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秘密立储制度好不好?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51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秘密立储制度好不好?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1
发表于 2012-1-22 11: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秘密立储制度好不好?
不知俺是不是孤陋寡闻了,介制度是雍正帝首创的,也就只实行了一个王朝?看看雍正以后的各继承人,也木有争的你死我活,明里还算比较平和。到底介制度相对于明储制度对国家、政治哪个更为稳定,假设一下,如果秘密立储早在唐朝、宋朝就出现为咋样捏?
ps:顺便说一句,看《新还珠》里面乾隆爷明着说“多次暗示五阿哥继承皇位”,应该是不可能的,那样就摆明破除秘密立储制,编剧bug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2
发表于 2012-1-22 12: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朝在储君这个问题上还比较好,多数都是顺利过渡,相比唐朝是比较血腥的。
其实君主和储君的关系也是耐人寻味,君主立了储君,手下大臣的重心必定要有所转移,毕竟储君代表未来,而且储君已经得到君主的认可,支持储君也名正言顺。储君一方面要迎合君主,稳固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又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建立自己的威望和班底。于是储君反而成了君主最大的威胁者。
所以破解的关键在于君主提前退位,设立储君实际已经意味着承认对方已经有了掌控国家的能力,既然如此就应该提前退位,也可设置一段固定期过渡,但不可遥遥无期。
君主在位置上一直呆到死,这就很困难了,因为生死不可预测,一方面君主需要立储,另一方面这个储君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接任,战战兢兢。越是英武的君主,储君越不好做,几个著名的皇帝身后事都处理不好。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当阳侯杜元凯
★★★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3
发表于 2012-1-24 05: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电视剧的细节不能一一考证,但乾隆倒是的秘密立储,没准有点透明度。他早就说过为了显示对康熙(在位61年)的尊重,自己不会超过这个数。在位60年后,退位为太上皇,让位给嘉庆,四年后去世。实际上他可以在位64年。他在退位前22年秘密立嘉庆,但因为自己活得太长又不打算超越康熙,最后几年估计到要当太上皇而对嘉庆有所暗示,也不算太矛盾。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dimeterio
(李秀辰)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45
帖子
3985
编号
266634
注册
2008-2-7
#4
发表于 2012-1-24 08: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秘密立储制度實際上沒怎麼很好的執行過。
雍正創立秘密立储制度,但雍正的三個成年兒子中,弘時被逼死,弘晝裝瘋賣傻,儲君弘曆是眾人皆知的秘密;
乾隆早年一心想要嫡子繼位,故先後冊立永璉、永琮也是眾人皆知,五阿哥永琪雖然被乾隆矚目,但尚未寫入金匾詔書就去世,最後冊立永璘雖然秘密,但乾隆未死便宣佈傳位,等於是公開立儲;
嘉慶秉承父業,一心冊立嫡長子,故旻寧也是半公開的太子;
道光立儲是唯一一次秘密立储制度發揮作用的例子,在遺詔開讀之前,無人知道奕詝和奕訢哪個是繼承人;
咸豐只有一個兒子,無需猜測;
同治以後,都是外藩入繼大統,沒有立儲的事情發生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5
发表于 2012-1-24 12: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dimeterio 的帖子
乾隆立的是永琰,不是永璘
一开始立的两个都挂了,那皇帝是否要明说,我要修改遗诏,大家岂不是知道他立的就是谁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dimeterio
(李秀辰)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45
帖子
3985
编号
266634
注册
2008-2-7
#6
发表于 2012-1-24 13: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KYOKO 的帖子
永璉死後乾隆「命永璉的喪禮以皇太子儀注行,並為永璉修建了端慧皇太子園寢」,實際上等於聲明秘密冊立的就是永璉
永琮死後,乾隆帝諭曰:「先朝未有以元後正嫡紹承大統者,朕乃欲行先人所未行之事,邀先人不能獲之福,此乃朕過耶!」等於宣佈永琮也是秘密冊立的皇太子。
永璘嘛,唉,老想著他家的宅子,隨手就打錯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当阳侯杜元凯
★★★
★★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功绩
140
帖子
6013
编号
36319
注册
2005-4-8
#7
发表于 2012-1-25 03: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dimeterio 的帖子
帝王的问题就在这里。即使象汉武帝那么不拘一格,可以任命一个奴隶出身的卫青当大将军,可以册封一个舞女出身的卫子夫当皇后,只要他认为能干和喜欢,却永远不可能任命一个平民当太子,哪怕他认为这个人如何神文圣武。实际上帝王选择继承人的范围是很小的,所以想的也不一样。一方面很难有真正的秘密,一方面臣下最好躲远点,介入立储纷争的不小心就身败名裂。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8
发表于 2012-1-25 12: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当阳侯杜元凯 的帖子
古代的夭折率太高太高,皇室的医疗条件在当时已经是最高了,未成年的王子王孙实在太多了。乾隆20来个阿哥,真正能选的也就3、4个,别说那些少子的了
ps:这不是帝王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五袋石果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9
发表于 2012-2-7 16: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秘密立储等于是把皇室、君臣共享的这个权力完全收归皇帝一个人掌握了,极大地加强了皇权,并使皇帝在驾崩前不受皇储的威胁。这个制度好不好不好说(原则上我认为加强个人集权的制度应该是不好的,不过我说不清楚这个制度怎么不好),肯定会受皇帝欢迎,因为它是完全有利于皇帝个人独揽大权的。
李世民如果有这个权力,也许皇九子吴王恪就有机会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Jaguar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90088
注册
2006-11-5
#10
发表于 2012-2-15 01: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上,说到点子上了
立储制度,中华古已有之,嫡长子继承制度,嫡长制度是宗法社会的核心,而宗法又是儒家体系的重要一环。又,在儒家体系中,皇帝为天子,宗法社会的天下第一家,皇帝一言一行,应为天下人表率。皇帝带头破坏嫡长制度,影响之恶劣可知。皇权与士大夫交锋之中又一个胜利,又牵涉出另一个严重的问题,皇帝是否可以被允许为所欲为?
于是便容易形成了以下的怪像,一个极权的皇帝和一个混乱无序的社会,这个恶劣影响甚至持续到今天。它颠覆了中国传统社会三千年的经营,即:被思想界遏制的皇权,以及崇礼有序的社会。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11
发表于 2012-2-15 08: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Jaguar 的帖子
此言差矣,皇位更替与继承家产有本质的区别。
皇帝的素质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嫡长子继承制度虽然避免了争位斗争,但却丧失了对继承人的选择权,长子是一个庸才,也把皇位传给他?那是对国家和百姓的极度不负责任。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12
发表于 2012-2-15 08: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2-2-7 16:30 发表
秘密立储等于是把皇室、君臣共享的这个权力完全收归皇帝一个人掌握了,极大地加强了皇权,并使皇帝在驾崩前不受皇储的威胁。这个制度好不好不好说(原则上我认为加强个人集权的制度应该是不好的,不过我说不清楚 ...
秘密立储有一个隐患就是皇帝突然去世。
1、执行者更改皇帝的意志。
2、增大弑君夺位的可能性。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13
发表于 2012-2-15 10:2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2-2-15 08:36 发表
此言差矣,皇位更替与继承家产有本质的区别。
皇帝的素质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嫡长子继承制度虽然避免了争位斗争,但却丧失了对继承人的选择权,长子是一个庸才,也把皇位传给他?那是对国家和百姓的极度不负 ...
嫡长子继承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政权的平稳,在中国古代大部分朝代,天子都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在这种情况下,政权的平稳是第一要务。一个昏庸的皇帝,在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下,他的个人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反过来,一旦储君之位不确定,则皇子之间的矛盾,庙堂之上大臣的投机钻营,反而更容易导致政权的动荡。从这个角度考虑,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他们是希望嫡长子继承的。
所谓的立贤,基本就是满清时候才搞了这一套,而事实上因为贤而被立的,也不过两三人。而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干,就是因为中央集权,大臣已经不再是公司的股东,而仅仅是高级打工仔。这样的公司,如果不找一个强力的董事长,则必然会走上灭亡之途。于是,立贤也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Jaguar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90088
注册
2006-11-5
#14
发表于 2012-2-15 22: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2-2-15 08:36 发表
此言差矣,皇位更替与继承家产有本质的区别。
皇帝的素质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嫡长子继承制度虽然避免了争位斗争,但却丧失了对继承人的选择权,长子是一个庸才,也把皇位传给他?那是对国家和百姓的极度不负 ...
这又回到了天下到底是皇帝一人私产,还是天下公产的问题。若是皇家私产,当由皇帝私人决定,若是天下人之天下,在不能普选公投的情况下,由天下人认可的一套程序产生继承人。
如果是皇帝秘密建储,至于继承人贤愚,由谁认定呢?就是把贤愚寄托在皇帝的个人眼光上,也不见得比立长更保险;由重臣公推,则容易产生朋党;再一者,也无法保证所立者是“贤者”,而不是“爱子”,这位“爱子”的贤愚,则更无法讨论了。
立长制度的坏处,秘密建储几乎全有,而嫡长制度的优点,秘密建储制度却没有。
再观诸今日先进国家,其国家元首自然离任,或因故缺位时,均有一套公开的、法定的办法产生。可见,公开的建储制度是一项比秘密建储更接近文明社会的制度。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15
发表于 2012-2-16 09: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12-2-15 10:28 发表
嫡长子继承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政权的平稳,在中国古代大部分朝代,天子都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在这种情况下,政权的平稳是第一要务。一个昏庸的皇帝,在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下,他的个人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 ...
除非是君主立宪,否则皇帝的个人素质其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至于说皇子之间的竞争,单纯竞争并不是坏事,关键是竞争要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1、皇子不可给太多的权力,象朱元璋一样,给几个儿子很大的军权,那肯定是祸根,嫡长子继承制度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心疼孩子可以给一些福利,但不要给权力,给权力反而是害他,权力越大越危险。
2、大臣的投机钻营在什么时候?那是在储君确立之前,一旦确立储君,并公开化,哪个大臣还会继续投机钻营,脑子糊涂了?已经确立了三子是太子,大臣还会继续支持老大么,不会了。储君已经确立,大臣继续支持其他皇子是什么情况,那就是认为皇帝可能废储君,皇帝自己摇摆不定就不能怪大臣投机钻营。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16
发表于 2012-2-16 09: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Jaguar
于 2012-2-15 22:13 发表
这又回到了天下到底是皇帝一人私产,还是天下公产的问题。若是皇家私产,当由皇帝私人决定,若是天下人之天下,在不能普选公投的情况下,由天下人认可的一套程序产生继承人。
如果是皇帝秘密建储,至 ...
我既反对嫡长子继承,也反对秘密建储。
我主张立贤,同时是建储之后立即公开。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58642modemeng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17
发表于 2012-2-16 09: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试着往前几各朝代套下试试就知道了
秘密立储的隐患岱公说过了
而其还有一明显有点
由于秘密立储所带来的中央集权的加强
实际上加强了君权,皇帝也就不需要依靠扶植宦官来抗衡以相权为代表的文官集团
也就直接屏蔽了一种乱政的渠道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58642modemeng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39
帖子
3867
编号
185094
注册
2007-7-5
#18
发表于 2012-2-16 09: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马岱 的帖子
其实所谓的秘密建储就是一个建储时间的问题
放在宋朝有些时候还真不如秘密建储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五袋石果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19
发表于 2012-2-16 09: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立贤基本不可能,嗯,应该说根本就不可能。
怎么算贤?怎样才能表达出来“贤”?在争“贤”的过程中,朝廷早就乱套了。
杨广能被立为储君,不就是因为他的表现比杨勇“贤”么?
在帝国制下,最好的立储方式,只能是“嫡长子”,其次秘密立储,立贤是最不可行的。
楼上,秘密立储绝不仅仅是立储时间的问题。公开立储,那表示这个储君是需要得到大臣以及皇族认可的,秘密立储,只要皇帝本人认可就行了。
刘邦想改立如意,被大臣否决。李世民被迫立李治。这都表明了公开立储中大臣的重要性。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李敬玄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8
帖子
349
编号
273262
注册
2008-4-1
#20
发表于 2012-2-16 10: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2-2-16 09:08 发表
除非是君主立宪,否则皇帝的个人素质其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至于说皇子之间的竞争,单纯竞争并不是坏事,关键是竞争要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1、皇子不可给太多的权力,象朱元璋一样,给几个儿子很大 ...
隋炀帝
魏王李泰
寿王李瑁(李林甫为支持李瑁,与武惠妃合作害死太子李瑛)
汉王朱高煦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李敬玄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28
帖子
349
编号
273262
注册
2008-4-1
#21
发表于 2012-2-16 10: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2-2-16 09:11 发表
我既反对嫡长子继承,也反对秘密建储。
我主张立贤,同时是建储之后立即公开。
立贤一定会导致朝局动荡,甚至内战,专制时代非国家之福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22
发表于 2012-2-16 14:1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2-2-16 09:08 发表
除非是君主立宪,否则皇帝的个人素质其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至于说皇子之间的竞争,单纯竞争并不是坏事,关键是竞争要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1、皇子不可给太多的权力,象朱元璋一样,给几个儿子很大 ...
开国初年,皇帝的素质的确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重大要素。但到了一个帝国盛年或者衰年,制度已经远远凌驾于皇帝个人意志之上了。在这种情况下,越是聪明的皇帝,采取的反而会使和光同尘的做法来维护他的统治。他的能力再强,也会湮没在庞大而又稳固的制度之中。
至于皇子立贤问题,最简单的问题就是:皇帝怎么知道他贤?
没有一个背后支持他的大臣集团,没有他自己的上蹿下跳,他是不可能受到皇帝的瞩目的。而且,即使他被皇帝所青睐,但只要还没成为储君,那么其他的兄弟就有机会,而脱离于此人之外的大臣,也就自然有了他们自己的打算。
同时,如果是立贤的话,那么这个立贤,到底是什么时候立。如果皇帝壮年时,就已经立了这个储君,而后来他不满意了,或者仅仅是因为皇帝担忧大权旁落。他以立贤的借口,或者仅仅是有人认为他有这个打算,要废黜这个储君,此时,这个多年形成的储君及依附他的大臣,他们将如何自处。
到这种时候,皇帝和太子,太子和兄弟,就必然会落入父子兄弟相残的怪圈。或者有可能出现一个如雍正般有力的皇帝,但对于皇族的稳定,对于国家机构的运行,对于大臣们的投机及身家性命的安全,无疑都是极其不利的。皇帝希望自己的子孙不至于自相残杀,大臣希望能在老皇帝死后,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地位,而这一切,立贤完全无法给予。
一个不确定的储君位置,只会让皇子和大臣生出不该有的心思,而这些心思,危急时刻,不但有可能要了皇子和大臣的性命,甚至也包括皇帝自己。而到了这一步,无疑还要加上国家社稷。为一个自己喜欢的儿子,有必要把自己和国家至于如此危险的境地么。显然大部分的皇帝,都不会如此去做。
而这样的收获是什么,不过是让自己喜欢的儿子成为皇帝而已。这个儿子是不是最有能力的,没有任何人能知道。
那又何必这样做?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Jaguar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90088
注册
2006-11-5
#23
发表于 2012-2-16 20: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2-2-16 09:11 发表
我既反对嫡长子继承,也反对秘密建储。
我主张立贤,同时是建储之后立即公开。
主张立贤,在不可能公开选举的制度下。就跟一个月收入三位数钱的人说蓝宝基尼是好车一样,说的无疑都是对的。
[
本帖最后由 Jaguar 于 2012-2-16 20:20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Jaguar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90088
注册
2006-11-5
#24
发表于 2012-2-16 20: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一下嫡长制度,他不是凭空就把嫡长子提到继承人的位置的。按照宗法体系,在假定皇帝为“天子”的前提下,找一个与皇帝“最接近”的人作继承人。那么按照亲族关系,由疏及近是:宗亲、五服之内皇族、皇子、嫡长子。(商王朝可能是,王族宗亲、王子、王长兄之子、王弟)
如果确立下“立贤制度”,那么各位的脑袋就不要被既成事实的“嫡长子制度”和“皇子范围内的秘密建储制度”限制。因为既然嫡长子无足尊贵,众皇子自然亦无足尊贵,皇族宗亲更无足尊贵,谁也不该在这场立储中占先。这个“贤”,应当按照天下人之天下,那就得从天下人公选,而不是从皇子中海选。
[
本帖最后由 Jaguar 于 2012-2-17 00:17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25
发表于 2012-2-17 12: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立贤当然只是相对的,在诸多皇子中选一个最适合的作为储君。
2、皇帝当然有辨别贤的能力,就象一个家长,自然知道哪个儿子的本事大,可以接自己的班。
3、立贤与立长有时间上的区别,对于立长,嫡长子从一出身开始就明确了第一继承人的地位,问题是谁知道他是不是一个笨蛋?比如司马衷之流。立贤则不同,可以根据后天的成长观察其能力。
4、皇子之间的争斗主要取决于皇子拥有的权力,比如朱隶。
5、在封建社会,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除非是大权旁落了。而权力跟责任是对等的,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能靠制度来约束皇帝那已经是君主立宪了,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
[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12-2-17 12:29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26
发表于 2012-2-17 12: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俺倾向吴元叹意见,在封建君主制下,为了皇室、国家的稳定,皇帝也不能想立谁就立谁,他的权力必须被制度束缚。至于秘密立储立谁or改立谁,由于除了皇帝谁也不知道会咋样,同明着册立or改立又有很大不同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小贩
(仙子!请自重……)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54
帖子
12307
编号
29483
注册
2005-1-3
来自
Watchmen-德玛西亚
#27
发表于 2012-2-17 13: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皇位更替,关键是皇帝说的算不算.太子权势厚不厚.
皇帝和太子的权力交接过程顺不顺利.
其它的阴谋诡计在实力面前都是浮啊,云啊……
其实,可以反过来想,只要政拼能上台的,都是皇帝老儿默许的.
所谓废立的合理不合理,吃亏的人比较在意.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Jaguar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1
编号
90088
注册
2006-11-5
#28
发表于 2012-2-17 21: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12-2-17 12:25 发表
1、立贤当然只是相对的,在诸多皇子中选一个最适合的作为储君。
2、皇帝当然有辨别贤的能力,就象一个家长,自然知道哪个儿子的本事大,可以接自己的班。
3、立贤与立长有时间上的区别,对于立长,嫡长子 ...
既然假如皇子贤于嫡长子可以被立,那么为何皇族宗亲又有贤于皇子者,又被排除在外呢?所以你的“诸多皇子选贤”仍然是基于宗法制度,宗法制度则必然归心嫡长子。假如要变更嫡子,大可以像汉光武帝那样通过废立皇后来达到改换嫡子的目的。嫡长制度,核心在“嫡出”不在“年长”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29
发表于 2012-2-17 22: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Jaguar
于 2012-2-17 21:31 发表
既然假如皇子贤于嫡长子可以被立,那么为何皇族宗亲又有贤于皇子者,又被排除在外呢?所以你的“诸多皇子选贤”仍然是基于宗法制度,宗法制度则必然归心嫡长子。假如要变更嫡子,大可以像汉光武帝那样通过废 ...
皇族宗亲没有排除在外,如果皇帝没有后代的话,他们的机会就来了。但一般情况下,很少有皇帝在有儿子的情况下会把位置传给别人。如果赵匡义真是他哥哥传给他的可算一个例子。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五袋石果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30
发表于 2012-2-18 10: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皇帝真的有辨别贤愚的能力,那么立贤确实不错,甚至可以达到“开明专制”的地步。
不过那根本不可能。
真是立贤那肯定是天下大乱,不管这个选择基础是限制在皇子,还是皇族。
除非选择基础扩大到全体公民,不过那也不叫专制制度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51
1/2
1
2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8 02:1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38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