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忠贞智慧诸葛亮
[打印本页]
作者:
孤狼在途
时间:
2006-8-17 14:07
标题:
忠贞智慧诸葛亮
忠贞智慧诸葛亮
讲 演 者: 段启明
讲演时间: 2004年11月21日 上午9:30-12:00
主持人:傅光明
主讲人:段启明
主持人: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在文学馆听讲座。今天我为大家请来的是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段启明教授,大家欢迎。
我想在大多数《三国》读者的心目中,诸葛亮既是一位用兵如神的军师,更是忠贞与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以文韬武略,运筹帷幄,轻摇羽扇,决胜千里。他对蜀汉忠贞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似乎都关系着蜀汉的生存和发展。从历史上看,诸葛亮确有其人,他那篇脍炙人口的《出师表》便是明证。民间是把诸葛亮传得神乎其神,简直就是一位能掐会算的八卦先生。我们最为熟悉的当然是作为《三国演义》中文学形象的诸葛亮。下面就请段启明先生演讲《忠贞智慧的诸葛亮》,大家欢迎。
段启明:有机会跟大家一起聊一聊《三国演义》,特别是它的主要人物,这个是很难得的机会。《三国演义》这部作品写的历史人物,在所有的中国小说里面是最多的。有学者作过一个统计,《三国演义》里面所写的人物,有名有姓的一共是一千二百三十人,这一千二百三十人里面有一些虽然没有自己的名字,但是他跟有些人的关系是很明确的,比如说,徐母,她是徐庶这个重要人物的母亲。还有一个人物比如说督邮,这个人没有名字,但也是《三国演义》里面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物。一千二百三十人里面,绝大多数都是有名有姓的,即使没有名字,跟有名有姓人物的关系也是非常明确的。那么在一千多个人物里面,如果说更突出,更主要的,我的看法大概有上百个人物,有上百个人物是精雕细刻的。那么在这一千多个人物也好,在这上百个人物也好,这里面最突出的人物形象是,毛宗岗说的三绝,或者三奇,那就是诸葛亮,关羽,曹操,那当然是最突出的,所以称他三绝。这几个人物都是典型,诸葛亮就是贤臣名相的典型,关羽就是义重如山的武将的典型。今天我们主要是聊一聊诸葛亮。
我们谈到诸葛亮的时候,实际上有三个不同的指向:一个是指史学意义上的真实的人物,他作为汉末三国时代的一个真实历史人物,这是一个诸葛亮,他作为一个历史人物,他的地位,对历史发展的贡献是有定论的。作为历史人物的诸葛亮,我们了解他、研究他的主要依据,一个是正史的记载,比如陈寿《三国志》里专门有诸葛亮传,这是一个重要的,其它史书里面也有关于诸葛亮的记载,这是我们了解、研究诸葛亮重要的依据;另一个是诸葛亮本人的著作、文章,诸葛亮本人的著作、文章,明清两代人 编辑过的,大概有十几种集子,其中体例比较整齐,影响比较大的是清朝人张澍编的《诸葛忠武侯文集》,解放以后,中华书局出过标点本。根据这些材料对他的评价应该是肯定的。在这些著作当中,他的本传也好,他自己的文集也好,有一个问题好像是有些争论:那就是诸葛亮自己讲自己是“躬耕于南阳”,家是在南阳,但是呢,实际上他生活在隆中,而隆中呢又是在湖北,他到底是生活在南阳呢,还是生活在湖北呢?这点历史上有一点争论。到现在开发旅游,河南的南阳也要开发故居,南阳诸葛庐,湖北的襄樊也要搞。其实这个问题,诸葛亮本传裴松之的注释里有一个材料讲得很清楚,说诸葛亮的家在南阳之邓县,南阳是一个郡,邓县的地理位置在襄 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其实他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就是诸葛亮生活的那个地方------隆中,从当时的行政区划上来讲,它属于南阳郡的邓县,南阳现在河南,但是实际上它的地理位置离襄阳那个地方只有二十里,襄阳是属于另一个郡,所以诸葛亮自己讲“躬耕于南阳”,是从行政区划来讲,但是隆中的地理位置实际上离现在的襄樊市只有二十里,所以我的看法是 诸葛亮出山之前生活在现在的湖北省襄樊市的隆中。河南的朋友们可能对我这个说法有意见,但是这恐怕是历史的事实。当时南阳郡的范围非常之大,包括河南的北部,河南的南部到湖南的北部,湖北的北部,当时的行政区域上来讲,隆中属于南阳。这个问题,我就附带着说一下。
诸葛亮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来讲,他的功勋、他的才干、他的贡献,这个是有定论的。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后面有一个评论,说他“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他的评价是非常的肯定的。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小问题,是什么呢?就是陈寿的《评》里面,说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这是没问题的,他简直就是古代的管仲,萧何,给他的评价相当高。但是陈寿也指出来,他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指他的后期,所谓“六出祁山”了,连年的进行战争,结果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陈寿认为这是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认为诸葛亮在应变战略,就是在指挥军队进行战争的时候随机应变这一方面不是他的长处,所以“连年动众,未能成功”,这是陈寿对他的不足的一方面的评价,认为他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具体指挥打仗,随机应变、适应军事的变化这方面不是他的强项。对他的这个评价,后代也有人说,说陈寿说的不对,陈寿跟诸葛亮有一点恩怨的关系,陈寿的父亲是马谡手下的一个军官,诸葛亮在斩马谡的时候,对陈寿的前辈也有所惩罚,所以在这点上,陈寿就说他不行,他打仗不行。这是后人这样说陈寿的。但是我个人的看法,这个不会是事实的。因为从整体来看,陈寿写《诸葛亮传》对他的评价是相当高的,而且表现出那种崇敬的心情是非常明显的,所以陈寿说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倒不是说他对诸葛亮有点儿什么恩怨,所以说他一句坏话,我看不是,他对他这个评价说不定还是很符合实际的。对于历史上的诸葛亮嘛,就是这两个问题跟大家简单说一下。但是作为我们中国古代的千古名相,诸葛亮那确实是古代的忠贞不二的楷模。后世讲到诸葛亮的时候,那都是无限崇拜的,特别是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这两篇文章,过去有人讲,读《出师表》不哭、不落泪的人不是忠臣,意思就是说《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所表现的诸葛亮那种忠贞不二的精神是非常感人的,如果你连这样的东西都不被感动的话,那你不是一个忠臣,这当然有点民俗的说法了。总之诸葛亮作为一个忠贞不二的这样一个臣子,作为才干超群的这样一个历史人物,那在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这是历史上的诸葛亮,我简单说这么几句,这是一个诸葛亮。
另外一个就是在民间流传的诸葛亮。在民间的各种说唱艺术当中,在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当中,关于诸葛亮的传说那简直太多了。民间文学当中、民间口头当中的诸葛亮,那就太突出他神机妙算这一方面了,所以就变成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所以这个诸葛亮完全是民间传说的诸葛亮,大量的说唱文学里都有这方面的描述和记载,这个我们不谈他。
那么我说的第三个诸葛亮主要是指《三国演义》里面所塑造的作为一个文学形象的诸葛亮。
我说三个诸葛亮,意思就是,一个是史学意义上的真实的历史人物的诸葛亮,一个是民间神化了的诸葛亮,还有一个就是作为文学形象,《三国演义》里所写的诸葛亮,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要最后这个 。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形象塑造的是非常成功的,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应该说清楚。《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它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历史的事实和虚构的故事比例关系的掌握非常成功,这就是所谓的“七实三虚”。整个《三国演义》在这方面作的非常成功,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但是这个“七”和“三”不是一个数量的关系,它的意思就是说,它的主干、它的主流是真实的,那些支流是虚构的东西,所谓虚构也是包括了民间传说的东西,这是《三国演义》很突出的特点。当然这个特点,清朝人,比如章学诚认为写得很糟糕,《三国演义》七实三虚是糟糕的,为什么?它让人弄不清楚哪是真的,哪是假的,所以有的人就认为真有桃园三结义,把虚构的东西当史实来传播,可见他是从批评的角度讲七实三虚的。但从反面却说明了《三国演义》的成功,竟然使很多读书人都以为桃园三结义是历史事实了,这不是他的艺术感染力非常强吗?七实三虚这个特点在塑造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上也有充分的体现,意思就是说诸葛亮这个人物的主要的行为,他的言行、经历是真实的,是以历史人物的诸葛亮为基石的,当然也有虚构,所以在诸葛亮的身上也是七实三虚。我们对待这个形象是不是从这个观点去看待他。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面是从第三十六回开始被提到的,徐庶离开刘备的时候,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那么他真正出场是在三十八回,就以他三十八回出场开始算起,一直到《三国演义》的一百零四回,他死于军中,这几十回的《三国演义》里都是以诸葛亮为最主要的人物,所以罗贯中是用浓重的笔墨,呕尽心血来朔造千古名相的文学形象的,充满了感情,充满了他那种崇敬,所以诸葛亮被写得非常好。
在几十回的书里,写的内容很多了,但是这几十回书里面,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对表现诸葛亮的问题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是三顾茅庐这个情节。刘备到隆中去见诸葛亮,请他出山,这个历史事实是有记载的,《三国志》里记载得非常清楚,“先主诣亮,三往乃见”(去了三次才见着诸葛亮),那么裴松之《注》里也引了好多资料来说明刘备去了三次隆中,才见着诸葛亮,这个是事实,那么罗贯中在史实基础上所写的三顾茅庐的这个情节,那当然里面有他文学的创作了。这个情节写得是非常有意思的,具体情节我们不说了,但这里有个问题可以值得想一想,三顾茅庐表现的是两个方面的互动,一方面它是要表现刘备思贤若渴,一次不行,第二次,第二次不行,第三次,《三国演义》里描写得非常生动,表现刘备思贤若渴,非常的真诚,为什么?因为刘备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物,他要有所作为,要申信义于天下,那么他就要有人,所以他思贤若渴,非常诚恳的来请诸葛亮,这是一方面。从诸葛亮这方面来讲,为什么第一次不见,第二次不见,第三次才见?前两次不见不是说他不知道,因为徐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以后,到隆中跟诸葛亮说了,说我已经把你推荐给刘备了,刘皇叔不久就要来请你了,所以诸葛亮知道这个事情。知道这个事情,而又两次不见,这当然是有他的文章了,在我看来,诸葛亮之所以如此呀,是因为诸葛亮这个人对天下大事了如指掌,他是要有所作为的,怎么能够实现他这种抱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择主,我到底给谁去做事,所以两次不见,第三次是经过那样一个过程才见,这里面充分说明诸葛亮择主的谨慎,非常的谨慎,我就要考验考验到底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所以一次、二次、三次才见。择主的谨慎是诸葛亮非常崇高的一种品格,为什么呢?这表明了他对自己的事业是负责任的,我就要选择一个好的君主,我要为他做事,那么我就要为我这一切行动要负责,要对自己负责,对事业负责。这里就非常清楚的把诸葛亮和一般的谋士区别开来。大家知道,从战国以来中国的谋士、谋臣有所谓朝秦暮楚之说,诸葛亮也是个大谋臣,但是他没有朝秦暮楚之事,他是谨慎选择了一个政权,这是诸葛亮政治品格非常崇高的表现了。所以一方面刘备思贤若渴,真诚地来请诸葛亮,那么另一方面诸葛亮谨慎的择主,确认了刘备以后,他才出山。这个双向的选择是非常美好的,组成了几十年的君臣关系的千古佳话。所以三顾茅庐在表现这两方面是非常有意义的。三顾茅庐最后诸葛亮见到刘备了,对刘备提出的问题作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回答,这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隆中对。
隆中对这篇文字,对当时天下的形势讲得最清楚,曹操怎么样,孙权怎么样,三分之势当时是不可逆转的,对天下形势的分析是非常精彩的。讲清了这个形势以后,又给刘备指出来应该如何做,给刘备指出来要夺取荆州,然后向益州发展,这样能够形成一种三足鼎立的形势,这是一个总体的战略;第二,隆中对提出来,在三足鼎立的形势下,怎么办?要联吴抗曹,要跟孙权联合起来对付曹操,这也是他的基本方略。第三个方面又提出来要内修政理,实际的意思就是施仁政,这样的话,在一个适当的机会,就可以出兵北伐,统一天下。所以诸葛亮隆中对的核心就是目前只能三分,但是同时还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就是将来兴复汉室,也就是统一天下。诸葛亮的隆中对使刘备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前几年他就是东一头,西一头,东打一仗,西打一仗。所以隆中对和三顾茅庐对于表现诸葛亮这个人物,表现政治家的眼光是不得了的,起了巨大的作用。当然除了这个以外,作为一个文学作品来讲,三顾茅庐的情节也是用这种手法来烘托诸葛亮这个人物的重要性,所谓出场艺术。中国的艺术很讲究出场的艺术,戏曲也讲出场艺术,一个角色亮相,要有很多很多的表演动作,中国的小说很讲究人物的出场艺术,大家看《红楼梦》的第三回,写那些人物出场写得多精彩啊。从艺术手法上来讲,三顾茅庐也是出场艺术,用各种手法创造各种的气氛,烘托将要出场的这个人物,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这个艺术效果是很完美的,达到了这个效果。通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场给读者、观众的第一印象是成功的,这是从文学上来看。三顾茅庐虽然诸葛亮的动作不多,但是写“隆中对”,写他和刘备所建立的关系,这个表现的非常成功,这是三国时代的一个伟大的政治家的出场。所以这个是值得注意的。那么表现诸葛亮的性格命运,在《三国演义》里面最突出的有两个情节:一个是赤壁之战,一个是六出祁山,这都是表现诸葛亮最集中的地方。
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很年轻的人,到了出山以后,他很快进入了赤壁之战的重要角色。赤壁之战的时候,诸葛亮也只有二十七岁,还是个青年,但是他的位置是那样的重要。所以“赤壁之战”在整个小说里面,从结构来看,它是全书的一个高潮;从它所反映的历史发展来看,赤壁之战是确立三足鼎立的一个关键的事件,因为汉末三国时代确实是由多极向三极转化的一个过程。三足鼎立以前,无数的军阀混战,赤壁之战以后,逐步地实现了一个三极的魏蜀吴的格局。所以从作品上来讲,从历史发展本身来讲,赤壁之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事件当中,诸葛亮的形象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在赤壁之战的时候,诸葛亮跟刘备实际上是处于败军之势,在失败的状态下来进入赤壁之战的,曹操取了荆州以后,大兵直逼江南,一定要战胜孙权,而且明确地提出来,打败了孙权以后,就要伐刘备。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对刘备集团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危急的时刻,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诸葛亮在这里面,他所提出来的策略有两点:一个就是我们得积极参与这个事情,不能跑,曹操大军直逼江南的时候,他们在夏口赶紧跑吗?不行,是跑还是参与这个决策,是诸葛亮作出的;第二,就是在参与当中我们取利,我们要让他们南北对峙,从中取利,有何不可呀?确定了这个方针以后,诸葛亮亲自到东吴,到东吴去了以后,大家看他的这种行动所表现的他的才干、他的智慧是非常动人的。诸葛亮到东吴呢,首先要确定东吴抗曹的决心,因为真正跟曹操战场上见的话,刘备那儿不行呀,他已经没有多少人马了,要靠东吴的军马,所以要确立、坚固东吴抗曹的决心,诸葛亮的一系列的活动就是这样一个方针。
舌战群儒,就是要驳倒那些反对抗曹的人,以张昭为代表的那些谋士。这些谋士都以为应该投降,京剧《借东风》里诸葛亮有一句唱词,“东吴的臣,文官要降,武官要战,孙仲谋无决策”,他是在这样一种完全没有确定的情况下来到东吴的,所以他要驳斥那些投降论 。舌战群儒,诸葛亮胜利了,把那种种的投降论都驳斥了。第二步要确定孙权抗曹的决心,但是对孙权,诸葛亮采取的办法不能是舌战,他采取的是激将法。《三国演义》里写的非常生动,见到孙权的时候,孙权问到底曹操有多少人马呀?那时候曹操号称一百万,诸葛亮说,他至少有一百五十万,孙权非常惊讶,鲁肃在旁边大概急得手脚出汗了,你怎么这么说呢,诸葛亮就是要用激将法,一百五十万大军,你是打不过的,赶紧投降吧,这样来激,孙权确实被激了,接受了诸葛亮抗曹的方针。但是孙权又受到群臣的包围,又在动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步,决定的人物是周瑜,周瑜是大都督,孙策告诉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要由周瑜来作决定。周瑜本来是坚定抗曹的,《三国演义》把他写成是一个心胸比较狭隘,故弄玄虚的这样一个人物,表面上说我要投降。所以诸葛亮对周瑜的工作就是想法让他说出真话来,要让他现出抗曹的真心来,这样一来才能对付曹操。于是,诸葛亮用二乔来作文章,那一段写得太有意思了。周瑜这个人心高气傲,不能求他,也不能将他。所以诸葛亮说,曹操来打东吴,这个事情很好解决,因为他到东吴干吗?他就是想要二乔。诸葛亮装作不知道二乔就是孙策和周瑜的妻子。诸葛亮讲铜雀台赋,曹操建了一个铜雀台,《铜雀台赋》是曹植写的,本来里面是讲“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有两个台,连着这两个台呢是桥,这个桥就像天上的彩虹一样),诸葛亮在这儿给周瑜背,背到这儿的时候,他把这儿给改了,改为“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到江南了,要把二乔揽在怀里,一天到晚跟他们欢乐),这个对周瑜来讲,对整个东吴来讲都是奇耻大辱呀。周瑜这样一个少年英俊的大都督怎么能忍受这种污辱呢?他不知道这里面诸葛亮作了手脚了。在这种情况下,周瑜大怒,一定要跟曹操老贼血战到底。他把抗曹的决心表现出来,诸葛亮就可以跟他一起共商破曹大计。这一系列诸葛亮都成功了。特别是他处理跟周瑜的关系当中,足智多谋,这种才干是表现得非常充分的,又要跟周瑜联合,又不能让周瑜迫害他,这里面情况非常的复杂。比如说草船借箭这样的故事,草船借箭的原因就是周瑜要迫害他,结果既不让周瑜得逞,同时又丰富了他们抗击曹操的武器库。毛宗岗说这不是十万箭,是三十万箭。诸葛亮和周瑜一起来指挥大战,他确实是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个书里面写得非常清楚。比如他跟周瑜确定战术的时候,两个人不谋而合,都提到了火,都在手上写了“火”字,这个场面看起来很轻松,你写一个字,我写一个字,最后一看都是写了“火”字,不谋而合。其实这一次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是最高级的军事会议,确定对曹操的战略战术,是很重大的事情,两个人取得共识,战争的指挥就顺了,但是这里面大家要注意,周瑜当时提出火攻是事实,但是周瑜此刻提出火攻的时候,他还没有考虑风的问题,所以后来才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诸葛亮提出的火攻,他是已经考虑到风的问题了,所以虽然他们都是提出火攻,但是诸葛亮考虑的更深远,他确实是比周瑜高出一筹。这样他就和周瑜确定了共同作战的方针,最后取得赤壁之战的大胜。在这里面,诸葛亮的胆识、才识、智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赤壁之战以后他和周瑜的较量远远的超过了周瑜,夺五郡都是智取,都是一种智慧的较量。整个赤壁之战的前前后后,把诸葛亮这个形象写得是非常的完美,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那么另一个集中表现诸葛亮的就是最后的六出祁山。六出祁山在历史上,从建兴三年到建兴十二年,这期间确实是诸葛亮多次出兵伐魏,所以《三国演义》写的六出祁山也是有历史根据的。诸葛亮为什么要伐魏?因为他当时,他认为这是一个时机,什么时机呢?就是当时他已经把南方平定了,就是七擒孟获那个情节,南方很稳定,南方已平,兵甲已足,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蜀国确实具备了一定的军事力量,所以他为这是一个条件。而且按《三国演义》所写,他还知道司马懿正被贬回老家了,这个消息对诸葛亮也是个鼓舞。他觉得对手是这样一个状况,考虑到内部的状况,考虑到对方的情况,他决定要伐魏。所以他还是有一个原因的。
而另外呢,诸葛亮在他的《后出师表》里面写得非常的清楚,当时蜀国、吴国、魏国实力的对比,蜀国是最弱的,所以他讲,他说你不伐贼(指曹魏),王业亦亡(我们的政权也要被灭亡了),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我们在这里等着被人家灭亡,我们不如讨伐他),用我们的话来讲,诸葛亮采取的是以攻为守的这样一个策略。我不伐也要亡,那我为什么要坐而待亡?这是从蜀国、吴国、魏国整体的长远的策略来讲。还有一条大家也要考虑到,统一天下毕竟是诸葛亮的一个远大的志向,他要尽忠刘备,完成刘备的嘱托,他也必须要伐魏。他当时已经四十六岁了,这也正是干一番大事业的最佳年龄,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又比较稳定,又有一定的兵力,他伐魏是很有理由的,所以他才采取了这样一个行动。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并没有完全实现他的理想,战争一开始,前几次伐魏他还取得了胜利,很快取得了南安、安定、天水,如果说这个形势能够很好地发展,特别是那个街亭不失掉,诸葛亮能不能使北伐这次战争取得成功呢?我认为至少可以引起很大的震动。刚才说以攻为守,好像是有点儿被动似的,总体上来讲是这样的,但就某一次战役来讲,诸葛亮也是有取得胜利的这种希望的。但是呢街亭失守,使这次战争很快的就逆转了,街亭的事情是历史的真实情况。所谓空城计,正史没有记载,但是在《三国志》裴松之的《注》里面引述了有关材料的相似的记载,就是说也不完全是罗贯中的虚构,有一定的依据。所以街亭的失败使蜀国这次北伐不能够成功了。不能成功怎么办?赶紧撤退。所以在六出祁山的情节当中,我们看又从另一个方面塑造了诸葛亮的性格和才干。作为一个军事统帅,当然最成功的、最辉煌的还是战而胜之,攻城略地,取得胜利,这是一个军事统帅的辉煌。但是对于一个军事统帅最严峻的考验是处理失败,这是很多军事家都讲过的,对于一个有才干的军事统帅来讲,最大的考验是失败。我们从六出祁山的情节当中,看看诸葛亮是怎么处理他的失败的?写得非常的精彩。他知道街亭失守以后,他马上就作出了各种决定,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的限度,而且空城计这个事情,诸葛一生惟谨慎呀,诸葛亮一生是谨慎的,他从来不冒险,但是空城计他冒险了,冒了一次险但是成功了。空城计的成功使失败的诸葛亮战胜了胜利的司马懿,这里面是不是有一点艺术的辩证法呀?写得非常好。从这方面来看呢,就是在那种紧张的状况下,诸葛亮指挥若定这种大将风度。另外在写他指挥撤退,很快地就把军队撤回到汉中了,汉中现在属于陕西了,当时它也属于益州。所以在他撤退的时候,司马懿看到了他撤退以后留下的痕迹,赞叹不已,说是天下奇迹呀,把撤退指挥的那么好,那么井井有条。诸葛亮作为军事统帅经历了最严峻的考验。从这方面又表现了诸葛亮的才干。而且也就在这个六出祁山情节当中,最后诸葛亮病死于军中,真正做到他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时只有五十四岁。从四十六岁到五十四岁,这八年时间,他真是披肝沥胆,指挥这次战争,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他所付出的这种精力实际上是付出了他全部的生命,这样一个忠贞的臣子,成为历史长久歌颂的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这绝不是偶然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格是诸葛亮的主导方面。从他的忠诚和智慧这两者来讲,他的忠诚是更感人的。智慧和才干那是没有问题的,忠于蜀国的政权,忠于兴复汉室的事业,忠于刘氏两代帝王,是忠贞无二的这样一个臣子,所以他成为千古名相。当然我们说人无完人,特别是大家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的时候,对他的评价也会有种种的不同。讲诸葛亮是事必躬亲,这是种称赞的说法,事必躬亲是一种献身的精神,一种负责的精神,这样形容他,倾向性是很明显的,倒也不是事事都必办,我们中国古代的形容是有一个夸张在里面的,献身的精神,负责的精神,难道不值得称赞吗?当然了,他这种事必躬亲也必然带来了一种负面的影响。比如俗语所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诸葛亮事必躬亲和蜀中无大将恐怕是有关系的,还要培养人才、锻炼人才嘛,所以蜀中无大将,这是事实呀。当然诸葛亮还有其他方面种种的局限,人无完人嘛。这是对诸葛亮本身来说。
那么对《三国演义》作品来讲,他写诸葛亮也有败笔。鲁迅先生不是讲了嘛:“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为了表现诸葛亮的多智,结果这个人物有点儿妖气了)”,鲁迅先生的批评,语言明快,眼光犀利,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也就是作者罗贯中把诸葛亮太理想化了,太理想化了就容易产生过犹不及,所以使他有一点妖气。当然有些问题还可以讨论,比如借东风,过去有些人批评说,把诸葛亮写成一个“妖道”,在那里借东风,这个恐怕也不能这么简单地来看。诸葛亮借东风也有他一定的根据,大家看草船借箭这个故事,那个故事以后,鲁肃问诸葛亮,你怎么敢那么大胆子去接近曹营,去接受他的那些箭?诸葛亮讲了一段话:作为一个统帅,要知天文,知地理……。诸葛亮这一点是很明确的,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统帅,所以借东风恐怕还是反映了诸葛亮有关知识的运用,我们倒不能这样说,说诸葛亮算定了,作了个天气预报,说那天是甲子时,一定有东风,这也不能这么说。但是他并不认为,隆冬季节就一定没有东风,这个恐怕是肯定的,所以他才选择了那个时间火烧战船。正史也记载了那一天确实是风很大,所以使东吴取得了胜利。总之诸葛亮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来讲,他和历史人物基本上是统一的,他是以历史人物为主干,塑造而成的,这个文学人物和历史人物之间他们关系的处理体现了七实三虚这样一个特点。诸葛亮作为一个文学形象是长久的活在人们的心中的,海内外的华人没有不知道诸葛亮的,甚至诸葛亮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一种符号。
主持人:段先生给我们讲了真实的历史人物诸葛亮,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一代贤相。捎带着也提到民间神化的那个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诸葛亮,重点还是讲的是罗贯中所创造的成功的文学形象的忠贞智慧的诸葛亮。可是读《三国》,我总是觉得他常受刘备所累,活得太辛苦了。老替他觉得不值。这当然同我对刘备的看法有关。诸葛亮得不时揣摩这位贤主的心思,经常要替他去当“恶人”,而把顺水人情给了主公。所以在《三国》人物中,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刘备,觉得他太虚伪了。最大的本事就是掉眼泪,以弱者的姿态假惺惺地骗取人的同情。这是个人之见,喜欢刘备的读者可别恨我。另外,诸葛亮作为一个人物形象,也确实近乎完美了。正像刚才段先生引鲁迅先生话所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毛主席为了突出群众的智慧,曾说过一句名言: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我看一百个臭皮匠也未准行。如果灵验的话,刘备找几个皮匠就可以夺取中原了,何必要三顾茅庐呀!
在这个个性张扬又略显浮躁的时代里,许多朋友有自己的观点,并不迷信专家,在做学问上这点值得肯定,但是一味的断章取义、以果征因、以偏概全,看似角度新颖、观点独到,实则除了达到一鸣惊人、吸引眼球的效果外,能给阅读者多少真正的精神收获呢?
段启明教授是一位三国的专家。看他的文章俺以为是开卷有益。----孤狼在途。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8-17 14:26 编辑
]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