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谁能介绍一下杨家将的各个人的历史啊?
性别:未知-离线 wphoto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55
编号 5922
注册 2004-3-10


发表于 2006-3-14 12: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谁能介绍一下杨家将的各个人的历史啊?

谢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756159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0
编号 34743
注册 2005-3-16


发表于 2006-3-14 13: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代杨家将分北宋麟州杨家将和其分支代州杨家将,南宋播州杨家将。北宋杨家将鼻祖杨信注意北宋还有个杨信是杨嗣的祖先不要搞混了,当然杨嗣因为勇猛无比后成为七郎原型。
代州支后代有南宋的杨沂中,其父杨震,祖父杨宗闵在北宋灭亡时,死守麟州建宁寨,最后死战殉国。
麟州支著名的有杨琪是文官,杨畋参加过讨伐农智高但失败。
播州的杨家可以查宋濂的杨氏家传,杨家同样西击吐蕃,北扛女真战功赫赫,他们甚至提出一个恐怖的计划入侵吐蕃阻止蒙古攻占大理的包抄计划,但由于宋廷的软弱未能实施。
当然我们现在一般说的就是杨业,杨延昭,杨文广了
杨业主要战功就是雁门关,潘美当时和辽军对峙雁门,辽军驻扎分水岭
,潘美立即命令董思愿,侯美,杨业,邓昭达等四路人马背后包抄,宋军大获全胜
杨延昭守遂城战功不少,当时和守梁门的魏能齐名,被称为铁遂城,铜梁门。其后参加威虏军战役中一个分战场羊山大战诱敌进入秦翰,李继宣事先部署好的伏击圈,立下战功。
杨文广南征西战战功也不少。查一下宋史都有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photo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贼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55
编号 5922
注册 2004-3-10


发表于 2006-3-14 14: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杨六郎和三郎是怎么死的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宋史·列传第三十一

  ○杨业子延昭等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帝密封橐装,赐予甚厚。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以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护其军。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师次桑乾河,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代州。

  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朝廷止令取数州之民,但领兵出大石路,先遣人密告云、朔州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入石碣谷。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侁沮其议曰:「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文裕亦赞成之。业曰:「不可,此必败之势也。」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帝闻之,痛惜甚,俄下诏曰:「执干戈而卫社稷,闻鼓鼙而思将帅。尽力死敌,立节迈伦,不有追崇,曷彰义烈!故云州观察使杨业诚坚金石,气激风云。挺陇上之雄才,本山西之茂族。自委戎乘,式资战功。方提貔虎之师,以效边陲之用。而群帅败约,援兵不前。独以孤军,陷于沙漠;劲果猋厉,有死不回。求之古人,何以加此!是用特举徽典,以旌遗忠。魂而有灵,知我深意。可赠太尉、大同军节度,赐其家布帛千匹、粟千石。大将军潘美降三官,监军王侁除名、隶金州,刘文裕除名、隶登州。」

  业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服毡罽,业但挟纩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淄州刺史王贵杀数十人,矢尽遂死,余亦死,无一生还者。闻者皆流涕。业既没,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瑰、延贵、延彬并为殿直。

  延昭本名延朗,后改焉。幼沉默寡言,为儿时,多戏为军阵,业尝曰:「此儿类我。」每征行,必以从。太平兴国中,补供奉官。业攻应、朔,延昭为其军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贯臂,斗益急。以崇仪副使出知景州。时江、淮凶歉,命为江、淮南都巡检使。改崇仪使、知定远军,徙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就加如京使。

  咸平二年冬,契丹扰边,延昭时在遂城。城小无备,契丹攻之甚急,长围数日。契丹每督战,众心危惧,延昭悉集城中丁壮登陴,赋器甲护守。会大寒,汲水灌城上,旦悉为冰,坚滑不可上,契丹遂溃去,获其铠仗甚众。以功拜莫州刺史。时真宗驻大名,傅潜握重兵顿中山。延昭与杨嗣、石普屡请益兵以战,潜不许。及潜抵罪,召延昭赴行在,屡得对,访以边要。帝甚悦,指示诸王曰:「延昭父业为前朝名将,延昭治兵护塞有父风,深可嘉也。」厚赐,遣还。是冬,契丹南侵,延昭伏锐兵于羊山西,自北掩击,且战且退。及山西,伏发,契丹众大败,获其将,函首以献。进本州团练使,与保州杨嗣并命。帝谓宰相曰:「嗣及延昭,并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及于此。」五年,契丹侵保州,延昭与嗣提兵援之,未成列,为契丹所袭,军士多丧失。命李继宣、王汀代还,将治其罪。帝曰:「嗣辈素以勇闻,将收其后效。」即宥之。六年夏,契丹复侵望都,继宣逗遛不进,坐削秩,复用延昭为都巡检使。时讲防秋之策,诏嗣及延昭条上利害,又徙宁边军部署。

  景德元年,诏益延昭兵满万人,如契丹骑入寇,则屯静安军之东。令莫州部署石普屯马村西以护屯田。断黑卢口、万年桥敌骑奔冲之路,仍会诸路兵掎角追袭,令魏能、张凝、田敏奇兵牵制之。时王超为都部署,听不隶属。延昭上言:「契丹顿澶渊,去北境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奏入,不报,乃率兵抵辽境,破古城,俘馘甚众。

  及请和,真宗选边州守臣,御笔录以示宰相,命延昭知保州兼缘边都巡检使。二年,追叙守御之劳,进本州防御使,俄徙高阳关副都部署。在屯所九年,延昭不达吏事,军中牒诉,常遣小校周正治之,颇为正所罔,因缘为奸。帝知之,斥正还营而戒延昭焉。大中祥符七年,卒,年五十七。

  延昭智勇善战,所得奉赐悉犒军,未尝问家事。出入骑从如小校,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推功于下,故人乐为用。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及卒,帝嗟悼之,遣中使护榇以归,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录其三子官,其常从、门客亦试艺甄叙之。子文广。

  文广字仲容。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殿直。范仲淹宣抚陕西,与语奇之,置麾下。从狄青南征,知德顺军,为广西钤辖,知宜、邕二州,累迁左藏库使、带御器械。治平中,议宿卫将,英宗曰:「文广,名将后,且有功。」乃擢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副都总管韩琦使筑筚篥城,文广声言城喷珠,率众急趣筚篥,比暮至其所,部分已定。迟明,敌骑大至,知不可犯而去,遗书曰:「当白国主,以数万精骑逐汝。」文广遣将袭之,斩获甚众。或问其故,文广曰:「先人有夺人之气。此必争之地,彼若知而据之,则未可图也。诏书褒谕,赐袭衣、带、马。知泾州、镇戎军,为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都虞候。辽人争代州地界,文广献阵图并取幽燕策,未报而卒,赠同州观察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寄奴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3
编号 56089
注册 2005-12-27


发表于 2006-3-14 14: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版主把宋史直接贴出来了。。
杨六郎好像应该是长子。






另一个杨信是杨嗣的哥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麒麟子

荣国公
京西北路经略使
★★★★★★★★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5
功绩 1950
帖子 5327
编号 13587
注册 2004-7-26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3-14 15: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只知道杨业是北汉降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寄奴于2006-03-14, 14:49:59发表
版主把宋史直接贴出来了。。
杨六郎好像应该是长子。






另一个杨信是杨嗣的哥哥。

所谓六郎并不是排行。
《太平御览》卷六《大象列星图》说:“南斗六星去牵牛二十六度四分之一,主兵机;北斗六星中第六星主燕。”
所谓六郎乃六星下凡之意,即言延朗为主燕地兵机之神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pcshmily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0
编号 61687
注册 2006-3-9


发表于 2006-3-14 15: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恨地无环于2006-03-14, 15:17:00发表

QUOTE:
原帖由寄奴于2006-03-14, 14:49:59发表
版主把宋史直接贴出来了。。
杨六郎好像应该是长子。






另一个杨信是杨嗣的哥哥。

所谓六郎并不是排行。
《太平御览》卷六《大象列星图》说:“南斗六星去牵牛二十六度四分之一,主兵机;北斗六星中第六星主燕。”
所谓六郎乃六星下凡之意,即言延朗为主燕地兵机之神人。

斑竹果然牛。  
我还以为就是一、二、三这样从大排到小呢!  
都是万恶的戏说剧害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似乎该去演义区
大郎 扮真宗皇帝 射死辽国大将后,来不及换装即被杀
二郎 举千斤闸 八郎马受伤,撑到八郎出关,千斤闸落下闸死
三郎 马受伤坠马,踏成肉泥。也有说陷于泥泽,乱箭射死的。也有说他飞石无双的
四郎 被擒招亲,不过也有版本说死掉的,杨家将正传后来并未出现。评书中有出现在天门阵
五郎 被围入林,剃度出家,天门阵降龙木引出穆桂英
六郎 唯一留下来的香火
七郎 被潘仁美射死
八郎 招亲,李陵碑前曾见父,天门阵有出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QUOTE:
原帖由pcshmily于2006-03-14, 15:24:18发表
斑竹果然牛。  
我还以为就是一、二、三这样从大排到小呢!  
都是万恶的戏说剧害的!

衲子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善百度耳  

演义戏说也并非万恶
中国的历史向来是庙堂与民间双线并进的
庙堂之史如地下之水脉 民间演义如地上之江河
历史的真实自然更多地保留在庙堂之史中
但民族的历史观却更多是由民间演义灌溉而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山西杨家太有名,后来凡姓杨的两河人士,民间都怕搭不上关系。

南宋杨沂中好像还有个弟弟叫杨存中,也是名将。

北宋中的环庆地区有个三川寨的兵马监押叫杨保吉,带着3000人对西夏尽忠捐躯。
北宋末还有些杨姓大将,什么杨惟忠,杨可世之类的,侥幸跟着童姥在西北闹了些小胜,回江南赶了些顺日子,可是一到燕地打仗,就和什么刘延庆、刘光世一样,不是比谁冒失得急,就是比谁逃跑得快。

还是山西老杨家够块儿。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pcshmily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0
编号 61687
注册 2006-3-9


发表于 2006-3-14 16: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恨地无环于2006-03-14, 15:44:24发表

QUOTE:
原帖由pcshmily于2006-03-14, 15:24:18发表
斑竹果然牛。  
我还以为就是一、二、三这样从大排到小呢!  
都是万恶的戏说剧害的!

衲子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善百度耳  

演义戏说也并非万恶
中国的历史向来是庙堂与民间双线并进的
庙堂之史如地下之水脉 民间演义如地上之江河
历史的真实自然更多地保留在庙堂之史中
但民族的历史观却更多是由民间演义灌溉而生

我说的戏说是指那些电视剧!
剧中的历史人物不是风花雪月,就是玩几角恋,还美曰其为使人物看起来更丰满、更加人性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陶心于2006-03-14, 16:04:41发表
南宋杨沂中好像还有个弟弟叫杨存中,也是名将。

杨沂中与杨存中是同一个人。不是兄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寻梦的猎人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24
编号 30170
注册 2005-1-13
来自 │fated│


发表于 2006-3-18 14: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3-18 14:39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pcshmily 于 2006-3-14 16:50 发表

我说的戏说是指那些电视剧!
剧中的历史人物不是风花雪月,就是玩几角恋,还美曰其为使人物看起来更丰满、更加人性化!

古今艺术创作都有一些想象空间吧. 比如说<三国演义>, 按历史每个人都拿戈, 都骑无蹬马, 都是打群架... 老罗感觉相对于明朝的文化过于单调, 所以把十八般兵器搬进来了一大半. 同样, 现代人觉得一部剧里, 没点卿卿我我, 男搭女配的, 也会比较单调, 既然古人有权利擅自"篡改", 我们为什么没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3-18 18: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杨家除去杨业,其他人实在很一般,几乎是名不见经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花醉红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1
帖子 1059
编号 54574
注册 2005-12-4
来自 东莞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3-19 01: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6-3-18 18:22 发表
杨家除去杨业,其他人实在很一般,几乎是名不见经传。

杨宗保,杨文广等人还OK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杨延昭跟他父亲差不多,都是“老于边事”、对契丹作战经验丰富的边将。杨宗保是小说人物,杨文广则是经常给人打下手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756159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0
编号 34743
注册 2005-3-16


发表于 2006-3-20 08: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除去杨业,杨宗闵,杨震,杨存中,杨畋,很多杨家将都在宋史有传,不能说名不见经传。此外杨文广的堂兄杨琪也很有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侯希白
(明辅将军)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8
帖子 1169
编号 2868
注册 2003-12-3
来自 西凉国
家族 瓦岗寨


发表于 2006-3-20 08: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四郎杨延辉,木易驸马的便是 (不过是戏剧人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如果说被后人传颂的杨家人是点缀历史夜空的星星的话,
那么民间没什么流传的尹继伦就是曾灿烂地划破夜空的流星,好一个踹营寡克众的黑面金刚,契丹人皆曰惧黑面大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756159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100
编号 34743
注册 2005-3-16


发表于 2006-3-21 10: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除了杨家将我们也不应该忘记那些默默无闻的武将,同尹继伦一起参加徐河之战的英雄,他们是:李继宣“与李继隆部刍粮抵威虏,还度徐河,为敌追袭。继宣驻军与斗,杀获甚众”
还有在徐河之战中救了尹继伦的王杲将军,“还抵徐河,时尹继伦与寇战,小衄,杲适遇贼河上,即按兵拒之,杀贼,夺所乘马。”
勇敢的李继隆的老部下裴济“济逆击于徐河,斩数千级,获牛马、铠仗甚众”
当然更不能忘记两次把耶律修哥打得狼狈不堪的徐河之战的宋军总指挥官李继隆(还有一次在唐河打败耶律修哥,斩首一万五千级)和那位刚烈耿直颇有怪癖的名将范召廷也为徐河战役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徐河之战前南唐降臣张汩竭力宣扬放弃威虏军的消极论调,遭到军方的断然拒绝,双方争执不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徐河之战军方的压力可想而知,结果宋军一鼓而胜,壮哉!

[ 本帖最后由 756159 于 2006-3-21 10:46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9 04: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87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