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班门弄斧,抛砖引玉,《荡寇志》武力排名 [打印本页]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8-3 12:06     标题: [原创]班门弄斧,抛砖引玉,《荡寇志》武力排名

前言:本文以俞万春著《荡寇志》为标准,排列在《荡寇志》中出现的“剿灭”梁山的朝廷将官武力,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轩辕又是强人云集,故本文仅为抛砖引玉之用。

《荡寇志》由于是《水浒传》的续书,因此,水浒中人物的武力定位在本文中有着巨大的影响,但由于两书的作者不是同一个人,水浒人物在《荡寇志》中武力被拔高、降低的情况不少,且水浒本身的武力排名亦有争议,为免混淆,本人首先将梁山人物的武力按照《荡寇志》中的描写作一个粗略的等级定位,因为是以《荡寇志》的描写来划分,所以难免会与各位心目的梁山人物武力排名有不同之处。

第一高手:卢俊义

五虎级别: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鲁智深、武松、李逵

八骠级别:花荣、徐宁、杨志、张清、索超、史进、孙立、刘唐、李应、扈三娘

小彪级别:杨雄、石秀、黄信、宣赞、郝思文、朱仝、雷横、单廷珪、魏定国、欧鹏、燕顺、韩滔、彭玘、杨林、邓飞、马麟
(以上各档次内排名不分先后)

由梁山人物的武力对照,评出五虎级别战将25名:颜树德、云天彪、陈希真、韦扬隐、高梁、召忻、陶震霆、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闻达、王进、风会、庞毅、哈兰生、唐猛、金成英、陈丽卿、程子明、胡春、李宗汤、张伯奋、张仲熊、梁横、王天霸。

第一颜树德:颜树德给人印象最深的一仗,就是他六亲不认,力拼四百回合(创下本书单挑回合数最高记录),一刀砍了自己的表弟霹雳火秦明,秦明由于在水浒中曾二十合完败于史文恭,其武力一直让人诟病,有人甚至认为他不配为五虎将,史文恭二十回合击败的人,颜树德要四百回合才能杀死(还要任森从旁相助,镇住其上三部),表面看来似乎颜树德也没什么了不起,实则不然。在荡寇志中,秦明完全代表了五虎将的平均水平,和鲁智深、武松战平手的风会,秦明对上了仍旧是个平手,其实力确实不容小觑,而书中借燕顺之口,描述“秦兄又说此人(颜)武艺端的在他之上”——(这是书中唯一明确表明某员将官的武艺在某五虎将之上)——“秦见与这颜树德同处家乡时,村上有两铁鼓,各重千余斤。秦兄两手擎得起,却不能行走;那树德却高擎两个铁鼓.奔走百余步”,颜树德的力气比秦明大是肯定的了,而以秦明的脾气,能承认别人的武艺“端的在他之上”,这说明颜树德的武力至少有超越五虎将平均值的水平。

仅凭颜秦之战,还不足以让颜树德坐上武评排行榜的第一把交椅,但他接下来的一个战例就超牛了——在第五十九回抢夺二关的战斗中,“树德在关中轮一口大刀 ,从烈焰飞烟之内,酣战卢俊义、徐宁、张清。”那卢俊义是什么人?棍棒天下无双的梁山第一高手!向来只有他以一敌众,这里却和他人一起围攻颜树德,而徐宁、张清二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拥有绝对的八骠水平(《荡》中张清的枪法有很大的提高),三人合力,颜树德居然没有丝毫败退的迹象!这很有吕布虎牢关力战三英和沙加在沙罗双树园独对撒加、卡妙、修罗的味道,考虑到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朝廷大胜,梁山二关丢失,三人气势有挫,实力应该要打些折扣,不然颜树德的本事该捧上天去了。但饶是如此,通过这一战,颜树德第一的位置,无可动摇!



第二云天彪:俞万春笔下“关二哥”的化身,塑造出来就是为了与另一个“关二哥”关胜作对的,一合KO秒杀杨春,“转使神威”,大战狄雷、武松二人联手。斗关胜两次平手,斗呼延灼时也有“呼延灼本领原敌得过”的语句,追杀逃跑中的李应,典型的五虎级水平。本来后面很多战将武力也不输于他,把他放到这里的原因——和关胜在梁山的排名一样,沾了关武圣的光,俞万春是不会让笔下的关羽化身输于任何一场单挑。



第三陈希真:施公笔下有关胜、林冲这对“小关张”,老俞也不甘示弱,写了用青龙刀的云天彪,又让男一号陈希真使上了丈八蛇矛。陈道子平时道士打扮,岂知武艺也是极高,调教出一个武艺超群的女儿不说,自己数次和林冲交手都是平手,再加上赛吴用的头脑,欺公孙的道术,胜宋江的统率能力,这样一个恐怖的“多媒体”,排第三理所当然。



第四韦扬隐:虽然同在一个上司帐下的颜树德拥有武力第一的地位,我们的韦将军依旧展示了他超强上午实力,出场与金成英联手杀董平虽甚不光彩,但联手前的单挑也足以奠定他五虎级别的地位,与卢俊义一战更牛,居然险些一枪刺着卢!想想卢员外那天下无双的本领,什么时候吃过这种亏?尽管当时卢俊义有被李宗汤的弓箭所慑这一不利因素,但也证明了韦扬隐超强的攻击力。独斗李应、张清、徐宁三人,“一枝龙舌枪,神出鬼没,架住三人”,虽比不得颜树德斗卢、徐、张三人的“酣战”,但排在这里,仍嫌屈就了,若不是前面两人一个是武圣化身,一个是统率、智谋、道术、武力多媒体,便排第二,也不过分。



第五高梁、召忻:俞万春是民团出身,因此对地主武装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把攻破祝家庄的孙立、石秀残杀泄愤不说,还塑造了不少民团中的牛人,召村的这两口子就是其中的代表,召忻与鲁智深、武松先后斗了一百余合,又酣战林冲,高梁就更厉害了,独斗林鲁武三人而不败!幸亏林鲁武三人当时体力有极大的损耗,不然这高梁的武力就该比颜树德还强了,由于高梁的还有放飞刀的绝技,书上又明确说她比召忻厉害,更兼召忻有和鲁智深战后不敌武松这一污点,所以高梁在召忻之前。



第六陶震霆、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荡》中朝廷将官是雷部正神下凡,自然少不了“邓辛张陶、庞刘毕苟”这八大姓氏。邓辛张陶作为一个组合,武力相差不大,都有五虎的实力,在这里本人将陶震霆排在最前,是因为他有着超时空先进武器——火枪,也是面对张清的石子表现最佳的一个(另外三人面对飞石或躲或挡,他却能击打回去),邓宗弼因为有迅速砍落秦明马头,斗呼延灼的同时还能顺手干掉助战的李云这两个亮点排第二,辛从忠在占尽便宜的情况下飞标杀呼延灼排第三,张应雷虽有生擒韩滔的战绩,但并无多大出彩之处,且面对张清飞石表现最差(张清那一石自己打高了些,不然可打中其头盔),故而垫底。



第七闻达、王进:两个在水浒传中就有的狠角色!闻达一出场,就以救星的姿态支援官军,连败拥有八骠实力的呼延绰、索超(索超原是大名府将官,看他为了梁中书,夺去卢俊义手中的棍棒,感觉还是很念旧情的,不知道在闻达这个老上司面前有没有放水?)拖刀计连擒单廷珪、魏定国,简直就是关胜的又一翻版!(谁叫两人都是“大刀”……),车轮战中最后一个斗武松,硬是把一个有着“天字第一号神力”的武二郎累得力尽而死,说他武力相当于关胜并不算抬高。王进作为史进的师父,五虎的实力肯定是少不了的,作为原八十万禁军教头,作者拿他出来就是为了和林冲相对,两人斗两百个回合不分胜负,可以说他的武力相当于林冲,不过在《荡》中他似乎比林冲还要厉害一点——那张嘴比林冲厉害多了。



第八风会、庞毅、哈兰生:这三人在“呼延灼力杀四门”的时候都曾与呼延灼交过手,皆以四十合平的结果收场,风会和秦明、鲁智深、武松连斗三日都是平手,庞毅一出场就以七十三岁的高龄(翻版黄忠?)独臂拉猪婆龙,老俞写这个摆明了就是和拔柳的鲁智深作对,斗鲁智深平,斗武松平,七十余合胜刘唐,第二次交手三十余合拖刀擒刘唐,战绩颇丰。哈兰生天生神力,一铜人震伤李逵左臂——大家都知道,李逵是个凭蛮力打仗的莽汉,招数上连焦挺都打不过,只因力气大,下手狠,才能成为梁山上的重量级战将,而哈兰生能够直接在李逵的长处上将其击败,足见其力量之大。一铜人得杨志手筋振动,独斗宣郝二将占上风,生擒宣赞,大战史进并合力擒之——这里史进的武力是被拨高了的,用有绝对的八骠实力,根据当时的描写,史进的长处是“法门纯熟”,但哈兰生的铜人也有“一十三种解数”,实力高史进一筹,力量加上招式,哈兰生当之无愧五虎级别。



第九唐猛:水浒中武松打虎一段写得十分精彩,为了与水浒作对,老俞也写了唐猛打豹与之相对,而且处处都当唐猛压武松一头——武松打的是只普通的老虎,唐猛打的却是只刀枪不入的神豹,武松打死一只虎,累得精疲力尽,唐猛却曾生擒两只老虎并不费力,照这样看唐猛似乎比武松强得多,可实际一交手,仍然只是个平手,看来老俞也知道武行者在读者心中的地位,不敢真让人单挑将武松打败。观唐猛的战绩,似乎特别喜欢和别人联手欺负人,斗武松如是,捉李俊如是,擒李逵亦如是,少有单人打败对方上将的战例,就凭这一点,貌似“压过”武松的唐猛,也就只有排在这里了。



第十金成英:战董平七十余合未分胜败,从鲍旭、焦挺上前相助董平来看,金成英应该是略微占了一点上风,能够手托千斤闸,这份力气可不小,与韦扬隐联手杀了董平,其余没什么好说的。



第十一陈丽卿:老俞年轻时的暗恋对象,所得到的笔墨最多,战绩也是最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三四十合杀得“武艺不低似孙立”的石秀“抵敌不住”,杨雄上前相助,“兀是遮拦多攻取少”,武艺确实非同小可,一箭射死水浒第一神箭手花荣,生擒郭盛、黄信、王英、孙二娘,夜战扈三娘一百八十余合,扼死扈三娘(此处扈三娘武力有较大提升,估计是丈夫死后化悲痛为力量吧^_^)最大的一个污点是与谢德、娄熊一起狠斗鲁智深,不但没占到便宜,反被鲁智深一杖打翻谢德,由此可见比之鲁智深还是略有不如。



第十二程子明、胡春:为了不失朝廷“威风”,老俞给高俅的手下也安排了两员虎将。程子明一枪刺伤八骠之首的花荣,胡春三次与林冲斗平并让林冲心中“暗自称奇”,这两人都拥有了绝对的五虎级别的实力,可惜战例太少,排在这里,委屈两员勇将了。



第十三张伯奋、张仲熊:张叔夜的两个儿子,这俩小子打架很像武侠小说中常见的“兄弟打法”——“我们兄弟一体,打一个是两个一起上,打一百个还是两个一起上!”车轮战打得鲁智深中了疯魔,联手斗最后死拼的卢俊义一百三十余合平手,从其余众将都要求助战的情况来看,当时卢俊义以一敌二占了一定的上风。(张叔夜语:“娃儿,平时叫你们多练功你们就是不听,还是看老爹的吧!”众将拭目以待:“耶!老大要亲自出手了!”张大帅悠闲地拉开弓,瞄准卢俊义,众将倒……)



第十四李宗汤:相比搭档韦扬隐,李宗汤的战绩可少了点,斩童猛,射罗富,砍彭贵,杀的都是不入流的人物,不过他的亮点还是有:李成四十余合才击败的燕顺被他迅速生擒,保着徐槐到梁山去“训话”,镇得梁山一众头领不敢下手杀徐槐(不过他也该庆幸当时鲁智深、武松、李逵这些火暴脾气的人不在山寨),一箭射穿了“替天行道”的大旗。(挺纳闷当时留守梁山的头领为什么不把徐槐给做了,合卢俊义、李应、徐宁、张清的其他一干头领喽罗,还搞不定一个李宗汤?)



第十五梁横:看《荡寇志》比较郁闷的就是随便在某个地方拉个阿猫阿狗出来都能与梁山上的五虎将一争长短。这梁横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身为曹州都监,和林冲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刘唐、杜迁上前夹攻他居然“手中尚可招架”。本以为他还真是个比林冲还牛的人,但其副将一上前助战就漏了他的底,“又战四十余合”,林冲先后将他的两员副将挑死,三对三的捉对厮杀中,作为梁横对手的林冲居然还有闲暇干掉他的副将,再结合两人交手前的对话,不难看出,林冲一开始就没出全力。



第十六王天霸:《荡寇志》中不少人都是大力士:张应雷的铜刘五十斤,陶震霆的枣瓜锤各三十斤,庞毅的大斩刀六十多斤,唐猛的铜刘六十五斤,颜树德的大刀七十二斤,哈兰生的铜人七十五斤,其中最牛的是王天霸的笔撵挝,八十斤!都赶得上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了。兵器既是最重的,兵器的主人也应非等闲之辈,不过这位“小将王天霸”,实在没什么出彩的战绩,杀狄雷是与栾廷玉联手,打折燕顺的朴刀头居然还能让燕顺抽出腰刀抵挡,最后为救陈丽卿力战鲁智深、武松、李逵,死于乱军之中,其实力颇值得怀疑,但瞧在那八十斤的笔撵重挝的份上,让他在五虎级战将里垫个底吧。

[ 本帖最后由 无为楼主 于 2006-8-3 12:12 编辑 ]
作者: 书者    时间: 2006-8-3 12:37     标题: 11

个人认为第一就有大问题:&
作者: 慕容剑    时间: 2006-8-3 13:23

第一应该是云,关胜和秦明的实力毕竟有差距的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8-3 13:38



QUOTE:
原帖由 慕容剑 于 2006-8-3 13:23 发表
第一应该是云,关胜和秦明的实力毕竟有差距的

关胜确实比秦明强,但让我把颜推上第一的位子是因为颜有酣战卢、徐、张三人而不落下风的战绩,这个战绩实在太牛,卢俊义的武力比关胜要高,还加上了徐宁张清这两大高手,却没在老颜手上占到便宜。

至于颜秦一战,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当时秦明被颜树德阴得进退不得,暴怒到了极点,一心想杀了颜来向卢俊义表明心迹,完全是在玩命,颜树德虽然也是“大怒”,但肯定没秦明那样死战,况且两人是表兄弟,都清楚对方的本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两人都是力量型的,斗上四百回合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 密林繁星    时间: 2006-8-3 14:50

这书也翻了几次,一直想不通一点,两边实力差不多的人物,都拿5虎级的举例好了,2个朝廷方面的5虎联手,马上能PK掉梁山方面1个5虎级的人物;而2个甚至3个5虎级别的梁山人物,对1个朝廷将官,几十回合都拿不下,能让对手轻松走人。最奇怪的是,明显梁山占优的情况下,再加人助战,朝廷的将官都能从容应对,之后全身而退……

似乎解释了这个问题之后再分析武力更合理些。
作者: 胡言乱语    时间: 2006-8-4 11:47     标题: 回复 #5 密林繁星 的帖子

这种问题不是武力决定的,而是老俞个人好恶决定的,咱想破脑子也不会明白的,只是宋廷这么厉害,咋会被金灭了?
作者: 龙剑圣魂    时间: 2006-8-4 21:07

祝永清哪?
作者: 密林繁星    时间: 2006-8-4 21:48



QUOTE:
原帖由 胡言乱语 于 2006-8-4 11:47 发表
这种问题不是武力决定的,而是老俞个人好恶决定的,咱想破脑子也不会明白的,只是宋廷这么厉害,咋会被金灭了?

我的意思是,既然这样,1对多的战例就别考虑了,就考虑单挑吧,因为1对多水分太大!把能确定的确定下来,然后按照彼此间单挑来判断武力!

[ 本帖最后由 密林繁星 于 2006-8-4 21:50 编辑 ]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8-4 22:15



QUOTE:
原帖由 龙剑圣魂 于 2006-8-4 21:07 发表
祝永清哪?

这小子被我划到八骠级别去了.^_^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8-4 22:16



QUOTE:
原帖由 密林繁星 于 2006-8-4 21:48 发表

我的意思是,既然这样,1对多的战例就别考虑了,就考虑单挑吧,因为1对多水分太大!把能确定的确定下来,然后按照彼此间单挑来判断武力!

握手,我也是这样考虑的.
作者: 慕容剑    时间: 2006-8-5 01:38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6-8-4 22:16 发表

握手,我也是这样考虑的.

既然这样,颜就不能第一
作者: tjm2006    时间: 2006-8-5 02:12



QUOTE:
原帖由 龙剑圣魂 于 2006-8-4 21:07 发表
祝永清哪?

再加上个祝万年,万年永清!作者真是肉麻.
作者: 密林繁星    时间: 2006-8-5 07:36



QUOTE:
原帖由 慕容剑 于 2006-8-5 01:38 发表

既然这样,颜就不能第一

何止这样,基本上排名要推翻从来了……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8-5 10:55



QUOTE:
原帖由 慕容剑 于 2006-8-5 01:38 发表

既然这样,颜就不能第一

晕,是俺自己理解+表达错误,狂汗水+BS自己一下.
我的认为是,作者在描写车轮战或一挑N时,由于作者内心的倾向性,所以会让人觉得梁山的人总是吃亏,比如说汶河一战,梁山军大胜,陈丽卿被李逵武松围住,处于下风,又来了个鲁智深,眼看可以拿下陈丽卿,却偏偏杀来个王天霸,把陈丽卿救了出去.召村一战,梁山出动了林冲、鲁智深、武松这三人的超强黄金阵容,民团则是高梁、召忻夫妻二人,同等级战将,三对二,武力悬殊很明显,可就是这样梁山军占优势的情况,按读者的想法,林鲁武三人只要出两个与对方捉对厮杀,剩下一个再去帮忙,那是赢定了的,谁知结果却是这三人却去和召忻搞车轮战,等到大家都累了,召忻跑回去休息,高梁再跑出来和力乏的林鲁武三人斗了个平手。这很叫读者郁闷,大叫作者混帐。
而我的意思就是,在这种多人参与的交手之中,由于作者的倾向,到最后梁山方肯定没啥便宜可占的,作者随便整个理由,都可以把梁山方的大好形势扭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交手的某些结果就可以不用计较了,但交手过程中的武力描述,还是要注意的。
作者: 九千岁    时间: 2006-8-5 18:42

荡寇志的朝廷武将好象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啊,一堆全是狠人,一个比一个猛,全看作者写作需要...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6-8-11 18:08

王天霸还是放到八骠级别比较合适,他和欧阳寿通都作为力量型、尽责性选手,是两个主帅各自身边的卫忠勇士。真正出彩的战绩通常是在对阵小彪级别时。
余万春对水浒人物的武力作了一些自己的设定,于是孙立、石秀、杨雄、黄信、欧鹏这些人物之间差距微小。
不是燕顺被拔高太多,就是李成被设得比闻达差了一定差距。
李应基本上没有什么出色表现。耍飞刀哪怕动用了凤凰三点头,仍然被人家躲过。
以哈兰生为参照物的话,里头的杨志要比史进差了半个档次。
风会的胜绩多在对小彪。对五虎级别的几场平局不如庞毅等人那么写意。恐怕将风会略微调低些为好。
随便聊聊哈~~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8-12 18:36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6-8-11 18:08 发表
王天霸还是放到八骠级别比较合适,他和欧阳寿通都作为力量型、尽责性选手,是两个主帅各自身边的卫忠勇士。真正出彩的战绩通常是在对阵小彪级别时。
余万春对水浒人物的武力作了一些自己的设定,于是孙立、石秀、 ...

陶心兄所说的,大多是小弟没注意到的,想一想确是如此!
汗水,还好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班门弄斧"了……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8-12 18:37



QUOTE:
原帖由 霜辰月 于 2006-8-12 17:33 发表
在比谁更坏么?

嘿嘿,只是讨论武力,要说比坏,里面的主人公貌似没几个好鸟……
作者: ironsov    时间: 2006-8-12 23:32

手托千斤闸的好像是任森吧?
作者: 陶心    时间: 2006-8-13 16:57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6-8-12 18:36 发表


陶心兄所说的,大多是小弟没注意到的,想一想确是如此!
汗水,还好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班门弄斧"了……

老兄实在是太谦虚了……偶才是在你面前班门弄斧呢。
无论是荡寇志,还是其他同类型古典小说,武力体系上都有一堆bug,甚至形成怪圈。其他小说,后人通过分析论证,可以为其圆场,或者从中发掘过去不曾注意的。而荡寇志由于其题材不讨好,而且在70回的篇幅中,差不多等级的单挑战例多、差不多水平的武将数量多,因此能系统性地整体分析荡寇志武力,是相当不容易的。
楼主可谓首功一件。
大家对一些部位看法不一,其实还是由于差不多级别的武将、武力表现太过频繁,分析起来,的确很有难度。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8-23 11:46



QUOTE:
原帖由 ironsov 于 2006-8-12 23:32 发表
手托千斤闸的好像是任森吧?

任森在攻打梁山二关时曾手托千斤闸,金成英在攻打曹州时曾手托千斤闸.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8-23 11:49



QUOTE:
原帖由 陶心 于 2006-8-13 16:57 发表

老兄实在是太谦虚了……偶才是在你面前班门弄斧呢。
无论是荡寇志,还是其他同类型古典小说,武力体系上都有一堆bug,甚至形成怪圈。其他小说,后人通过分析论证,可以为其圆场,或者从中发掘过去不曾注意的。 ...

呵呵,我也是看到好象没人排荡寇志的武力,而抛开个人感情来说,此书的武打描写也着实精彩,所以就忍不住现现丑,贻笑方家了.
作者: xwhero    时间: 2006-8-23 12:24

没看过荡寇志,但在此书中李逵武力进了五虎级别?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8-23 17:47



QUOTE:
原帖由 xwhero 于 2006-8-23 12:24 发表
没看过荡寇志,但在此书中李逵武力进了五虎级别?

准确的说,是他的杀伤力以及让官军对付的棘手程度在五虎级别,出丑的地方虽然多,但最后官军为捉拿他一个,出动了三名五虎级别的高手,车轮战+联手,激战许久才将李逵擒住,所以我将李逵放到了五虎级别里.
作者: jiawei772    时间: 2006-12-15 10:03

第一应该是林冲吧?
都是老师级别的了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12-16 01:43



QUOTE:
原帖由 jiawei772 于 2006-12-15 10:03 发表
第一应该是林冲吧?
都是老师级别的了

我说这位大哥,你先看看我这篇武评所评的对象好么?
作者: jz2003    时间: 2006-12-17 10:05

个人认为李逵还没有资格,能力进入五虎的实力,Y就是一杀人犯,武力不杂的.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12-17 21:01



QUOTE:
原帖由 jz2003 于 2006-12-17 10:05 发表
个人认为李逵还没有资格,能力进入五虎的实力,Y就是一杀人犯,武力不杂的.

水浒中的李逵不能进五虎的档次是肯定的,但在荡寇志中却不是这样,官军最后将他生擒,出动了三个五虎级高手——能力抗林冲、鲁智深、武松三人的召忻、高梁夫妇,以及武力与武松持平的唐猛,在车轮战和联手围攻多时,才将李逵拿下,且书中对李逵的武艺也有很精彩的描写,如果以荡寇志中的描写来划分,不把李逵归入五虎级别,实在是说不过去。
作者: 妙玉    时间: 2006-12-17 22:28

楼主怎么评了25个就没下文了,等你评李成傅玉胡琼谢德娄熊等人呢...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6-12-20 22:04



QUOTE:
原帖由 妙玉 于 2006-12-17 22:28 发表
楼主怎么评了25个就没下文了,等你评李成傅玉胡琼谢德娄熊等人呢...

多谢对拙文的关注,没能及时写下去真是对不住,原因是这样的:本文是我在学校里写的,五虎级别的写好后发了上来,八骠级别的则刚开了个头,正要往下写,赶上参加工作,从巴渝“BIU”的一声来到了江南,原著小说、记录战例的资料统统放在家里了,再加上刚工作不久,每天忙得发疯,所以本文目前……实在是没办法写下去,只好等回家的机会了……再次抱歉。

另:妙玉MM(JJ?)列的这几个人都是满特殊的啊——貌似五虎而实际在八骠的李成、武力不算很高却是云天彪帐下第一副将的傅玉,实际战斗力难以估计的胡琼以及超级废柴却又屡屡出镜的谢德娄熊……

[ 本帖最后由 无为楼主 于 2006-12-20 22:07 编辑 ]
作者: 九千岁    时间: 2006-12-21 09:24



QUOTE:
原帖由 jiawei772 于 2006-12-15 10:03 发表
第一应该是林冲吧?
都是老师级别的了

这位是初读水浒吧?MS刚看水浒的人都说林冲武艺天下第一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7-7-6 10:15

竟然没有祝永清,貌似比他老婆强吧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0:29



QUOTE:
原帖由 九千岁 于 2006-12-21 09:24 发表


这位是初读水浒吧?MS刚看水浒的人都说林冲武艺天下第一

如果以七十回本来说,林冲是有第一的可能
作者: 中岛美嘉    时间: 2007-7-6 10:56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0:29 发表

如果以七十回本来说,林冲是有第一的可能

七十回本的林冲打败过哪个超级高手?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1:01



QUOTE:
原帖由 中岛美嘉 于 2007-7-6 10:56 发表



七十回本的林冲打败过哪个超级高手?

七十回本打败超级高手的可以说一个也没有
现在认定是第一位的卢俊义,主要依据还是在征辽部分
而关胜的表现不比林冲更出色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7-7-6 11:01

七十回合,关胜第一,大战林冲、呼延
作者: 子卿    时间: 2007-7-6 11:13

七十回合第一应是史文恭吧
作者: 中岛美嘉    时间: 2007-7-6 12:17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1:01 发表


七十回本打败超级高手的可以说一个也没有
现在认定是第一位的卢俊义,主要依据还是在征辽部分
而关胜的表现不比林冲更出色

史文恭二十合打败秦明,这个算什么?
关胜独战林冲秦明,这又算什么?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3:18



QUOTE:
原帖由 中岛美嘉 于 2007-7-6 12:17 发表


史文恭二十合打败秦明,这个算什么?
关胜独战林冲秦明,这又算什么?

关胜独战林冲、秦明,假如关胜是跟两人打平了,那当然是关胜强。可惜关胜输了。
而且林冲、秦明说的是“正待擒捉这厮”,并非要杀关胜,可见两人是留有余地的。

关胜、林冲分别对应关羽、张飞。
以当时的说法,关与张谁强谁弱并没有确切结论。
所以关胜跟林冲谁更强,也很难有结论。

至于史文恭,那俺修改一下吧。
林冲有可能是梁山上最强的人(或者是与关胜并列第一)。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3:25



QUOTE:
原帖由 宇文铭 于 2007-7-6 10:15 发表
竟然没有祝永清,貌似比他老婆强吧

祝永清上阵远不如他老婆多,未必强过他老婆
而且还跟老婆学空手入白刃,估计不如老婆
作者: 中岛美嘉    时间: 2007-7-6 13:38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3:18 发表


关胜独战林冲、秦明,假如关胜是跟两人打平了,那当然是关胜强。可惜关胜输了。
而且林冲、秦明说的是“正待擒捉这厮”,并非要杀关胜,可见两人是留有余地的。

关胜、林冲分别对应关羽、张飞。
以当时 ...

刚才说林冲是七十回本第一,现在又改口为梁山上第一括弧或者和关胜并列了?变得真快...
排除有污点的杨志徐宁索超和战绩模糊的穆弘朱仝张清,试问有何证据能证明林冲比秦明呼延灼孙立董平花荣卢俊义强了?别忘了还有个鲁智深呢...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3:53



QUOTE:
原帖由 中岛美嘉 于 2007-7-6 13:38 发表



刚才说林冲是七十回本第一,现在又改口为梁山上第一括弧或者和关胜并列了?变得真快...
排除有污点的杨志徐宁索超和战绩模糊的穆弘朱仝张清,试问有何证据能证明林冲比秦明呼延灼孙立董平花荣卢俊义强了?别 ...

俺一开始就没说绝对。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0:29 发表
如果以七十回本来说,林冲是有第一的可能

怎么改口了?

以七十回本来说,史文恭强过秦明,林冲的表现也强过秦明。
俺难道非得在史文恭与林冲之间谁强下结论?
从前七十回来说,还真未必就看出史文恭一定强于林冲了。

现在讨论林冲,最常说的问题就是对山士奇一战,但这就是七十回以外的。
卢俊义前七十回毫无表现。
至于梁山其他人如何,武评已经不少了,俺也没必要多废话。

梁山上有第一可能的也就只有关胜、林冲而已。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7-7-6 13:58

不知鲁和尚和武行者怎么说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4:07



QUOTE:
原帖由 宇文铭 于 2007-7-6 13:58 发表
不知鲁和尚和武行者怎么说

花和尚好歹还跟其他高手较量过
武松……俺真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推崇他,从没看到有什么硬仗
作者: 中岛美嘉    时间: 2007-7-6 14:32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3:53 发表


俺一开始就没说绝对。

怎么改口了?

以七十回本来说,史文恭强过秦明,林冲的表现也强过秦明。
俺难道非得在史文恭与林冲之间谁强下结论?
从前七十回来说,还真未必就看出史文恭一定强于林冲了。
...

比武艺,七十回内,林冲什么时候表现强过秦明了?或者说,秦明什么表现输给林冲了?再说了,又比呼延孙立花荣董平卢俊义如何?比鲁智深又如何?要知道鲁和尚也有马战与呼延战平的经历...凭什么就说林冲是第一了?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4:45



QUOTE:
原帖由 中岛美嘉 于 2007-7-6 14:32 发表


比武艺,七十回内,林冲什么时候表现强过秦明了?或者说,秦明什么表现输给林冲了?再说了,又比呼延孙立花荣董平卢俊义如何?比鲁智深又如何?要知道鲁和尚也有马战与呼延战平的经历...凭什么就说林冲是 ...

以往的武评很多,俺就不重写一篇了。
一般都是把关胜、林冲放在其他虎骠之前,放在卢俊义之下,这说明不仅仅是俺一个人的看法。

但七十回本中,卢俊义基本没有表现,这个第一很难说起。
很关键的原因在于林冲是主角之一,出场几率多,战绩也就比较多。
作者: 中岛美嘉    时间: 2007-7-6 14:59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4:45 发表

以往的武评很多,俺就不重写一篇了。
一般都是把关胜、林冲放在其他虎骠之前,放在卢俊义之下,这说明不仅仅是俺一个人的看法。

但七十回本中,卢俊义基本没有表现,这个第一很难说起。
很关键的原因在于 ...

赵云战绩也很多,三国里杀人第一,能说他武力三国第一吗?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5:05



QUOTE:
原帖由 中岛美嘉 于 2007-7-6 14:59 发表



赵云战绩也很多,三国里杀人第一,能说他武力三国第一吗?

确实有人认为他第一。
而且他确实也是第一的备选人。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7-7-6 15:13

这里是荡寇志,走题了吧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5:18



QUOTE:
原帖由 宇文铭 于 2007-7-6 15:13 发表
这里是荡寇志,走题了吧

如果就荡寇志的记载来看,卢俊义当不上梁山第一高手,充其量是八骠水准。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7-7-6 15:29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5:18 发表


如果就荡寇志的记载来看,卢俊义当不上梁山第一高手,充其量是八骠水准。

不然,卢俊义在荡寇志里能单挑张家兄弟联手,而且还显得游刃有余,张家两兄弟任何一个都是可以和鲁智深这种"上等猛将"大战百余合平手的人啊.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5:40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7-7-6 15:29 发表

不然,卢俊义在荡寇志里能单挑张家兄弟联手,而且还显得游刃有余,张家两兄弟任何一个都是可以和鲁智深这种"上等猛将"大战百余合平手的人啊.

鲁智深是被张家兄弟车轮战,情况比卢俊义也好不到哪儿去。
仲熊在阵上,看够多时,更耐不得,便舞动双刀骤马而前,大叫:“哥哥且住,待我来这秃驴!”
只见伯奋骤马又来,大叫:“兄弟且住!你我二人索性用车轮战,战这厮。”
伯奋、仲熊齐声道:“这莽和尚果是猛勇,但战到后来,乱喊乱叫,破绽迭出。明日交锋,孩儿必得他。如若不能,再用计诱他不迟。求爹爹明日仍委孩儿出去。”

张家兄弟是要杀掉鲁智深,可以发挥全力。

伯奋、仲熊立意要擒拿此贼,力战不舍,卢俊义此时也拚出了性命,三骑马不住的恶斗。
对卢俊义的目的是擒拿,而不是杀掉卢俊义,张家兄弟在战力上显然打了折扣。而卢俊义却是无所顾忌。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7-7-6 16:03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5:40 发表

鲁智深是被张家兄弟车轮战,情况比卢俊义也好不到哪儿去。
仲熊在阵上,看够多时,更耐不得,便舞动双刀骤马而前,大叫:“哥哥且住,待我来斩这秃驴!”
只见伯奋骤马又来,大叫:“兄弟且住!你我二人索性用车轮战,战杀这厮。”
伯奋、仲熊齐声道:“这莽和尚果是猛勇,但战到后来,乱喊乱叫,破绽迭出。明日交锋,孩儿必斩得他。如若不能,再用计诱他不迟。求爹爹明日仍委孩儿出去。”
张家兄弟是要杀掉鲁智深,可以发挥全力。

伯奋、仲熊立意要擒拿此贼,力战不舍,卢俊义此时也拚出了性命,三骑马不住的恶斗。
对卢俊义的目的是擒拿,而不是杀掉卢俊义,张家兄弟在战力上显然打了折扣。而卢俊义却是无所顾忌。

伯奋、仲熊立意要擒拿此贼,力战不舍——全力肯定是出了的,而且卢当时仅剩自己一人,对方身后还有几十个一流或超一流战将在场,底气十足。

背后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已将三关上的游贼,都接提净尽,押解了朱仝、雷横及一切群盗,并无数首级,随后上来。见伯奋、仲熊力战卢俊义不下,便要一齐上前去帮。可以判定,卢此时是丝毫不落下风的,朝廷方面都想着“一齐上前”,估计不是只想上一两个帮忙,貌似卢还有点上风。

荡寇志中有这么个特点:凡是朝廷方面以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一流高手,基本上就可以拿下梁山方面的任何高手(或杀,或擒,或伤),鲁智深、武松、李逵、董平、呼延灼、史进等都是这样被阴了,而卢俊义是唯一的例外。
作者: 中岛美嘉    时间: 2007-7-6 16:19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5:05 发表

确实有人认为他第一。
而且他确实也是第一的备选人。

如此说来,甘宁许楮各杀八人而无败绩,也能当第一的备选人了?至于马超张飞典韦庞德太史慈孙策张辽等,也能当第一的备选人了,反正没有证据说明他们比赵云还差...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6:21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7-7-6 16:03 发表
伯奋、仲熊立意要擒拿此贼,力战不舍——全力肯定是出了的,而且卢当时仅剩自己一人,对方身后还有几十个一流或超一流战将在场,底气十足。

背后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陶震霆已将三关上的游贼,都接提净尽,押解了朱仝、雷横及一切群盗,并无数首级,随后上来。见伯奋、仲熊力战卢俊义不下,便要一齐上前去帮。可以判定,卢此时是丝毫不落下风的,朝廷方面都想着“一齐上前”,估计不是只想上一两个帮忙,貌似卢还有点上风。

荡寇志中有这么个特点:凡是朝廷方面以出了两个或两个以上一流高手,基本上就可以拿下梁山方面的任何高手(或杀,或擒,或伤),鲁智深、武松、李逵、董平、呼延灼、史进等都是这样被阴了,而卢俊义是唯一的例外。

要杀一个人跟要抓一个人是不同的。
要抓敌人,能要对方性命的招数是不能用的,这是为什么说战力要打折扣的原因。
鲁智深在发疯后,浑身重伤,书中说单靠着卢俊义一人,如何抵挡得住,难道能说明卢俊义不如重伤发疯状态的鲁智深?

要杀一个人,可能一对一就够了。
要生擒一个人,三对一都未必能行。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7-7-6 16:21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5:40 发表


鲁智深是被张家兄弟车轮战,情况比卢俊义也好不到哪儿去。
仲熊在阵上,看够多时,更耐不得,便舞动双刀骤马而前,大叫:“哥哥且住,待我来斩这秃驴!”
只见伯奋骤马又来,大叫:“兄弟且住!你我二人索 ...

我觉得兄弟俩在吹牛,就和兀颜小将军出场时的叫嚣一样。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6:25



QUOTE:
原帖由 宇文铭 于 2007-7-6 16:21 发表

我觉得兄弟俩在吹牛,就和兀颜小将军出场时的叫嚣一样。

是不是吹牛不重要。
但兄弟俩是要杀鲁智深,而不是要抓鲁智深,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出场叫嚣可以认为是随口说说,但对张叔夜面前也是明确表态要杀鲁智深的。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7-7-6 16:25

楼主现身,正好问问第十六王天霸
力气大是没有用的,想想隋唐里的伍保。虽然偶然迫退了宇文成都但是第二次就挂了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7-7-6 16:27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6:25 发表


是不是吹牛不重要。
但兄弟俩是要杀鲁智深,而不是要抓鲁智深,这个是可以肯定的。
出场叫嚣可以认为是随口说说,但对张叔夜面前也是明确表态要杀鲁智深的。

是要杀,也拼了全力还是没搞定。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6:30



QUOTE:
原帖由 宇文铭 于 2007-7-6 16:27 发表

是要杀,也拼了全力还是没搞定。

俺的意思是,
张家兄弟是要杀鲁智深,而对卢俊义却是要生擒。
比较起来,两人要保证卢俊义的性命,在战力上肯定有些折扣。而对鲁智深就没有这个顾忌。
所以卢俊义虽然看起来比鲁智深应付的轻松,但不能说明他的实力就在鲁智深之上。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7-7-6 16:32

看来熟悉荡寇志的颇多,帮忙写个列传吧。还剩风会、庞毅、哈兰生、唐猛、李宗汤、贺太平、孔厚、欧阳寿通、傅玉、祝万年、康捷、盖天锡、毕应元、金成英、祝永清、杨腾蛟。帮帮忙啊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7-7-6 16:45



QUOTE:
原帖由 宇文铭 于 2007-7-6 16:25 发表
楼主现身,正好问问第十六王天霸
力气大是没有用的,想想隋唐里的伍保。虽然偶然迫退了宇文成都但是第二次就挂了

恩,关于这个问题,我后来也考虑了下,当初让王天霸进五虎级别,确实“感觉用事”(不是感情用事)了点,此人看似超猛,实际战例却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定多也就八骠级别吧。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7-7-6 16:51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7-6 16:30 发表


俺的意思是,
张家兄弟是要杀鲁智深,而对卢俊义却是要生擒。
比较起来,两人要保证卢俊义的性命,在战力上肯定有些折扣。而对鲁智深就没有这个顾忌。
所以卢俊义虽然看起来比鲁智深应付的轻松,但不能说 ...

生擒不代表不能伤啊,看唐猛三人生擒李逵,割断手筋将其擒获,庞毅擒刘唐,也想过用拖刀计砍脚,张家兄弟虽然有心活捉卢,但如果两人联手实力超过卢,大可将他打个重伤(反正他也跑不了),何必这么丢脸地要等到别人吼着来帮忙呢?
而与之相对的,当卢面对发疯的鲁,那是连伤都不能伤的,所以两者不能相提并论。

[ 本帖最后由 无为楼主 于 2007-7-6 16:55 编辑 ]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6:57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7-7-6 16:51 发表

生擒不代表不能伤啊,看唐猛三人生擒李逵,割断手筋将其擒获,庞毅擒刘唐,也想过用拖刀计砍脚,张家兄弟虽然有心活捉卢,但如果两人联手实力超过卢,大可将他打个重伤(反正他也跑不了),何必这么丢脸地要等 ...

李逢一人敌住三员上将,力气虽乏,还能勉力招架。高粱见他如此,想道:“此时若要伤他,却也不难。只是主帅务要生擒这厮,如何下手?”
高粱自己都认为要伤要杀比要生擒难
唐猛三人擒李逵显然也没尽全力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7-7-6 17:01

这个“伤他”应该是“伤他性命”吧?如果是“让他受伤”的话,也就不会有后来割断手筋的举动了。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7-7-6 17:09



QUOTE:
原帖由 宇文铭 于 2007-7-6 16:32 发表
看来熟悉荡寇志的颇多,帮忙写个列传吧。还剩风会、庞毅、哈兰生、唐猛、李宗汤、贺太平、孔厚、欧阳寿通、傅玉、祝万年、康捷、盖天锡、毕应元、金成英、祝永清、杨腾蛟。帮帮忙啊

风会、庞毅、哈兰生、唐猛、李宗汤、金成英都写了啊~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6 17:29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7-7-6 17:01 发表
这个“伤他”应该是“伤他性命”吧?如果是“让他受伤”的话,也就不会有后来割断手筋的举动了。

俺举个更明确的吧
果然激得董平怒不可遏,提了双枪,开城骤马而出。韦扬隐一马飞出,单枪搦战。两边战鼓齐鸣,喊声大振。成英立马阵前,看那两人枪法,端的神出鬼没,大战六十余合,兀自胜负难分。成英性急,便挺枪上前。那董平双枪、韦扬隐单枪搅做一团。成英看得分明。乘势将董平左枪一压,董平忙将右枪架住了韦扬隐。成英枪头已起,对董平咽喉便刺;董平左枪急挑。成英枪头爆上,董平额角鲜血迸流。韦扬隐的枪已逼开董平右枪;对腹刺入;成英枪头又顺到董平胸前,双枪并下,把一员能征惯战的名将董平,登时死于非命。
如果是要抓董平,那刺额头、刺腹、刺胸口,这些招数就不能随便用了,不然就把董平挂了。

卢俊义、李应、张魁等在冈下只叫得苦,看那秦明渐渐不是树德的对手了。到得四百合头上,任森长啸一声,骤马冲出,神枪飞到,镇住了秦明上三部。秦明措手不及,树德的刀已从下三部卷进。只听得官军阵里欢天喜地的一声呐喊,贼军一齐失惊,霹雳火早已咯碌碌直滚下山麓去脑浆进裂了。
抓秦明能用这些招么?

抓李逵也只是割断手筋而已,敢割他脖子么?若是要杀他,哪会让他反扑?
李逢一人敌住三员上将,力气虽乏,还能勉力招架。高粱见他如此,想道:“此时若要伤他,却也不难。只是主帅务要生擒这厮,如何下手?”便把双刀一晃,纵马而出。召忻、唐猛盘住李逵。李逵见少了一个对头,略略放心,正在奋身鏖战,不防着耍的一响,一飞刀正中右手背上。李逵阿呀一声,丢了右手板斧,唐猛便乘势旋转一刘,卷过李逵后三路。李逵急忙转身,单只左手一斧,招架唐猛。不防召忻一镗,已卷进左胁,李逵急闪不迭,早吃那镋割开左腕,赤膊身上腕筋割断。李逵狂叫一声,左手斧也掼去了。唐猛撇了铜刘,忙将两手叉柱李逵后颈,掀倒在地。不防李逵飞起右腿,正中唐猛膝盖。唐猛急闪,把手一松,几乎放起李逵。召忻即忙下马,撇了军器,拘住李逵两脚。高粱也飞马来助。任李逵万夫不当,到此也难为力,军士们蜂拥而前,把李逵同野猪也似捆绑牢紧,抬了去了。召忻、高粱、唐猛各收了自己军器,统领本部人马,押了李逵正身,并群贼首级,缓缓的随了大军,去见希真。

抓一个人跟杀一个人难度显然是大大的不同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7-7-6 17:43

王进挑林冲,发动的不是单挑而是舌战,所以王进赢了。呵呵
作者: 宇文铭    时间: 2007-7-7 16:08



QUOTE:
原帖由 无为楼主 于 2007-7-6 17:09 发表

风会、庞毅、哈兰生、唐猛、李宗汤、金成英都写了啊~

呵呵,我说的是这样的:

陈希真
《荡寇志》中人物,陈丽卿之父。表字道子,猿臂寨首领。使一支丈八蛇矛,精通武艺,精于谋划,长于计略,更有通天道法。曾战平林冲、斗智吴用、术擒公孙、屡败宋江。因女儿陈丽卿被高衙内逼婚而落草猿臂寨。后被云天彪招安,征讨梁山。官封辅国大将军、同知枢密事、鲁国公。

邓宗弼
《荡寇志》中人物,雷部神将下凡。头戴乌金盔,身穿铁铠,面如獬豸,双目有紫棱,开阖闪闪如电,虎须倒竖,腕下挂著霜刃雌雄剑,座下惯战嘶风良马。初任沧州兵马都监,后与辛从忠、陶震霆、张应雷结成“邓辛陶张”作战组合。先后车轮战呼延灼、张清,围攻朱仝
、雷横。在辛从忠的帮忙擒获朱仝。剿灭梁山后,官封忠武将军兼领左神武大将军、建威侯。

陶震霆
《荡寇志》中人物,雷部神将下凡。河南郾城人,与张应雷是姑表弟兄。使两柄枣瓜锤,每柄重三十斤,更拥有逆天朝超时空武器──火枪。初任广平府总管,后与邓宗弼、辛从忠、张应雷结成“邓辛陶张”作战组合。先后车轮战呼延灼、张清,围攻朱仝、雷横。并在与张清的作战中,使用超常规武器将其击杀。剿灭梁山后,官封明威将军兼领右羽林大将军、定远侯。

张应雷
《荡寇志》中人物,雷部神将下凡。河南郾城人,与陶震霆是姑表弟兄。使的是一柄赤铜刘,重五十斤。初任河北开州统制,后与邓宗弼、辛从忠、陶震霆结成“邓辛陶张”作战组合。先后车轮战呼延灼、张清,围攻朱仝、雷横。在陶震霆的帮忙擒获雷横。剿灭梁山后,官封宣威将军兼领左羽林大将军、怀远侯。

辛从忠
《荡寇志》中人物,雷部神将下凡。面如冠玉,剑眉虎口,赤铜盔,锁子甲,骑一匹五花马,手挺丈八蛇矛,腰悬豹皮标囊。初任东光兵马都监,后与邓宗弼、陶震霆、张应雷结成“邓辛陶张”作战组合。先后车轮战呼延灼、张清,围攻朱仝、雷横。并在与呼延灼的作战中用标枪击杀连战四将而力气衰竭的呼延灼。剿灭梁山后,官封壮武将军兼领右龙武大将军、扬威侯。

韦扬隐
《荡寇志》中人物。会稽县人。身长八尺,腰大十围,双目有棱,面如渥丹,手提五指开锋三棱镔铁枪,骑著嘶风赤兔马。出道便和金成英联手斩杀董平,后因在李宗汤弓箭的掩护下险些刺中卢俊义而扬名,并有独斗李应、张清、徐宁三人的战绩。剿灭梁山后,官封左龙武副将军、高阳子。
作者: 冒牌    时间: 2007-7-7 16:12



QUOTE:
原帖由 宇文铭 于 2007-7-7 16:08 发表

韦扬隐
《荡寇志》中人物。会稽县人。身长八尺,腰大十围,双目有棱,面如渥丹,手提五指开锋三棱镔铁枪,骑著嘶风赤兔马。出道便和金成英联手斩杀董平,后因在李宗汤弓箭的掩护下险些刺中卢俊义而扬名,并有独斗李应、张清、徐宁三人的战绩。剿灭梁山后,官封左龙武副将军、高阳子。


险些刺中卢俊义而扬名……这种战绩也还没到出名的地步吧?
作者: 震天小霸王    时间: 2007-7-7 20:01

看到林冲死就没看了,感觉作者太贬梁山了
作者: 251592795    时间: 2007-7-29 10:30

陈应该第一全部齐全
作者: 独孤散人    时间: 2007-8-2 13:25

梁山宋江假忠假义,有失天和,丧尽民心
梁山头领不十分听从吴用的,贪功冒进,吴用弹压不住
梁山占领地域较多,将力分散
梁山智谋人士过少
梁山将领大约酒色过度,多少都武力下降,感觉卢俊义下降最多,比不上一般的猛将
相反女将没有酒色的问题,实力因而相对上升,怎能不败?
冠军个个都打了兴奋剂
再加上使用作弊器-道法无边,而且天天使用,有几章,我简直觉得是看封神榜
梁山也有两个不好用的作弊器,但是几乎从来不用

不失败那是不可能的
作者: 无为楼主    时间: 2007-12-20 18:59

配合教头的文章连载而顶一下自己的坑,请大家不要BS……
作者: ylh2004    时间: 2007-12-20 20:17

其实写得不错,请努力更新完整.
作者: 英扎吉    时间: 2007-12-21 19:04

今年过节不收礼,不收礼啊不收礼。收礼就收《荡寇志》。
作者: 爱华    时间: 2007-12-26 09:34

总感觉荡寇志的人物不够丰满

看上去很没有感觉

都是突然就冒出来的人物

还不如水浒后续的王庆那段,写得真不错,把人物交待的很清楚
作者: 淡泊子陵    时间: 2007-12-26 13:47

捞鱼的恶搞文啊,他想谁第一就第一
作者: hala0129    时间: 2009-5-23 02:58

挺同意77樓的見解
裡頭人物頗多,但又不如水滸那樣深刻人心
對於幾位強將,也僅名字熟悉,若未看到69樓的列傳
鄧陶張辛四將基本上個人是分不太出來
作者: cavalierli    时间: 2009-6-6 17:11

这个乱78糟的小说 ,看着真恶心......




欢迎光临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http://xycq.org.cn/forum/)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