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无知者于2004-06-30, 12:10:50发表
如果诸葛亮有不臣之心,“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句话能有什么约束力啊!如果刘备没有说“君可自取”,诸葛亮篡位就是不折不扣的谋反,本身就是不忠不义了,用得着非要套他说“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句话吗?再说,是诸葛亮的承诺效力大,还是刘备遗命的效力大呢?我觉得还是孙盛说得对:“苟所寄忠贤,则不须若斯之诲,如非其人,不宜启篡逆之涂。”以刘备的政治经验,不管他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他的动机都不是怕诸葛亮会篡位。
刘备遗命的效力恐怕有限吧,刘备让诸葛亮与李严通力合作,共辅幼主,可诸葛根本没把此话放在心上;刘备将刘禅托付于他,让刘禅事之如父,可诸葛并未对后主善加教导,培养其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反倒置其于不顾,除了一些大事必须刘禅盖章批准时才想起这位主上,平时也就是命心腹对刘禅严加看管,直到蒋琬去世后,后主才得以亲政;刘备临死前嘱咐诸葛马谡不可大用,让他留心观察,诸葛亮不也就当耳旁风了吗?以致后来用人不当,街亭大败,从而葬送了可以说是最有希望的一次北伐。
人是会变的,刘备在时,诸葛亮确实可谓“忠贤”,但刘备去世后,刘禅尚幼,主弱臣强,情况、地位的变化,安知他不会于刘禅不利?曹操刚出道时也可称得上汉室忠臣了,讨伐董卓,其他诸侯逡巡不进,只有曹操的态度最坚决,独自引兵与董卓部接战,几乎殒命,可后来不也将献帝当作傀儡,置于股掌之间,其子曹丕更取汉而代,这些刘备可是亲身经历过的。
刘备并非只有刘禅一个儿子,若刘禅不可辅,尚有其他子孙可继刘氏天下,何以就让诸葛亮自取呢?他就那么想把这份基业送给别人?前面分析过,这样做于公意味着汉室完全覆亡,于私则等于刘备用大半生打下的家业改名易主,此后蜀汉(不知诸葛亮取代后叫个什么名号)的存亡兴衰与刘家再无干系,这恐怕不是刘备想要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