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佛教四大菩萨的排位为什么在中国流行度就完全反过来了。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13-1-27 23: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佛教四大菩萨的排位为什么在中国流行度就完全反过来了。

求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住持方丈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2
帖子 2237
编号 472893
注册 2012-11-29


发表于 2013-1-27 23: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哪四大菩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eloti
(狂战士)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10
帖子 11953
编号 54239
注册 2005-11-29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13-1-28 01: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住持方丈 的帖子

观音普贤文殊地藏王——好吧我是瞎猜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小贩
(仙子!请自重……)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54
帖子 12307
编号 29483
注册 2005-1-3
来自 Watchmen-德玛西亚


民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3-1-28 09: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3-1-27 23:14 发表
求解。

佛教流我东土以后才有四大菩萨一说(开始只有三大),所以LZ此题就是错误的

再往下说其实说白了跟阿拉伯人一千零一夜没什么区别都是编的

刚开始编的是以辩才无双的文殊为首的

但自《心经》流传以后,由于其简单易通有能最简练的概括大乘佛教慈航普度的宗旨特性,所以《心经》首句即提的观自在菩萨自然就被最广泛的接收

从而也就流传了越来越多的事迹,乃至更被后人贴上了明显的华夏母性的标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8 09: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所谓四大菩萨一说,通常是指文殊普贤观音等几位。几位菩萨经常作为佛的胁侍,文殊是释迦的左胁侍,普贤是释迦的右胁侍,和释迦合称华严三圣。观音是弥勒的左胁侍,大势至是弥勒的右胁侍,和弥勒合称西方三圣。大势至在中国没有独立道场,混得不好。其他三胁侍统称三大士。加上有汉化化身的地藏(目犍连也就是目连,十大弟子之一),形成了汉化佛教的四大菩萨和四大道场。
文殊信仰在北魏、隋、唐为兴盛,五台山为唐宋以来最早最大的国际性道场。其原因是佛教流传入中国时,需要上层知识分子官僚的支持。当时时尚清谈,佛教问题成为主流问题之一。著名的维摩诘问难就是讲维摩诘和文殊之间的一场辩论。文殊的形象迎合上层知识分子的心理。
佛教逐渐民间化和底层化,草民对高深的佛理不感兴趣,修行的方法也是越简单越好···学理牌就开始不吃香了。这就是佛教由文殊信仰转化为观音和地藏信仰的主要原因。观音为此还转化为女性形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1-28 10: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地藏和目连是两回事吧。虽说两人都和地狱有关。

地藏是被授记成佛的,而目连作为声闻弟子,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3-1-28 10: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xeaxe 于 2013-1-28 09:57 发表
佛教逐渐民间化和底层化,草民对高深的佛理不感兴趣,修行的方法也是越简单越好···学理牌就开始不吃香了。这就是佛教由文殊信仰转化为观音和地藏信仰的主要原因。观音为此还转化为女性形象。

前半句从道理上来说是没错的

后半句就有问题了

唐朝以前佛教入我东土以后,先要不断克服其作为外来宗教自己的水土不服,在这过程中中土佛教才不断成形、成系统,而这一过程显然是需要不断辩论的,辩才无双的文殊在这一阶段很自然的会被推崇;但文殊大众信仰转为观音大众信仰需要基础和促进条件,基础就是佛灭时期的信仰中断,促进条件就是重新建立信仰的时候大洗牌将观音信仰洗上来,唐以后特别是玄奘二译《心经》以后,观自在的地位被提升也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先普遍传诵的《心经》就是采玄奘译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8 11: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说我的话有问题?什么问题?···
我没看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3-1-28 11: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axeaxe 的帖子

就是双斧说学理牌开始不吃香没问题

但是文殊大众信仰转为观音大众信仰其实跟这没什么必然关系

如果没有中间几次佛灭将鸠摩罗什的影响降到最低和玄奘取经归来后就不会有那种翻天覆地的影响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8 11: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地藏的前身有说新罗王子金乔觉,号称地藏比丘,唐高宗时来华。据说是根据释迦嘱咐,在释迦离世弥勒降生之前度世。发出大誓愿,要度尽轮回众生,拯救苦难。号称大愿菩萨。
和目连是两个人,我记错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8 11: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58642modemeng 的帖子

那只能说明你有一定道理吧,不能说明我错了···
一个历史后果是有不同层面的原因导致的,比如净土宗和禅宗的流行,观世音崇拜是有上下阶层的各种原因决定,开始是由于上层的原因,但是后来下层的接受和信奉成为主要原因。
你必须证明我说的有错误的地方才能说明我错,而不是觉得自己有道理就说我错。两个观点要互不兼容,非此即彼的存在。···我觉得我没有驳斥你第一段话的意思···
具体到如果你要说我后半句话错了,请举证老百姓对高深的佛教哲理不感兴趣等等不存在或者对观世音崇拜没有作用或者是有反作用等等
我觉得你的思维方式或者是心态有点问题···
上次说上一个上半句正确,下半句有点问题再回去看看,不长点记性不好啊

[ 本帖最后由 axeaxe 于 2013-1-28 14: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1-28 11: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xeaxe 于 2013-1-28 11:18 发表
地藏的前身有说新罗王子金乔觉,号称地藏比丘,唐高宗时来华。据说是根据释迦嘱咐,在释迦离世弥勒降生之前度世。发出大誓愿,要度尽轮回众生,拯救苦难。号称大愿菩萨。
和目连是两个人,我记错了。

金乔觉之于地藏,犹如布袋和尚之于弥勒。

都是后人以现实人物附会佛教菩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8 12: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上面应该分行,分成两段话比较好。前一段讲地藏被汉化后应对的人物,后一段是地藏的地位以及来历等等。这些都是背景知识介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3-1-28 12: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axeaxe 的帖子

学理不吃香不是文殊大众信仰转为观音大众信仰的原因

当然我在这单独说这问题是因为很多研究佛教东传史的同好都爱犯一个错误

即通过对无本之木道理的理解,来诠释出像双斧“草民对高深的佛理不感兴趣,修行的方法也是越简单越好”这种说法

道理没错,但实际在历史中观音上位却跟此没什么关系

这里不做大的展开了,简单说一点同是空宗般若学,为啥菩萨能流行并顶礼膜拜起来?要说修行的难易程度,有宗肯定比讲顿悟的空宗容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8 12: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既然你说我错了···既然我没有看出来你怎么证明我错了(不知道谁看出来了指点我一下)···既然你觉得能展开解释···
你不如展开解释一下,看看能不能证明文殊崇拜转化为观音崇拜和底层信众修行偏好习惯无关···

[ 本帖最后由 axeaxe 于 2013-1-28 12:2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3-1-28 12: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axeaxe 的帖子

首先双斧在LS开始混淆概念了

我反对的6L的那句话用LS的相同句式概括起来是“文殊崇拜转化为观音崇拜和底层信众修行难度无关”

双斧在这里把6L所说的修行难度问题混淆成修行习惯和偏好我认为是故意的

至于我说信仰载体的转移跟修行难度无关(原谅我高度概括了)的解释难道双斧没明白?

因为文殊、观音都是空宗般若学的代表,在修行难易上不存在多大差别

如果信仰载体真的是受修行难易影响更大,那在现实中更被大众熟知的就应该是有宗涅槃学的代表

而现在我不说,双斧兄自己也不百度,能否说出有宗涅槃学的代表听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3-1-28 12: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至于观音上位的完整过程不展开是由于涉及空宗有宗的争论和三武法难,这是个太大的话题,跟本帖没直接关系自然就没必要在这里展开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8 13: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得我很糊涂···佛教修行的概念对于底层民众来说,首先就是接受和认识的问题。具体到参照的偶像上,是观音还是文殊的区别。修行的难易,念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难?还是领会文殊代表的智慧辩才难?
也就是说这是传教者在特定时间把观音作为偶像来推行佛教思想有事半功倍之效。你说修行他们无难易之分,可是接受起来有了区别的话,修行和流行的效果怎会一致呢?也就是说观世音崇拜迎合底层民众的喜好。修行(尤其是方式)的简易,包含在这个之中。
我不跟你纠缠我所谓篡改命题的事情···需要有故意吗?呵呵
我为你而篡改了命题,看来老兄真是非常人也
你还是要说明我错在哪里···
佛教逐渐民间化和底层化,草民对高深的佛理不感兴趣,修行的方法也是越简单越好···学理牌就开始不吃香了。这就是佛教由文殊信仰转化为观音和地藏信仰的主要原因。
你提的问题我需要回答吗?呵呵,和我的问题有关吗?

[ 本帖最后由 axeaxe 于 2013-1-28 13:4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3-1-28 13: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xeaxe 于 2013-1-28 09:57 发表
观音是弥勒的左胁侍,大势至是弥勒的右胁侍,和弥勒合称西方三圣。

双斧实在看不懂我也没办法,这里我不展开

我只能说这错误跟我引用这段一样明显

双斧看不出来我也没办法,只能说对佛教的了解太不深入,没法用彼此都可以了解的知识继续沟通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8 14: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希望这是我知识方面的问题···我觉得知识是表达观点的一个层面的东西而不是全部,有时候掌握了所谓的知识并不见得就掌握了把握真理的权力···这一点,学佛的可能会更有认识
我不想再重复我说过的话,但是说别人错了,要做一个简单的证明,无论是逻辑证明还是事实证明才能有效,否则就是你曾经做过和自承过的自曝其短···说一些漂亮话,不是我说不清,而是你没知识···,这是欺负所有人么?
你列举的另外一个例子是我的一个笔误(弥勒佛和阿弥陀佛),这个和那个是一回事么?
有没有其他这方面可以指教佛教菩萨的流行度转换的朋友···

[ 本帖最后由 axeaxe 于 2013-1-28 17:1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3-1-29 08: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xeaxe 于 2013-1-28 14:02 发表
希望这是我知识方面的问题···我觉得知识是表达观点的一个层面的东西而不是全部,有时候掌握了所谓的知识并不见得就掌握了把握真理的权力···这一点,学佛的可能会更有认识
有没有其他这方面可以指教佛教菩 ...

双斧可能不清楚观世音的尚未过程吧?如果清楚是不可能看不懂我上面的解释的

那我就稍微展开说明一下:

其实在南北朝后期在我中土大乘有宗就已经盖过空宗了,到了玄奘这里更是达到了一个佛学巅峰,可玄奘作为佛教史上都可称第一人的译者,其所译经文实在包罗万象,掀起了一个经文再译的新高潮。

在公元690年,东魏国寺的10名和尚向当时已被武氏控制的唐庭敬献其对《大云经》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有这么一段佛对净光天女说“汝与尔时,时是菩萨,现受女身”
又云“当王国土,得转轮王”。于是武则天借机附会自己就是观世音转世,当年称帝,号“大周圣神皇帝”。

在武逆篡位后先尊空宗巨子神秀(这位就是传说与六祖慧能争夺五祖衣钵的),后又嫌《华严经》的晋译本不完整,特意去取了更完整的于阗国原版的《八十华严》。而在译此巨著之中武逆崇信的高僧法藏又开了空宗盛极一时的华严宗。

华严宗的建立可谓是武逆一手建立,法藏又怎能不着力为武逆脸上贴金?自然开始大力宣扬观自在,也就宣传了自诩为菩萨转世的武则天。

当然这中间还有很多小故事和一次空宗有宗著名的小碰撞,我就不继续展开了

以上就是观佛教自在菩萨信仰载体是如何建立的前期过程概述,双斧尽可以验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9 09: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你需要解释的是我为何有问题···这个和我前文所述有问题有什么关系···
比如说观音上位、文殊退位这些原因都很复杂,最多只能说明和上层的引导变动有关···能说明我有问题么?
我前文所述,参考了一本汉化佛教和佛寺的书,作者白化文,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版,非我个人原创···你去看看相关说明,再去找找我“故意”篡改命题的依据···
写完这个帖子你可以发表实名文章,我认为白化文先生在该书中的观点是有问题的,那你可能就成名了···
什么叫做非此即彼?什么叫做逻辑?···
我说过我很反感自己重复说说过的话,为什么要我这样做?
难道汉语有这么难理解么?

[ 本帖最后由 axeaxe 于 2013-1-29 12:0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3-1-29 12: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xeaxe 于 2013-1-29 09:20 发表
你需要解释的是我为何有问题···这个和我前文所述有问题有什么关系···
比如说观音上位、文殊退位这些原因都很复杂,最多只能说明和上层的引导变动有关···能说明我有问题么?
我前文所述,参考了一本汉化佛教和佛寺的书,作者白化文,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版,非我个人原创···你去看看相关说明,再去找找我“故意”篡改命题的依据···
写完这个帖子你可以发表实名文章,我认为白化文先生在该书中的观点是有问题的,那你可能就成名了···
什么叫做非此即彼?什么叫做逻辑?···
我说过我很反感自己重复说说过的话,为什么要我这样做?
难道汉语有这么难理解么?

破电脑打了半天重启了,思路一断我忘了刚才咋说的了,继续谈谈可能不完整留后待续

首先,有什么问题我前面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这我不再赘述

其次,我当然知道双斧这种理论出自哪,我还可以说不止白化文先生,连周一良先生都持此相同观点

甚至季羡林先生都部分赞同这一观点

但这跟研究佛教东传史并不相矛盾,大师也不是佛祖,终究会有错误

具体到本帖就是虽然用一系列看似有力严谨的推理来论证佛教信仰载体的转移跟修行的难易程度有关

但是却忽视了或者混淆了几个信仰载体转移的事实依据:

1.(双斧既然提出来我就拿白化文先生作品举例了)白先生采周一良先生言认为观音信仰不是在盛唐时才发展,而是南北朝时候就已经开始盛行

但这里却混淆了一点,忽视了一点

混淆了即使观音信仰在南北朝开始盛行,也不能作为观音信仰开始盖过文殊信仰的依据,毕竟南北朝时候还是明显文殊信仰更盛

忽视了一点,如果观音信仰真是自南北朝就开始盛行为何在唐代就给文殊确立道场,而观音道场却在宋朝方才确立?

2.武逆篡国时对观音信仰的直接推动为何视而不见只字不提?

3.三武法难后三论、天台宗经卷几乎覆灭殆尽,之后若干次佛灭更是几乎让东土佛教十三宗只剩禅宗、密宗、净土宗三宗的事实

而在这三宗本身都是更加崇信观自在我个人认为才是最终宋朝彻底完成信仰载体转移的根本原因

另外:专家说的就一定对吗?这种逻辑我才真不懂,双斧引用的时候把人家白先生很重要的几个字给吞了“据我们看”

这是白先生谦虚的表示这是一家之言的文字,双斧不必当成圣旨尊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9 13: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58642modemeng 的帖子

这就奇怪了···我说你错了吗?是你说我说的内容有问题的···
而这种学说流传的各种理论,不出现统一的观点非常正常,白化文谦虚地说自己是一家之言很正常,而你说他的观点有问题···你的观点才是唯一正确的
你倒是说说看有什么问题?···难道是不能“据我们看”···
你这三个观点,哪一个反驳了“佛教逐渐民间化和底层化,草民对高深的佛理不感兴趣,修行的方法也是越简单越好···学理牌就开始不吃香了。这就是佛教由文殊信仰转化为观音和地藏信仰的主要原因”?
明明是角度的问题,一个从底层佛家徒的接受角度,你的是上层统治阶级和传播者的角度···
我说过我一定对,你一定错了吗?你原先说我篡改,又说我吞字···我真不知道有人脸皮这么厚···
你把打在别人脸上的耳光对着自己打,非常合适···
为什么最后又心虚或者伪装谦虚地加上我个人认为呢?···既然你把所谓大家的观点和你并不矛盾的都弃如蔽履,显然你的观点就是绝对真理···

那个谁谁,自从上次有过交集之后,我再也不愿和你有任何交集了···你是我这个论坛里面认识的人里面最不喜欢的几位之一,虽然你言语中攻击内容较少呵呵。你在另外一个回帖中对我的观点大加赞赏···这个以后就免了吧,还不如来个第三次前面半句有些道理,后面半句有些问题呢····
如果你不是主动对我的回帖说三道四,口水都不愿意浪费在你身上,为你篡改和吞字···你倒也会自作多情,不要说我对论坛里面的任何人不会这么干,就是会干,也不会轮到你头上,因为我看不上你···最后一点可能非要我说出来才行,是吧?···

[ 本帖最后由 axeaxe 于 2013-1-29 14: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58642modemeng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13-1-29 17: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xeaxe 于 2013-1-29 13:14 发表
你这三个观点,哪一个反驳了“佛教逐渐民间化和底层化,草民对高深的佛理不感兴趣,修行的方法也是越简单越好···学理牌就开始不吃香了。这就是佛教由文殊信仰转化为观音和地藏信仰的主要原因”?

还看不懂?太麻烦我用符号了

1.您说XX是一个X转化成另一个Y的原因,您是不是得先知道这个X究竟是什么时候转化成Y的?您要连X什么时候转换成Y的都不知道怎么让人信服?白先生对这个转化时间段的判断我认为出现了巨大的偏差,我24L第一点展示的是我对其断代质疑的原因。认同不认同可以讨论,可是您老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也挺无语的

2.说XX是一个X转化成另一个Y的原因,您是不是得先知道这个X究竟是怎样开始转化成Y的?白先生在作出结论的过程中全部用的理论推理,没有一个能拿的出手经得住验证的史实,这让我真心没法信服,我就在24L第二点就是拿出史实来佐证并反驳

3.我是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宋朝观音信仰会彻底压倒普贤信仰,按白老的论断是说到了宋朝民间化和底层化已经完成,我不能说这是错误,但白老无法用事实解释(当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准确的统计数据来支撑白老的论点)这种底层化的进程跟X转变成Y的进程在此时相契合就说明两者有某种必然的联系,肯定要掺加某种程度的附会

而我的第三点就告诉大家一点,到宋朝主要宣传X的主要宗派都断了,主要宣传Y的三家都存活下来了,这一事实才是不用任何附会就能说明X转变成Y的事实根据

——————————————————————————————————————————————————————————————————————————————————
其余我不认为您还有讨论理性,我不在这继续跟您交流了

再唠叨一点,从一开始我回帖接话茬带我本帖上面的碎碎念就是为了解答humi100兄的疑问开始

我发现了双斧提到我长久在关注的一种我一直不认同的主流意见时,我自然就开始否定,并且展开讨论

这一切的回复都是为了通过辩论解决主贴的疑问

其他东西统统不在本人考虑之内

至于说我说双斧故意混淆概念将“修行难度问题混淆成修行习惯和偏好”明眼人自会有判断,当然我也只认为这是双斧的辩论手段,并不针对我个人而是对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使用的辩论技巧

至于吞字云云,有兴趣的可以看看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一书129页看看

最后,虽然我反对的是白化文先生的一种主流观点(其实这观点也不是白先生第一个提出来的),但是我提出这一观点是以白寿彝先生为代表的另一种主流观点并非我独创

至于我为什么会采信白寿彝先生的观点到本帖我已经说的非常明了了,本帖本人就此作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9 18:4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呃,我不清楚这是一门这么专门的学问···还涉及到门派之争···白化文先生和白寿彝先生的争论。二白之争,(说实话我是不知道的)你倒是显出了挖掘话题的敏锐性啊

我看到这本书是一本面向初级读者的普及读物。不是什么前沿的学说论文。也就是说,我认为这本书里面讲到的是一些基础性的常识问题。
如果是涉及到学术观点的前卫性,我认为可能要像你所说,我认为佛教由文殊信仰转换为观音信仰不是由于某些人提到的由于武宗灭佛,玄奘译经等原因产生的,转换时间是什么时候而不是某人说的什么时候。如果白化文这么说,我会很严肃地区分他言论中的门派观点,同时参考他可能批判的另一派···问题是有看到批判另一派的影子吗?没有···只是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分析···修行难度等等···这个我能理解和接受。

你的观点有没有否认掉修行难度等呢?···没有啊。只不过是什么“主要”原因两个字亮瞎了眼睛吧?···一主要就是权力,要不争到主要,那就次要了啊,乖乖了不得了。
别的派别的观点一主要了,我们派别的还怎么混啊?···警惕性和危机感上来吧
我还蒙在鼓里,不知道哪里找来这样一个针对方。
如果是学术之争变成门派之争,你是属于其中的某一门派,要搞党同伐异,对不起,我没有兴趣参与。我只是从我了解到的白化文的观点来看,至少他是有道理的。我转述一个我认为有道理的观点。你反驳的白化文关于断代等方面的问题,和我引用的部分有什么相干···这部分我又没有看到和留意···

你的门派和他的门派有利益或者学说冲突,我从我的角度看不出来,至少在这个论题上,我是看不出来的。我就是认可你引用的观点,也可以···没问题,但是,我看不出来怎么因此白化文的观点就错了。····

有一次涉及邪教的话题,很多人对于宗教说了不客气的话。我看到没有人站出来说公道话,还以为没有人对于宗教有研究呢?···真人不露相啊····可能有人从我涉及到佛教的某些言论,先入为主地认为我也是相关人士,达到加入过某阵营的程度。我只是一般性地了解和感兴趣而已。我对宗教艺术的兴趣大过宗教本身。变成这个样子,三番五次含沙射影地影射我有诚信问题···我要是早知道,何苦趟这浑水。有人视之为禁脔欲夺之而后快呢···

[ 本帖最后由 axeaxe 于 2013-1-29 20:2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xeaxe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南将军
功绩 29
帖子 2943
编号 223584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13-1-29 18: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再说我篡改命题一说,我没有任何考虑辩论的意思,我也说过和你辩论我没有兴趣,还会动用什么技巧?···你也看回原文了,白化文的原话是什么,修行的方法也是越简单越好···我第一次用的是白化文的原话,我为什么要篡改白化文的原话···
用他本人的原话不是更有说服力吗?修行难度和修行习惯和偏好的差别在哪里···
我引入过你认为的修行难度这个概念吗?这是你的一厢情愿的想象吧?
你认为我改用修行习惯和偏好就会更有说服力了?···修行习惯和偏好是对观世音信仰引起底层民众的重视的原因,这个部分是我的总结部分是对白化文的归纳

至于我省略掉,据我们看···有区别吗?有据我们看,我的观点就不是宇宙唯一的理论···,没有据我们看,我们就是绝对真理···
问题是我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和它对立的理论和学派···也就是您那一派···也就是说,对于我来说,有没有这句话没有区别。我对参与你们的派别争斗没有兴趣。我只是讲述佛教的某些入门理论,和我简单的个人理解。

动辄拿明眼人说事,你找个明眼人来看看···

算了吧。您的表演功力是一流的。你假想了自己的对手,然后又不断把对手把自己假想的方向去推。为了把一个派别之争延续到不相干的普及常识的地方,还真是煞费苦心。我不是哪一派的,如果你的观点代表白寿彝的观点,那他是不是说过观世音崇拜和底层民众在修行方法接受难度等没有关系这样绝对的话···
他会不会在白化文说完那一句话之后说:这句话嘛,前半句没有问题,后半句是有问题滴···当然了,在你看来白化文需要加在他们看来,白寿彝显然不需要的···
白寿彝该怎么评价你?一个光大他学说的学生还是用他的考证和观点败坏他名声的人呢?
如果你没有私心和偏见的话,至少应该说学术界目前有这样几种观点,代表人物分别为谁谁,他们的主要异同是什么,我根据其中的什么什么觉得谁更有道理···

[ 本帖最后由 axeaxe 于 2013-1-29 20:3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84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13-1-29 21: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3-1-28 10:16 发表
地藏和目连是两回事吧。虽说两人都和地狱有关。

地藏是被授记成佛的,而目连作为声闻弟子,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

目连在《妙法莲华经》里面被佛祖授记成佛了。佛祖的理想是众生都成佛,何况十大弟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1-30 09: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3-1-29 21:01 发表

目连在《妙法莲华经》里面被佛祖授记成佛了。佛祖的理想是众生都成佛,何况十大弟子

《法华经》我读过,但真没有注意到。

刚才重新查了一下,目犍连果然被授记,这真没有想到。

原来我以为声闻弟子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被授记成佛这事不太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8 09: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01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