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如果明代就遇到清末的情况,应该会好些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说什么“中国军队的士兵用鲜血和尸体战胜了日本的火枪兵”
老兄就没看到我这一段?
近有一篇老美的长文研究这个问题,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军事历史杂志),2005,69(1),pp.11-41.标题挺有意思,套用卧虎藏龙的英文,Crouching tigers, secret weapons: Military technology employed during the Sino-Japanese-Korean War, 1592-1598(卧虎藏(武)器,军事技术在1592-1598年中日韩战争中的应用)。文章认为虽然丰臣秀吉的军队在当时是最有战斗力的,但被中韩联军打败,是因为武器的原因。文章说那次战争是亚洲历史上第一次装备现代化武器的大规模野战。而且,推翻了流行的说法,即日军的失败是因为丰臣秀吉的死
是枪厉害还是炮厉害?怎么能忽略中国的火炮呢?中国军队没有般礼炮上战场的习惯吧。您既然了解日本史就应该知道,长筱之战并非单纯依靠火枪战胜骑兵,实际上织田、德川方面胜在人多和精密的战前准备。即使没有火枪那一仗的结局也基本不会改变。

由于火力上的优势日军野战根本不是明军对手,另:说到骑兵请别忘了马种的区别,日本马的大小略大于于大型犬类,无论是在负重、速度、耐力还是冲击力上都远远落后于亚洲大陆所产的马种,骑马作战的会输给骑狗作战的?因此说日本军队根本没有对付真正意义上骑兵的经验并不为过。
其他的不多提,明朝的言官说话不负责是出了名的,明军在朝鲜一有伤亡,弹劾的公文就如雪片一样飞到皇帝手上,假如入朝作战明军要是伤亡惨重朝中的言官们怕是连他们的祖宗三代都要搭上了。

说这场战争完全是李舜臣的功劳这是典型的朝鲜人心态。就像如今的板门店一样,当时谈判两方明明是中美,而在现在板门店的谈判桌上朝鲜方面偏偏只插了朝美两国的国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陶心
(失败的毛毛)

太常丞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293
帖子 5354
编号 31363
注册 2005-1-28
来自 吴地娄东南




QUOTE:
原帖由饭富昌景于2005-05-06, 10:56:02发表
   愤青就是愤青,说话拿不出证据来
什么。。。我可没有人身攻击啊  

我还真没有特指针对饭先生呢,您老人家自己跳出来了。   
   
不是我拿不出证据出来,而是对于某些人,我有时候不想在这个上面多罗嗦,点到为止罢了。由于最近正忙着赶其他东西,一时没空跟两种精神世界的人士(我还是没有特指)多讨论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东祖长离

安乐侯顺昌军节度使
★★★★★

Rank: 17Rank: 17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2331
帖子 3873
编号 38129
注册 2005-5-3


发表于 2005-5-6 19: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5-06, 14:44:30发表
您既然了解日本史就应该知道,长筱之战并非单纯依靠火枪战胜骑兵,实际上织田、德川方面胜在人多和精密的战前准备。即使没有火枪那一仗的结局也基本不会改变。

好象楼上这位很了解倭寇历史的样子。

咱对倭寇历史也只是略知一二,倒要请教这位高人:织田德川联军与武田胜赖军之间,长筱之战之前的一系列战斗,织田德川联军表现如何?

然后再请问:对付当时颇有盛名(仅就日本而言)的武田骑兵,不靠火枪,那么当时靠什么对付并且胜出?

楼上既然声明“即使没有火枪那一仗的结局也基本不会改变”,那就请教一下你的高见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anshengyu
(司徒鸾)

清河侯
谏议大夫

Rank: 16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北将军
功绩 738
帖子 4287
编号 615
注册 2005-4-14
来自 冰封里
家族 现视研


应该会好很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周仓仓

Rank: 4
组别 校尉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18
帖子 286
编号 3954
注册 2003-12-31


发表于 2005-5-6 20: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如果可以的话。
1.明朝一定坚持不了几年。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大概就会灭亡掉,或者出来个民族英雄什么的,多坚持几年。但顶多坚持到太平天国(或许是李自成)那会儿。{19世纪中晚期}
2.亡掉的中国一定会分裂。蒙古、东北、西藏、新疆甚至更多的地方会在各种殖民势力的扶持下分裂出去。{20世纪初期}
3.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会出现民族革命{1918+},成立独立自主的国家{民族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等领导}。但版图会比清政府小的多。
4.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经济、政治等可能会有长足的发展,也可能会收回一部分领土。
5.此时东北一定属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会在1937年以前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政府坚持的时间一定长于国民政府。中国政府一定会败,但不会亡。
6.共产党此时可能为合法政党,也可能是执政党。
7.到二战结束,中国为战胜国。因为少内战,所以可能会收复一些领土(东北){1945}
8.冷战开始,中国可能会中立。但国内的共产党一定会发动变革。此时的中国一定是美国的势力范围。
9.苏联一定会插手中国,中国也许会分裂,像德朝一样。或许会由一方统一。
10.到现在,中国的版图一定小的多,但经济会发达的多。
呵呵,狂想一下。大家指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墨者归来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29134
注册 2004-12-30


发表于 2005-5-7 01: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饭富昌景于2005-05-06, 10:56:02发表
    愤青就是愤青,说话拿不出证据来
什么。。。我可没有人身攻击啊  

好象你拿出来的也是“人间五十年”里现成的帖子吧?或者说是精选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饭富昌景

中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83
帖子 3473
编号 22892
注册 2004-11-7
家族 未成年黑帮


发表于 2005-5-7 03: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5-06, 14:44:30发表
说什么“中国军队的士兵用鲜血和尸体战胜了日本的火枪兵”
老兄就没看到我这一段?
近有一篇老美的长文研究这个问题,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军事历史杂志),2005,69(1),pp.11-41.标题挺有意思,套用卧虎藏龙的英文,Crouching tigers, secret weapons: Military technology employed during the Sino-Japanese-Korean War, 1592-1598(卧虎藏(武)器,军事技术在1592-1598年中日韩战争中的应用)。文章认为虽然丰臣秀吉的军队在当时是最有战斗力的,但被中韩联军打败,是因为武器的原因。文章说那次战争是亚洲历史上第一次装备现代化武器的大规模野战。而且,推翻了流行的说法,即日军的失败是因为丰臣秀吉的死
是枪厉害还是炮厉害?怎么能忽略中国的火炮呢?中国军队没有般礼炮上战场的习惯吧。您既然了解日本史就应该知道,长筱之战并非单纯依靠火枪战胜骑兵,实际上织田、德川方面胜在人多和精密的战前准备。即使没有火枪那一仗的结局也基本不会改变。

由于火力上的优势日军野战根本不是明军对手,另:说到骑兵请别忘了马种的区别,日本马的大小略大于于大型犬类,无论是在负重、速度、耐力还是冲击力上都远远落后于亚洲大陆所产的马种,骑马作战的会输给骑狗作战的?因此说日本军队根本没有对付真正意义上骑兵的经验并不为过。
其他的不多提,明朝的言官说话不负责是出了名的,明军在朝鲜一有伤亡,弹劾的公文就如雪片一样飞到皇帝手上,假如入朝作战明军要是伤亡惨重朝中的言官们怕是连他们的祖宗三代都要搭上了。

说这场战争完全是李舜臣的功劳这是典型的朝鲜人心态。就像如今的板门店一样,当时谈判两方明明是中美,而在现在板门店的谈判桌上朝鲜方面偏偏只插了朝美两国的国旗。

明军武器上的优势是绝对的,而将领方面则比日军将领差多了,就看看麻贵后来在萨尔浒之战的表现就知道了。然而事实就是事实,在陆地战场上,明军明显的是负多胜少,而且伤亡也较多。在人数占优势,武器占优势地位情况下还能打出这么个窝囊仗来,也没有必要往明朝脸上贴金。
传统的说法是日军的失败早在李舜臣的水军击败日本水军就已经注定了,前方的粮食都供应很紧。  日军派出的朝鲜征伐军也不过是所准备军队的一半不到,尚有30万大军集结在北九州随时准备渡海支援。所以说李舜臣是战争的最大功臣并不为过。
明朝的火枪的确厉害,可是将领却不会运用。在入朝初期李如松的骑兵部队确实给日军造成过恐慌,不过在后期日军将领小早川隆景也一样用铁炮打到李如松没有自信而转而和谈。

再者,你所说的美国人的文章只是一个观点,最好拿出另一方面的观点来讲。因为有些老美很奇怪,某些老美研究研究晋史,都说晋史中记载的肥水之战不存在。。。你信吗?

PS:当时火器虽好,但是威力远不能与现在相比,日军能运用好铁炮的主要原因也是将领问题。


PS:我也没有特指某些人,既然不想说,还会贴干吗?难道是喜欢让版主当水贴删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饭富昌景

中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83
帖子 3473
编号 22892
注册 2004-11-7
家族 未成年黑帮


发表于 2005-5-7 10: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至于大炮,威力虽打,但价格过高,就连明朝向葡萄牙买的17门红衣大炮就可以见出它的价钱。而且当时的大炮是实心弹,威力跟开花弹差远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孤江争鸣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
编号 38500
注册 2005-5-7


发表于 2005-5-7 11: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唐时最鼎盛,宋有外忧,明时国外发展很快。
顶部
性别:女-离线 wishine

Rank: 4
组别 仕女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59
编号 37050
注册 2005-4-18


发表于 2005-5-7 11:1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谈如果没什么意义,你也可以谈如果没有我,哈哈,还不如谈谈以后会怎样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无限夸大李舜臣的作用恰恰是不尊重事实的表现,朝鲜又不是沙漠,李舜臣即使在水陆断了日军补给,难道日军会蠢到不在朝鲜囤积粮食?议和并是因为龙山粮仓被烧日军军粮不继。明朝那边李如松根本就没这个权利,宋应昌是兵部右侍郎、经略备倭大臣,是朝鲜战场的明军统帅。不过主和的既不是李如松也不是宋应昌而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石星。所以当第二次入朝的时候“逮前兵部尚书石星下狱,论死。”入朝将领都没有受到处罚。

李舜臣的水军只在第一次战争中发挥了作用,第二次战争时朝鲜水军因日军偷袭损失惨重,实际在海上作战的是陈璘统帅的明朝水军
麻贵死在万历四十七年之前,他怎么还能萨尔浒之战?明朝入朝将领中唯杨镐是个窝囊废。
日军派出的朝鲜征伐军也不过是所准备军队的一半不到,尚有30万大军集结在北九州随时准备渡海支援
日本入朝兵力加本土能超过60W?要知道关原之战正面战场双方才投入16W人。再加上各地局部冲突,总兵力怎么也超不过30W啊。这一颗卫星可就是30W人的差距  

中国自南宋未期就出现了铁壳开花弹宋朝的《武经总要》有记载,震天雷这玩意儿在日本的《蒙古袭来绘词》中都有。明朝又不是没有轻型火炮,《武备志》中有虎蹲炮的记载。
再看《天津城志》记载,万历朝鲜战争期间,经天津道输送给东征军的武器有:押阵重炮一千六百七十门,小口径火器一万杆,小信炮三百三十三个,弩弓一万二千张,毡牌、竹牌各三百三十三面,弩箭六十万枝。其他明火药、毒火药、铅弹、铁蒺藜多的达到数十万斤,少的也要几万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饭富昌景

中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83
帖子 3473
编号 22892
注册 2004-11-7
家族 未成年黑帮


发表于 2005-5-7 13: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5-07, 12:16:05发表
无限夸大李舜臣的作用恰恰是不尊重事实的表现,朝鲜又不是沙漠,李舜臣即使在水陆断了日军补给,难道日军会蠢到不在朝鲜囤积粮食?议和并是因为龙山粮仓被烧日军军粮不继。明朝那边李如松根本就没这个权利,宋应昌是兵部右侍郎、经略备倭大臣,是朝鲜战场的明军统帅。不过主和的既不是李如松也不是宋应昌而是他们的顶头上司兵部尚书石星。所以当第二次入朝的时候“逮前兵部尚书石星下狱,论死。”入朝将领都没有受到处罚。

李舜臣的水军只在第一次战争中发挥了作用,第二次战争时朝鲜水军因日军偷袭损失惨重,实际在海上作战的是陈璘统帅的明朝水军
麻贵死在万历四十七年之前,他怎么还能萨尔浒之战?明朝入朝将领中唯杨镐是个窝囊废。
日军派出的朝鲜征伐军也不过是所准备军队的一半不到,尚有30万大军集结在北九州随时准备渡海支援
日本入朝兵力加本土能超过60W?要知道关原之战正面战场双方才投入16W人。再加上各地局部冲突,总兵力怎么也超不过30W啊。这一颗卫星可就是30W人的差距  

中国自南宋未期就出现了铁壳开花弹宋朝的《武经总要》有记载,震天雷这玩意儿在日本的《蒙古袭来绘词》中都有。明朝又不是没有轻型火炮,《武备志》中有虎蹲炮的记载。
再看《天津城志》记载,万历朝鲜战争期间,经天津道输送给东征军的武器有:押阵重炮一千六百七十门,小口径火器一万杆,小信炮三百三十三个,弩弓一万二千张,毡牌、竹牌各三百三十三面,弩箭六十万枝。其他明火药、毒火药、铅弹、铁蒺藜多的达到数十万斤,少的也要几万斤。

在朝鲜人民的反抗中,水道经常被骚扰的话,又如何囤积粮食?不过另一说来,明军倒是要在朝鲜囤粮节省军费,被朝鲜国王拒绝了。
麻贵的事我确实记错了,我就记着几个次展出深的将领到了萨尔浒之战的表现让人呕吐。
关原合战正面战场是30万,而日本其他地区的战场更是数不胜数,远远超过了30万这个数字。九州就有接近6万军队缠斗(保守数字,因为我没有找到资料显示锅岛直贸能调出多少兵)
关东上杉,伊达,最上。甚至连德川秀忠也算进去的话,也远远大于30万这个数

至于明朝的开花弹,我确实没有听说过,是否能给个详细的资料?明朝的炮火我所知道的只有两件事,一是传说中炸死了努尔哈赤,另一个就是吓的日将大友义统临阵托逃。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武经总要》
右双稍炮,用脚柱四(长二丈,径二尺二寸,仰斜三寸。后栗头至上扇桄二尺七寸),上扇桄二(长一丈,除仰斜,留六尺五寸),下扇桄二(长二丈五尺,除仰斜,留一丈一尺。自止扇桄至此一尺九寸),上会桄二(长一丈,除仰斜,留六尺五寸),下会桄二(长一丈六尺,除仰斜,留五尺。凿孔二,圆四寸,径一寸),鹿耳四,夹轴端(长一丈二寸,阔五寸,厚三分),罨头木二(长八尺,径七寸),楔二十(长一尺八寸,阔五寸,厚三寸),梢二(长二丈六尺,大径四寸,小径二寸八分),鸱头木一(长二尺五寸,阔八寸,厚三分),鹅项一(长五尺五寸),极竿一(长二丈四尺,径六寸),铁蝎尾二(长一尺二寸,每条重二斤半),铁束四(每个重七两,围七寸),狼牙钉十六,弦子二(长二丈五尺,每条十二子,用麻三斤),皮窝一(长八寸,阔六小,如鞋底样),絷索二十五(长五丈,每条用麻二斤半),拽索五十(长五丈,每条用麻五斤)。
  凡一炮,百人拽,一人定放。放八十步外,石重二十五斤。亦放火球、火鸡、火枪、撒星石,放及六十步外。二炮守则于团敌马面及瓮城内。
蒺藜火球,以三枝六首铁刃,以火药团之,中贯麻绳,长一丈二尺。外以纸并杂药傅之,又施铁蒺藜八枚,各有逆须。放时,烧铁锥烙透,令焰出(火药法:用硫黄一斤四两,焰硝二斤半,粗炭末五两,沥青二两半,干漆二两半,捣为末;竹茹一两一分,麻茹一两一分,剪碎,用桐油、小油各二两半,蜡二两半,熔汁和之。外傅用纸十二两半,麻一十两,黄丹一两一分,炭末半斤,以沥青二两半,黄蜡二两半,熔汁和合,周涂之)。

《武备志》我没有电子版,就摘抄《明史从论》的介绍吧。
爆炸类火器有:用于城防的石炮、击贼神机石榴炮等爆炸弹,万弹地雷炮、无敌地雷炮、伏地冲天雷等地雷,既济雷、水底龙王炮等水雷。它们的外壳大多用石、木、陶、瓷、土、铁,以及其他特殊材料制成。点火引爆方式有火绳点火、触发、拉发、定时爆炸、钢轮发火等。其中钢轮发火是机械式引爆装置,由戚继光于万历八年(1580),组织其部下修筑石门寨时创制而成,是地雷进入机械式引爆装置的重要标志。爆炸类火器既是除枪炮以外的大威力杀伤和摧毁性火器,又造价低廉,是明代火器研制者的重大贡献之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yanhy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01
编号 29347
注册 2005-1-1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5-5-7 16: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朝入朝将领中唯杨镐是个窝囊废?
不见得吧!萨尔浒之战中其实杨镐的大战略并不错,关键是四大总兵未完全执行好,若四路大军进度一致,努尔哈赤那套集中兵力攻敌一路的战略没有了可利用的时间差也就破产了,他即使攻破杜松部,其他几路若兵临赫图阿拉城下,以明军火炮之力与人数优势,破城不难。可惜杜老儿恃勇轻进。李如柏丝毫无其父兄之能,故意延误行期,又见敌就撤。因为言官压力,刘大刀等不到得力的四川兵到来就出战。马林又置手下将士不顾自己先逃,以至全军覆没。这种种原因加起来又岂能不败?再正确的战略假如执行不力,又能有什么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倦客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38532
注册 2005-5-7


发表于 2005-5-7 18: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 一个样子 看看明末的的状况就知道肯定只会更糟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navis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0
帖子 477
编号 37435
注册 2005-4-23


发表于 2005-5-8 01: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何以见得?明朝都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倾向了。

要不是清军捣蛋,说不定又早老外几世纪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唐皇帝之后
(武威大夫淮北招讨使兼兵马都总管)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339192
注册 2009-9-14


发表于 2009-9-14 22: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蟊贼 于 2005-5-4 21:07 发表
窃以为若明末崇祯时御外敌,且不论军事科技实力,单单从对敌态度上起码应该比满清强些。毕竟洪承畴那样的是少数,信奉明朝为正统的百姓反抗外族意识会更加强烈,国家也可以心无旁骛的一致对外,没有了满清的诸多 ...

9494,宁远战役袁崇焕几炮打跑后金13万并打伤努尔哈赤这点就可证明明朝有诸多优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火狐天下
(狐狸)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3973
编号 22694
注册 2004-11-7


推演一下,大概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太平天国在南方闹,英法联军打到北京城下,咸祯皇帝想和洋人议和赔款,结果消息一泄露,一大帮“硬骨头”在朝堂上大闹,皇帝没办法最后办了一个替死鬼向大臣们交差,和洋人血战到底。北京城破,皇帝想逃到热河,大臣不让他逃,结果皇帝在煤山吊死,清朝灭亡。太平天国北伐不利,又发生内乱,无力统一全国。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在南方剿匪,清亡后依靠手下的湘军淮军成为地方军阀,洋人分别扶植不同的势力,中国提前进入军阀混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楚凡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72
编号 15189
注册 2004-8-10


发表于 2009-9-15 07: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哈哈
思密达民族 早在05年 就在这贴里 发扬其“创造宇宙”之精神~\(≧▽≦)/~啦啦啦

还最像样的就是“朝鲜军队”   说这样的话 也不怕闪到舌头

真要最像样的是朝鲜军队 那为什么 会被侵略 为什么被侵略后要找别人帮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9-9-15 09: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的脑袋难道是长在下面的,真是奇谈怪论,原来被打得落荒而逃的日本,原来最后统治者都因此而被换掉的日本,竟然会比战胜国更厉害,原来战胜国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都是白痴,战败国无论士兵还是将领都是牛人,严重怀疑某人是思密达的后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9-9-15 09: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清朝是”宁予洋人,不予家奴”,明朝是“宁予满人,不予闯贼”,呵呵,我实在看不出明朝人有什么高明之处。

另外,建议楼主,如果真要建立独立思维和分辨能力,还是少相信一点评书的好。张国良的评书还说赵云枪挑北地枪王呢,过瘾到是过瘾,未免恶心了点。  

还有一点就是,老是有人拿明朝什么资本主义萌芽说事,呵呵,歇歇吧,别自欺欺人啦!

你这是在胡说八道了,终明一朝,即便是在京都被围困的时候,都没有放弃抵御外侮,明朝被李自成偷袭,原因也是大量主力部队北上抵抗外敌,假如是清朝,结果肯定是与外敌签订不平等条约,然后借外敌的兵来镇压国内,明朝即使灭亡了,山海关也还在明军手中。如果不是吴三桂投降,清朝是打不进来的,这与清朝后期的政策完全是相反的,阁下说话可不能不凭良心。

QUOTE:
根据爱国汉族主义者的观点:维族兄弟的确应该反抗新中国,藏族同胞独立是正确的,原因很简单,不能实行异族统治嘛!  不过如果这样的话,世界恐怕又要分裂啦,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个国家。各位不觉的有点乱嘛!

大明可以在朝鲜打败日本,也可以被几个倭寇一通乱打,更可以被几十万满族人给征服,我看不出有什么好的。至于中国地位的衰败,从明朝就开始了,没有赶上工业革命的步伐,就注定要被欺凌的。这个后果无论哪个民族当政都是一样承受的。而且,中国的闭关锁国是从明朝开始的,是被明朝的无赖皇帝给耽误的。连满族人都可以输,明朝政权还不可以输给谁呢?

什么叫明朝连满族人都可以输?那么世界连蒙古人都可以输是怎么回事?你把一个朝代最弱的时期拿来比,有意义吗?何况明朝输的不是满族人,是自己内部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luke19821001 于 2009-9-15 09:2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黄巾军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2
功绩 14
帖子 385
编号 65207
注册 2006-3-25


发表于 2009-9-15 09: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笑死人了,还谈明朝对洋人。你先打赢满族人好不好,神勇无敌具备高度现代化的明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111111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145956
注册 2007-4-24
来自 四川成都


发表于 2009-9-15 11: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楼上读史先,明亡于李自成,而不是满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9-15 11: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111111 于 2009-9-15 11:35 发表
楼上读史先,明亡于李自成,而不是满清

南明亡于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9-9-15 15: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先不说南宋赵构的水平,且看看我大明后代,堂堂的弘光帝表现如何吧。


甲申除夕,朱由崧“悄然不乐,
亟传各官入见。诸臣皆以兵败地蹙俱叩头谢罪。良久,曰:‘朕未暇虑此,
所忧者梨园子弟无一佳者,意欲广选良家,以充掖庭,惟诸卿早行之耳。


摘自顾诚《南明史》

意淫大明王朝大战洋人也太不实际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胖果果
(盈虚谷主人: 三石先生)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6
编号 225738
注册 2007-10-9
来自 盈虚谷


发表于 2009-9-15 16: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至少在武器方面,明朝还是有进取心的。
清朝就别谈了,一个太后就让整个国家万劫不复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9-9-15 17: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南明就不要说了吧,历史上根本不承认这种“朝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黄巾军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2
功绩 14
帖子 385
编号 65207
注册 2006-3-25


发表于 2009-9-15 18:4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zh111111 于 2009-9-15 11:35 发表
楼上读史先,明亡于李自成,而不是满清

麻烦你先读读史书,辽东战场明军是唯恐精锐不够,主要是打仗打得好的军队都往辽东调,为了啥,不就是因为打清军打不过嘛。

至于李自成张献忠,就是个陪练升级的家伙,洪承畴卢象升都被他们的经验值灌饱了才敢跟清军打,结果呢。。。

只不过让大顺军占了个便宜。恰好在松锦大战之后,北方明军主力被清军消灭的基本上干净了,大顺军才能轻轻松松跑到北京去。

没错,明亡的确是由于农民军和清军两方作用,但是我要说,清军是起决定性的作用。农民军只是来搅局搅大了而已。对农民军,要么就是快被打得半死的时候清军来了结果有了喘气的机会。要么就是本来镇压民军得心应手的将领又被调到北方去。而反观清军,明朝直至灭亡还真拿他没办法,就算没有李自成张献忠捣乱,充其量明军依靠城池跟清军死守对峙罢了。

有人说现在清朝的辫子戏多的让人腻味,哪里,那是几多年的事了,在我看来,现在时颂扬皇明的言论才多的让人腻味。所谓的矫枉过正么?仿佛中国向之所以现在这么弱,都是清朝的错,都是满族人的错,我们汉族人是一点错都没有的,我们汉族原本就是一个完美无敌的民族。

还真便宜了明朝,就因为在清朝前面,所以人们讨厌清朝就拿明朝来歌功颂德。加入不是明朝在清朝前面,是宋朝,是晋朝,哪怕是南北朝,估计都要捧上天了。哦不好意思,南北朝不都是汉人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吴元叹

轩辕参合右使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0
帖子 4759
编号 682
注册 2003-9-10
家族 轩辕狼党


四库全书收书三千余卷,存目六千余卷,加上收上去连目都没存的,这本书出版,你自己算算毁了多少古籍。
注意,当时相当数量的书籍都是珍本甚至是孤本,在被其存目之后,不少书就此失传。

仅此一点,清就没什么能值得称道的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h111111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145956
注册 2007-4-24
来自 四川成都


发表于 2009-9-16 09: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黄巾军 于 2009-9-15 18:49 发表



麻烦你先读读史书,辽东战场明军是唯恐精锐不够,主要是打仗打得好的军队都往辽东调,为了啥,不就是因为打清军打不过嘛。

至于李自成张献忠,就是个陪练升级的家伙,洪承畴卢象升都被他们的经验值灌饱 ...

就看见你主观论断了,陪练升级都出来了,这里高手很多,我不发言,楼下驳斥吧。

PS:挺明的没见过多少,支持建奴的到挺多。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0 21:5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34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