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images/default/logo_bg.jpg)
标题: 历史的抉择---汉献帝有无可能铲除曹操执掌政权?(更新完毕) [打印本页]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06-8-3 16:39 标题: 历史的抉择---汉献帝有无可能铲除曹操执掌政权?(更新完毕)
历史的抉择---汉献帝有无可能铲除曹操执掌政权?
从谥法上看,刘协谥号为“孝献皇帝”,孝是汉朝皇帝谥号的惯例,而后一字的含义是“聪明叡哲曰献 ,知质有圣曰献”,由此可见“献”是一个美谥,而刘协也当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有史实为凭,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个故事,董卓问话,少帝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答的头头是道,于是这位大汉朝的末代皇帝坐上了皇帝宝座。既然刘协少年聪颖,那他在因年幼而成群雄傀儡之后,他为什么不能凭借奇谋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呢?
![](http://www.ourhappyland.net/xungen/liu/images/lx1.jpg)
董卓,李傕、郭汜掌权时间不长,而且那时献帝年幼也还不具备发动政变的可能,于是与权臣真正的斗争是开始于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先是不断向献帝进献食品和器物,博得刘协和朝中大臣们的好感,紧接下来就带着汉献帝迁都于许昌,此时也许献帝还没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还加封曹操为大将军。之后曹操开始打击异己,集大权于一身,终于献帝感觉到了曹操并不是一个可以用来安定汉室江山的“贤臣”。
此时献帝犯了他夺权的第一个错误,他打草惊蛇了,他居然对曹操说:“你若要辅助我,就要宽厚一些;否则,你就开恩把我抛开罢。”曹操的反应是大惊失色,这也能看出作为名义上最高统治者还是有些权威的,不然也不会使曹操惊惧如此。然而他却忘了前车之鉴,就是他的祖先,就是他的前任-----汉质帝刘缵,当时外戚梁冀当权,他在朝堂上之上当着梁冀的面,对文武百官说:“真是个跋扈将军!”就因为这一句话梁冀被梁冀毒杀。对于质帝来说,他不过是8,9岁的一个孩子,他说出这样的话情有可原,而献帝说上面这话时却已经成年,难道还如此卤莽?
毕竟献帝不凡,最终还是走上了反抗曹操的道路,第一次交锋就是名扬后世的"玉带诏"之役.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献帝18岁,应该说他已进入一个成熟时期,一系列行动也算是雷厉风行,任命外戚董承为车骑将军,秘密写下衣带诏赐给董承,授意董承联络汉室大臣诸侯,联合铲除曹操.可他最终却未动而败,,如此机密之事竟然被曹操获悉,以至于"除曹"尚未开始,与谋者董承、吴子兰、种辑等人就在次年被灭三族了.曹操有耳目,可难道真能神通广大如斯?恐怕还是献帝谋事不密要占到失败的主要原因.
不过献帝这次行动的时机的确是可圈可点的,建安四年年底曹操离开许昌,亲率大军进驻官渡,如果夺权在之后即将拉开的官渡之战中开始,那成功的几率是不小的,只不过曹操这么精明的人,实在不会给你献帝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他不会留下后顾之忧..所以献帝还是操之过急了,为什么不等到曹操走后,与袁绍对峙之时,再策划发动夺权政变?当然献帝不可能未卜先知,然而这也足以看出献帝毕竟是年纪尚轻,急于求成.
下一次,献帝在某政权就是在十几年后的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了,伏皇后又因早年写给父亲的信中提及曹操的残暴"十一月,汉皇后伏氏坐昔与父故屯骑校尉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辞甚丑恶"结果很惨,几乎没有什么下文可言,",发闻,后废黜死"牵连到的伏皇后和其两个儿子及伏氏宗族一百多人都被处死.
这就没什么意义了,这时候,曹操权位如日中天,别说朝中,就是整个天下也没有谁的势力可同、曹操相比,谁有本事去"勤王"呢?靠远在西川,刚刚有了立足之地的刘备吗?
献帝的两次失败,除去不够机密外,还有一个原因非常重要,他干什么非要借助外兵除曹操,难道不能用宦官?难道不能擒贼擒王?杀了曹操看谁还有话说!曹操长期不立世子,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合法继承人的地位方才正式确立.因而此前一旦曹操身死,何人主政将成为重大问题,曹氏兄弟首先就要拼个你死我活!何况曹操手下也不是没有人无视汉帝.因而我觉得曹操一死,献帝大有可能主掌朝政.
所以,献帝完全有条件效仿先皇来了"如厕议事",计除权臣.当然曹操一代英雄自不是不学无术的梁冀可比,但是献帝毕竟是皇帝,他还不至于无一亲近之人?曹操起码的礼节还要讲吧?在皇宫动手也还可以吧?千多年后的异族康熙不是做到了吗?然而献帝对此连试都没试,难道他怕死吗?我想曹操既然不愿为帝,他就不想背弑君之名,再说,献帝也不会惜命吧?做个傀儡战战兢兢还不如壮烈而死.此点在曹家子孙身上就表现出应有的果敢.
此后,献帝彻底失去了抗争的可能,因为连他枕边人都成了曹家女子,曹操已然是国丈,一切的努力付诸东流,甚至连他尝试的机会都不再有.现在他只能去指望有人可救他于危难,好在毕竟大汉还有忠臣,"党锢之祸"中党人的气节还有所保留,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时有京兆全祎,字德伟,自以代为汉臣,乃发愤,与耿纪、韦晃欲挟天子以攻魏,南援刘备。"(<后汉书>注)"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必与颍川典农中郎将严匡讨斩之"(<三国志>)结果"事败,夷三族。”<三国志>注引献帝春秋曰:"收纪、晃等,将斩之,纪呼魏王名曰:“恨吾不自生意,竟为群儿所误耳!”晃顿首搏颊,以至于死."汉臣虽肯死节,有能如何?
大汉自此也就真的成为历史,成为后人凭吊的回忆了.
<后汉书>对献帝的评语说"传称鼎之为器,虽小而重,故神之所宝,不可夺移。至令负而趋者,此亦穷运之归乎!天厌汉德久矣,山阳其何诛焉!"诚然,天命如此,人力实难违之,献帝可悲可叹,却也无奈了.
天时,地利,人和,献帝不占其一,想成功,真的很难很难,但他虽聪明,在政治斗争中还是显得稚嫩,时机,保密,方法都不够深思熟虑,注定他只能为一生傀儡,为亡国之君.
[ 本帖最后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8-5 15:11 编辑 ]
作者:
黑传说 时间: 2006-8-3 16:54
这样的水平和曹操斗,只有死路一条。如果是刘备,倒还可以一斗。
献帝要多学学刘备种菜的样子!学学康熙和纨绔子弟游戏!这才有可能,否则是务虚名而处实祸!
作者:
斩杀大将 时间: 2006-8-3 17:13
未有卧薪尝胆之耐性,何谈夺权。
时机尚未成熟却贸然行动,大忌也。
作者:
嘻哈赵云 时间: 2006-8-3 17:45
没有势力与实力的话,只能求助他人了,在者就是做梦可以办到的![](images/smilies/61.gif)
作者:
crq240 时间: 2006-8-3 18:13
恐怕不行,像老曹这样谨慎的人不会没有防备!自古行王霸之事者,无不以控制皇帝为先,所以你说的那个靠内廷之人是行不通的,这从曹操对宦官的态度上可以看出来。
作者:
姚亚 时间: 2006-8-3 19:17
一切皆有可能.
作者:
虎豹狼 时间: 2006-8-3 20:46
曹操和螯拜可不一样,你让曹操当大官,曹操可不允许有索尼那样的人存在,还变成~~~~~~~
作者:
林冲 时间: 2006-8-4 02:15
如果在官渡之战时发动政变,纵然成功,其结果只会造成袁绍官渡获胜统一北方,献帝一样没有好果子吃。
作者:
洪天贵福 时间: 2006-8-4 03:37
原帖由 林冲 于 2006-8-4 02:15 发表
如果在官渡之战时发动政变,纵然成功,其结果只会造成袁绍官渡获胜统一北方,献帝一样没有好果子吃。
0.1比0好
作者:
林冲 时间: 2006-8-4 03:49
原帖由 洪天贵福 于 2006-8-4 03:37 发表
0.1比0好
如果不铲除曹操,献帝可以当皇帝当到220年。没有曹操,献帝未必能撑到220年。曹操说过
:"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作者:
Claymore1984 时间: 2006-8-4 10:13
个人觉得不太可能
作者:
洪天贵福 时间: 2006-8-4 10:24
原帖由 林冲 于 2006-8-4 03:49 发表
如果不铲除曹操,献帝可以当皇帝当到220年。没有曹操,献帝未必能撑到220年。曹操说过
:"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站在那个位置,这话谁都可以说,真有心最后自己就别称王
就算袁氏上台,献帝那个公爵的位置也跑不了
作者:
丹心剑侠 时间: 2006-8-4 12:29
即使他杀了曹操有怎样,以曹操集团的实力,汉献帝杀曹操就是速死的最好方法。
诸位难道没看见北魏孝庄帝和尔朱荣吗。
作者:
子昱 时间: 2006-8-4 22:58
从历史来看,皇帝铲除专权的大臣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利用宦官势力,汉献帝的祖爷爷用过。但是自从袁绍诛杀宦官之后,宦官势力基本被消灭,无法依靠。
2。依靠后族力量,包括外戚。献帝确实走的是这条路,但是董承和伏完力量太弱小,对付曹操无异于以卵击石。
3。依靠皇族。这也是皇帝们常考虑的办法,因为毕竟自家人还是亲。而且大多依靠皇族在外有统兵的人进京勤王。从汉献帝看来,可以依靠的皇族只有刘备、刘表、刘璋、刘虞。但是与汉献帝的血缘有些远。刘备倒是打着勤王的旗号,但实际是给自己争取地盘。其他三位则根本不顾汉朝皇帝的死活。
4。利用朝廷内党争排挤掉权臣。王安石就是被这样搞掉的。但是曹操手段很毒,很短时间内就肃清朝廷内的政敌,里里外外都是曹操的人,汉献帝无计可施。
5。利用外镇诸侯。袁绍和曹操交战的时候,汉献帝不知道心里偏向着谁。但是随着曹操一一击破诸侯,汉献帝根本没有机会。况且到了后来汉献帝的指令都很难从宫中传达出去了。
结论,可能性很小,因为天下太乱、曹操太强。
作者:
广成子 时间: 2006-8-4 23:26
要说铲除曹操这个人是有可能的....只不过他不敢做而已......
北魏孝静帝被董卓式的权臣尔朱荣给逼急了,照样可以埋伏下三五十个太监,把尔朱荣骗进宫来杀掉......干得十分漂亮____假如他不是旋即就被尔朱荣的继承人尔朱兆给宰掉了的话,他那一手简直可以说比后世的康熙除螯拜还要漂亮.....
汉献帝没有轻率地对曹操下手,证明他还是有脑筋的.
首先,他没有能力杀死曹操。他如果像曹操的孙子曹髦讨伐司马昭那样盲目乱闯的话,下场大概只会比曹髦更惨。。。反正天下姓刘的多的是。。。
其次,他根本没有能力对付曹操后人的报仇。他一傀儡皇帝,天下有谁会真去听他的号令?
再次,即使能诱杀了曹操又能挫败曹操后人的复仇,天下大势对汉献帝也没好处....他如果落到刘备手上,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就人间蒸发,要是落到袁绍、袁术之流手上,恐怕连小命都保不住...
作者:
林冲 时间: 2006-8-5 03:11
原帖由 广成子 于 2006-8-4 23:26 发表
要说铲除曹操这个人是有可能的....只不过他不敢做而已......
北魏孝静帝被董卓式的权臣尔朱荣给逼急了,照样可以埋伏下三五十个太监,把尔朱荣骗进宫来杀掉......干得十分漂亮____假如他不是旋即就被尔朱荣的继承 ...
这件事正说明了元子攸的愚蠢。他这件事特别向王允杀董卓,那次貌视成功,其实是失败的,因为献帝很快就又被李郭二人控制。成功地政变不是只成功的杀死权臣,而是要重夺政权。
作者:
洪天贵福 时间: 2006-8-5 05:25
ms王允已经夺权了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06-8-5 15:16
原帖由 广成子 于 2006-8-4 23:26 发表
要说铲除曹操这个人是有可能的....只不过他不敢做而已......
北魏孝静帝被董卓式的权臣尔朱荣给逼急了,照样可以埋伏下三五十个太监,把尔朱荣骗进宫来杀掉......干得十分漂亮____假如他不是旋即就被尔朱荣的继承 ...
说到南北朝,那高家就更像他曹氏了,高澄的被杀可能是大快人心,可谁知道还有一个更厉害的高洋~~
其实高欢死后有继承人,如果献帝在早些时候干掉曹操,曹操根本无人继承的
再说,曹操的儿子,哪个都的过孙,刘啊,怎么说,献帝也算大仇得报,能不能得权还有看他手腕
作者:
绝世天骄 时间: 2006-8-5 15:18
原帖由 林冲 于 2006-8-5 03:11 发表
这件事正说明了元子攸的愚蠢。他这件事特别向王允杀董卓,那次貌视成功,其实是失败的,因为献帝很快就又被李郭二人控制。成功地政变不是只成功的杀死权臣,而是要重夺政权。
那只说明这位王司徒真的很愚蠢,权臣一去就骄傲的不知姓什么了,先稳住李郭也不会很难吧?
[ 本帖最后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8-5 16:02 编辑 ]
作者:
hadeswwy 时间: 2006-8-5 15:21
自他答应曹操的迁都许昌后就失去了对政权的把握.
作者:
飞雨落花中 时间: 2006-8-5 16:01
献帝没有自己的军队,就算借助别的诸侯灭了曹操势力,那也是一个新的曹操的产生,刘备也不例外.
刘备若灭了曹操,献帝的命运只能是离奇死亡.
比较而言,历史上他安享晚年的结局对他个人而言已经相当不错了.
作者:
林冲 时间: 2006-8-5 21:28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8-5 15:18 发表
那只说明这位王司徒真的很愚蠢,权臣一去就骄傲的不知姓什么了,先稳住李郭也不会很难吧?
不是王司徒蠢,而是元子攸蠢吧。
元子攸杀尔朱荣之前,曾慎重考虑到尔朱荣强大的私人部队叛变的可能性。他
研究二世纪九十年代的往事,当时东汉王朝宰相王允杀了董卓后,因拒绝大赦董卓
的部将李囗、郭汜,才激起叛变。元子攸认为大赦和铁券(用铁铸成保证永享富贵
并遇罪赦免的诏书),可使他不重蹈这个覆辙。
问题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历史发展与化学方程式不同。同一刺激,
因人、因时代和因环境的不同,反应也异。所以人们在觅取历史启示或教训时,必
须特别小心。
尔朱荣噩耗传出后,尔朱荣的妻子斩关逃出洛阳,在城外集结尔朱家族散布各
地的武装部队,开始攻城。他们对无子攸的大赦令嗤之以鼻,对送出来的铁券更是
轻蔑,告诉使节说:“尔朱将军拥戴皇帝,有天大的功勋,都被谋害。两行铁字,
又有什么用处?”洛阳不久陷落,元子攸被叛军绞死,距他杀尔朱荣仅三个月。
王允的例子在前,元子攸在这种前提下还是犯错。
作者:
圆桌博弈家 时间: 2006-8-8 18:28
献帝本就颠沛流离惯,一下子投曹操安定下来,又没有斗争经验,无论各方面都很难。
作者:
【赵云】 时间: 2006-8-10 14:38
原帖由 子昱 于 2006-8-4 22:58 发表
从历史来看,皇帝铲除专权的大臣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利用宦官势力,汉献帝的祖爷爷用过。但是自从袁绍诛杀宦官之后,宦官势力基本被消灭,无法依靠。
2。依靠后族力量,包括外戚。献帝确实走的是这条路,但 ...
同意这个观点。说得很不错!
作者:
东风吹醒英雄梦 时间: 2006-9-13 00:09
曹操很对得起汉闲帝天下是曹家拼来的,让他做傀儡皇帝,有吃有喝,他应谢谢曹操
作者:
arrowblue 时间: 2006-9-18 16:43
原帖由 飞雨落花中 于 2006-8-5 16:01 发表
献帝没有自己的军队,就算借助别的诸侯灭了曹操势力,那也是一个新的曹操的产生,刘备也不例外.
刘备若灭了曹操,献帝的命运只能是离奇死亡.
比较而言,历史上他安享晚年的结局对他个人而言已经相当不错了.
不错,没有军队,没有终于他的将军
杀了曹操也没什么大用
康熙夺权和这个例子最明显的区别就是
当时天下没有大乱,地方政府没有自己的军队
作者:
强权就是公理 时间: 2006-9-18 16:49
原帖由 东风吹醒英雄梦 于 2006-9-13 00:09 发表
曹操很对得起汉闲帝天下是曹家拼来的,让他做傀儡皇帝,有吃有喝,他应谢谢曹操
要是没有汉献帝这块招牌,阿瞒也得不到许多人才,也不会那么容易做大,情形到底如何,也不得而知的,从这方面讲,阿瞒更应该谢谢汉献帝。
作者:
东风吹醒英雄梦 时间: 2006-9-19 02:03
原帖由 强权就是公理 于 2006-9-18 16:49 发表
要是没有汉献帝这块招牌,阿瞒也得不到许多人才,也不会那么容易做大,情形到底如何,也不得而知的,从这方面讲,阿瞒更应该谢谢汉献帝。
也有理,谁也不用谢谁,相互利用,哥俩好
作者:
萧云飞 时间: 2006-9-19 09:04
曹操的利用还是多了一分仁慈的,赤壁后献帝早就无用了,居然最后一直到死都没有下手
刘备取了徐州,陶谦二子皆不仕,利用刘琦,刘琦早年夭折.由此看来,曹操比刘备强多了.
作者:
慕容玄恭 时间: 2006-9-19 10:38
可笑,居然还有帮刘协小子出主意害曹操的,皇汉史观真正害人,没曹操的接济他连路边的野狗都不如.瞧他那付惨像.
刘姓皇族果真是出了名的刻薄无耻,忘恩负义.刘协小子刚有了温饱不就琢磨着怎么害人了.
韩信,周亚夫,李广,陈汤,卫青,霍光,霍去病,窦宪,哪个英雄不是生前没个下场就是死后抄家灭门
刘老三一个路边野合的私生子,机缘巧合因人成事,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天命所在呢
真要感谢姓曹姓司马的
起码之后的史官不用和司马迁一样变了宦官,那个刘汉王朝也不会跟日本的菊花皇室一样,一个家族奴役一个国家上千年.
刻薄点说,北伐功成之日,诸葛灭族之时.
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姓之天下.这是一家之不幸,却是古代中国之大幸.
作者:
kyu 时间: 2006-9-19 10:46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9-19 10:38 发表
可笑,居然还有帮刘协小子出主意害曹操的,皇汉史观真正害人,没曹操的接济他连路边的野狗都不如.瞧他那付惨像.
刘姓皇族果真是出了名的刻薄无耻,忘恩负义.刘协小子刚有了温饱不就琢磨着怎么害人了.
韩信,周亚夫 ...
呵呵,原来献帝这么不值钱,除了曹操没人要。要不是袁绍短视,这么个香饽饽也落不到曹某人手上。至于北伐功成之日就是诸葛灭族之时老兄是怎么看出来的?
刘姓皇族果真是出了名的刻薄无耻,忘恩负义.
请问刘秀怎么个刻薄无耻,忘恩负义法啊?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6-9-19 10:58
刘秀怎么个刻薄无耻问问更始帝刘玄就清楚了,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也是个逆臣。
作者:
kyu 时间: 2006-9-19 11:04
呵呵,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逆臣,又不是只有刘秀。哪个逆臣对前朝皇帝不是刻薄无耻?我楼上的说刘家皇族刻薄无耻,忘恩负义是指的对待自己的功臣。我不清楚刘秀对待自己的臣下是怎么个刻薄无耻,忘恩负义法。
作者:
强权就是公理 时间: 2006-9-19 11:04
原帖由 萧云飞 于 2006-9-19 09:04 发表
曹操的利用还是多了一分仁慈的,赤壁后献帝早就无用了,居然最后一直到死都没有下手
刘备取了徐州,陶谦二子皆不仕,利用刘琦,刘琦早年夭折.由此看来,曹操比刘备强多了.
陶谦二子皆不仕与刘备取了徐州有什么关系,在刘备取徐州之前,两人就没当过官,是不是阁下可以推出陶谦二子不是亲生,是陶谦老婆给他戴的绿帽子?
刘琦早年夭折,他死的时候多大岁数,你称为早年夭折?他死与刘备又扯上关系了,照阁下这等猜测法,说是蔡瑁下得慢性毒药恐怕更有点逻辑。
作者:
慕容燕然 时间: 2006-9-19 11:57
原帖由 kyu 于 2006-9-19 11:04 发表
呵呵,每个朝代的开国皇帝都是逆臣,又不是只有刘秀。哪个逆臣对前朝皇帝不是刻薄无耻?我楼上的说刘家皇族刻薄无耻,忘恩负义是指的对待自己的功臣。我不清楚刘秀对待自己的臣下是怎么个刻薄无耻,忘恩负义法。
这个简单,去问问马援吧。不靠别人推举荐拔全靠自己公忠为国的功臣刘秀说办就办了。
再看看度田的结果,刘秀连地方的中小地主豪强都搞不定,就更别提那些出身大地主豪强功臣了。刘秀政权全靠这些大地主豪强支持,借刘秀两个胆子刘秀也不敢办。
作者:
当阳侯杜元凯 时间: 2006-9-19 13:02
不可能。看看东汉历代帝王,除了最初的三位哪个有过实权,偶尔成功铲除权臣的哪个不是靠宦官这种“残疾人”,靠暗杀等不光彩的手段达到的。
曹操虽然有相当的政治军事才干,也不是个超人。归根到底,权臣(外朝首脑)兼录尚书事,内朝外朝一把抓在东汉司空见惯,制度上已经有了架空帝王的保证。
作者:
KYOKO 时间: 2006-9-19 14:07
应该...有可能
司马从曹魏夺权还不是在曹魏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
皇帝还是有些有权的忠诚的
作者:
skull 时间: 2006-9-19 18:25
要说刘邦厚颜无耻,猪狗不如那倒是如假包换。
不过论坛里很多人对刘备的人品口诛笔伐,论据却基本完全来自各人的意淫,实在不值一驳!
作者:
廖化将军 时间: 2006-9-20 08:45
他如果落到刘备手上,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就人间蒸发,要是落到袁绍、袁术之流手上,恐怕连小命都保不住...
欧卖糕,正史演义都不见此说法,来源是啥?是什么李大师的厚黑学教授的吧?没想到你也信这种低级东西。![](images/smilies/ph34r.gif)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9-20 09:04
刘家坐了四百年了,该挪挪窝了,大家都过过瘾呗。
作者:
慕容玄恭 时间: 2006-9-20 09:07
原帖由 skull 于 2006-9-19 18:25 发表
要说刘邦厚颜无耻,猪狗不如那倒是如假包换。
不过论坛里很多人对刘备的人品口诛笔伐,论据却基本完全来自各人的意淫,实在不值一驳!
刘备是自己白手起家的英雄豪杰,本身人品也很过得去.给他打江山没什么不好的.刘姓皇族的身份对他而言只是抬高自己身份的一个道具招牌,没这个招牌关张他们就会不跟他混么?当然不会.
光武同样也是白手起家,常说自己本"南阳布衣",对功臣宿将也还不错,不过还是有对马援的例子,同样对自己首任皇后的事也很矫情.而他的子孙做了皇帝后,和西汉皇帝就是一路货色了.借宦官杀外戚杀党人.连几任太后都没个好下场,还指望他们对别人好么?
同样的例子刘阿斗.对孔明一直衔恨而已,其不立庙就是证明.不过以其全无心肝,也只做到这一步.这些至多也是中人之资.无非多个好爹的货色能干出什么好事来.对发明出过"腹诽"之罪的伟大刘汉皇族,万一真能北伐成功,给孔明这种大臣安点罪名很难么?就算刘阿斗不敢,孔明在世时不敢,他们的儿子孙子呢?
刘野猪对霍光霍去病够宠信了吧?一到他孙子又如何?灭人满门还要安个谋反罪名.
有韩信等那么多血淋淋的前车之鉴,还想指望曹操或别的军阀肯俯首听命.岂不是笑话奇谈?把天下英雄也看得太傻了!
刘协小子胆大妄为不说.一事发就女人也不顾,儿子也不顾,还不是为保住自己可怜兮兮的小命?就是高贵乡公那种宁为玉碎的骨气都没有.
这种人有半点可同情之处么?居然还活了个善终,历史够对得起他的了.
作者:
80726511 时间: 2006-9-20 09:26
汉帝根本不可能干掉曹操,有以下几点。其一,汉帝在曹操的地盘上。2,没有军队,没有曹操重要的人支持。3谁都想当皇帝,有了地盘军队就行。4他人都怕死都不想被曹操消灭。5汉帝就是一个摆设有用使没用,放那。5人民不支持,他们不关头是谁,就想好好过日子。6曹操的势力太大了,消除不可能。这些是我的想法不知可否?![](images/smilies/62.gif)
![](images/smilies/62.gif)
作者:
桠枫 时间: 2006-9-20 09:29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9-20 09:07 发表
刘备是自己白手起家的英雄豪杰,本身人品也很过得去.给他打江山没什么不好的.刘姓皇族的身份对他而言只是抬高自己身份的一个道具招牌,没这个招牌关张他们就会不跟他混么?当然不会.
光武同样也是白手起家,常 ...
我觉得你很搞笑~~~好像天下皇族就刘家一 家是混蛋,其他都是好皇帝,对手下好得不得了,恨不得和他们分而治之一样~~哈哈~~~~~![](images/smilies/61.gif)
![](images/smilies/61.gif)
![](images/smilies/61.gif)
![](images/smilies/61.gif)
![](images/smilies/61.gif)
还有,把诸葛亮安个罪名这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有证据拿出来摆摆啊~~典型的臆测,还自以为得计~和你这种人懒得辩,没有一点事实根据的东西都拿来臆测加上自己“合理的联想”,辩起来没意思~
作者:
桠枫 时间: 2006-9-20 09:32
原帖由 慕容玄恭 于 2006-9-19 10:38 发表
可笑,居然还有帮刘协小子出主意害曹操的,皇汉史观真正害人,没曹操的接济他连路边的野狗都不如.瞧他那付惨像.
刘姓皇族果真是出了名的刻薄无耻,忘恩负义.刘协小子刚有了温饱不就琢磨着怎么害人了.
韩信,周亚夫 ...
\本文的作者只是在对一些历史的东西做一下探讨,分析一下当时的形势,并没有说这样做了就一定成功。不知道你哪来这么大的火气,真不知道是刘姓的人得罪你了,还是阁下祖上和汉皇族刘氏有丑~~呵呵~
作者:
我不是迭戈 时间: 2006-9-20 10:16
汉献帝关键是没有的很效死命的人,几个鸟文官没用<_<
作者:
慕容玄恭 时间: 2006-9-20 13:22
原帖由
桠枫 于 2006-9-20 09:29 发表
我觉得你很搞笑~~~好像天下皇族就刘家一 家是混蛋,其他都是好皇帝,对手下好得不得了,恨不得和他们分而治之一样~~哈哈~~~~~
![](images/smilies/61.gif)
![](images/smilies/61.gif)
![](images/smilies/61.gif)
![](images/smilies/61.gif)
还有,把诸葛亮安个罪名这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有证据拿出来摆 ...
阁下挺会扣帽子的啊~说刘老三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说说刘协小子这个不成器的东西两句就成了"和姓刘的有仇"?张王李赵遍地刘,是不是想诚心把历史讨论引到姓氏纷争上?居心叵测之极!
你够莫名其妙的啊.2千年下来汉人的族群变过多少次?改过多少次姓?谁还真能知道2千年前自己祖上姓什么了?不都是附会么?批的是刘汉皇族,关现在刘姓什么事了?
懂不懂什么叫"国君死社稷"?《礼记》载的,一个国君起码要做到的.连这点都做不到就不配为君.
上下五千年但凡点骨气的君主都能做到.所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非但不是轼君,反而是千古传颂的忠臣.
末代之君如刘协小子这般,混到宫女为娼,公卿为盗,吃狗食住茅屋,居然还不去死也是独一份.瞧瞧他从董卓到曹操几年这时间换了多少个主子?连贼寇都有了.又没有如曹奂老老实实做奴才做招牌的自觉,又没有如曹髦那样拼死一搏的勇气.出了事就拿自己儿子女人顶罪..不就是一死么?他的命就那么金贵?这种男人->无耻.
真就连南明那些不成材窝里反废柴君主也把他比下去了,羞也给他羞死了.丢尽了四百年大汉朝的脸.
作者:
kyu 时间: 2006-9-20 17:58
刘协为什么会落到那种地步?难道是他自己造成的?
懂不懂什么叫"国君死社稷"?《礼记》载的,一个国君起码要做到的.连这点都做不到就不配为君.
上下五千年但凡点骨气的君主都能做到.所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非但不是轼君,反而是千古传颂的忠臣.
末代之君如刘协小子这般,混到宫女为娼,公卿为盗,吃狗食住茅屋,居然还不去死也是独一份.瞧瞧他从董卓到曹操几年这时间换了多少个主子?连贼寇都有了.又没有如曹奂老老实实做奴才做招牌的自觉,又没有如曹髦那样拼死一搏的勇气.出了事就拿自己儿子女人顶罪..不就是一死么?他的命就那么金贵?这种男人->无耻.
呵呵,就算他想死,曹某人会让他死吗?他死了,曹某人还混啥?弄不好自己还会背上弑君的罪名
作者:
老不看三国 时间: 2006-9-20 18:27
献帝要想死来个咬舌自尽,曹操估计拦不住他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