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朝明朝优劣讨论合并贴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3-9-12 10: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直没有扔砖头的机会,嘿嘿,终于看到有批判清朝的同志了,于是马上拉开架式准备开打:

原来在哪里曾经见过一个给各个朝代打分的帖子,忘了,所以还得自己写,唉,记性不好是比较麻烦的。
中国历史上的大朝代,从秦开始,计有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8个大朝代(统一的朝代)。我将从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给八个朝代打分。其中军事,文化和经济都有一个最高的参照标准,为最高分十分。剩下的朝代按照和最高标准的比较来打分。比如大家公认唐朝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高峰,那他就是10分。宋朝文化也不错,所以可以打8分,以此类推。有一点需要之处,即一个王朝将要灭亡的时候的情况不被我们考虑在内,因为将死的王朝不是正常的王朝。

           军事            政治            文化           经济            总分
汉          9              8              8              8               33
晋          6              4              6              6               22
隋          6              5              7              7               25
唐          10             7              10             9               36
宋          5              8              8              10              31
元          10             3              3               5              21
明          7              5              6               6              24
清          8              7              7               8              30

军事:疆域,对外战争,统一战争的能力,及镇压民变的能力                                       
政治:国祚,是否有外戚,宦官当政,是否有民族歧视政策等                                       
文化:文艺,建筑,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经济:人口发展,财税,粮食产量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分析:军事一栏,唐有显赫的外战历史,元朝也是。当然元朝的国土更大。但是我一直不认为元朝是中国历史,写在这里,只为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已。宋朝是公认的文弱王朝,所以打分最低,只有5分。清朝初期及中期,有抗俄,抗蒙,抗藏等多项军事行为,军事不弱。如果有人非要讨论清末被八国联军侵略的历史,那么元朝末年明军在中原打元军也不赖。

政治:有清一代,是外戚,太监干政最少的朝代,也不像唐朝长期有藩镇的问题(初期有吴三桂等)。中期以后,清朝更是大力任用汉人。虽然一开始有屠杀百姓的记录,但是和汉朝的宦官,唐朝的藩镇比起来,7分比较正常。

文化:清朝有圆明园,颐和园,红楼梦满汉全席。明清小说,真正的顶峰是红楼梦和聊斋。如果唐朝有10分,宋朝9分的话,清朝的文化可以有7分。       

经济:中国人口在清朝开始突飞猛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至少不在汉朝之下(相对水平)。

综合而论,清朝排名在唐,汉,宋之后,而在晋,隋,元,明之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好像还见过有人把清朝排在唐朝前面呢!

虽然在具体评分方面有意见,但是我认为清朝排在晋、元、明之前是合理的,隋和秦历史太短,统治根基并未完全稳固,不应该加入排名。清朝的皇帝基本都有中等以上的才能,而且都有治理好国家的主观愿望,不管他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百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pengj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
帖子 614
编号 47
注册 2003-8-21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3-9-12 11: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江城子于2003-09-12, 10:50:48发表
一直没有扔砖头的机会,嘿嘿,终于看到有批判清朝的同志了,于是马上拉开架式准备开打:

~~

综合而论,清朝排名在唐,汉,宋之后,而在晋,隋,元,明之前。

小甘啊,我的光碟上有收录《明清到底孰强孰弱?》一文,你可以看看,这里节选一段供大家参考

1、回想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有一种名人是历代皆有,唯独清朝268年一个也没有的。那就是思想家。明朝的大思想家,我们所熟知的,有阳明先生王守仁,温陵居士李贽,梨洲先生黄宗羲,亭林先生顾炎武,船山先生王夫之。在《中华千年十大思想家》中,仅明一朝便占了一半之多,而整个”辉煌”的大清朝,连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很简单,因为清朝的制度,根本不许低下的人民有自已的思想!他们要的,只是唯唯诺诺,听话做事的奴才!

2、一直到明朝结束,我们整个民族还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还有勇于牺牲,顽强不屈的精神。终明一朝,都在与北方野蛮民族做着强烈的争战,从未有过妥协。明太祖甫一建国,就派大将军蓝玉出征塞北;明世祖四次御驾亲片,平定蒙古遗患;就算是景帝那样的懦弱,也敢亲自率军迎击瓦刺铁骑,虽然最后全军覆没,自已也被俘虏;就算是这样,明朝也丝毫没有屈服,而是另立新帝,奋力抗争;之后平定倭寇(不知道有几位明白就算是在与倭寇作战的同时,北方与野蛮民族的交战都从未休止过),抗日援朝,到后来崇桢皇帝时内忧外患,国事大急,还是拼力支持起八十万关宁铁骑。绝不与满清妥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3-9-12 12: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lipengj于2003-09-12, 03:57:04发表
1、回想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有一种名人是历代皆有,唯独清朝268年一个也没有的。那就是思想家。明朝的大思想家,我们所熟知的,有阳明先生王守仁,温陵居士李贽,梨洲先生黄宗羲,亭林先生顾炎武,船山先生王夫之。在《中华千年十大思想家》中,仅明一朝便占了一半之多,而整个”辉煌”的大清朝,连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很简单,因为清朝的制度,根本不许低下的人民有自已的思想!他们要的,只是唯唯诺诺,听话做事的奴才!

2、一直到明朝结束,我们整个民族还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还有勇于牺牲,顽强不屈的精神。终明一朝,都在与北方野蛮民族做着强烈的争战,从未有过妥协。明太祖甫一建国,就派大将军蓝玉出征塞北;明世祖四次御驾亲片,平定蒙古遗患;就算是景帝那样的懦弱,也敢亲自率军迎击瓦刺铁骑,虽然最后全军覆没,自已也被俘虏;就算是这样,明朝也丝毫没有屈服,而是另立新帝,奋力抗争;之后平定倭寇(不知道有几位明白就算是在与倭寇作战的同时,北方与野蛮民族的交战都从未休止过),抗日援朝,到后来崇桢皇帝时内忧外患,国事大急,还是拼力支持起八十万关宁铁骑。绝不与满清妥协!

1、兄台认为,在宋明理学的伟大作用下,我国还有可能有思想家吗?新中国到现在海没有一个思想家,嘿嘿。要责怪只能责怪朱熹程颐之流吧。

2、一直到明朝结束,我们整个民族还是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我怎么看不出来?我见到的是除了八股,一无所知的读书人;除了吸鸦片,嘛事不管的万历皇帝;“就算是景帝那样的懦弱,也敢亲自率军迎击瓦刺铁骑,虽然最后全军覆没,自已也被俘虏;”--这个景帝兄台也可以说的?  ,宦官当政,景帝有一分子啊。这么昏聩的皇帝,清朝哪里找得到的?
其实自从宋朝以后,中国人就被阉了,满人不过是被汉人同化了而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我也觉得清朝不过是将明朝的思想禁锢发扬光大罢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有明一代,立廷杖之刑,剥去了士大夫的裤子和尊严,桎梏沉沉。不是生逢末世,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早体无完肤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剑气漫天花满楼
(轩辕小小剑)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3181
编号 189
注册 2003-8-28
来自 轩辕帝国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3-9-12 14: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清朝的文字狱,明朝的厂卫感觉都差不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3-9-12 14: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剑气漫天花满楼于2003-09-12, 06:40:19发表
清朝的文字狱,明朝的厂卫感觉都差不多

厂卫针对所有人,类似于克格勃;文字狱主要针对读书人;

厂卫延续了整个明朝;文字狱主要在康乾期间。

不一样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剑气漫天花满楼
(轩辕小小剑)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43
帖子 3181
编号 189
注册 2003-8-28
来自 轩辕帝国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3-9-12 14: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那厂卫和武则天时期的告密风相比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3-9-12 14: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剑气漫天花满楼于2003-09-12, 06:50:01发表
那厂卫和武则天时期的告密风相比呢?????

厂卫制度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制度。从此中国人的思想被无情的禁锢。就像《1984》一样,当我们所有的思想活动都被禁止时,只能出现地下文学。英国有维多利亚地下文学,中国有明一代,士林最是秽乱。

武则天的告密风,似乎还不能称之为国家行为吧,没有厂卫那样有组织,有规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韦孝宽

代郡公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南将军
好贴 16
功绩 1213
帖子 4407
编号 20
注册 2003-8-20


武则天时期没有形成制度化的告密系统,基本上是靠一些特务在维持,武则天一倒就基本停止。而明朝已经系统化、制度化,明朝不倒,厂卫不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菜刀

东光侯谏议大夫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3
功绩 747
帖子 5065
编号 156
注册 2003-8-26
来自 北京


野马兄,被瓦剌军俘虏的明朝皇帝是英宗朱祁镇吧。景帝是英宗的弟弟啊,就是他任命于谦为帅,打退了瓦剌军的。

哈,江兄这块板砖显然是冲着我砸来的,受之有愧,却之不恭啊。  
中国人口在清朝确实突飞猛进,这是因为统治者在“虚其心而实其腹”也。在中央的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君主专制政治也达到了中国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清初政权机构的设置仿效明朝制度,在中央设内阁,置六部,同时还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这个会议里八旗每旗出三人,掌握着政府实权。会议的权力很大,决定了的事情往往皇帝都无法更改。
康熙在杀了鳌拜后,开始加强君主专制。雍正时设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的官员去执行。地方的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这样,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到乾隆时撤销;内阁也形同虚设。我国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我揣测:满洲人对统治这么大一个中国,这么大一个异民族,始终是有战战兢兢的心理的。从扬州十日,再到中央集权,再到荒唐的文字狱,无不可以看出这一点。可以想见满洲统治者夜里都睡不安稳,恐怕汉人起来推翻自己。于是,诸代皇帝事必躬亲,将大权都集中在自己一个人手里,不让读书人发表言论,同时更是闭关锁国。
清朝入关后的前几位皇帝,确实都可算是中国历史上最出色的几位,他们使下层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使工商业在初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这就好像把一个班的学生全都管教成两手背在背后,不许说话不许动。稳固是稳固了,前进的可能性也消失了。
皇帝都是独裁者,但没有像清政府这么变态的。清朝的前几个独裁者都是非常有能力的独裁者,这是清朝的幸运,也是全国人民的大不幸。
如果比的仅仅是封建王朝的优劣,那清朝排在前列我没意见。但是,我一直的意见就是作为一个政府,清政府是很次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3-9-12 17: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韦孝宽于2003-09-12, 03:19:13发表
好像还见过有人把清朝排在唐朝前面呢!

虽然在具体评分方面有意见,但是我认为清朝排在晋、元、明之前是合理的,隋和秦历史太短,统治根基并未完全稳固,不应该加入排名。清朝的皇帝基本都有中等以上的才能,而且都有治理好国家的主观愿望,不管他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百姓。

清排在唐前面显然是不合理的,初唐政治清明,誉为“贞观之治”,无论从各方面,清都无法与初唐相媲美,虽然有武则天后期乱政和唐末的安史之乱,但清朝的文字狱所造成的危害和思想禁锢有过之而无不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琅琊王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00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3-9-12 20: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觉得不能以是否有外戚,宦官当政作为评定为政优劣的标准,说白了他们和普通士大夫一样只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一支政治力量不应该普遍加以歧视。在某些方面宦官集团的表现也明显要比士大夫们行事优秀高效得多。
至于厂卫的行责,我也不想多说,他的存在自有他的道理,取缔了它自然还有其他机构衙门代行其值责。这本身就是国家机器进行统治运作的一部份,没什么黑不黑暗可言。据我所知清朝的十三监衙门就一直没有停止运作过。只是称呼更改一下,效果还是一样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3-09-12, 14:14:53发表
有明一代,立廷杖之刑,剥去了士大夫的裤子和尊严,桎梏沉沉。不是生逢末世,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早体无完肤了。

李贽不也死于狱中,徐渭不也发疯自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菜刀

东光侯谏议大夫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3
功绩 747
帖子 5065
编号 156
注册 2003-8-26
来自 北京


李卓吾是自杀的。自杀那天他先找人来给他剃了光头,然后趁剃头匠转身时,用剃刀抹了脖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google真是个好东西。

万历皇帝决定以“敢倡乱道”的罪名将李贽逮捕治罪:

   李贽敢倡乱道,惑世诬民,便令厂卫五城严拿治罪。其书籍
已刻未刻,令所在官司,尽搜烧毁,不许存留。如有党徒,曲庇私藏,
该科道及各有司,访奏治罪。

  万历皇帝的政令只有在迎合官僚集团的要求时才是畅通无阻的。
于是皇帝的军队立即出动,奔赴北通州(今北京通县),从被削职为
民的前御吏马经纶家中将卧病在床的李贽带走,关进了皇家的监狱。
对他的审讯也是严格按照万历皇帝的意图进行的,只要他交待其“敢
倡乱道”的思想言论问题,而丝毫也没有涉及关于他的桃色新闻。卧
倒在皇家法庭堂前的李贽对此作了简短的申辩:“罪人著书多有,具
在,于圣教有益无损。”奉旨审问李贽的大金吾笑这个老头子太倔强,
不复再审,建议皇帝判将李贽递解回原籍监视居住。万历皇帝对此迟
迟不作批复。而李贽,在此之前好几年就为自己选择了“荣死诏狱”
的最后归宿。万历三十年(1602年)三月十五日,李贽在吩咐侍者为
他剃头后取刀自割咽喉,血流遍地,尚未断气。侍者问他“痛否?”
李贽以指蘸血写道:“不痛。”侍者又问:“你为什么要自杀呢?”
李贽又写道:“七十老翁何所求!”三月十六日夜子时,李贽在狱中
与世长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堯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747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3-9-15 00: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江城子于2003-09-12, 10:50:48发表
一直没有扔砖头的机会,嘿嘿,终于看到有批判清朝的同志了,于是马上拉开架式准备开打:

原来在哪里曾经见过一个给各个朝代打分的帖子,忘了,所以还得自己写,唉,记性不好是比较麻烦的。
中国历史上的大朝代,从秦开始,计有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8个大朝代(统一的朝代)。我将从军事,政治,文化,经济各方面给八个朝代打分。其中军事,文化和经济都有一个最高的参照标准,为最高分十分。剩下的朝代按照和最高标准的比较来打分。比如大家公认唐朝文化是中国历史上的高峰,那他就是10分。宋朝文化也不错,所以可以打8分,以此类推。有一点需要之处,即一个王朝将要灭亡的时候的情况不被我们考虑在内,因为将死的王朝不是正常的王朝。

           军事              政治              文化              经济              总分
汉          9              8              8              8               33
晋          6              4              6              6               22
隋          6              5              7              7               25
唐          10              7              10              9               36
宋          5              8              8              10               31
元          10              3              3               5               21
明          7              5              6               6               24
清          8              7              7               8               30

军事:疆域,对外战争,统一战争的能力,及镇压民变的能力                                       
政治:国祚,是否有外戚,宦官当政,是否有民族歧视政策等                                       
文化:文艺,建筑,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经济:人口发展,财税,粮食产量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       


分析:军事一栏,唐有显赫的外战历史,元朝也是。当然元朝的国土更大。但是我一直不认为元朝是中国历史,写在这里,只为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已。宋朝是公认的文弱王朝,所以打分最低,只有5分。清朝初期及中期,有抗俄,抗蒙,抗藏等多项军事行为,军事不弱。如果有人非要讨论清末被八国联军侵略的历史,那么元朝末年明军在中原打元军也不赖。

政治:有清一代,是外戚,太监干政最少的朝代,也不像唐朝长期有藩镇的问题(初期有吴三桂等)。中期以后,清朝更是大力任用汉人。虽然一开始有屠杀百姓的记录,但是和汉朝的宦官,唐朝的藩镇比起来,7分比较正常。

文化:清朝有圆明园,颐和园,红楼梦满汉全席。明清小说,真正的顶峰是红楼梦和聊斋。如果唐朝有10分,宋朝9分的话,清朝的文化可以有7分。       

经济:中国人口在清朝开始突飞猛进,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至少不在汉朝之下(相对水平)。

综合而论,清朝排名在唐,汉,宋之后,而在晋,隋,元,明之前。

江兄打的分好象不太公平, 每个朝代都有她的兴衰史(明君,贤臣,昏君,奸臣)。

以在下之见, 打分的标准应为:

1。 朝代的长短, 在位君主贤明。(政治)(要把每个君主比较)

2。 文武人材多寡。 (文化教育)

3。 百姓的生活水平。(经济)

4。 版图的大小, 军队的强弱, 帅将的韬略。 (军事)

并应加上夏, 商,  周,  秦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司徒堯于2003-09-14, 16:13:43发表
江兄打的分好象不太公平, 每个朝代都有她的兴衰史(明君,贤臣,昏君,奸臣)。

以在下之见, 打分的标准应为:

1。 朝代的长短, 在位君主贤明。(政治)(要把每个君主比较)

2。 文武人材多寡。 (文化教育)

3。 百姓的生活水平。(经济)

4。 版图的大小, 军队的强弱, 帅将的韬略。 (军事)

并应加上夏, 商,  周,  秦国。

兄的第一个标准有些不妥。
1、朝代的长短, 在位君主贤明。(政治)(要把每个君主比较)
某家想说明一个问题,朝代长短对于这个朝代的评价实际上意义不大。如果杨坚死后,杨广未能篡权成功,和杨勇内斗,导致隋亡,兄以为隋应该如何?分似乎应该更高才是。

夏、商、周,多传说,少历史,不谈也罢。
秦不过替元做垫背,没有积极意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堯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747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3-9-15 02: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3-09-15, 02:02:14发表

QUOTE:
原帖由司徒堯于2003-09-14, 16:13:43发表
江兄打的分好象不太公平, 每个朝代都有她的兴衰史(明君,贤臣,昏君,奸臣)。

以在下之见, 打分的标准应为:

1。 朝代的长短, 在位君主贤明。(政治)(要把每个君主比较)

2。 文武人材多寡。 (文化教育)

3。 百姓的生活水平。(经济)

4。 版图的大小, 军队的强弱, 帅将的韬略。 (军事)

并应加上夏, 商,? 周,? 秦国。

兄的第一个标准有些不妥。
1、朝代的长短, 在位君主贤明。(政治)(要把每个君主比较)
某家想说明一个问题,朝代长短对于这个朝代的评价实际上意义不大。如果杨坚死后,杨广未能篡权成功,和杨勇内斗,导致隋亡,兄以为隋应该如何?分似乎应该更高才是。

夏、商、周,多传说,少历史,不谈也罢。
秦不过替元做垫背,没有积极意义。

朝代的长短体现位君主的政治能力, 自然和评价有关.

杨坚是以外戚起家, 靠篡权夺取的皇位, 他只能依靠严法和祥瑞治国(无功于天下), 并且疑心重重.  因此他无恩德于民间, 所以隋朝二世而亡.  如杨勇和杨广内斗, 这只能说杨坚(隋朝)的政治, 教育得分更低而以.

夏, 商, 周三朝虽然历史少, 但占天下的时间常, 应该算.

秦朝吗, 兄说到在理, 不算也吧. (只想起秦的名将白起, 孟明氏, 白乙等大将觉的有点可惜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大隋殷富,令人咋舌,不是杨坚之功?实际上某家也不喜欢他,因为他所篡北周,恰是某家最喜欢的一个国家。可是老小子还算得上一代英主,毕竟开唐治世,自杨坚始。杨广即位,穷奢极欲,屡征高丽无功,内外一团糟,唯独大运河加了少许分。没有这段历史,难道隋的得分不应该更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堯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747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3-9-15 03: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3-09-15, 03:10:00发表
大隋殷富,令人咋舌,不是杨坚之功?实际上某家也不喜欢他,因为他所篡北周,恰是某家最喜欢的一个国家。可是老小子还算得上一代英主,毕竟开唐治世,自杨坚始。杨广即位,穷奢极欲,屡征高丽无功,内外一团糟,唯独大运河加了少许分。没有这段历史,难道隋的得分不应该更高?

首先请问弓兄, 你是喜欢隋朝的富还是短??

隋朝富却是杨坚之功, 但这只能说明隋朝的经济搞的好(当然这和杨坚反对奢嗜也有关).

如没杨广这段历史, 隋朝更短, 得分更低.

注: 我说的比较是1代比1代, 2代比2代........   不是儿子和爸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自然是大隋之殷富,使某家心折。短算不得好处,认真计较起来,确是大隋不足之处。只是某家觉得这个作为朝代考核四大标准之一,未免有些草率。采用其他标准或者更加客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司徒堯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747
注册 2003-9-13


发表于 2003-9-15 04: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3-09-15, 03:51:24发表
自然是大隋之殷富,使某家心折。短算不得好处,认真计较起来,确是大隋不足之处。只是某家觉得这个作为朝代考核四大标准之一,未免有些草率。采用其他标准或者更加客观?

那该用什么呢??

偶以为作为君主的当首推政治, 其次是用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夏商不能算,周勉强可以。
评论一个王朝最重要的还是经济,我觉得民生应该放在第一位。政治清明与否,也是通过民生反映出来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3-9-15 18: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琅琊王于2003-09-12, 12:15:36发表
个人觉得不能以是否有外戚,宦官当政作为评定为政优劣的标准,说白了他们和普通士大夫一样只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一支政治力量不应该普遍加以歧视。在某些方面宦官集团的表现也明显要比士大夫们行事优秀高效得多。

这个,这个,兄台的论点也太大胆了吧?呵呵!

太监:身体有缺陷的人,一个不正常的人,心理往往是不正常的(不要说我歧视残疾人)。不能获得女人的痛苦,使得他们对获得金钱极其有兴趣,而对于治国来说这是不正常的。有清一代,对于太监的控制非常严格。除了末期有几个太监搞点小把戏意外,没有出现过太监干政的事情,从而保证了朝政不会有不正常的危险。

外戚:不用说了吧,因为自己是皇亲就跋扈的,很难有什么作为。你看看吕后那一堆猪头亲戚的功能。慈禧权倾朝野,却没有想吕老太一样,确实是慈禧的厉害之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琅琊王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2
编号 400
注册 2003-9-4


发表于 2003-9-16 13: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江城子于2003-09-15, 18:14:09发表

QUOTE:
原帖由琅琊王于2003-09-12, 12:15:36发表
个人觉得不能以是否有外戚,宦官当政作为评定为政优劣的标准,说白了他们和普通士大夫一样只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一支政治力量不应该普遍加以歧视。在某些方面宦官集团的表现也明显要比士大夫们行事优秀高效得多。

这个,这个,兄台的论点也太大胆了吧?呵呵!

太监:身体有缺陷的人,一个不正常的人,心理往往是不正常的(不要说我歧视残疾人)。不能获得女人的痛苦,使得他们对获得金钱极其有兴趣,而对于治国来说这是不正常的。有清一代,对于太监的控制非常严格。除了末期有几个太监搞点小把戏意外,没有出现过太监干政的事情,从而保证了朝政不会有不正常的危险。

外戚:不用说了吧,因为自己是皇亲就跋扈的,很难有什么作为。你看看吕后那一堆猪头亲戚的功能。慈禧权倾朝野,却没有想吕老太一样,确实是慈禧的厉害之处。  

君之言有点以偏概全之嫌哦!  
要找外戚宦官好的例子某家也不难找到啊!
如东汉的窦家的窦固,窦宪就都颇有贤名哦!一个经营西域重用班超,一个远征匈奴使漠北不复有王庭。
龙亭侯蔡伦便是“十常侍”之一。
明朝延拓海防的郑和。还有因革弊财政制度得罪了士大夫官僚集团而颇留“恶名”的刘瑾。
外戚宦官又岂能以只存过未有功的蓼无善类来定性。怪只怪修史之人多为无良士大夫清流罢了。
(PS:太史公也是被处过“宫刑”之人,当作何论呢?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你的爱在哪里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67
编号 853
注册 2003-9-17


发表于 2003-9-18 00: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每个朝代都是开始比较OK,经历的时间越长,问题就越多.
比较起来 清朝的皇帝没有几个是昏庸的,不过是制度和外部环境照成的清朝灭亡,假如在唐宋时期西方国家发展到工业时代不知道情况是什么样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山我独行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17
帖子 177
编号 219
注册 2003-8-30


发表于 2003-9-18 11: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江城子:卫青霍去病都是外戚集团的阿。

清朝皇帝的整体素质其实还真的是很不错,除了短命的,就是到末期也还都算说得过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江城子

太末侯
轩辕参合左使
谏议大夫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3
功绩 753
帖子 9896
编号 21
注册 2003-8-21
家族 轩辕少林寺


发表于 2003-9-18 13: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快乐的灌水员于2003-09-18, 03:39:09发表
回江城子:卫青霍去病都是外戚集团的阿。

清朝皇帝的整体素质其实还真的是很不错,除了短命的,就是到末期也还都算说得过去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出色的外戚或者宦官,而在于这种提拔国家高级行政官员的方法是错误的,是违反了科举出人的基本规则的,虽然其中可能是有比较出色的人物。就像狼牙山五壮士可以拿石块和可恶的倭寇大战,但是石头毕竟不是现代化战争的基本武器。

文人会误国,但是文人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外戚,宦官有时也能扶持国家,但是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贪慕权势,捞钱敛富。有明一代,基本上就是毁在宦官手里,倒是给清朝以极大的警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7 20:5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81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