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记忆——昭山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列御寇    时间: 2006-8-6 21:06     标题: 记忆——昭山印象

记忆——昭山印象
     很多年没去过昭山了,所有的印象都成了零散的片段,碎裂成一段一段不太连贯的梦境一般,仿佛再不记下来,大概就会像当年同去玩耍的友人一般,一个接一个的在岁月的消磨中,逐步失落在记忆的深渊之中,如烟般散去。
     这是南方丘陵中不起眼的小山包,临湘江而立。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如果不是在“潇湘八景”中有关于它的“渔村夕照”一说,恐怕它也就根本不会有人问津了。
     记得昭山不太高,却很陡峭,树木葱翠,延着一级级年代久远的石阶可直到山顶。不知是否是缺乏锻炼的原故,几乎每个登山的人爬到山顶时总是气喘吁吁的。山顶的地方不大,却有一座庙宇,庙的名字早已记不得了,只记得庙很小,很阴暗,里面好象供奉着观世音菩萨,镏金的佛像很大,很庄严。虽然供奉佛像的前殿就已占了整个庙宇的三分之一,但依然显得很是拥挤。庙里主事的是一个老尼,每次见到她时,她总在佛像前敲木鱼念经,诵经的声音不大,而那有节奏的木鱼声却在整个庙宇中回响,单调而乏味。穿过狭小拥挤的前殿,便见一个小小的四方型天井,阳光投射下来,照耀着天井中的放生池,几条叫不出名来的鱼在池中懒洋洋的摆动着尾巴。天井两边是带柱廊的禅房,青瓦的廊檐很低,人立于廊下,很阴凉,却也十分的压抑。只几步间就出了庙的后门,这里却别是一番天地——眼前和心间猛然一片开阔,人也好象挣脱了旧有的枷锁,进入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境界:梵唱和单调的敲击声已是悄然不可听闻,刚才所置身的窄小空间也被抛诸于脑后。江风扑面,眼前是长空万里,碧绿的江水由南向北静静的流淌着,江面上点缀着几只渔船,随着水波起伏。对岸一片碧绿得几乎可以拧出水来的草滩一直漫过堤顶,滩上几群羊走走停停,低头吃着草。堤外是广阔的稻田向视线尽头的远山延伸而去。再次回头看看那座庙,不觉感叹前人的巧思妙想,只有如此排布,方才感到此处江山如此形胜。
     拾阶下山,不一会就到了江边,那是过去接待乘船来的香客的小码头,宽旷的条石平台下是几级宽宽的石阶只到水下。香客云集的岁月早已不在,江水却一如既往的拍打着临水的阶石。如果天气允许,我会挽起裤管,脱去鞋袜,沿着昭山临江的山壁,踩着那些露出水面的岩石,摇摇晃晃地缓缓而行,江水温柔的舔吮着我的脚趾,不时,一个小小的浪头会顽皮的撞上来,而后碎裂,溅起不大不小的水花,就像它那些撞向山壁的兄弟一般,匆匆跃起,又匆匆消失,匆匆向远方赶去。抬头向上,是裸露在外的南方特有的红色岩石山壁,大块的危岩突起,整个山体就如被斧劈刀砍过一般,粗糙而虬劲,向着天空刺去。此处大概与苏东坡所见之赤壁也有几分神似吧!似乎只有在此时此刻,才会觉得这山原来也有其雄壮的地方。绕过这段山壁,便是一片开阔的白色沙滩,离沙滩不远的山脚下就是那传说中的小渔村,白天总是静静的,仿佛历经千年,它已在岁月中凝固成了一幅水墨的画卷。沙滩上却是另一种景象,这里总有前来野炊的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幕天席地,搭起原始的炉灶,煮饭炒菜,自得其乐。水边泊着几只木船,那船既用来打鱼,也用来渡人。记得那时,给船老板几块钱,就能让他载着自己在江上漂上大半天,至少我是经常如此,在摇摇晃晃小木船上,或躺或坐,在江上静静地漂上二、三个钟头,远离喧嚣的人群,远离纷繁的俗世,或时不时的与船老板有一句没一句的问答;或侧耳倾听江水拍着船帮,哗哗而去。抬眼望去,蓝天如洗,而随风游荡的白云却变化万端,不做片刻停留。掬一手江水,阳光就在手心中粼粼的波纹里跳跃舞动,当水从手指间溢去,阳光也好像洒在了江水之中,就如同过往的岁月洒入了茫茫人海,除了手中的水迹,不再有其他痕迹。
     我曾在昭山留连了许多时日,却从未见过传说中的“渔村夕照”,恐怕这也不失为一种遗憾吧!岁月过得真快,一晃眼间,我已有十来年未再去过昭山了,每次都是从它身边匆匆经过,远远望着,似乎仍与当年依旧。可我却变了许多,再也没有那种在江湖上飘荡的心思与情怀,听说它也改了名字,大概再去时要收门票了。
作者: 皇城跟    时间: 2006-8-8 07:52

欢迎楼主光临现代。
楼主的文章写得很好,小山更宜于寓情,景致写得很传神。
如今何故“再也没有那种在江湖上飘荡的心思与情怀”了呢?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