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真实三国之灭吴, 连载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2-5 19: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便君于2005-02-05, 19:39:58发表
邓芝也只有一战的功绩,并不防碍他被称为名将

我说过了,邓芝镇压的是较大规模的叛乱,换言之他的军功也就多了。

另外,涪陵叛乱也不是仅仅一战,应该是数次战斗后平定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5 23: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来大家争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怎么样的人物才能算是名将,呵呵,这个标准就烦劳蓝兄和大便兄以及肃杀兄制订吧.我呢,还是接着写这篇小文章吧.
  十三:树机能的麻烦

  这个时候并不是羊祜和陆抗显示水平的时间,我们可以把当时的晋朝分成二个战线,一条是西线,就是少数民族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的反乱;二是东线,即是灭吴这条战线。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这两条战线是同时结束的,而且东线打响后一个月西线也告胜利,是很理想的。羊祜和陆抗刚进入各自的角色后,西线战役正式打响,当然是晋朝大败。
  胡烈是个勇猛有余,治理地方很不足的人物,史书上记载他和牵弘二人果失羌戎之和,兵败身没,征讨连年,仅而能定。我们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点什么问题呢?
  1:两人在执行少数民族政策上非常失败,是失和。
  2:证明以前邓艾在的时候,对少数民族是不错的,所以没有失和。
  3:晋朝制订的民族政策实在是不怎么高明。
  这样,胡烈被一战而灭,具体经过三国志上没有,看别的书上来说好象秃发树机能故意三战三败,胡烈兴高采烈一直追下去,结果就被人家包了包子,呵呵。
  消息传来,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的扶风王司马亮,派遗将军刘旗去救援胡烈,刘观望不前,司马亮获罪被贬为平西将军。刘应当被斩首,司马亮上书说:“部署调度的罪过,是由我而出的,请求宽免刘死罪。”晋武帝下诏说:“假如罪过不在刘,那就应当有承罪之人。”于是免去司马亮的官职。呵呵,这个司马炎在这个问题上就显示出没有水平了,本来就没有什么好的制度,有些最基本的制度竟然还因为亲戚的关系不能施行,国家的前景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时候杜预同志出场了,石鉴被任命接替司马亮的职务,统领秦州各项军事,讨伐秃发树机能。秃发树机能兵力强盛,石鉴派秦州刺史杜预出兵攻打他。杜预认为,敌人乘胜士气正盛,马又肥壮,而官军匮乏,应当集中力量运输草料和粮食,等到春天再出兵进讨。石鉴上奏杜预延误了军用物资的征集调拨,用囚车把他押送到廷尉,以免去侯爵赎罪。后来石鉴征讨秃发树机能,最终也未能取胜。人们都很服气杜预的军事水平,而杜预和石鉴在这之前就有过不和,所以石鉴是公报私仇,杜预公对公,让石鉴反倒丢了一个大脸,两人都被免了官,不过石鉴随即被任命为豫州刺史,杜预呢,以散候身份当了一段秘书后,升任为财政部长。
  后来这个石鉴虚报军功,就是本来斩获了五百个首级却虚报说是六百个,这个事被杜预揭发了,向司马炎告了一状,司马炎一看,采取了各打五十大板的办法,两人全部免了官,石鉴被赶回老家种地去了,也算是活该,杜预呢,被免去了财政部长的职务,不过很快又官复原职了。他就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到羊祜死推荐他为止,这中间他修桥、制订历法、做一种复杂失传已久的祭祀用品、救灾等等,当然还有利用八小时之外研究左传,导致大家对他如此广泛的才能表示惊异敬佩,于是乎为他赢得了“杜武库”的美名,意思是称赞他博学多通,就象武器库一样,无所不有。
  更大的麻烦在后头,第二年,北地胡人进犯金城,凉州刺史牵弘去征讨。内地各族胡人都叛乱,众多的胡人和秃发树机能一同在青山包围了牵弘,牵弘兵败而死。这是秃发树机能杀的第二位刺史,消息传来,大家都感到很是棘手,于是乎就引出了影响整个西晋甚至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的一件大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2-6 02: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lq321于2005-02-04, 19:19:41发表
非也,非也,晋武帝很犹豫是真,但是他为什么要立这个傻瓜太子,二个原因:
   1:史书上有的猜测是因为傻瓜太子的儿子很聪明,很得他的欢心,所以武帝想以后孙子当上皇帝该多么好,就立了这个太子,但他没想到,这个孙子不是贾南凤所生,有什么保证呢?而且正是由于贾南凤杀了这个孙子导致八王之乱的第二个阶段的开始。
   2:招福的文章中说得很清楚,是后宫的事情,具体可看她的文章吧。
   几个政治集团的说法,并不贴切,当时反对立这个太子的并没有形成什么集团,象孙和孙霸明显形成两派的现象并不存在,只是反对而已,反对的只是一些老臣,比如卫瓘、和峤等,也只是婉转地暗示而已。卫瓘趁醉说这个凳子可惜,后来竟被贾南凤报复杀了九个人。
  这也是一家之言,呵呵,大家讨论交流吧。
  司马炎是个很聪明的皇帝,而且很有能力,问题是当皇帝不是当哥们,要的是制度,我们可以说,司马炎是个依靠个人魅力或者说是人治的典型,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靠临时变通,个人魅力去摆平,这样的国家在他死后很快就乱了。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人无论做什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得或者保持住利益。自己的,家族的,乃至国家的。

"物以类聚"、"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哈哈。并不是说一定要在史书上明确记载着“举国中分”,歃血为盟才算是。封建社会可以说是没有比谁当皇帝更大的事情了,那么围绕这个决定,就一定会有若干群体为之努力。而这种斗争是非常残酷的,失败者动辄便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立储君无论如何不会随便到因为某人的儿子聪明,不管他本人素质如何,先立为太子再说的程度。因为史书不是小说,不能很详细地描绘记述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这就导致了我们在读史时很容易产生的一种错觉----历史人物大多是浅薄而无内涵的,他们做一些事情往往不需要什么理由,喜怒无常,令人捉摸不定。事实确实如此吗?呵呵,显然不是。

皇帝也是人,他的所言所行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必须符合贵族群体的利益要求,不然他就得下台。依靠个人魅力统治一个国家只是种美好的愿望罢了。当然,皇帝的个人能力某些时候还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了他身后的众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2-6 02: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lq321于2005-02-04, 22:13:50发表
十二:羊与陆上任

  这一回我们终于看到两位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国士的人物登场了,情况是这样的:

其实习凿齿对羊陆二人互动的评论可谓一针见血,“振武以惧物,未若德广而民怀。匹夫犹不可以力服,而况一国乎?力服犹不如以德来,而况不制乎?”,一切都是为了并吞和反并吞,称之为国士,有点言过其实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6 08: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看来国士二字又要引起争论,呵呵,我的认为是国士就是指品德高洁,水平杰出的人物,而羊陆二人应该符合这个条件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2-05, 19:13:46发表
范老师的《中国通史》,既有对事实的记载,又带有范老师个人大量的观点。——————问题在于,时人对《中国通史》在这两方面的权威性上都没有太大异议。


印象中对中国农民战争的评价始自上世纪50年代,然后在60年代(1963、1964)年到达了一个高度。

后来发生了某一大事件,所以对农民战争的评价有所改变。不过到了80年代某事件过去后,已经对中国农民战争的评价作出了一定修订和改正。

不过对于三国时期的东吴政权,史学界对其的经济管理都是持批评态度的,“孙吴在三国中经济制度最混乱,农民起义最频繁”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没有什么人能提出有力的质疑————因为不仅是史料对此有记载,近年大量出土的吴简也刚好能印证这一观点。

当时朱大渭他们为中国农民战争作专门论述和学界讨论,可是把封建各朝统治政府批得体无完肤。某些学者甚至对古人(封建统治者)进行极端恶毒人身攻击(范老师就是其中一位)
由此可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中去评论农民起义问题会因为大环境的影响而上纲上线,并不是客观、公允的。
对于中国农民战争的评价作出一定修订和改正是80年代中国第五代知识分子进行反思之后的事情,跟某件事的关系不是很大。

“孙吴在三国中经济制度最混乱,农民起义最频繁”东吴和宋朝一样有频繁的农民起义,但没有能够购席卷全国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所以在综合评价孙吴这方面就像评价宋朝一样,农民起义不能看作主要问题,只能往后排。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oyani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5
编号 28451
注册 2004-12-21


发表于 2005-2-6 09: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slq321于2005-02-06, 8:16:24发表
看来国士二字又要引起争论,呵呵,我的认为是国士就是指品德高洁,水平杰出的人物,而羊陆二人应该符合这个条件吧.

德行高洁是必须的(主要是必须符合忠义这两个字),至于水平是否杰出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羊陆二人谈不上国士,只能说是谋略出众素质很高的将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2-6 18: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所谓至于信者国士无双.
韩信那点符合上面的国士标准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2-6 20: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2-06, 8:51:51发表
由此可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中去评论农民起义问题会因为大环境的影响而上纲上线,并不是客观、公允的。
对于中国农民战争的评价作出一定修订和改正是80年代中国第五代知识分子进行反思之后的事情,跟某件事的关系不是很大。

“孙吴在三国中经济制度最混乱,农民起义最频繁”东吴和宋朝一样有频繁的农民起义,但没有能够购席卷全国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所以在综合评价孙吴这方面就像评价宋朝一样,农民起义不能看作主要问题,只能往后排。

那么请问肃杀兄知道当今对孙吴经济管理的评价比当年更糟糕吗?

当年(60年代)虽然对孙吴经济大加批判,但也只是认为孙吴的经济管理跟魏蜀稍差。
当时高敏老师还帮孙吴政权说好话(相对当时而言),认为孙吴政权“不可能在这基础(人头税)上再征收户调”。

可是近年通过对吴简的研究,发现孙吴政权同时按户与人头收重税,那么请问肃杀兄,中国有多少朝代出现过同时征收户调跟人头税?

还有呢,当时对孙吴政权的复客制度的评价也不算太差,起码当时是提出“部曲田客对国家没有赋税义务”。可是近年通过对吴简的研究就发现孙吴政权连部曲田客也是不放过,照样要受国家政权剥削。

对于孙吴政权的户籍管理更是搞笑,现在史学界已经提出了“只存在了约50年的孙吴政权,在它的历史上居然有38年没有整理过户籍”这样的观点。

另,孙吴政权立国多少年?农民起义次数、频率多少?两宋立国多少年?各自农民起义次数、频率多少?麻烦肃杀兄自己去统计一下。再考虑一下时候还要说“综合评价孙吴这方面就像评价宋朝一样”这样的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锦官城门吏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39
帖子 1490
编号 28964
注册 2004-12-28


发表于 2005-2-6 21: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豫让故事看来,国士其实连忠义都不必太苛求,敬业才是他的亮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08: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loyani于2005-02-06, 9:51:56发表
德行高洁是必须的(主要是必须符合忠义这两个字),至于水平是否杰出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羊陆二人谈不上国士,只能说是谋略出众素质很高的将领。

这两位朋友还不够忠义吗?
羊祜为国家灭吴之事费尽心思,替国家推荐和储备了杜预和王浚两位灭吴的重要角色,一直在前线与陆抗对抗到病倒任上。
而陆抗以一人之力独抗晋国之大军,不惧昏暴之孙皓连连上书,最后病死任上,死之前还上遗书要求朝廷一定要重视西陵建平这两个战略制高点,死后其三个儿子为国捐躯,这还不叫忠义,老兄你也别太苛求古人了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2-06, 20:36:13发表
另,孙吴政权立国多少年?农民起义次数、频率多少?两宋立国多少年?各自农民起义次数、频率多少?麻烦肃杀兄自己去统计一下。再考虑一下时候还要说“综合评价孙吴这方面就像评价宋朝一样”这样的话。  

评价农民起义次数是次要的,规模是主要的。席卷全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没有这个指标农民起义就是次要因素。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2-7 12: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肃杀公的意思虽然含糊,但我勉强明白了.是说割据政权再怎么农民起义次数多,再怎么频率大,也是不入肃杀公法眼的.因为地方割据政权不可能有扩散至全国的起义.或者是,宋代人口近亿,东吴不过200余万,东吴的起义规模算毛.这是唯一符合肃杀公原意的解释了.
如果把全国理解为政权管辖范围,就叫人不解了.宋代起义所涉及的地区并没有扩散到其全境或者占全境很大比例的例子.东吴倒是几乎郡郡都有起义.那些大将多数都有攻伐百姓反抗的功绩呢.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凌云茶兄又错了不是,谁说地方政权就不能有扩散至全国的起义的?
东晋也是半壁江山。人家孙恩、卢循、徐道覆还不是从建康到岭南跑了个来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2-7 15: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切.肃杀公所说的全国是指政权管辖境内咯.说东吴和宋.拿东晋出来说什么.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凌云茶兄认为地方割据政权不可能有扩散至全国的起义我才说东晋的例子。
当时的东晋无法控制巴蜀地区,其土地面积和东吴相仿但农民起义确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16: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这篇文章引起这么大的争论,始料不及也。

十四:奸臣之计
  当初,大司马陈骞对晋武帝说:“胡烈、牵弘都勇而无谋,固执,自以为是,并不是安抚边地的人材,他们终将造成国家耻辱。”当时牵弘任扬州刺史,时常不顺从陈骞的命令,晋武帝认为陈骞是与牵弘不和才对他进行诽谤。于是征召牵弘,牵弘来到,不久又任命为凉州刺史。陈骞暗自叹息,认为必然失败。胡、牵两人果然丧失了与羌戎和睦的关系,兵败身死。连年出兵征讨,仅能维持表面安定,晋武帝于是后悔没听陈骞的话。
  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贾充,从司马昭时就受到宠信而当权,晋武帝能成为太子,贾充起了很大作用,所以他更加受到晋武帝宠爱。贾充为人虚伪谄媚,他与太尉、行太子太傅荀恺,侍中、中书监荀勖,越骑校尉、安平人冯忱相互结为党羽,朝野上下都憎恨他们。
  晋武帝询问侍中裴楷当今朝政的得失,裴楷回答说:“陛下受命于天,之所以德惠还未能与尧、舜相比,只因为朝廷中还有贾充之徒而已。应当召引任用天下德才兼备的人一同弘扬为政之道,不应当让天下人看到您以个人偏爱用人。”
  侍中任恺,庾纯都与贾充不和,贾充想免除任恺担任的亲近君王的职务,就向晋武帝推荐任恺,说任恺忠诚可靠,应当在东宫任职,晋武帝便让任恺担任太子少傅,而他所担任的侍中职务不变。这时,秃发树机能又杀了牵弘,晋武帝为此而忧虑。任恺说:“应当派一位有威望、有智谋才略、身居要职的大臣去安抚。”晋武帝问:“谁可以担当此任?”任恺乘机推荐贾充,庾纯也推举他。司马炎一听大喜,于是在七月二十日,晋武帝命贾充统领秦、凉州各军事,他的侍中、车骑将军职务依旧。贾充对此很忧虑。看到此处,你我是不是都有一种兴灾乐祸的偷笑呢?
  可是贾充虽然能得象猴,这次却也没有主意,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十一月,贾充将要赴镇守之任,公卿大臣们在夕阳亭为他饯行。贾充悄悄问
      荀勖有没有什么计谋,荀勖说:“您身为宰相,却被一人所控制,难道不让人小看吗?但是此次之行,推辞掉实在很困难,只有和太子结亲,才可以不用推辞外出之任而自然地留下来。”贾说:“那么谁可以去表达我的意愿呢?”荀勖说:“请让我去说吧。”于是他就对冯忱说:“贾公要是出远门话,我们都会失去权势,太子的婚事还没有定下来,何不劝说武帝纳娶贾公的女儿?”冯也赞同这个主意。
  当初,晋武帝将要纳卫瓘的女儿做太子之妃,贾充的妻子郭槐贿赂了杨皇后身边的人,让杨皇后劝说武帝请求纳娶贾充的女儿。晋武帝说:“卫公的女儿有五可,贾公的女儿有五不可:卫氏种族优秀而且儿子多,容貌美好而且身材修长,皮肤白洁。贾氏传统妒嫉而且少子女,容貌丑陋,身材矮小,皮肤黑。”你还别说,司马炎的见识确实是高人一等,卫瓘能生下卫玠这样玉润的孙子,他女儿肯定也绝对是大美人。
  但杨皇后坚持为贾氏请求武帝,荀、荀勖、冯都称赞贾充的女儿极其美丽,而且德才兼备,晋武帝于是听从了他们的意见留下贾充仍然担任旧职。贾充喜不自胜。我们只能说,晋武帝是个宽宏大量、耳朵根子极软的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17: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十五:愚蠢的女人

  如果想说贾南凤的话,就要先说杨氏,也就是晋武帝司马炎的皇后。
  据说杨氏的老妈生下她之后就死了,由舅妈喂养成人,人长的漂亮,温婉灵秀的样子,还有看相的说她将来会大福大贵,这话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到司马昭的耳朵里了,于是就让杨氏作了儿媳。
  司马炎跟她的夫妻感情很好,可惜的是,杨氏生的第一个儿子,两岁就死了,后来又生了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患有小儿痴呆症的司马衷。自己的孩子再傻也是宝,所以杨氏一心想让儿子继承老爸的天下。
  杨氏这个愚蠢的女人就开始了各方面部署了,先是老把自己的表妹赵氏往宫里叫,说是聊天解闷,当着司马炎的面,也不避讳,估计赵氏早就被授意过了,跟司马炎眉来眼去的,杨氏顺势就做了好人,成全了他们,赵氏成了赵夫人,于是司马炎耳朵边就有了两张嘴,成天的劝他要立傻儿子为太子,还辅以“立嫡以长”之类的狗屁祖训,天长日久的,司马衷就被立了太子了。
    接下来杨氏这个愚蠢的女人,又干了第二件对不起祖宗的蠢事,就是为太子选妃。贾充有四个女儿,前两个是前妻所生,长得都不错,但都已经出嫁了,后两个是第二个老婆生的,老三贾南凤,又黑又矮又胖,都说很丑,老四贾午,长得比较清秀一些,而且也小巧一些,她也有一段著名的故事(韩涛偷香)。
   太子要找对象,贾充就精心策划,不断让人在杨氏那里吹风,说贾家的女儿德才兼备云云,说的杨氏蠢蠢欲动,临到司马炎做主的时候,原本他也是听说贾南风其丑无比的,经不得杨氏的枕边风,再加上另一个家伙(当然是早就跟贾充商量好的的奸臣三人行),把贾家的女儿说的天花乱坠,于是司马炎又一次犯了糊涂,同意了选贾南凤。
   太子大婚之后,才发现错已经铸成,无可挽回,但是傻子跟丑女似乎对眼对上了,相处得还不错,谁也不亏,才作罢。   
   杨氏临死前还担心儿子的前途,害怕司马炎立了别人做皇后,对自己儿子不利,于是临终前,求司马炎娶自己叔叔的女儿做皇后,后来司马炎还真这么做了,看来对原配还是感情挺深的,杨氏由此保住了自己儿子的前途。但是这个愚蠢的女人不会想到她推荐的新皇后虽然温婉贤淑,知书达礼,却后来被贾南风整的很惨。
  贾南凤是一个集狠毒、无知、愚昧、淫荡于一身的女人,和孙权的大女儿鲁班公主真是一时瑜亮,不分上下,无论在乱政还是私生活上都是一塌糊涂,不过在私生活上贾南凤更是开放。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凌云茶于2005-02-07, 19:33:00发表
原来到处起义不如一次大起义流窜全国的.

小打小闹不成规模的,怎么能和直接威胁到政府统治的相比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20: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十六:一位老者的离去

  太子选定贾南凤后,第二年二月就举行了婚礼,当然肯定是最高规格的,估计是在五星级魏都大酒店举行的.
   太子选定贾南凤的第二个月,刘阿斗在洛阳离开了人世,在地下见到刘备时不知会有什么事发生。
  与之同时,东吴老将丁奉也病死。
  太子大婚的同一个月,司马孚这位令人尊敬的老者也离开了人世,死的时候九十三岁,史书记载:安平献王司马孚去世,享年九十三岁。司马孚禀性忠诚谨慎,宣帝执政时,司马孚时常自我退让、谦抑。以后每逢帝王废立之际,司马孚都不曾参与谋划。景、文二帝因司马孚属于长辈,也不敢强迫他。到晋武帝即位,对司马孚礼遇格外格厚重、尊贵。元旦朝见群臣,晋武武帝让司马孚乘轿子上殿,晋武帝在阶迎接拜见。司马孚坐下后,晋武帝亲捧上酒杯,为司马孚祝寿,就像普通家中的礼节。晋武帝每次向司马孚行拜礼,司马孚就跪下制止他。司马孚虽然被尊重恩宠,却并不以此为荣耀,常常面有忧虑之色。
   临终,留下遗言说:“魏朝的忠贞不移的人士、河内人司马孚,字叔达,不像伊尹,不像周公,不像伯夷,不像柳下惠,但是立身行道,始终如一。应当穿上平时的衣服,用朴素的棺材装殓。”晋武帝下令,赐予司马孚专供王公贵族所用的棺木东园温明秘器。各项事宜的施行,全都按照汉代东平献王的先例。司马孚的家属仍遵照司马孚的遗意,凡是朝廷所供给的器具物品,一概不使用。
  司马孚终于实现了他对曹奂所说过的诺言,一直到死,他都以魏国忠臣的身份自许,这是一个浮躁的世界里唯一显得不怎么合群的身影,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不是也是这样呢?
  夏天来了,旅游胜地九寨沟的必经之地有一个白马藏羌自治区,我去年去九寨旅游的时候在这个地方停留了一会,原因是大巴需要加油,加油站正对着这个白马自治区的大门,很是漂亮。据导游介绍里面有国宝大熊猫出没,是个自然与人文双重保护区。
  而在三国时期,这个地方叫汶山白马胡人聚集区,汶山这个名字现在还在使用,四川西部几乎大半个都是阿坝州的地盘,人口稀少,地形险峻,现在正在大规模的开发旅游资源,大家可以赶紧趁开发滥之前赶去看一眼,著名的当然不用多说,有九寨,黄龙,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向西呢,是若尔盖,红原,花湖等精彩景点,再向西就是甘孜州的地盘了,也是有很多精彩的旅游圣地,今年我计划去一趟。
  为什么说这个呢,因为下一回我们就要说到这个地方的平乱事件,从而导致一位大将王睿出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23: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十七:人才的层次

  夏季,汶山白马胡欺凌、掠夺各民族,益州刺史皇甫晏要去征讨。典学从事、蜀郡人何旅谏阻说:“胡夷互相残杀,本来是他们平时的本性,并没有造成大的祸患。现在是盛夏时节,如果出兵,将遇到雨季,必然要发生疾病、瘟疫,应当等到秋、冬季节再谋划这件事。”皇甫晏不听。
  一个胡人名叫康木子烧香的说(这个名字真是酷),军队出去必打败仗。皇甫晏认为他给众人泄气,扰乱军心,就杀了他。军队行进到观孤时,牙门张弘等人因为汶山道路险要难行,又害怕胡人,就趁夜里叛乱,杀死皇甫晏。张弘于是诬陷皇甫晏,说:“皇甫晏领着我们共同谋反。”首级传送到京成。
   皇甫晏的主簿蜀郡人何攀,因母亲去世正在守丧,听到这个消息,便到洛阳去证明皇甫晏没有造反。张弘等人放纵兵士抢劫掠夺财物。广汉主簿李毅对太守、弘农人王浚说:“皇甫侯是读书人出身,他有什么可图的而要造反?况且广汉与成都贴近,但却统属于梁州,这其中缘由就是朝廷要以梁州来制约益州的咽喉要害,正为了防范今日的突发事故。如今益州发生动乱,便是本郡的忧患。张弘小子,众人都不屑与其为伍,应当立刻去讨伐,不要失去机会。”王浚还要先向上请示,李毅说:“杀了主人的贼子,罪恶尤其大,应当不受常规限制,还有什么可请示的?”于是王浚便发兵讨伐张弘。晋武帝下诏,任命王浚为益州刺史。王浚攻打张弘,将他杀死,并灭三族。晋朝封王浚为关内侯。
  看来王浚也是听部下才成的功,成功人士应该都具有这个优点,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当年,王浚曾是羊祜的参军,羊祜深知王浚为人。羊祜的侄子羊暨对羊祜说:“王浚为人志向大,好奢侈,不可让他专权,应当有控制他的办法。”羊祜说:“王浚很有才能,足以达到目的,完全可以用他。”
  我们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羊祜的水平和见识胸襟是非常高的,这就牵涉到一个人才的层次问题,比如我们成立一个部门,是不可能让很多一样优秀的人才集中到这个部门的,因为这样的话不好找带头的人,而没有一个头目来领导的话,这个部门即使全部都是专家,也无济于事。比如有三个选择,一个是一头狮子带一群羊,一个是一头狮子带一群狮子,一个是一头羊带一群狮子,我们当然选择第一种,那么羊祜能够带住王浚,也敢用这个人,如果让羊祜的侄子来当王浚的上级就麻烦了,肯定会不和,导致坏事。   
  随后,王浚又升迁为车骑从事中郎。王浚在益州,明显地树立自己的威望和信用,蛮夷大都投奔依附他;不久,王浚又升迁为大司农。这个大司农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长,是中央的大员。
  可是当时,晋武帝与羊祜秘密谋划讨伐吴国,羊祜认为攻打吴国,应当凭借上游地势,就秘密上书晋武帝,请求留下王浚还让他担任益州刺史,派他去治理水军。别忙着让他到中央去当什么农业部长,于是司马炎不久又授予王浚龙骧将军职,掌管益州、梁州各项军事。
  我们只有说,灭吴之功真是应该算到羊祜的头上去,杜预也是羊祜临死前向司马炎推荐的,难怪司马炎灭吴后,流着泪思念羊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7 23: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十八:制船

  司马炎又下了命令,让王浚解散屯田军,大量建造战船。问题是屯田军只有五百人左右,能造个什么东东,造个泸沽湖上的小船有什么用,开发旅游倒行。
  别驾何攀认为,应当召集各郡士兵,凑足一万多人造船,年终就能完成任务。不过这可是违反规定的事情。
  于是王浚想先向上报告请示,何攀说:“朝廷突然听到要召集一万名兵士的消息,肯定不会同意。不如先自做主张马上去办,假如被拒绝,工程人力已定局,其趋势已不能阻止了。”两人都是傻大胆,王浚听从了何攀的话,命令何攀掌管制造战船及所需用具、兵器。于是制做大战船,船身长度为一百二十步,能容纳二千余人,用木头造成楼,筑起望敌军的高台,四面开出可以进出的门,船上可以骑着马往来奔跑。
  我估计这种船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第一流的大船,可惜没用作征服世界,却用来内战了,可见中国人爱窝内斗的毛病不是现在才有的,是老传统了。呵呵。
  不出所料,这种调集各郡兵马的行动很快就有了反应,王浚虽然接受了朝廷的命令招募兵员,但是他却没有虎符。广汉太守、郭煌人张学就拘捕了王浚的从事而上报。晋武帝召回张学,责备他说:“你为什么不秘密禀告却直接就收捕了他的从事?”张学回答说:“蜀汉之地极其僻远,当年刘备就曾以此地割据。立时收捕了他的,我还觉得这是轻的呢!”晋武帝称赞了他。呵呵,我告诉各位,在过去有皇帝的岁月里想得皇帝欢心很容易,只要为他的位置着想,不为百姓着想那就保准能升官发财,当然现在这个皇帝换成各级领导了。
   不仅如此,当时造般厂砍削下的木片,遮盖了江面,顺江水而下,吴国建平太守、吴郡人吾彦,拿着顺江流而下的木片禀报吴主说:“晋国必然有攻吴的计划,应当增加建平的兵力,以堵住要害地区。”吴主不听,吾彦没办法,就用铁锁横拦江面,阻断江上通路。这个建平就是现在重庆的巫山县,大家去三峡旅游可以坐在船上能看到这个县,我去三峡时曾经在这个县住过一晚,县城很小,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建平当时也是吴国防守的重点之一。
  以前看黄仁宇的历史系列,他对王浚的评价是:这是一位做事大刀阔斧的将军。呵呵,其实看来他所做出的决定基本上都是部下的主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2-8 00: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2-07, 9:02:06发表
评价农民起义次数是次要的,规模是主要的。席卷全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没有这个指标农民起义就是次要因素。

那么请肃杀兄,我开始的原话里面有没有说过“孙吴政权主要矛盾是农民起义”之类的话呢?

如果我没有说过,那么肃杀兄所谓什么“农民起义就是次要因素”之类的观点是不是应该归于跑题呢?  

孙吴政权对其国民的剥削是三国最重,这点没人否认吧?

孙吴政权的剥削程度和经济管理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封建朝代上也属于罕见,这也没人否认吧?

那么我的原话:“江东确实好地方,光是孙家班管治就闹了几十次农民起义,确实是水土真是养人哟”——————江东立国的孙家班管理混乱,农民起义彼伏此起,那不是刚好印证了我的原话,江东孙吴政权养出了一班XX类型的人(指官员)吗?  


另,肃杀兄可谓精神可嘉,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温故的好机会,看来以后要多找肃杀兄切磋切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2-8 00: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鉴于明天可能要去打小工,否则下学期的生活费都没着落。所以先借此讨论串跟slq321兄、廖兄、大便兄、凌云茶兄以及各位经过本讨论串的各位网友们拜个年:


祝各位新年快乐,万事大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5-2-8 01: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暂别暂别,好走好走.
各地频繁起义不如一次大暴乱说明国家状况.肃杀公伟论.继续继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2-8 01: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蓝兄讲笑了,哪有年三十打小工的道理哦~

也借此机会搭车祝各位新年快乐,万事大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2-8 02: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5-02-08, 1:19:11发表
蓝兄讲笑了,哪有年三十打小工的道理哦~

其实就是在夜市花街帮忙卖小物品之类的工作。  

对于我这种穷光蛋学生春节就是这下场。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蓝纱枫于2005-02-08, 0:09:21发表
那么请肃杀兄,我开始的原话里面有没有说过“孙吴政权主要矛盾是农民起义”之类的话呢?

如果我没有说过,那么肃杀兄所谓什么“农民起义就是次要因素”之类的观点是不是应该归于跑题呢?  

孙吴政权对其国民的剥削是三国最重,这点没人否认吧?

孙吴政权的剥削程度和经济管理的混乱程度在中国封建朝代上也属于罕见,这也没人否认吧?

那么我的原话:“江东确实好地方,光是孙家班管治就闹了几十次农民起义,确实是水土真是养人哟”——————江东立国的孙家班管理混乱,农民起义彼伏此起,那不是刚好印证了我的原话,江东孙吴政权养出了一班XX类型的人(指官员)吗?  


另,肃杀兄可谓精神可嘉,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温故的好机会,看来以后要多找肃杀兄切磋切磋。  

嘿嘿~
slq兄列出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意在说江南水土盛产儒将,蓝兄非要往民政这方面扯,要说跑题蓝兄才是始作俑者。

我一直只围绕农民起义展开话题,蓝兄却拿“阶级斗争为纲”堵我的嘴。我本没有涉及经济方面,蓝兄扯入经济自说自话。
这种功夫小弟确实望尘莫及,切磋不敢当,还望蓝兄多教导才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蓝纱枫

Rank: 8Rank: 8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65
帖子 1081
编号 1803
注册 2003-11-3


发表于 2005-2-8 1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肃杀于2005-02-08, 11:20:09发表
嘿嘿~
slq兄列出周瑜、鲁肃、吕蒙、陆逊、陆抗意在说江南水土盛产儒将,蓝兄非要往民政这方面扯,要说跑题蓝兄才是始作俑者。

我一直只围绕农民起义展开话题,蓝兄却拿“阶级斗争为纲”堵我的嘴。我本没有涉及经济方面,蓝兄扯入经济自说自话。
这种功夫小弟确实望尘莫及,切磋不敢当,还望蓝兄多教导才是。  

嘿,我可以是一开始就江东管制问题开论,自始至终我哪里说过只承接楼主“江东出儒将”这话题?不过是引用楼主的话用以换角度而已。跑体之语真是当不上的说。  

不过肃杀兄既然承接他人的话题而绕到另一方向,那就真的是跑题了。  

我本来就是要批一下江东孙吴政权管制,那么不引经济话题进行讨论怎么行?何况孙吴政权管制混乱就是导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重要原因,如果提这个你都有意见,那么请问什么才可以提?——————难道还要到肃杀兄自立标准限制什么可以提什么不可以提?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5-2-8 15: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十九 经典的较量之第一回合

  孙秀是孙皓的堂弟,孙皓如此残暴,孙秀在他的封地本来就不自安,整日担心吊胆.后来孙皓面前的红人何定竟然带五千兵来他的地盘附近打猎,孙秀不知是打猎,以为大难要临头了,于是当即立断,夜里带着妻子儿女及亲兵几百人来投奔晋朝。晋国很是喜欢,为鼓励后来的人,十二月,晋朝授予孙秀票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官职,封为会稽公,这一年是贾南凤被选为太子妃的上一年。
  贾南凤正式嫁给太子半年后,孙皓征召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步阐世代居住在西陵,突然被召,自以为是因公事失职,而且害怕有人进了谗言。呵呵,孙皓杀忠臣杀得人人自危,真是自作孽,不可活。这位步阐也是当即立断,接到圣旨的第二个月,就占据西陵城投降晋国,派侄子到洛阳去当人质,可惜他应该向人家孙秀学习,一口气跑了就是了嘛。晋朝大喜,诏令任命步阐为都督西陵诸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兼任交州牧,封步阐为宜都公。
  西陵就是现在的湖北宜昌市南,扼着长江的咽喉,是东吴的致命要害,孙皓如此之昏,真是少见。这个地方和上游的建平,即现在的重庆巫山县是东吴二大战略防御要害,巫山县扼守着巫峡地段,西陵不用说,扼守着西陵峡,是必经之地。
  对于西陵的重要性,陆家父子都有着惊人一致的精辟见解,陆逊曾上疏孙权:“ 西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一郡之地,荆州可忧”其子陆抗亦认为:“西陵、建平(今重庆市巫山县),国之藩表,即处下流,受敌二境。若敌泛舟顺流,舳舻千里,星奔电迈,俄然行至,非可恃援他部以救倒县也。此乃社稷安危之机,非徒封疆侵陵小害也”
  晋国当然也是对此志在必夺的,于是双方就在这个地方展开了精彩的对决。
  晋国派的是谁呢?自然是羊祜,吴国当然是陆抗先生了。这两位绝世高手开始了第一回合的较量。
  偷偷懒,把我以前写的三家传奇拿来粘贴一下子,呵呵,大过年的,俺的敬业精神也够可以的了,各位不要有什么意见。
  十月陆抗闻讯,急遣部将进围西陵(即西陵之战)。晋武帝则命荆州刺史杨肇到西陵接应步阐,命车骑将军羊祜(正主出台)率步兵5万进攻江陵(今属湖北),令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进攻建平以救援步阐。
      陆抗为避免腹背受敌,命吴西陵各军自赤谿至故市(今湖北宜昌)构筑高墙,内用以围困步阐,外则抵御晋援军,却不急于攻打西陵城。吴军昼夜筑围,异常辛苦,诸将都说:“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陆抗回答说:“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意思是以前是俺一手修的,俺还不知道自己的厉害,陆抗够自信,俺服了he)。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但他为服众心,又命部将试攻西陵,果然受挫,于是将士们大眼瞪小眼,无话可说,全体屁股朝天努力去构筑工事。
    当初,江陵平坦广宽,道路通畅。陆抗任命江陵督张咸作大堰以阻水,用以水淹敌军。羊祜却乘机欲用船运粮草往江陵,并扬言要破坏堰坝,以救步阐。陆抗却下命令毁坏堰坝,阻断晋军水上粮道,而诸将却不解,以至屡谏不听。羊祜闻堰坝已毁,只得改用车运粮,延时费力,致主力不能速进。看到此处,发现老羊先生是典型的面善心里猴,不是老实头,谁知道碰上个陆抗这个不吃真实的谎言的主,结果拖了好长时间才到西陵,陆抗已是以逸待劳,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晋军大败and惨败,羊祜各军亦各自撤兵,此战后羊先生还被降级使用了。陆抗转回头攻克西陵,俘杀步阐及其部属数十人,皆诛三族,其余胁从者数万皆赦之。
      此战,陆抗指挥若定,先打破晋军分进合击之势,用次要兵力牵制晋军主力,用主力围城打援,终于击败晋军,攻克西陵。陆抗入城后,修治城围,然后东还乐乡。陆抗虽立大功,却“貌无矜色,谦冲如常,故得将士欢心”(是不是太得意说不出话来了,呵呵,俺就有这个毛病)。因功加拜都护。
      第一回合就这样以陆抗先生的完胜结束了,总结起来,两位对手斗智斗勇,由于羊祜的客观条件不如陆,而且估计有轻敌思想的作用,所以我仍然认为不算真正的较量.随后在总结时,羊祜也对众将说:"汝众人小觑陆抗耶?此人足智多谋,日前吴主命之攻拔西陵,斩了步阐及其将士数十人,吾救之无及。此人为将,我等只可自守;候其内有变,方可图取。若不审时势而轻进,此取败之道也。”众将连称yes sir不已。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3 00:4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30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