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袁崇焕之死是怎么回事?
性别:男-离线 王水木目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146736
注册 2007-4-25


发表于 2007-12-5 13: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袁崇焕之死是怎么回事?

一些书上说是中了很无聊的反间计(蒋干盗书),可也有一些人说这是乾隆为了说明朝该亡而编造的。而且对袁崇焕的胜仗有着不同的说法。
宁锦之战袁崇焕以7万抵挡皇太极一万,打了24天,最后因为毛文龙的骚扰,皇太极回军,在袁崇焕的奏折上说每天后金伤亡几千,可皇太极哪有这么多兵啊,而且功劳最大的满桂立功是在违反袁出城禁令的情况下打的,可最后袁把这功劳据为己有,而且把满桂放在三等功里。最后的守卫北京,皇太极绕过来的原因竟然是袁把当时防守的赵率调走了,打的时候,皇太极用主力攻打最忠诚的满桂部,使满桂部全军覆没,令人惊奇的是,满桂全身插着的箭中大部分是袁射的,袁崇焕竟然和皇太极夹击满桂,这不能不说是袁嫉妒满桂争权夺利的标志了。当时袁回军北京,崇祯并不是把他们全挡在门外,而是把满桂部放了进来,但对袁实在不放心,所以不让他进来。对了,还有努尔哈赤之死,一直说是因为中了18磅炮而死的只有袁崇焕本人,而实际中了18磅炮,恐龙都挨不过8天,可努尔哈赤竟然挨过了8个月,十分夸张。
对比一下袁崇焕和岳飞,袁崇焕死的时候被百姓争食其肉,而岳飞却得到全民怀念,袁崇焕被平反是乾隆朝后的事,此前无一史书说反间计等等东西。
这上面是我看到的另外的说法,我是真的不明白袁真正是个什么样的人,该不该死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tchfk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93
编号 90147
注册 2006-11-5
家族 肉肉门


发表于 2007-12-5 17: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于人性,需要辨证的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水木目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146736
注册 2007-4-25


发表于 2007-12-5 18: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事实是什么样的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7-12-6 09: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LZ是刚看完《窃明》最近的几章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水木目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146736
注册 2007-4-25


发表于 2007-12-6 10: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同道中人?
袁崇焕本来在我心中是个比较高大辉煌的形象,在那书里成了这样,而且摆明了史料,我于是比较郁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7-12-6 11: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现在这书写的……灰熊猫有点妖魔化文官集团的倾向了……不过明末的穿越小说中,这部相对是最有料的一部了。

至于袁的“高大形象”……大概《碧血剑》起的作用比较大……

满桂被箭的事情……袁故意杀他其实说不过去,要杀早就杀了,毛文龙都杀了,更何况他,不过倒也看出满桂一肚子怨气不是一天两天了……

至于崇祯给袁的罪状……说实话所言不虚……所以说有理想有气节不见得就能做大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水木目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146736
注册 2007-4-25


发表于 2007-12-6 11: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http://hiphotos.baidu.com/%BD%AD%BB%B4%BA%BA%D4%CF/pic/item/4af1b1fc2fb81e89b801a0f7.jpg
http://hiphotos.baidu.com/%BD%AD%BB%B4%BA%BA%D4%CF/pic/item/4af1b1fc2fb81e89b801a0f7.jpg
袁崇焕貌似也不是很有文官气节,公然歌颂魏忠贤,为其建生祠·········

[ 本帖最后由 fengxv 于 2007-12-7 20:5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uffalo

Rank: 2Rank: 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9
编号 77213
注册 2006-7-29


发表于 2007-12-6 20: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袁崇焕的箭法真是不错啊,不服都不行,就是力道差点。
“满桂全身插着的箭中大部分是袁射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伶州鸠
(心聋目盲)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东将军
功绩 73
帖子 4049
编号 4812
注册 2004-1-28


发表于 2007-12-6 21: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ffalo 于 2007-12-6 20:58 发表
袁崇焕的箭法真是不错啊,不服都不行,就是力道差点。
“满桂全身插着的箭中大部分是袁射的”

满桂声称是袁手下射的,身中五箭,三箭透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6 21: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伶州鸠 于 2007-12-6 21:02 发表

满桂声称是袁手下射的,身中五箭,三箭透甲。

偶查到出处了,是《明季北略》。

不过此事大有可疑之处。计六奇所言,估计是传闻。当时汉人恨袁崇焕入骨,甚至把他和秦桧相提并论,所以有以些丑化的传言在所难免。

估计计六奇闻此传言而写入书中,不足为凭。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12-7 01: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6 23: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王水木目 于 2007-12-5 13:42 发表
宁锦之战袁崇焕以7万抵挡皇太极一万,打了24天,最后因为毛文龙的骚扰,皇太极回军,在袁崇焕的奏折上说每天后金伤亡几千,可皇太极哪有这么多兵啊,而且功劳最大的满桂立功是在违反袁出城禁令的情况下打的,可最后袁把这功劳据为己有,而且把满桂放在三等功里。

这真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后金兵力只有一万?请问出自何史料?

最后是因为毛文龙的骚扰才回军?不可否认,毛文龙是有牵制之功,可仅仅牵制就能让后金撤军?《明史·袁崇焕传》:大清已于二十八日分兵趋宁远。崇焕与中官应坤、副使毕自肃督将士登陴守,列营濠内,用砲距击;而桂、世禄、大寿大战城外,士多死,桂身被数矢,大军亦旋引去,益兵攻锦州。以溽暑不能克,士卒多损伤,六月五日亦引还,因毁大、小凌河二城。时称宁、锦大捷。请问,这里哪有个毛文龙的字样?

满桂出战是违反军令?还是那句话:史料拿来。《明史·满桂传》:七年五月,大清兵围锦州,分兵略宁远。桂遣兵救,被围笊篱山。桂与总兵尤世禄赴之,大战相当。遂入宁远城,与崇焕为守御计。俄大清兵进薄城下,桂率副将尤世威等出城迎,颇有杀伤,桂亦身被重创。捷闻,加太子太师,世廕锦衣佥事。从哪看出满桂是违令出击?难道是从“与崇焕为守御计”一句中吗?

袁崇焕把功劳据为己有?此战后,《明史·袁崇焕传》中记载袁崇焕的奖励是“崇焕止增一秩”,而《满桂传》这记载满桂所受奖励是“加太子太师,世廕锦衣佥事”,怎么着据他人之功的袁崇焕奖励还不如被人抢占了功劳的满桂啊?

QUOTE:
最后的守卫北京,皇太极绕过来的原因竟然是袁把当时防守的赵率调走了,打的时候,皇太极用主力攻打最忠诚的满桂部,使满桂部全军覆没,令人惊奇的是,满桂全身插着的箭中大部分是袁射的,袁崇焕竟然和皇太极夹击满桂,这不能不说是袁嫉妒满桂争权夺利的标志了。当时袁回军北京,崇祯并不是把他们全挡在门外,而是把满桂部放了进来,但对袁实在不放心,所以不让他进来。

这个“赵率”应该是赵率教吧?后金军绕进来时,走的路是龙井关和大安口,这两个地方都是属于蓟州管辖,是蓟辽总理刘策的地盘,关袁崇焕什么事情?虽然袁崇焕名义上是蓟辽督师,但这地方他是管不到的。而赵率教在宁锦大捷后,移镇永平,次月,就驻防山海关,蓟州龙井关和大安口失守,又关赵率教什么事情?《明史·袁崇焕传》:“时所入隘口乃蓟辽总理刘策所辖,而崇焕甫闻变即千里赴救,自谓有功无罪。”这事情,赖不到袁崇焕头上。

满桂是被后金打的全军覆没,可赵帅教不照样战死沙场?莫非赵率教也是被袁崇焕和皇太极夹击而死的?笑话。《明史·满桂传》:无何,合战,世禄兵溃,桂独前斗。城上发大砲佐之,误伤桂军,桂亦负伤,令入休甕城。明明是城楼上打炮,误伤满桂,怎么扯到袁崇焕头上了?须知,这时候袁崇焕也在和后金激战。

按:满桂受袁崇焕箭之说,楼上有驳之。此事《明史》不采,当以其无稽也。

至于说崇祯放满入城,楼主您肯定吗?前面所举《明史·满桂传》中倒真有满桂军入城的记录,可惜进的不是北京城,而是瓮城,“城上发大砲佐之,误伤桂军,桂亦负伤,令入休甕城。”,楼主你不要说不知道瓮城是什么东西。

QUOTE:
对了,还有努尔哈赤之死,一直说是因为中了18磅炮而死的只有袁崇焕本人,而实际中了18磅炮,恐龙都挨不过8天,可努尔哈赤竟然挨过了8个月,十分夸张。

谁说是袁崇焕本人说的?朝鲜人的《春坡堂日月录》总不是袁崇焕写的吧?张岱的《石匮书》总不是夸袁崇焕的吧?怎么他们都说是被炮打死的?

至于反间计之说,我是有史书为证的,你说不是,也要举出史料来证明。否则,红口白牙说话,是服不了任何人的。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12-7 01: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lyst1983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8
编号 24262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7-12-7 13: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春坡堂日月录》这种垃圾就不用拿出来献丑了,当笑话书看看就好. 这本垃圾数里面还说宁远大战时候朝鲜使者就在现场呢,后来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人家朝鲜使者是半年后才去的宁远. 这本垃圾书里竟然能捏造出朝鲜使者在宁远大战时候与袁崇焕的对话……难道那个韩姓使者会穿越时空么?棒子YY历史果然是有来头的。


另外楼上的,袁崇焕抢满桂功劳的事,宁远一战只杀死敌军500多,而战后得到的首级只有200多,这些首级大多是在满桂所镇守一侧得到的,所以满桂认为这是他的功劳,可是袁崇焕把这些首级都算到了祖大寿的头上。你引用的明史说的是“七年五月,大清兵围锦州,分兵略宁远。”可是大家都知道宁远一战发生的时间是天启6年正月,按照后金的时间是天命汗11年。

袁崇焕抢满桂的功劳是宁远大战的事,你却把一年以后的宁锦之战拿出来胡搅蛮缠

[ 本帖最后由 flyst1983 于 2007-12-7 13:3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7 14: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flyst1983 于 2007-12-7 13:38 发表
《春坡堂日月录》这种垃圾就不用拿出来献丑了,当笑话书看看就好. 这本垃圾数里面还说宁远大战时候朝鲜使者就在现场呢,后来查了很多资料才知道人家朝鲜使者是半年后才去的宁远. 这本垃圾书里竟然能捏造出朝鲜使者在宁远大战时候与袁崇焕的对话……难道那个韩姓使者会穿越时空么?棒子YY历史果然是有来头的。

好啊,你说《春坡堂日月录》是垃圾,那请把证明过程写出来吧。总不能你说假的就是假的吧。何况这作者不是使者,而是翻译。

QUOTE:
另外楼上的,袁崇焕抢满桂功劳的事,宁远一战只杀死敌军500多,而战后得到的首级只有200多,这些首级大多是在满桂所镇守一侧得到的,所以满桂认为这是他的功劳,可是袁崇焕把这些首级都算到了祖大寿的头上。你引用的明史说的是“七年五月,大清兵围锦州,分兵略宁远。”可是大家都知道宁远一战发生的时间是天启6年正月,按照后金的时间是天命汗11年。

你看看楼主说的是那场战役?打了24天的是宁远之战?你倒是说说宁远之战怎么打了24天?

就说宁远之战吧。《明史·满桂传》:六年正月,我大清以数万骑来攻,远迩大震,桂与崇焕死守。始攻西南城隅,发西洋红夷砲,伤攻者甚众。明日转攻南城,用火器拒却之,围解。请问,粗体的那几个字怎么解?杀死500多人就叫“伤攻者甚众”?难道是张廷玉故意给清朝脸上抹黑?所谓500人,不过是后金攻上城楼被斩的首级数罢了,但要知道宁远之战主要杀伤是靠大炮的。难道你要袁崇焕没发一炮,就派人下去砍人头?战后,是后金打扫的战场,难道努尔哈赤会把阵亡者扔在战场上,好让袁崇焕去割人头?

《明季北略》中记述:“大兵方攻城,忽见被褥遍地,大喜,趋出争夺,城上望见,即以火箭硝黄等物掷于被褥上,火大发,扑之愈炽,火星所及,无不糜烂,延烧数千人”这是当事人亲眼所见,亲口所传,难道也有虚假?可怜这“延烧数千人”连死后都被无视。

QUOTE:
袁崇焕抢满桂的功劳是宁远大战的事,你却把一年以后的宁锦之战拿出来胡搅蛮缠

袁崇焕抢了满桂的功劳,所以满桂战后仅仅是“擢都督同知,实授总兵官。再论功,加右都督,廕副千户,世袭”?好家伙,被强了功劳都这么重赏,要是不被抢功劳,岂不要上天了。而满桂竟然“疏谢”,他有病啊?被人抢功了,还要再辞谢?

究竟是谁在胡搅蛮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 伶州鸠 于 2007-12-6 11:17 发表
现在这书写的……灰熊猫有点妖魔化文官集团的倾向了……不过明末的穿越小说中,这部相对是最有料的一部了。

至于袁的“高大形象”……大概《碧血剑》起的作用比较大……

满桂被箭的事情……袁故意杀他其实 ...

何止妖魔化文官集团,现在是一切荣耀皆归东江,关宁全军尽是饭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水木目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146736
注册 2007-4-25


发表于 2007-12-7 16: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努尔哈赤炮伤而死论者的关键证据《春坡堂日月录》质疑。

疑点一既然朝鲜译官韩瑗都知道努尔哈赤“先已重伤”,那么守卫宁远的最高统帅袁崇焕就应更加清楚,何况袁崇焕还曾派遣使臣前往后金营中察看过呢。但是,无论是袁崇焕本人报告宁远大捷的奏折,还是朝廷表彰袁崇焕的圣旨抑或朝臣祝贺袁崇焕宁远大捷的奏疏,其中都只字不提努尔哈赤受伤之事。

疑点二努尔哈赤战败于宁远,是1626年正月,至8月20日死,其间8个多月。从大量史料记载看,在这8个多月中,努尔哈赤并没有去治病,而是“整修舟车,试演火器”,并且到“远边射猎,挑选披甲”,积极准备再进攻宁远,以复前仇。4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5月,毛文龙进攻鞍山,后方吃紧,这才回师渖阳。6月,蒙古科尔沁部的鄂巴洪台吉来朝,他亲自“出郭迎十里”,全不像“重伤”之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水木目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146736
注册 2007-4-25


发表于 2007-12-7 16: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袁崇焕误伤满桂:
《崇祯实录》:“桂前被流矢,视之,皆袁军矢也。崇焕按兵不动,物论籍籍。” 《明季北略》: 清兵攻南城,崇焕复不战,独满桂以五千人与清一日二十战。清兵益盛,桂不支而走 ,经袁营,竟不出救。俄桂中流矢五,三中体,二中甲,拔视,乃袁兵字号。桂初疑清将反间,伪为袁号耳。及敌骑稍远,细审,果为袁兵所射,大惊,入奏。
《明史》:是城上的明军放炮误伤了满桂。《明史》编纂于乾隆年间,为袁崇焕平反昭雪对谁有利,不言而喻。

[ 本帖最后由 王水木目 于 2007-12-7 20:0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12-7 16: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别的讨论不掺和,不过这句没看明白。

QUOTE:
原帖由 王水木目 于 2007-12-7 16:43 发表
《明史》编纂于乾隆年间,乾隆本人曾说:“我朝为明复仇讨贼,定鼎中原,合一海宇,为自古得天下最正。”这句话耐人寻味,为袁崇焕平反昭雪对谁有利,不言而喻。

“我朝为明复仇讨贼”很明显是指为崇祯复仇,讨平李自成。
跟袁崇焕有什么关系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易建联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245342
注册 2007-12-5


发表于 2007-12-7 17: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是说是被皇太极用反间计害死的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DQ77916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41
编号 143956
注册 2007-4-21


发表于 2007-12-7 17: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到底袁崇焕是忠是奸还真是难解。倒是满清大辫子为其平反之举耐人寻味!
另外袁崇焕是个搞内讧的专家,居然先斩后奏了毛文龙,胆子不可谓不肥!
杀他时,几乎人人得而诛之,却少有士人为其辩护,可见为人还是不咋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lyst1983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8
编号 24262
注册 2004-11-14


发表于 2007-12-7 19:1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12-7 14:12 发表


好啊,你说《春坡堂日月录》是垃圾,那请把证明过程写出来吧。总不能你说假的就是假的吧。何况这作者不是使者,而是翻译。



你看看楼主说的是那场战役?打了24天的是宁远之战?你倒是说说宁远之战怎么 ...

《春坡堂日月录》不是垃圾,那你倒是告诉我天启7年才去宁远的朝鲜使者用了什么魔法才能和天启六年的袁崇焕交谈?时空穿梭么?明朝时期朝鲜使者每次来华都是有详细记载的,自己去查查纠知道棒子的书多么对不上号了,只有脑残的棒子才能YY出时空穿梭的故事来


另外,袁崇焕抢满桂功劳的就是宁远那次。满文老当写的明明白白,折游击备御2员,士卒500,至于明军得到的首级数只有200多点。至于伤员……明军统计战果素来没有伤员这么一说的。

至于你说满桂升官……按照明朝的规定,武将斩首数相当于自己属下兵力的百分之一就可以晋升一级,而且当时满桂是客将,战功要翻番计算,满桂在天启4年的时候就已经是就已经是都督佥事,领总兵衔,如果那200多首级不被袁崇焕分给关宁众将,你觉得他得升多少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中庸

白衣伯爵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镇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98
帖子 3728
编号 6419
注册 2004-4-2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7-12-7 19: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袁崇焕注定要背负太多东西的人。
让我想起了李陵
历史很沉重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wwwind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6
帖子 610
编号 32559
注册 2005-2-12


发表于 2007-12-7 20: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朝廷上当然没有士人来为袁辩护了。东林党被击溃了,哪还有士人的说话的地方。只有攻击,诽谤,落井下石。再说了,既然皇帝要杀袁,有几个敢顶帽的。
可是民间是有人的。
说到底,有脑子的人都会来想想,宁远城作为防御满清的最重要的要塞,他的首脑如果要叛变,放清兵入关,那不是易如反掌。清兵又何必取道蒙古入中原进行劫掠,舍近求远。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会这样做吗?难道皇太极是个不懂用兵的君主?绕开难啃的,从软处下手,就这么简单的问题。
反看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例子,清兵要从宁远、山海关要道入关非常难。

[ 本帖最后由 wwwind 于 2007-12-7 20:5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水木目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1
编号 146736
注册 2007-4-25


发表于 2007-12-7 21: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皇帝要杀不代表没人敢反对,看看岳飞死的时候韩世忠还会去反问呢,民间也歌颂岳飞啊,可袁死的时候百姓是争食其肉,而且杀袁的那几个罪名现在看也没什么不对或莫须有(罪名是擅主和议,专戮大帅,而没有什么通敌谋叛之类,反间计更是没影)。

[ 本帖最后由 王水木目 于 2007-12-7 21:2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 王水木目 于 2007-12-6 10:29 发表
同道中人?
袁崇焕本来在我心中是个比较高大辉煌的形象,在那书里成了这样,而且摆明了史料,我于是比较郁闷。

《窃明》最新几章,袁崇焕正式转职“后金细作”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冰清ぶ古龙水香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4
编号 247190
注册 2007-12-9


发表于 2007-12-9 01: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都是因为朝中有傻逼奸臣害的啊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fengxv 2007-12-9 10:34 -24 注意用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iaomatu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29757
注册 2005-1-7


发表于 2007-12-15 10: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岳飞主要是收复了失地,袁崇焕没有收复失地。岳飞如果使金兵兵临南宋首都,一样会招来痛恨。老百姓是愚昧的,文革时也有全民打倒刘少奇的时候。

袁的确是擅主和议,专戮大帅,但是之前崇祯就知道这些,却没有杀人,反而倍加恩宠,原因就是袁那五年平辽的大话。结果满清兵临城下,崇祯才发现五年平辽根本是不可能,丢了面子的崇祯肯定要找个替罪羊,于是袁就被问斩。

话说回来,我还是认为不该杀袁,因为除了他也没有更好更强的人可以对付满清,杀了他反而使众人心寒,汉奸更多。明清交锋几十年,明朝屈指可数的胜仗就那么几场,全都和袁有关。大家也都相信袁是对付满清的最佳人选。杀了袁的确如楚杀得臣而晋公喜,尽管确有可杀之罪,却只会使亲痛仇快。

反间计的有无无从确知,即使有也不是主要原因,最多是一个导火索。心结已经结下,迟早会爆发。归根结底是崇祯和袁的性格冲突。崇祯手下也不是没有能战之人才,如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吴三桂等皆为人杰,结果不是被崇祯杀就是自己被迫自杀或是变节。如崇祯有他祖先朱元璋的用人之道,中兴还是有望的。

李自成攻打北京时崇祯曾让吴三桂保驾但吴却迟迟不至,和袁的火速回援形成鲜明对比。崇祯临死前是否也想到了这一点?

袁不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军事家,也不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但他毫无疑问是一个爱国者,耿耿忠心天日可鉴,下场却未免太凄惨。这年头,为吴三桂汪精卫翻案者有之,指袁崇焕岳飞为汉奸者亦有之,实在是民族的悲哀。

QUOTE:
原帖由 王水木目 于 2007-12-7 21:19 发表
皇帝要杀不代表没人敢反对,看看岳飞死的时候韩世忠还会去反问呢,民间也歌颂岳飞啊,可袁死的时候百姓是争食其肉,而且杀袁的那几个罪名现在看也没什么不对或莫须有(罪名是擅主和议,专戮大帅,而没有什么通敌 ...

[ 本帖最后由 xiaomatu 于 2007-12-15 10:39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7-12-15 11:3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袁崇焕之死可以对比一个先例,就是嘉靖年间蒙古人曾经打到北京的庚戌之变。
对比庚戌之变崇祯杀袁崇焕是有例可循的:庚戌年,枢臣丁汝夔,督臣杨守谦,以失误军机律,本人处斩,妻流三千里,子铁岭卫充军

在己巳之变中和袁崇焕一起配葬的还有兵部尚书王恰。
庚戌之变嘉靖杀了枢臣丁汝夔,督臣杨守谦
己巳之变崇祯杀了枢臣王恰,督臣袁崇焕

这就是明朝的法度,因此杀袁崇焕并不存在冤不冤的问题,不杀反而是在枉法。从明朝法律的角度出发己巳之变后必须要杀王恰与袁崇焕对皇帝负责、给百姓交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12-15 11: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12-15 11:31 发表
袁崇焕之死可以对比一个先例,就是嘉靖年间蒙古人曾经打到北京的庚戌之变。
对比庚戌之变崇祯杀袁崇焕是有例可循的:庚戌年,枢臣丁汝夔,督臣杨守谦,以失误军机律,本人处斩,妻流三千里,子铁岭卫充军

在 ...

满清打到北京和袁崇焕有什么关系,又来乱套例子,如果满清是从辽土过,你杀了袁崇焕当然没人有意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xiaomatu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
帖子 1196
编号 29757
注册 2005-1-7


发表于 2007-12-15 12: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袁不是可不可杀的问题,事实上袁是可杀的,就凭他杀毛文龙一条就够了。但问题是该不该杀,如果崇祯能够预见未来的话他应该不会杀袁,这就证明杀袁是一个错误,一个令亲痛仇快的错误。一个对敌人有好处而对本方弊大于利的决定。类似的就是春秋时楚杀得臣,成得臣按罪也是可杀,但是人们后来都说杀错了。况且袁的功比成得臣还大得多,杀袁对明造成的损失比杀成对楚的损失大的多。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7-12-15 11:31 发表
袁崇焕之死可以对比一个先例,就是嘉靖年间蒙古人曾经打到北京的庚戌之变。
对比庚戌之变崇祯杀袁崇焕是有例可循的:庚戌年,枢臣丁汝夔,督臣杨守谦,以失误军机律,本人处斩,妻流三千里,子铁岭卫充军

在 ...

[ 本帖最后由 xiaomatu 于 2007-12-15 12:0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12-15 12: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谕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纵兵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又携潜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令刑部会字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
----------------------------------
貌似这个罪名,不仅仅是失误军机律.

与其说,杀袁与杀丁是明朝的法度,还不如说是明朝皇帝有找替罪羊的惯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9 14: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37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