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宋高宗担心什么?真是怕迎回二圣吗?, 兼答一些先生的话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9999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09-6-10 00: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顶个老帖。我曾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说说观点,还望各位指点。
关于迎回二帝,不是高宗求和的主要原因,影响最多也就占一成。不论回来之后的声望实力对比,能不能迎回这还是个重要问题,南宋得把金国打到什么地步才能迎回,起码也得尽复河南才有此可能。
最重要的因素还是,高宗自己信心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失掉了年轻时敢打敢拼的精神。一个人得到的越多,就越害怕失去,尤其像高宗这样历经艰苦,过上了相对安逸的生活,就有点不思进取了。更何况宋自开朝以来对北方少数民族都是败多胜少,昔日太宗倾全国之力尚大败,高宗害怕自己仅以南方一隅难敌北方。但是高宗没有考虑民心的向背,“蜀人所以助钱助粮者,只买一个不左衽”,可见当时的民心向背。
高宗本身就不是个英主,不是个杰出的帝王,没魄力,没胆识,也没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对自己生活的忧虑超过了对天下黎民的关心,悲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9999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09-6-10 00: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回复 #116 sincere32 的帖子

同意你的意思。指南宋缺乏用于北伐的安定的内部环境。不过不同意你的表述,”南宋不能恢复河山,本质是没有合格的相。“因为相也是皇帝任命的,南宋还是缺乏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宁宗北伐,确是有心无力,所用非人,叹。国家的命运放在一个人身上,真是悲哀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sd328785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314591
注册 2009-3-14


发表于 2009-6-12 17: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在下认为: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就说明了宋这个王朝的懦弱 因为重文轻武
但是在宋里有不缺乏高明的将领 只是重用与否
宋朝偏安一隅 也是咱们的文化反应了不会外侵
所以它是一个受人欺负的王朝
高宗这样做我估计有他自己的道理 他自己写一笔好字 成天弄文 说明他不是傻子
其实我们也不用在这里说他怎样 不过历史就是我们来评说的
我只想说 咱们不在高位 不是皇帝  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古语: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足以说明。我个人认为杀岳飞或许我们冤枉秦桧,或许是高宗让他杀的。功高震主是每一个文臣武将切忌的一点。
谢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献武王李承年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1
编号 3107
注册 2003-12-9
来自 青岛市


发表于 2009-6-14 23:4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只有两种人能解开历史上的政治难题!

一是当事者(即为当时当事的操作者),当然,这不太可能,如果他们没有留下即为可靠的内参或者日记笔录的话,我们对秘密无从知晓;

再一个就是现在的政治家!他们的思路和出发点和当时的政治家最为可靠,在深刻的学者也比之不足;他们作为政治家,一眼就能看穿历史上的难题的真相,因为他们也是这种事情的处理老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太一辰子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53
编号 72255
注册 2006-6-11


发表于 2009-6-15 06: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很简单,岳飞要是收复北方,手里又有了二帝,他就具备造反的资本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6-15 15: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掌权者总是把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当作至高无上的事情,朱元璋、毛泽东莫不如此,政治斗争从来是不讲仁慈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09-6-15 16: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6 马岱 的帖子

我觉得用统治者比统治阶级更准确

貌似外国是不承认阶级存在的,中学政治老师说的,天朝书本上我们根本没机会接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青龙白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3
编号 326268
注册 2009-6-7


发表于 2009-6-17 20: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点道理,不过历代皇帝那个不是是皇权如生命,只要皇权受到一点威胁,他们都会消灭,或许,他对岳飞本身就不满,骂他功高盖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穷志短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3
编号 330044
注册 2009-7-20


发表于 2009-7-22 21: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圣(二昏君)又不是金子银子,砸不烂烧不掉。
把金国打得急了,把二圣往城头一绑,你打吧,你一动兵马上砍了他们!
这样的话,谁敢动兵?谁动手,就是害死二圣的罪人!
刘邦不怕,刘邦是流氓,赵构敢不敢担这个流氓罪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穷志短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3
编号 330044
注册 2009-7-20


发表于 2009-7-22 21: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后来宋金和议,把赵构的老母和徽宗的尸体送回来了,一块回来的还有不少宫人,这些人指认了当时的柔福帝姬是假的。
钦宗却留在金国,说明赵构对钦宗的戒心还是挺严重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wly0530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223870
注册 2007-10-4


发表于 2009-8-9 15: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老帖,顶顶更健康。
高宗担心二圣是肯定的,除了上面说的他得位不正(莫忘陈东欧阳澈)以外,最关键的是他迎不回来。要是他真能迎回来,反而不怕了,这个楼主已经说得很清楚。
为什么迎不回来?因为金人不答应。人家早就算计好了,你只要打到黄河边上,就把钦宗放了,或者把钦宗的太子放了,这自己回来和你迎回来的差别可大了,高宗的声望最少在北方还远不能与钦宗比。这个时候,前边带兵的武将是个什么态度可就没人拿得准了。秦桧都能爬上相位,一切皆有可能。至于说高宗怕金人,也未必,他又不傻,绍兴十年已经稳占上风,自守颇有余。
所以说,高宗不怕迎回二圣,但金人手里的二圣却是他心中的痛,投鼠忌器是一定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idaneluo
(罗睺祭使)

太常丞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安北将军
功绩 264
帖子 2678
编号 40739
注册 2005-6-11
来自 九黎幽都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9-8-12 12: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对北伐战略的描述又让我想起了诸葛孔明,虽然蜀汉的地盘更小,但曹魏的版图却跟金国差不多。武侯北伐的思路,也是一路出秦川,一路向宛洛,再联络盟友出兵江淮,可惜这个计划半路就夭折了。

王夫之在《宋论》中,也对北伐做过一番构想,其思路如出一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9-8-12 16: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idaneluo 于 2009-8-12 12:22 发表
楼主对北伐战略的描述又让我想起了诸葛孔明,虽然蜀汉的地盘更小,但曹魏的版图却跟金国差不多。武侯北伐的思路,也是一路出秦川,一路向宛洛,再联络盟友出兵江淮,可惜这个计划半路就夭折了。

王夫之在《宋 ...

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也是东路扼守鲁南一线,中路战河南,西路出山西。
韩宋北伐也是东路出山东,中路出河南,西路出西北。
南明最后一次北伐也是延平王出闽浙江苏,晋王出湖广。
北伐战争也是一路出湖广入河南,一路从福建浙江江苏入山东,一路从西北直进河南。
抗日战争大反攻计划也是准备一路出两广闽浙,一路出湖广,一路从西北入河南。

这样看,南方北伐三路出击的计划,历史上是一直被认为是比较恰当的计划。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靓坤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8
编号 164334
注册 2007-5-25


发表于 2009-8-12 16:2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应该多看看《韩非子》,这本书可是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皇帝圣典”。
赵构之所以如此丧心病狂,无非两个字“权谋”

赵构不傻,面对99%的大臣要皇帝去做一件不想做的事?怎么办,当然要“无条件”的去扶植那1%的人。
秦桧也不傻,反正我已经背下了“千古骂名”的罪名,我当然得要在生前好好享受一把。
金兀术更不傻,占尽便宜,当然见好就收。


傻的是岳飞,在一个聪明皇帝手下当差,装疯卖傻、明哲保身才是自保之道。
最傻的是完颜亮,非得去逼人家“狗急跳墙”。

[ 本帖最后由 靓坤 于 2009-8-12 16: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nying726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335220
注册 2009-8-18


发表于 2009-8-18 07: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中。。。。。。。。。。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2 01: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89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