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为将三世者必败”的说法,大家怎么看?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8-8-28 21: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为将三世者必败”的说法,大家怎么看?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了一个命题,即“为将三世者必败”。用今天的话讲,就是如果一个家族祖孙三代都连续带兵打仗,那么这个家族三代以后必然衰败。这个说法,与今天盛传的“富不过三代”的老话,颇有几分相似。

为什么“为将三世者必败”呢?司马迁在《史记·王翦列传》中借别人之口给出了一个解释:秦二世的时候,群雄竞起反秦,王翦的孙子王离奉命攻赵,围困赵王及张耳于钜鹿城。或曰:“王离,秦之名将也。今将彊秦之兵,攻新造之赵,举之必矣。”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後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后来,项羽救赵,击秦军,果然生擒了王离。

也就是说,“为将三世者必败”的原因在于:三代为将,杀伐太多,大伤后代rp,所谓前世孽债,后世来偿。

而蒙恬、李广等人的列传,也多次印证这一说法,如蒙骜-蒙武-蒙恬之后,蒙氏被灭;李广-李敢-李陵之后,李氏族诛。以至于班固在《汉书·李广传》中也评论道:“三代之将,道家所忌,自广至陵,遂亡其宗,哀哉!”

真是“将门风云后,三代终无名”!rp问题,从古亦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8-8-28 21: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根据rp守恒定律,补充下:三代为将但碌碌无为的,免疫;三代都是名将的,难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8-8-28 21: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idaneluo 于 2008-8-28 21:12 发表
根据rp守恒定律,补充下:三代为将但碌碌无为的,免疫;三代都是名将的,难逃。

耿弇一家,早就破了所谓的三代为将

耿氏自中兴已后迄建安之末,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遂与汉兴衰云。

不过可惜后代耿纪诛灭曹操不成反被夷三族.不过好待逃出了个耿弘.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08-8-28 21:3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8-28 21: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8-28 21:34 发表


耿弇一家,早就破了所谓的三代为将

耿氏自中兴已后迄建安之末,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遂与汉兴衰云。

过可惜后代耿纪诛灭曹操不成反被夷三族.不过好待逃出了个耿弘.

《后汉书·耿弇传》说: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而耿氏累叶以功名自终。将其用兵欲以杀止杀乎?和其独能隆也。

耿弇、弟弟耿国、耿国之子耿秉、耿夔,以及耿弇弟弟耿广之子耿恭,俱为名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0405cwk
(无昵称)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28
编号 283870
注册 2008-6-25
来自 东北老工业基地


发表于 2008-8-28 22: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我想知道开国将帅的后代在干什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8-8-28 22: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里所说的“碌碌无为”,并不等于升不了官、晋不了爵、娶不到公主。相反,中国自古代至今朝,“将门出将”现象非常普遍,“将门”与皇室通婚也很平常,但凭的是战功能力还是家门荫补,不言自明。北宋的灭亡,便跟将门的退化脱不了干系。

当然,不排除会出现一些如耿弇一样的例外,但这毕竟是少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邓仲华
(卧云居士)

秦国公
江南路经略使
★★★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
功绩 2830
帖子 19978
编号 5065
注册 2004-2-7
家族 现视研


常言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 但讨论原因尽归结于人品问题,不是正路啊 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8-8-28 22: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中哲理,委实复杂。人品之说,姑妄言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魏】-张辽
(文远)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291099
注册 2008-8-28
来自 逍遥津


发表于 2008-8-28 23: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了半天还是没人能解释啊  郁闷  本来想进来看下答案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凝望云涛

柳泉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677
帖子 1717
编号 42595
注册 2005-7-8
来自 魏武故乡
家族 古墓派


发表于 2008-8-29 08: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战争虽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偶然性的作用更大,仗打多了早晚要输的。
也许只要一次,就得把欠人的全还了。
也是姑妄言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张马黄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9
编号 257671
注册 2007-12-30


发表于 2008-8-29 10: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据说张良的祖宗七世相韩,做文官大概要好命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XR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7
帖子 1657
编号 49952
注册 2005-9-28


发表于 2008-9-17 20: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要做名将少不了战争,战乱能持续三代人不算短了,乱久了自然人心思治,一些本来有望打破“为将三世者必败”的名门之后因没大仗可打而失了机会。

俗话说“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就算常胜将军,自己人也会有所损伤,其中包括名将的一些后代,如杨家将。名将后代善战者多会上战场,可能会马革裹尸还,没留下后代,就算死前有后代,剩下孤儿寡母,做母亲的未必希望、有能力让儿子上战场做名将,留在家里生儿育女的往往是不相对不善战的。总的说,上战场的有效后代(指能再延续下一代的)少于其它人群。

如#10所言,常胜将军也有打败仗的可能,而一旦败往往会败得很彻底。自己的后代往往会死得七七八八,就算不死的,也可能因败仗受牵连,或灭族,或削职,失去带兵机会。要是君主好说话的,还可能出于保护香火不让带兵。

数代为名将的,往往会有一定的势力,要是摊上个猜忌心强的君主,一不小心就会被灭族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8-9-18 10: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白了是个概率问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折氏一门,代代为将,镇守麟府一百七十年,间或出时之名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9-18 10: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8-9-18 10:11 发表
折氏一门,代代为将,镇守麟府一百七十年,间或出时之名将。

貌似种家也一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9-18 10:32 发表


貌似种家也一样。

种家第一代名将种世衡就已经是仁宗时人,比不得折家从周世宗到宋高宗那么NB

种家成才率比较高,名将不少,世衡之后古、谔、谊、朴、师道及师中。

姚家跟种家也稍有一拼。姚兕之后麟、雄、古等。


折家从折德扆开始(实际上可以再往上数一辈,德扆之父折从阮在五代时就已经“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了,再往上还可以追溯到从阮之父折嗣伦,嗣伦之父折宗本……),第二代折御勋、折御卿,第三代折惟昌、折惟忠,第四代折继闵、折继祖、折继世,第五代折克行、第六代折可适、折可求,第七代折彦质。其后由于北宋灭亡,折家世居的府州为金人占领,就再没出什么将才。
折家属于党项人,从唐末五代就占据府州之地,是当地大族。后周时期,折家所居的麟府之地,北有契丹、东有北汉、南有党项更大的一支——定难节度使李彝殷,而折家与这三方均为敌,便依附中国,一直到宋初。后来北汉被宋太宗所灭,道路总算打通了。但继而又出现西夏。折家这块地方又成了北御契丹,西控党项的地方,常年征战不断,故而多出名将。史称折家“自從阮而下,繼生名將,世篤忠貞,足為西北之捍,可謂無負於宋者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9-18 14: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貌似杨家将中的佘太君的佘家,其实就是折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阿巽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07
帖子 9706
编号 47733
注册 2005-9-3
来自 善化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8-9-18 18: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9-18 10:32 发表


貌似种家也一样。

可怜靖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关内侯

Rank: 16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26
帖子 12566
编号 31412
注册 2005-1-29


这是典型的宿命论,“为将三世者必败”的原因我觉得不是因为什么杀戮过多而遭天谴,当兵打仗不杀人怎么做将军?杀的人多和做大将军是成正比例的。

失败的原因要从社会政治、为将者的心态等方面考虑,司马迁古人没什么科学的认识观,我们现代人不应该也相信什么宿命论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ool88moon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3
编号 183853
注册 2007-7-2


发表于 2008-9-19 14: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自身原因。
要知道成将才不是那么容易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将才。
“为将三世”么,那就从第一世说起,是名将。
那么名将的后代一定是名将么?未必吧?也许有基因影响,也许有耳濡目染,我们只能说,第二代成为名将的几率,也许比一般人大些,基础好些。可是一般人成为名将的几率多大?几百万人也许才能出一个,名将的后代即使几率大些,其实这个几率还是很小的。
到了第三代,还以“成为名将”去要求他,那就更不现实,甚至很可笑了。

2,宫廷斗争。
军事只是政治的延续。一个将军,即使是名将,也逃不过这条规则。
封建时代即使你再能打仗,政治头脑能一定好?要知道3代是个什么概念,3代都要求将军能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保住自身,不然别说名将了,人头落地都有可能。这涉及到党派、皇权、权臣……方方面面的斗争,一不留神,粉身碎骨。
封建时代的官场不是那么好当的。

3,时代因素。
不是战争时代,哪来将才?3代将才,战争起码100年吧?大多数良将出于战争四起的年代,这是事实。
如果没有持续的战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何谈良将?只能说,和平年代可能出现治军有方的人才,良将多出于战争年代。
可是历史上统一是大流,哪来那么多持续那么长时间的战争?

4,家也大,业也大,后世子孙胆也大,不丧身家不肯罢。


也许要求3代都为将军都比较难,要面对方方面面的危机,良将就更难了。
良将不是人做的,3代良将,更是近乎苛刻的要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atan193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269447
注册 2008-2-29


发表于 2008-9-23 00: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话说列就是所谓的“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车夫
(厄瑪奴耳)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03
编号 72388
注册 2006-6-12
来自 奇夢の楽園
家族 梁山泊


发表于 2008-9-23 00:5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上得山多终遇虎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08-9-24 10: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并非绝对,史记上就有许多超过三代的例子
吴子寿梦-诸樊-阖闾(达到顶峰)-夫差(先盛后衰,败光了),这是到了第四代。
晋的荀、栾、韩、赵、魏等等都远远超过三代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od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292972
注册 2008-10-1


发表于 2008-10-2 08: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益德张 于 2008-9-18 10:03 发表
说白了是个概率问题

正解,呵呵

明显是个简单的概率问题,还要讨论那么半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太虚一羽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0
编号 293147
注册 2008-10-2
家族 瓦岗寨


发表于 2008-10-2 17: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4 bod 的帖子

这根本不是概率问题
所谓乱世出英雄
天下大事合久比分分久必合
历史上持续时间较长的战争年代不过是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唐末加五代
所以楼上各位大哥列举的例外不外乎这几个时代
一个家族的基因传承能力是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第一代与第二带名将只后家族显盛
子孙联姻较多
且生平日久民不思战
受的锻炼比较少
而过多的联姻又使其家族免不了与派息有关的政治斗争
历史上除了魏晋时期是家豪门掌权
国灭而家不灭
其他时期一个大家族在政治中心的持续斗争中存活的可能大大下降
而超过三代的有几个是宋朝的
多起源于五代乱世
而后汉之时大族并起是魏晋政治形态的雏形
如果一个现象在历史上反复出现而且其反面典型不超过10%的话
我们认为此现象可作为规律性事件看待
顾名将不过三代之说可已成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太虚一羽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0
编号 293147
注册 2008-10-2
家族 瓦岗寨


发表于 2008-10-2 18: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希望楼主以及楼上楼下各位达人能对我的看法提出意见
谢谢
今天偶尔看到这个论坛
颇有相见很晚之意
论坛里强人很多
希望能多多指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eleo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0
编号 50913
注册 2005-10-11


发表于 2008-10-3 11:5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将不过三代。试问一家三代军功赫赫的将领哪能不受到当权者的猜忌,即使忠心一片,军队中的声望也是难以让最高统治者安心的。更何况,三代杀伐,结仇更多,政敌更多,能坚持过三代而存在的也是异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8-10-4 15: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太虚一羽 于 2008-10-2 17:59 发表
而过多的联姻又使其家族免不了与派息有关的政治斗争
历史上除了魏晋时期是家豪门掌权
国灭而家不灭
其他时期一个大家族在政治中心的持续斗争中存活的可能大大下降

这一点见解很独到,许多政治斗争(特别是抢班夺权)少不了军方的参与和支持。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5 06: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68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