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组别 | 百姓 |
级别 | 在野武将 |
功绩 | 0 |
帖子 | 30 |
编号 | 55964 |
注册 | 2005-12-24 |
| |
| | |
|
|
|
原帖由 XM8 于 2006-10-15 10:49 发表
好像我没看过通典一样,其他的不谈,就你列出的那些部分而言是很糟糕的,把2000说成2万,3万说成7万,胜说成败
吐蕃攻破之,后面还有内容的啊
恒罗斯唐军兵力7万,超过大食.这是哪里记载的啊?
... 杜佑的族侄杜环亲身参与了怛罗斯之战并成为战俘,后回到中国,著有<<经行记>>.可以说杜佑掌握的是第一手资料.同时<<通鉴考异>>引注之<<段秀实别传>>,则记为"蕃汉六万众"可以与此呼应.
这是中国的资料.
同样,对方的资料中.作为战胜方大食记载 的战果也保存了下来.伊本·艾西尔的《历史大全(al-Kamil fial-Tanrkh)》中记载"两军大战于怛逻斯河。穆斯林们最终战胜了他们,消灭近5万人,俘获约2万人,残部逃回中国。",穆塔海尔·麦格迪西的《肇始与历史(al-Bad' wa al-Tarilch)》中记载"他们分几次将他们(中国人)各个击败,共杀死4万5千人,俘获2万5千人,其余纷纷败逃。"
会算术吗?自己算吧!
而大食人的兵力,具记载不过4万而已.
这个你不知道可以不怪你,可是前面你居然连中学语文都没学好,就不得不代你的中学语文老师来教育你了.
杜佑写的青海二万人被歼灭,正是哥舒翰传中记载的"吐蕃攻破之"时损失的.至于后面,唐吃了亏,不敢派许多人来了,只派了2000,而吐蕃没有来打,这是另一码事.这2000人也没有损失.
而你居然连这么清楚的东西都看不出来,居然说什么"把2000说成2万""胜说成败".我只问你一句,中学语文你究竟学过没有?!
看不起安禄山的,自己去解释安怎么横扫中原把玄宗赶到四川去的吧!把责任都推到皇帝身上?呵呵!
夸张吐蕃动不动就40万人,就更是搞笑了.在青藏高原完成40万军队的集结补给指挥运动.就是PLA要做到都不容易,原来吐蕃人都是来自火星的火星科技.
拿镇兵数量说事是唐粉最喜欢干的.不过就这一个举动就彻底暴露了其不学无术,对唐代军制一窍不通.来,我来问问你,剑南节度使手下兵力不过3万,可是天宝两征南诏唐军挂了13万.知道这么多的人哪来的吗?如果不知道,就去读读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就知道哪来这么多人死的.更知道拿镇兵数出来现是多么的可笑.自己了解一下唐的"XX道行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
契丹灭了十几万唐军的都不知道,也确实够难为你的了.
"夏,五月,壬子,营州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归诚州刺史孙万荣举兵反,攻陷营州,杀都督赵文翙。尽忠,万荣之妹夫也,皆居于营州城侧。文翙刚愎,契丹饥不加赈给,视酋长如奴仆,故二人怨而反。乙丑,遣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左威卫大将军李多祚、司农少卿麻仁节等二十八将讨之。......八月,丁酉,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与契丹战于硖石谷,唐兵大败。.....契丹伏兵于中道邀之,全军皆没。"-----著名的西硖石谷之战.
"春,三月,戊申,清边道总管王孝杰、苏宏晖等将兵十七万与孙万荣战于东硖石谷,唐兵大败,孝杰死之。"-----著名的东硖石谷之战.
你都不知道?
顺便,你不是不知道唐军10万以上规模挂的败仗吗?
咱们继续看.
"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工部尚书、左卫大将军彭城僖公刘审礼为吐蕃所虏。"-----青海之战,大非川后唐对吐蕃的又一次惨败.
"三月,壬寅,王孝杰、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唐兵大败;孝杰坐免为庶人,师德贬原州员外司马。"-----素罗汗山之战,这边的史料没有记载唐的兵力和损失,吐蕃史料倒记载了吐蕃的战果."驱唐人如驱宰牦牛"杀唐军十万.当然.你完全可以说这是吐蕃人吹牛.呵呵!就看你怎么认了.
"。……明年……拜安息道行军大总管,督三十六总管以讨吐蕃。……军至寅识河,与吐蕃合战,初胜后败。又属天寒冻雪,师人多死,粮馈又不支给,仍旋师弓月,顿于高昌。则天大怒,副将阎温古以逗留伏法,待价坐除名,配流绣州,寻卒。"-----寅识迦河之战.三十六总管是多大的兵力啊?<<唐六典>>记载得清楚,一个总管5000人.呵呵!小学算术会的吧!
同样,上面西硖石谷之战唐军的"二十八将"的兵力多少,这里也清楚了.
嘿嘿!某人知道了吗?!
[ 本帖最后由 中庸 于 2006-10-16 14:54 编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