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历史岂能胡来---读"破神"一文有感!, 历史岂能胡来---读"破神"一文有感!
性别:未知-离线 闲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92
编号 14660
注册 2004-8-4


发表于 2006-9-4 21: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历史岂能胡来---读"破神"一文有感!

ZT历史岂能胡来---读"破神"一文有感!

--------------------------------------------------------------------------------
作者:万里悲秋
http://www.langya.org/bbs/showthread.php?t=53740

首先,在此声明,悲秋所写文字并非针对广陵陈登,只是就事论事而已。酒后狂言,见笑了。

网上文字,近来流行翻案之风。读完思之,令人甚感奇怪。原来,历史也可以胡编一通,果然国人的思想是越发的进步了。忠的可以说成奸的,奸的也可以说成忠的。这也可以证明,在网上国人编改历史的能力,丝毫不低于日本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人的能力甚至要高于日本人。因为日本人只是修改对本国本族不利的历史,而国人却乐于修改已经盖棺论定的历史。佩服之余,仰天长叹:国人已无血性,诚然!

以前看过写岳飞的,也看过写文天祥的。精采呀,颠倒黑白,信口雌黄,大有西晋王衍之风,只是常此以往,不知要误的是什么?

今次,看到有朋友转了一篇写袁崇焕的文章,也很精采。不知袁英雄泉下有知,当做何感想。最近网上满口骂满清的愤愤们,在此处,真的不如那些他们口中所骂的满狗。因为,满清统治者还清楚谁忠谁奸,而愤愤们呢?满口维护中华文明,复我中华衣冠,却做着改史乱言的行径,不尽令人齿冷呀!(这只是针对笔者,请勿乱联系!)

那我就说一下破神一文的作者,是怎样强奸历史的。

一、最鄙视笔者行为的,就是胡编乱造、断章取义。列了那么多的史书,其实,真正能证明其观点,却几乎没有。为何有此说,笔者只是从书中取出一段关于记载当时情况的描写,然后,就自作主张的认为,这就是写书之人的观点,却漏了后面的评述,以及后人的观点与发生后的情况。再就是,有的书(《两朝从信录》)已经不在世面流传许多年,笔者都能找到,真是了不起,估计笔者是在历史博物馆上班,难得呀!而且,记述的只是当时杀袁崇焕的记载,后面的评论却没有了,真是咄咄怪事!不得不让人怀疑笔者的具心何在!

二、关于毛文龙此人,历史上早有公论。客观来讲,毛文龙此人是必杀不可。为什么这么说呢?明在皮岛设立东江镇,任命毛文龙为副总兵。天启六年以后,加授平辽总兵官,赐尚方剑,加封左都督。但毛文龙此人,只是发展自己势力,拥兵自重而已,绝非那种想为明廷开疆卫土之人。而且,毛好为夸大之词,天启三年上书兵部说:“得饷百万,明年可以灭奴”。二年后,后金未被消灭。又声称:“二年之间,有不平辽灭奴,复三韩之旧业,甘治欺君诳上之罪。”毛仅俘获敌方六人,却“谓之六万级”。更有甚者,杀辽民,以充敌首获赏。天启七年,上疏言所谓“不平者五事”,言其抗御强敌而衣食不足,同为边塞将士而待遇不一,赏罚各异,传言比其为安禄山、史思明,抹杀战功等,言辞极其激烈,请求派官代其职,向朝廷要挟。崇祯帝不明就里,下诏予以安慰挽留。毛疏于战备,却招商贩卖禁物,牟取暴利,一旦遇有战事,很少服从调遣,辽东总督袁崇焕对毛文龙十分不满,便上疏请求改变运往东江粮饷道,派遣部臣掌理东江粮饷,想借此控制毛文龙,毛即以兵将要哗变相威胁。像这样的主儿,弃国家安危于不顾,杀是应该的。文中还说,如果毛文龙不死,己已之变可以避免。这句话纯属胡扯!毛文龙在哪里呀?在皮岛(今朝鲜椴岛一带)!他既使不死,我想问一下,他怎样去增援朝廷呢?笔者连这个都弄不明白,让我觉得所写文字有点痴人说梦了。

三、笔者对当时明与后金的战略关系没有搞明白。笔者以为袁崇焕是养寇自重,其实只要是读过史书的人,就清楚当时的形势,是后金进攻,明朝防守。你以为明当时还是万历朝的国力吗?能主动进攻吗?开玩笑吧!只国内的起义军,就够明廷焦头烂额的。袁崇焕虽然也夸下了五年平辽的海口,但在事后他对下属的话语当中,承认此话只是“聊慰上意”。因为他清楚思宗是一个急功近利、遇事刻苛的主子。平心而论,袁崇焕所辖军队在明末算得上是最能作战的军队了。他经营的辽东宁远、锦州防线,令努尔哈赤都徒唤奈何,而且还在作战中受伤(有可能是致死的原因)。所以,后金的主攻路线,是绕过宁锦一线,从蓟门南下,进逼京师。1629十月下旬,后金军队距京师二三百里。但袁崇焕最大的战略失误出现了,他应该按孙承宗的意见,拒敌于顺义、蓟州、三河一线。而袁却错误的认为,应退守通州昌平,阻截后金军队。结果,后金没有阻截到,却令京师面临兵临城下的困境。此时的后金军队只是震慑一下明朝罢了,并没有能力攻下京城,统一中原。因为是长途奔袭,打的是出其不意。(袁崇焕坏在太持重,可见防守能力强的人,不一定会攻。)但是,袁崇焕的战略失误,为皇太极、范文程所定反间计的成功设下了有利条件。加上明思宗是个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主儿,袁崇焕最终死在了类似于三国演义蒋干盗书之类的低等反间计。可惜呀!不过,笔者好像连发生事件的地名、年份都没弄明白。好一个历史专家,真让俺这种历史盲领教了!

四、再说一下袁崇焕的为人。袁崇焕是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在天启六年做上了辽东巡抚。推荐过袁崇焕的吕纯如,曾评价袁为:不爱钱、不惜死。明代边将多爱敛财,就连戚继光那样的英雄也未脱此恶习,而袁崇焕对财富不追求,而且对士兵百姓,也很爱护。在明末,是屈指可数的好官员。既使在被杀之前的一段时间,思宗仍是以为“守辽非蛮子不可!”笔者口口声声举明史,我请问,明史袁崇焕传中,记载到:崇焕无子,家变无余资,天下冤之!此话怎讲呢?

可叹的是,就是这样的文章,却令一些人为之信服,以为此是真相。可惜忠臣碧血,被人诬之以黑。可见笔者比日本人更加的不如,因为日本人对自己的英雄,从没有加以诬写,并且崇敬有加。敢问笔者,你破的是谁的神呢?卑鄙者不知是谁?笔者还不如日本狗狗呢!

似此类胡编文章,悲秋不才,也能写个百八十篇。胡言谁不会呢?最后再加上一堆书名,也许就会有人上当呢!可惜笔者忘记这么一句话:莫须有,何以服天下!

[ 本帖最后由 闲汉 于 2006-9-4 21:1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9-4 21: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说句题外话,戚继光不敛财,他用什么去上下打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云飞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94
编号 51271
注册 2005-10-16


发表于 2006-9-5 07: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戚继光得以善终.

自古不爱财的将领,少见有好下场.积毁销骨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6-9-5 08: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闲汉的文章有理,

关于清灭朝鲜时,袁在干什么?那时候袁尚在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寂寞的烟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破虏将军
好贴 1
功绩 13
帖子 788
编号 26154
注册 2004-11-28


发表于 2006-9-5 09: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只是发现 现在破这个字好流行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6-9-5 10: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6-9-5 08:40 发表
闲汉的文章有理,

关于清灭朝鲜时,袁在干什么?那时候袁尚在乎?

如果说指的是天聪元年的事,那么他在经营宁锦防线

PS:戚继光死的时候很凄惨,很难说是善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苍颜凛冽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1
编号 79471
注册 2006-8-18


发表于 2006-9-5 15: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据我的考证,破神一文的作者为毛文龙之女毛东珠与神龙教胖头陀的后代,为他祖先翻案来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料峭春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75
编号 77602
注册 2006-8-1


发表于 2006-9-5 16: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诋毁袁督师是不得人心的,爱国主义无论哪朝哪代都是值得歌颂的。
袁督师进士出身,能具有军事才能而力拒满清,实明朝之福。崇祯刚愎自用,自毁长城,一手炮制了千古奇冤。
军事上的错误可以指出,人品上的操守不容诬蔑!!!

[ 本帖最后由 料峭春风 于 2006-9-5 16:0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星义
(我星汉三又回来了)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50
帖子 4822
编号 78958
注册 2006-8-13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9-5 20: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看过一个关于明朝官员的俸禄的文章,里面说到,明朝的官员实际上拿到手的薪俸,真是少的可怜,甚至于维持生记都不能。所以海瑞在后院种菜才能糊口。而在这种情况下,袁督师不管为文官为武官,都从不贪污,以至于死后家无余资。光冲这一点,就足让人敬佩不已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马的马甲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8
编号 75044
注册 2006-7-10


发表于 2006-9-6 12: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皇太极偷袭北京那次,那么大的动作,袁安插在后金的间谍会不知道?袁会不知道?

当然,说袁卖国是不会的,但是不是会利用这个机会,要挟一下崇祯,多要些军费呢?

个人猜测,个人猜测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知无畏
(神农有闲)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2419
编号 40211
注册 2005-6-4
家族 云水兰若


发表于 2006-9-6 13: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要挟一下崇祯也没什么不好,至少让他知道明朝的实力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强。可惜的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袁崇焕不过是一个稍微强点的普通人而已,不管怎么说他最后算是为国捐躯了,竟然还有人总喜欢拉出来鞭尸。
我想,现在很定很多人都明白了,为什么李敖说,如果我是日本人我也会去拜靖国神社。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民族英雄,可是一些人不仅不珍惜这些英雄人物,还去鞭尸,这些人和日本人比起来,还真是差了很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马的马甲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8
编号 75044
注册 2006-7-10


发表于 2006-9-6 14: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作为崇祯是不能够允许被臣下要挟的,君王都是如此.

大厦将倾,再伟大的人物就就是能减缓速度而不能改变结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下之大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2
功绩 13
帖子 330
编号 7247
注册 2004-5-1


发表于 2006-9-6 14: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袁崇焕是明朝北方真正的长城啊,
当年其受凌迟而死,死后被百姓分肉而食,只因为政府的定性与民众的自私。
时至今日,竟然还有人掘督师的坟,
天理何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风吹醒英雄梦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6
编号 81992
注册 2006-9-6


发表于 2006-9-9 00: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袁崇焕的能力和英名足以与岳飞,文天祥比肩.现在有些"中国人"就喜欢拿自己的民族英雄说事,好像先烈们欠它的,可耻,为什么不多骂日本人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哀江南
(哀江南)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82293
注册 2006-9-9


发表于 2006-9-9 06:0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无语中,敢问毛帅之前,大明可有东江镇?东江镇可是人家毛文龙自己带着家丁为大明打下来的!

敢问自萨尔浒之战后,明朝对后金第一场军事胜利是谁取得的?敢拿关宁的野战功勋和毛帅比比吗?

“铁山所留者,老弱及丽人耳!”“孰知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使非毛帅捣虚,锦宁又受敌矣!毛帅虽被创兵折,然数年牵制之功,此为最烈!”这些都是你家督师的原话!

兵部尚书王在晋更是说:“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宁锦之围解,文龙与有力焉。此出于崇焕之自陈,剧称其牵制之功,则文龙何可杀耶?文龙杀而虏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焕之祸,其真自取耳!”

王可是袁的恩人!


不救朝鲜这条,袁根本跑不了。

公元1635年(崇祯八年,)时,满军八旗共有牛录270,总计兵力为81000人;
公元1642年(崇祯十五年)时,满军八旗共有牛录319,总计兵力为95700人;
二, 蒙军八旗:
公元1635年(崇祯八年)时,蒙军八旗的组成为:
1, 正黄旗,旗主阿岱,兵力1356人;
2, 镶黄旗,旗主达赖,兵力1425人;
3, 正红旗,旗主恩格图,兵力800人;
4, 镶红旗,旗主布亦岱(额附),兵力为1016人;
5, 正白旗,旗主伊拜,兵力8090人;
6, 镶白旗,旗主苏纳(额附),兵力960人;
7, 正蓝旗,旗主武赖,兵力860人。
8, 镶蓝旗,旗主瑚什布,兵力913人。
合计:15420人。

这些都是崇祯8年左右的数据,天启年间后金军队人数只能更少!后金讨朝鲜,绝对是倾巢而出,而就在后金首都边上的袁大人在干什么?

“闻奴兵十万掠鲜,十万居守,何所见而妄揣夷穴之虚乎?我纵倾伍捣之,无论悬军不能深入,纵深入奚损于逸待之夷?”

哈,后金几乎倾国攻打朝鲜,袁还在这里说后金还有10万人。笑一个先。

最后不得已派了九千人跑到三岔河旅游,从三月出兵直到四月18日朝鲜战事结束。整整一个多月!

《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六。辽东经略王之臣奏疏:年来奴酋求和于西虏,而西虏不从;屈服于朝鲜,而朝鲜不受。一旦议和,彼必离心,是益敌以自孤也!近日,都官过通令处,虏鞭其背云:“汝汉人全无脑子,终日只说我等不助兵,汝却驮带许多金帛,着喇嘛替他吊孝求和,反倒教别人与他为仇,我等不如也投顺罢了。”据此,我将何辞应之?……注:虏指蒙古人;奴指满人

另外以市米则资盗这条重罪怎么不见楼主反驳?怕是反驳不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哀江南
(哀江南)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82293
注册 2006-9-9


发表于 2006-9-9 06: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另外看N多人拿反间计和太监说事,我给你们看点东西:

提督大坝马房太监杨春王成德为大清兵所获 口称我是万岁爷养马的官儿 城中并无兵将亦无粮饷 昨日选了一千匹马去了 还有一二百废马 次日 大清兵挑选百余匹用 大清兵将春等带至德胜门鲍姓等人看守 闻大清兵与满总兵战 得了马二百匹 生擒士将一员 次日各给书二封 一令春向德胜门投递 一令王成德向安定门投递 内言南朝万历时节屡次着王喇嘛讲和 总置不理 前些年袁崇焕杀了我们些人 我们恼恨得紧 又问毛文龙擒了台土兵 我们所以提兵到此 今要讲和 要以黄河为界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 《崇祯长编》卷十九 P1611至1612

哈哈,俺大笑两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哀江南
(哀江南)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4
编号 82293
注册 2006-9-9


发表于 2006-9-9 06: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最后,N多挺袁的人,甚至查博导都说自从袁被杀后,N多关宁军队投降,而且还写信给明朝将领,指责说“南朝主昏臣奸,陷害忠良。”

不幸的是,俺有幸在《明清史料》丙编里看到出处,原来信是耿仲明写给旅顺守将黄龙的,他们都是东江镇出身,毛文龙一手带出来的。整个完整的段落是这样的:

南朝主昏臣奸,陷害忠良,毛帅既忠且勇,尚遭屠戮。

哈哈,又笑。到底这个“臣奸”说的是谁?恩,这是个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齐心协力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1
编号 77261
注册 2006-7-29


发表于 2006-9-9 08: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马的马甲 于 2006-9-6 12:37 发表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皇太极偷袭北京那次,那么大的动作,袁安插在后金的间谍会不知道?袁会不知道?

当然,说袁卖国是不会的,但是不是会利用这个机会,要挟一下崇祯,多要些军费呢?

个人猜测,个人猜测而已.



难得批评小马一下,这次考虑不全啊。
皇大极偷袭北京这次,在探马来看,不过是大军又出动了,至于动向,要不断的跟随大军移动才知道。皇大极调军要偷袭一下北京也不会给每个士兵说我们这次目标是哪,士兵不过是跟着走罢了,知道目的地的肯定是核心的几个人。古代通信手段又落后,探马一个个报还需要时间,永远都有延迟性。

应该是不存在探马能准确预报后金部队将要运动到哪的可能,应该都是观察大军走了几天,方向在哪等等,这些情报报给袁,由主将来判断。当袁得到这些情报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几天后了。这就是时间差。

如果探马报道又准确,又有手机马上打给袁汇报,当然是好点。

至于要挟,你想,后金擅长的是野战,而袁靠的是火器喜欢守城有优势。这个袁比谁都清楚。没有到非必要的时候,绝对他不会去和后金打野战的。根本没有必胜的把握。或者赢面打的希望。
而且他回防就9000人,野战输的可能性非常大,他很可能就直接阵亡了。他都挂了,要想多要军费也该是他的继任者。如果这样来要军费,当时谁有把握野战必能赢后金。

看当时战况记载,袁差一点就死了,非常的惨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06-9-9 12: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真相只有一个
就算胡来你也不知道真相,有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马的马甲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8
编号 75044
注册 2006-7-10


发表于 2006-9-9 21: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齐心协力 于 2006-9-9 08:20 发表




难得批评小马一下,这次考虑不全啊。
皇大极偷袭北京这次,在探马来看,不过是大军又出动了,至于动向,要不断的跟随大军移动才知道。皇大极调军要偷袭一下北京也不会给每个士兵说我们这次目标是哪,士兵不过是跟着走罢了,知道目的地的肯定是核心的几个人。古代通信手段又落后,探马一个个报还需要时间,永远都有延迟性。

应该是不存在探马能准确预报后金部队将要运动到哪的可能,应该都是观察大军走了几天,方向在哪等等,这些情报报给袁,由主将来判断。当袁得到这些情报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几天后了。这就是时间差。

如果探马报道又准确,又有手机马上打给袁汇报,当然是好点。

至于要挟,你想,后金擅长的是野战,而袁靠的是火器喜欢守城有优势。这个袁比谁都清楚。没有到非必要的时候,绝对他不会去和后金打野战的。根本没有必胜的把握。或者赢面打的希望。
而且他回防就9000人,野战输的可能性非常大,他很可能就直接阵亡了。他都挂了,要想多要军费也该是他的继任者。如果这样来要军费,当时谁有把握野战必能赢后金。

看当时战况记载,袁差一点就死了,非常的惨烈。

我说过的,只是胡乱猜测而已。

不过,从地图上看,从后金出发,到蒙古,绕过长城,围北京,那不是一两天的事情,甚至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十月初五,清兵抵达喀喇沁青城,自青城行四天,到老河,兵分三路,分别从大安口、龙井关、洪山口入关。袁崇焕于十月二十八日得讯,兵分两路追截
清兵抵达喀喇沁青城已经是10月初五的事情了,从筹划起兵,到正式出兵之间尚有大量的时间,很难想象,后金里袁的间谍会一点也不清楚?即使间谍是10月5日才知道清发兵的情报的(这已经不能算是情报了,)那为什么要拖延到10月28日才把消息传出来?似乎是不可能的。


回防就9000人,野战输的可能性非常大,但皇太极冒的险更大,倾国而出,孤军深入,前有阻击后有追兵,补给是更谈不上的了,冒这么大的险,目的何在?下北京,夺天下?不可能,即使让他侥幸夺了北京,他能守的住?夺财宝抢人口?似乎也不妥当。

冒极大的风险,获得极小的收益,从皇太极一贯的作风来看是不会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力量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南将军
好贴 4
功绩 140
帖子 3762
编号 75235
注册 2006-7-12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06-9-9 21: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篡改和歪曲历史是可恶的.不尊重历史,以个人的好恶给历史和历史人物定性是可耻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风吹醒英雄梦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46
编号 81992
注册 2006-9-6


发表于 2006-9-13 18: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谁敢破本朝的"神",如有,佩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忽悠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1
编号 82724
注册 2006-9-11


发表于 2006-9-15 00: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小马的马甲 于 2006-9-9 21:19 发表



我说过的,只是胡乱猜测而已。

不过,从地图上看,从后金出发,到蒙古,绕过长城,围北京,那不是一两天的事情,甚至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十月初五,清兵抵达喀喇沁青城,自青城行四天,到老 ...

应该来说,间谍的情报也只能报道后金军开拔到哪了,至于他们没开拔的动向只能靠得到情报的人判断了。而且传递情报也有时间。

后金也可能出来只是掠夺,按常理判断,可能按以往经验掠夺完就会回去。后金反正习惯性的掠夺,他们进关的目的就是为了补给点。

只是没想到后金突然打了一次北京。

带9000回去嘛,我觉的,可能袁担心是调虎离山,而且明的骑兵数量并不多。

我觉的要不是因为那是北京城,袁其实正常情况是没必要回防的。袁也怕后金就是虚张声势也能把皇帝吓半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_Artemis
(冠子)

燕郡公集庆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6
功绩 895
帖子 8351
编号 68083
注册 2006-5-8
来自 雲夢山莊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6-9-15 02: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袁崇焕此人之所以会有争议,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生活的时代离我们是相对近的。就如炎黄区之前有关于吴三桂和施琅的讨论一样。一个已经定论的历史人物,因为日渐翔实的史料和网友们的YY,导致了翻案和“破神”的现象存在。而离我们相对较久远的,如楼上所说岳飞,文天祥之类,由于史料的残缺,他们的形象也因此比较公允。窃以为讨论某人是好是坏完全没有意义。因为人性本来是复杂的,任何更新更另类的论调,无非也是证明了人性复杂的特点而已。

——历史给人的最大的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人和教训 (柏杨语)

既如此,一个人是好是坏有什么所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任复之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37
编号 16346
注册 2004-8-25
来自 shanghai


发表于 2006-9-15 10: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确实如是,同时楼上的观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小马的马甲

Rank: 1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8
编号 75044
注册 2006-7-10


发表于 2006-9-16 20: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忽悠 于 2006-9-15 00:43 发表

应该来说,间谍的情报也只能报道后金军开拔到哪了,至于他们没开拔的动向只能靠得到情报的人判断了。而且传递情报也有时间。

后金也可能出来只是掠夺,按常理判断,可能按以往经验掠夺完就会回去。后金反正习惯性的掠夺,他们进关的目的就是为了补给点。

只是没想到后金突然打了一次北京。

带9000回去嘛,我觉的,可能袁担心是调虎离山,而且明的骑兵数量并不多。

我觉的要不是因为那是北京城,袁其实正常情况是没必要回防的。袁也怕后金就是虚张声势也能把皇帝吓半死。  

如果是掠夺的话,那么出动几千人就足够了,不需要出动十几万人,这么巨大的规模差异,间谍是不可能觉察不出的.

即使没有混入内部的间谍(应该是有的),即使从外部来看,倾国而出的部队和去掠夺的部队,从人数和装备上都是不同的.

而从后金首都出发,到袁的防线,只有100多里地,就是爬着过去,也不用20多天,按普通步行速度5公里/小时,10个钟头就到了,即使考虑到其他因素,3天内袁无论如何都可以获得情报.(如果用信鸽的话,2个小时就足够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萧云飞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讨逆将军
功绩 7
帖子 694
编号 51271
注册 2005-10-16


发表于 2006-9-17 08:0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可能性不大,据我所知,冷兵器时代,有大量的千里奔袭战例,别说一两个小时,就算十天半个月的,好多没反应过来是常事.而且如果真正要奔袭,肯定有佯攻,判断真假是非,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17 19: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我的这些文字,能引来诸位高人的探讨,不胜荣幸!在此,也谢过这位叫闲汉的朋友,不知相识否?

看了哀江南朋友的高论,只因是此文的原作之人,所以也想说上几句,不到之处请多指教.

我家督师之语出自哪本书,还想请教南兄?

我看的是明史,我家督师在史书中对小毛是这样说的:

崇焕曰:“尔有十二斩罪,知之乎?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专制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人臣之罪莫大欺君,尔奏报尽欺罔,杀降人难民冒功,二当斩。人臣无将,将则必诛。尔奏有牧马登州取南京如反掌语,大逆不道,三当斩。每岁饷银数十万,不以给兵,月止散米三斗有半,侵盗军粮,四当斩。擅开马市于皮岛,私通外番,五当斩。部将数千人悉冒己姓,副将以下滥给札付千,走卒、舆夫尽金绯,六当斩。自宁远还,剽掠商船,自为盗贼,七当斩。强取民间子女,不知纪极,部下效尤,人不安室,八当斩。驱难民远窃人参,不从则饿死,岛上白骨如莽,九当斩。辇金京师,拜魏忠贤为父,塑冕旒像于岛中,十当斩。铁山之败,丧军无算,掩败为功,十一当斩。开镇八年,不能复寸土,观望养敌,十二当斩。”
而毛文龙的反应是"数毕,文龙丧魂魄不能言,但叩头乞免。"
南兄,毛文龙此人,是有牵制之功的.但是别的事情不说,且说那拥兵自重,不听调遣,而且史料上也记载此人:顾文龙所居东江,形势虽足牵制,其人本无大略,往辄败衄,而岁糜饷无算;且惟务广招商贾,贩易禁物,名济朝鲜,实阑出塞,无事则鬻参贩布为业,有事亦罕得其用。

所以,杀之以肃军纪,有何不可呢?而且,袁崇焕在杀毛文龙之后:具牲醴拜奠曰:“昨斩尔,朝廷大法;今祭尔,僚友私情。”为下泪。乃分其卒二万八千为四协,以文龙子承祚、副将陈继盛、参将徐敷奏、游击刘兴祚主之。收文龙敕印、尚方剑,令继盛代掌。犒军士,檄抚诸岛,尽除文龙虐政。

那袁大人去阅兵,请问是毛文龙的部下多呢,还是袁大人的兵多呢.如果毛文龙得士心,为何连其子部下都没有反应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6-9-17 20: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万里悲秋 于 2006-9-21 14:57 发表
没想到我的这些文字,能引来诸位高人的探讨,不胜荣幸!在此,也谢过这位叫闲汉的朋友,不知相识否?

看了哀江南朋友的高论,只因是此文的原作之人,所以也想说上几句,不到之处请多指教.

我家督师之语出自哪本书,还 ...

哦?万里悲秋从琅邪过来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万里悲秋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3
功绩 38
帖子 421
编号 83463
注册 2006-9-17


发表于 2006-9-17 20: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好,再与南兄讨论一下征朝鲜一事,不到之处,还请南兄指教,小弟才浅,妄言一二了.

南兄所言征朝鲜一事,应是后金第一次吧.兄弟不用列出蒙八旗,因为征朝鲜只可能是第一次,既1627年那一次.而1635年,我家督师已经仙逝了好几年了.
而且,皇太极也不是倾巢而出的,他只是派阿敏率3万军去讨的朝鲜,史称:“丁卯之役”.以皇太极的谋略,不可能起倾国之兵去攻朝鲜,留后方以资明军.这是其一.
明军当时国力所限,守城自是有余,而进攻的实力不足.且1626年刚刚经历了宁锦之役.再说了,进攻与否是明廷指挥,如果袁崇焕未受命而出兵,不是找死吗?老兄,这事赖在袁大人身上,实在说不过去.此其二.

简单说一下对后金攻朝鲜的看法,不到之处,南兄见谅了,悲秋先道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6 06: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33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