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3 13:20 发表
“诸葛亮自贬右将军,行丞相事”既然你承认诸葛亮不是丞相,而是右将军,仅是行丞相的责任及权力而已,那么,王郎亦是如此。而问题是,诸葛亮自贬右将军,行丞相事乃是特殊情况,并没有废除或转移丞相的权力,因此这个“行丞相事”就是说,其依然行使着这些权力。而诸葛亮死后,刘禅就使尚书令负责国事了,及蒋琬为大司马、录尚书事,彻底地将权力重新分配,而向朗这个行丞相事,不过是行使着一些无关轻重之权,就好比许靖的司徒,并无实在权力。而其死后,连“行丞相事”的人都没有了,还谈什么蜀汉一直有丞相一职?刘禅正是不动声色地取消地丞相制。
别老是回避俺的问题。
是不是从来没有一级上将这个军衔?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3 13:20 发表
祠堂: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祠堂、祠庙、宗祠等。“文翁终於蜀 ,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絶。”这是指儿子祭祀父亲吗?而且,“诏为起祠堂”这话说的不清楚?若是儿子祭祀父亲而设立祠堂,至于这样吗?“小善小德而图形立庙者多矣”,莫非你看不到?
文齐的庙全国都有?还是建在京师了?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3 13:20 发表
“事之如父”说明了诸葛亮与后主的特殊关系,这种关系好比管仲与齐桓公的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的君臣关系,而你怎么就会往父子归结?
建之京师,又偪宗庙
诸葛亮既非后主之祖,又非其宗。后主凭什么在成都给他立庙?
你现在拿出“事之如父”,不就是想证明诸葛亮是后主一宗,有立庙资格么?
原帖由 轩辕无忧 于 2007-8-23 13:20 发表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曹魏功臣皆有受祭之处,而诸葛亮呢?由于没有受祭之处而使得“百姓遂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立了庙又设在沔阳,并且不再允许私祭。
曹魏功臣在哪儿受祭?百姓如果想祭祀他们是否得去太庙?
蜀人是因为感念诸葛亮才要求祭祀他,可不是因为没有没有受祭之处才因时节私祭之於道陌上。
如果按照曹魏的制度,百姓照样没有地方祭祀诸葛亮。
不再允许私祭,正是尊重诸葛亮。
百姓巷祭,戎夷野祀,不合礼节,也正是一种亵渎。
所以规定要正其礼。
况且断其私祀,以崇正礼是提出给诸葛亮立庙的人提出来的,
莫非他们也对诸葛亮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