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60 斑鸠凉 的帖子
搜了幾個唱中原官話的油管視頻,都是自己拿手機拍的,大部分都等於把自己的鄉音換一點就當成是了
(有甚麼楊州話版,河南話版)
無法判定真偽
這種事怎麼說呢,如果拿普通人的作品當證據,那完全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粵語歌,日語歌,英語歌,和普通話區別不大
(因為很多人唱這些歌,也基本一口普通話鄉音)
=======
音韻學是個非常難的學科
在於直接的資料太少,沒有錄音機,誰也不能直接聽古人講話,以至今天很多結論是猜的,或者是考證上一個前人的結論
而上一個前人要麼是猜的,要麼是再考證上上一個前人的結論......
這個難處放任何文明皆然,而中文又特別難,因為中文字是表意文字,不表音
中國古代人用的拼音方式是反切法,反切這種方式,在當代來說好使,放後代不太好使
因為他是用兩個已知的發音去推第三個字,那就要求您至少得先懂得念前兩個字
所以關於60樓這就沒法說了
我只能說我完全不同意這樓,我只能說網上那些視頻發音我不予評價和採信
我的觀點類似59樓,我這麼多年來看書和學習的都是這套說法
我印象第一次接觸到我這套說法是從王力先生的書籍上看的
昨天搜了一下也很多人轉載王力先生的說法
至於原出處實在是找不到了
======
我印象(或者說傾向相信)普通話起源應該是元朝,但我引用的資料說是清朝
那元朝的官話究竟怎麼發音呢,這種語言學問題具體發音是甚麼,或者特定時代的語言怎麼發音是一個普通人無法考證的問題
我們只能從別的學者說的內容從信
而學者引用的可能也是他們更早的學者
而質疑就更不可能了,一層層弄上去考證太難
我上面的說法只能說我採信並可以自圓其說,為什麼它對,我也說不清楚,也有可能不對
=======
大致上能夠完全確認的幾點吧
1. 唐宋詩歌押的是平水韻
2. 現今與平水韻最接近的是粵語
3. 普通話沒有入聲字,而唐宋的古人有
=======
基本(常理)可以確定的是
4. 唐宋古人的官話發音應該接近平水韻,他們不至於明明不講平水韻的話,卻故意去學個平水韻發音相似的話來入詩
=======
至於您說的像中原官話更像普通話,那我只能說您愛這麼信,那我也不反對,就此打住
那問題繞回來,如果假設唐宋的人明明不講平水韻的話都樂意用平水韻押韻,那您提出不該押韻的理由就顯得很獨樹一幟了
這裡就涉及一個詩人押韻要拿甚麼為標準的問題,詩人是應該隨大流跟據一個既有格式,還是能自由選擇的呢
如果採用的是自由說,那說來說去還是你自己主觀不願意押平水韻的事,那研究唐人發音沒有意義,您可以自己"自由"就行了
您要自由地去押一個您認為高適在唐朝的發音,那多累,您要麼押自己發音,要麼押平水韻現成的就,何必去考證高適的發音是啥
我上面說過很多次了,如果押韻實在有意見,那我們可以拋開這個看看(押韻以外的)對仗
=======
我覺得這裡牽涉到一個問題,就是古詩好寫,還是近體詩好寫
是多格式要求的好寫,還是少格式要求的好寫
誠然格式少的更不容易錯,但也更不容易"對"(寫出符合那個時代的味道)
近體詩是為數不多的有明確格式的古風詩歌,我覺得對愛好者來說是好事,拿走了這些格式,其實寫得更差
懂得寫詩押韻的人多了去了,懂得寫文言文散文的人就不多,缺乏了具體格式,寫出來就不像,只能說有的句子像這麼回事,但也很多人會看得怪怪的,一看就知道是今人手筆,遣詞造句都是今人口吻,用的稱謂也時代錯亂
[ 本帖最后由 橙炎陽 于 2024-1-23 16:0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