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刘备并非“轻敌”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8-21 11: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1:34 发表

我不是说的很清楚了,及打败刘备,计策多出自陆逊,众将当然佩服了,这就是“众将乃服”,之前众将轻视陆逊的原因已经很清楚了,是“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这里,事情不仅 ...

俺列举的史料,难道不是东吴诸将不了解陆逊的才能?

俺再问一句,东吴的人,他刘备又如何能了解得很清楚?在东吴诸将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凭什么刘备就不走眼,是不是你的强盗逻辑?
既然你说刘备没轻视,那么举提出谁举证,你的刘备具有知人之明,所以就不走眼,我已经驳过了,请你另找论据。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1:3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1: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1:34 发表

笑话,明明是你自顾自地说,居然你的回复有作用,这还让俺说什么好呢?

你的胡话不是重点,俺与你争个啥?《三国志》啥时说,刘备东征有多少兵了?《傅子》与《魏书》要比《资治通鉴》权威,这年头,有人无 ...

我之前说了,你所说的并非我的话所表达的意思,亦非我的逻辑,而你无视这些,一再重复你的观点,甚至将我对你的观点的驳斥也不加理睬,而我惟有将原帖奉回,并加以补充,已经做得很道义了,而造成这种事实是谁的责任?

我这里,只先否定你刘备之军四万人一说, 《三国志》其中直观的、不容质疑的就是蜀军前后有五十余营,即五万余众,这已超过了你所谓的“四万人”一说。至于《资治通鉴》,你可以去问杨文理,其是不是取材于《魏书》,而将本来的书信形式及“支党”二字省掉?《资治通鉴》作为宋代司马光的作品,是取材于各家史籍,整理而成,其并不比作为素材的《傅子》、《魏书》权威,这么简单的事实你都不清楚?

你的语文肯定是不及格的,《吴主传》先记叙道:“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而后面接着记叙道:“皆破之”,“皆”是“全”、“都”的意思,结合起来,就是陆逊部将军(陆逊督宋谦等)宋谦进攻蜀军五屯(营),全部击破。接着,后面又记叙道:“斩其将”,这个“其”起代词性,所指就是前面全都击破的五营,那么“斩其将”的意思就是斩五营之将。史书记述如此,非我所言,只是你的语文水平太差,怪不得别人。

《吴主传》的记述如此,你让我还证明什么?既然你承认其是指五营,那么斩五营将又是在说什么?

史书没有交代黄盖作为武锋中郎将所领,仅言“时郡兵才五百人”,郡兵不是武锋中郎将所领,这点你能否搞清楚?而且时郡兵五百不表示郡兵只能是五百,只是说当时郡内兵力不足,才五百,像李严,郡兵五千人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8-21 11: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1:48 发表

我之前说了,你所说的并非我的话所表达的意思,亦非我的逻辑,而你无视这些,一再重复你的观点,甚至将我对你的观点的驳斥也不加理睬,而我惟有将原帖奉回,并加以补充,已经做得很道义了,而造成这种事实是谁 ...

真服了你了,车轱辘话说得这么过瘾。还具有道义。
俺让你证明是五屯的将都斩尽了,懂不懂?
还有《三国志》里说的是50余营,仗打到那时,你得证明这五十余营就是5万多人。还有《魏书》说是支党,但《资治通鉴》可没说支党,资治通鉴参考的是史料,《魏书》难道是上战场查的?而且魏书记载的是孙权那么说的,你缠杂不清到这份上,俺没办法。
至于《资治通鉴》不如《魏书》《傅子》,俺只能说,您太有才了。

黄盖那个俺将史料贴上了,你还乱扯。行了,没时间与你乱扯,俺说了,你胜了。

PS,你这次出山,水平太高了,俺甘拜下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1: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1:37 发表

俺列举的史料,难道不是东吴诸将不了解陆逊的才能?

俺再问一句,东吴的人,他刘备又如何能了解得很清楚?在东吴诸将都不了解的情况下,凭什么刘备就不走眼,是不是你的强盗逻辑?
既然你说刘备没轻视,那 ...

“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因为“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为原因而“不相听从”是因为对陆逊的才能不了解?陆逊献计协助吕蒙破关羽、夺南郡,又自取宜都,功劳次于吕蒙,诸将会对其才能不了解?像程普,在赤壁胜后,共攻南郡,还轻视周瑜,几败国事呢!这也是因为对其才能不了解?而最终赢了,计策多出于陆逊,众将心中佩服,不是很正常的吗?

而刘备,其识人,绝非东吴诸将可比,而是孙权之类。像孙权轻视陆逊了?而刘备深知孙权的用人,比如陆逊、鲁肃、吕蒙等,都是绝好的例子,单从这一点,刘备便不会轻视陆逊。其次,陆逊并非无名之辈,东吴诸将轻视是因为“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刘备作为英主,能三顾二十七岁时人莫知的诸葛亮于草庐之中,怎么会轻视已经屡建功勋、声明远扬的陆逊?刘备轻视陆逊,这种可能性可以说根本不存在。好比你能分辨男女,面对性别特征显著的男人,你会看走眼?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2: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1:41 发表

这如何叫自相矛盾?原因在他人,与原因在你,这两个是两件事,它不矛盾。俺一直也在说,你去认爹是正常的,不是神经病,而且你认爹,贬低的是别人,不是你,说了多少遍了,你为何这么缠杂不清?

当然矛盾了,你既然承认“别人找你”,原因在于那个人,而“我找别人”,就似别人找你,原因自然也在我了,而你居然说原因在于我找的那个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好比别人打你,错在打你的那个人,而我打别人,错难道在于我打的那个人?你呀!不但语文水平太差,逻辑也大有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8-21 12:0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1:56 发表

“诸将军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因为“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为原因而“不相听从”是因为对陆逊的才能不了解?陆逊献计协助吕蒙破关羽、夺南郡,又自取宜都,功劳 ...

孙权是孙权,吕蒙是吕蒙,陆逊的表现,他们自然清楚的很,陆逊做的这些事,刘备如何清楚?陆逊击败刘备后,诸将才服,这说明如果诸将了解陆逊的能力,认为他能击败刘备,如何会不服?
你啊,不与你说了。俺就问你一下,你能认清男女,在隔着个屋子,你就能分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2: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1:56 发表

真服了你了,车轱辘话说得这么过瘾。还具有道义。
俺让你证明是五屯的将都斩尽了,懂不懂?
还有《三国志》里说的是50余营,仗打到那时,你得证明这五十余营就是5万多人。还有《魏书》说是支党,但《资治通 ...

史书记述陆逊部将军宋谦攻蜀五营,全都击破,斩五营之将,而我还需要证明?莫非史书说“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我也需要再证明?

营是军队编制,好比今日的师、团、营等,一营一千人,那么五十余营不是五万余人?这还需要证明什么?之前你说有伤亡,那么根据陆逊壁垒不战的策略,两军没有大规模的冲突,怎么会有伤亡?即便有,也不表示之初不是五十余营。

《资治通鉴》是取材于《魏书》的,其没有以孙权书信的方式,及未加“支党”,表示司马光给改了,这还不显然?《资治通鉴》取材于《魏书》,而将其改了,那么,其权威性还会超出作为素材、原始材料的《魏书》?这叫什么逻辑?你当司马光作为宋代人亲身亲历夷陵之战,以至于比魏晋人王沈、傅玄、陈寿还清楚这件事,所以是原创呢?

《黄盖传》记载得是“郡兵”,不是其所部,这你看不清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2: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2:03 发表

孙权是孙权,吕蒙是吕蒙,陆逊的表现,他们自然清楚的很,陆逊做的这些事,刘备如何清楚?陆逊击败刘备后,诸将才服,这说明如果诸将了解陆逊的能力,认为他能击败刘备,如何会不服?
你啊,不与你说了。俺就 ...

陆逊的种种行为是秘密活动?尤其是协助吕蒙破关羽、夺荆州,与刘备直接联系,刘备莫非是两耳不闻天下事?而且,孙权的用人,刘备还不清楚?其周瑜、鲁肃、吕蒙等全都是例子,而孙权既然能使陆逊担此重任,说明其就非同一般了,刘备会轻视?诸将轻视陆逊,这个原因我已经说了,是“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而并非对陆逊的才能不了解,请问,程普对周瑜的才能该了解吧?尤其是已败曹操于赤壁,共攻南郡之时?但还不是“几败国事”?在史书记载其原因,你的推测又于理不合、不充分的时候,当然没有意义,重复再多次也没有意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8-21 12: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2:12 发表

陆逊的种种行为是秘密活动?尤其是协助吕蒙破关羽、夺荆州,与刘备直接联系,刘备莫非是两耳不闻天下事?而且,孙权的用人,刘备还不清楚?其周瑜、鲁肃、吕蒙等全都是例子,而孙权既然能使陆逊担此重任,说明 ...

破五屯,斩其将就是全被损耗了,关公全军覆没,结果就有人逃回来了,向刘备禀报,天啊,救救我吧,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2: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2:15 发表

破五屯,斩其将就是全被损耗了,关公全军覆没,结果就有人逃回来了,向刘备禀报,天啊,救救我吧,这个世界上居然还有这种人!

“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这里记述得你还没明白?不是我怎么样,而是你语文水平太差,连“其”的代词性都不懂,而明白了之后也不承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8-21 12: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2:12 发表

陆逊的种种行为是秘密活动?尤其是协助吕蒙破关羽、夺荆州,与刘备直接联系,刘备莫非是两耳不闻天下事?而且,孙权的用人,刘备还不清楚?其周瑜、鲁肃、吕蒙等全都是例子,而孙权既然能使陆逊担此重任,说明 ...

又来胡扯了,程普是鄙视周瑜,看他不顺眼,不是轻视周瑜.又来YY逻辑了,混淆概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8-21 12:2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2:18 发表

“黄武元年春正月,陆逊部将军宋谦等攻蜀五屯,皆破之,斩其将。”这里记述得你还没明白?不是我怎么样,而是你语文水平太差,连“其”的代词性都不懂,而明白了之后也不承认。

是啊,关公全军覆没就有人逃回来了,向刘备禀告,而且这人,对这一切知之甚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8-21 12: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2:20 发表

是啊,关公全军覆没就有人逃回来了,向刘备禀告,而且这人,对这一切知之甚详!

这人肯定是陆逊派来的奸细,故意要挑起刘备的火,陆逊自己好出头的,担当大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2: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2:20 发表

是啊,关公全军覆没就有人逃回来了,向刘备禀告,而且这人,对这一切知之甚详!

你若去怪,就去怪《三国志》的记载好了,而你也说说,关羽几将逃回来了,及五营能有几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2: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8-21 12:19 发表



又来胡扯了,程普是鄙视周瑜,看他不顺眼,不是轻视周瑜.又来YY逻辑了,混淆概念。

那么,何以见得诸将就是“轻视”?
“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及吕蒙言“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与“或是孙策时旧将,或公室贵戚,各自矜恃,不相听从”有何区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8-21 12: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2:31 发表

那么,何以见得诸将就是“轻视”?
“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及吕蒙言“昔周瑜、程普为左右部督,共攻江陵,虽事决于瑜,普自恃久将,且俱是督,遂共不睦,几败国事,此目前之戒也。”与“或是孙策时旧将,或 ...

麻烦你看清楚,破刘备后,陆逊出大力,诸将还能轻视他吗,破曹操之后,周瑜出力最大,程普还能轻视他.别人的功绩在那里摆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2: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8-21 12:36 发表




麻烦你看清楚,破刘备后,陆逊出大力,诸将还能轻视他吗,破曹操之后,周瑜出力最大,程普还能轻视他.别人的功绩在那里摆着.



QUOTE:
又来胡扯了,程普是鄙视周瑜,看他不顺眼,不是轻视周瑜.又来YY逻辑了,混淆概念。

既然程普未曾轻视周瑜,那么根据东吴诸将对陆逊的态度及其原因与程普对待周瑜无异,那么,这还属于“轻视”吗?说话要讲究逻辑,自己好好想想去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3: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8-21 12:54 发表



你脑子看来被驴踢的不轻,周瑜只在打了赤壁之前当然是轻视,在赤壁之后还故意挑火,只能说明两人是性格不和.除了个人的YY,你还能讲逻辑,真是搞笑死了,时间不分.

这么快就原形毕露了?你的意思,难道不是程普未曾“轻视”周瑜,其与“诸将”对待陆逊的态度不同吗?而这个得根据什么判断?二者的原因及表现方式吧?经比较,无异,那么,既然程普未曾“轻视”周瑜,则诸将未曾轻视陆逊,反之亦然。而你自己发现了谬误,就表示你错了,程普依然轻视周瑜。你用到“鄙视”这个词,请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是“轻视”、“看不起”?连点基础语文知识都没有,只能和那位同流合污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3: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2:57 发表

这个原因,是你让俺解释自相矛盾的,所以这是你要求我主张原因,你应该先从你那着手,明白吗?在你不主张之前,你要求我主张,只能说明你错了。

我指出你的言论自相矛盾,而你进行“解释”,并主张“具体原因”。首先,我没要求你这么做,我并没有这样的言论,你自己主张的这个,得你自己举证,与我有什么关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8-21 13: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3:05 发表

我指出你的言论自相矛盾,而你进行“解释”,并主张“具体原因”。首先,我没要求你这么做,我并没有这样的言论,你自己主张的这个,得你自己举证,与我有什么关系?

俺指的这个原因,就已经解释了自相矛盾,而你要俺拿具体原因,就是要求俺这样做,因此,俺有权也要求你拿出具体原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3: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8-21 13:00 发表



这句话应该留给你自己,你看有人会去支持你吗.

现在在这里大谈资鉴的时间不如傅子,魏书
百度大谈,举的史料的权威不及《中国通史》、《百战奇略》

史料是你们自己读不懂、不理解,而作为有学之士的刘基、白寿彝自然比你们读得懂、透彻了,他们的意见尚且如此,我的怎么会错?《资治通鉴》取材于《魏书》,那么作为素材及原始材料的《魏书》其权威性会低于《资治通鉴》?这单纯是时间上的问题吗?

无知,就要多学习,卖弄无知,并非光彩的行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8-21 13: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3:03 发表

这么快就原形毕露了?你的意思,难道不是程普未曾“轻视”周瑜,其与“诸将”对待陆逊的态度不同吗?而这个得根据什么判断?二者的原因及表现方式吧?经比较,无异,那么,既然程普未曾“轻视”周瑜,则 ...

鄙视就是轻视,你到底什么语文水平,轻视应该属于藐视一类,就是根本不把你放在眼中.
说句实话,虽然我一直都藐视你,但你为了让我鄙视你可是煞费苦心呀,没办法,别人说的好,情愿让人鄙视,也别让人藐视.恭喜你,你做到了,我开始鄙视你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3: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3:08 发表

俺指的这个原因,就已经解释了自相矛盾,而你要俺拿具体原因,就是要求俺这样做,因此,俺有权也要求你拿出具体原因。

我已经说了,你的这个解释,并没有解释自相矛盾,因为你说具体原因,这只是一个模糊、空泛的概念,能拿这种概念去证明什么?好比我说,我没有打你,我有具体原因,而我却说不出这个具体原因,那么这个具体原因又如何证明我没有打你?因此,你得说明这个具体原因是什么。你连这点逻辑都不讲,不怕别人笑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3: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8-21 13:11 发表



刘基、白寿彝难道又读了什么秘本三国,还是什么轩辕无优的一手史料.

他们是根据《晋书》等史料理解而出的,是你们读不懂,还不肯承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8-21 13: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3:11 发表

我已经说了,你的这个解释,并没有解释自相矛盾,因为你说具体原因,这只是一个模糊、空泛的概念,能拿这种概念去证明什么?好比我说,我没有打你,我有具体原因,而我却说不出这个具体原因,那么这个具体原因 ...

你认为没有,是你的事,找俺做什么?我说过了,你去大街上,认爹是有具体原因的,而你这种举动,又是正常的,不是神经病,这就足够了,具体什么原因,你得先把你的例子中的原因拿出来,我才会拿。

这事地球人都明白,你不懂是你的事,不要找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8-21 13: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3:14 发表

他们是根据《晋书》等史料理解而出的,是你们读不懂,还不肯承认。

史书也写的孟达反后八日,司马懿到,司马懿在孟达未反时就发兵了. 我们还不会像你,90公里直接变500公里,别人张自忠的军队可比赤兔马还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3: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3:16 发表

你认为没有,是你的事,找俺做什么?我说过了,你去大街上,认爹是有具体原因的,而你这种举动,又是正常的,不是神经病,这就足够了,具体什么原因,你得先把你的例子中的原因拿出来,我才会拿。

这事地球 ...

谁主张谁举证”,拿个你自己都说不出“所以然”的“具体原因”当证据,这叫符合逻辑?你有见过这么证明问题的?这样,天下大乱矣!而且,你主张应你举证,要我先举出什么实例?我说曹操赤壁大胜,你要我举证,而我让你先举证,然后你才会拿,难道我是正确的?我从来就不曾主张这个具体原因,亦不需要它去证明什么,你好好想想,无知不要紧,连个健全人所应具有的逻辑条理性都不具备,那岂不太可怜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3: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7-8-21 13:18 发表



史书也写的孟达反后八日,司马懿到,司马懿在孟达未反时就发兵了. 我们还不会像你,90公里直接变500公里,别人张自忠的军队可比赤兔马还快.

史书还记载司马懿仅行军八日呢!这你怎么看不到?《中国通史》、《百战奇略》都是这么解释的,而他们是错的,就你这能把《袁子》言诸葛亮速进则三郡非魏国所有理解成诸葛亮速进,能攻到长安的人理解得正确?张自忠是一昼夜行180里,我还没说一昼夜行500公里呢!前者是事实,后者我搞错了,而我也承认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8-21 13: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1 13:21 发表

“谁主张谁举证”,拿个你自己都说不出“所以然”的“具体原因”当证据,这叫符合逻辑?你有见过这么证明问题的?这样,天下大乱矣!而且,你主张应你举证,要我先举出什么实例?我说曹操赤壁大胜,你要我举证 ...

我说的清清楚楚,你理解不了,认为我说不出所以然,是你自个理解力太差,不是我的事,所以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
如果你认为你自人上大街认爹是不需要原因的,那自然除外。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3:2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无忧
(彷徨的正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4
编号 165712
注册 2007-5-27


发表于 2007-8-21 13: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1 13:25 发表

我说的清清楚楚,你理解不了,认为我说不出所以然,是你自个理解力太差,不是我的事,所以建议你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

清清楚楚的事实是,你只拿出一个空洞的、没有实际内容的具体原因,而说不出这个原因是什么。好比你说我有史书证明曹操赤壁之战胜了,而你又拿不出来一样,这能证明什么?你没给出具体原因的内容,你让我理解什么?

[ 本帖最后由 东祖长离 于 2007-8-22 20:20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0 22:5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49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