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6-6 15:12 发表
司礼监是内朝,内阁也是内朝。这两个不过是皇帝的两个不同的秘书班子而已。
在内阁这个班子坐大后,皇帝不放心了,于是又建立了另一个秘书班子以制衡,如此而已。
内阁大学士当然是国家承认的官职,可是,这个官职的品级只有5品,这点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改变,也就是说,直到明朝灭亡内阁大学士这个官职在组织上,在制度上,在法律上都只是皇帝的私人秘书,这点从未有所改变。
只不过比较诡异的是,这个五品小秘书的权力却越来越大,以至于最后垄断了整个政府。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是国家行政体系出了问题,而不能由此证明这个小秘书就是合理合法的政府首脑。
所以,为了解决这种近似于荒谬的尴尬局面,直到明朝灭亡,都一直让六部尚书兼任大学士。
对红字部分,我还是有些不同意见。
内阁大学士品级虽低,但历来的大学士,都不是从六品官员升上来的。
在当大学士前,大都是六部的尚书、侍郎,是一品二品的大员。
所以,他们并非是五品小秘书,而是实实在在的一品大员。
司礼监首席太监和内阁首辅共同分享了丞相的权力,太监的确是实实在在的皇帝内臣,内阁首辅却是合理合法的政府首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