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俺没说过刘备不得人心。但是,得人心是不是就能说明刘备可以轻松而迅速的收拾掉蔡瑁这些反对排扶立刘琦?曹操在北边转?你不是说刘表死的不够早吗?那就指出刘表应该在什么时间死刘备才会高兴,俺也好为曹操打算打算(最好不要推到刘琮还没出生的时候,那时刘备还不在荆州哩)。
不需要太久,曹操南下之前一直也没闲着,他也要先安定了后方才敢南下。
在玄武池训练水军、征马腾入京、杀孔融等事情都是在建安十三年。
至少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为丞相之前,曹操还没做好南下的准备。
刘表是七月死的,只要早几个月,曹操就未必能抽身出来。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这个还要俺说吗?曹操为什么会在赤壁大败亏输?一是遭疾疫,二是被火攻。曹操如果要安定荆州内部需要把那么多人放到江边放到船上?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不是曹操要把人放在江边放在船上,而是刚刚被人打过了江。所以人在江边,也在船上。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曹操要在夺取江陵后即止步,派军接收江南诸郡,孙刘还敢不敢主动出击?主动出击会不会收到赤壁之战一般的效果?
曹操夺取江陵是在九月,十二月才发生赤壁之战。曹操这几个月在干什么?
还不是在试图收服荆州人士?
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羲等。
曹公辟为掾,使招纳长沙、零陵、桂阳。
不都是在努力么?
要接受江南诸郡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
至于派军接受么,曹操身边部队少了,难道孙刘打起来反而变难了?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刘表突然辞世,荆州不战而降,对孙权来说简直是国难当头了。如果不是曹操一时犯浑,孙权就算不象贾诩说的那样自己“稽服”,只怕也撑不了多长时间。因为曹操赤壁败了,因为孙权从荆州捞得了部分土地,就说“刘表这时挂了最赚的是孙权”,这是什么逻辑?
如果刘表死得早或死得晚,孙权都未必会取得更好的结果,相比而言自然是最赚了。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鲁肃的这番话,典型的见风使舵。荆州乱就“别图之”,荆州治就与之联盟共抗曹操。凭这个就能证明孙权不以必得荆州为念?如果荆州治,刘备与曹操两败俱伤,怎么保证孙权不会抽冷子在荆州捞一票?怎么就能认定荆州不能容孙权插足?
难道不明白必字的意思?
所谓“必得荆州为念”,就是不管怎么样都要拿到,其他俺就不说了。
如果荆州治,刘备与曹操两败俱伤——假如荆州治,刘备就有与曹操拼得两败俱伤的能力,也犯不着与孙权联盟了。
鲁肃也不可能提出与刘备结盟的建议,直接观望不就是了?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如果,如果,如果曹操破荆州之后,不是欲顺江东下,而是在此休养理政,还有没有三国鼎立?
曹操就是在休养理政啊。啥时候顺江东下了?
要顺江东下,他还没那个能耐呢。总不至于一大群人冬泳过去吧?
原帖由 瀚海浮尘 于 2007-12-25 13:53 发表
先假定刘表不在这时挂荆州便不会有孙权的份,再举孙权在赤壁之后得到了部分荆州的土地事实,然后由此得出刘表在这时候死孙权是最大的受益者的结论——混乱啊混乱。
刘表不在这时候死,荆州便不会有孙权的份。
而刘表在这时候死,孙权有了荆州地盘。
得出相比刘表在其他时候死的情况,孙权受益最大这个结论,再正常不过了,何来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