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宋朝的几个人
性别:男-离线 110a
(高效率灌水机)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9
编号 324154
注册 2009-5-25
来自 青山


发表于 2009-5-26 11: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宋朝的几个人

王安石与司马光,苏轼都是老友了,而王安石变法时,司马光就反对王安石,因此闹翻了
苏轼虽然反对,但与王安石的友谊依然没有丝毫破裂,大家帮个忙,说说为什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梦幻军师
(邪恶大神)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7
编号 12073
注册 2004-7-17


发表于 2009-5-26 14: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王安石和司马光是老友?记错了吧?我记得有一本书上说,王安石最喜欢“拆字”,还写了本书,司马光见了说只有无聊人才会干这无聊事。至于晚年有没有交往我就不知道,至少我记得他们一直是不和。
至于苏轼,晚年是跟王安石挺F的,还相互写诗赞对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桃花岛主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93
编号 10528
注册 2004-7-9


发表于 2009-5-26 18: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几个人在人格上都是高尚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王安石与司马光政见之争不可调和,但并没有因此公报私仇。
王安石死后,司马光也病重,朝廷在商量给王安石的赠典时,司马光的建议起了很大作用:“介甫无他,但执拗耳。赠恤之典,宜厚大哉。”——王安石就是倔,别的也没啥(每次看到这里都要笑,司马牛又何尝不倔?
又苏轼乌台诗落难时,王安石也在金陵赋闲,虽政见不合,也上书相救。

北宋的政治环境可以说是历代最宽松的。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曾说——“枭韩琦、富弼之头于市,则法行矣!”其实细想话糙理不糙,变法不流血确实很难进行(变法本身利弊另当别论),但是王安石赶忙说:“儿误矣。”王安石这样刚愎的人,对政见不合者也只是撵出权力中心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9-5-26 18:5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9-5-26 19: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9-5-26 18:52 发表
北宋的政治环境可以说是历代最宽松的

神宗后已经呈现末世景象了,并不是不判死刑就代表宽松,元祐党人碑这种东西实在看不出任何宽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5-26 19: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09-5-26 19:17 发表

神宗后已经呈现末世景象了,并不是不判死刑就代表宽松,元祐党人碑这种东西实在看不出任何宽松

是啊是啊,搞党人碑的都不是好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回复 #5 阿巽 的帖子

跟历朝历代,尤其是大王朝对比一下才有结论,看看汉(武帝时丞相无善终、东汉党锢、外戚宦官互相杀)、唐(牛李党争、武元衡被刺杀、宦官挟持皇帝、兵变又见兵变)、明(这就不用说了)的文人政治环境,基本不用比了,连北宋的延续——南宋都没法跟北宋比,而北宋最宽松的时候仁宗时代更是造极。当然政治环境宽松与否与政治清明与否并无直接因果关系。

[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09-5-26 19:49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绛橙子

白衣郡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女官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30
帖子 1486
编号 98063
注册 2007-1-1


发表于 2009-5-27 13: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几人都是坦荡君子,固不能因公废私。

后来党争的一群人倒基本上都是混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非凡公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321383
注册 2009-5-8


发表于 2009-5-30 20: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说明他们人格高尚,胸怀宽阔,相当的民主了,不因爱好不同了不接受志向不同的朋友,但是他们的理想是一样的,那就是以天下为忧,为人民着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lgjbc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324214
注册 2009-5-26


发表于 2009-5-31 11: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三种不同的红色 2009-5-31 11:57 -50 灌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梦幻军师
(邪恶大神)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7
编号 12073
注册 2004-7-17


发表于 2009-6-5 08:2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倒是,苏轼不怎么说,王安石和司马光都很厉害,尤其体现在他们生活上面,王安石执行亲戚最好的那餐居然是烧饼,亲戚吃不下去他还抢过来自己吃,不浪费。司马光就直接建个破园子过生活,什么人都不来往。比较下晏殊、韩琦夜夜昇歌,真是~~当然,并不否认他们~只是在个人情操和修养,我觉得王安石和司马光很牛X达到了非人类的境界了,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胖果果
(盈虚谷主人: 三石先生)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6
编号 225738
注册 2007-10-9
来自 盈虚谷


发表于 2009-6-7 20: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是公私分明的表现。
不能因为政见不和就大打出手,至少这点明朝的文官集团就应该向他们学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by0421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17
编号 25883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9-7-28 11: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9-5-26 18:52 发表
王安石与司马光政见之争不可调和,但并没有因此公报私仇。
王安石死后,司马光也病重,朝廷在商量给王安石的赠典时,司马光的建议起了很大作用:“介甫无他,但执拗耳。赠恤之典,宜厚大哉。”——王安石就是倔 ...

能不流血还是不流的好,这么死斗,亡国的还少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穷志短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3
编号 330044
注册 2009-7-20


发表于 2009-7-29 01: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史书上对新党多有诬陷,新党的最大罪过就是打击旧党,至于旧党打击新党则被看成是理所当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9-7-31 23: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胖果果 于 2009-6-7 20:54 发表
我觉得这是公私分明的表现。
不能因为政见不和就大打出手,至少这点明朝的文官集团就应该向他们学习

人格高尚固然是一方面,但制度约束才是最根本的原因。在封建专制时代,北宋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游戏规则:这就是老赵给子孙定下的“不杀士大夫”这一基本国策。

用通俗的话讲,政治斗争之所以残酷,就是因为获胜的一方如果不趁热打铁把另一方整死,他就有机会咸鱼翻身;而重新翻身的这方为了避免重蹈对手的覆辙,必然会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就像当年成功复仇的勾践不会容许夫差的投降一样。

但是在北宋,在士大夫阶层废除死刑的游戏规则消除了这种看似不可避免的困境:获胜的一方不会担心自己有性命之虞,而如果将对手迫害得太惨,他一旦翻身可能会将这些“待遇”十倍奉还——毕竟,唯有从肉体上消灭对手才能杜绝这种可能性,但这又是规则所不允许的。北宋政治环境的宽松,根源就在于此“不杀”制度所形成的约束力。

所以,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恶也好,关键还是要有好的制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9-7-31 23: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9-5-26 18:52 发表
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曾说——“枭韩琦、富弼之头于市,则法行矣!”其实细想话糙理不糙,变法不流血确实很难进行(变法本身利弊另当别论),但是王安石赶忙说:“儿误矣。”王安石这样刚愎的人,对政见不合者也只是撵出权力中心而已 ...

如果是商鞅,他会毫不犹豫的这样做,这是他变法所以成功的原因,也是他后来惨死的原因。
王安石不是商鞅,北宋也不是嬴秦,所以政治生命结束了的王荆公,仍然可以放心大胆的安度晚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romadream
(罗马之梦)

靖远侯
忠正军节度使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407
帖子 6663
编号 331839
注册 2009-7-29
来自 NZ


发表于 2009-8-1 09: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人相轻,利差历代都是如此,也是可以理解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百灵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9
编号 36233
注册 2005-4-8


发表于 2009-11-10 10: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君子之交,坦荡荡.比起如今有些靠刨他人老底出名,为名利撕破脸皮大打出手的名文人们,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1-10 12: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就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北宋那几十年,范仲淹、张载、王安石、欧阳修、苏轼、程颐、程颢……哪个不是宗师级别的人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6
帖子 65638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09-11-10 13: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难道北宋就没杀过士大夫,貌似武将也很少被杀,除了后来的岳飞。。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五袋石果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712
编号 39495
注册 2005-5-24


发表于 2009-11-10 19: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似乎王安石和司马光曾经同时在权知开封府包拯那里做过官,算起来是同事。不知他们相处得如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unqiuchunqiu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6
编号 334442
注册 2009-8-13


发表于 2009-11-25 16: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都是文学家,所以关系好。不过苏轼给人害得很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asmine326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5
编号 351715
注册 2009-12-23


发表于 2009-12-24 09: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个是色子  一个是石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9-12-24 09: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09-11-10 19:14 发表
似乎王安石和司马光曾经同时在权知开封府包拯那里做过官,算起来是同事。不知他们相处得如何?

  司马光与王安石二人曾经做过同事。当时,他们俩一起在包拯也就是著名的包公包青天手下,担任群牧司判官,包拯则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群牧使。有一次,群牧司衙门里的牡丹花盛开,包公置酒赏花。司马光回忆说:自己素不喜酒,但是在包公劝酒时,还是勉力喝了几杯;介甫——王安石,也不喜酒,他不管包公如何劝,始终滴酒不沾,包公也拿他没有办法。司马光由此知道,王安石有多么倔头倔脑。

  关于与司马光之间的关系,王安石的说法是:与君实——司马光字君实,相处得既好,时日又久,只是对事情的看法每每不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常常各异。

  司马光的看法则悲观得多:安石待我历来淡薄,我因为和他几次同事的缘故,私心里总有些眷眷的同僚情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姚科双雄
(闽亲王领内阁总理大臣)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5
帖子 1471
编号 311185
注册 2009-2-15


发表于 2009-12-27 13: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政见不同,没有处理好的话,两人关系就大受影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宇文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0
帖子 1030
编号 19711
注册 2004-10-27
来自 千年帝都


发表于 2010-1-7 19: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君子坦荡荡 ,宋,大师辈出,但是文人终归无用,胡虏横行
小人长鸡鸡,明,汉奸辈出,即使是东林党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星义
(我星汉三又回来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50
帖子 4822
编号 78958
注册 2006-8-13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10-1-7 22: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听说王安石曾说过“沈括小人也”,不知是真是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阳居士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2
帖子 944
编号 195728
注册 2007-7-30
来自 江阳


发表于 2010-1-7 22: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影子之伤
(被遗忘的神灵)

白衣伯爵
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8
帖子 2628
编号 91045
注册 2006-11-12
来自 B7R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0-1-7 22: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时总觉得,历代中国士大夫们有个共同思路:做的事越多多错得越多,不做事就不会错...无为而治?...也不是指责,毕竟当时的观念就这样。王安石看到“三冗”,司马光就看不到么...只是司马光继续着不作为,而王安石决心变革。他们的分歧只是他们对待问题时的处理方法不一样而已...好象还有说过他们两家还是邻居的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10-1-8 10: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星义 于 2010-1-7 22:01 发表
听说王安石曾说过“沈括小人也”,不知是真是假。

沈括虽然科学上成就卓著,但是在政治上着实是个小人,捕风捉影搞文字狱的高手,乌台诗案就是他告发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7 09: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97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