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秦攻榆次三十七城,廉颇为什么不去救?
性别:未知-离线 明明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3
编号 187156
注册 2007-7-10


发表于 2007-9-22 21: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秦攻榆次三十七城,廉颇为什么不去救?

秦攻榆次三十七城,廉颇为什么不去救?  
十五年,以尉文封相国廉颇为信平君。。。。。。。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   
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间。   
十六年,廉颇围燕。以乐乘为武襄君。十七年,假相大将武襄君攻燕,围其   
国。十八年,延陵钧率师从相国信平君助魏攻燕。秦拔我榆次三十七城。十九年,   
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临乐与燕;燕以葛、武阳、平舒与赵。   
二十年,秦王政初立。秦拔我晋阳。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   
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   



第一问:秦攻榆次三十七城,廉颇为什么不去救?
第二问;魏对赵有大恩,为什么要取他的繁阳?

我一直认为第一问是廉颇的耻辱,仔细看了赵世家后,才知道,秦国是趁着赵燕大战之机,偷袭成功的。这和后来庞暖为赵将与燕大战之时一样,秦国趁机偷袭赵国之邺地:九年,赵攻燕,取貍、阳城。兵未罢,秦攻邺,拔之。
长平大战后,无赖的国家燕国总是在背后算计着赵国,可总是不成功。虽不成功,但也用了赵国不少精力。难以全力对秦。 从赵孝成王十五年(251年)一直到十九年,赵燕战事不断,给了秦国可乘之机。只至247年相互易土,五国合纵攻秦而罢。

第二问,为什么取魏之繁阳?魏国听从秦国的鬼话,把救赵的大恩人信陵君给撤了,赵国为了教训一下魏国,所以攻取魏国。(信陵君合纵破秦是在公元前247年,廉颇攻魏是公元前245;信陵君于公元前243年去世)信陵君和廉颇两个不得志的人大约在大梁相互感叹了一番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明明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3
编号 187156
注册 2007-7-10


发表于 2007-9-23 20: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廉颇攻繁阳,我想了想有几下几种可能:
1.繁阳靠近秦国,地势重要,与其让秦国得到,来威胁赵国,不如赵国来取.就如赵国取韩国的上党,长平一样.

2就是为了教训一下魏国,因为魏国撤了赵国恩人信陵君的职.

3试探式的假进攻,逼迫魏王重新启用信陵君;赵国来攻了,魏王害怕了,就得起用信陵君.可惜的是魏王受虐习惯了,宁可失地,也不用他认为有可能篡位的弟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碎魂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9
编号 91150
注册 2006-11-12


发表于 2007-10-6 11: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去了,就是被围点打援.秦军虎狼之师,更兼数量优势,后勤保障充足,将领出色.即使当时的匈奴对上了也要退避三舍.

廉颇对秦军的招数,就如同李牧对匈奴一样,以守为攻.不给秦军野战发挥特长的机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秦穆公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9
编号 256815
注册 2007-12-28


发表于 2008-1-8 15: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可能是廉颇持重之处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7 01:0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63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