨仪、这家伙不地道,活该。
诸葛恪、政变的牺牲品。可惜了。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6-6-21 22:32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06-5-24 08:44 发表
是,三国第一忠臣是刘备。
就凭他称皇帝而保存汉社稷,足以对得起他的列祖列宗。
在汉献帝被害后(当时讹传)以宗室身份称汉皇帝,实在是堂堂正正、大义凛然。
就此看来:三国第一忠臣非曹丕莫属了
汉宗室不是刘备保全的,是曹丕保全的,刘备为了称帝,都造谣献帝挂了(十一月份献帝让位,摆了一个那么大的排场,半年后刘备还不知道献帝是死了还是让位了,蒙小孩呢).
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公之四子为列侯。
他称皇帝而保存汉社稷,足以对得起他的列祖列宗。
因此,曹丕为汉室第一大忠臣,实在是堂堂正正、大义凛然。
我一直在想,如果曹丕称帝后把献帝送给了已经称帝的刘备了--反正也没有用了,不知道刘备会怎么样.
[ 本帖最后由 萧云飞 于 2006-6-21 22:57 编辑 ]
作者:
凌云茶 时间: 2006-6-21 22:43
原帖由 萧云飞 于 2006-6-21 22:32 发表
就此看来:三国第一忠臣非曹丕莫属了
汉宗室不是刘备保全的,是曹丕保全的,刘备为了称帝,都造谣献帝挂了(十一月份献帝让位,摆了一个那么大的排场,半年后刘备还不知道献帝是死了还是让位了,蒙小孩呢).
黄初 ...
那是不可能的,草皮说自己是献帝让的位,这个挡箭牌是不能给刘备的,刘备如果拿了献帝,不等于草皮承认刘备的大汉皇亲,正统名分吗。要是那时刘备要献帝来一个下旨惩办叛逆草皮,这才是好戏。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6-6-21 22:55
原帖由 凌云茶 于 2006-6-21 22:43 发表
那是不可能的,草皮说自己是献帝让的位,这个挡箭牌是不能给刘备的,刘备如果拿了献帝,不等于草皮承认刘备的大汉皇亲,正统名分吗。要是那时刘备要献帝来一个下旨惩办叛逆草皮,这才是好戏。
刘备都称帝了,还用别人给他下旨?呵呵
他自己下旨要惩罚的对象也不是曹丕吧![](images/smilies/laugh.gif)
作者:
青蓝 时间: 2006-6-21 23:52
刘协被送至蜀汉也只能以罪己罪丕来成全刘备, 谁让他自己放弃帝位放弃汉朝的. 压根就形成不了对刘备的任何打击. 他要下旨惩戒的对象当然只能是曹丕了. 莫非他有脸惩刘备么.
作者:
博士仁 时间: 2006-8-14 20:34
刘封和诸葛恪算啊,恪只是打了败仗,刘封也是被孟达迷惑没去就关老头,后来孟达反了不是还逃回成都来着,
最不忠的应该算是孟达吧,在3个势力下干过,死前还不忘跳下槽
作者:
瑜乔琴丝 时间: 2006-8-16 04:12
艾算是很有军事才华的,可惜啊,可惜,不懂政治而死于非命
作者:
拥刘反曹 时间: 2006-8-16 14:48
刘备最忠诚了
作者:
wqztt 时间: 2006-8-17 16:43
各位,我认为三国中,除了君主,别的将领都不是百分百的忠诚!你们可能会![](images/smilies/em13.gif)
![](images/smilies/em13.gif)
,但是我认为,一个人,为什么要为另一个人买命?不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有的为了俸禄,有的为名气,有的为。。。。为、为追随另一个男性或女性(爱情)。但是,一旦他们的如意算盘砸了,就会离开这个君主,为了名气的将领若碰到一个在当时看来是正义之师的军团,然而自己的君主离了正义之道,就会以many的借口离开他,别的嘛,依次类推......所以,世上没有百分百的忠诚!!!!!!![](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em08.gif)
![](images/smilies/62.gif)
![](images/smilies/62.gif)
![](images/smilies/62.gif)
![](images/smilies/62.gif)
:&:&:&:&:&![](images/smilies/kuso.1.09.gif)
![](images/smilies/kuso.1.09.gif)
![](images/smilies/kuso.1.09.gif)
![](images/smilies/kuso.1.09.gif)
![](images/smilies/kuso.1.09.gif)
作者:
枫叶舞 时间: 2006-8-17 17:30
原帖由 拥刘反曹 于 2006-8-16 14:48 发表
刘备最忠诚了
支持,人都有自私的一面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