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6-5-6 16:02 发表
曹操恐怕是关东集团中唯一一个支持献帝的人吧,不过反过来只有他被很多人指责为奸臣真是讽刺啊。
刘虞不愿意当皇帝自认要把献帝拿出来做挡箭牌。
朱俊归根结底还是政府的公卿大臣,和马日碲、赵岐属于一类人。
“表遂理兵襄阳,以观时变”“且欲观天下之变。”刘表在东汉末年就是个坐保江汉的观众,只要不主动威胁他他谁都不会得罪。
在地方军府政权形成和巩固后,也就是东汉帝国被彻底肢解后,各诸侯对东汉皇统有一个再认识。此时奉不奉献帝的皇统只是名义上的问题,改变不了献帝政府无法命令地方的实质。即使如此也可以看出再献帝从长安流亡到许昌的过程中除曹操外沿途诸侯都不主动接纳这位皇帝,反而是东汉政府眼中的贼寇们在履行保护皇帝的职责。(虽然也是别有用心)
刘虞不愿当皇帝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尊献
初平元年,义兵起,董卓迁帝于长安。幽州牧刘虞叹曰:“贼臣作乱,朝廷播荡,四海俄然,莫有固志。身备宗室遗老,不得自同於众。今欲奉使展效臣节,安得不辱命之士乎?”
卓以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天子之在河东,杨将兵至安邑,拜安国将军,封晋阳侯。杨欲迎天子还洛,诸将不听;杨还野王。建安元年,杨奉、董承、韩暹挟天子还旧京,粮乏。杨以粮迎道路,遂至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