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大唐惊变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67
2/3
‹‹
1
2
3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大唐惊变, 安史之乱专题连载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31
发表于 2006-7-15 14: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好久没上来,因为上半年有点忙……^^
----------------------------
六、兄弟——阋于墙?外御侮?
攘外必先安内。
这一说法最早起源于何时,不甚清楚,从记载来看,这似乎是古时“圣王”的一致观点,到明清时格外的流行。《明史》中有很多相关段落,尤其是范淑泰的上表中说的更贴近:“内不安,何以攘外!”《清史稿》中也有“诚能赏罚严明,将士用命,先治内,后攘外,实边防百世之利”的说法。从道理上分析,如果内部不团结,确实不易抵御外侮。可惜近代的蒋介石对它的演绎却是很失败的,或者说,这不过是他的一个幌子罢了。
这会儿天下大乱,唐朝也正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对抗叛军,不料也闹出一场“攘外必先安内”。
事情的起因是玄宗在入蜀途中,于七月十五日在普安下的一道制书,下面是挑拣出来的其中的有用部分:
夫定祸乱者必仗于群才,理国家者先固其根本。太子亨,忠肃恭懿,说礼敦诗,好勇多谋,加之果断。永王璘、盛王琦、丰王珙,皆孝友谨恪,乐善好贤,顷在禁中,而习政事,察其图虑,可试艰难。夫宫相之才,师傅之任,必资雅善,允属忠贞,况四海多虞,二京未复,今当慎择,实惟其人。太子亨宜充天下兵马元帅,仍都统朔方、河东、河北、平卢等节度采访都大使,与诸路及诸副大使等计会,南收长安、洛阳;以御史中丞裴冕兼左庶子,陇西郡司马刘秩试守右庶子。永王璘宜充山南东路及黔中、江南西路等节度支度采访都大使,江陵大都督如故;以少府监窦绍为之傅,以长沙郡太守李岘为副都大使,仍授江陵郡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中丞。盛王琦宜充广陵郡大都督,仍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节度采访都大使;依前江陵郡都督府长史刘汇为之傅,以广陵郡长史李成式为副都大使。兼御史中丞。丰王珙宜充武威郡大都督,仍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等路节度支度采访都大使;以陇西郡太守邓景山为之傅,兼武威郡都督府长史御史中丞充副都大使。应须兵马、甲仗、器械、粮赐等,并于当路自供。其诸路本节度采访支度防御等使虢王巨等,并依前充使。其署官属及本路郡县官,并各任便自简择,五品以下任署置讫闻奏,六品以下任便授已后一时闻奏。其授京官九品以上并先授名闻,奏听进止。其武官折冲以下,并赏借绯紫,任量功便处分讫闻奏。其有文武奇才,隐在林薮,宜加辟命,量事奖擢。
这是由贾至所写,在《全唐文》中可以找到全文,不过,相信大家也是没这个兴趣来看前面的——前文是“我唐受命百有十载,德泽浸于荒裔,声教被于殊邻,绍三代之统绪,综百王之礼乐”这些文字,然后,几乎是把当朝历史大致说了一遍,我高祖如何如何,太宗又如何如何,然后高宗、中宗、睿宗也都一一提到,最后说到自己,五十年怎么怎么样,现在闹到这个地步,“上愧乎天地,下愧乎庶人,外愧乎四海,内愧乎九族”,都愧了一遍,有点类似检讨书。
这是玄宗升级为太上皇之后的第一道制,如果是罪己诏一类的东西,到此也差不多了,但玄宗后面还有内容,即“思雪大耻”,以及为此做出的具体措施。玄宗虽然有些输胆,但他毕竟未忘他的江山,在入蜀的路中终于回过神来,想起该交待一下天下大事了。可是,从内容来看,玄宗几乎是把天下都交到自己儿子的手中,他所任命的这几人,规定一人掌握多少地盘,这是否可以看成是他把收复天下的重任彻底的交给别人,自己不想再主持了呢?抑或是他本人来操纵大局?不管他自己是如何规划的,此后的玄宗,在天下大事的问题上,更像是一位名誉顾问,顾得上就问两声,顾不上也就不问了。
玄宗安排自己的几个儿子分掌天下以反攻叛军,遭到谏议大夫高适的反对。没错,就是那位诗人高适。高适只怕是凭着自己的才力做官做的最高的诗人了,曾任过节度使,非李白、杜甫、王维等人所能比。高适反对这件事,可见是有政治眼光的,的确比其它诗人更有做官的天分。当然,玄宗没有答应。如果玄宗知道后来的结果,他一定会后悔自己做的这第三个错误决定:难道自己真的老糊涂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32
发表于 2006-7-15 14: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㈠、永王之反
事情的发展出乎玄宗的意料,除肃宗李亨外,真正出阁赴任的就是永王李璘,而偏偏正是他那里出了事。
不妨先说一下永王的来头。史载,永王李璘“少聪敏好学,貌陋,视物不正”。相貌丑陋是没办法的事情;看东西只能斜视,这个会不会是近视呢,要不就是散光,因为看东西不舒服侧眼来看也是很正常的,这两种都是比较常见的眼疾,当然更有可能本身就是“斜视”。那时候没有眼镜,相信李璘一定非常痛苦。相貌丑陋这些记载,多半不会是史家诬蔑,因为还记了一个“少(自幼)聪敏好学”的优点,不过,如果真写什么“少顽劣”的字眼,只怕别人也不大相信,因为玄宗不可能让一个顽劣的人去独当一面。比眼睛斜视更痛苦的,应该是李璘生母的早逝。永王是玄宗的第十六个儿子,母亲是郭顺仪,可惜去世的很早,因此从小失去母亲的李璘很可怜,由他的三哥也就是后来的肃宗抚养(唉,现在不得不怀疑玄宗是否真把忠王院当成托儿所了),李亨常常把他抱在怀中一起睡,可见是很疼爱这个小弟弟的。如果没有玄宗这道制书,李璘最后也就是像他的叔父、伯父那样平安的过完作为亲王的一生。
后来李璘跟随玄宗一起逃向蜀地,在玄宗下的这道制书中,被任命为“山南东路及黔中、江南西路等节度支度采访都大使”,原来的江陵大都督的职务仍然如故。玄宗在河北、关中陷落之后,抓住了西北、江南、四川这些地方,还是颇具战略眼光的。李璘正是坐镇江陵,当时江淮地区征收的赋税都是积聚在江陵,给李璘募兵提供了财力上的支持,尽管如此,每天耗费仍然十分巨大。由于叛军主要集中在北方,又有张巡在睢阳坚守,因此江南受到的影响小了很多,这时就有人给李璘出主意,认为永王李璘手握四道重兵,疆土有数千里之多,应当抓住机会占据金陵,以保自己能拥有江东之土,这样便可以像东晋那样占据一方江山了。且不说这个办法是否可行,但这能够带来的巨大利益,很难让人不动心。史书写李璘“生长深宫,不更人事”,其实这句话用来形容任何太平时期皇宫中长大的孩子都不为过。不更人事,也就难免不知天高地厚。史书上的这句话无疑是暗示李璘的确是动心了的。李璘奉玄宗之命在江陵聚兵反击叛军不假,但借此时机发展自己完全有可能、有条件,简直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至少在肃宗看来是这样。当肃宗得知有人劝他取金陵自立的时候,心下疑惑,不敢小视,当下便让李璘往蜀中朝见玄宗,但李璘不听。从肃宗的反应来看,也没有什么地方说不过去,当时他地位不稳,对此难免会特别在意。不过他只是让李璘回蜀中一趟,算不上特别严厉,只不过是一次试探而已,未必是存心为难,当然,试探的后面是隐藏了夺目的剑光的。这种情况下要想打消肃宗的疑虑,避免发生什么事件,李璘就该依言回蜀地。李璘没有回去,确有可疑之处。从客观上讲,如果是从关中由陆路向蜀中进发,就像玄宗这般逃到蜀中,确实辛苦,但是从成都由水路经白帝城离川,则好走了很多,江陵正是在长江一线,当初战国时秦国就是以蜀国为跳板,实现了对南方大国楚的征服。李璘到江陵走的也一定是这条路,如果按原路返回,绝不困难,除非他实在懒的回去;从主观上讲,若李璘真有心自成一家,离开江陵则可能意味着永远失去实现这个愿望的机会。客观条件没有太大问题,但对于主观条件的猜测,不确定性就非常大了。因为李璘也可能是以为自幼和三哥关系好,所以才有胆量违抗此时已为皇帝的三哥的命令,若是如此,也正符合史书上对他的描述“不更人事”。试想,谋反事大,再不更人事也必然知道关系非同小可,不见得哪个人都有这份胆量。而自大就难免了,很多时候人都会犯这个毛病,比如长孙无忌是高宗的舅舅,但他后来万难想到自己会是那样一个结局。永王的想法无外乎两种,其一,他心怀鬼胎,不愿错过时机,又倚仗自己曾和皇帝哥哥关系良好,大胆抗命;其二,他在江陵主要是抗击叛军,有意无意间扩展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但并未上升到与李亨争夺天下的地步,是无心之失,所以胸怀坦荡而又以为三哥不会加害自己的他,并未注意肃宗的警告。是哪一种呢?这个留到后面再说。
永王拒绝回到蜀中,江陵长史李岘嗅出了其中的味道有些不对劲,便借病辞别李璘奔赴肃宗行在,肃宗又召来高适,几人一起商量计策。高适分析了一番江东的形势,认为李璘谋反必败。于是当年的十二月,肃宗设置淮南节度使,掌管广陵等十二郡,以高适为节度使;又设置淮南西道节度使,管辖汝南等五郡,任命来瑱为节度使。这样,这两人就可以与江东节度使韦陟合力共同对付李璘了。
假如历史止步于此,那么李璘绝对是冤枉的,但是李璘不该擅自率兵东巡。十二月二十五日,永王带兵顺长江而下,其军势浩大,从方向来看,确实有可能向金陵进发,不过史书上的写法是“犹未露割据之谋”,大概沿途中也没有什么明确目标,看哪个地方碍事先打哪里。这个举动不小,一位亲王,带着军队,莫非兜风来了?不可能啊。吴郡太守兼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觉得此事非同一般,就写信责问李璘为何要擅自发兵东下,他的意图究竟是什么。李璘大怒,说“寡人上皇天属,皇帝友于,地尊侯王,礼绝僚品,简书来往,应有常仪,今乃平牒抗威,落笔署字,汉仪隳紊,一至于斯!”李璘的话中,提到“上皇天属,皇帝友于”,太上皇的儿子这没什么特别,那何谓“友于”?《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后来割裂用典,以“友于”代“兄弟”。一般情况下,皇弟与其皇兄的关系不好,只怕也不敢轻易拿来逞强,所以永王敢这样说,的确是以此自恃的。只是他的这个“友于”派了三个节度使看着他,他难道毫无察觉?不是吧……若果真如此,那他也太缺乏政治敏感了。再看看李璘发怒的原因,似乎只是认为李希言对他无礼,别无其它。一个无礼,罪不至死,永王又做何反应呢?李璘的动作大了一点,派部将浑惟明袭击吴郡的李希言,又派季广琛袭击广陵长史、淮南采访使李成式。其实永王李璘应该不是个很鲁莽的人,这样的手段未免显得太莽撞,而且李希言的话并不是很过分,在李璘随玄宗逃亡的过程中听到比这个还不尊重他的话应该更多才是,难道是怒火积压的太多,忍不住爆发了?可是李璘是个聪敏好学的人啊,这样做未免与“聪敏”有矛盾。
事情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李璘派兵进攻,李希言等人不能坐等,所以派元景曜和阎敬之率兵抵挡,李成式也派出李承庆迎击。李璘进兵,杀掉了阎敬之,并且将他的首级示众,吓得元景曜与李承庆赶紧投降,江淮地区因此大为震动。这下,肃宗派来的三个节度使就有用武之地了,高适、来瑱和韦陟三人在安陆会合,结盟讨伐李璘。
李璘是真的想谋反么?看来想推也推不干净了。再联系此前李璘的大发雷霆,忽然觉得他是以李希言无礼为借口。但我们无法同时也没必要再以更多的事实来推断,只这一件事,足以要了李璘的命。
此前,肃宗接到李璘不肯听命的消息,便派出宦官去征讨他。他们到达广陵后,碰上河北招讨判官李铣也在,再加上李成式,几人合兵讨伐李璘。李铣驻扎在扬子的军队有数千,李成式也派出判官裴茂率三千人马在瓜步洲伊娄埭驻扎,他们在长江沿岸广树军旗,大有张良在峣关给刘邦出的“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之计的意思。这一招真的管用了,李璘与他的儿子李玚登上城楼,眺望远方,看到一排排军旗,心中不免有些害怕。这时他的部将季广琛和其它将领们商量说:“我们跟着永王走到这一步,都是老天不帮我们。人谋不成,不如趁没交战的时候,赶快自谋出路,要不然兵败身死,我们就永远成了逆臣贼子。”有句话叫树倒猢狲散,现在树还没倒,猢狲就已经散了,季广琛逃向了广陵,浑惟明逃向江宁,冯季康逃向白沙。猢狲不在了,树也有些空虚,李璘来不及气愤,因为这些将军带兵一走,他势力减弱,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所以就更觉得害怕了。当天晚上,长江北面的军队点明火炬,映照在水中,分不清是火光还是水光,李璘的军队中居然也列火炬来响应。这下李璘可受不了了,以为官军已经渡过了长江,匆忙之中带着家眷与部下潜逃出去。等到天亮的时候,却没看到有过江的唐军,于是又返回城中收集军队,准备乘船而逃。实在是虚惊一场,真怀疑李璘军中是否有唐军派来的间谍在捣乱。而后,李成式部下赵侃等人渡过长江,到达新丰,李璘派自己的儿子李玚与部将高仙琦出兵迎击。交战中,李玚的肩膀被箭射中,永王的军队被杀的大败。李璘带领残兵逃到了鄱阳,收拣库中的军械物资,想逃向更南方的岭南,却被江西采访使皇甫侁追赶上,成了俘虏。后来永王李璘被皇甫侁秘密杀害,他的儿子李玚也死在乱军之中。这时是至德二年的二月。从永王疑似谋反到丧命,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至此被肃宗平息。
肃宗的反应并不很过分,只是大敌当前,如果他把这份雷厉风行的劲头拿到平定叛军上,岂不更好?永王自己也十分不明智,不管他想不想谋反,都不该带兵沿江而下。不想谋反,当然不该这么做,想谋反,就要有可以谋反的缜密心思才行,现在这里有三个节度使来看管自己,难道就不能忍一时吗?至少等肃宗放松警惕再办事也好,这算什么呢?所以,永王之败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永王之败的余波,就是肃宗对皇甫侁擅自杀害他的好弟弟十分恼怒,说了一句:“既然生擒了我的弟弟,怎么不把他送来却擅自杀害了呢!”然后把皇甫大人的官撤了而不录用。其实皇甫大人的做法未必不好,不然肃宗又要如何处置这个“爱弟”呢?处罚的太重,难免有反对的声音,处罚的太轻,又无以警示他人,肃宗亲自下命杀永王的可能性几乎是零。而皇甫侁又为何要杀永王呢?没得到太上皇、皇帝的命令,擅自杀死皇室成员,怎么都有点太大胆了,尽管永王是戴罪之身,但“疏不间亲”这个真理是一万年不变的,而且皇甫侁的身份地位都不足以支持他杀皇帝的子弟。难道,皇甫侁本人和永王有什么过结吗?似乎也没有啊,那皇甫侁何必非要在押送到灵武之前杀永王,而且还是秘密杀害的。里面好像有问题。我的怀疑是,这中间是不是有人传了什么话?皇甫侁是不是听了这些话才会去杀人?可是,传话的人是谁呢?幕后主使又是谁呢?其实传话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要杀死永王。肃宗的嫌疑最大,他碍于仁慈的名义不敢轻易下手,但永王留下来也是不安定因素,毕竟还是杀了保险,所以完全可能偷偷派人去让皇甫侁杀李璘,然后自己再把他贬官,那么此事皇甫侁也是不会说出来的,因为他绝不敢惹怒皇帝,否则就不是贬官这么简单了。这样既可以达到目的,又可以保全自己友于之名,岂不善哉?只是这么推测的话,肃宗的形象就有点可怕了。是不是呢?反正就算是,肃宗也不会留下什么证据来。但综合一下肃宗的为人,似乎还不大像他所为。
再余一次波,就是关于李白了。李白年近花甲,兴冲冲跑去投奔李璘,一心想为国家出点微薄之力,却不想最后永王居然是谋反,自己也被牵连进来,要流放到夜郎去。被李白“牵连”的是杜甫,他整日为故友担心,晚上梦李白,白天忆李白,“故人入我梦,明我常相忆”。杜甫为李白喊冤,那是在大家对李白的一片批判声中,他的呼声更显得弥足珍贵。与此同时,同为故友的高适却是袖手旁观。高适当初准确的站对了队伍,从反对玄宗的制书开始,到他坚决站在肃宗一边,甚至对故友都置之不理,只能说明他比李、杜更具有政治上的适应性,也难怪会做到这么高的官呢。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闲汉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92
编号
14660
注册
2004-8-4
#33
发表于 2006-7-15 19: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elite5
于 2006-1-26 14:22 发表
以此文笔,胜过幼时所读“上下五千年”
两者没有可比性吧,毕竟面向的阅读群从年龄到教育程度都不一样。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34
发表于 2006-7-19 15: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㈡、太上皇的意图
前面说到永王不回蜀中的可能是有两个,从后面的情况看,似乎永王确实是心怀鬼胎不想回到蜀中,但多少也对肃宗的命令没太在意。此外,原因其实还可以有一个,就是关于太上皇李隆基的意图。永王的“谋反”,有人怀疑他的背后指使者正是玄宗。
是这样吗?
于戏!咨尔元子等,敬听朕命;谨恭祗敬,以见师傅;端庄简肃以莅众官;慈恤惠爱,以养百姓;忠恕哀敬,以折庶狱;色不可犯,以临军政;犯而必恕,以纳忠规。往钦哉!无替朕命。各颁所管,咸令知悉。
这是玄宗下的制书的最后一部分——还是说一下皇家成员下达的命令的称呼吧,唐朝的规定是:“凡上之所以迨下,其制有六,曰制、敕、册、令、教、符。天子曰制,曰敕,曰册。皇太子曰令。亲王、公主曰教。”但是“上皇曰”什么,似乎没有明文规定,因为这一职务不是常有人担任(条件太苛刻了,必须得是皇帝的爸爸才行,而且是没死就退位的),有时是临时规定,比如睿宗退位后,“上皇自称曰朕,命曰诰,五日一受朝于太极殿。皇帝自称曰予,命曰制、敕,日受朝于武德殿。”玄宗此制比较特殊,因为七月十五日的时候,他还不知道三天前儿子已经登基了,所以依然是以皇帝的口吻来写的,后世称此文的时候,用的也是“制”。不过此后,玄宗既已是太上皇,“上用灵武册称上皇,诏称诰”,也要改称为“诰”了。
诰也好,制也好,玄宗这里完全是在教导孩子们要怎么做,比如要慈恤惠爱,忠恕哀敬。当然这完全可以当成是例行文本的正常出现,但玄宗花费的篇幅也不小了,说明对此还是很上心的。他应该是希望孩子们团结才是,从制书中,瞧不出一点剑拔弩张的气息。
玄宗要李亨充当起天下兵马元帅,总领朔方、河东、河北、平卢四镇。此前马嵬分别时玄宗就是要李亨去西北的朔方等地,而李亨也不出所料的果然去了那里,这当然和他曾为朔方节度大使有关,玄宗考虑到这一层,所以将这西北四镇交与李亨,并且给李亨定的任务是南收长安、洛阳,长安、洛阳二京是唐的重要城市,玄宗当初就是因为洛阳之失才大怒而最终杀掉高、封二人的,可见对此二京的重视。玄宗让永王李璘掌管山南东路及黔中、江南西路等地,又让盛王李琦任广陵大都督,领江南东路及淮南、河南等路节度采访都大使,丰王李珙则任武威郡大都督,领河西、陇右、安西、北庭四镇。划分一下的话,李亨基本上在战线以北,南方西侧由李璘统领,南方东侧由李琦统领,而唐朝边地的陇右、河西等地,则为李珙统领,四人的势力正好形成一个包围圈,将安禄山围在当中。
这样的话,玄宗真的是要永王来对抗太子吗?恐怕不是。一,时间对不上,他现在不知道太子已成为皇帝了,无所谓去争权;二,势力范围安排的也不像是要为难太子——南方是唐的防御重地,包括玄宗自己所在的剑南道,可以算是二线,陇右这些边地,顶多算是三线,从其地点来看,也可以作为支持朔方、河东几镇的后方,而分给李亨的四镇,则实实在在是一线了。假如玄宗真跟李亨过不去,就该让李璘统领能对朔方四镇有影响的地方,比如李珙所领之处,而他所领的地方,根本谈不上与李亨对抗,至少还得跨过叛军占领的地区才行。那会不会是玄宗给自己留的后路呢?若是这样,那就是说,玄宗先让李亨来平叛,然后再和他算帐。从地理上分析,这倒有其可能性,因为若平叛之后,玄宗完全可以出蜀中,到李璘所在之地。但是这又回到第一个问题来了,玄宗下制的时候还不知道李亨已即位,有什么理由要这样算计自己的儿子呢?玄宗对肃宗,即使谈不上特别宠爱,但前面说过的几件事,比如让他抚养李璘,又把李泌交给他两个月,后来第二次立太子的时候又一心想立李亨,都反应出来他对李亨还是很不错的。另外,玄宗在马嵬驿的表现,也是积极配合太子的,并没有委曲求全的意思。因此,玄宗的安排,用意当然是对付安禄山,两京之地尤其是有祖先陵寝的长安都要由李亨来收复,也说明“太子”的地位不可动摇。
八月十二日,整整过了一个月,灵武派来的使者到了蜀中,将肃宗即位的消息报告给玄宗。如果我是这个使者的话,总感觉事情不大好开口。排除像始皇帝那样尊其已过世且未曾当过皇帝的父亲为太上皇的这种情况,一般来讲,太上皇都是自己开口让位的(不管被逼与否),或者是像刘邦那样尊其父为太上皇,总之,都是在其知情的情况下。而玄宗相当于硬生生被赶下来的,无论使者怎么说,即使是最朴素的一句话“您儿子已经当皇帝了,您现在是太上皇”在玄宗听来都难免会有失落感。这倒有些像李渊遥尊杨广为太上皇的情形,虽然大有区别,但意思却是一样的。杨广听到自己被尊为太上皇,史书虽没有记下他的反应,也肯定是火冒三丈,设身处地的为他想想,这一切是由外人操纵的,他的儿子也是被别人控制,当然不会甘心。玄宗则是高兴的说:“吾儿应天顺人,吾复何忧!”高兴是真还是假呢?玄宗或许早有准备了,因为在马嵬驿的时候他敢这么出口,必然要做相应的心理上的两手准备,所以似乎这条消息也没有太出他的意外。而且事已至此,就是不高兴又能如何?不过,既然李亨当了皇帝,说明他还是愿意挑起这副重担的,对玄宗而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玄宗在这方面与其父睿宗一样“睿智”,想当初睿宗就是很有自知之明的退位,在玄宗解决太平公主集团之后表示彻底的不再参与政治,然后就是父子和平共处,睿宗颐养天年。玄宗知道自己不可避免的走上父亲的老路,如果也能像父亲一样善终,不失为一件好事,自己毕竟是古稀老人了,哪里还有精神和安禄山耗到底(形势的发展又超乎人的预料)?所以玄宗一再表示支持肃宗,正如前文所说,是想让儿子将来能够善待自己。玄宗的一贯态度都是比较倾向李亨,因此猜测玄宗是要李璘来反对李亨,可能性又打了折扣。
四天后,也就是八月十六日,玄宗下制,正式承认了肃宗的即位,也就是说,他也承认了自己太上皇的地位。这道他平生最后下达的制上说:“自今改制敕为诰,表疏称太上皇。四海军国事,皆先取皇帝进止,仍奏朕知;俟克复上京,朕不复预事。”玄宗对安禄山攻下长安十分愤恨,这让他跌了一个很大的跤,所以玄宗发狠要夺回京城,在此之前,军国大事还是要奏报与他知晓的,等收复了京城,玄宗就不再参预政事。有了这句话,肃宗当然就要拼命的收复两京了。
又过了四天,八月十八日,玄宗临轩,命令韦见素、房琯与崔涣奉送玉玺前往灵武传给皇帝。玉玺出手,皇帝的大权就算交出来了。
四十四年前,自己从父亲手中接过玉玺,那时节年方二十八岁立志有为的李隆基是多么英姿勃发啊。而今,四十四年后,已成古稀老人的他,又亲手将玉玺交出,让人带给远在灵武的儿子。不知玉玺出手的那一刹那,太上皇是否生出许多无奈的感慨?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35
发表于 2006-7-19 15: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七、灵武的准备工作
好了,一切条件都具备了——话说回来,就是不具备,也得要反击了,何况,玄宗不也有话么,他要等到“克复上京”才肯彻底罢手。所以为了自己的大权真正牢固,至少两京是要拿回来的。虽然肃宗并不一定有这种想法,怎么都是他来主持大局,对于玄宗这句话也不必太认真。然而,叛军占领两京的问题,不能无限期的拖下去。灵武,要反击!
㈠、元帅之争
说是元帅之“争”,当事人却是没争过。但在这件事的背后,确实有一场“争”论。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肃宗在灵武安稳下来,各处征兵又差不多赶到,而且郭李二人也已来到灵武,加之至德元年十一月初八,回纥兵到达带汗谷,与郭子仪相会,十一日两军合力与同罗等反叛的胡兵在榆林河北岸交战,大获全胜,杀敌三万余人,俘虏一万,河曲从而平定,剔除了心头一患,又鼓舞了士气,如此一来,“收复两京”不再是空谈。
可是,兵权要由谁来掌握呢?
兵权不可交与外人。唐之初,就一直是这样安排的,兵权只交给皇室成员,主力军队更是只有皇子才能统领。到了自信满满的太宗执政的时期,则不惮将兵权交给朝中大臣,所以李靖、李世绩等人才会有机会成盖世之功,不然,韩擒虎就是再怎么预言李靖能成大事也是白费。贞观时期只有后期的征高丽才是太宗御驾亲征,而在征高丽的两年前,朝臣中有人让他大大的失望了一回,从此对大臣的信任不复当初。征高丽的同年又杀了曾经誓死不肯说出李世民指使在洛阳招兵内幕的张亮,原因只是张亮养了一些“假子(就是干儿子)”,这也成为杀人的借口,太宗确实变了。所以他亲征高丽会不会是一种变相的收回兵权呢?当时太子李治年纪又小,而且又是那样一副文弱的样子,太宗自是郁闷非常,不敢让他带兵出征。如果在自己的儿子中找能够带兵出征的,只怕要在前面几个孩子中挑选,李承乾和李泰或废或贬,吴王李恪却是符合条件,而且太宗也自认为恪颇类己,然而却又不能让他建立奇功,不然李治的太子之位便不保了,朝中说不定又会有一场动荡,已经大受折磨的李世民,肯定不愿意看到同样的事情再一次发生。高丽非征不可么?当时在新罗一再的请求之下,又是在太宗火气正旺的时节,拿它出出气也未尝不可,何况借此时机也可以再展皇家雄风,所以太宗亲征高丽可能也有这么个机心在其中。此后,生长于深宫中的皇帝们,一来没有太宗带兵的能耐,二来皇帝亲征确实非同小可不能等闲视之,所以也就越发的没有亲征的机会了。太平时期倒还没什么,大臣们也不至于好端端的要谋反,而到了闹出乱子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位皇室成员来起码做个幌子。玄宗此前任命高仙芝为副元帅,主帅就是荣王,后来哥舒翰顶替高仙芝,做的是太子的先锋兵马元帅,荣王和太子都挂了个名。此时肃宗要反击,兵队要交给谁呢?不用说,副元帅郭、李等人皆可胜任,而主帅就得从他的儿子中挑一个了。
选谁呢?
大家还记得建宁王李倓吗?在马嵬驿出尽了风头,在跟随肃宗从马嵬驿北上的途中,也很是引人注目。前面写肃宗从马嵬出发后,不是遇到了潼关退下来的唐军双方误打了一仗么,其实一路上遇到的寇盗可能远远不止这些。由于李亨一行的速度太快,所以掉队的有一大群,还有逃跑的,再加上每次都会有伤亡,所以兵力越来越弱,直到平凉才有所补充。而最凶险的路途其实还是在前面。这种情况下,建宁亲自挑选了一些骁勇之士,每当遇到敌情的时候,就带着这些人围在李亨的前后把他保护起来,他自己则浴血奋战抵抗敌人。建宁王的武功如何,我们是不大清楚的,总觉得深宫中长大的孩子有些娇贵,学武的更是少之又少(清朝除外,虽然我不大喜欢清朝,但也得承认,清朝在皇帝子女的教育上是胜于明朝的)。建宁王看来对自己武功的信心还是很强的,他当然知道这不是在宫中,不是和下人们玩打雪仗的游戏,更不是下人们战战兢兢生怕闹出意外的陪自己练武,而是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拼命。不过,既然有了那班勇士,也不会让建宁处在太危险的境地,建宁能拿起武器来保卫自己的亲人,已是很难得了,在肃宗的子女当中是数一数二的人才,史书上说他是“性英果,有才略”,已经由前面的事情来印证了,相信大家也不会反对史家记这么一笔。文武双全,我们在他的身上仿佛又看到了李世民、李隆基的影子,似乎这就是一颗未来之星。而且建宁还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有时肃宗过了吃饭的时间还没找到食物,李倓心疼自己的父亲,悲泣不已,“军中皆属目向之”,很得军心。当然,我们现在完全可以把这个理解是他为了得人心才故意装出来的,到底是不是,不能妄下结论,还要等看以后的表现。
看来肃宗对李倓也是很满意的,想任命他为天下兵马元帅,统帅诸将东征。这时李泌表示反对,他说:“建宁诚元帅才。然广平,兄也。若建宁功成,岂可使广平为吴太伯乎!”李泌不否认建宁是帅才,那好,既然其才堪当大任,为何又要反对呢?岂不是不合理么?李泌反对,是由于建宁和其它人的身份不一样,如果他不是皇子,而是一名普通的大臣,那也无所谓;但是,若是普通大臣的话肃宗也不会想到让他当元帅了。正因为他是皇子,所以这又牵扯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将来的嗣位,是立嫡以长呢,还是立嫡以贤,抑或立嫡以功?按传统是立嫡以长,在和平时期这么做没有异议,因为贤者自贤,却无法立功,他的能力得不到证实,人们无法断定他将来是否会有现在想的这么好,拿杨广来说,晋王时期的他和炀帝时期的他判若两人,就是一个“立嫡以贤”却得非其人的生动例子。而赶上动乱时期,适者生存,有能力的人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就像李世民平定天下、李隆基平韦氏之乱一样,人们总还是倾向于贤者的,当他建立了功勋,自然会受到特别的瞩目,往往也因此会闹出嗣位之争。唐代最典型的就要属玄武门之变,后来的睿宗和宋王李成器因为有了榜样在先,所以不敢走李渊、李建成的老路,玄宗可谓捡了个便宜。终究,太宗与玄宗是例外,是因为他们建立了功业,才造成了“麻烦”。要杜绝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出路就是扼制住那个非嫡长却是更有能力的皇子建立功业,或是想办法培植长子的威望——这多么无奈啊,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难道让广平将来做吴太伯么?想想,也未尝不可,却不晓得李俶本人会不会同意。李俶后来的表现一直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识大体的,也许真能像宋王成器那样,甘愿让位于自己的弟弟,不过他的识大体一直是以他是成功者为背景,如果真的让他处在要让出他的位置的地步,他还会保持这种心态吗?不知道,不能确定。可以通过史书来了解李俶一生的我们都确定不了,何况当时还并不知道将来广平会有什么变化的李泌?所以他这番话是出自对将来的考虑,而且是从最平稳的出发点出发,不能不说他是有远见的。
甫闻此言的肃宗却不这么认为,他的想法和我们一开始的反应是一样的,既然建宁有才,又怎么不行呢?肃宗说:“广平是嫡长子,将来自然要继承皇位,何必把元帅之职看得那么重!”肃宗的这个想法,有点类似于在一种解释下的唐高祖李渊。什么叫“在一种解释下”的李渊?那是因为,对李渊做法想法的分析出现很多种类,其中有一种观点,就是认为,李渊觉得已立建成为太子,将来自然是入承大统,没考虑到世民建功之后会带来的影响。这种观点恰好套在肃宗这番话上。对李渊的这种解释,未尝没有道理,但我还是倾向于他对世民的许诺也是出自真心。好了,李渊的问题不多说了,不然要跑题了。显然肃宗这么说,是没考虑到这样一来会有什么变数、会有什么麻烦,他很单纯的认为自己的儿子都会守本分,虽然事实上建宁看来是这样,但是他真的建立了功业的话,他的追随者会答应吗?
李泌下面的话便提到了这一点:“广平虽然是长子,但现在还没有册封为太子。现在天下大乱,众心所向,在于元帅。如果建宁大功告成,陛下就算不想立他为太子,他的追随者会答应吗?太宗和上皇就是典型的例子啊。”广平现在不是太子,也就是说他的继承人地位并不明确,在大臣们看来是会有变数的,这比当初建成已身为太子的情形还要复杂,可是广平一时又不能被封为太子,因为这些得等到太上皇回来后才能决定(也就相当于总统在议会把一切都决定好了之后签个字)。可是谁能领导大家平定叛军,必然会建立他人无可匹敌的威望,到时四海归心,人心所向,其势已成,奈何奈何?便是你不答应,他自己也不答应,跟随他的人,为着自己的荣华富贵,或者再说的崇高一点,为了天下苍生,又岂肯答应!“太宗、上皇即其事也。”想想日夜劝李世民发动兵变的那些大臣吧,哪个不是秦王府死党?再想想拥护当时还是临淄王的李隆基那些人吧,哪个不是跟着他一起消灭韦后的人?结果怎样了呢?苍白的说教,谁都会,但听的人却没几个,但只要有个活生生的例子摆在眼前,其效果要十倍于千言万语。李泌举了两个例子,当下肃宗便决定,由广平王李俶担任天下兵马元帅,统领诸将。
纸里包不住火,而且李泌也没有刻意隐瞒,所以建宁王得知此事,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感谢李泌说:“此固倓之心也!”我本就是这么想的啊……建宁能做到这么坦荡,是因为他毫无野心,如果他谋图当来能入继大统,就算再怎么装,也装不出来这样诚恳,况且,李泌是何等人物,伪装的话焉能逃过他的眼睛?也正因为李泌是个厉害角色,又有谁敢在他面前装呢?除非自认为演技高超,而一般怀有阴谋的人,都不敢轻易冒险。所以他对李泌这么说,的确是出于真心,同时也是让李泌安心。想到未建立奇功的李世民,在听到李渊对他的承诺之后,也是一口拒绝。很多人认为这件事是假的,因为秦王有野心,而且李渊不会这么说。李渊为什么不会这么说?这么说很正常啊,排除从最坏处考虑的这是李渊在试探李世民的这种可能性,李世民一直是他的爱子,而且从册封秦王、尚书令和立太子的时间来看,大有可能是先问过了李世民,李世民没同意,才封他为秦王,过了七天才立的太子。而李世民虽然素有大志,但这时还很年轻,是比较单纯的,他拒绝固然有其无奈,但也不能完全否认主观因素上的恪守本分。
好,元帅就这样定下来了,由肃宗长子此时的广平王担任。而建宁王李倓,他的才气品性,让我们看到了太宗、玄宗的影子,但是仔细看去,却又大不相同:后二者素怀大志,甚至可说是野心,而建宁却纯洁的仿佛天人一般。他后来的悲剧,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份纯洁——纯洁的让人心痛。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36
发表于 2006-7-20 13: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㈡、肃宗:我想有为
“我想有为”——肃宗当然不会突然间冒出这么一句,但从他的做法来看,的确是想有一番作为的。肃宗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平定叛乱。唐朝此时是连自己的京城都让人家占了,只要不想偏安一隅,不想有为都不行。其实唐也有条件早二百成为“南唐”,但安于现状的事毕竟让“天可汗”有些不甘心,再加上有玄宗的那句话,所以长安、洛阳是非夺回来不可了。单凭这一点,唐肃宗就比宋高宗强了很多倍。
任命元帅后,肃宗做的第一件事是“算计”李泌。一天,他和李泌出外行军,士兵们指着他们两个窃窃私语:“衣黄者,圣人也。衣白者,山人也。”皇帝穿的衣服的颜色是黄色的,而李泌作为隐士,穿的是白衣。古时着白衣者为平民,所以老百姓又称为白丁、白衣或白身。在现在的小说或电视中,白衣人往往都是天人一般,相貌英俊、玉树临风、气质高雅……例子就不举了,实在太多。李泌歪打正着的穿起了白衣服,正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只是李泌本人相貌如何,没记,估计也就是一般般——往往长相好的要记下来,长的奇丑无比的也要记下来,长的没什么特点的……既然没特点,也就不必记了。然而士兵们的话,看来是多少有些对李泌不恭,至少他身为“山人”,和皇帝在一起是有点不大协调。肃宗听说后,就把这些话告诉了李泌,并且说:“艰难之际,不敢相屈以官,且衣紫袍以绝群疑。”我不敢违背阁下的意志委以官职,但既然有人说闲话,那你就该暂时穿上紫衣,免得别人猜疑。不经意间,肃宗给李泌准备多时的紫衣派上了用场。唐时三品以上服紫,一二品当然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李泌不得已,只好接受了紫衣,等他换上紫袍后,入宫去谢恩,肃宗哈哈一笑,说:“既服此,岂可无名称!”官服都穿上了,哪能没有相应的官职呢!于是就从怀中掏出诏敕开始宣读,任命李泌为待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以“阴谋论”的角度来看,这大概是肃宗定下的诡计,至于他有没有串通士兵来帮忙,那就不得而知了,或者是借题发挥,总之,觉得这个时候的肃宗倒很有些可爱,就像《三国演义》里给侄儿刘琦出主意骗诸葛亮上阁楼下不来的刘备一样。李泌仍然坚辞不受,肃宗说:“我不敢强任你为宰相,只是现下是艰难时期,你暂时就担任一下吧,等叛贼平定后,就任凭你行归隐之高志。”既然皇帝这么说了,李泌也只好接受。李泌青少年时曾经向往的“一步登天”,现在真正的实现了,只不过而立之后的李泌,对此的心态却是异常平和,宠辱不惊。
肃宗在宫中设置元帅府,广平和李泌轮流值班,一个入宫,另一个就留在府中,反之亦然。李泌又对肃宗说:“诸将畏惧陛下天威,向陛下陈述军务大事时,有时难免会拘束无法都说出来,一旦出现哪怕很小的差错,都将会召致很大的损失。请陛下允许我先与广平王商议,等商量好了再向陛下报告,可以执行的就命令执行,不可行的就加以否决。”肃宗同意,此后每日每夜各地不断呈上来的奏疏,肃宗让都先送到元帅府去,由李泌批阅,如果有紧急的事情或者烽火战报,李泌就重封,隔门传进宫中,其余不重要的事情就等到天亮后再奏报。肃宗对此十分放心,把宫门的钥匙和符契全部交给广平和李泌掌管。
然而就在这时,贼心不死的阿史那从礼又引诱九姓府与六州诸部胡人总计数万人,聚集在经略军的北边,准备侵略朔方,肃宗只好又让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到天德军去发兵讨伐。交战中,左武锋使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玢另率一军与胡人交战,不料却战败了,只好投降,没过多久自己逃了回来,仆固怀恩认为这是十分有伤家族面子的事,大骂了一通仆固玢之后,狠心杀掉了自己的儿子。于是“将士股栗”——也难怪呢,就算我们现在听起来也觉得有些可怕。历史上不乏拿自己儿子开刀的统帅,但大部分是做做样子,真正忍心下手的却不多见,何况就算真生气,其手下部将难道不求情么?有了别人的求情,往往也就“免去死罪,打多少大板,以观后效”。岳飞也只是让人打了一通岳云,而仆固怀恩居然说杀就杀,难道他自己就不能心疼么?不是啊,后来仆固怀恩被逼造反的时候给当时的唐代宗上书,就是流着眼泪写到了自己为了不废军法将仆固玚杀掉的事情。说残暴也好,说铁面无私也好,仆固怀恩这么做之后,将士们谁敢不拼命?所以作战时都奋勇争先,以一当百,一下子打败了同罗军——看来士气很重要啊,哪怕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去好好打,也十分管用。
这件事过后不久,在李泌的劝说下,肃宗决定离开灵武。不能不说突厥阿史那从礼的几次进攻是促成肃宗这一决定的因素,因为唐主要是想一心对付安禄山,现在朔方这又有个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的阿史那从礼,实在让人郁闷。这里插一句,此后不久,南诏乘机攻陷了越郡的会同军,占领了清溪关,寻传、骠国等国都归降了南诏。南诏后来被郑氏取代,最后段氏终于把南诏搞定,建立了大理。相信喜欢看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对大理都不陌生,只不过大理的皇帝可不是什么武林高手,什么一阳指、六脉神剑,都是编出来的。李泌是这样劝肃宗的,他说:“不如先暂时到彭原,等西北征兵到的时候,再前往扶风接应他们,那时丝帛等物品也运到了,可以供应军队。”九月十七日这一天,肃宗从灵武动身出发。
走了八天,九日二十五日,肃宗一行到达顺化。这时韦见素等人也从成都赶到,奉上玉玺和玉册,肃宗不肯接受,并说:“比以中原未靖,权总百官,岂敢乘危,遽为传袭!”我只是因为近来中原有动乱,才暂时管理一下百官,怎能够乘机传袭皇位呢?这听来实在太假了,皇帝都当了,还谈什么不敢遽为传袭?但肃宗却好像是认真的,他命人把玉玺和玉册都放置在别殿中,晨昏定省,就像礼拜父母那样去礼敬。肃宗的做法其实是对的,尽管后来的“腐儒”们(唐朝当然没有敢说三道四的,而唐以后的人就不客气了)已经大大的对他擅自即位不满了,这么做也无法减轻一些他的“罪过”,但总比接受的好,可以想见,如果肃宗笑呵呵的接受了,那么会被骂的更惨。
玄宗从蜀中派过来的这几人,肃宗因为韦见素和杨国忠的关系,对他很冷淡;而他久闻房琯的声名,因此对他很热情。房琯也是“人来风”,对肃宗谈论时事的时候,慷慨激昂,以至令肃宗大受感染,所以一有军国大事的时候就和房琯商量。房琯“亦以天下为已任,知无不为”,热情还是很高的。当年杨国忠初任宰相时,也是“以天下为己任”,虽然杨国忠很不怎么样,但是这份热情还是要肯定一下,房琯现在也是踌躇满志,他的这种激昂“吓”得其它宰相只有拱手避让的份。房琯任相又如何呢?下一节再说吧。
肃宗闲暇的时候,有一次对李泌谈到了李林甫。仇人啊仇人,肃宗想起来李皇叔——不对,现在得说是皇叔爷爷了——想起皇叔爷爷当年做的好事,害得他担惊受怕不说,还被迫与韦妃离婚,所以现在一定是咬牙切齿,恨不得把他扒皮抽筋。肃宗当时就要下诏说等攻克长安后,把李林甫的墓挖开,焚烧他的尸骨,弃骨扬灰。李泌劝解道:“陛下正在的大事是平定天下,何必与死者为敌呢。那尸骨又知道什么,这样做只能表示圣上胸怀德行还不够宽宏。再说回来,现在跟随安禄山反叛的人都是陛下的仇敌,如果他们听到这个消息,恐怕不会再有悔过自新之心了。”肃宗听后不大高兴,又说:“李林甫这个奸贼,过去千方百计想要致我于死地,那时候我可是朝不保夕啊,之所以能活到现在,实在是老天爷垂怜。况且李林甫那厮也十分憎恨你啊,只是还没来得及害你他自己就死了而已,你怎么倒可怜他?还替他说话?”李泌从容回答道:“这些事我哪里能不知道呢!但是陛下想到没有,太上皇在帝位将近五十年,一直太平安乐,不料一朝祸起,天下大乱,只好远避巴蜀。南方气候恶劣,太上皇年纪已经很大了,如果听到陛下有这样的诏命,必将以为陛下是为了报韦妃之仇。老人家心里肯定很惭愧,万一因此再生病,天下人就会认为这是陛下心胸狭隘,容不得君父。”还没等李泌说完,肃宗就泪流满面的走下台阶,仰天礼拜说:“我没想到这一点,是上天让您来告诫我的!”然后抱着李泌的脖子哭个不停。李泌总是能够找到对肃宗的制胜法宝,即足以打动肃宗的理由,所以往往他说的话都能起到作用。不过,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不是有点危险呢?肃宗对李泌很好,最后也没怎么起疑心,但李泌自己不能不有所考虑。这是后话了,后话当然后面说。只是肃宗抱着李泌的脖子哭个不停,实在有点那个,感动可以理解,可也没必要这么个哭法,好像是史家为了美化肃宗有多仁孝,所以才会让他如此举动,只是这样一来,倒有点搞笑的气氛,真是事与愿违。
肃宗在顺化没有呆太多时间便出发了,十月初三,到达了目的地彭原。肃宗在彭原的时间要多一些,既然他不走,我们也先暂时停在这里。
在这里,有一行人的到来,一定使肃宗十分高兴。肃宗想要平叛,但觉得单纯依靠朔方的兵力还不够,想要借胡人的兵力来壮大威势,于是就封豳王李守礼的儿子李承寀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一起去回纥借兵。又向拔汗那征兵,并让他们转告西域各国,如果能跟随安西兵一起来支持的话,必有重赏。敦煌王李承寀依命来到回纥牙帐,回纥可汗把女儿嫁给了他,并派大臣与唐朝的使者一起回来,在彭原晋见肃宗。肃宗对回纥使节自然厚加赏赐,并且封回纥可汗的女儿为毗伽公主。
就在这时,肃宗下诏要革除以前的一些弊政。什么弊政呢?这就要向上追溯到李皇叔爷爷的时代了。李林甫为宰相的时候,限制向皇帝进谏的谏官,让他们在上诉前前先告诉他一声,退朝之后也要把与皇皇谈话的内容告诉他,御史进言也须御史大夫署名。李林甫把关很严,凡不利于他的声音一律切断,至于发出声音的“声源”,当然也要想办法铲除。至此肃宗大开进谏之路,又让宰相分别在政事堂值日,每十天更换一次,大大的改善了李林甫、杨国忠那样的宰相专权局面。
言路是开放了,可是效果如何呢?言路上本有三重门,第一道门是士庶通向朝廷的大门,第二道门是由高官把守的大门,第三道门是皇帝本人的耳朵。第一道门已经堵住了很多人,当人们好容易迈进了朝廷的大门,忽然发现仕途上有时会有拦路虎出没,当皇帝把拦路虎驯的柔顺了,谏官们觉得终于拨开云雾见天日了,于是大谏而特谏起来,却发现声音却怎么也撞不开第三道门,搞不好皇帝的脸还会阴沉下来……当然也会有谏言比较顺利的通过三道大门的情况,不过正常情况下第三道大门的通过率并不高,像太宗那样以纳谏着称的皇帝,则是少而又少了,而且太宗本人忍的也是相当辛苦呢。
肃宗的情况就属于第三道门还开的不够的情况,事就坏在杜甫身上了,是他让肃宗的“励精图治”露了馅。杜甫的性子是比较直的,肃宗任命他为谏官,实在是给自己找苦头吃。比如唐初,魏征的进谏是很有学问的,而李纲劝李建成的那些话,比如游猎啊饮酒啊这些比芝麻大不了多少的事,估计放到李世民身上也照样改不掉,只是李世民很会用人,让魏征这样的进谏者来做谏官,而对李纲,则给他很高的待遇,却是束之高阁,结果就是皆大欢喜,而你又实在挑不出来李世民什么错,因为李纲年纪也很大了,退下来也是很正常的事。肃宗任人就欠考虑,基本上就是从叛军那里逃过来一个就封一个官,虽说当时乱哄哄,几乎没什么时间来考查一下这个人的履历,但好歹也得先摸清人家的性格。杜甫跟随肃宗的时间并不长,便不得不辞官,看来合作的相当不愉快。但直接导致杜甫“失宠”(虽说本来也没怎么宠过)的,便是房琯的罢相。好吧,既然前面也说到了房琯,现在这件事又和他有关,下面就好好说一说房琯的“浮沉录”吧。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37
发表于 2006-7-20 13: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㈢、房琯“浮沉录”
浮沉录,沉浮录,两个词都是惯用词,用哪个来做标题,就要看主人公的遭遇了——房琯正是先浮后沉,所以当然是“浮沉录”了。
房琯是武后时期平章事房融之子,他主要当官的时间是在玄宗朝,之前要提到什么特别突出的政绩,好像也没有,就是李林甫陷害李适之、韦坚的时候,顺便也把房琯贬了官。但皇叔爷爷对他已经很客气了,因为和李适之有关的人很多都被“追杀”——前脚被贬,后脚赐死诏书就到了,是为“追杀”。
房琯和韦见素等人一起被玄宗派来进献传国玉玺,肃宗对他很是看重,房琯自己也以天下为己任,诸相均要避他之位,春风得意,快哉快哉。这个时候称为“浮”一点都不过,但是房琯本人,“密度”较大,浮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沉了。密度是什么?物理上是物质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不过我用的可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房琯本人对宰相一职的不适应性较大,尤其是不能像李泌那样抓住重点,所以沉下去也是早晚的事。
房琯的性子,大约是喜欢热闹的,史书上说他“喜宾客,好谈论,多引拔知名之士”,这本是好事,不过他轻鄙庸俗之辈,所以招致很多人的怨恨。按说这是优点,说明他为人正直,又有什么不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都是有毛病的,只怕房琯对人的要求有些苛刻,是否一些本非庸俗之辈的人也被列入了他的黑名单?有可能,所以人们才会对他不满。大家还记得蜀中拜相的崔圆吗?肃宗到扶风的时候,崔圆才刚来朝谒。房琯认为他来的迟了,当即免相,态度也不怎么好。可是崔圆却厚结李辅国,过了两天,就得到肃宗看重,所以他也对房琯颇有不满。
有一件事,导致了肃宗对他的疏远,归根到底也是缘自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当然,这件事上房琯自己也有错。当时北海太守贺兰进明到达肃宗行在,肃宗本来让房琯任命贺兰进明为南海太守,兼御史大夫,充任岭南节度使,而房琯却让贺兰进明“摄(就是代理)”御史大夫。贺兰进明入朝谢恩,肃宗觉得奇怪,自己任命他是御史大夫,怎么现在多出来个“摄”?贺兰进明说自己和房琯有矛盾,还说:“西晋任用王夷甫为三公,而他却尚浮华虚名,致使五胡乱华。现在房琯专门在迂阔大言上面下功夫,来求得虚名,他所引用的人也都是轻浮之辈,简直就是第二个王衍啊。陛下任用这样的人为宰相,只怕对国家不利吧。而且房琯在蜀中辅佐太上皇,使陛下与诸王分领各道节度使,把陛下安置在荒凉空虚的塞外沙漠,又把自己的亲信党羽安插在各地,让他们统领大权。房琯的用心是不论皇帝的那一个儿子得天下,自己都不失富贵,这岂是忠臣所做的事!”玄宗这样的安排究竟是不是出自房琯的主意,不知道,也许有他参议的份。但玄宗让肃宗统领朔方等四镇,也是出于就近的考虑,不然难道让肃宗千里迢迢从朔方的灵武赶去南方不成?而且要提到沙漠荒凉,朔方固然是这样,贺兰进明的话不无对处,但李珙的安西四镇岂不更荒凉?所以说,这些话也有点谗言的味道。有了贺兰进明的挑拨,肃宗果然疏远了房琯。贺兰进明确实不对,但是房琯先改变肃宗的任命在先,也不怪人家不乐意,至于肃宗不能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虽然谈不上有多好,但也满正常的,历史上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并不多。肃宗此后下诏任命贺兰进明仍然是“御史大夫”,也算给房琯一个警告。
房琯这时也正好上疏,请求亲自带兵去收复两京。考其用意,是想建立功业,当然也是想为国家出力了。肃宗一听有人要去收复两京,那还不高兴,当然就同意了,于是加封房琯持节、招讨西京兼防御蒲潼两关兵马节度等使。房琯又请求由自己挑选部下参佐,肃宗也满足他的要求,房琯便以御中史中丞邓景山为副将,户部侍郎李揖为行军司马,中丞宋若思、起居郎知制诰贾至、右司郎中魏少游为判官,给事中刘秩为参谋,临行前,肃宗又让兵部尚书王思礼去协助房琯。所有人中,除了肃宗任命了一个有打仗经验的王思礼,房琯自己任命的那些,的确没几个是有名的,一个魏少游,给人的感觉是他拍马功夫大于实干的能力,其它的就一个贾至,在与王维、杜甫、岑参的“大明宫唱和”中,好心写了首诗呈两省僚友,还被称为是抛砖引玉之作——当然了,贾至、李揖、刘秩这些都是文弱书生,不懂军事,房琯把军务大事交给李、刘二人,真是一个糟糕的问题。王思礼夹在这些人当中,想必也是十分郁闷,说不定他这个武人,还会被房琯认作是“庸俗之辈”,从后面的情况来看,王思礼确实没得到房琯委派什么任务,估计就是被房琯抛开了。所以,房琯带着一帮纸上谈兵的人去打仗,不用看后面,我们也觉得事情不妙啊。
房琯对人说:“贼曳落河虽多,安能敌我刘秩!”什么叫曳落河?这个不是说掉进河里,而是安禄山的精锐亲兵,安禄山“养同罗、奚、契丹降者八千馀人,谓之‘曳落河’”。房琯夸口说虽然曳落河厉害,又安能敌得过我的谋士刘秩呢!他把军队分成三部分:由杨希文率领南军,从宜寿进攻;刘贵哲率领中军,从武功进攻;又派李光弼的弟弟李光进率领北军,从奉天进攻。他自己则是自将中军,为前锋。
我们房大宰相战绩如何啊?十月二十日,唐军前进到便桥一带。第二天,房琯的中、北两军与叛军安守忠所部在咸阳的陈涛斜(一个颇像人名的地名)相遇。房琯此战效法古人,居然用起了几千年都没用过的老掉牙的战车进攻战术,实令人匪夷所思。而且战车所用的牲畜也不对呀,人家是要用马,房琯却用牛来代替,牛虽然粗壮了许多,但灵活性就差了,所以战将都是骑马,骑牛的可太少了,单挑的时候骑牛岂不要吃大亏?《封神演义》里黄飞虎是骑牛,可人家是神牛,你一般牛能比么?何况又是小说,更不能算数了。房琯组织了二千辆的牛车队伍,并让步、骑兵护卫左右——士兵们都用来照顾牛了,真是得不偿失。没准骑兵的马和牛们还聊天呢:“咦,牛兄,您怎么也上战场了?”牛说:“唉,没办法,房大人心血来潮,不敢不来啊。”咳咳,说到哪了?——双方交战后,叛军顺风擂鼓呐喊,牛哪里见过这阵式,都吓的不轻。叛军又放火焚烧战车,顿时唐军乱了阵脚,人畜相杂,死伤多达四万余人,逃命活下来的仅有数千。不难想象啊,因为经过专业培训的西班牙斗牛士们还经常会出事,何况和牛一样也没见过这种阵式的唐军?荒唐啊荒唐。总结一下,不提房琯任命的人合不合适,也不管他总体战略如何,单说这一战,最大的错误在于战术不对,雪上加霜的是错用了牛——战国时田单败燕,用火牛阵用的就是这股乱劲,而房琯这次用牛车阵,却乱了自己。这是房琯东征的首战,首战很影响士气,这一仗失败,不但带来兵力上的损失,在士气上也是个打击。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时唐军中的某个士兵,一想到有个荒唐的主帅在带队,是不是很泄气呢?十月二十三日,房琯亲自率领南军与叛军作战,又被杀得大败,杨希文和刘贵哲都投降了叛军,这是南、中二军的主将,他们投降了,仗也就别提再打了。至此,房琯东征宣告失败。
战败之后,房琯等人“奔赴行在,肉袒请罪”。肃宗得知大败的消息,十分愤怒。想来肃宗也没想到房琯会用这么个战术,而肃宗可不像房琯那么理想主义,以为牛车真能取胜,从肃宗让王思礼辅助房琯来看,他比房琯更有战争的头脑,只可惜王思礼没派上用场。肃宗听说败的情形,自然十分郁怒,幸好有了李泌的营救,肃宗才赦免了房琯。不知李泌是怎么说的,居然说动肃宗像原来那样对待房琯,所以房琯要想取代李泌在肃宗心目中的位置实在太难了。
《旧唐书》上有一段,讨论了房琯为什么失败:“管好宾客,喜谈论,用兵素非所长,而天子采其虚声,冀成实效。管既自无庙胜,又以虚名择将吏,以至于败。管之出师,戎务一委于李揖、刘秩,秩等亦儒家子,未尝习军旅之事。管临戎谓人曰:‘逆党曳落河虽多,岂能当我刘秩等?’及与贼对垒,管欲持重以伺之,为中使邢延恩等督战,苍黄失据,遂及于败。”有些事情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再补充几句。《旧唐书》的看法是,房琯喜欢高谈阔论,未免轻浮,用兵并非是他的长处,所以皇帝听他虚夸的厉害便任用他,自然难有什么作用;房琯本人又不会择将吏,选的都是徒有虚名的人,出师之后把事情都交给不习军事的儒生,再加上交战之际本是要持重以待,却被宦官邢延恩等人催促交战,仓惶之中失去自己的根基,所以才会惨败。《旧唐书》是在后面交待了这里面“中人邢延恩”的作用,通鉴中却未涉及。房琯本打算持重,牛车阵也确实需要持重,如果真的坚持下去,面对敌军时,也许不会一下子就大乱起来,但叛军终究还是会赢,就算这一战不败,早晚他的牛车阵也是个事。邢延恩的催战,无疑使失败提前来到。虽说宦官监军又让人郁闷了一把,不过房琯的东征也是早一些结束的好,如果一直这么打下去,伤亡惨重都是无法避免的,但唐朝的粮草——灵武也好,顺化也好,彭原也好,粮食还是节省些好。
房琯回来之后,常常称病不朝,对政事也变得懒于过问,大概是受到了打击。另外,他不上朝,每天与刘秩、李揖等人高谈佛老,说些释氏因果、老子虚无的东西,有时还听听门客董庭兰的琴声,或招集琴客来大排筵宴。未败之前房琯也有空谈的爱好,好像惨败之后,连“以天下为己任”的劲头也没有了。颜真卿当时弹劾何忌不孝,而何忌恰好是房琯空谈一派,所以房琯不想太让他没面子,就以他酒醉入朝为借口,贬为西平司马。更糟糕的是,董庭兰因为朝官们往往通过他谒见房琯,所以开始弄权谋利,大收贿赂。有司又弹劾董庭兰受贿,房琯十分不理智的在肃宗气头上入朝向他说明情况,被肃宗“叱出之,因归私第,不敢预人事”。这时谏议大夫张镐上疏,说房琯是朝中大臣,他的门客受赃,与他无关,不应该因这件事连累他。至德二年五月,将房琯贬为太子少师,以张镐代替他为宰相。
后来房琯再也没有像在顺化、彭原的时候受到肃宗看重了。最后死于广德元年,时年六十七岁,死后赠太尉。
杜甫传中则说至德二年春因房琯罢相,杜甫上书言房琯有才,不宜罢相之事而被贬,似乎时间上有出入,而且杜甫传说还写肃宗一怒之下,“贬管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确实是被贬了,而房琯则没有被贬出去,当年十一月便随肃宗回到了长安。究竟哪个对?房琯确实被贬出去过,不过是乾元元年六月,时间上又有矛盾。这里我们还是相信房琯本传为好,因为杜甫传中是连他的官名都写错了的,应该是左拾遗,写成右拾遗了。
房琯之败,似乎在玄宗的预料之中。玄宗在蜀中的时候,和给事中裴士淹讨论宰相。那时肃宗在凤翔,每任命一个宰相,就报告给玄宗。一听到肃宗任房琯为将,玄宗说:“此非破贼才也。若姚元崇在,贼不足灭。”他很清楚房琯言过其实,有点赵括的意思,所以知道他破不了叛军。可见玄宗看人比肃宗要准啊,一眼便看到了房琯的不足之处。之后又讨论到其它人,说到宋璟的时候,玄宗说:“彼卖直以取名耳。”只怕这个评价会有些让人吃惊。大唐三百宰相,最有名的贤相就那么几个,有唐初的房玄龄、杜如晦,还有玄宗时期的姚崇、宋璟。看来玄宗对姚崇还是相当满意的,而宋璟也是善终,并未与玄宗有什么芥蒂,怎么玄宗会这样评价他呢?虽然玄宗这话绝非称赞,也微微透露出一丝不满,却并不激愤。《新唐书》评价宋璟就是“宋璟刚正又过于崇,玄宗素所尊惮,常屈意听纳……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有时他的“正”也确有取名的嫌疑。宋璟的问题还是就此打住吧。玄宗又接连历评了十余人,都十分得当。评到李林甫时,玄宗不无愤怒的说:“是子妒贤疾能,举无比者。”裴士淹当时反问了一句:“陛下诚知之,何任之久邪?”你明知他是这样的人,为什么还任用他这么久?“帝默不应”,玄宗无言以对。那我们再问一声,为什么玄宗明知李林甫阻挡贤路,还要任用他呢?只怕玄宗当时已经倦了,所以有个挡着进谏的人,未尝不是件舒服的事,而且高力士也曾反对过玄宗“朝事付宰相,边事付边将”,玄宗并非不知道这些事情,所以只能是他自己的问题。
然而玄宗又想念起张九龄来,想起当初张九龄说安禄山会谋反的先见之明,不禁痛哭流涕,派宦官到韶州曲江祭祀张九龄,并重赏了他的家人。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38
发表于 2006-7-20 21: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内讧•对峙
双方第一阶段的交手早已结束,唐朝重伤之下也已定过神来了,完成了最高权力的交接;叛军那里烧杀掠夺,该享乐的也享完了,却不料自己内部也出现了顶级权力的非正常交接,而且比唐朝发生的事情还要过分……
一、安庆绪:大刀向安禄山的肚子上砍去
唐朝那里惊魂甫定,着手反击叛军,安禄山这边却也不轻松。
《红楼梦》中的“好了歌”,甄士隐解道: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至德元年(公元756元)年底,安禄山派兵攻颍川。由于城中兵少,没有多少积蓄,尽管太守薛愿、长史庞坚全力拒守,周围环绕颍川百里的庐舍、林木全部被毁。历经了一年,救兵仍然不至,安禄山派阿史那承庆增兵攻击,昼夜连续作战,殊死搏斗了十五天,最终颍川被攻陷。薛愿等人被送到洛阳,“禄山缚于洛滨冰上,冻杀之”。是被活活冻死的,不过比颜杲卿那个肢解是来得好受的多。但安禄山大概不知,这是他最后一次听到捷报了。
自从起兵反叛以来,安禄山的视力逐渐下降,据说到至德二年初已经看不清东西了,怀疑也是散光或者近视,由于本人是“进士(谐音近视)”,所以知道近视是看不清楚东西,只是散光如何,不大清楚,同学曾经把一根黄瓜看成两根,大概是看东西会有重影。安禄山究竟是看不清楚,还是看着有重影呢?不管它,反正看不清东西很令人烦燥,大大的影响了他的心情——还是那句话,可惜当时没有眼镜。恰巧这时安禄山身上又长了毒疮,性情变得更加暴躁。这下可苦了安禄山左右的官员,还有侍奉他的宦官们,只要稍不如意,就用鞭子抽打,有时把触怒他的人干脆杀掉。此外,还有一个不利的地方,就是安禄山称帝以后,居于深宫之中,一下子在自己与将军们之间加了一道屏障,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沟通了。大将们难得见他的面,所以都是通过严庄向安禄山报告。一旦皇帝与大臣们之间出现了只能通过一个小小的沟渠来沟通的情况,那就很容易出问题,一旦这个沟渠堵死,那将是十分危险的事情。严庄本人虽然位高权重,但他也免不了被安禄山鞭打。安禄山还有个侍奉他系腰带的宦官,名叫李猪儿,挨到的打尤其之多。在第二章写安禄山时候提到过他那个有名的大肚子,随着他的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增长,当初系腰带的时候就已经得要旁边的人扶着肚子才能系上的地步,现在肯定是越发的不好系了。而且力道怕也不好控制,太松了起不到作用,万一当着人前皇帝裤子掉了下来,李猪儿就别想活了;或是太紧了,也不行,要是把安禄山憋坏了,他照样难逃一顿臭揍。所以,李猪儿被打的最多,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由于安禄山的脾气一落千丈,他左右的人都感到自身难保。这种“恐怖统治”是无法持久的,安禄山这样做无疑是自掘坟墓。
有句话叫家贼难防,安禄山最后是死在了家贼手里。
安禄山有子十一人,长子庆宗,聚了荣义郡主,在安禄山叛乱之初,已经夫妻双双“殉难”,被玄宗杀掉了。庆宗死后,次子庆绪成为兄弟中年纪最大的大哥,加上他是嫡子,所以嫡长子的地位十分有利于他成为继承人。安庆绪的母亲是安禄山的糟糠之妻康氏——也许她也是昭武九姓中的胡人,安禄山生父也是姓康,难道都是出自康国,源出出族?那岂不是近亲结婚,难怪安庆绪的智商……啧啧,那我们就管不着了,反正这位是正妻就是了。安禄山本来很疼爱这个善骑射的儿子,庆绪本名仁执,后来的名字是玄宗所起,并且把年未二十的他封为鸿胪卿,兼广阳太守。容我插一句,玄宗一辈子赐的名字不少,其中还有应邀给贺知章的儿子起的名“孚”,可是贺知章虽然叩头谢恩,但心里一定不好过,因为“孚”就是“爪子”。玄宗未必想到了这一层,他也没理由来嘲笑贺知章,只是贺知章既然想到这一点,心里就有个坎,未免觉得气闷。所以,安庆绪的名字就算起的不错了。可是后来,安禄山有个爱妾段氏,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庆恩,安禄山很喜欢庆恩,想由他取代安庆绪。失位的太子多半下场都很凄惨,安庆绪自然也明白这一点,自己的地位差不多可以确立了,如果有什么闪失,很难说以后会怎么样,所以常常害怕被杀,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
这关头,严庄抓住安庆绪的这种心理,对他说:“事情总有迫不得已的时候,现在可是机不可失啊。”出人意料的,安庆绪连客气都没客气一下,居然就同意了,说:“严兄如果想有所行动的话,我怎敢不敬从。”就这么简单,安庆绪这边就搞定了,连让我们多猜测一下的机会都不给。接着,严庄又对李猪儿说:“你前后挨的毒打还有数吗?如果再不做大事,恐怕你离死就不远了。”于是李猪儿也答应一块行动。天大的阴谋啊,居然这么容易就定了,这三人实在是——“痛快”!
计划已定,几人雷厉风行。这晚,严庄和安庆绪手持兵器站在帐幕外面,李猪儿手执大刀直入帐中,向安禄山的肚子上砍去。安禄山左右的人知道出了大事,由于害怕谁都没敢动弹。一击之下,安禄山急忙用手去摸枕旁的刀,却没有拿到,所以连最后这个给自己报仇的机会都没抓住。安禄山用手摇着帐竿,说:“这一定是家贼干的!”想必声音一定十分凄厉。他在最后时刻明白了“家贼难防”这个道理,可惜这时肠子已流出一大堆,随即死去。
安禄山就这么死了,死的太简单了,起码壮烈一点也好啊,人家根本没怎么费心计划,打了一声招呼就把事情搞定了。曾经兴风作浪的安禄山,一代“枭雄”这样收场,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那么,这个“枭雄”又是谁封的呢?如果按字面意思来理解,枭雄的两个意思中“强横而野心勃勃的人,智勇杰出的人物”,安禄山当是符合第一个释义,也只能是符合第一个,因为他的智勇可算不上很杰出。而说到枭雄,我最佩服的是春秋时期的郑庄公,不过在《东周列国志》中他是以奸雄的身份出场的。不好,奸雄已经有了一个经典的曹操,以庄公之智勇,划分到枭雄也不错啊。
安禄山死后,严庄等人在他的床下挖了一个数尺深的坑,用毡布包裹了安禄山的尸体,就这么埋了进去,还告诫宫里的人不许泄露出去,否则严惩不怠。后来也没提到安庆绪将他埋在床下的父亲改葬,莫非安禄山在那个小坑里一呆呆了几年?这个不清楚,像这种事情按理不至于漏记,也许真的是这样。那么,直到后来史思明以王礼将安禄山改葬,安禄山才重见天日。只是不得不佩服一下安庆绪的心理素质,他在那宫里居然就这么住下了,丝毫不怕三更半夜会从床底下钻出个冤魂来,想当初太宗杀完建成、元吉之后,尚且会做恶梦,安庆绪却能睡的很踏实,真是没心没肺啊。正月初六的早晨,严庄对外宣称,就说安禄山病重,立晋王安庆绪为太子。不久安庆绪做了皇帝,尊称安禄山为太上皇,然后才发丧。唉,远在蜀中的玄宗要是知道这个消息,也该知足了,自己至少是个活的太上皇,而安禄山已经是个死太上皇了。
就这样,大燕也完成了最高权力的交接,本想多写几句,可是这种情况,也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事情进展的相当顺利。或者是因为记史的人是唐朝这方面的,所以对敌情不甚了解,只记了个大概?无论如何,色子就这么抛出去了,安禄山就这么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和曾经最信任的谋士,还有十分亲近的侍者共同杀死了。死者已矣,安禄山自己也有取死之道,而安庆绪等人,说他们道德沦丧也好,说是心狠手辣也好,或者像有些观点所认为的“胡人本性(五胡乱华时,胡人给人的感觉确是比汉人更野蛮好杀,但统称胡人都是如此,也不一定)”也好,安庆绪也确有被迫的成分。否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果将来他上了安庆恩的案板等着被别人杀死的时候,肯定也会后悔为什么当初不果断一点。
安庆绪顺利的即位了,可惜后面的事情进行的并不顺利。史载安庆绪“性昏懦,言辞无序”,就是说他性情昏庸懦弱,说话时语无伦次。昏庸还好办,懦弱?如果真是这么样的一个人,被逼到不得不弑父的地步,可见安禄山有多可怕。至于言辞无序,想安庆绪一介好骑射的武夫,没经过专门的培养,又哪来的什么口才呢。据说严庄就是为了这个,怕众人不服,所以不让安庆绪出来见人。安庆绪也不在乎,反正自己已经是君王了,还怕什么?于是每天饮酒享乐,称严庄为兄,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封为冯翊王,事无巨细都由他来作主。同时安庆绪加封诸将官爵,借以笼络人心。由于严庄总揽大权,所以不免让人生出疑心来:严庄的用心看来不怎么地道啊,只怕安庆绪十分无能是假,严庄欲总揽大权是真。但安庆绪居然任由别人来掌权,也是有能不到哪去。
此时金殿之上的安庆绪,万万想不到,将来自己也会被他人取代,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且如果他不动手,别人似乎也不敢动安禄山,倒是自己给那人帮了个大忙,去掉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使自己家族的权力旁落他人之手。因此,安庆绪的作为,到头来,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39
发表于 2006-7-20 21: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肃宗的隐患
肃宗着手反攻叛军,但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
几乎与此同时,肃宗朝的隐患也开始出现了。
㈠、李泌之计
由于颍川被攻破,再加上房琯东征的失败,肃宗一时间觉得一筹莫展,就和李泌说:“现在叛军如此强大,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够平定啊。”李泌回答说:“臣观贼所获子女金帛,皆输之范阳,此岂有雄据四海之志邪!今独虏将或为之用,中国之人惟高尚等数人,自余皆胁从耳。以臣料之,不过二年,天下无寇矣。”
李泌的观点是对的,叛军攻下长安之后,并没有长久占据的迹象,反而把抢到的东西都运回了老巢,这确实表示他们并无争夺天下的大志,否则,关中之地,按汉朝张良的话说,是“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自西周的镐京,到秦咸阳、汉长安,尤其是长安,十二朝古都,在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帝都。也有说是十三朝,差在哪一个呢?看了一下,是王莽那个二十年的“新朝”。把这么一个“朝代”也算上,实在是有凑数之嫌。总之,唐包括唐以前,很多王朝都建都关中,如果安氏父子真有吞吐天地之志向的话,占领了长安,就该把家当都搬过来,范阳虽是老家,但尚不足以成事。正是安禄山造反的李唐,当初不也是以太原为家么,可是一旦攻取长安,便不再离开,即使曾有过突厥的骚扰,在当时犹为秦王的李世民的坚持之下,仍然没有迁都。这就是差别。玄宗、肃宗一心收回长安、洛阳,固然也是为了祖宗之地、为了唐王朝的面子,但能守住两京,对唐朝将大有裨益,无论如何也比安禄山要高明一些。此外,李泌还看到了叛军的“寡助”,说只有胡人将领为安禄山卖力,汉人中只有高尚等几个,其余的都不过是一些胁从。不过,这个似乎给肃宗打气的成分居多了,因为帮助安禄山的人也不少。总之,基于这两点,李泌认为,不过二年,天下就会平定。李泌认为两年能平叛,事实上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不过那是在超出正常的情况下。可惜李泌有点高估唐朝,出现一些特殊因素,所以真正的时间,是延长了三倍。而且,李泌看到的是根本问题,根本问题上的优势,也得通过具体行动才行啊——根本优势可以决定战乱的最终结果,而具体的行动则能左右平叛事业进展的是否顺利和时间的长短。
肃宗一听两年就能平叛,又惊又喜,不大敢相信,就问:“这是什么道理?”李泌回答说:“叛军中的骁勇之将,不过是史思明、安守忠、田乾真、张忠志、阿史那承庆这几个人。现在我们要是命令李光弼率军从太原出井陉关,郭子仪率军从冯翊进入河东,这样一来史思明与张忠志就不敢轻易离开范阳和常山了,安守忠和田乾真则不敢离开长安,我们以两支军队便可拖住叛军的四员骁将,这样一来,跟随安禄山的就只有阿史那承庆了。望陛下下诏,命令郭子仪不要攻取华阴,以便两京之间道路畅通,陛下则率领所征军队驻扎于扶风,与郭子仪、李光弼交互攻击叛军:叛军如果救援这边,我们就攻击他们的那边;如果救援那边,我们就攻击这边。总之,使叛军在长达数千里的战线上往来奔波,到头来疲于奔命,我们以逸待劳就好下手了。叛军若是来交战,则避其锋芒,如果要撤退,就乘机攻击,不攻占城池,不切断道路。等到明年春天的时候再任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从塞北出击,与李光弼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来夺取范阳,颠覆叛军的巢穴。这时叛军要想撤退,则后路已被切断;要留在两京,却不得安宁。我们再以各路大军合力进攻,一定能够平息叛军。”肃宗听后很高兴。
高兴是高兴,但高兴之后,也没后文了,后来并没照这个来。此时肃宗对李泌真的很好,即使不听他的话,也不表示反对,只是说好,然后不照办就是,这样至少可以保住李泌的面子。但对李泌来讲,还有什么比皇帝的阳奉阴违来得更无奈、更郁闷呢?肃宗后来用的战略,仍然是玄宗时期以两京为根基,进而正面与叛军作战,以敌后截击扰乱为辅。这条策略不能说不好,但代价也是很大的。理论上的分析,就是唐军可以凭险守住长安,但无险可守的洛阳则需耗费唐大量精力,这么个地方易攻难守,得不偿失,唐最初的失误就在于对洛阳过于执着,如果花费太多的人力在洛阳,不如选择放弃;实践上的验证,就是后来的平叛过程,果然四面无险的洛阳得而复失,唐军在洛阳一再消耗力量,虽说后来和叛军比谁的底子厚时是唐赢了,但代价确实太大了。
那么叛军就没有弱点吗?当然不是。安禄山的老巢是范阳,但河北、河南一带都是平原地区,属于攻下的快败的也快的地方,直到河东地区,才有险要可言,所以安禄山若能占据险要,肃清河东以东地区内的唐军,那么他们的形势与唐占据关中以潼关为大门是一样的。但安禄山也没有在意自己这个可以用来作大门的河东,他们轻易放过太原就是一例——其实安禄山后来派史思明等人攻打太原,也是下了大力气的,但是他们迟到了一步,唐肃宗已派李光弼来守卫太原,这一点上,肃宗又高出一筹来。叛军没有赶在太原最薄弱的时候来攻取,实是失策。后来,太原虽然守卫很艰难,但始终在唐朝手中,这就使叛军无法关闭河东这个大门。所谓关起门来打狗,门没关上,狗自然也打不死,因为总会有外援。再加上安禄山后方唐军一直顽强抵抗,致使安禄山在潼关之前都得想着家里是不是太平。其次,安禄山的战线太长了,几乎就是一条线,我们不妨美其名曰“一字长蛇阵”,如果唐军用把菜刀分别把这条长蛇阵切成几段,各个击破,那就完了。纵然唐军办不到这一点,但攻击他们的侧翼,骚扰一下他们实在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从一开始叛军的这个无奈的阵型就是处处被动挨打的。
李泌的计划,是有点类似于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巧了,游击战对付的日军也是战线太长,兵力分散。李泌建议由李光弼出井陉关来牵制范阳、常山,以郭子仪入河东牵制长安,正是让叛军首尾不能相顾,而又故意不阻断两京之间的道路,使叛军不能因为支援无望而死守其城,然后唐在郭李之外再分出来一支兵力,三方交互骚扰叛军,让叛军疲于奔命,最后再由第四支兵力与李光弼合力攻取范阳这些地方,然后就可以平叛了。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唐可以不急于得到两京,使这两地成为叛军的累赘,然后自己可以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引敌人围着自己团团转——妙啊。如果唐军真依此而行动,就算不能两年平叛,但相信必定会有效果的。而且唐军比叛军更有条件进行游击战,怎么他们也比叛军更有民众基础。
但李泌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肃宗这个因素。这个策略只怕肃宗本人承受不了,因为李泌说让肃宗亲自率军与郭李二人去交互打击叛军,一来肃宗没有郭李二人的军事才能,万一哪次不小心反倒被别人袭击了,岂不是太糟糕了?二来,肃宗的身体,能禁的住这般折腾吗?想必肃宗对一夜行三百里的经历记忆犹新,可那是迫不得已,如果再来几次,甭说肃宗,就是壮汉怕也吃不消。肃宗必然想到了万一反中敌人之计时,自己必须得逃跑的问题,如果跑不了,自己丧命不说,唐军的士气将会大大的降低,说不定朝中又要乱成一团,确实比较麻烦。那可否换将来完成这项工作呢?只怕也不好,因为如果是派遣一员大将,或是干脆让广平、建宁去扰敌,他们虽然可以办好此事,但相应的,肃宗的行在就必须有重兵守卫。这样势必使兵力分散,如果待叛军疲劳了,再分兵去取范阳等地,那时还有胜算,但敌未疲就分兵,起到的作用怕是有限,也就不能达到目的;如果不分兵,重兵去扰敌,那叛军在情急之下,若出其不意围魏救赵来袭击肃宗,那岂不是比上面那种情况更糟?这种情况有点像汉初,楚汉相争,刘邦彭城之败后,以彭越、英布、韩信分别去攻击项羽侧翼,英布、韩信两方面不说了,韩信取赵、齐等国,肃清了周边,而主要起诱项羽去攻打的是彭越。他在项羽之后劫粮也好,攻城略地也好,都减轻了刘邦所受的正面压力。就是在这种来回的拉据战中,项羽被打的疲惫了,最后死于垓下。但刘邦自己也是项羽的诱饵,他的到处奔波也带动了项羽的疲于奔命。肃宗没有像刘邦一样肯亲自作诱饵,胆量上的问题也不必过于苛责他,毕竟刘邦有几次也是很惨的,甚至不得不找人来当替身。而李泌,怕也不能和有“谋圣”之称的张良相比,以张良之多智,再加上个陈平,刘邦尚且如此,肃宗可恃的谋士,除了李泌,还有谁呢?种种考虑,再加上既有的方针,而且玄宗还有一句“等攻下了京城,我就把权力全部下放”,这些都促使肃宗采取原来的办法,至少在两计之间的取舍问题上要徘徊一阵。
有人说李泌平叛之计是万全之策,而肃宗急于夺回两京则是务虚名轻实效,孰不知,肃宗坚持的才是最稳妥的办法。他本人不必去冒什么危险,这首先可以保证唐朝政局的稳定。除此之外,还有比这个更稳的吗?而且这个办法,怕也是这两条平叛计中最笨的一个,所以,当然也就是最稳的了。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40
发表于 2006-7-20 21: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㈡、建宁之死
终于还是写到了建宁的悲剧……安史之乱中悲惨的事情很多,但若说最可惜的人,我觉得首先就是建宁王李倓。
建宁之死,和李良娣、李辅国两人有关,也和肃宗、广平有关。前两人是陷害他的主犯,广平是被他们用来陷害建宁的借口,肃宗则是最终决定杀建宁的人。
这话要从头说起,张良娣何许人也?张良娣的祖母窦氏,是玄宗生母的妹妹。武后长寿二年,和睿宗正妻同被陷害而死,可怜李隆基九岁时便失去了母亲。于是窦姨便替她姐姐来抚养这个孩子。后来李隆基长大了,最后又当了皇帝,对他的姨母十分尊敬,她的儿子们也都被封为大官。所以肃宗和张良娣也算是亲戚关系,所谓亲上加亲。
在肃宗随玄宗逃出长安的时候,张良娣也跟着逃了出来,但当时她正怀孕,居然也捱过了这份苦。在肃宗离开玄宗独自去灵武的时候,她也跟上了,真是不佩服不行啊,那是什么速度?是比急行军还急行军,很多人都掉队了,张良娣固然不能骑马,但相信坐在马车里也是颠簸的像筛子一样,受的苦也是很大的。当时沿途又有很多贼寇,危险重重,当建宁带人保卫他们浴血奋战的时候,张良娣也挺身挡在肃宗之前。肃宗以为她要为他御敌,就说,打仗的事不是你们女人可以做的。要张良娣去御敌,这当然不可能。肃宗也不想想,就算她身怀绝世武功,可现在又怎么能打呢?张良娣当然不是这么想的,她的想法是,如果真有人冲到他们跟前,她就用身体挡在前面,好让丈夫快跑。肃宗听后十分感动,患难夫妻,感情最为难得。由这件事,除了我们看到了一位体贴丈夫的妻子形象,还可以推测出来,当时肃宗应该也是在马车里,因为张良娣不可能去骑马——连肃宗都不敢骑马而要坐马车,可以想见,那段旅途是多么令人痛苦。
后来到了灵武,张良娣生下了定王李侗,三天之后,就起身给战士们缝补衣服。肃宗不无心疼的劝她:“产忌作劳,安可容易?”张良娣却说:“这并非是我自养之时,应该先办大家的事,以大局为重。”张良娣这么说,确实是出自真心,否则不必让自己这么苦,她这个时候休息休息很正常,谁也说不出来什么。假如张良娣在这个时候真的累死了,在今天的史书中,她将是位难得的贤后——当然是追封了。但是,张良娣没死,后面的形象便发生了变化,也实在是可惜。对于建宁王来讲,是可惜他在不该死的时候死了,而对张良娣,则是可惜她在该死的时候没死。
从以上情况来看,张良娣还算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女子,那么后面的祸事又是因何而起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后来有几件事,可以看成是导火索。
由于张良娣在此前的表现很出色,大大的感动了肃宗,所以后来肃宗赏赐给张良娣一个七宝马鞍。李泌知道此事后,对肃宗说:“现在天下大乱,四海分崩,陛下当以节俭处世,张良娣也不该使用这样贵重的马鞍。请撤去马鞍上的珠玉,把它们交给府库的官吏,将来赏赐给那些立功的将士。”这时张良娣在阁中对李泌说:“我和您本是同乡,您又何必这样呢?”肃宗说:“李泌先生是为了社稷着想啊。”于是立刻便撤去了。肃宗为了李泌的社稷之计而不顾儿女私情,这点还是很值得肯定的,如果他能一直坚持下去,就更好了。此时就听到廊下有一人在哭泣,这个人便是建宁王。肃宗听见哭声,十分惊讶,好端端的哭什么呢?就召李倓进来询问。建宁回答说:“我近来一直担心战乱难以平定,现在看到陛下从谏如流,看来过不了多长时间,就中以看到陛下迎接上皇返回长安了,所以这是喜极而泣罢了。”张良娣当然想要那个七宝鞍,但因为李泌的一番话却被撤走了,而且自己开口求他都不管用,自然愤恨,而且旁边还有一个帮腔的,更让李良娣恼羞成怒,从此憎恨起李泌和李倓来。
又有一个晚上,肃宗对李泌说:“张良娣的祖母是太上皇的姨母,太上皇很尊重她。所以我想把张良娣立为皇后,以此来慰藉太上皇之心,如何?”李泌回答说:“陛下在灵武时,由于群臣都希望建功立业,所以才会当皇帝,而并非是陛下私心想要做皇帝。至于家事,还是应该等到太上皇的命令,不宜操之过急,再说这也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肃宗一听有理,于是就同意了李泌的意见。阻止自己早日为后,张良娣当然高兴不起来了,所以对李泌的恨意自然又跨上一个台阶。
既然有了裂痕,那就意味着斗争将会出现。朝廷里的斗争经常出现,如同家常便饭一样,而且往往是无奈而必须的。本来是张良娣对李泌怀恨在心,后来双方人员上各有发展,最后发展成为宫廷斗争。
那么现在再提一个人,李辅国。肃宗为太子时,李辅国在宫中侍奉,一直跟随肃宗,所以深受肃宗的信任。而且李辅国外表恭谨,虽寡言少语,而心里却极有主意,是比较阴险的一个人。他是以后一位很“重要”的人士。说重要,并不是因为他这个人物有多大的价值,而是因为他为唐中后期的宦官干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是唐代第一个掌兵的宦官。对于他,没什么说的,连像对张良娣那样的可惜都不必了。此时张良娣正是与李辅国勾结在一起。估计还是李辅国讨好张良娣在前吧,他看见张良娣很受肃宗的宠爱,就暗中依附她,与她内外勾结。宦官要想自己在后宫中能够讨好,当然得拉拢一个受宠的妃子,而后妃要想得到皇帝宠爱,有时也得找个能在皇帝面前说上话的宦官,所以这两人走到一起,毫不让人意外。张良娣恨李泌,李辅国似乎也恨,不过他和李泌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为何他也要恨呢?用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来想的话,就是:既然李辅国的定位是小人,而李泌是君子,因为小人肯定和君子和不来,所以李辅国也肯定和李泌和不来。这么绝对的话当然不对了,但李泌那样正直的人,肯定早晚会对李辅国的切身利益有影响,所以早晚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过此时李辅国大概是跟着张良娣一起恨的。
而李泌那边,由于建宁知道张良娣和李辅国两人都恨李泌,很想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就对他说:“先生在陛下面前举荐了我,使我得以有机会去施展臣子之效用,我无以为报,就请让我替先生除掉大害吧。”李泌说:“啊,什么大害?”李倓就说到张良娣和李辅国他们。李泌听后说:“这种话不是臣子所应该说的,希望你暂时把这件事放下,不要这样做。”但建宁没有听从李泌的话。李辅国和张良娣都是在后宫中生活,所以容易走到一起,结成同盟。建宁是皇子,当然对后宫的事也很清楚。原本张良娣在恨李泌的时候,就稍带着把李倓也恨了一回,而他们的立场存在很大分歧,为敌也是迟早的事。开始看似无事,但内中却潜伏着巨大的波浪,只是此时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至德二年初,肃宗有一次对李泌讲:“广平当元帅已经过了一个年头,现在我想让建宁专管征讨叛军的事,但一想到你先前所说的话,又怕大权会分散,对广平不利。现在立广平王为太子,这怎么样?”李泌回答说:“我早就说过,现在战事急迫,形势紧急,必须马上处理。至于立太子这一类的家事,都该等太上皇的命令。不然,后世的人会怎么看待陛下在灵武即位的用意呢?这肯定是有人想要挑拨我和广平王的关系,我请求把这些事情都告诉广平,他也一定不敢接受太子之位。”肃宗同意,李泌出宫后,就把此些话告诉了李俶。广平说:“此先生深知其心,欲曲成其美也。”于是他也入宫,向肃宗表示坚持不敢做太子,他说:“陛下即位后无法向太上皇晨昏定省,我又怎么敢当太子呢。希望能够等待太上皇还宫,此臣之幸也。”肃宗听后,赏赐并慰勉了广平王。李泌猜测是有人在皇帝面前挑拨他和广平王的关系,可见他是保持着很高的警惕的。有挑拨动机的人,想来多半应该是张良娣、李辅国二人,如果把建宁想成是一个阴谋家,倒也可以把他算在嫌疑人当中,但也仅是嫌疑而已,不久便发生了祸事……
建宁不听李泌的话,很率性、也很不理智的在肃宗面前多次揭发张良娣和李辅国做的坏事,所以张、李二人的目标重心由李泌转向了建宁。他们在肃宗面前进谗言陷害建宁,说:“建宁王因为没被任命为元帅,一直怀恨在心,所以想要谋害广平王。”肃宗听后大怒,立刻下令将建宁王李倓赐死。
事情来的太突然,也太简单,几乎没有任何曲折,肃宗便杀了建宁。不禁有些冒冷汗,肃宗真是一个狠心的父亲啊。建宁向肃宗揭发张、李二人,确实很不明智。李辅国此时专权还没到最严重的时候,从他身为皇帝亲信宦官的身份来说,他的职权是皇帝所予,其行事只要没有超出范围太多,只要不干涉皇帝,肃宗对他不会产生不满;而张良娣又正在受宠,她贪图的无非是富贵,而且这是在肃宗有条件给她富贵的时候,在肃宗来看这么贪一下也根本不成问题,至于卖弄权力,以后张良娣会干涉到朝政,现在这个问题还不明显。所以肃宗怎么看这两个人都不是罪大恶及。当你认为一个人挺不错的时候,有另一个人跟你说他不好,开始你可能半信半疑,如果经过自己的验证,发现所谓不好也不过如此,那么自然反会对说“闲话”的人产生反感。建宁说的多了,而肃宗又没有发现更大的问题,难免会认为建宁太是非,而且不能容物,久而久之,不说厌倦,也至少有些不喜欢。但张、李二人抓住的地方可谓得其要领。对皇帝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皇储,很多皇帝在这上问题上闹得焦头烂额,肃宗也正是因为嗣位问题才决定了元帅的人选。二人诬陷建宁的谗言,让肃宗觉得建宁有夺嫡之心,这正是他最忌讳的事情。他之前提出让建宁为元帅,正是在认为建宁没有野心的基础上,而今一听说他有异心,当然很生气。肃宗听到、看到的争位的例子一抓有一大把,他本人也是从惊涛骇浪中过来的,以至后来回想一下都觉得害怕,否则也不会那么恨李林甫了。所以,他必然不允许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先不必比较什么证据,这件事已经比张、李二人的事情要严重的多,大大的提高了肃宗神经的敏感度。至于证据,张、李二人既然要致建宁于死地,必然会捏造出来一些事情。后来李泌和肃宗提到此事的时候,肃宗说“渠尝夜扪广平,意欲加害”,李泌当即指出这是小人的诬陷,可见张良娣和李辅国确实举出来一些不曾发生过的“事例”。而让人叹息的是,肃宗没有核实这些事情是否属实,就下令赐死建宁王,从侧面也反应出他实在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哪怕只是有可能会发生,也都要扼杀在摇篮里,不准它成事实。
而建宁这边,父皇为什么要杀自己,他真的清楚吗?他也许只以为肃宗是听了别人的谗言才会这么做,至于说了什么,他大概也并不知道,否则这明显冤枉的事情,为什么不为自己辩白呢?记得在哪本书里好像有人说建宁是个傲气的人,让死就死。如果是这样,那建宁自杀就有赌气成分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还会赌气,不是过于刚强傲气,就是太孩子气。若是后者,那这不像是在马嵬那个建宁能做出来的;而刚烈傲气,李世民算得上了吧,而当他看到李渊交给他傅奕的奏章时——那奏章里面说“太白见于秦分,秦王当有天下”,这个东西由李渊拿给他,就说明李世民的末日到了——仍然吓的够戗,所以建宁就算再刚烈一筹,也断然不会那么容易自杀。那会不会是建宁用死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呢?他并没有做那些事情,已经很清白了,诬陷他的那些话一查便可以搞清楚,只要找来当事人广平王一对质,还怕不能说清么?用得着这么来证明?当然,要是抱着“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父教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想法,那就没辙了,若是这样,建宁的死和扶苏差不多,都属于愚忠愚孝型。不过,我觉得是肃宗没有给他辩白的机会,诏书一经下达,收回的可能性很低。另外,建宁根本没有什么挣扎行动,这也说明他的确没有什么阴谋,否则岂肯这么轻易死去?
不管怎么样,将来很可能大有作为的建宁王李倓,过早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又忍不住叹了两声“可惜”。建宁确有才能,但他没有野心,反而害了自己。
后来肃宗把自己的儿子们都升级为亲王了,没有追封死去的建宁。建宁得到“齐王”的封号是在他哥哥广平当了皇帝(即唐代宗)之后。后来代宗觉得还不够,和李泌商量,说要追封李倓为皇帝,李泌认为元开中一般都追赠太子,还是按这个来好,代宗说:“吾弟首建灵武之议,成中兴之业,岐、薛岂有此功乎!竭诚忠孝,乃为谗人所害。向使尚存,朕必以为太弟。今当崇以帝号,成吾夙志。”然后果然追加建宁为“承天皇帝”。据说在迎丧彭原的时候,柩车在城门却怎么也不动,代宗对李泌说:“岂有恨邪?卿往祭之,以白朕意,且卿及知倓艰难定策者。”就上让李泌去告慰李倓的在天之灵。于是李泌做了两首挽词,命人唱了一会儿,再推灵柩,终于走动了,“观者皆为垂泣”。姑且不论李俶那句立李倓为皇太弟的话是否真实,起码他能如此有心,真的很不容易,试想,又有几人能做到像他这样呢?尤其唐朝宫廷斗争那么多又都那么激烈,广平、建宁两人的这份兄弟之情真的很难得了。
而当时,建宁之死使得广平和李泌都心怀恐惧。广平因此也想谋划要除掉李辅国和张良娣,李泌赶快劝住了他,说:“此事不可行,难道您没看见建宁遭杀身之祸吗?”李俶说:“我私下里很担心先生的安危啊。”李泌说:“我曾和陛下有约定,等收复京师之后,我就回到山中去做隐士,这样大约可以免灾。”广平则说:“先生如果离开,那我就更危险了。”李泌说:“您只管尽孝心。张良娣是一个妇人,大王如果能够委曲求全,顺从她的心意,她还能怎么样呢?”
之后,果然没有发生什么大的事端,尽管广平的处境也相当危险,但和他的父亲一样,不管多辛苦,李俶熬到了“终见天日”的一天。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juvenpizza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6
编号
72422
注册
2006-6-13
#41
发表于 2006-7-21 11: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加油贴啊!写得很不错,唐代宗还是很不错的,只是雄才大略不够,守成之君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42
发表于 2006-7-26 16: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睢阳保卫战始末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提到睢阳保卫战,就不能不提张巡。上面正是张巡在睢阳城困守时所作的诗,也是他最后一首诗了。不过张巡本身写的诗就不多,全唐诗中收录两首。这一首《守睢阳作》虽然不能和大诗人的名篇相比,但也往往被选入很多诗集中——因为张巡守的太苦了,诗中一片爱国报君之心,读来确实令人感动。在整个安史之乱中,睢阳保卫战,堪称“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一卷。
㈠、雍丘保卫战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二月,安禄山任命张通儒(大家还记得前面写的张通幽吗?就是那个害苦了颜杲卿的人,这个就是他哥哥)的弟弟张通晤为睢阳太守,与陈留长史杨朝宗一起率一千骑兵向东攻掠,一时间郡县官吏望风而逃,也有很多投降了叛军,只有东平太守吴王李祗和济南太守李随起兵反抗。这位李祇大人,是何许人也?在玄宗诸子中找了半天,没有,在高宗、中宗、睿宗诸子中找了半天,也没有,一时间觉得奇怪,他到底是何方神圣?忽然间想起来,太宗的三子就是封为吴王的,李祇该是他的后人吧。一查,果然,他是吴王恪的孙儿,算来和玄宗同辈。吴王祇能够顶住压力坚持反抗,确实不容易。于是各郡县不愿意投降的官吏还有民众,都借吴王的名义起兵。其中,单父县尉贾贲,率领着本县人马向南攻打睢阳,杀死了张通晤。叛军大将李庭望想率兵攻打那里,得知这个消息后,却不敢进军。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二月,玄宗任命吴王祗为灵昌太守、左金吾大将军、河南都知兵马使,当月又加御史中丞、陈留太守,持节充河南道节度采访使。同时贾贲带二千兵将到达雍丘。此前谯郡太守杨万石投降了安禄山,并将城池献上,还逼着真源县令张巡做他的长史,一起去迎接叛军。张巡当然不肯,率领民众在玄元皇帝庙中大哭了一场,然后宣布起兵,讨伐叛军,响应他的多达数千人。张巡挑选了其中强壮的一千人组成精兵,向西到达雍丘,与贾贲合兵在一起。
为什么两人都去了雍丘呢?原因是,原来的雍丘令令狐潮,已经投降了叛军,被任为将军,反而到襄邑去攻打淮阳派来的唐军。不料令狐潮居然获胜,还俘虏了一百多人,都关在雍丘城中,准备杀掉他们,然后去见叛军大将李庭望领功。但他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这一百多淮阳兵乘机杀掉了看守的士兵,起来反抗。令狐潮见事不妙,丢下妻子和儿子便逃走了,因此贾贲得以借机进入雍丘。这件事唐书的记法和通鉴不一样,唐书上说是:“雍丘令令狐潮欲以其城降贼,民吏百余人不从命,潮皆反接,仆之于地,将斩之。会贼来攻城,潮遽出斗,而反接者自解其缚,闭城门拒潮召贲。贲与巡引众入雍丘,杀潮妻子,婴城守备。”那百余人不是唐军官兵,而是雍丘中不愿投降的官吏和民众;而这一百多人抓住的机会是令狐潮仓促去应战,结果反被关在了城外,所以他的妻子儿女并不是他主动丢下的,而是他带不出来。除了那一百人的身份有差异之外,其它的倒都可以解通。
贾贲占领雍丘不久,十六日,令狐潮带领叛军精兵回来攻打雍丘,贾贲出战迎敌,兵败而死。于是张巡领人奋战,击退了叛军。此后,张巡便将贾贲的部队和自己的人马合并,自称为是吴王先锋使。
三月初二,令狐潮再次与叛军大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人,率兵四万蜂拥来到雍丘城下,准备攻城。贾贲的兵有二千,张巡自己带来的兵有一千,加上原来雍丘城中的兵马,就是不算前几次的伤亡,也到不了一万,如何抵御这四万多人呢?城中的士兵们十分害怕,担心守不住。张巡很镇定的对他们说:“贼兵精锐,有轻我心。今出其不意击之,彼必惊溃。贼势小折,然后城可守也。”叛军人多,必会轻敌,这时就该出其不意攻打他们,他们只要受挫,士气就会下降,守城就有望了。然后张巡几乎是把能用的兵都用上了,派其中的一千人登上城墙防守,自己亲率一千人,分为数小队,打开城门,突然冲了出去。战斗中,张巡身先士卒,直冲到叛军阵中,叛军果然惊慌躲避,然后退去。此战叛军其实是吃了突然袭击的亏,当然败退的不甘心。转天,叛军又来攻城,这次加强了攻势,环城架起了攻城设备,向城头发射石炮,于是城楼和矮墙在一阵大石头中被摧毁了。见此情景,张巡在城上架立木栅抵御叛军的进攻。不过木头对付石头似乎效果不怎么好,叛军仍是蜂拥登城。张巡又让士兵们扎起蒿草并往里灌入油脂,点上火投向敌人,使叛军不能登城。于是,叛军虽然占有人数上的优势,但人多往往漏洞也多,张巡就是很善于抓住敌军的漏洞进行袭击,有时乘深夜的时候,从城头用绳子把士兵放下来,突袭敌营。就这样,张巡几乎是把所有的办法都用上了,居然把城给守住了,而且一守就是六十多天,大小总共打了三百余战,张巡忙到连吃饭也顾不上解甲,即使是负伤也得继续作战。叛军见无法攻克,那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呢?只好退兵了。不想苦守之中的张巡竟敢派兵追击,而且还俘虏了二千多人,军势一下子大振。叛军那几员大将,实在笨的可以。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张巡的能耐,这毕竟是一场力量悬殊的攻守之战啊。
五月中,令狐潮又率兵来攻打雍丘。由于令狐潮和张巡是旧交,两人就在城下像平时好友会面时那样见了一面,并且互相问候。令狐潮借机劝张巡说:“现在唐朝大势已去,您还在为谁苦守这么个危城呢?”张巡说:“你平常总说自己如何如何忠义,可现在你背叛朝廷的这种行为,那有一点忠义的味道?”令狐潮听后,惭愧而退。
既然话不投机,令狐潮也不能白来一趟,双方仍然在继续着攻守战,这次又相持了四十多天。由于被围,朝廷中发生什么,张巡根本不知道。令狐潮在城外,消息当然要灵通许多,当他得知玄宗逃往蜀中的消息后,就又写信招降张巡。这个消息确实很打击人,张巡部下的六名将军,都因此动心,劝张巡说兵力弱小,难以抵御,且皇帝的生死又不得而知,不如投降。张巡假装答应,第二天,在堂上供上玄宗的画像,带领将士们朝拜。大家想到眼前的情景,还有皇帝的悲惨遭遇,都泣不成声。张巡见状,便把六员部将带上堂来,责备他们不忠不义,然后便杀了他们,表示无论如何也决不背叛。
不背叛,那就得接着打了。可是雍丘几乎是连续守了一百天,其中间歇的时间根本不足以恢复力量,所以城中物资紧急起来,别的不说,箭几乎全都用尽了,而守城最离不开的就是箭。怎么办呢?张巡很聪明,想到了一个办法,原理和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差不多,但诸葛亮本人其实是没过用的,而张巡就迫不得已得用一次“草人借箭”了。他命令士兵们扎了一千多个稻草人,给他们套上黑衣服,夜晚的时候用绳子放下去,让敌军以为是来偷袭的军队。令狐潮中计,叛军果然一起射击,射了很久才知道原来是草人——真是太笨了,他们也不想想,这么大密度的箭群,能有几人躲过呢,而且人身上中一箭就已经很难受了,中了这么多箭,谁还能坚持半天不死?所以,射了一阵不要紧,要紧的是射了很久还没发现人是假的,这就比较笨了。张巡用这个办法一下子补充了数十万支箭。“没有吃,没有穿,敌人给我们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令狐潮看来还不是很厚道,没有全面补给张巡,但这数十万支箭已经好大“人情”了。但张巡没有就此罢休,他充分发挥了“草人借箭”的后续功效。过了几天,叛军又看到城头上人们在用绳子放下来什么东西,想到几天前吃的亏,都大笑起来,以为是张巡又要借一箭,所以不加防备。可这次是真人了,是城中的五百名敢死队,他们趁叛军不作防范,偷袭他们的大营。令狐潮的军队顿时大乱,烧了营垒而逃,张巡率兵追击了十多里才返回雍丘。
阴魂不散的令狐潮,此次兵败后又气又恨,又增兵把雍丘紧紧包围起来——见过卖命的叛徒,没见过这么卖命的叛徒,令狐潮给我们展示了他极为无耻的一面。这一次怎么办呢?没办法还得打啊。张巡让郎将雷万春在城头上与令狐潮对话,叛军利用这个时机用弩箭来射他,结果雷万春脸上被射中了六个地方,却仍然巍然不动在城头挺立。令狐潮怀疑是木头人(说实话,我也怀疑雷万春究竟还活着没有),就派人去察看,最后惊讶的得知这确实是雷万春本人,远远的对张巡说:“看到雷将军如此,才知道将军的军令是多么严格了,可是这样岂不伤天道?”张巡回答说:“你已经丧尽人伦了,还有什么资格来谈论天道!”不久,张巡率兵出击,擒获叛将十四人,杀死一百多叛军。屡战屡败的叛军只好趁夜而逃,在陈留驻足,不敢再出来交战了。
看来雍丘可以歇歇了……不料,不几天,叛军七千余步、骑兵进驻到白沙涡。不怕!张巡趁夜袭击叛军,大胜而归。张巡回军的归途中,在桃陵遇到了来援的四百多叛军救兵,张巡毫不含糊的把他们都俘虏了。对这群俘虏,张巡的处置办法是分开处理,妫、檀两州以及胡兵,全都杀掉,而荥阳、陈留的胁从兵则遣散,让他们回家去。这个办法大得人心,十日之间,脱离叛军来归附张巡的百姓多达一万多户。
又是短暂的歇息,八月间,叛将李庭望率领总共二万多蕃汉士兵,向东侵袭宁陵与襄邑。可是他们很不明智的在雍丘城外三十里处宿营,要么就是没把雍丘放在眼里,要么就想趁这个机会顺便把雍丘也拿下。可是不管怎么样,晚上在此宿营的敌军,实在危险的很。他们遭到张巡亲自带领的三千士兵的袭击,死伤大半。李庭望只好连夜收兵而逃。
十月初四,回过神来的令狐潮,和王福德一起率步、骑兵一万余人来进攻雍丘,照样被张巡大败,死伤数千人,于是又败逃而去。十二月,贼心不死、阴魂难散、破裤子缠腿、烦死人不偿命的令狐潮,又率一万人马来打雍丘,然后又是老套路,败,然后退。
至德元年年底,安禄山见令狐潮、李庭望等人多次率兵攻打雍丘,却始终未能攻克,于是就设置了杞州,在雍丘的北面筑起了杞州城,以断绝雍丘的粮道。这下有点麻烦,因为叛军经常用数万的兵力来进攻,张巡才有一千多人,力量上的对比太悬殊了。就是这样,每次交战时张巡都能击退叛军。
当时河南节度使虢王李巨(高祖子李凤的后人)率兵屯驻在彭城,命张巡为代理先锋使。就在当月,鲁郡、东平、济阴等城全部落入叛军之手。叛将杨朝宗率领二万步、骑兵要去袭击宁陵,以断绝张巡的后路。为保自己的后路,张巡率兵撤出雍丘,向东到达宁陵,坚守这里以抵御叛军,在这里碰上了后来合作了一年的伙伴,睢阳太守许远。当天,杨朝宗也率兵赶到,在宁陵西北,与张巡、许远交战,一昼夜共打了数十次,最后叛军大败,被杀一万多人,“流尸塞汴而下”,从而击退了叛军。得知消息的肃宗,下诏任命张巡为河南节度副使。张巡认为这是部下将士的功劳,派使者向虢王李巨请求给予有功之将赏赐,但虢王李巨却只给了折冲都尉和果毅都尉的三十通委任状,而且没有赏赐的物品。张巡很生气,就写信责备李巨,李巨看了竟也不回信。
当时,安禄山攻陷河洛之地的时候,有许叔冀守灵昌,薛愿守颍川,许远守睢阳,都是没有外援的城孤。薛愿守了一年被攻陷,许叔冀守了一年后只得撤退,只有许远在睢阳坚守。后来安庆绪命尹子奇为汴州刺史、河南节度使。正月二十五日,尹子奇率领归州、檀州以及同罗、达奚部兵总共十三万来进攻睢阳。危急之中,许远向张巡求援,张巡随即带兵从宁陵来到睢阳。
张巡的兵有三千人,加上许远的兵,总共也才六千八百人。叛军全力攻城,张巡亲自带兵与叛军昼夜苦战,有时一天交战多达二十多次,这么激战了十六天,睢阳却没有明显落于下风,反而俘虏了叛将六十多人,杀死叛军二万多士兵,于是士气大振。许远看到张巡这么能打,就对他说:“远懦,不习兵,公智勇兼济;远请为公守,公请为远战。”意思是他性情懦弱,又不懂得军事,而张巡智勇双全,许远希望更有能力的张巡能够代替他指挥作战,而他本人,则愿意为他坚守睢阳。许远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很信任张巡,从此以后,许远便做起了后勤工作,管理调集军粮、修理作战器具等事务,而作战指挥权都交给了张巡。两人各自发挥其能,张巡的军事才能自不在话下,而许远的后勤部长干的也很出色。叛军在这里得不到什么便宜,就趁夜撤退。
张巡从此便守在睢阳。历时十个多月的“雍丘守卫战”是整个睢阳保卫战的一个部分,或者说是前奏,但张巡却不知道,这只是个痛苦的开始罢了,后面守卫睢阳远比这个要艰苦的多。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43
发表于 2006-7-26 16: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㈡、壮烈睢阳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三月,叛军大将尹子奇,又率大军来攻打睢阳。张巡对将士们说:“吾受国恩,所守,正死耳。但念诸君捐躯命,膏草野,而赏不酬勋,以此痛心耳。”我身受国恩,死守此城为国家效命是应该的,可是大家为国家不顾性命血染战场,而赏赐却并难以酬劳诸位的功勋,所以我感到万分痛心啊。一席话说的将士们十分激动,纷纷请战。于是张巡杀牛设宴,犒劳将士们,然后率全军出战。叛军由于人数上有优势,看到唐军兵少,却出来拼命,所以都嘲笑张巡。哪知道张巡手执战旗,率领众将叛军阵中直冲过来,倒杀得叛军全军溃败,被杀的将军达三十多人,阵亡也有三千多,还被张巡追赶了数十里。这个情形有点像刚守雍丘的时候,也是张巡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取胜,不过这次叛军吃亏在轻敌上了。第二天,叛军又兵临城下,张巡自然又要迎战,昼夜打了数十回合,屡次挫败了叛军的进攻,但叛军仍然不停的攻打睢阳。
见久攻不下,尹子奇又增兵包围住睢阳。这天夜里,张巡在城中鸣鼓整军,摆出一副要出击的样子。叛军听到城中的鼓声,整夜加强防守。可是等到天亮,张巡也没出来,反而偃旗息鼓。叛军登台向城中眺望,发现什么异情也没有,虚惊一场,就让大家都解甲休息。这时,张巡与南霁云、雷万春(就是前面那位脸中六伤的将军)等十多名将军各自率领五十名骑兵打开城门,然后突然杀出,冲进叛军的营地,直杀到尹子奇的战旗下。叛军大营顿时乱作一团。此战张巡又杀敌五千余人。
然而双方在睢阳还照样相持。张巡想到“擒贼先擒王”,如果能直接杀掉尹子奇,起码可以有个喘息的时间了。可是这有个困难,就是张巡根本不认识尹子奇,黑压压的一片人,究竟哪个才是他呢?张巡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命人用蒿草当作箭头,然后大家一起用这种蒿箭射向城外。城下的叛军发现射下来的都是这种东西,都十分高兴,以为城中的箭已经射完了,就有人去向尹子奇报告。这一下,张巡就知道了哪个是尹子奇,立刻让南霁云射箭,射中了尹子奇的左眼,还差一点抓住了他。遗憾的是,没有把尹子奇射死,但尹子奇重伤之下也只好收兵离去,睢阳终于可以有喘一小口气的机会了。
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老电影《虎虎虎(偷袭珍珠港)》,影片的最后,和所有欢呼的日本军人都不一样,山本五十六不无担心的说:“美国这个巨人已被我们吵醒了”。尹子奇被射瞎了一只眼睛,也被激怒了,所以后来全力攻打睢阳,以报一目之仇。七月初六,尹子奇果然又征兵数万,重新围攻睢阳。
睢阳非常不走运,本来许远准备的粮草达六万石,后来虢王李巨强令睢阳分一半给濮阳和济阴两郡,当时许远坚决反对,可是李巨不听,没有办法,睢阳只剩下了三万石粮食。如果另三万石能支持那两郡坚守,倒也罢了,可气的是济阴得到粮食后,随即连城带人一起投降了叛军,粮食等于白扔了,许远和张巡听到这个消息一定痛心疾首。不过李巨也是为了那两郡好,他也并不知道济阴会投降,只是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埋怨起他来。此时,睢阳城中的粮粮已被吃光了,睢阳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将士们每人每天只能给米一合(合是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而且其中还夹杂着茶纸、树皮这些“作料”,那味道,啧啧,一定不怎么样,可是不加这些量又不足,两害相权取其轻,只好多锻炼一下大家的胃口了。叛军那里粮道畅通,兵员充足,人、物都能够得到及时补充;相反,睢阳这边则是多伤一人,就少一人守城,吃了一天的饭,就少一天的粮食,外面的东西进不来,城里也长不出,最后士兵们仅剩下一千六百人,还都因为饥饿和疾病,战斗力很弱。
由于睢阳只能防守无法出城攻击叛军,所以被叛军紧紧包围住,张巡见此情景,便准备守城战具,用以抵御敌人。叛军也相应的制成了高大的云梯——云梯是什么东西?云梯典出《墨子•公输》,是鲁班为楚国造的一种攻城的梯子,但是是什么形状,没有具体描述。顾名思义,云梯,好像是高耸入云的高大梯子,不过如果是单纯的梯子,也不必鲁班爷费心了,无非是做的更高一些而已,据说远古时期的有巢氏是住在树上的,不能指望每个人都能像猴子一样爬上去,必有辅助的工具才行,相信那时就已有梯子的雏形(此处未经考证)。所以云梯应该没有这么简单。宋代的云梯有飞梯、竹飞梯、蹑头飞梯、避檑木飞梯、杞车、行天桥、搭天车、行女墙等多种,只怕已经是引申过的了,宋以前单纯的云梯,或者说张巡那个时代的云梯,会是什么样子呢?会有这么复杂吗?司马光的记载是说,“势如半虹”,并且上面安置了二百名精兵。根据这个,我的猜测是:一个大大的梯子,上面有像彩虹一样的弧形走道,上面可以让人走动,尹子奇做的这个,则是可以容纳二百人同时在上面,然后下面估计会有轮子,因为叛军把这个云梯推到城下,想让上面的士兵由此跳入城中,如果没有一个轮子,大家怕是搬不动的。不由得想到了特洛伊木马,但尹子奇是没时间去搞一个那么复杂的东西了,而且张巡肯定不会轻易把那么个东西弄到自己的城里来,因此尹子奇这个倒是更直接,更有用。
要知道,能容纳二百个人的云梯,必是一个庞然大物了,睢阳城中不可能不知道,所以张巡事先有了准备,他带领士兵在城墙上凿了三个洞,等云梯快接近时,从其中一个洞中伸出一根大木头,头上装了铁钩,钩住云梯不让它离去,然后又从一个洞中伸出一根木头,顶住云梯使让它也不得前进,剩下的那个洞中也伸出一根大木头,顶头上装了一个铁笼,笼中装着火,用来焚烧云梯。在三根大木头的作用下,云梯进退不得,十分难受,又有火在上面燃烧,结果从中间烧断,梯上的那二百人全部被烧死。
叛军气急败坏,改用钩车去钩城楼。钩车所到之处,城楼纷纷塌陷。张巡就在大木头上安置了连锁,锁头上安装大环,用来套住叛军的钩车头,然后用革车把这些钩车拔到城中,去掉车上的钩,再把车放掉,这样钩车就等于废了。尹子奇不死心,又制作出来木驴去攻城。木驴当然好对付了,张巡让士兵们熔化铁水去浇木驴,木驴立刻就销毁了。钩车、革车、木驴,这些又是什么东西呢?从作用来看,钩车大约和现在的挖掘机什么的差不多,可惜我不晓得专业术语是什么;而那个革车,疑心就是吊车一类的,能把钩车弄上去;木驴,木头做的驴,和木牛流马什么关系呢?木牛流马是用来运粮草的,尹子奇不会气急败坏到用这个来打仗了吧?不过自诸葛亮之后,木牛流马这个东西再也没有出现,尹子奇应该手里也没有这种东西吧,而且木驴这么容易被干掉了,看来是最没用的一个。有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这场攻守之战“机械化程度”满高的嘛,尹子奇很有些机械师的意思,要放到现在,没准就是一个机械工程师,那可是人才啊;而张巡,更是人才了,居然连浇铁水的办法都想到了,而且来一个破一个,为机械化的不断进步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但两军交战,尹子奇也没功夫再想弄出个什么东西来取巧了,最后派人在睢阳城的西北角,用土袋和柴木累积成磴道,大约就是台阶一类的,想用这种最原始、最实在的笨办法来登城。聪明的办法尚且被破解了,笨办法更是不在话下。张巡也不与叛军交战,也不去派人拆除台阶,只是每天晚上,暗中把松明和干草等物投进正在城下堆积的磴道中,就这么过了十多天,叛军居然始终没有察觉。这十多天中,估计张巡经常没事偷着乐。之后,见时机成熟,张巡挑了一个风向有利于自己的日子,出军与叛军大战,让人顺风势纵火焚烧城下的磴道,于是熊熊大火冲天燃起,叛军无法救火,经过了二十多天大火才熄灭——想必当时空气污染一定十分严重。大火挡住了叛军,同时对城里没什么好处,搞不好跟火炉一般,又是盛夏时节,睢阳成了一座名符其实的“火焰城”。虽说大火会烧酥城墙,但毕竟可以抵叛军二十多天,也是个办法。但当时尹子奇并不知要烧多少天,所以面对大火一筹莫展,只好先撤兵了,不然这二十多天也是在这白耗。这一轮大有传奇色彩的机械战,宣告结束。叛军撤退后,张巡在城外挖了三道护城壕沟,并设置木栅来围住睢阳,然后张巡也同样在城内挖了壕沟以对抗能够侥幸进城的敌人。
通鉴评价张巡随机应变,雷厉风行,所以叛军都信服他的智谋。这话不假啊,以张巡的智谋,在古之名将当中也是很突出的了,而且他必能胜任现代黑客的职业,什么都能破解。另外,张巡在军事上灵活多变,譬如他练兵从不按什么古人的兵法,而是让部下将领们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去教习。有人就问其中的原因,张巡说:“现在和叛军作战,叛军主要是蕃兵蕃将,特点是忽合忽散变化不定,所以就需要我们锻炼应付突发的事件的能力。如果将士们动辄请示上级,一旦有突然袭击,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让士兵们了解将领的心意,将领又能够熟悉士兵的情绪,这样再作战的时候,就如手指挥指头一样自如了。”张巡除了智谋高超,他的身先士卒也很令人敬佩,而且军令甚严。有时战斗激烈,有些将士会不自觉的后退,张巡就在阵地上对他们说:“我就在这里绝不离开,你们都应该为我回去与敌人继续交战。”所以将士无人敢再后退,又都纷纷向前,与叛军死战,最后都能打退敌人的进攻。但张巡并不是一个霸道的人,他待人很诚恳,胸怀坦荡,加之他随机应变,出奇制胜,并且赏罚分明,能够与部下同甘共苦,在军中威信很高,他部下将士都肯为他拼死效力。
但睢阳毕竟已经十分凄惨了,坚守睢阳的士兵仅剩下六百人,张巡和许远把全城分成两部分,各带一人,亲自率兵固守,张巡就守在东北,而许远则守在西南。二个人和士兵们共患难,一起吃茶纸饭,日夜苦战,再没有下过城楼。对于攻城的叛军,张巡则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以他们的这种逆境,居然说动了前后二百人来投诚,并为之死战,看来张巡的口才也是很出色的。
睢阳一直是在自己坚守,孤城向敌——当是时,许叔冀在谯郡,尚衡在彭城,贺兰进明在临淮,可是谁都拥兵不肯来救睢阳。不过我们也不能太责备这三个人,因为这就和当初许远不愿分粮给另两郡是一样的道理:万一那座城投降怎么办呢,岂不是白派兵去了?一旦分兵,若叛军转而猛攻自己的城,那自己又如何守得住呢?事实上,如果是这种担忧的话,是大有可能成为现实的,但说什么,见死不救都十分让人遗憾。没有援兵支持的睢阳城,守卫起来日益艰难了,别人不肯主动来援,如果自己去求援呢,未必不会没用吧。张巡这么想着,便让南霁云带三十名骑兵突围出城,到临淮去求救。南霁云出城相当不易,有数万叛军来阻挡,但南霁云十分勇猛,帅这三十骑兵直冲敌阵,左右开弓,几乎所向披靡,等突出重围后,南霁云这边仅伤亡了两名骑兵。来到临淮,南霁云见到了贺兰进明,向他表达求援的意思,贺兰进明则说:“现在睢阳城不知存亡,就算派援兵去,怕也没什么用。”南霁云说:“我以死向您担保,睢阳现在绝没有被攻陷。再说睢阳如果被叛军攻下,下一个就轮到了临淮,我们两城就好像毛和皮相依,皮之不附,毛将焉存?将军怎能见死不救呢?”贺兰进明很喜欢南霁云的这份率直和勇猛,但终究还是不肯听他的劝告,并强行把他留下,酒食侍侯,好好的招待他一番。南霁云见此,十分悲伤,哭着说:“我突围出来的时候,睢阳城中的将士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粮食吃了,就算我想在这里吃下这些美味,但又怎么能咽得下去?将军您手握强兵,眼看着睢阳就要陷落,却丝毫没有救援之意,这岂是忠臣义士的行为?”说罢,南霁云咬下来自己一个手指头,交给贺兰进明,并说:“我南霁云既然不能完成主将交给的任务,就请留下我的一个手指以表示信用,我也好归报主将。”座中的人见此都很受感动。但感动归感动,贺兰进明最终也没有派出一个人。贺兰进明之所以不敢轻易分兵救援,除了担心张巡、许远将来的功名会超过自己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房琯当初嫉恨他,任命他为河南节度使,又让许叔冀作他的节度都知兵马使,两人都兼御史大夫,而许叔冀自恃所部兵力强壮,而且与贺兰进明又是一样的官职,不肯接受贺兰进明的节制,所以贺兰进明担心许叔冀会乘机袭击他——那么,我们怨尤的黑名单上,除了李巨、贺兰进明,现在又加上了一个许叔冀,睢阳城破的责任,他们都有份。这样,南霁云只好离开临淮,重又回到危城睢阳。但,三十人出城还好办,入城却是怎么也不可能,所以他又到达宁陵,还好,宁陵城使廉垣肯与他一起去睢阳,于是他们率步、骑兵三千人,于八月初三的夜里,突进叛军的包围圈里,边战边进,终于进到睢阳城中,伤亡十分惨重,只剩下了一千人得以入城。当南霁云将贺兰进明不肯来援的消息说出来时,城中将士和官吏得知救兵无望,最后一点希望都被这无情的拒绝击的粉碎,无不痛哭起来——虽然一千二百多年了,我们不可能听到当年睢阳城中悲凉绝望的哭声,但单看文字足以使我们也难过起来。前面已经难过了几次,记忆犹深的是悲情三人组的悲惨下场,还有颜杲卿和建宁的死,而睢阳未破,已足以令我们先难过一阵子,后面的事情,可想而知,是比这还要凄惨的。叛军知道没有睢阳无援兵来救,又加紧了围攻。
终于,睢阳城中的粮食吃尽了。这时有人建议:放弃睢阳,向东撤退。张巡与许远就此商议,一致认为:“睢阳是江淮的屏障,如果放弃睢阳,那么叛军将长驱直入,侵占江淮。如果能守住睢阳,哪怕只是守一天算一天,也比放弃要好。而且睢阳将士在饥饿病累的折磨下,体质都已经很弱了,要撤退也必定是走不掉的。战国时七国争雄,同盟国之间还会互相救援,说不定我们周围的将帅还会来救我们的。”如果说这是三个理由,第一点是从大的角度出发,是为了国家而守睢阳;第二点是从自身条件考虑,即使走也未必能跑得过人家;第三点则是有点画饼充饥了,虽然他们很难得的没有绝望,但却注定要失望。在这三点理由下,许远、张巡最终没有主动离开睢阳半步。
睢阳城中没有粮食了,怎么办?起初不是还用粮食混着茶纸吃么,后来就单吃茶纸;茶纸也吃完了,就把马杀了食用——马是战将最亲密的伙伴,如今为了生存,不得不杀这些最好的朋友,只怕吃的时候也是和着泪下咽的;但马也被杀光了,大家只好到处去抓鸟雀,鸟是会飞的,不好抓,但地上的动物就好抓一些,于是大家同时也挖地寻觅着老鼠。鸟还好些,但老鼠这么恶心的东西都不得不吃了,睢阳将士是多么无奈,但鸟鼠也有吃完的一天,还有什么替代品呢?——人。张巡先做出了榜样,杀死了自己的爱妾,给士兵们吃,许远也起带头作用,杀死了他的家奴。但几个人无非也只能是吃几顿,要解决问题,给所有人找着食物,该怎么办?没有办法,张巡下令,把城中的女人全都搜寻出来,杀死后吃掉。然后女子也都被吃光了,接下来就轮到了老弱病残的男子。我们可以想象,这时间拖的也太长了,食物的更换历经了好几个阶段,最后终于到了最顶级的吃人。而城中的人都知道,无论怎么样,最后都是死,城不破,会饿死,也许还没等自己饿死,先被人吃了,而城破的话,叛军屠不屠城都是没准的事,但叛军烧杀掠夺几乎是必然的。反正都是死,那人们也就不存在叛变的想法了——只怕是叛变也没机会,不叛变,也许被吃的还晚点,叛变的话就会有一群忠心耿耿却又饿的眼睛发绿的将士围上来……到最后,总共吃了两三万人,城里剩下的来的就只有四百将士。唉,想当初张巡初守睢阳时,士兵有一万人,城中百姓有数万,张巡每见一个人就询问他的姓名,后来几乎都认识了,可是现在,除了战死的、饿死的,被吃掉的也有这么多,张巡自己心里也一定不好受。睢阳前后大小战斗总共有四百多次,杀敌十二万人,用的守城器械和武器却都是从敌人那里缴获的。但,他们真的没有力气了。
十月初九,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睢阳城,被攻破了。叛军登上了城头,城中将士们因为病弱,无法再战,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张巡知道大势已去,向西拜了两拜,说:“我已经尽了全力,但没有守住睢阳,既然生时不能报答陛下的恩德,死后也要化成厉鬼杀死叛贼!”城陷,张巡和许远都被俘虏。叛军士兵把张巡押到尹子奇面前,尹子奇问张巡说:“闻君每战裂齿碎,何也?”尹子奇是个出色的机械师,医理知识却很匮乏,建议他至少看看一个广告:“牙好,嘿,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人如果营养不良,对牙齿确实有影响,后期睢阳城中虽然开荤,可是那是人肉,想想就很难受,而且还要天天吃(是真正的难受啊,光凭看文字胃口里就已经要翻江倒海了),必会造成肠胃不适。张巡回答说:“吾志吞逆贼,但力不能耳。”尹子奇就让人用刀撬开了张巡的口中探视,发现确实只剩下三四颗牙齿,印证了传言的真实性。尹子奇当真以为是张睢因痛恨他们所以日夜咬牙,因此十分欣赏张巡的忠义,不想杀掉他。其实张巡这数月来肯定是痛恨叛贼痛恨到咬牙切齿的地步,但没有营养不良的条件,要想把牙咬碎也不是件容易事。尹子奇也堪称大将,他能遇到这样的一个对手,惺惺惜惺惺,所以本心上还是不想杀的,但他的部下对他说:“张巡这样的人到底是忠于唐朝的,怕不能为我们所用。再说他深得军心,如果不杀掉他,后患无穷。”
于是,张巡、南霁云、雷万春等三十六人全部被杀害了。临刑前,张巡面不改色,慷慨就义。之后,尹子奇把许远送往洛阳,和哥舒翰、程千里等人囚在一起。这位被《新唐书》归到“奸臣传”中的许敬宗的曾孙,最终也没有投降,在安庆绪离开长安时,被严庄杀害。
最后,睢阳终于没有成为唐朝彻底的弃婴,他们的救兵终于赶到了,是当时刚上任不久的河南节度使张镐,在得知睢阳危急后,率兵日夜兼程来到这里。路途中,张镐一边紧赶,一边向浙东、浙西、淮南、北海等节度使还有谯郡太守闾丘晓发书告急,让他们也来救援。可惜,当张镐到达的时候,睢阳已经被攻破三天了。张镐在城下一定十分悲愤,但我们真的不能怪他来晚了,他尽了力,日夜兼程,而且他是唯一的一个不计能否援救成功使自己担负什么责任、或是计较张巡功劳在自己之上而前来救援的人,我们除了跟着他一起悲愤,对张镐也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人怕失败,怕担责任,没有赶来。此人便是闾丘晓。悲愤之下的张镐把他召来,然后杖杀。其实张镐的棍杖,实在应该多杖几个人才是。但说什么都太晚了……
睢阳保卫战,意义重大,正是由于有了张巡、许远在睢阳的死守,扼住了叛军向南方进军的咽喉,防止战乱波及更多的地方。但对于张巡最后迫不得已的吃人,则遭到了非议。在当时就有人认为,张巡死守睢阳,不肯撤离,与其在城中杀人而食,不如弃城以保全人命。于是张巡的朋友李翰,为张巡作传并上奏肃宗,说:“张巡率兵以寡敌众,以弱制强,奋力保全江淮地区,一直等待着援军来救,然而援兵赶到,睢阳却已陷落。张巡的功劳确实很大。而有人却认为张巡杀人而食是罪过,就连死守睢阳也是愚蠢的行为,这样的贬善扬恶、指斥缺点却不讲其功绩的行为,让人很痛心。张巡之所以固守睢阳,是想等待有人来救援,救兵不至,而城中粮绝,只好杀人而食,这也不是他所愿啊。即使张巡在守城之初就已有杀人而食的用心,以杀害数百人而来保全天下,尚还可以认为他是功过相当,何况他起初绝不可能这么想。现在张巡已为国战死,死者已矣,告慰死者的就只有留下身后美名了。如果不及时记下他的功劳,只怕不久就会被人们淡忘,烈士而不得其名,这才真正可悲。我谨撰张巡传记一卷奉献给陛下,希望能够编列于国史之中。”有了李翰为张巡正名的呼吁,人们才停止了非议。但一千多年来,睢阳城的惨剧仍然不断有人质疑张巡的做法,真的应该这样吗?
和张巡有过相似经历的是鲁炅。时任山南东道节度使的鲁炅在南阳守卫,先是叛军将军武令珣攻打南阳,武令珣死后,田承嗣接替他与鲁炅相持。比张巡到死都没看到援军的身影要幸运一些,来瑱和魏仲犀派军来支援,可惜魏仲犀派出应战的将军(就是他弟弟)胆子小,走到明府桥的时候看到了叛军,吓的立刻就跑了。鲁炅大约比张巡更气闷吧,虽然有援军来,可是又和没来有什么区别呢?于是,南阳城也陷入困境,粮食被吃光,人们也相继吃起了老鼠,路上有很多互相枕藉的饿死的人。肃宗得知南阳的情况,虽然没办法支援,但派个人去慰问一番总是办的到的,所以肃宗派宦官曹日昇去南阳宣慰将士。可是曹日昇到南阳之后,因为有叛军的包围,无法入城。曹日昇没有退缩,请求魏仲犀让他单枪匹马冲进城中,传达皇帝的旨意,魏仲犀没有答应,说如果叛军抓住了身为使者的你,那么我也会有责任。这时颜真卿正好从河北赶到,对魏仲犀说:“曹将军冒着生命危险要去传达旨意,您为何要阻拦他呢?如果他不能到达,也不过是死一个使者;如果能够到达,那么就会加强城中人的信心。”这时又有一个宦官冯廷环也表示愿意带着两名骑兵相助,曹日昇自己本身也有随从,魏仲犀当然也得派几个人帮忙,最后,凑成了十骑。于是,曹日昇带着这十名骑兵一起冲进去。大约是没见过这么能打的宦官,叛军有点害怕他们的骁勇,不敢逼近。最后曹日昇成功的来到南阳城中。本来南阳城中的人已经绝望了,而一见到曹日昇,果然信心大增。之后,曹日昇又去襄阳为南阳将士们搬取粮草,然后领着一千人带着粮食进入了城中,叛军这次仍然无法阻挡。南阳城中有了粮食,和叛军又相持了数月。我们真得佩服这位曹将军,说他是真正的将军一点不为过,可惜两唐书中并没有为他写上一笔,甚至宦官列传中提也没提一句,也许和那些掌权的宦官相比,曹日昇确实没什么可以拿来铺陈的,但他应该受到尊敬。
后来,鲁炅在南阳城中守了一年,力尽而无法再坚守下去,想要突围而出,奔向襄阳,遭到田承嗣的追击,连续两天辗转交战,杀敌甚众,大家都抱着必死之心,所以叛军当然害怕这些拼了命的人,也不敢逼他们太急。因而,鲁炅虽然没有战死,最后也撤退了,但多亏有了他这段时间的坚守,扼住了战略要地,江汉地区才得以保全,可以说也仍然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睢阳城的腥风血雨早已不复存在,就是当年的游魂也该各自转生了。再回到前面的问题,张巡真的应该选择坚守吗?也许,九泉之下的张巡,也曾无数次这样问过自己。如果他也像鲁炅那样离开南阳,会怎样?田承嗣和尹子奇都是大将,田承嗣奈何不了鲁炅,尹子奇又凭什么阻挡的了逃出睢阳的张巡呢?和睢阳一样,南阳也是被困了一年多,中间有过一次粮食补充,也并非兵强马壮,他们能逃出去,张巡就不能吗?我想,不同点在于,睢阳在城破前,没有援兵,因此张巡和许远即使在南霁云回来之后,也仍然抱着“可能会有援兵前来,援兵一来就有救了”的希望;而奔赴南阳的救兵却是根本没派上用场,使鲁炅明白了援军即使来了也救不了他们。这样,张巡选择了坚守,而鲁炅则在不能再坚持之后,选择了离开。而士兵的心态怕也不同,南阳城中都知道,他们出城会有一线生机,而且他们怕是早就有出城的心理准备,一旦真的出城,这一线生机会使他们振奋起来,对于鲁炅来说,就是“逃也得逃出去,逃不出去也得出去”;而睢阳,战士们一直坚守城池,一旦说要离开,首先于士气上是个打击,而且许远、张巡既有逃不出去的担心,已是怕了,心态和鲁炅是不一样的,因而睢阳守军未必真能逃出去。简单来说,两方都是求生,但求生和求生还不一样,一种是南阳守军那样的“反正都是死,撞出去就能活”,还有一种是不想死的求生,决心比第一种要差,睢阳守军若离开,心态便会如此。所以,同样是背水一战,韩信赢了,因为他用的是第一种心态,而马谡败了,因为他的军队不幸陷入了第二种心态。但不管怎么说,睢阳凄惨的几万父老,拼尽全力的悲惨将士,还有因睢阳的抵挡而避免被祸乱波及的南方百姓,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意味着重大的牺牲。
也许,再重新来一遍,张巡仍然会流着无奈的泪,选择死守睢阳……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44
发表于 2006-7-26 16:3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七章 大会战
内讧、混乱俱已过去,应该打仗了。再不打,难道要永远对峙下去么?也许安庆绪有这个想法,但肃宗不想偏安,起码也要把两京收回来。然而,如果两京收回来了,那也就不成为偏安了。
一、攻守平衡
广平王李俶,虽被任命为元帅已经过了一年,但一年的时间中,唐军除了准备工作和房琯的那次征讨,并没有什么作为。唐军现在所能倚靠的将军,也就是郭子仪和李光弼,但肃宗却为如何赏赐他们而苦恼。
肃宗问李泌:“现在郭子仪与李光弼都已贵为宰相,如果他们克复两京,平定天下,我也没有更高的官赏赐他们了,这该怎么办呢?”李泌说:“古时官职任命给有能力的人,爵位酬答给有功勋的人。汉魏以来,虽设立郡县来治理民众,而对功臣则赏给土地,可以让他们传给子孙后代,直到北周、隋朝都是如此。我们大唐建立之初,由于还没有取得关东,所以封爵都只有虚名。所谓实封,也只是把从封地上征收的物品上交而已。贞观年间,太宗想要恢复古代的封建制,因为有大臣们的反对而没有实行。因此便将高官赏赐给有功的人。这样做,有两种危害:若所任非其才就会误事,若权力过重则尾大不掉。所以被封高官的有功之臣,都不为子孙的长远利益着想,只是贪图眼前利益,滥用权力,无所不为。假如当初封给安禄山的不是那么多高官,而是给他百里之国,那么他就会珍惜封国,以传给后人,也就不会谋反了。从现在的情况考虑,等天下平定以后,不如以土地、爵位赏赐功臣,即使是大国也不要超过二三百里,相当于一个小郡,这样不就好控制了么?而这对于大臣,则是万世的利益啊。”
肃宗听后,很是同意:“好!”我们从李泌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支持“封建制”的——我们知道五个社会形态当中,有一个是封建社会,英语里是“the system of enfeoffment”,enfeoffment的本义就是分封,而我们古老的汉语中正好有一个词与之相对应,那就是封建。所以,这么翻译这个社会形态绝无问题,只是,“封建”后来似乎已经成了落后、愚昧、迷信的总概括词汇,而它的本义,实在无辜的很。其实,后来引申的包含落后的这些意思,在英语中对应的是另一个词,“feudalism”,这才是封建主义,头脑封建,都是用它。我们的语言,既极其精确,有时又极含糊,比如曾看到一个笑话,说是外国人对于“老”和“小”十分头疼:老当然是年老,可有时又是指最小的那个,比如老叔;但“老婆”的那个“老”,则没有年老的意思,如果为了形容妻子年轻,那前面也万不可加上“小”字。估计最初人们说那些留有封建社会时的落后思想的人是“那个人有封建社会的落后思想”,后来就简化了,成为“那个人太封建”,久而久之,连“封建”也一起落后了。总之,正是因为汉语的无限灵活,而且哪怕只是一个字的差异,就可以生出千万变化来,细细品味,却又意味无穷。小时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颇为作者的那句“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而愤愤不平,不过人们总有热爱自己民族文化、文字、语言的趋势,我们是这样,都德也是。啊,差点忘了正题,李泌支持封建制,实际上按现在的观点来看是不对的,用书面的语言来说,就是“分封是历史的倒退”。以高官来赏赐有功之臣,固然有缺憾,但如果分裂土地的话,问题会更大。西汉的七王之乱,还有推恩令的实行,实际上都是由分封制带来的结果,何况,安禄山反叛的理由,并不会因为给他土地而消失,只怕那样更会助长他谋反的动力,该谋反还是要谋反,而不想反也没理由要反、反了未必能成的人,给什么也不至于谋反,像郭子仪就是。不过在代宗眼里,郭子仪要想得到天下也不会太难,但郭子仪当然很忠心。不过李泌提出这个建议也当是有所指的,因为唐朝现在根本拿不出来足够的财物来赏赐有功的将士,所以只得赏官。为了不造成混乱,军队中以职务大小来相互统辖,而不看官爵高低,因为官封的确实太滥了,以至于服紫的人很多。为了避免更大的滥赏,李泌建议用封地来解决问题,只是这个办法也是“好”的有限呐。
肃宗得知安西、北庭,以及拔汗那、大食的援兵分别到达了凉州、鄯州,便于一月十五日,前往保定。二月初十,又到达凤翔。
肃宗到达凤翔十天,陇右、河西、安西等镇的援兵,还有西域派来的兵都赶到了,江淮的庸调也运到了洋川、汉中。肃宗从散关向成都的玄宗上表,信使络绎不绝。同时长安城中的百姓听说皇帝到达了凤翔,纷纷从叛军的统治下逃脱出来,奔向肃宗所在,人流日夜不绝,这才有了类似夹道欢迎的气氛,也不负大唐一百五十年的升平了,毕竟给百姓留下的印象还是美好的。既然援军已到达并且也休整得差不多了,李泌便请求按当初他为肃宗制定的战略来实施,派遣安西及西域胡兵向东北进军,从归州、檀州向南攻取范阳。肃宗一反常态,说:“现在大军已集,江淮输送的物品也已到达,军势正强,此时应该直捣叛军腹心,而你的计划则是向东北数千里,先攻取范阳,在现在来说,有点迂腐。”李泌回答道:“现在让大军直接攻取两京,当然能够收复,但是叛军还会东山再起,那时我们又要陷入困境,这并非长久之计。”肃宗问:“你说这些又有什么根据呢?”李泌说:“我们现在所依靠的是西北各镇的守兵以及西域各国的胡兵,他们能够耐寒但却怕热,如果借他们新来时的锐气以攻击叛军疲惫之师,肯定能够取胜。而两京则不同,现在已到了春天,等叛军收集残兵逃回老巢,那时关东天气就已经到了炎热之际,我们的大军必定会因受不了这种气候而想要西归,这样难以在那里久留。看到我们的大军撤退,叛军一定会卷土重来,因此我们与叛军怕会陷入无休止的的交战中。不如先向北方寒冷地区用兵,倾覆叛军的巢穴,使叛军无路可退,就可以一举彻底平息叛乱。”李泌想的很对,对于一个怕热的人来说,炎热确实难受,因此习惯了寒冷气候的士兵们多半是禁不住炎热的折磨,李泌想到了这一点,真的很是细心。但肃宗这一次没有听他的话,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意图:“我急于收复两京,迎接太上皇回来,不能按照你的策略行事了。”
但不久,有一件事使得凤翔的肃宗惊骇了一下,就是王思礼的败退。当时,任关内节度使的王思礼屯军于武功,郭英乂在东原驻军,王难得则在西原。二月十九日,叛军将领安守忠等人率兵进攻武功,郭英乂与叛军交战不利,被箭射中了脸,只好败走。“见死不救”的王难得却也随之败退(王难得还是很难得的一员将军的,后来作战中受了重伤都没退下阵去,所以也不能因为这一次没救援郭英乂就否定他),王思礼也只好撤退到扶风。这样,叛军的游兵到达大和关一带,离凤翔就只有五十里,肃宗只好进行命人加强戒严。
不过唐朝也不是都处于劣势,李光弼、郭子仪那里就传来了捷报。此前,史思明和李光弼在太原相持了一个月,唐军虽然人少而且也基本上是乌合之众,但李光弼却硬是守了下来。此后,由于安禄山被杀,安庆绪命令史思明回守范阳,只留下蔡希德等人继续攻打太原。安庆绪让史思明回到范阳之后任命他为范阳节度使,这实际上是给自己找了一个麻烦,因为先前安禄山攻陷两京时,把两京的珍宝财物都运到了范阳,这样一来,史思明手握重兵,又拥有这些财物,变得骄横起来,不服安庆绪的调遣,安庆绪渐渐不能节制史思明。而史思明一走,蔡希德不是李光弼的对手,至二月,李光弼大败蔡希德,杀敌七万余人,蔡希德只好逃走,太原也暂时摆脱了困境。而郭子仪那边,他认为河东居于洛阳与长安之间,如果占据河东,则东可取洛阳,西可取长安,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当时叛军守卫河东之地的是大将崔乾祐,也是一个有实力的对手,不容忽视。一月二十八日,郭子仪暗中派人潜入河东,与陷那里的唐朝官员密谋,让他们在唐军来攻打的时候作为内应。然后郭子仪从洛交向河东进发,途中攻取了冯翊。二月十一日晚,河东司户参军韩旻等人果然在内接应唐军,杀死叛军近一千人,崔乾祐跳过城墙才得以逃脱。然后崔乾祐召集城北的叛军来攻城,并阻挡郭子仪的军队,被郭子仪击败。郭子仪率兵追击败退的崔乾祐,杀敌四千,俘虏五千。崔乾祐败退到安邑,安邑城门打开,不想人马进城进到一半的时候,安邑城门却突然被人关闭,然后守军发起袭击,将进入城中的叛军全部歼灭。幸而崔乾祐没有进城,而是等在城外,看到有变,便从白径岭逃走。这样,郭子仪平定了河东。紧接着,二月二十二日,郭子仪派他的儿子郭旰和李韶光、王祚率兵渡过黄河,攻下潼关,杀敌五百人。可惜的是,此时时机明显还不成熟,安庆绪派兵来援救潼关,又将郭旰杀的大败,李韶光和王祚都战死沙场,唐军死者达一万多人。于是仆固怀恩只好渡过渭水,退保河东。这次唐军急于攻下潼关,得不偿失。叛军获胜后,三月二十三日,派安守忠率骑兵两万进攻河东,被郭子仪击退。双方又回到攻守平衡中。
四月,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并让他赶赴凤翔。四月十三日,叛军大将李归仁,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在三原北面截击郭子仪。郭子仪则派出部将仆固怀恩、王仲升、浑释之、李若幽埋伏在白渠留连边桥。此战唐军几乎全歼叛军,李归仁因为会游泳才游水逃脱。此后,郭子仪和王思礼在西渭桥胜利会师,两人一起进军驻扎在潏水西岸。安守忠和李归仁则驻扎在长安西面的清渠,两军相持了七日,互无进攻。五月初六,安守忠开始撤退,郭子仪率全军追击,不想这是叛军一计。叛军的九千精锐骑兵排成长蛇阵,唐军便从中间进击,对付长蛇阵基本上就是如此。但这正中叛军下怀,他们忽然变首尾为两军,共同夹击被包在中间的唐军,于是唐军大败,判官韩液与监军孙知古都被俘获,军需物资也全部丢弃。郭子仪只好退保武功。名将郭子仪,确实不该犯下这样的错误,于是他赴朝自请贬官,五月十七日,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左仆射。左右仆射是尚书省的高级官员,本来该是宰相,但中宗以后,若没有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话,便不是宰相,只能处理尚书省内的一般事务。所以肃宗确实是贬了一下郭子仪,但又不敢大贬,只是让他在高官的位置上来回晃荡而已。
此后几个月虽然没什么大事,但唐军有一个收获。八月二十六日,崔光远在骆谷击败了叛军。叛军在武功的军队得知后,逃回了长安,在禁苑北面与唐军相遇,虽然唐军战败,但从此叛军便不再占据武功。
忽然想起来,此后不久,有一位命不好的将军,虽然也被收入唐书中的忠臣传,但唐朝官方似乎并不认为他是忠烈之士,原因就是他是被“生执贼庭”。叛军多次进攻上党,都被节度使程千里打败。而后在太原败给李光弼的蔡希德也来围攻上党。九月初二,蔡希德再次挑战,程千里率一百骑兵突然杀出,想要活捉蔡希德,不料此时叛军救兵赶到,程千里只好收兵退回城中,可人如果要倒霉的话真是喝口凉水都塞牙,上党城门的过桥居然坏了,程千里一下子跌进了城壕之中,反而被蔡希德俘虏。程千里仰天大叹倒霉,对随从的士兵说:“我被叛军俘虏,这简直就是天意(言外之意,怎么就我掉了进来呢?)。你们回到城中转告各位将领,让他们坚守上党,宁可失去将帅,也不能失去城池。”有了程千里这句话,上党城果然坚守,所以蔡希德一看攻克不了也便作罢。他把程千里送到了洛阳,不知程千里是否表示过要投降(和同样被活着送到洛阳的许远的差别大概就是在这里),反正安庆绪任命程千里为特进,据说和哥舒翰等人囚禁在一起。最后,程千里和许远一起被严庄杀害。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45
发表于 2006-8-2 01: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收复两京
现在,我们甩开一些琐事——像什么一个会用炮火却杀了人的王庆荣该不该被处死,史书上花了大量笔墨来写贾至是怎么看的,然后房琯等人又是怎么看的,最后,肃宗谁的话都没听,还是赦免了杀人犯。这种事情不重要,就不多说了。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相持,肃宗终于决定要攻打长安了。此前郭子仪虽然败了一次,但肃宗平叛还是需要他的。八月二十三日,肃宗犒劳诸将,算是壮行,席间肃宗对郭子仪说:“事情成功与否,在此一举!”郭子仪回答说:“这一次如果不能战胜,我一定以死相报!”
郭子仪认为回纥兵精,而且能征惯战,就劝肃宗多借回纥兵来平叛。回纥怀仁可汗果然应允,派他的儿子叶护和手下将军帝德,率领精兵四千余人来到凤翔。肃宗接见了叶护,设宴款待,“宴劳赐赉,惟其所欲”。九月十二日,元帅广平王李俶终于出兵了,他亲自率领朔方等各镇的征兵以及回纥、西域各国兵共十五万,号称二十万,从凤翔出发。广平见到了回纥叶护,与他约为兄弟,叶护也十分高兴,称李俶为大哥。回纥军队到达扶风后,郭子仪留下他们宴请三天。叶护则说:“国家正在危难之中,我们远来援助,还没打仗,怎能现在就大吃大喝!”回纥人倒也热情,宴会过后立即出发。唐朝每天向回纥军供给羊二百头,牛二十头,米四十斛,给的东西实在不少啊。而且,回纥之所以这么热情,是有条件的。肃宗急于收回长安,和回纥约好:“收复京城之日,土地与男子归唐朝所有,金帛与女人都归回纥。”这个约定有点让人郁闷,肃宗似乎是不择手段、不计一切后果。不过,先这么约着,到时执行不执行,另说。
九月二十五日,各路大军同时出发,两天后便到达了长安城西。“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是诗人王维的诗《过香积寺》,现在,原本深山之处幽静安详的香积寺,已成为大军列阵之处。广平和郭子仪大军在香积寺北面的沣水东岸阵列,以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叛军的十万人马则在北面列阵。叛将李归仁出阵挑战,看来情形是处于“下风”,怀疑他们仍是用诈败之计。于是唐军追击,逼近到叛军阵中,叛军忽然一齐进发,唐军只好退却,此时追与退的角色调换了一下,叛军乘机突进,唐军阵内顿时大乱,叛军争着抢夺物资。这时李嗣业说:“今天如果不拼死抵抗,我军就会彻底灭亡。”于是像许褚一样,袒露着上身,手执大刀,立于阵前,大声呼喊,奋勇杀敌,接连杀死数十人,才稳住了唐军的阵脚。然后李嗣业率领前军,每人手里拿着一把长刀,排成横队,像一道人墙一样向前推进,李嗣业自己身先士卒,奋勇冲杀;李嗣业的裨将王难得,被箭射中了眼眉,他嫌垂下来的眼皮挡眼,就自己把箭头拔掉了,然后肉皮也被扯掉,满脸是血,即使如此,仍然毫不退缩。叛军又被杀得纷纷后退,唐军再次获得优势。这时唐军终于侦察出叛军在阵地的东面埋伏了一支精兵,想要从后面袭击自己,因此仆固怀恩带领回纥军队去袭击这支伏兵,把他们全部消灭。叛军几次作战,均靠伏兵取胜,而今伏兵被消灭,士气顿时大落。李嗣业率部与回纥军绕道至叛军阵后,与唐军大军主力前后夹击,从午时杀至酉时,共杀敌六万余人,很多人都填到了沟壑里。此战叛军大败,残兵逃回长安。
之后,仆固怀恩提出追击叛军的建议,对广平王说:“叛军必将弃城而逃,请让我带二百骑兵去追击他们,捉住安守忠、李归仁这些人。”广平则说:“将军作战已经很辛苦了,不如暂且休息,等到明天再作计议。”仆固怀恩说:“李归仁和安守忠都是叛军中骁勇善战的大将,现在一下子被我们打败,这是天赐良机啊,怎能放虎归山呢?如果他们重整军队,再来与我们作战,那时后悔就来不及了。而且‘兵贵神速’,为什么要等到明天再去追!”可是广平王李俶怕有闪失,坚决不答应,就让仆固怀恩回营歇息。仆固怀恩坚请不已,来来回回,一晚上向广平说了四五回,谁也没睡好。天亮时,侦察人员回来了,报告说叛军安守忠、李归仁、张通儒和田乾真等都已经逃跑了。广平就这么让机会从手边溜过,比朱自清《匆匆》里时间滑过的还要无奈。
但不管怎么说,唐军获胜了。九月二十八日,唐朝大军进入长安,终于将首都夺了回来。
既然长安夺回来了,叶护要求按当初的约定办事。幸好广平这点上还是很明智的,没有放纵他们,就跟叶护推脱,说现在刚得到长安,一旦大肆抢掠,那么洛阳的人就会担心遭到同样的命运,如果他们为叛军死守,我们就难以再攻取了,等到洛阳时再说吧。叶护听后,觉得倒也有理,洛阳号称东京,比长安差不到哪去,也罢,洛阳就洛阳。然后他“惊跃下马答拜,跪捧王足”,也许这是回纥的一种礼节,不过我们暂且认作是对广平的尊敬吧。叶护请求让他率军立刻前往洛阳——立刻去洛阳,干什么呢?叶护没往下说,其实潜台词就是:立刻让我去洛阳,把他们干掉,然后让我们大大抢掠一番。广平倒也不反对,反正那也是将来的事,不过同一个条件能让他们跟着再去打洛阳,也算不错了。于是让仆固怀恩带领回纥和西域的军队从长安城南经过,驻扎在浐水东岸待命。
唐军得胜,长安百姓、军士和胡人们见到广平王,都纷纷下拜,哭着说:“广平王真不愧是华夷之主!”后来肃宗得知后,十分高兴的说:“我不如也。”于是李俶整军入城,一年多了,唐军终于重又回到了自己的都城,百姓们不分男女老幼,夹道欢迎,有的喜极而泣。应该说,长安百姓支持唐朝是正常的,但是史书记的会不会有夸张呢?也许吧,但想想,大家受了叛军一年的统治,而今看到广平带军攻克了叛军,或许真的会对他生出一种高于现实的感觉。广平在长安足足安抚了三天,然后才带着大军向东准备收复洛阳,长安这里则由从河南回来的虢王李巨留守。
九月二十九日,长安大捷的消息传到了凤翔,收复京都,自然大喜,百官都入宫向肃宗祝贺。肃宗激动的泪流满面,当天即派宦官啖庭瑶入蜀中上奏玄宗,又命令左仆射裴冕先行入京,告慰祖宗陵庙,并安抚百姓。不过肃宗这边的事,下一节再说。
广平王收复了西京之后,又向东京洛阳进发。当时郭子仪率领蕃、汉兵追击叛军,追到潼关,杀敌五千人,攻克了华阴、弘农二郡。关东此时向朝廷献俘一百多人,肃宗本来是让把他们都杀掉,但监察御史李勉进言说:“现在叛乱元凶还未除掉,战乱波及大半个国家,许多人都受到了牵连,他们得知陛下即位,率兵平叛,都想洗心革面重归大唐,如果把这些俘虏都杀掉,等于是逼那些跟随反叛的人继续作乱。”于是肃宗改变初衷,下令赦免了他们。
安庆绪得知唐军要来攻洛阳,当然不干了,因此派他极信任的严庄严大哥率领几乎是洛阳的全部兵力,到陕郡与退保那里的张通儒等人汇合,最后一合计,共有步骑兵十五万人,觉得够用了,便来阻挡唐军。十月十五日,广平率军到达曲沃。叶护命令他的部将鼻施吐拨裴罗率兵沿着南山寻找叛军,然后驻扎在岭北。郭子仪则率兵与叛军在新店相遇。叛军占据有利地形依山布阵,郭子仪初战不利,被叛军赶到到山下。幸好这时回纥军队从南山袭击叛军的背面,在漫天黄尘中射了十余只箭,叛军回头一看,吃惊地说:“回纥兵来了!”然后军心大乱,就此溃败——看来回纥兵名声在外,居然吓得叛军如此。于是唐军与回纥军前后夹击,大败叛军,战后又是一片尸横遍野的血腥场面。仗打败了,既然陕郡守不住,严庄与张通儒等人便向东败逃,将陕郡拱手让与广平。占据陕郡后,唐军吸取教训,由仆固怀恩率军分头追击叛军。
回到洛阳后,严庄先进城中向安庆绪报告败状。安庆绪一听,啊,败了,那咱也别打了,干脆撤吧。于是,十月十六日夜晚,安庆绪带着他的部下从苑门逃出,逃回河北,并在逃走前杀了俘虏的朝廷将领如程千里等三十余人,许远则死于偃师。这里说哥舒翰也是这时被杀的,而哥舒翰本传则说是安禄山时所杀,到底哪个对呢?觉得还是依其本人传记为妙。
安庆绪自己跑了,这对唐军来说真是个莫大的好消息。十月十八日,广平率兵进入洛阳。这回,当初对回纥的承诺该兑现了吧?李俶对此十分忧虑,最后还是洛阳百姓请求把万匹罗绵给回纥军,这才暂时罢休——这时回纥还没有得寸进尺,等到再后来,回纥可说是相当霸道了。
但唐的进攻并未结束,二十一日,郭子仪派张用济和浑释之率兵攻占了河阳、河内二郡,而安庆绪的顶梁柱严庄也在此时投降了唐军,后来被任命为司农卿;尹子奇则被陈留人杀死,陈留全郡来降。本来田承嗣也派使者来请求投降,但由于郭子仪接应慢了一步,田承嗣再度反叛,退保河北。河南节度使张镐这时也率领着鲁炅、来瑱、吴王李祗、李嗣业和李奂等五节度使攻打河南、河东道,除北海有能元皓坚守、大同有高秀岩坚守,其余全部收复。
好了,至此,长安、洛阳,都被唐军收复了。虽然后来洛阳又曾被叛军夺去,但这一次的胜利,的确大大鼓舞了士气。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46
发表于 2006-8-2 01: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重回长安
安史之乱后,长安城又丢了几次,除了末世的几个帝王,代宗、德宗也都逃出过长安,但哪一次都没有安史之乱中的这次时间长。当脚步踏上阔别了一年多的都城时,相信无论是肃宗,还是玄宗,都生出许多感慨。
㈠、李泌归隐
收复了长安,肃宗自然很高兴,他先是派人去向远在蜀中的老父亲送信,并请玄宗回来,之后,又派人把李泌从长安接了过来——插一句,李泌什么时候到的长安呢?没写,但李泌是元帅广平王的参谋,如果跟随主帅一起前来,也是名正言顺的,也许是肃宗不放心儿子,所以让李泌跟着照顾一下。李泌到后,肃宗说:“我已经上表请求上皇回京,我当让出帝位,仍然回到东宫重新作太子。”李泌说:“表还能再追回来吗?”肃宗说:“怕已是走远了。”李泌说:“太上皇不会回来了。”啊?肃宗自然吃惊,连忙问是什么原因。李泌说:“按情理来讲,不回来是很自然的。”你已经当皇帝了,还是自作主张当的,现在再说不当,人家能信吗?肃宗问该怎么办,李泌说:“今请更为群臣贺表,言自马嵬请留,灵武劝进,及今成功,圣上思恋晨昏,请速还京以就孝养之意,则可矣。”现在再写一份群臣的贺表,就说你时刻思念着太上皇,请太上皇立刻回来,可以让你尽孝心,这样就可以了。这确实是个办法,因为玄宗不回来是为自己考虑,但这样肃宗只怕会落下不孝的名声,而且被人怀疑是不让玄宗回来,这一点玄宗怕是没考虑到;因此肃宗再发一表向玄宗解释一下,玄宗明白了自己没有危险,另外也是为了不难为自己的儿子并让他尽孝,必定会回来的。肃宗听后立刻让李泌草写表书。看了表后,肃宗也明白了李泌的用意,于是泣不成声的说:“我开始真心想把皇位归还太上皇(打个问题),现在听了先生的话,才知道是失策。”肃宗开始以让皇位请玄宗回来,也不能说是骗,只不过肃宗很清楚,就算他让,玄宗也未必会接受,因为他已经控制了政局,而且重要的是先把人弄过来,来了就什么都好办了。
肃宗立刻让宦官奉第二道表入蜀,这才放心的与李泌一起饮酒,然后同榻而眠。当时李辅国就侍候左右,他请求把宫禁中的符契与钥匙都交付给李泌,李泌当然不会接受,又请求这些由李辅国来掌管。三人怎么提到这个了呢?可能是肃宗知道了李辅国和李泌之间有矛盾,想替他们开解一下,也有可能是李辅国看到李泌这么受肃宗信任,所以主动让出一部分权力向李泌示好。当然他也有把握李泌不肯接受,试想,李泌一个外臣,要宫殿的钥匙做甚?
李泌当晚提出归隐,肃宗说:“我和你这么多年共患难,现在到了同富贵的时候,你为何想要这么快就离开我呢?”李泌说:“我有五条理由不能留下来,希望陛下能够答应让我离去,使我免于一死。”李泌提到“免死”,肃宗很是诧异,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李泌回答说:“我和陛下相遇的太早,陛下任用我太重,宠信我太深,我的功劳太高,事迹又太奇异,这五条就是我不能留下来的原因。”肃宗一听,原来是这么五件事啊,他觉得这五条无足轻重,哪个都没涉及重点,也没当回事,就说:“还是先睡觉吧,以后再说这件事。”李泌说:“陛下现在与我同榻而眠,我请求的事情都不答应,以后在大殿之上又怎会答应我的请求呢?陛下不答应让我离去,这就是要杀我啊。”李泌这些话令肃宗更为惊诧,因为大臣总难免会为自己的将来担心,但李亨要命也没想到李泌居然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所以有些不高兴的说:“我没想到你居然这么疑心我,我怎么可能杀你呢?你真是拿我当越王勾践了!”勾践是个杀功臣的典型,所以君王历来都忌讳说自己和他一样。李泌回答说:“正因为陛下不杀我,我才请求归隐;如果要杀我,我又怎么敢再提这件事呢?再说要杀我的不是陛下,而是我所说的那五条理由。陛下一直对我很好,可我有时遇事尚不敢尽言,何况天下安定了,我还敢说的出口吗?”
肃宗闻言,想了一会说:“莫非你是因为我没听你的北伐之策?”李泌回答说:“不是这件事,我所不敢直言的是关于建宁王的事。”肃宗说:“建宁是我的爱子,英勇又果断,艰难之际立了大功。这些我怎么能不知道呢?可惜他受到小人的教唆,想要谋害他的哥哥广平,图谋为太子,我为了社稷大计,不得已才杀了他,你难道不知道这些吗?”李泌说:“建宁果若有谋害太子之心,广平应该怨恨他才是。但广平每当与我言及此事,总是哭着说建宁是冤枉的。我现在决定要辞别陛下,所以才敢说这件事。”肃宗说:“建宁曾夜扪广平,这是想要害死他。”李泌说:“这是他人进的谗言,建宁王孝友聪明,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呢?再说陛下曾想任用建宁为元帅,我则请求任用广平。建宁如果有野心,应当十分恨我才是,但他却认为我是出于忠心,从此对我更加亲密友善,陛下通过这件事就能够看出建宁的心意究竟是如何了。”肃宗听完后,也觉得有些难过,流着泪说:“你说的话都很对。但既往不咎(你就别追我的错了),我也不想再听关于这件事的话了。” 李泌纠正肃宗说:“我之所以谈起这件事,并不是要说陛下以前的错误,而是想要陛下谨慎处理将来的事情。”然后李泌提到了武则天的四个儿子,说到了李贤的《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然后说“现在陛下已经摘一次了,千万不要再摘一次!”意思是说,肃宗已经杀了一子,不可再杀一子。已杀的即是建宁,而有危险的则是广平——广平是长子,是既定太子,如今又立有大功,但他却不是张良娣所生,而张良娣自己也有儿子,所以必然会有矛盾。肃宗听后很惊讶,因为他并没有听过这件事,就让李泌将这首诗写下来,李泌说:“希望陛下能把它记在心中,也就没有必要要形之于外了。”建宁之事成为后来的一个典型案例,此时李泌以此来提醒肃宗,要知道保护广平王李俶,后来,李泌年老时,面对想要立侄子的德宗,也举出当年的事例,希望德宗不要废太子。毕竟后生晚辈的德宗与李泌不像他的父亲、爷爷那样有交情,虽说他也曾学文于李泌,但交情还是差了点,所以当李泌触怒了他的时候,德宗也不客气起来,直问道:“卿不爱家族乎?”这话里已是杀气腾腾了。但在李泌的开导之下,德宗虽然没有完全想通,但也没有下废立太子的决心。隔了一天后,德宗终于想通了,这才知道李泌劝自己是正确的,哭着对他说:“幸好有你劝我,不然我后悔也来不及了。”不过这是后话,而且是安史之乱后的话,所以不多说了。这一次李泌没有走,总不能太不给皇帝面子,反正早晚的事,又何必在乎这一时呢。
十月初三,啖庭瑶到达了蜀郡(速度真是快啊),向玄宗报告了情况。但当使者从成都回来时,带回玄宗的诰命很让肃宗头疼了一阵子。上面说:“当与我剑南一道自奉,不复来矣。”这话很明显意思就是:你给我一个能容身的地方,我绝不会回来和你争。这是置肃宗于何地呢?肃宗觉得好愁啊,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好在只是一阵子,后来派去的使者也回来了,报告肃宗说:“上皇初得上请归东宫表,彷徨不能食,欲不归;及群臣表至,乃大喜,命食作乐,下诰定行日。”这就要归功于李泌了。李泌猜透了玄宗的心思,料到这样他必会回来。肃宗也很高兴,对李泌说:“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但李泌去意已决,肃宗挽留的也有麻木了,最后不得已,只好允许他回衡山。肃宗还是很礼待李泌的,下诏让郡县官为李泌在山中建造房屋,而李泌的“退休金”是三品俸料。等李泌再回到朝廷,已是代宗时期。至此,我们的神仙弟弟、白衣卿相李泌,在安史之乱中的登场宣告结束。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47
发表于 2006-8-2 01: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㈡、六等定罪
十月十九日,肃宗从凤翔动身,返回长安,同时派玄宗时期的老臣韦见素去蜀中迎接玄宗。二十二日,肃宗到达咸阳的望贤宫,在这里收到了克复洛阳的捷报。第二天,肃宗进入长安,城中百姓出城二十里来迎接,络绎不绝,众人“舞跃呼万岁”,甚至有人哭泣起来。于是肃宗入居大明宫。当初那般狼狈出逃,今番终于可以回到自幼居住的皇宫中,而且这回是以皇帝的身份——不知面对长安中高大的、虽无昔日的金碧辉煌却仍有着往日气派的皇宫,肃宗是否会想起灵武那个简陋的城楼来?宫殿情况不详,但李唐王朝的太庙则是确定被叛军烧毁了,肃宗身着白衣,向着太庙大哭了三天。私下里替肃宗捏把汗,第一天哭还好办,后两天可怎么熬啊……当天,玄宗也从蜀中出发。
当初被留在长安没有带到洛阳的一些朝臣,现在重又归于朝廷。御史中丞崔器命令这些接受过伪职的人都解下帽子,光着脚站在含元殿前,自己捶打自己的胸口(估计可能还有痛哭一项,以表示痛心),然后顿首谢罪,并且让百官都在含元殿的台上观看。这个办法实在是有点损,不知是谁想出来的。好歹人家也是官员啊,顿首请罪倒也罢了,只是那个“搏膺”,这动作总让人想到动画片里的大猩猩,只怕做出来比较没面子。可是不做也不行,因为周围立着持武器的士兵呢,不做的后果大约是要吃皮肉之苦了。
过了几天,洛阳的那批陷贼的官员也被带到了。当广平王李俶进入洛阳后,百官中接受过伪职的大臣,包括陈希烈等在内的三百余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悲泣着请罪。广平按照肃宗的吩咐,先释放了他们,不久把他们集中押往长安。二十五日,又是崔器,命令这些人到朝堂上向肃宗请罪,就像长安的这群大臣一样,在依次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叩首请罪之后,把他们关进了大理寺和京兆府的监狱中,便是府县中为叛军干过事的小官吏,被抓到后也关了进去。忽然明白为什么陷贼一事对王维影响那么大了,要知道,陷贼后的王维,很以此苦恼,每次给皇帝写奏章都写的相当沉痛。原以为是“诗佛”王维受儒家忠君思想很深,虽然以释家心态来处世,但大事的原则上仍以中国传统的儒家士大夫思想标准来衡量。当然事实上也是如此,只不过,还有一个原因,怕是那顿“捶胸顿足”给他的刺激太大了,王维一直都是很清高的,如今要当着这么多人这么做,真是件痛苦的事情。
这时朝廷树立了几个模范。第一个是汲郡人甄济。甄济本来隐居在青岩山,安禄山曾任他为掌书记。后来甄济觉察到安禄山的野心,就假称中风,让人抬回到家中。安禄山反叛之后,不放心甄济,就让蔡希德带着两个手持大刀的刽子手去召唤甄济,甄济就伸着脑袋让他们杀,蔡希德一看他这样,觉得的确是有病,否则要是没病谁也不敢再欺骗下去,因此回去报告了安禄山。后来安庆绪也曾派人把甄济强行抬到东京,等广平收复东京的时候,甄济便起来到军中去谒见李俶。这么个模范,当然要好好抓住大做文章了,肃宗让被送到长安的甄济住在三司的馆舍中,命令陷过贼的人列队向他拜伏,目的是让这些人惭愧。还有一位,国子司业苏源明,当初他假装有病(实在幸运很多,没像王维那样装哑巴),没有接受安禄山的委任,肃宗也提拔了他。
二十八日,肃宗登临丹凤门,颁诏说:“士庶受贼官禄,为贼用者,令三司条件闻奏;其因战被虏,或所居密近,因与贼往来者,皆听自首除罪;其子女为贼所污者,勿问。”意思是:官吏和百姓中接受过伪职、俸禄或为叛军干过事的人,三司要分不同情况上奏。在战斗中被俘的将士,或与叛军住的近因而与其有往来的人,一律允许自首而免其罪。家中有妇女被叛军污辱的,都不问罪。
对这些“罪人”的处理是要到十二月才有了定论。十二月初八,肃宗任命礼部尚书李岘、兵部侍郎吕諲为详理使,与御史大夫崔器一起处置这些案件,李岘又任命李栖筠为详理判官。吕、崔二人很严酷,而李栖筠、李岘则多从宽处理。当时崔器和吕諲上书说:“那些投降过叛军的官吏,背叛了自己的国家,依附于伪政府,按照法律都应该处死。”这实在是太严厉了,光洛阳回来的大臣就有三百多人,真这么做的话就太过分了。肃宗本是想按照他们的意见来办,幸而李岘不支持这么做,他觉得:“贼陷两京,天子南巡,人自逃生。此属皆陛下亲戚或勋旧子孙,今一概以叛法处死,恐乖仁恕之道。且河北未平,群臣陷贼者尚多,若宽之,足开自新之路;若尽诛,是坚其附贼之心边。《书》曰:‘歼厥渠魁,胁从罔理。’、器守文,不达大体。惟陛下图之。”叛军攻陷两京时连天子都避难去了,人们也只好各自逃生,别说投降的人中有皇帝的亲戚,若杀了他们会有违皇帝的“仁恕之道”,何况河北还没有平定,那的大臣中也有很多是类似于这些人的,若看到这些人被宽大处理,那他们也照样可以自新;如果有很严厉的处罚则会坚定他们投敌的决心。这样大臣们争论了数日,最后肃宗还是依从了李岘的建议,决定以六等定罪:重者刑之于市,次赐自尽,次重杖一百,次三等流、贬。虽然是比全部都处死要强,但很多人都是被迫接受伪职的,至少都要贬官,还是有点严厉了。
十二月二十九日,达奚珣等十八人在长安西南独柳树下被斩首,陈希烈等七人则被赐死于大理寺,其它那些人则是该贬的贬,该打的打。按说张垍、张均兄弟的罪不轻,但肃宗顾念他们的父亲张说,也算对他有救命之恩,所以想免去他们的罪过,就向后来已回来的玄宗求情,但玄宗其它人都无所谓,对张氏兄弟却是恨之入骨,说;“张氏兄弟投降叛军,都被委以要职。张均还在叛军面前诋毁我们家里的事,罪不能赦。”肃宗叩头再拜:“我如果没有张说父子的保护,就没有今了天。我若不能救他们兄弟,魂如有灵,我又有何面目在九泉之下去见张说!”说着伏地流涕,是很卖力的求情呢。玄宗让人把肃宗扶起来说:“因为你的请求,就将张垍流放到岭南;张均罪大,不可饶恕,你不要再给他求情了。”通鉴的记法是张均被杀,而张垍则流于岭南,但按旧唐书的说法则是前者被流放,后者死于贼中,但又有地方说是两人都没死,不知出自哪里。总之又是一个有出入的地方,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张说的儿子中至少有一个在唐朝秋后算账的时候活了下来。
但很快,肃宗便得知严厉所带来的麻烦了。在众多接受过伪职的官员中,只有张万顷因为保护了百姓而不加问罪,其余的人按那些坐着不怕站着腰疼的人来看,就是受到了应有的处罚。不久有人从叛军中回来说:“跟随安庆绪在邺郡的唐朝诸臣,听说广平王赦免了陈希烈等人,都十分痛心悔恨自己失身叛国。后来得知陈希烈等人被杀,就不再这么想了。”肃宗听后,好生后悔,但已经晚了,如果他要是把所有那些大臣都杀了,情况就更糟了。
司马光先生在此大发议论,说为人臣者如果遇到这种事情,就该死节才对,但他们贪生怕死,肃宗对他们六等定罪是应该的,又何必后悔呢?反正司马光高高的坐在宋的朝堂之上,哪里能体会到那些大臣的心情呢?千古艰难唯一死,如果真是那么好办,怎么这么多人,也没见几个是真正自杀的呢?只怕的确不好办,因为都拖家带口,万一家人遭殃可如何是好?所以烈士可敬,值得学习,但大多数的人被迫任伪职,只要不去主动帮助叛军,问题也不大。至于肃宗后悔,是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来看,这件事的后果是使那些本有心回来的大臣们坚定了跟随叛军的决心,这于唐朝来讲是损失。但如果不罚,等于是纵容,不能起到国法的作用,罚了就是这样的结果——大约是罚的太早了,如果等完全平叛呢?那也不行,过了多少年的事情,秋后算账就差不多了,如果隔三秋再算账,这账就算不清了,而且那样显得也不大合适。
于是,次年六月十八日,肃宗下诏说,对于三司没处理完的那些官吏,全部免罪释放,被贬谪降官的人保持原有的处置。
十月二十九日,叶护带领着回纥军队从洛阳返回来,肃宗命令百官到长乐驿去迎接,然后又在宣政殿设宴招待叶护。叶护说:“军中缺少战马,请让我把军队留在沙苑,自己回国取马,然后为陛下扫除范阳残余的叛军。”肃宗很高兴,对叶护重加赏赐,然后让他回去。但回纥人的热情是有条件的,十一月十五日,肃宗任命叶护为司空,封为忠义王,并答应每年赠给回纥丝织品二万匹。十一月,广平王和郭子仪从洛阳回到了长安,而后来任东京留守的是又是那位虢王李巨。肃宗慰劳郭子仪说:“吾之家国,由卿再造!”这个评价很高了,只是这么高的评价,大约有些令郭子仪害怕。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48
发表于 2006-8-2 19: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㈢、玄宗归来
下面的重头戏,当属玄宗回到长安。
十一月二十二日,玄宗到达凤翔,随从士兵有六百多人,玄宗让他们把兵器都交到凤翔的武器库中。玄宗此举的意思是自己绝不是来和肃宗争位的,所以提前就缴械了。肃宗则派出三千精锐骑兵去迎接。十二月初三,玄宗到达咸阳,肃宗准备了皇帝的法驾迎接玄宗。这一天肃宗没有穿皇袍,而是穿了紫袍,远远望见玄宗所在的望贤宫南楼,下马来急趋于前,伏身下拜。玄宗这时也从楼上下来,抚着肃宗哭泣,肃宗手捧着玄宗的双脚,也呜咽不已——真是一幅父慈子孝的温馨画面啊,本来想质疑一下其真实性,当然其中确有做戏的成分,这么中规中矩的父慈子孝就是做给别人看的,不过玄宗、肃宗父子二人也有一年多没见了,相互总还是会惦念一下的。排除两人利益的交叉点上兴许会存在冲突,毕竟父子天性,何况玄宗在一切方面上都让步了,肃宗完全可以放下心来大表一番孝意。玄宗向左右要来了黄袍,亲自为肃宗穿上,肃宗伏地叩头,坚辞不受。玄宗说:“天命人心都归于你,如果你能让我安度晚年,就算你尽孝了。”肃宗推辞不过只好穿上了黄袍。这时外面的百姓们见此情景都高声欢呼起来。肃宗命令士兵们散开,让千余人进来谒见玄宗。这些人说:“我们今天重又看到二圣相逢(按:意为大唐兴复有望),死也无憾啊。”玄宗不肯住在正殿,说那是天子住的地方,他是太上皇,理应搬出去。肃宗坚请,不过最后还是同意了。到了吃饭的时间,肃宗亲自扶玄宗上殿,这时尚食官进上食物,肃宗亲自品尝后才献上去给玄宗吃——这个莫非是肃宗向玄宗证明饭里没毒么?不过玄宗也不会有此担心吧,众目睽睽之下,就算肃宗真想毒死他,也不会选这么个场合。这应该是肃宗为了表示孝顺,所以自己先尝。这个道理大约与黄香温席、亲尝汤药是一样的。第二天,玄宗要从行宫出发了,肃宗亲自驯马之后才把马奉给玄宗。玄宗上了马,肃宗亲自去牵马,走了几步,被玄宗制止。然后肃宗又骑马在前面引导,不敢走专供皇帝马、车驰行的驰道。见到儿子这么孝顺,玄宗放下心来,对左右说了一句:“吾为天子五十年,未为贵;今为天子父,乃贵耳!”五十年的皇帝,却不如现在做太上皇的感觉尊贵?想想也是,给自己引路的便是皇帝,别人谁又有这等待遇?不过这得有个条件,就是皇帝得听话才行,所以乾隆的太上皇做的就很逍遥自在。本来玄宗希望自己能够这样度过晚年,不失为一个好的归宿,只是可惜……当时左右的人听到玄宗这句话后,都高呼万岁。咸阳离长安很近,所以不多时玄宗一行已经由开远门进入了大明宫,先是驾临含元殿抚慰百官,然后又到长乐殿中拜祭宗庙,恸哭了很久。当天,玄宗便到兴庆宫居住。这倒没什么问题,反正玄宗也不是皇帝了,确实不宜住在大明宫中,而兴庆宫本是玄宗还做着临淄王时的府邸所在,于开元二年修成兴庆宫,本也算是玄宗喜欢呆的地方,不过看通鉴的话,似乎也并没有经常前去。回来后,肃宗曾多次上表请求归还帝位,他自己仍然回到东宫去当太子,玄宗不答应。其实,真正能像子鱼(春秋时宋襄公的哥哥,他的论战也很有名,是为“子鱼论战”)那样归还君位而无危险的人能有几个呢?十二月二十一日,玄宗在宣政殿把传国宝册授给肃宗,肃宗痛哭流涕地接受了,从此皇帝大权紧紧在握。
玄宗的回归长安,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皇后也可以立了,皇子们也可以升级了。就在玄宗传下传国宝册的前几天,十二月十五日,肃宗登临丹凤楼,大赦天下,不过叛贼和李林甫、杨国忠的子孙则不在赦免之列。之后,封广平王李俶为楚王,其它活着的儿子也纷纷进爵为亲王——肃宗曾对李泌说不愿再提起建宁那件事,果然此时也没有再提到他,按说如果是冤死的,那么就该恢复名誉,而且进行追封,否则就等于仍然让建宁背着谋害广平的罪过,肃宗尽管应当知道建宁是冤枉的,但他没有给建宁平反,不免令人心寒,另外,很明显,他这是照顾张良娣和李辅国的面子。建宁赶上这个父皇,真是呜呼哀哉。张良娣则被封为淑妃,次年三月初六,又立为皇后,从此便称为张皇后了。然后又对大臣们进行封赏,擢升郭子仪为司徒,李光弼为司空,其余有功之臣,都加官进爵,而且也加封了一些食邑。对于为平叛而死的忠臣们,比如张巡、颜杲卿等人都追赠官职,封他们的一些子孙为官,也算是妥善安置了吧。还有死难的将士们,他们的家人也得到免除二年徭役、次年租庸免除三分之一的优待。这几年所改的郡名、官名,全都恢复为原来的旧名,然后以蜀郡为南京,凤翔为西京,西京为中京。本来唐是以长安为京城,洛阳为东都,但他们好像很喜欢让都城再多几个,所以王业之基太原则成为北都,肃宗此时又弄出来什么南京、西京、中京,后来又搞出来个南都,只是幸好没有再进一步弄出来东南京、西北京什么的,总之真是越发的乱了。
好了,两京收复后,唐朝这里的事件大致就是这样,至德二年年末的唐朝,真是占据了不可动摇的优势啊。可是,范阳那里还有个安庆绪,叛乱尚未平定,唐军岂能善罢罢休?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49
发表于 2006-8-2 19: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史思明再次反叛
安庆绪退出洛阳后,带领部下来到邺郡,在这里驻扎下来。于是改邺郡为安成府,改年号为“天成”。这个年号改的真有些幽默,他被人家打的大败,不得已退到邺郡,年号却改为“天成”——上天让他败到邺郡。这倒像是替唐军叫好一样。
这时跟随安庆绪的骑兵不过三百,步兵也不过一千人,而手下部将情况也不容乐观,像阿史那承庆等人都分别逃向了常山、赵郡、范阳等地。如果大家玩过战略游戏都知道,这样的兵力,又没有大将率领,实在是一座危城,这时就该在他们重新补充能量之前尽快攻下来,否则会贻误战机。但我们上节写到了,平定了洛阳之后不久,唐军便回撤,心安理得的让机会再次溜过,这和安禄山曾犯的错误是一个性质,可见双方对于自己能战胜对方,把握都不很大,意志也不够坚决。如果都像狂追刘武周败兵好几天、甚至顾不上吃饭解甲的李世民那样,也许在玄宗西逃之时,也许在广平大败安守忠之时,也许在安庆绪回撤到邺郡之时,这场安史之乱都会提前结束,反正他们浪费的机会都不少。那么唐军一旦追至邺郡,对他们有什么不利吗?应该说,更不利的是叛军,因为他们的司令部被端了的话,就会陷入混乱,虽然几员大将都可能重新起来组织叛军继续他们的反叛事业,可是,那效果怎么也比后来的实际情况要差,政变虽然非正常即位,但中央大权未曾解散过,只是移交给了另一人,这比大权溃散了一次之后再重新聚起来要省事的多。
果然,十天之内,蔡希德从上党、田承嗣从颍川、武令珣从南阳,各自率领本部人马投奔邺郡。安庆绪当然不能坐以待毙,在河北诸郡招募人马,兵众达到六万左右,军势又一次振作起来。
虽说如此,可以暂时保住平安了,可是安庆绪的祸根也就此埋下。当他率领部下北逃的时候,大将李归仁和曳落河、同罗、六州胡兵总计数万人都逃到了范阳,他们一路之上大肆掳掠,人财一空。范阳,正是史思明所在之处。史思明以重兵防备,又派使者去迎接这些逃归的人,所以曳落河和六州胡兵都投奔了他,只有同罗军不服从史思明的号令,结果被史思明打的大败,他们抢的东西都被史思明抢走,余下的残兵逃回本国,不再参战。
安庆绪早就觉得史思明不好控制,发生这样的事,自是更加猜忌,于是派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前往范阳去征史思明所部,并暗中让他们找机会消灭史思明。史思明的节度判官耿仁智对他说:“大人您官高位重,身边的人都不敢说话,我而愿意冒死进言。”史思明听后说:“你想说什么呢?”耿仁智说:“大夫所以尽力于安氏者,迫于凶威耳。今唐室中兴,天子仁圣,大夫诚帅所部归之,此转祸为福之计也。”耿仁智是劝史思明归降唐朝,不再为安氏效命。然后乌承玼也劝史思明:“现在唐朝复兴,安庆绪就好像叶上露水,难以长久。大人您何必与他共存亡呢?若归顺朝廷,则可以洗刷以前的过错,易于反掌啊。”两人的话都打动了史思明,反正投谁不也是当大臣吗?何况安庆绪既然有疑心,而唐朝那边对投降的严庄也还算可以,投唐倒的确是个选择。
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以五千精锐骑兵为护卫,来到了范阳。史思明领着全部兵众,一共是数万人前去相迎。这个迎接的队伍实在太大、太壮观了,可是,哪有这么接人的,分明就是以兵相挟。在相距差不多一里的时候,史思明派人对阿史那承庆等人说:“相公及王远至,将士不胜其喜,然边兵怯懦,惧相公之众,不敢进,愿弛弓以安之。”我们胆小,怕你们的军队,这么一说,阿史那承庆等人居然真答应了这个要求。其实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的话,那数万人马要是真来迎接了,可是吃不消的。之后,史思明与阿史那承庆到内堂中饮酒作乐,却暗中派人收缴了他部下的兵器,发给那些士兵粮食和路费,让他们回家了,有愿意留下来的,则重加赏赐,把他们分配到自己的军中。于是,史思明很轻松的就使阿史那承庆等人成了光杆司令。第二天,史思明囚禁了这些光杆司令们,然后派自己的部将窦子昂向朝廷上书,表示愿意率自己所辖的十三郡和八万将士归降朝廷,又命令部将河东节度使高秀岩也带领他的部下及管辖地区来投降。十二月二十二日,窦子昂到了长安,向肃宗说明了史思明的归降之意。史思明手中的人和地盘,都很重要,一旦他归降,唐朝几乎不用再在平叛上多费什么力气,所以肃宗听完后想必高兴的要晕了。于是朝廷封史思明为归义王、范阳节度使,把史思明的七个儿子都封为高官,然后又派宦官李思敬和大臣乌承恩前往范阳去宣慰史思明,让他率领部下去讨伐安庆绪。
史思明召回安庆绪任命的常山太守张忠志,让自己的部将薛萼去代理恒州剌史,因此打通了从井陉关出常山的通路,招降了赵郡太守陆济。之后,命史朝义率兵五千代理冀州刺史,令狐彰为博州刺史。一时间,叛军很多都投降了唐朝。乌承恩在所到之处宣布皇帝的诏书,于是沧州、嬴州、安州、深州、德州、棣州这些地方全都投降,除了安庆绪占据的相州,河北其它地方都已归顺。次年即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叛军的北海节度使能元皓归降了朝廷,被任命为鸿胪卿,兼任河北招讨使。除此之外,还有在安庆绪北逃时就投降的镇守平原和清河的王暕和宇文宽,不过次年三月间,安庆绪派蔡希德和安太清攻克了这两地,把俘获的这两人带回邺城杀害。
安庆绪对于谋求归顺唐的将士,采取严厉打击的措施,一律处死,而且还会株连到部落与宗族,甚至是部曲、州县民众、属官等,所以因连坐而死的人很多。安庆绪还是不放心,便和他的群臣们在城南歃血结盟,可是谁又能放心这只杀人老虎不杀自己呢?多杀的情况下必会使人心不稳,导致众叛亲离。
这期间,四月的时候安庆绪曾经亲领两万大军,以蔡希德和崔乾祐为将,前去攻打驻守在河内的李嗣业,结果没有攻克下来,只好悻悻而归。
看来形势对唐很有利,可是,虽然郭子仪于至德二年末回到东都准备收复河北之事,但安庆绪仍然很顽强的坚持了下来。就这样,再拖些时候,形势又发生了逆转。
问题出在史思明身上。可是,导致问题的出现,则好像是李光弼的责任。原来史思明的上司乌知义对他很好,他的儿子便是朝廷这时派回来的乌承恩。乌承恩本是信都太守,在安史之乱中投降史思明后,史思明念及旧情保全了他,在安庆绪谋算史思明的时候,乌承恩也劝过史思明归顺朝廷。史思明虽然归降唐朝,但李光弼认为他终究还会再反叛,乌承恩是他亲信的人,就让他暗中图谋算计史思明。另一方面,李光弼又劝肃宗任命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并且赏赐给阿史那承庆铁券,让他们一起对付史思明,得到了肃宗的同意。
李光弼此举,可以看成是先见之明,但说到底,还是有点逼反性质,可惜找的人又不对。乌承恩用自己的家财募兵,又多次打扮成妇人暗中到其它将领的营中游说士兵,这事岂能瞒得过去?于是诸将报告给史思明。史思明觉得不可信,也就没有追查。在乌承恩到长安的时候,肃宗派宦官李思敬与他一起前往范阳去慰问史思明。乌承恩宣布了皇上的圣旨后,史思明就留乌承恩住在府中。用帷帐把他的床遮了起来,暗中派两个人埋伏在床下,这是应该有的谨慎,也不必怪史思明多疑,他没听信那些话已经不错了。由于乌承恩的小儿子在范阳,史思明就让他去看望他的父亲。半夜里,乌承恩悄悄对他的儿子说:“我是受皇帝的命令来除掉史思明这个逆贼的,那时我就是节度使了。”这时久已伏在床下埋伏的很累的两个人大叫着出来,乌承恩的话便泄露了。于是史思明把乌承恩抓起来,搜查他的行装,搜出了铁券和李光弼的公文,公文说:“如果阿史那承庆能够把事情办成,就付给铁券,否则不要给他。”又搜得一本数百张纸的簿书,上面都是先前跟随史思明谋反的将士名单。这下史思明确信无疑了,责骂乌承恩说:“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你竟然这么做!”乌承恩吓的赶忙谢罪说:“我是罪该万死,这都是李光弼的主意。”于是史思明召集来众将和百姓,向西大哭说:“臣以十三万众降朝廷,何负陛下,而欲杀臣?”确实,史思明率十三万人归顺唐朝,确实有大功,但正由于他势力太大了,确实容易让人起疑心。但李光弼的做法,我觉得是不对的,毕竟史思明这时没有明显的反叛迹象,就算势力大些,牵制一下就可以了,也不必在这时非致之死地而后快吧,这么做不免有些让人心寒。向西大哭的史思明,感觉有点像后来写完信大哭的仆固怀恩,如果史思明真被乌承恩他们谋害的话,我们今天又该怎么看史思明和李光弼?不过在李光弼之前还有一人也认为史思明必反,此人即是张镐。张镐为人淡泊,不巴结宦官,当他听说史思明归降朝廷时,就说:“思明凶险,因乱窃位,力强则众附,势夺则人离,彼虽人面,心如野兽,难以德怀,愿勿假以威权。”然后他认为许叔冀也可疑,请肃宗把他征到长安中来以免多事。不过那时肃宗为着史思明的归顺很高兴,又有从范阳和白马回来的宦官说二人忠诚可靠,因此肃宗就认为张镐不识时务,把他贬为荆州防御使,改任崔光远为河南节度使。张镐在这么早的时候就开始担忧,但也并未说要杀掉史思明,只是劝肃宗不要假以威权,就是不要给史思明太大权力,这便是牵制、制约之意,而且要有一定的防备之心,这个比李光弼的看法要正确一些。既如此,怎么李光弼说的时候肃宗就信了呢?想来是张镐和李光弼的分量不一样,所以肃宗听了这个,没听那个。
乌承恩虽然把事情全都说了出来,但史思明依然没有饶过他们。不过像乌承恩这样的人,我倒不怎么同情,因为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来,他贪图的是节度使的高官,贪图的是厚禄,因而首先背叛了自己的好友或者说是恩人。史思明让人用棍子打死了乌承恩父子,被株连的有二百多人,只有乌承恩的弟弟乌承玼因为跑的快才得以免死。之后,史思明囚禁了宦官李思敬,并把此事上奏给朝廷。肃宗又派一个宦官来安慰史思明说:“这不是朝廷的意思,李光弼也没这么想过,都是乌承恩一个人干的,杀了他是罪有应得。”反正乌承恩也死了,肃宗便把责任都推到他身上,可是他说这不是李光弼的主意,史思明又怎么能信?文书都搜出来了,证据确凿。而且朝廷既然答应他们这么做,很明显是对史思明有疑心,史思明又岂能不怕?
这时恰巧三司处置陈希烈等人的文书传到了范阳,史思明看到这个一皱眉头,对诸将说:“陈希烈等人都是朝廷的大臣,太上皇当初不顾他们自己逃向蜀中避难,现在他们还是免不了一死,何况我们这些本来就跟着安禄山反叛的人呢?”于是诸将劝史思明上表,请求朝廷杀掉李光弼,这正合史思明之意,于是就让耿仁智和张不矜写表,说:“陛下若不杀李光弼,我就亲率兵马去太原杀掉他。”张不矜起草之后让史思明过目,得到同意,将要入函封缄时,忽然耿仁智把上面的话全都删掉了。有人把此事报告了史思明,史思明命令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张不矜死的有点冤,而耿仁智由于跟随史思明较久,史思明不想杀他,就把他召进来说:“你跟随我快三十年了,今天的事不是我有负于你。”耿仁智大呼道:“人生会有一死,得尽忠义,死之善者也。今从大夫反,不过延岁月,岂若速死之愈乎!”史思明此时确有再反之心,耿仁智看出他的意思来,可是毕竟史思明还没有反,这么做只能更激起史思明的怒火,更坚定他反叛的决心——连跟随自己快三十年的人都这么认为,何况本就对自己有疑心的肃宗呢?果然史思明听后大怒,乱棍打死了耿仁智,脑浆流了一地。
那边,乌承玼逃到太原后,将史思明这个消息报告给李光弼,李光弼向朝廷上表请封他为昌化郡王,任命为石岭军使。不知李光弼听到这个消息,是高兴,还是遗憾?
假如,史思明的奏表真的上报给朝廷,肃宗真的会为了他而杀李光弼吗?从肃宗本心来讲,绝不愿意杀李光弼,李光弼和郭子仪算是此时朝廷的支柱大将了,肃宗不是没有脑子,当然不想自毁长城,他安抚史思明的时候说这并非出于李光弼的意思,就是为他开脱。但如果他真看到史思明的奏表,又会如何呢?宋高宗为了和金人求和,按要求杀了岳飞,不过宋高宗早对岳飞不满,所以千般理由加在一起,岳飞早就难逃一死了。肃宗既然可以听李光弼的话暗中让人谋算史思明,只怕很难会答应史思明的要求,多半只是调解一下,何况他也并没有必杀理由,将来还要依靠李光弼,所以多半史思明的请求是不会答应了。史思明只怕自己也明白这一点,他的用意大概就是:如果你不杀李光弼,我反的也名正言顺点;如果你杀了李光弼,那当然更好,我就先不反……只是半路里杀出个耿仁智,连这道工序都免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50
发表于 2006-8-2 19: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五、新任太子
前面一直在写战争情况,而唐朝自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初),朝廷内也发生了一些事情,在这里有必要补充一下。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正月初五,玄宗登临宣政殿,授肃宗玉册,并为他加尊号,就是前一年玄宗拟定的“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的称号。肃宗表示坚决不接受“大圣”的称号——当然了,那时他们是不知道后来有个叫吴承恩的人写了本《西游记》,其中一个天然石猴就被称为“大圣”。但玄宗不答应,肃宗只好也送玄宗一个尊号:太上至道圣皇天帝。
此前,唐军收复京城以后,由于宗庙祭祀要用到的器物和府库里的财物都散落在民间,就派使者到处搜寻,烦扰到了百姓。大约百姓们觉得很受不了,所以正月十二日,肃宗下诏停止搜寻,并让现任京兆尹李岘去安抚他们。
二月初一,有个不好的兆头,肃宗任命了李辅国兼任太仆卿,同时李辅国又兼任元帅府行军司马,大权在握,压倒了几乎所有朝臣,如果说前面的宦官干政还只是在发展阶段,那么此后则一发不可收拾。
三月初二,肃宗又改封楚王李俶为成王,楚王便是先前的广平王。这次的改封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要改呢?史书中并没有记载缘故,不过皇帝隔几年就要把亲王的封号或是所辖地盘换一下也属正常,但当时并没有人与李俶同时改封,所以这不属于那种情况。可是平白无故,肃宗怎么想起把“楚王”改为“成王”了呢?原因也许我们永远不知道了,但“楚”是大国,以此为封号当是从其象征地域广大来取意,而李俶的这次改封为“成”则不像地名,更像是取谥号“安民立政曰成”之意,如果是这样,也许说明了肃宗进一步巩固了李俶在诸子中法定继承人的地位。唐初也曾有一次改封,就是当时还做唐王的李渊,将李世民的封号由秦公改为赵公,而后来再升级的时候,李世民的封号仍然为“秦”王,那这一次又是怎么回事呢?如果说肃宗这次改封,还可以从“成”的意思上胡解一下,而李渊的那次改封,就连猜测的方向也找不着了。肃宗这次改封,如果不是上述原因,那就只能是他太喜欢变花样玩了。
确实,肃宗的确搞出很多新花样来,比如前面提到的以凤翔为西京、长安为中京之类的事,还有,本来至德这个年号挺好,用了两年不到,确切的说是一年半左右,然后又改成了乾元。后来还别出心裁的去掉了年号,可惜这没有让中国早一千多年脱离年号纪年法,反倒是因为用着不便不久又恢复了。另外,在这一年的七月,又让人铸一种能以一当十的大钱,名为“乾元重宝”,这倒不是肃宗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根据第五琦的建议实行的,但大钱的实行,初衷是为了对付经济上的困难,而最后却造成了通货膨胀,如米价从十钱涨到七千,而且盗铸也很严重,这就不是肃宗所希望看到的了。因此,问题出现之后,人们把此事都归咎于第五琦,肃宗便贬第五琦为忠州长史,就连他的同党贺兰进明也遭贬。可怜的第五琦已经上路赴任了,这时又有人告发他接受黄金二百两的贿赂,于是肃宗派刘期光去审查,第五琦俏皮的说:“琦备位宰相,二百两金不可手挈;若付受有凭,请准律科罪。”这说的是反话,但容易让人听不明白,刘期光大概就没懂他的反话意思,上奏说第五琦已经服罪。因此,最后第五琦被削除名籍,流放到夷州。
肃宗不知何时起又添了个毛病,就是迷信鬼神。朝廷上有个王玙,专门用鬼神之事来取悦肃宗,每次议论礼仪时,王玙就常在话中夹杂一些巫祝俚俗。六月,肃宗按王玙的话照办,在长安南郊的东面立起了太一坛。肃宗曾经患病,卜者说这是山河在作祟,王玙就请求派宦官与女巫分别去祷告天下的名山大河。这些女巫依仗权势,所过之处勒索财物,其中以一名黄州女巫为害尤甚。这天,黄州刺史左震早晨来到女巫所住的驿站,见到馆舍的门锁着打不开,左震大怒,命人把门锁砸坏,把女巫拉出来在台下斩首,跟随她的那数十个无赖少年也全都打死。之后左震检查他们贪污的财物,发现多达数十万,左震便将此事上奏给朝廷,并请求用这些赃物代替贫民百姓的租赋,打发宦官返回长安,肃宗听到后,虽然不高兴,却又拿左震没办法,人家做的是对的,你难道楞把人家杀了么?
这些小事情不再多说,那么太上皇回来之后,该补封的都补完了,只是有一个重要位置,目前还空缺,就是太子之位。由于当初的张良娣由良娣而淑妃,最后到了皇后,算是肃宗正妻,所以她的儿子也成为嫡子,有资格成为下一任的皇太子。这就给李俶带来了麻烦,他固然凭借长子的身份占有优势,但最大的不利就是,现任皇后不是他的母亲,往往这种情况下,这个皇子的下场就比较危险了,比如申生为骊姬所害,司马矞为贾皇后所害。李俶的情况稍好,他立有大功,也不是说害就能害的了的,另外,李泌也提醒过肃宗,不可再摘一次瓜了,加之肃宗对李俶本来就比较袒护,所以这是李俶的优势。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张皇后现在自己有两个儿子,当然想让肃宗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她完全有理由陷害李俶,一旦她无休止的做着不懈努力,早晚也必会成功。史书虽然说张皇后和李辅国两人也常在肃宗面前说李俶的坏话,但说了什么没有记,而且最主要的,明显没起什么作用。张皇后和李俶肯定有矛盾,但李俶听李泌的劝告,对张皇后比较恭顺,所以张皇后也并没有太和他过不去,而且张皇后想由自己的儿子夺李俶的既定太子地位,只要位子得到便可,没有什么其它理由,这个人留下来也罢(虽说最保险的是斩草除根,但是肃宗在日明显不能这么做,比如隋炀帝杀杨勇,也是在文帝死后),否则后来会是什么情形还真不好说。但张皇后这边也有不利情形,她的稍大一点的儿子兴王李佋当时年纪也就几岁,而且雪上加霜的是,兴王没过多久就死了;在灵武出生的定王李侗,张皇后就算再想争,也没有办法说动肃宗立一个这么小的孩子为太子。李佋死后,被谥为恭懿太子,当时王维有五首诗来哀悼他(王维和一个那么小的孩子肯定是没交情了,所以写这组诗不是上面派下来的任务,就是主动讨好张皇后,个人愿意倾向前者,从王维后期心态上看,也该是前者),其中有一首:“苍舒留帝宠,子晋有仙才。五岁过人智,三天使鹤催。心悲阳禄馆,目断望思台。若道长安近,何为更不来?”苍舒是高阳氏颛顼帝的儿子,子晋是周灵王之子,这两人都是幼有成德,聪明博达,从另一方面也印证了兴王死时也很年幼。
肃宗自己的意思看来还是偏向于李俶的,对李揆说:“成王李年长,并且有战功,我想立他为太子,你看如何?”李揆拜了两拜祝贺说:“这真是社稷之福啊,我们不胜欢喜。”肃宗很高兴,说:“朕意决矣。”于是五月十九日,肃宗立成王李俶为皇太子,旧唐书则说是四月,这都好办,问题是通鉴记载,十月初五,肃宗册立太子,改太子名为李豫。怎么五月间立了一次,十月又立了一次?还是说“立”和“册”是不一样的?查了一下,似乎没有同一个人立两次太子的规矩,这个大概是下诏说要立李俶为太子,地位虽然确定了,只是没举行正式册封的仪式,到十月才搞了一次隆重盛大的册封活动吧。自此,李俶改名为李豫,再没有变过。而且他的太子之位终于定下来了,虽然后面也经历了一些风险,但总算平安度过,在我们看到的纪年上,肃宗下面的代宗便是他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51
发表于 2006-8-5 02: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六、宿敌
史思明投唐而复反,总觉得和李光弼有关,虽然没他的作用史思明后来也未必会有多老实,但李光弼的做法,也不免让人疑心这和两个人之间的“宿敌”关系有关。安史之乱中,战场很多,可这世界到底很小,这两人几乎经常对战,或者说,往往一开仗,其中一人放眼望去想看看敌人是谁,一看,多半是两人中的另一个。
那么,史思明和李光弼二人,出身和来历是怎样的呢?
不妨先说史思明,和安禄山、哥舒翰等人一样,他也是蕃将出身,他本名窣干,是“营州宁夷州突厥杂种胡人也”,大约也是突厥和西域胡人的混血儿。和安禄山的肥胖不同,史思明很瘦,而且头发、胡须都比较少,“鸢肩伛背,钦目侧鼻”,钦目侧鼻这是胡人的特征,而鸢肩伛背是什么样子呢?可能是双肩高耸的意思吧。这幅尊容,大约是不怎么好看的。史思明和安禄山本是同乡,他比安禄山仅年长一天,后来二人一直交情都不错,而且都很能打(没参军打仗之前大约就是打人了)。史思明的老上司就是乌承恩的父亲乌知义,乌知义对他不错,而史思明也每次打仗,也都有收获。在张守珪为幽州节度的时候,保举他为折冲。天宝初年,累计战功做到了将军,知平卢军事。后来玄宗召见他,和他聊的也很开心,就问他的年龄,史思明说“年四十矣”,玄宗抚着他的后背说:“卿贵在后,勉之。”你以后还会再富贵的,要加油啊——可玄宗若知道他后来是那样的一种富贵法,一定气的捶胸顿足。另外,我们从史思明这句话中,似乎也可以找到他和安禄山生年的相关信息。天宝元年是公元742年,假如是此年说的这些话,那么史思明的生年当是在公元700年左右。按:安禄山出生时幽州都督张仁愿曾经搜查了半天,因此张仁愿是个可以提供线索的重要人物。他至早于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任幽州督,由通鉴所载,长安二年突厥寇并州,张仁愿本人传中也写他后来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所以任期可以定为公元697年至公元702年,那么安禄山、史思明的生年当在这几年之间。他们大约和公元697年出生的郭子仪差不多,而公元708年出生的李光弼则比他们稍小一些。史思明在天宝初年被玄宗任命为大将军、北平太守,天宝十一载由安禄山保奏为平卢节度都知兵马使。大致情况就是如此。
下面来说说李光弼。李光弼是契丹人,也是一员蕃将。而且巧了,安禄山、史思明、李光弼都是营州人,又和安禄山一样,都是营州柳城人,正应了那句话,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过据颜真卿《李光弼神道碑》来看,李光弼该是京兆人才是,究竟是哪里的?也许营州是老家吧,毕竟鲜卑故地也算是契丹人生长的地方,那么京兆或许是他的出生地。李光弼的父亲李楷洛,在开元初被任命为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封爵蓟国公,通鉴中说他是契丹王,而据马驰先生的《李光弼》则认为唐朝有两个李楷洛,其中一个是契丹王、松漠都督(似乎没有入朝),而另一个也是契丹酋长,但是率部归降后,成为了唐朝的蕃将。李光弼的父亲当是后一个李楷洛。但不管怎么说,李光弼的出身算是很高的了。无疑,他们家的姓氏也是由唐朝赐姓,至于他们原来姓什么,似已不可考,联系唐朝时期契丹八部(其实不止八部),也许是其中某部的后裔?据颜真卿所撰写的墓志所载,李光弼是他父亲的第四个儿子,但又据杨炎为他父李楷洛写的墓志,则他是长子,我们该信哪个人?莫非是他前三个哥哥都死了(看颜氏撰墓志中是有相关语句,但没说有几个),因此他就成了长子?不管怎么说,后来李楷洛在一次出征回来的途中去世,李光弼便袭为蓟国公。
和高仙芝从小随同父亲一起出去打仗一样,李光弼也是很小就从军,天宝初年,累迁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得到当时河西节度王忠嗣的赏识。天宝八年(公元749年),为节度副使。后来安思顺也很赏识他,想把女儿嫁给李光弼,李光弼没有接受,称疾辞官。这时哥舒翰听说这个消息,上奏给朝廷,于是李光弼得以回京。李光弼没有接受安思顺的好意,哥舒翰当然很高兴,但李光弼也并没有介入他们的争斗之中。
李光弼和史思明二人,在安史之乱前,虽也算是世之名将,但都不是高仙芝、哥舒翰那样的封疆大吏,但这又成为他们的优势条件,因为叛乱之初先去应敌的自然是那些一号种子,可是初时情况复杂,谁又能保证不出差子,所以玄宗不容分说以失地罪斩了高、封二人,然后又不容分说强令哥舒翰出兵潼关,如果这些让李光弼他们遇上,也是十分无奈的事情。如果高、封、哥舒三人赶上九节度大败都没有降罪的肃宗,该有多好,唉……当这些一号种子选手纷纷落马之后,这些能力很强却在替补席上的人便得到发挥他们才智的机会了。有时想,如果两军对阵的是李光弼和高仙芝,谁会赢呢?这虽然不是“关公战秦琼”那样的荒唐,但同一个时期的这两位将军,无缘一较高下,所以谁强谁弱,当真不好说。我个人是更同情高仙芝,但更钦佩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当哥舒翰据守潼关之时,玄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收兵河西。玄宗想再找一员良将,委以河北、河东之事,郭子仪便推荐了李光弼。
这里不妨也交待一下郭子仪的来历。唉,安史之乱中唐朝的五个副元帅,总算有一个是汉将了。郭子仪,是华州郑县人,父亲郭敬之,历任绥、渭、桂、寿、泗五州刺史,辗转于这些地方之间。按说郭子仪是出身于文职官员的家庭,怎么后来他倒成了武将?和其它蕃将从小就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不一样,郭子仪是中了武举当上的左卫长史,累历诸军使,天宝八年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领木剌山的横塞军和安北都护府。后来横塞军改为天德军,仍由郭子仪掌管,又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据说郭子仪身高六尺余,体貌秀杰。我们现在看《三国演义》这些小说,人们动辄就是“身长八尺”,像最矮的曹操也是身高七尺,我们的郭大将军怎么才身长六尺?这是古时长度单位的不同造成的,越往后一尺的长度越长,所以,三国时的七、八尺大概和唐时的六尺多差不多,只是明朝人写小说的时候没做考证罢了。安史之乱中,郭子仪先是被任命为卫尉卿,兼灵武太守,充朔方节度使,以本部军队东征。郭子仪先击败了叛将周万顷,之后又打败攻打河曲的高秀岩,进而收回云中、马邑,打开东陉,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史思明则是跟随安禄山叛乱,被委派去征讨饶阳等诸郡。后来和李光弼、郭子仪在河北战场上屡次相逢,在太原的时候又和李光弼相持了很久。还记得前面写颜杲卿的时候,提到过李光弼率军出井陉关的事么?那次正是二人第一次交手。
当时,史思明和蔡希德一起在常山围住颜杲卿,围了九日后攻克。而后又围饶阳,这回围了二十九日都没法拿下来,此时李光弼率军出井陉而来,重新收回了常山,史思明只好解饶阳之围来抵御李光弼。李光弼列兵于城南,和史思明相持一个多月,结果马的草料用尽,便命精兵架着数辆车从周围的郡县去取草,被被败了,后来才弄来两束草料,无论如何是不够的,只好锉软蒿草喂给马吃。虽然史思明一时也奈何不了李光弼,但总这么拖着可不是个事,于是李光弼便向郭子仪求援。四月,郭子仪率朔方两万兵马也出井陉至常山,唐两军汇合,士气又高涨起来,向南攻下赵郡,于是史思明退保博陵。五月十日,郭、李败史思明于沙河,又打了一次之后,史思明逃奔嘉山,李光弼率兵追击,史思明大败,逃到了博陵。李光弼紧追不舍,又围住博陵猛攻,几乎就要攻下来了,不想此时潼关失守,紧接着肃宗整军灵武,派宦官邢廷恩来征招朔方、河东的兵马。于是李光弼只得带兵先回去,从井陉关向西行军,史思明追击,追了几下之后,又回兵河北,正赶上解决刘正臣袭击范阳的问题。
两人再度交锋,是在太原。当时正是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初,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介几路总共十万大军,前来攻打太原。李光弼部下的精兵都去了朔方,其余的团练兵都只能说是乌合之众,而且人数不满一万。这种情况下,对于叛军来说,太原城确实是垂手可得,如果能拿下太原,就可以立即长驱直入,直取朔方、河西、陇右。太原城中一片恐慌,将军们商量着如何加紧修城以抵御叛军,李光弼说:“太原周长四十里,叛军说到就到,现在这个时候来修筑城池,还没看见敌人自己先疲困了。”但简单的防备是要有的,李光弼率领军民在城外开凿壕沟,又让士兵们做了数十万块砖坯,大家当时也不知道拿这些砖去怎么用。于是,叛军到了,在城外展开攻势,李光弼这时就让士兵们在城内砌砖加高城墙,有毁坏的地方就补修。史思明本来派人去取攻城器具,奈何这部分人马半路上被击破,所以只好继续与城里相持。这样围攻了一个多月,还没攻下来,史思明挑选了一批骁勇善战的精兵,让他们打游击战术,告诉他们说:“我率兵攻打城北,你们就暗中往城南;我攻打城东,你们就向城西,只要是有机可乘,就立刻进攻。”但李光弼军令严整,无论有无叛军来攻打,城上四面守军都十分警惕,所以叛军也没得逞。李光弼又找到了安边军中的三个铸钱工匠,这三人善于挖地道,所以李光弼发挥了他们这方面的才干,在城下也挖了一个,如果有叛军士兵在城下叫骂,李光弼就让人从地道中拉住那人的脚把他拽进来,然后在城墙上当着叛军的面杀掉。从此叛军养成了个习惯,走到城前都要先看看地面。有了地道,叛军想用云梯、土山之类的攻城器具的计划也泡汤了,因为那些器具在临近城门时都陷入了地中。李光弼的办法比之于张巡的办法来,没有那么聪明,但却是非常好用。叛军捞不到什么便宜,于是就退到城墙数十步以外,死死地把城围住。太原城中虽不见吃紧,但总这么围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李光弼便假意提出要投降叛军,定好了日子出城,所以叛军非常高兴,不加防备。暗地里,李光弼却让士兵们又去挖地道,这回是挖在叛军营地的附近,挖好后用木头顶住。到了约定的那天,李光弼率兵站在城上,派遣裨将率领数千人出城假装投降,叛军也没有准备,全都站着观看。忽然间,营中地面塌陷下去,摔死了一千多人,叛军顿时惊慌起来,唐军乘机擂鼓呐喊,出城袭击,一举俘、杀叛军一万多人,大获全胜。李光弼守城,很多地方用到了地道,虽然没有现代的地道战那么发达,但也起到了相当作用,我们不妨称之为“土拔鼠守城术”,不过叛军给李光弼的称呼就好听多了——“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和阎罗王两人是什么样的关系(啊不,得说是两神),他们俩都是佛教中人,居然一起掌管地狱,真是“神”才浪费啊。如果史思明围太原也像尹子奇围睢阳围了一年,最后太原的情形未必好到哪去,但谢天谢地,安禄山被安庆绪杀了,史思明被命令回守范阳,只留下蔡希德等人继续进行围攻太原的事业。可惜他们没有史思明那般的能耐,最后被李光弼出击打败,损失了七万人马。
诈降曾经是李光弼对史思明用的一条计,也许李光弼有过亲身体验,更了解真降与假降的个中味道,再加上长期与史思明对战,两人必然都很了解对方,所以李光弼觉得史思明的投降是假装的,只是权宜之计。不过,史思明即使想反,也要考虑到人心士气,无缘无故的反叛只怕不会像现有历史这样令人同情。史思明向西大哭,不管真也好,假也好,他心里也肯定有委屈的成分,因为他当时完全可以在唐与燕之外独立为一支力量,但他选择了投唐,不管怎么说,对唐朝都是有利而无害的。而后来发生的这些事情,则为史思明脱离唐朝提供了正当理由。
可见,史思明在安史之乱的前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李光弼对战,几乎就没怎么赢过。至于蔡希德那么容易就被李光弼打败,看来他们还真不是一个档次的。
不过,下面将要介绍的一场战斗,史思明不但要面对李光弼,还有郭子仪,另有其他好几个人。而史思明与九节度的对战,究竟如何呢?不由得想到《红楼梦》里宝姐姐的《临江仙》:“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52
发表于 2006-8-5 02: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七、九节度对战史思明
乾元二年(公元758年),八月十一日,李光弼入朝。十七日,肃宗任命郭子仪为中书令,李光弼为侍中。第二天,郭子仪便返回节度行营。这次两人回朝,可能是有什么事,也许是准备讨伐安庆绪事宜。因为不久,肃宗便花血本准备要消灭安庆绪。
但肃宗仍需要借助回纥的兵力,此前,肃宗为了进一步拉拢回纥,可谓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他册封回纥可汗为英武威远毗伽阙可汗,然后又把女儿宁国公主嫁了出去。和汉朝和亲差不多,唐朝嫁出去的几乎也都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像李治和武则天,为了不把太平公主嫁到那么远,甚至让她假装做道士。《汉武大帝》中说南宫公主是嫁出去的汉景帝亲女,南宫公主是汉景帝的女儿这没问题,但她真的嫁出去了吗?《史记》、《汉书》中没有记,但宋朝的《天工开物》上却说了这么一句,实在无法拿它当成信史——就是口口声声说为了国家绝不爱惜一个女儿的唐太宗,他嫁出去的公主却没一个是他的亲生女儿,想想也是,毕竟自己的亲生骨肉,谁能舍得?当初看《康熙王朝》时,看着蓝齐儿凄伤却无泪的说“北京的鸟儿就是飞断了翅膀,也飞不到这来啊”时,很替她难过,不过这位格格更是子虚乌有的人了(虽说她是编出来的,但康熙确有几女嫁到了蒙古,只是没这么“惨烈”而已)。唐肃宗之前出塞和亲的公主,没一个是皇帝亲女,现在,肃宗把儿女嫁到回纥,想必也是心痛不已。查了一下唐书中的记载,肃宗果有一女,封号为萧国公主,初封为宁国公主,看来就是她了。宁国公主先前下嫁郑巽,又嫁薛康衡,乾元元年,嫁到回纥,肃宗亲送宁国公主到咸阳,公主说:“国家事重,死且无恨。”弄得肃宗心里很难过,哭着回到了长安。回纥可汗起初很是傲慢,说他和肃宗都是君主,所以要唐朝使者下拜,王瑀和鲜于叔明说“我们大唐和亲的公主从没一个是真的(反正也是公开的秘密了,自己说出来倒也很实在),这次让宁国公主出嫁那也是看可汗有功才抬举你的,可汗既是我们皇帝的女婿,哪能坐在榻上受册命呢?”一席话说的这位“英武”可汗无言以对,乖乖的下拜受命。第二天便立宁国公主为可敦。不过,公主第二年就回来了。通鉴中记载说是可汗死,回纥人差点杀了公主为人殉,公主哭着说:“回纥慕中国之俗,故娶中国女为妇。若欲从其本俗,何必结婚万里之外邪!”虽然免死,但还是得剺面才行,由于她无子,回纥人八月间便让她回到唐朝。这时,由于有了这层关系,回纥可汗派遣骨啜特勒和帝德两人率领精骑三千来助唐讨伐安庆绪,肃宗让同是回纥亲家的仆固怀恩带领他们。
当初安庆绪刚到邺郡时,势力分散,但仍占据着七郡的六十余座城,兵粮充足。但安庆绪显然不如安禄山,安禄山好歹也是等到把唐朝皇帝赶出了长安之后才日夜享乐的,安庆绪被唐朝从洛阳赶到邺郡,居然这时有心思享乐,也真是够颓废的。他不理朝政,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庭台、楼船池沼,“白日放歌需纵酒”(可怜杜甫的诗啊,居然被我用在这里),不说他没心没肺,也是醉生梦死了。而他的大臣高尚和张通儒等人又争权夺利,闹的不和,所以朝政也是混乱的很。可惜追随安庆绪的大将蔡希德,虽然很有才略,部下兵马又精锐,但在他性格刚正,经常直言不讳,张通儒就进谗言杀死了他。蔡希德一死,无疑是安庆绪的一大损失,别的不说,他这一死,他部下的数千人都四散而逃,其它将军物伤其类,也都怀有怨望,不肯卖力。安庆绪任命崔乾祐为天下兵马使,总揽兵权。崔乾祐虽然也是名将,但他刚愎好杀,士兵们都不愿意为他出力。
九月二十一日,肃宗一下子派出九个节度使,共同去讨伐安庆绪。开始是先派了一批人,这前一批包括: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镇西及北庭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广琛和河南节度使崔光远,这是七个节度使,此外还有一个平卢兵马使董秦。这几人率领步、骑兵总计二十万前去讨伐安庆绪,接着肃宗又命令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与关内及泽潞节度使王思礼率兵助战。所以是九个节度使,外加一个兵马使,总计十员大将,出兵征讨安庆绪,看来肃宗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想要彻底解决叛乱的问题。
肃宗有此决心甚好,但他同时又有疑心,甚是不好。史书上说是李亨因为考虑到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元勋功臣,而且不相上下,难以相互统属,因此没有设置元帅,只是让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来监军。可能这一点也确实有些不好办,不过李光弼也曾任郭子仪手下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如果任命郭子仪为主帅,不致产生多大异议,肃宗何苦在这么个问题上犯愁呢?所以,只能说是借口,肃宗还是不放心把这么大的权力交给朝臣。这么说,那让一个皇子当挂名元帅不就解决了么?肃宗既然曾经这么干过,此时为什么不用这个办法呢?我觉得,这并非是肃宗没有想到,而是他想到了也没这个条件。我们可以看看肃宗十四个儿子的情况,其中有五六个都是早薨,自九子僙开始,都是至德二年始封,之所以晚封,当然只能一个理由,就是他们年纪太小。而前八个当中,排除夭折的两个和在这几年当中就死了的彭王仅,其余五个,李豫已做了太子,当初肃宗让他立功以树威的目的早就达到了,何况十月的时候又得举行册封大典,因此不宜再轻出;本来建宁是个非常(这个非常指从身份而言)、非常(这个非常指从才能而言)、非常(这个非常指从包括我们在内的人望来言)合适的人选,奈何早已被杀,剩下的就只有此时为赵王的李係,和兖、泾二王。后两人为肃宗的六、七子,可能年纪也不大,再加上他们的生平介绍几乎就只有一句,可见两人即使是后来也是非常平凡的,肃宗不可能任命他们。因此,此时就只能指望肃宗次子赵王係任元帅了,但肃宗没有这么做,原因何在?我们后面还会说到李係,从后面的事情来看,这个人比较平庸。知子莫若父,肃宗当初既能看出建宁的出众,也肯定能看到李係的缺点,对比之下只怕对李係难免有些失望。肃宗如果觉得自己哪个儿子适合当元帅,他是不会不提出来的,他当初一再想用建宁为帅,就是出于这个原因,而他不任赵王为帅,只能说明他并不觉得赵王可担负得起这个任务。虽然后来的确是以赵王来做天下兵马元帅了,但那的确只是个招牌。广平当初还曾亲自出马,而赵王则是寸步未离长安。所以,肃宗的十四个儿子,此时没有一个可以出征的,那么元帅之职,宁缺毋滥。肃宗宁可让一个宦官来指挥、监军,也不要大臣掌权,疑心也是太重了,哪怕是平时极“亲任”的郭子仪、李光弼也不行。其实这也是拜安禄山所赐,玄宗当初对安禄山那么好,最后又如何呢?肃宗不得不加倍小心,生怕大权旁落,生怕又出现一个尾大不掉的祸根。但九个节度使,居然没人来做主帅,这也为后面埋下了伏笔。
这次征讨安庆绪,起初唐军几乎占了压倒性优势,但由于有了史思明的参与,后面的情形却是令人大跌眼镜。
郭子仪率兵从卫州汲县的杏园渡过黄河,向东到达获嘉,击败叛军大将安太清,安太清退保卫州,郭子仪进兵包围,十月初七派使者入朝报捷。其它几路,鲁炅从阳武渡过黄河,季广琛、崔光远从酸枣渡河,最后他们和李嗣业所部一起在卫州城下与郭子仪会师。安庆绪则将邺郡的全部兵力,总共七万人马来救卫州。叛军分为三军,崔乾祐率领上军,田承嗣领下军,安庆绪亲自率领中军。郭子仪命令三千弓箭手在军垒后面埋伏,命令他们说:“我如果领兵退却,叛军必定来追击,那时你们就登上垒墙,擂鼓呐喊然后就射箭。”这差不多是叛军总用的办法,如今请君入瓮,郭子仪也用起了伏兵。交战之际,郭子仪假装退却,引叛军追赶,来到垒下,伏兵一齐射击,箭如雨下,于是叛军败退,郭子仪便率兵追击,杀得安庆绪大败。此战,唐军俘虏了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并立即杀了他。卫州平定。
安庆绪败逃,郭子仪率兵一直把他追到邺城,这时许叔冀、董秦、王思礼及河东兵马使薛兼训也都领兵相继赶到。安庆绪重整残兵与唐军又战于愁思冈,结果又被打败。叛军损失了三万人,被俘虏的也有一千人。这样,安庆绪只好入城固守,被唐军包围。危急之下,安庆绪派薛嵩向史思明求救,并答应把帝位让给史思明。史思明想要发范阳的十三万兵马来救援邺城,但他不敢贸然进军,就先派部将李归仁率领一万人驻扎在滏阳,和安庆绪遥相呼应。
在郭子仪那里取得胜利的同时,崔光远也率兵克复了魏州。肃宗本来任命萧华为魏州防御使,可这时史思明又把军队分为三路,一路出邢州、洛州,一路出冀州、贝州,还有一路从洹水进军魏州。战事紧急,郭子仪上奏请求由崔光远代替萧华,肃宗同意。史思明趁崔光远初到魏州之机,率兵大举进攻,崔光远派部将李处崟迎战,结果李处崟连战失利,退回城中。叛兵追到城下,扬言道:“李处崟召我们前来,怎么他现在不出来呢?”这是叛军的离间之计,可怜崔光远没有好好辨析,中计将李处崟腰斩。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却也不能轻斩大将,李处崟作战勇敢,深得军心,他被杀后,士气大降,军心涣散,崔光远抵敌不住,只好脱身逃回汴州。九个节度使中的一个,已经退了下来。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攻陷魏州,杀死三万余人。
过了两天,也就是次年(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的正月初一,史思明在魏州城北筑坛祭天,自称为大圣燕王,此时史思明已是很明显的表现出来有野心了。李光弼说:“史思明攻占魏州后却按兵不动,这是想令我们松懈下来,然后趁我们不备,用精兵突袭我们。请让我与朔方军联合进逼魏州,向史思明挑战。史思明鉴于嘉山之败,必然不敢轻易出战。这样旷日持久,拖住了史思明,安庆绪那边就好办了,我们必将克复邺城。一旦安庆绪兵败而死,史思明就失去了号召力,难以指挥叛军。”这本是一个围城打援的好主意,虽然有点冒险,但如果制住史思明,安庆绪这边的确好办的多,假如安庆绪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李光弼也不会轻易提出这个计划。如果真按这个办法来,或许唐军可以再创围洛阳破虎牢那们的神话,可惜鱼朝恩认为此计不可行,最后只好作罢了。
这时唐军剩下的八个节度使中,镇西节度使李嗣业在攻打邺城的过程中,被乱箭射中,于一月二十八日去世。李嗣业是一员大将,他的战死无疑是唐军一大损失。于是镇西兵马使荔非元礼接替李嗣业来指挥军队。
由于唐军人数众多,而且围城日久,打仗需要花钱,需要消耗粮食,唐军这一来二去,消耗甚多。原来李嗣业任命段秀实为怀州长史,主管留后事宜,到这时管后勤的人中就只有段秀实仍在运送粮草,招兵买马,用以供应镇西行营兵。
郭子仪等人包围邺城,不能总这么耗着,也得想办法攻城。于是唐军筑垒两道,挖壕三重,堵住漳河水,然后放水灌城。可怜邺城中,井里、泉里都是“水满为患”,人们只好构栈而住——奇怪,有个地方想不明白,当时正是从冬天到春天的这个时候,这时节北方应当早就结冰了,这水怎么这么抗冻?幸好邺郡的水没冻起来,否则郭子仪此计也无法实施了。安庆绪死死坚守,等待史思明能够率兵来解围,城中的粮食已经吃尽,这时候一只老鼠价钱能有四千(老鼠往往成为粮绝之时的后续食品,也有点可怜),士兵们则挖出墙中的麦秸和马粪来喂养战马。人们都以为邺城危在旦夕,必能攻克,就是安庆绪手下的兵将,也没信心能够坚守的住。但是唐军没有一个主帅,所以进退无法统一指挥;而城中的人想要投降,却因为水深不得出城。“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就是这样。然而邺城眼看就可以攻下,却又实在是久攻不下,所以唐军很疲乏,士气又低落,双方也只好僵持着。
这时,史思明才率兵从魏州向邺城进军,他命令诸将在距邺城五十里处扎营,每个营中置鼓三百面,遥为安庆绪声缓,威胁唐军。史思明又从各营中挑选精骑五百,每天到城下抢掠,唐军如果出来交战,他们就散归自己的营中。在这样骚扰战术下,唐军各路人马每天都有损失,甚至连打柴都很艰难。唐军一边想要攻城,一边还得防备史思明。他们白天防备,叛军就晚上来骚扰,如果晚上防备,叛军就白天来。这正是当初李光弼和郭子仪在恒阳对战史思明时用的办法,史思明如今也学会了。更要命的是,史思明还派军去骚扰唐军粮道。当时天下饥荒,唐军无法就地取食,军中所用粮饷都是从江淮、并州、汾州几地运送而来,舟车相继不断。史思明令人换上唐军的衣服,盗取唐军号令,去督促运粮的人,说他们送的太慢,以此为借口随便杀戮,所以运粮的人都很害怕。当然,他们看见了粮食之后就放火焚烧。这些人神出鬼没,唐军抓不到,又侦察不出行迹,所以屡教他们得手。最终,唐军这边各路军队都缺乏粮食,人心涣散。史思明见时机成熟,便率领大军直抵城下,与唐军约定决战的日期。
三月初六,唐军步、骑兵总计六十万人(即使没有六十万,也起码有二十多万了),在安阳河北岸摆开阵列,史思明没有出动自己的全部人马,因为就算全出来,也是十三万,人数上根本没有优势。而唐军几十万大军,虽然气势宏大,但是必然行动不便,史思明便从这方面下手,以自己的灵活来对战唐军的笨重,于是他亲率精兵五万前来交战。唐军远远望见,以为那只是一支游军,并不介意。这时史思明身先士卒,率军冲锋,唐军中李光弼、王思礼、许叔冀和鲁炅率先领兵迎战,与叛军杀伤各半,结果鲁炅还被乱箭射中。叛军是五万人,损失一半是两万五千人,唐军四路节度使人数怎么也超过叛军人数,所以其实是唐军损失更大。这时郭子仪率兵紧跟在后,还没来得及布阵,忽然刮起了大风,吹的尘土飞扬,甚至树木都被拔起,一时间天地一片昏暗,“风萧瑟而并兴,天惨惨而无色”,咫尺之间人马不辨,两军都大吃一惊,然后各自撤退。唐军向南退,叛军向北退,丢弃的兵器盔甲到处都是。郭子仪命令朔方军队切断河阳桥,以确保洛阳的安全。唐军损失惨重,一万匹战马只剩下来三千,十万甲兵差不多全部丧失。洛阳城中的官民十分惊恐,纷纷逃到山中,东京留守崔圆和河南尹苏震等官员向南逃到了襄州、邓州,各路节度使也都率领本部兵马逃回本镇。这些败兵沿路大肆抢掠,胡作非为,当地官吏和军中将帅都无法制止,闹了十多天才安定下来。众军中,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严肃军纪,全军返回。
郭子仪率军退回到河阳(今河南孟县附近),本想坚守城池,结果军队自相惊扰,只好又逃奔到缺门(今河南新息附近)。这时其它部将也都陆续赶到,大家一起点检人马,发现才有几万,从几十万到几万,的确是场大败了。几人一商量,洛阳怕是保不住,因此也不必死守,认为退保蒲州、陕州比较保险。但张用济认为蒲州、陕州连年饥荒,不如坚守河阳,如果叛军来攻,就全力坚守,郭子仪同意,当下便派韩游率领五百骑兵先进军河阳,张用济率领五千步兵继后。果然叛军周挚随后领兵来争夺河阳,由于他们晚到一步,无法入城,只好退去。张用济在河阳让士兵们筑南北两城准备坚守。此时段秀实带着镇西将士们的家眷和物资从野戌渡过黄河,在河清待命,荔非元礼到后也驻军于此。至此唐军才稳下阵脚来。从各处记载来看,似乎此战唐军主要吃亏在天气上,如果不刮那阵大风,等郭子仪列好阵,或许不会是这样的结果。可是,单是大风的作用,唐军便败退的为何如此狼狈?主要是唐军心理上的防线崩溃了,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否则史思明也是因大风而退兵,却没有像唐军这样狼狈。史思明先前敢于只带五万人前来冲击,对唐军士气影响是很大的,并且唐军是四个节度使包括李光弼、王思礼这样的大将来迎战,也未见能把这五万人怎么样。因此,如果大风不起,双方战斗的会持久一些,也许最后唐军能获胜,但赢得也必定相当辛苦。
此战过后,各路将帅纷纷上表谢罪,肃宗必定十分气恼,但将来平叛还要依靠他们,因此都没责问罪过,只是把逃跑的崔圆和苏震削爵贬职,以泄心头之愤。不过,鲁炅后来因为自己手下兵士抢东西抢的最厉害,畏罪自杀了,荔非元礼则正式代替李嗣业。至于挂名的副元帅郭子仪,肃宗起初任命他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暂代东京留守,后来因为鱼朝恩忌恨他,便借相州之败,在肃宗面前进谗言诋毁他。七月,肃宗召郭子仪回长安,改任李光弼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帅。但朔方士兵们都舍不得郭子仪离开,痛哭流涕,拦住朝廷派来的宦官,请求把郭子仪留下来。郭子仪没办法,只好骗他们说:“我只是先去送别朝廷中使,不是要离开。”于是便跃马而去。
唐军的副元帅换成了李光弼,而李光弼和史思明正是一对老冤家,两人再次相逢于战场之时,又会如何呢?
[
本帖最后由 扶楠 于 2006-8-5 02:14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53
发表于 2006-8-5 17: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八章 烽火再燃
唐朝失败了一次之后,并没有就此罢休。而叛军中又发生了一次最高权力的交接,而且也是通过非正常手段——当初杀了安禄山当上大燕皇帝的安庆绪,被史思明杀掉,虽然国号没变,仍然是大燕,但皇帝的姓氏却发生了变化,因此后人才会称这一次的叛乱为“安史之乱”。
一、大燕的第二次内讧
邺城的大会战结束后,史思明得知唐军败退,而且败退的比自己要狼狈的多,就在沙河整顿兵马,然后还军邺城之南。
唐军走后,安庆绪收集了唐军败退时留在营中的粮食,多达六、七万石。有了这些粮食,安庆绪认为自己可以固守邺城了,而史思明退而复返,目的不纯,安庆绪本来就是因为对史思明有疑心,才会使史思明有了那一次的投唐。向史思明求援也是迫不得已,答应以皇帝之位为交换条件,这无异于是剜肉补疮——当然,这也是无奈之举。可是唐军现在退去了,你倒是把皇位让出来啊,不,安庆绪心里一定在想:让位?这可不行……而今唐军走了,你史思明又来做什么?分明是要夺帝位。于是安庆绪与孙孝哲、崔乾祐等人计议,决定闭城不出,不让史思明进来。既然不让人家进来,那你就客气的请人家走吧,可安庆绪既不容纳史思明,表面上的功夫也没下到,连犒劳都没有。不过,史思明也不可能因安庆绪一句客气的“请您离开”就当真离开,但这样的话理亏在安庆绪身上,如果他理不亏,也许后面还会给史思明带来些麻烦。这时众将都说:“我们现在怎能再背叛史王(史思明在前一年已称王)呢!”这个“再”字何解?安庆绪曾有一次派阿史那承庆等人去图谋史思明,造成了史思明投唐的后果,众将所谓的“背叛”当指此事吧。史思明这里,也不急着进城,什么情报也不通知安庆绪,当然更不会南下去追唐军,只是每天在军中宴请将士们。
邺城中,张通儒和高尚等人对安庆绪说:“史王远道来救援我们,我们应该去迎接表示感谢。”安庆绪说:“任公暂往。”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安庆绪还是不想让他们去的,否则说“善”、“好”就行了,干嘛说一句“随你们便”呢。史思明见到张通儒、高尚二人,痛哭流涕起来,摆出一付非常可怜的样子,令人无限同情。然后又对二人重赏,让他们回去。
史思明本是想通过眼泪策略让安庆绪中计,没想到安庆绪很是迟钝,居然无动于衷,等了三天,还是没等到他的人影。这下史思明可等不下去了,毕竟人家在城里,自己在城外,若唐军再来攻打的话自己就成了人家的挡箭牌,说什么这回也不能就这么算了。史思明暗中把安太清召来,让他去诱骗安庆绪出城一趟。不管安太清用了什么办法,弄得安庆绪无计可施,派安太清向史思明上表称臣,并说等史思明安顿好部队入城后,就奉上皇帝的印玺。可能史思明用的是威逼的方法,所以安庆绪很无奈,但他仍然没有出城。史思明看了表后说:“何至于此。”然后把表拿给将士们看,他手下的将士们都山呼万岁。史思明亲笔作书安慰安庆绪,但信中并不自称臣,只是说:“愿意和你结成兄弟之国,互相援助。我们之间地位平等,与唐鼎足而立,这还差不多;如果你向我称臣,我是万不敢接受的。”前面都是假话,后一句,倒真是大实话,像安庆绪这样的人,谁又敢把他任用为自己的大臣呢?安庆绪看到回信后十分高兴,请求与史思明歃血为盟,史思明表示同意。史思明大概琢磨着:你总算要出来了,哼哼哼哼……
这一天,安庆绪带领着三百名骑兵来到城下史思明的大营中,不料却看见史思明部下全副武装守备着的将士。眼见这阵势,安庆绪不免有点害怕。史思明带领着安庆绪和他的几个弟弟一起进入庭中。安庆绪知道身在人家的地盘,又是这样的情形,自是不敢造次,很识相的叩头再拜请罪道:“臣不克荷负,弃失两都,久陷重围,不意大王以太上皇之故,远垂救援,使臣应死复生,摩顶至踵,无以报德。”安庆绪此时提到了他的父亲安禄山,可能是指望以此打动史思明的恻隐之心,但他却忘了,安禄山正是由他亲自派人去杀害的,所以现在提起太上皇来,他自己能不理亏吗?史思明望着拜伏于地的安庆绪,忽然大怒说:“丢失两京,这又何足挂齿?可是你身为人子,弑父篡位,为天地之所不容。我是为太上皇讨伐你这个逆贼,怎能受你这些假话的欺骗呢!”说罢,命令左右将安庆绪连同他的四个弟弟,还有高尚、孙孝哲、崔乾祐等人全部杀掉。据说杀的时候,本来史思明是让人将他们斩首,安庆绪便看了好几眼周万志,周万志明白他的意思,就说:“安庆绪毕竟是君主,应该赐死(全尸而死)。”史思明这才改让人缢死了他们。
随后,史思明任命了自己的新一届内阁成员,像张通儒、李庭望这些人都被授予官职。然后史思明整军进入邺城,兼收了安庆绪的兵马,打开府库将财物赏给将士,以收取人心。原先安庆绪所有的地盘及兵马,现在统统归史思明所有。史思明让安太清攻取了怀州,从此留他在怀州镇守。同时史思明打消立即率兵西进的想法,原因是他考虑到自己的后方还不稳固,就把他的儿子史朝义留下来镇守相州,自己率兵返回范阳。
就在当年的四月,史思明原先自称是大圣周王,现在自称为大燕皇帝,改年号为顺天,立辛氏为皇后,立史朝义为怀王,任命周挚为宰相,李归仁为大将,改范阳为燕京,洛阳为周京,长安为秦京,各州改称为郡,又铸了“顺天得一”钱。
大燕还是那个大燕,但皇帝却不是那个皇帝。就这样,安庆绪的势力倒了,叛军中安氏从此再没能发展起来。那么,史思明以为太上皇安禄山报仇的名义杀了安庆绪,之后他又也并没有多礼遇这位异姓已故太上皇,改葬的时候只是以王礼葬之,然后追谥为“燕剌王”。这是把安禄山“大燕皇帝”的地位都剥夺了,只承认他是“王”的等级。也难怪,安氏已倒,史思明根本没必要再举着安禄山的大旗,这样还算是客气的了。假如安庆绪当年不杀安禄山,后来史思明未必有此胆量,所以安氏父子忙了半天,三年的时间,家族由兴而衰,最后只是为人作嫁,安禄山的“江山”就这么落入他人之手。
一句话,大燕完成了第二次内讧。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54
发表于 2006-8-5 17: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宿敌再相逢
由于九节度在邺城战败,所以唐军走马换将,由李光弼来代替郭子仪。李光弼晓得要让皇帝放心,只有主帅由皇子来担任才行,所以奏请肃宗委派一个主帅。肃宗便任命赵王李係为天下兵马元帅,李光弼为副元帅,仍兼统诸节度行营。
李光弼率领河东五百骑兵驰往洛阳赴任,晚上进入了朔方军。和郭子仪的宽厚不同,李光弼一向很严厉,这也不是有意要如此,而李光弼自幼就很严肃。上次大家一起败退的时候,李光弼手下的兵士独不敢沿途抢掠,由此可见一斑。李光弼到朔方军营后,号令一经下达,朔方的士兵、营垒、旌旗等军容都为之一变。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王熙凤到宁国府帮忙的那次,几乎就是一夜之间,下人们原本松懈的态度全变了。
但朔方军的士兵们一直在宽厚的郭子仪手下习惯了,而且也很有感情了,忽然间来了一个厉害的角色,一时不太适应。如果是士兵也就罢了,不适应多适应两天也就适应了,但如果是部将也不适应,就像朔方军的左厢兵马使张用济这样,就惹麻烦了。张用济屯军于河阳,李光弼发檄书召他。张用济从李光弼上任以来,早有不满,说:“朔方军又不是叛兵,李光弼在晚上来到军中,怎么这样猜疑我们呢。”于是他就和其它将军商议,想用精锐骑兵突入洛阳,赶走李光弼,再把郭子仪请回来。说罢命令士兵们被甲上马,整装待发。这时仆固怀恩说:“邺城之败,郭将军率先领兵退却,朝廷责罚元帅,所以罢了他的兵权。如果现在赶走李将军,强行请郭将军回来,这是要造反啊,怎么能行呢!”康元宝也说:“你们率兵强请郭将军回来,朝廷一定会怀疑这是郭将军暗中指使你这么干,这不是要让他家破人亡吗?郭将军百口之家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们?”左右武锋使都不同意,而且说话很有道理,所以张用济听后也便做罢了。后来,李光弼率数千骑兵东出汜水,张用济单枪匹马来晋见,李光弼责备他接到命令后没有及时赶到,便杀了他,以部将辛京杲代替张用济。这属于元帅树威,像张用济这样不服号令的人确实该拿来做个典型教育一下诸将,否则,还不反了你们。
那么和张用济持反对意见的仆固怀恩,是否真的很服李光弼呢?未必,只不过这时还不明显。李光弼东出汜水,召诸将前来,仆固怀恩先期到达,李光弼引他入座谈话。不一会儿,看门的进来报告说:“外面来了五百名蕃、浑骑兵。”李光弼听后很惊讶——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时仆固怀恩走出来,假意责备他部下的将领,说:“我告诉你们不要来,怎么还是违抗我的命令呢?”李光弼打圆场说:“士兵愿意跟随自己的将帅,这也不是什么过错。”然后让部下杀牛置酒款待这些士兵。这等于是给李光弼一个下马威:你也不要那么神气。七月二十七日,肃宗任命仆固怀恩兼任太仆卿,进爵大宁郡王。朝廷如此任命仆固怀恩,首先当然是仆固怀恩立有战功而且能力突出,不过除却一个挂名主帅和一个真正的主帅,军队确实应该再有一个副帅,仆固怀恩的地位便相当于此。排除辅助作用,肃宗任命仆固怀恩也有牵制李光弼的意思。过了两天,肃宗又任命李光弼为幽州长史、河北节度等使。
史思明那边也有所行动。史思明让他的儿子史朝清守卫范阳,然后命令各郡太守率兵三千随自己南下进攻河南。他把军队分为四路:由部将令狐彰率兵五千从黎阳渡河进攻滑州,他自己率兵从濮阳渡河,史朝义率兵从白皋渡河,周挚则从胡良渡河,约好在汴州会军。
李光弼正在巡视黄沿岸各部军队,得到史思明率兵南下的消息后,立即返回汴州。李光弼对汴州节度使许叔冀说:“你如果能坚守汴州十五天,我就有时间率兵来救了。”许叔冀说这没问题,于是李光弼放心的回洛阳去调兵。不料,史思明率兵来攻汴州,许叔冀被打败,然后与濮州刺史董秦及若干部将一起降了史思明。史思明任命许叔冀为中书令,又厚待董秦,但把他的妻儿都安置在长芦作人质。史思明又让自己的部将南德信带领投降的梁浦、田神功等十人去攻打江淮。不久,田神功杀死了南德信,又归顺了朝廷。而董秦后来在跟随史思明攻打河阳的时候,趁夜率部下五百士兵又投降了唐军,被任命为陕西、神策两军兵马使,赐姓名为“李忠臣”。
首战告捷,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军缓慢行军,到了洛阳,对东京留守韦陟说:“叛军乘胜来攻,我们理应按兵不动,速战不利于我们。可是看形势,洛阳又难以坚守,你觉得该怎么办呢?”韦陟认为应该“加兵陕州,退守潼关,据险以待之”,足以挫敌锐气。李光弼则持不同意见,他认为,两军交战,力量相当的时候贵进忌退,如果没来由的就弃地五百里,叛军的势力会更加嚣张。所以李光弼的策略是:移军河阳,北与泽潞相连,有利就进,不利则退,内外相应,使叛军不敢向西进攻,形成所谓“猿臂之势”。李光弼对韦陟又说:“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军旅之事,公不如光弼。”意思就是说,我二人的办法不一样,但我在军事方面还是比您要强的,因此还是按我的办法来做吧。韦陟没有说话,这时旁边韦损插话说:“东都是大唐都城之一,不知道将军您为何要放弃它而不坚守呢?”李光弼回答说:“如果要坚守东都,那么汜水、崿岭一带都要布兵设访,你是兵马判官,应该知道这种情况下,是否能守得住。”李光弼的策略我们不妨称为“猿臂策略”,从当时情形来看,确实应该如此。韦陟的想法大约和退守潼关的高仙芝、封常清差不多,但唐军那时是处于劣势,所以回守潼关,而李光弼这时则没有被动到无法应敌,还没到一上来就得回去的地步,所谓“攻守之势异也”,在这里以“猿臂策略”和叛军相持直至将叛军打败,只要不出意外,唐军完全可以胜任。至于韦损坚守东都的想法,那就不说什么了,李光弼反问他,他自己都知道守不住。这便是李光弼高明之处,没有死死的抓着洛阳不放。
策略定下来了,于是李光弼下命让韦陟率领洛阳的官员以及家属西入潼关,又命河南尹李若幽率众出城躲避叛军,使洛阳形成一座空城。随后,又让士兵们把油、铁等军用物资运到河阳,准备坚守,李光弼亲自率五百骑兵殿后。当时史思明的游军已经到了石桥,李光弼的部将问他说:“现在我们是从洛阳城北绕过去呢,还是从石桥上过去?”李光弼说:“就从石桥上过去。”晚上,李光弼所部士兵手持火把,缓慢前行,但队伍仍然很严整,叛军虽然紧逼其后,却也不敢轻易靠近。就这样,最后叛军也没抓住机会阻止李光弼入河阳城。河阳城中有二万兵将,粮食仅够吃十天,形势有点麻烦,李光弼丝毫不敢大意。史思明来到城下,说要和李光弼面谈,其实就是想招降。李光弼在城上对他说:“我三代无葬地,一身必以死国家之患。尔为逆虏,我为王臣,义不两全。我若不死于汝手,汝必死于我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绝无讲和或是投降的余地。于是将士们听到了,无不激励。后来双方相持了八个月,史思明也没法攻破城池。而洛阳那里由于是空城,因此史思明也很容易得手,但他进入洛阳后,发现除了城之外什么都没有,连个鬼影都看不见,叛军什么都没得到,又害怕李光弼会抄后路,所以史思明不敢入洛阳中的行宫,退兵到白马寺的南面驻扎,又在河阳之南建筑月城用以防备李光弼。
当年的十月初四,肃宗不知想起什么来,下诏说要御驾亲征,讨伐史思明。《全唐文》中有一篇肃宗的《亲征史思明诏》,其中说:“朕为人父母,深念涂炭,是用大整戈矛,方申吊伐,抚绥河雒,以致和平。即以今月十七日幸东京,率六军取北路进发。但巡幸所过,自有行营,应缘祗供,并有司自办。其路次州县,一切不得别有征敛,亦不得辄有进献及时新野味等……”肃宗也很想早日平叛,计划都做好了,说十月十七日就要亲去洛阳,而且还让跟自己去的人要吃苦耐劳,不得别有征敛。比当年说要亲征的玄宗有利的是,肃宗比较年轻,但不利的是,肃宗的身体可比不上玄宗硬朗。从肃宗的想法来说,用意是很好的,至少说明他比较上进,如果皇帝对自己的社稷不用心,岂不令自己的大臣们气短?不过,实际效果只怕未必就好了。如果肃宗亲临战场,就会加重唐军的负累,唐军要保证皇帝万无一失,恐怕就会放不开手脚,这很容易陷入被动。另外,肃宗军事才能并不突出,这是客气的说法,事实上他去了就是外行指挥内行,即使是每事都听从李光弼的主意,那也很不便,而且若是这样,那肃宗来了又起到什么作用?没作用的话,那又何必来?但肃宗最终并没有亲临战场,因为有了群臣的劝谏,所以最后此事作罢。
史思明来攻打河阳,派刘龙仙到城下挑战。刘龙仙恃勇逞强,把右脚搭在马鬣上来谩骂李光弼,这说明他的态度很是傲慢。李光弼纵然能忍得住敌军的骂阵——毕竟当了这么多年将军,骂阵在战场上那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断不会为此太过生气,但看刘龙仙那付姿态,决定教训他一番。他问众将说:“那一位能为我把他的脑袋取来?”这时仆固怀恩请战,李光弼说:“杀鸡焉用牛刀,这件事不该由你这样的大将去干。”这时左右的人推荐裨将白孝德,于是李光弼把白孝德召来询问,白孝德表示愿意前去执行任务。李光弼他要多少兵马跟随,白孝德回答说:“我一个人就行。”李光弼很是赞许了一番他的勇敢,但坚持问他需要有什么支持。白孝德说:“那就挑五十名骑兵出营为后援吧,希望大军能在后面为我擂鼓助威。”李光弼拍着白孝德的肩膀鼓励他,然后让他出战。白孝德持两根长矛,策马横跨河流前进。当白孝德半渡之时,仆固怀恩便向李光弼道贺,说白孝德一定能战胜。李光弼问:“这还没打呢,你怎么知道就能赢呢?”仆固怀恩说:“看白孝德揽辔如此安闲,又不失沉着,可知他万无一失。”刘龙仙本就轻敌,这下看见唐军中只有一个人出来,更没在意。当白孝德稍微靠近时,刘龙仙准备动手,只见白孝德摆手示意,看样子好像不是来打仗的。刘龙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停了下来。白孝德又向前走近了一些,双方相距仅有十步之遥,白孝德才和刘龙仙说话,而刘龙仙仍然不停地谩骂。下面发生的对话,如果哪篇作文里要是这么写,那老师一定会判为白开水,而历史往往就是这样的纯朴。当时,白孝德停马呆了许久,突然怒目而视:
“你认识我吗?”
“你是谁?”
“我是白孝德 。”
“你算什么狗彘(彘者,猪也)!”
于是白孝德大怒,跃马挥矛上前搏斗。城上开始擂鼓呐喊,五十名骑兵也从后杀出。刘龙仙来不及放箭,绕道走上河堤,被白孝德赶上,砍下头颅,持之以归。此战是白孝德的成名之战,而白孝德也是一员蕃将,来自安西,后来在肃、代两朝任节度使,封爵昌化郡王。
李光弼与史思明继续相持。史思明为显示自己的马多,就把自己的一千多匹良马,每天放出来到黄河南岸的沙洲上去洗浴,往复不断,故意来气李光弼。李光弼也有应对之策,命人把军中的牝马(就是母马)都挑选出来,看看总共有五百匹,等快到史思明的马来到水边的时候,就把它们的小马都圈在城内,而让它们在城外。这些马因为看不到自己的孩子,都很着急,一时间,马嘶不已。史思明的战马(都是牡马,即公马)看见后,都纷纷渡过黄河来追赶,李光弼手下的士兵就势将它们全都赶到了城中。史思明万难料到李光弼居然用这么个办法,十分愤怒,就在河中列数百艘战船,船队由火船开道,想要顺流烧毁浮桥。李光弼则提前预备了数百根百尺长的木杆,用大木头撑住,前面安置铁叉,叉住火船,挡着它们使之无法前进,不久这些火船自己就烧毁了。接着又用铁叉拦住那些战船,从桥上发射大石块狙击,打得叛军的船纷纷沉没,于是叛军这一次又是大败而还。
不算完,史思明又出兵想要断绝李光弼的粮道,李光弼率兵进驻野水渡御敌。晚上,李光弼还军河阳,留兵一千人,让部将雍希颢率领士兵守卫营栅,并对他说:“叛军中高庭晖、李日越、喻文景都是骁将,史思明必定要派其中一个来劫营。我暂回河阳,你在这里等待。如果叛军来了,不要与他们交战。如果他们投降,就和他们一起回来。”休说众将,就是我们看的时候也必定是不知所谓,所以将士们都听的稀里糊涂,以为李光弼说开胡话了,但军令还得照办。果然,史思明派出李日越,对他说:“李光弼只是善于依城而战,现在是野战,正是打败他的大好时机。命你率兵连夜渡过黄河,把他抓过来,如果抓不着,你就不要再回来见我。”想是史思明一直为没胜过李光弼而耿耿于怀,也很不服气——攻城守城是你强些,但野战你未必就行了。李日越得令后,当即率五百骑兵,在一个早晨来到了野水渡的唐营附近,雍希颢让士兵“阻壕休卒,吟啸相视”,就在累了在战壕里休息,然后大家互相呼喊着以察看情况。李日越觉得有诈,就很客气的问道:
“李司空在吗?”
“李司空晚上已经走了。”
“你们有多少兵?”
“共有一千人 。”
“谁是将帅?”
“雍希颢。”
战场上敌对双方再也找不出来这么诚实的对答了,唐军什么都没隐瞒,就连人数都据实回答,真是“难得厚道”。本来唐军人少,又不是名将统领,李日越本该高兴才是,但他听后,沉默了许久,对部下说:“李光弼是抓不着了,就是把雍希颢抓回去,我也免不了一死,还不如投降。”于是当真归降了唐军。雍希颢依李光弼前面所言,和李日越一起回来,李光弼很是厚待李日越,把他当作心腹来看待。高庭晖得知此事后,也过来投降,这一个投降则是在李光弼此前的意料之外,有点像附上的赠品。有人就问李光弼:“你为什么这么容易就招降了敌人的两员大将?”李光弼说:“这是利用人情。史思明一直深恨不能与我来一场野战,如今得知我在城外,以为一定能抓到我。李日越做不到,当然不敢回去。而高庭晖的智勇都在李日越之上,听说李日越受到重用,一定想夺得李日越那样的地位。”我们不得不佩服李光弼的智谋,这次交锋就在微笑中结束。后来朝庭任命高庭晖为右武卫大将军,李日越为右金吾大将军,都是十六卫中的将军,待遇相当不错了。
于是史思明再度进攻河阳。李光弼对郑陈节度使李抱玉说:“你能为我守两天南城吗?”李抱玉说:“如果超过两天,我该怎么办?”李光弼说:“超过期限救兵还不来,你就弃城而走。”李抱玉一听,说这没问题,然后就去整兵守城。李抱玉也是个有办法的人,第一天在城快要被攻破时,对叛军说:“我们的粮食已经吃光了,我明天早晨就投降。”叛军十分高兴,于是回军,不再攻城。李抱玉则乘机修补城池——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第二天,叛军满心希望李抱玉来投降,不想城上又请交战,当然是十分愤怒,立刻又来攻城。李抱玉则出奇兵绕到叛军背后,内外夹击,叛军死伤甚众,将军周挚领军而还。李抱玉不但真的守住了两天,还把叛军打的大败,而且用的这个办法,和他的主帅一样,很狡猾。
十月十二日,周挚不再进攻南城,而是全力攻打中潬。当时李光弼亲自守城,于城外设置了木栅,栅外又挖了壕沟,宽深各二丈。见叛军来攻,李光弼命令荔非元礼率领精兵,在城外的羊马城迎击叛军——羊马城是什么东西?这个不是圈养羊马的农场,而是古时城外拱卫城池的小城,往往一座城外有被称为瓮城的半圆的城墙护卫,而瓮城之外,又有羊马城,情况可能各有不同吧,总之,荔非元礼是到最外一层去御敌便是。李光弼于城的东北角树起一面小红旗,在那里观察敌情。叛军倚仗兵力强大,一直进军到城下,填沟开栅,加紧攻城。李光弼见叛军把自己设置的栅栏什么都拔掉了,就派人问荔非元礼:“你看见叛军填壕开栅,怎么却安然不动呢?”荔非元礼说:“您是想坚守呢,还是想出战呢?”李光弼说:“我打算出战。”荔非元礼说:“如果想出战,那么叛军正好也为我们填了壕沟,何必禁止他们呢?”李光弼说:“好啊,我虑不及此,你加油干吧。”荔非元礼等到叛军打开栅门时,率领敢死队突然杀出来,一下子击退了敌人数百步。但荔非元礼也知道叛军战阵坚固,难以一下子击垮,就领兵退了下来,想等到叛军疏忽的时候再进攻。李光弼一看荔非元礼退了下来,好啊,当初要战也是你,现在退也是你,不禁大怒,派人去召荔非元礼过来,想要杀掉他。荔非元礼说:“现在正是紧急时刻,召我干什么?”想必也很清楚召他的目的,但这么被杀实在冤枉,然后他便领兵退入栅中,叛军也不敢紧逼。过了一会儿,荔非元礼抓住机会(或许是李光弼召的太急,荔非元礼不出也不行了),率兵擂鼓叫喊着杀了出来,突然向叛军袭击,把敌人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叛军又大败。
南城不下,中潬也不下,周挚只好又收兵逼近北城。李光弼也立刻到了北城,他登上城头望着叛军,给自己的部下打气说:“敌人虽多,但混乱不整,我们用不着害怕。过不了中午,我保证能打败敌人。”李光弼让众将出战,结果到了中午,还没有决出胜负。李光弼就召众将问道:“敌人的阵势是哪个方面最强?”回答说:“西北方向。”于是李光弼让郝廷玉去打西北方面,郝廷玉说:“廷玉所将步卒,请骑五百。”李光弼只给了他三百。然后李光弼又问其次强的是哪个方面的敌人,回答是东南方向,于是李光弼又让论惟贞去东南面守卫,论惟贞说:“贞,蕃将也,不知步战(蕃将又不独独是他,以不知步战来当理由,好像是在推脱,因此《新唐书》上说是‘辞曰’),请铁骑三百。”李光弼只给了他二百。之后,李光弼对大家说:“你们都看着我的令旗作战,如果我的旗子挥的慢,就任凭你们自己选择有利时机出战,如果我快速的把旗子挥动三下,你们就全军齐发,拼死前进,只要有后退者一律杀!”说罢,李光弼又取一把短刀插在自己的靴子中,说:“战,危事,吾国之三公,不可死贼手,万一战不利,诸君前死于敌,我自刭于此,不令诸君独死也。”要死的话大家一块死,我也绝不会独自偷生——李光弼大概是开战以来第一位说与将士们共存亡的主将了,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令人起敬。安史之乱中,投降者有之,被俘后再被杀成为烈士者有之,逃跑的人亦有之,唯独少有自杀殉国的人。我们先设想一下,如果此战失利,就其情形来说,除了死之外,就只有被俘的份了;史思明曾经十分痛恨李光弼,恨不能杀了他,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史思明会任用李光弼的可能,而从李光弼的角度出发,与其让他在史思明手下做事,还不如杀了他;李光弼说的好,他是国家三公之一(司空),不可死于贼手,因此凭着李光弼的性子,倒真有可能成为一位自杀殉国的烈士,可是这就太浪费了,李光弼这么有才能的将军,唐朝此时损失不起啊。另外,李光弼的想法和封常清又不相同,封常清是宁愿被皇帝杀掉,也不想因自己阵亡而助长敌军士气,但封常清还是有机会败退的,而围城里的李光弼就是想回去也回不去了,看来名将的思维也是各有不同,像郭子仪那就是全军而退,而哥舒翰和高仙芝则差不多,兵败之后恨不得重整残军接着打,却都被部下拦住了。闲话少说,众将出战,不一会儿,郝廷玉却“逃”下阵来。李光弼看到后大惊,说:“要是郝廷玉退下阵来,我们就玄了。”所以李光弼让人去杀掉郝廷玉,郝廷玉则说他退下来是因为他的马中箭了,而不是他怯阵。使者回来报告给李光弼,李光弼这才放心,就让郝廷玉换马重新上阵。不料这时仆固怀恩父子也稍有退却,李光弼又下命让人去杀掉他们。远远看见李光弼派来了提刀的人,仆固怀恩知道事情不妙,赶紧又重新上前决战。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唐军只有誓死搏斗才有可能取胜,李光弼不断地挥动着令旗,众将也只有冒死进攻,喊杀声惊天动地。遇上这么拼命的军队,没有必死之志的叛军顿时败下阵来,被杀了一千多人,被俘了五百人,掉进水里淹死的又有一千多,周挚仅带数名骑兵逃走,也是相当狼狈了。闻听消息后,安太清退保怀州。但这时史思明还不知道周挚那里已败了,仍然在南城进攻。李光弼把俘虏赶到河边上让史思明观看,意思是说:你那里别打了,打下来也没用,我这已经胜了,哈哈。估计史思明又是十分气愤,却也只能退去。临近年关,此战过后,双方都没有太大的动作。或许是有了这一次的功劳,次年也就是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正月十九日,肃州又加封李光弼为太尉兼中书令,其余的官职如故。
经过修整之后,上元元年的二月,唐军改被动为主动,李光弼率军进攻怀州,史思明亲自来救。十一日,双方会战于沁水岸边,这次可是野战了,可史思明还是没能实现愿望(这回他该不再嘴硬了吧,自认为野战强于李光弼,怎么还是输了?)。此战唐军获胜,杀死叛军三千余人。三月,李光弼在怀州打败了安太清,四月又在河阳城西黄河中的沙洲上打败了史思明。但怀州仍在固守,李光弼又用起了“土拔鼠战术”,挖了个地道,让仆固怀恩、郝廷玉由地道而入,这么着将城攻下,活捉了史思明那里的重要人物安太清、周挚等人,平定了怀州。
于是,为了犒赏李光弼的功劳,肃宗进封他为临淮郡王,累加实封至一千五百户。至此,唐军在李光弼副元帅的领导下,无论是守是战,都还是比较顺利的。李光弼和史思明的对抗中,李光弼仍然是占据着优势。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55
发表于 2006-8-5 17: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史思明得偿宿愿
自从河北相遇,除了那次九节度之败,李光弼对史思明的“单挑”几乎是全胜纪录。好容易有一次能抓住李光弼的机会,史思明满以为可以“得逞”,不想部下却反叛——哇呀呀,真气杀人也。史思明一定有这么个宿愿,就是打败李光弼。
本来自然状态下李光弼自己也不太容易出差错,但天算不如人算,倒是肃宗为史思明提供了这么个机会。
收复怀州后,唐军的形势很有利,如果接着这么打下去,叛乱也许能平定——虽然后来也是平叛了,但如果这时坚持李光弼的“猿臂策略”,或许又是一个提前结束叛乱的好时机。然而,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光弼也不得不从副元帅的位子上下来了。
此时唐军不是正有利吗?于是有人认为唐军现在完全可以拿下东都——“洛中将士皆燕人,久戍思归,上下离心,击之,可破也。”叛军士兵想家不假,但战争的胜负可不只是一个思乡就能决定胜负的,而且人家也没到上下离心的地步,真是盲目乐观了。《新唐书》说这是史思明派出来的间谍故意这么说,然而鱼朝恩对这些话信以为然,多次在肃宗面前提起。一听现在可以拿下东都,那还有不高兴的么,所以肃宗也动心了,下命让李光弼去攻取洛阳。李光弼上奏说:“叛军士气还很盛,请让我相机而动,现在不可轻易进军。”
肃宗对元帅的话当然不能不考虑,可是他自己也不确定究竟李光弼说的对不对,毕竟洛阳这块“大肥肉”的诱惑力还是很强的。说洛阳是“大肥肉”,其实不是,因为洛阳经过几年战乱,早就不“肥”了,就算肥,脂肪太多对健康也是不利的。我更想把洛阳比做“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洛阳四面为敌易攻而难守,便是拿下也不好守,如果在这里花太多精力、人力、物力,一旦丢失则心血白花,所以食之无肉;可偏偏洛阳又是个东都,单是这名头就足以让肃宗不顾一切的要收回它。肃宗此时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于是就多方求证,当然,如果能碰到和自己一方提相同意见的更好。结果还真遇上了一位,是谁呢?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骁勇善战,但为人刚愎自用,他所部之人都是蕃、汉劲旅,他们依仗有功,横行霸道,做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事情,当初郭子仪对他们很宽厚,委曲包容,每次在临敌之际,都要依靠他们去行事。但到了李光弼手下,仆固怀恩的将士们日子就不好过了,因为李光弼军法极严,对这些违纪之事从不包容。可以想象,大营中有一群违纪之徒跪在地上,李光弼在上面冷冷的向下看着,问:“带领你们的将军是谁?”然后几人牙齿打颤的说:“仆固怀恩。”那么仆固怀恩是很没面子的。因此仆固怀恩既怕李光弼,又对他十分厌恶。这时肃宗问到了他,他就偏和李光弼反着来,说洛阳可以攻取。不过,从后面看得出,仆固怀恩这么说也不完全是有意做对,他或许也认为洛阳是可以拿下来的。但也有观点认为是仆固怀恩忌恨李光弼功劳太大,所以想让他这次失败,好由自己顶替他,唐书即持此论。不过仆固怀恩很服气郭子仪,难道郭子仪功劳不比他大么?至于有意使己方失败,仆固怀恩也未必会如此,他对唐朝其实还是很忠心的,至于最后的背叛,实属无奈。
好了,有了仆固怀恩的支持,肃宗便认为现在攻取洛阳是理所应当,李光弼那一次次请求伺机而动的奏章他再也看不下去,派出一个接着一个的宦官来催促,督促着李光弼出师。最后,李光弼迫不得已,只好硬着头皮出军了。这个情形和哥舒翰当年被迫出兵潼关很相像,李光弼当时和郭子仪都反对潼关守军出兵,现在没想到李光弼自己也遇到了相同的事情。当时哥舒翰是抢天大哭,不知李光弼接到最后一道诏书时,是否也这样哭了一次呢?
李光弼先派出李抱玉去镇守河阳,自己则与仆固怀恩率众会合鱼朝恩及神策节度使卫伯玉进攻洛阳。二月二十三日,唐军在邙山排开阵势。李光弼下令让军队依险布阵,而仆固怀恩却在平原布阵,他认为己方用的是骑兵,骑兵在险峻之处多有不便,所以应该在平原列阵。李光弼对他说:“依险布阵,可以进攻,也可以退守;如果在平原布阵,交战不利就全完了,而且叛军必欲致我们于死地,不如守在险要之地。我们不能小看史思明。”又命令军队转移到险要之处,但又被仆固怀恩制止了。李光弼还没来得及和仆固怀恩争论,也就是说,唐军骑兵在平原那里待命,而主帅这里还在争吵,那这情势就很不利了。这时,史思明乘唐军阵势还没布置完,就发起进攻。《新唐书》写的过程稍微详细一些:“贼据高原,以长戟七百,壮士执刀随之,委物伪遁。怀恩军争剽获,伏兵发,官军大溃。” 叛军仍然是用起了诱敌之计,这回用的是物资,所以唐军就去争着抢夺,被伏兵打的一团糟。结果唐军大败,死伤数千,军资器械又是全部丢弃。李光弼和仆固怀恩只好渡过黄河,退保闻喜,而鱼朝恩和卫伯玉则逃回陕州,李抱玉也弃河阳而逃。这样,河阳、怀州重又陷入叛军之手。此次大败,使肃宗大为惊恐,赶快增兵驻守陕州,生怕长安失守、皇帝出逃的往事会再重演一次。
战败后,李光弼向肃宗请罪,固求自贬。《新唐书》在此记叙的比较详细,据说肃宗认为这是仆固怀恩违反军令导致失败,所以也没怎么责备李光弼,至于仆固怀恩,当然也没处罚,因为后来继任李光弼的就是他。肃宗不以败军处罚郭子仪、李光弼,真的是比较宽厚了(不知为什么,玄宗诛杀高、封二人总让我耿耿于怀),不过这两个人谁都杀不得也是事实。于是肃宗优诏召李光弼入朝。五月初五,李光弼从河中入朝,辞去太尉,肃宗改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河中尹、晋绛等州节度使,其实就是从一个高官变成另一个高官,变化并不大,只算是象征性的贬官而已,不久,又拜为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知河南、淮南东西、山南东、荆南五道节度行营事,镇泗州,肃宗为他赋诗饯行。肃宗的诗现存就两首,如果把其中一首三章的诗分成三首,也只有四首而已,我们是不知道他当时怎么写的这首诗,但不管好坏,皇帝心意已到。
这次会战属于野战范畴,看来比较而言李光弼的野战确实不如他攻守城池厉害。有人说李光弼是最会守城的将军,这话有一定道理,以不足一万人来抵挡十多倍于己的敌人(太原保卫战),这在战争史上是很典型的守城战例。但邙山之战李光弼本也不想去打,从他的安排也能看出来,如果是必欲打胜的战斗,战前不至于想到失败后在平原上好撤的问题,李光弼此前打仗何曾这么在意过退路?先以一个事后诸葛亮的身份批评李光弼一句:没打就想着撤退,这岂能打好仗?再以一个历史的读者身份说一句:就是真以必死的决心来打这仗,也未必可以成功。不管怎么说,史思明终于得偿宿愿,算是单独打败了李光弼。但史思明却也没有高兴几天,因为不久,他的内部就出问题了,而且是大问题,可以说这导致了叛军的最后失败,所以等到谢幕那部分再说。
正是双方内部都发生了许多事情,所以此战过后,除了一些小冲突之外,倒也算是相安无事。当时天下纷乱,除了河北史思明的叛乱,其它地方也一些人反叛,比如南方蹦出来的“南楚霸王”就是一例,不过,只闹了几个月的、不大不小的“南楚霸王”闹剧很快就结束了。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人的反叛,使得南方后来也多少受了些影响。总体来讲,都不如安史之乱厉害。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56
发表于 2006-8-5 17: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离职后的副元帅们
李光弼辞职后,经过短暂的犹豫,最后接替他任副元帅的是仆固怀恩,安史之乱正是在他这一任上结束了。这样,如果加上玄宗时期不走运的高仙芝、哥舒翰两位副元帅,前后总计是五人。
前二位不说了,那么离任的后三位副元帅们,又都做了些什么呢?
㈠、仆固怀恩:不得不反
仆固怀恩本是最后一位副元帅,按顺序理应最后才说到,为什么先说他呢?原因是,郭子仪、李光弼后来的活动都和他有关,所以还是先把仆固怀恩写一下吧。
仆固怀恩,听名字也知道这也是位蕃将——插一句话,玄宗时及玄宗以后的蕃将真的太多了,就以五位副元帅来说,来自不同民族,倒真的体现了中国是个民族大家庭。后人因安禄山、史思明之乱而认为玄宗任用蕃将是不对的,但怎么他们只见到反叛的蕃将,却没看见这些对大唐忠心耿耿的蕃将呢?
仆固怀恩是铁勒部落仆骨歌滥拔延之曾孙,即铁勒的仆骨部,后来传着传着“仆骨”就成了“仆固”,所以仆固怀恩的姓就是这么来的。铁勒,是个很复杂的民族,唐李延寿的《北史》中写:“铁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虽姓氏各别,总谓为铁勒。并无君长,分属东西两突厥。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人性凶忍,善于骑射,贪婪尤甚,以寇抄为生。近西边者,颇为艺植,多牛而少马。”贞观二十年,铁勒九姓来降唐朝,仆固怀恩即仆骨部的后人。
天宝年间,仆固怀恩任左领军大将军同正员、特进,曾在王忠嗣、安思顺麾下为将。仆固怀恩很能打仗,所以战绩比较突出,不过安史之乱前的仆固怀恩没怎么发挥特别的光芒。安史之乱爆发后,仆固怀恩随从郭子仪征讨高秀岩、薛忠义,后来做李光弼的副手,都立功甚多。郭子仪、李光弼从副元帅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最终仆固怀恩当上了雍王李适的副元帅。至于交战情况,还是后面再说吧。
平叛之后,叛军降将薛嵩、田承嗣、李怀仙等人迎接仆固怀恩,恳求让他们留在军中效力,仆固怀恩也担心平叛后自己会失宠,所以上奏让薛嵩等人留下来,分别统率河北各镇,成为他的“外援”。朝廷也不想多事,另外也是无力再对付他们了,便答应了这个请求,让薛嵩等人仍然在其故地任节度使。
唐借回纥军平叛,仆固怀恩奉命在太原与回纥可汗会晤,因为仆固怀恩的女儿嫁给了回纥可汗,所以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怕他们会合谋袭击自己,所以紧闭城门,守备森严,也不派人出城犒军。等叛军平定后,仆固怀恩奉诏送回纥可汗回去,途中又一次经过太原,而辛云京又一次闭门不见。仆固怀恩好歹送走了回纥可汗,但自己也气的不行了:你辛云京太欺负人了,我又没想怎么样,你这是干什么?于是恼羞成怒的仆固怀恩,向代宗禀报此事,可是代宗却没有答复。
仆固怀恩这时有些不冷静,率领朔方军去汾州驻扎,派遣他的儿子仆固玚率领一万人驻扎榆次,副将李光逸、李怀光、张维岳等分别驻扎祁县、晋州、沁州。这样的行动很不明智,有拥兵自重之嫌,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是以兵要挟朝廷。平心而论,仆固怀恩大概只想出出气,教训一下辛云京,未必是对大唐有什么图谋,他确实想“自重”,但这时还没到想要到反叛的地步,否则前面又何必担心自己会失宠呢?他大约很喜欢副元帅那种感觉吧,所以下来之后心态有点不平衡,而且这么做倒也符合仆固怀恩骄横的性格。可是对代宗来说,辛云京不开城犒军,顶多算是朝廷大臣之间的不和,未必会当回事,而仆固怀恩几路人马擅自行动,则非同小可,因为军队的行动变化无论如何也比单纯的朝臣之争要重要,所以这一下便惊动了代宗,这一次回复倒很快,宦官骆奉先奉命到达太原,辛云京知道骆奉先的重要性,所以厚结此人,对他说仆固怀恩与回纥共谋叛乱,并且反迹已露。骆奉先探明了辛云京这边的情况,便往回返,途中又经过仆固怀恩的驻地。这也许是皇帝的使命,因为要想弄明白情况,就得问问两家的意思,不能听一面之辞。但骆奉先有了一个仆固怀恩想谋反的印象,所以心理上就先有些发怵。但仆固怀恩并不知道,仍然很热情的设宴款待骆奉先,并让自己的母亲亲自出席。宴席中,仆固怀恩的母亲责问骆奉先:“汝与吾儿约为兄弟,今又亲云京,何两面也!”大概这问题很尴尬,骆奉先也就含糊过去了,但仆固怀恩的母亲后来也说不要记挂这件事。酒到尽兴时,仆固怀恩起身舞蹈,骆奉先则送缠头彩给他(唐代风俗,歌舞伎表演完毕,观歌舞者需赠以锦帛,称为“缠头彩”。宴饮上的缠头彩大约与此相同)。仆固怀恩想酬谢他,就说:“明天就到端午了,我们再痛饮一天。”骆奉先则坚持请求返回长安。也许是仆固怀恩酒喝多了,没注意到骆奉先态度上的异样,仍然想着要和他一起再痛钦一天,所以不想让他走,命人将他的马藏了起来。这下骆奉先可害怕了,对随从说:“早晨仆固怀恩的母亲问罪于我,现在仆固怀恩又藏了我的马,看来是要杀掉我了。”夜里,骆奉先跳墙而逃。仆固怀恩闻讯大惊,知道这下事情闹的不小,也知道骆奉先必定不肯再留一天了,所以紧追上去把马还给他。可是误会已经造成,八月十三日,骆奉先回到长安,上奏说仆固怀恩要造反。仆固怀恩也将全部情况都上奏给代宗,请求代宗杀掉辛云京和骆奉先。代宗对此仍然不予痛快的解决,只是和稀泥,想让双方自动调解,可是代宗也不想想,闹到这种地步,还有和解的可能吗?
仆固怀恩很是委屈,于是上书,说自己从小就报效国家,后来为了平叛,自己的家人很多都死于战场,两个女儿全都被肃宗拿来和亲了,而送回纥可汗回去的时候又弄得快要倾家荡产,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可是现在却受到别人诬陷,心里很难过。然后仆固怀恩历数了自己的六条罪过:
臣罪有六:往年同罗背叛,河曲骚然,经略数军,兵围不解。臣不顾老母,走投灵州,先帝嘉臣忠诚,遂遣征兵讨叛,使得河曲清泰,贼徒奔亡。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一也。臣男玢尝被同罗虏将,盖亦制不由己,旋即弃逆归顺,却来投臣,臣斩之以令士众。且臣不爱骨肉之重,而徇忠义之诚,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二也。臣有二女,俱聘远蕃,为国和亲,合从讨难,致使贼徒殄灭。寰宇清平。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三也。臣及男玚,不顾危亡,身先行阵,父子效命,志宁邦家。是臣不忠于国,其罪四也。陛下委臣副元帅之权,令臣指麾河北。其新附节度使,皆握强兵,臣之抚绥,悉安反侧,州县既定,赋税以时。是臣不忠于国,其罪五也。臣叶和回纥,戡定凶徒,天下削平,蕃夷归国,使其永为邻好。义着急难,万姓安宁,干戈止息,二圣山陵事毕,陛下忠孝两全。是臣不忠于国,其罪六也。臣既负六罪,诚合万诛,延颈辕门,以待斧锧。过此以往,更无他违。陛下若以此诛臣,何异伍子胥存吴,卒浮尸于江上,大夫种霸越,终赐剑于稽山。唯当吞恨九泉,衔冤千古,复何诉哉!复何诉哉!
建议看一下《旧唐书•列传七十一》,里面有仆固怀恩上表的全文,整篇文章让人读来很是感动,也很令人同情他,因为表中说的都是事实,即使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辛云京和骆奉先做的也是很过分的,尤其是辛云京,两次不开门,又不犒军,没有理由啊。仆固怀恩也说明了他起初只是生气为什么代宗对他的申诉没有回复,“臣欲入朝,恐罹斯祸,诸道节度使皆惧,非臣独敢如此。近闻追诏数人,并皆不至,实畏中官谗口,又惧陛下损伤,岂唯是臣不忠,只为回邪在侧。且臣前后所奏骆奉先词情,非不摭实,陛下竟无处置,宠用弥深。皆由同类相从,致蒙蔽圣聪,人皆惧死,谁复敢言!臣义切君臣,志忧社稷,若无极谏,有负圣朝,敢肆愚忠,以干鼎镬。况今西有犬戎背乱,东有吴、越不庭,均、房群盗纵横,鄜、坊稽胡草扰。陛下不思外御,而乃内忌忠良,何以混一车书,而使梯航纳赆?天下至大,岂可暂轻。”此前代宗听程元振的话,杀了有功之臣来瑱,此举很令人寒心,所以代宗遇吐蕃侵袭长安的时候,居然一个节度使都没来,所以仆固怀恩也提到了宦官的问题,说代宗身边有小人,大臣们谁还敢说话?而且当时唐朝敌人很多,代宗应该去御外敌,而不是猜忌朝中的忠良。这些话说的都很直,也都很客观,当然也都很正确。然后他又举了郭子仪的例子,沉重的说鸟尽弓藏是古人诚不我欺,请代宗“遣一介专使至绛州问臣,臣即便与同行,冀获蹈舞轩陛”。
后来代宗果然很快就派裴遵庆去召他,仆固怀恩看到裴遵庆的时候,抱着他的脚大哭起来。然而仆固怀恩的部将都劝他不要轻易前去,否则很难再回来了,仆固怀恩便对裴遵庆说他怕死,请求让他的儿子替他入京,另外也作为人质。此议又遭部将极力反对,最后没办法,裴遵庆只身而回,仆固怀恩再也没有机会向代宗辩白了。于是,最终,仆固怀恩不得不反。
仆固怀恩骗手下说郭子仪已经被鱼朝恩害死,而当真正的郭子仪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仆固怀恩的部下将士们明白被骗了,总之仆固怀恩出兵很不利,自己的儿子仆固玚也死于战场之上。仆固怀恩将所有的事告诉他的母亲后,这位刚烈的老太太,居然提着刀来追他说要为朝廷除害。仆固怀恩只好带着一部分人逃走了,从此母子再没有相见的机会,最后代宗对仆固怀恩的母亲很好,也算颐养天年。
看在仆固怀恩有功于国的份上,我们可以原谅他的骄横,看在挑起事端的人不是他的份上,我们也可以原谅他的反叛,但是无论看在什么份上,我们也不能再原谅他诱使吐蕃等军队来侵犯唐朝。仆固怀恩先后两次诱吐蕃来攻打唐朝,造成不小的危害。最后,仆固怀恩死于第二次吐蕃进军唐朝的途中。
一代大将,唐朝第五任副元帅,最后是这样的结局,不免令人嗟叹。《新唐书》赞曰:“怀恩与贼百战,阖宗死事至四十六人,遂汛扫燕、赵无余埃,功高威重,不能防患,凶德根于心,弗得其所辄发,果于犯上,惜哉!”这个评价算是比较公道的。因此,仆固怀恩的结局,诚如所言:惜哉……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57
发表于 2006-8-5 17: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㈡、郭子仪:优哉优哉
首先,郭子仪太幸运了,可着整本中国历史来找,能找出一打失意将军,却找不出来一打郭子仪——不是说他的才能有多么独特,而是说能像他这样善始善终、满门富贵,也算是为将的极限了。
前面已经介绍过郭子仪的出身和在安史之乱九节度败退之前的表现,而他卸任后怎样呢?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党项侵占唐朝边疆,将要逼近京畿地区,于是肃宗任命邠州刺史桑如珪领邠宁节度副使,州刺杜冕为鄜坊节度副使,分道征讨。三月二十六日,任命郭子仪兼任邠宁、鄜坊节度使,不过却是挂个名,人仍然留在长安,只是借他的威名以镇抚党项。所以可以看出,郭子仪在这段时间内基本上是在长安,过着“高阁”生活——所谓束之高阁,既然被束在高阁里,当然就是“高阁”般的生活了。不知肃宗是出于什么心理把他留在长安而不让他带兵,是忌他功高?此前郭子仪功劳虽大,但还没到功劳盖世的地步,何况李光弼的功劳不也是很大么,怎么没“束”起来?其实在鱼朝恩等人的谗言的作用下,肃宗的确是主要出于这方面的考虑,但京城里也得有个大将来保证他的安全,否则一旦京畿地区出什么事情,谁来挂帅?有个郭子仪在长安,可以备不时之需,也不错。而鱼朝恩等宦官的作用至关重要。当时有人上言,说天下尚未平定,不应该闲置郭子仪。于是九月初八,肃宗命郭子仪出镇邠州,党项军队闻讯而退,可见郭子仪的威名的确很大。当月的二十一日,肃宗又下诏:“子仪统诸道兵自朔方直取范阳,还定河北,发射生、英武等禁军及朔方、鄜坊、邠宁、泾原诸道蕃、汉兵共七万人,皆受子仪节度。”如果真按这个来,那么正面由李光弼应战史思明,侧翼由郭子仪进攻,的确是个很好的主意。但是诏书颁下后十来天,鱼朝恩进行阻挠,所以郭子仪还是没出去。
然而宝应元年(公元762年),河中军发生变乱,杀掉了统帅李国贞,而太原节度使邓景山也被部下所杀,朝廷担心这两方面会联合叛军,如果太原等地都被叛军拿下,将十分不利于己。那好端端的,两人怎么会被杀呢?李国贞死的相当冤枉,由于郭子仪从前治军很宽松,而李国贞则比较严厉(怀疑,能有李光弼严么?只是手段不如罢了),朔方将士很不高兴,又想起郭子仪来。再加上朔方军粮草不济,李国贞向朝廷请求了很多次,但是都没有回复,所以士兵们都不高兴。这时谋图作乱的王元振声称李国贞要让朔方军去修理民房,更引起了大家的愤怒,于是发生变乱,李国贞说“修宅则无之,军食则屡奏而未报,诸君所知也”,可是众人不听,说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便把李国贞、还顺带着一个荔非元礼都杀掉了,之后白孝德出任节度使。而邓景山可以说也是死于粮食,他管理的比较严格,查出来府库里的粮食之所以越来越少,是因为大家都自己藏了一些,所以人们都害怕会受处罚。当时又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一名副将按罪当死,他自己求饶,邓景山不答应,他弟弟又请求代替哥哥而死,他也没答应,结果大家请求用一匹马来赎罪,邓景山居然答应了,自然惹得大家不高兴:“我们还不如一匹马吗?”于是邓景山也被杀了。接替邓景山的是辛云京。可是无论是白孝德还是辛云京,一时都无法弹压住局势,而朝中能去弹压的“闲人”就只有郭子仪了,肃宗实在没有办法,按史书的话讲,就是“势不获已”,所以任命郭子仪为“朔方、河中、北庭、潞、仪、泽、沁等州节度行营兼兴平、定国副元帅,充本管观察处置使,进封汾阳郡王”,出镇绛州。三月十一日,郭子仪即将出发,想向肃宗辞行。当时肃宗病的很厉害,大臣们都不能前去晋见,郭子仪请求说:“老臣受命,将死于外,不见陛下,目不瞑矣。”肃宗便将郭子仪召进去,对他说:“河东的事情,就全都托付给你了。”
郭子仪到了绛州,解决李国贞被杀之事。郭子仪到后,王元振自以为有功,就请求郭子仪不要惩治他,但郭子仪说:“汝临贼境,辄害主将,若贼乘其衅,无绛州矣。吾为宰相,岂受一卒之私邪!”因此,郭子仪把王元振及其四十个同谋抓起来全部杀掉了。听说这个消息,辛云京也放手来处理变乱,杀掉了杀死邓景山的几十个人,局势这才平稳下来。
四月间唐代宗即位,由于鱼朝恩、程元振都比较忌讳郭子仪等有功之将,所以八月郭子仪还京后,表请辞去相关危险职务,代宗也便顺势免去他的军权,然后又一次束之高阁,不过这回代宗又他加了个官,山陵使,就是给皇帝修陵的。通鉴于此处与《旧唐书》稍有不同,《旧唐书》的意思像是代宗一上来便免去了他的军权,但通鉴记七月郭子仪又被任命兴平、定国副元帅,与三月的任命是一样的,疑为衍误。十月,代宗任用雍王为元帅,本来又想以郭子仪为副元帅,但由于鱼朝恩、程元振的缘故而取消。此时距安史之乱的结束已经很近了。
安史之乱后,郭子仪多次进言说:“吐蕃、党项不可忽视,应当及早防备他们。”代宗也没怎么注意,后来吐蕃果然来侵犯长安。有人来犯,边将告急,可是朝中代李辅国任元帅行军司马的程元振却把所有告急文书压下,根本不向代宗禀报。十月,吐蕃军队进犯泾州,刺史高晖投降,又做了吐蕃军队的向导,引导他们深入内地。吐蕃军队经过邠州时,代宗才终于得知吐蕃入寇的消息。很快,十月初二,吐蕃军队进犯奉天、武功,离长安已经很近了,于是京师大恐。仓促之下,代宗任命雍王李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以抵御外敌,可见长安中留下一个将军是多么有用。可怜郭子仪闲居已久,部下早就都离散了,这时临危受命,只好临时招募,征到了二十名骑兵就匆匆启程了。到咸阳时,吐蕃率领吐谷浑、党项、氐、羌等各族军队总共二十多万人,漫山遍野,前后达数十里,已经从司竹园渡过了渭河,顺着山脉正向东涌来。无论如何这二十人是抵挡不住的,郭子仪便派人入朝奏报军情,请求支援,结果又被程元振拦下了。虽然有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的两番对抗,但最终也没能挡住吐蕃——吕月将很值得钦佩,他所部也只有二千人,明知怎么也挡不住,仍然拼死作战,最后全军覆没,吕月将本人被俘,后来就再也没有消息了,或许被杀了?不知道,但吕月将和他手下的士兵们很值得哀悼一番。
长安城中,代宗正在操练军队,但是吐蕃已经跨过了便桥,说话便到。代宗不知所措,只好于十月初七逃往陕州,当初玄宗出逃的情景又生动的再现了一次,官吏们躲藏起来,禁军则一哄而散。但好在大家都有了经验,而且和上一次不同的是,吐蕃重在抢掠,不一定要占领,所以躲过一时便好。听到吐蕃到长安的消息,郭子仪急忙从咸阳赶回来,到长安的时候,代宗已经走了。有句话是“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代宗走的时间也是很巧的,他刚出宫苑大门渡过浐水,叛降吐蕃的射生军将领王献忠就返回长安了,胁迫着丰王李珙等人去迎接吐蕃军队。当他们走到开远门时,遇上了郭子仪。郭子仪大声呵斥,王献忠跳下马来,跟郭子仪说:“主上东迁,社稷无主,令公身为元帅,废立在一言耳。”郭子仪听事没有回答,李珙又上前问:“你为什么不说话?”郭子仪很清楚形势,所以断然否决,训斥了他们一番,然后派兵把他们送到代宗那里。第二天,代宗一地到了华州,由于州府的官吏早就逃散,没有人来提供食宿,所以和当年玄宗一样的惨。幸好鱼朝恩带着神策军从陕州前来迎驾,代宗才有了安身之地。
于是郭子仪收敛人马,勉励将士们共雪国耻,攻取长安。这时代宗因为担心吐蕃军会东出潼关,所以召郭子仪去陕州。郭子仪上表说:“我若不收复长安,就无法来见陛下。而且我出兵蓝田,吐蕃军一定不敢向东出击。”代宗表示同意。吐蕃这时已经立广武王李承宏为皇帝,想掳掠一番之后整队回国,结果听到百姓传言郭子仪要打回来的消息,信以为真,开始率军撤退。这一次吐蕃入寇,在众节度使都不敢轻易来救援皇帝的情况下,只有郭子仪勇于挑起重担,并且立下克复之功,所以从此代宗十分倚重他。
接着便赶上仆固怀恩的反叛,又是郭子仪去平定的。郭子仪在朔方军中素有威望,所以他一出马几乎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后来仆固怀恩两次诱吐蕃攻打长安,第二次他骗吐蕃和回纥人说郭子仪已被鱼朝恩害死了,而代宗也已逝世,所以这些人有恃无恐。不想回纥人在泾阳居然又看到了一个活蹦乱跳的郭子仪,大惊失色,“怎么你原来还活着?”郭子仪说:“昔回纥涉万里,戡大憝,助复二京,我与若等休戚同之。今乃弃旧好,助叛臣,一何愚!彼背主弃亲,于回纥何有?”责备他们背信弃义,回纥人很诚实,说本来听仆固怀恩的话,以为郭子仪和代宗都死了,所以才敢来,否则,“何至于此?”然后请求和郭子仪见面。郭子仪力排众议,只带了数十骑兵前往,比演义里关公的单刀赴会差不了多少。正是郭子仪的威望和这份气魄胆量,很令人折服,所以宴会上郭子仪说动回纥与唐结好。吐蕃人听说这件事,怀疑回纥会与唐联手来攻打自己,所以连夜就逃了,果然在路上遇到了唐军和回纥军,本想大抢一番的吐蕃,不但白抢了一回,自己也搭上了不少东西,而且还被打的大败,如果仆固怀恩还活着,吐蕃人一定和他算帐。
代宗时期,郭子仪以七十多岁的高龄居然担当起了朝廷的顶梁柱,实是辛苦了老人家。德宗即位后,郭子仪又被德宗免去了军权,然后又做了代宗的“山陵使”,尽管军权又没了,但地位仍然不断攀高,此前代宗曾想任他为尚书令,郭子仪很知趣的辞掉了,这回德宗加封他为太尉、尚书令,而且尊号为“尚父”。但郭子仪毕竟年岁太大了,这位经历了玄、肃、代、德四朝的老将军,于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病逝,时年八十五。当时“帝悼痛,废朝五日。诏群臣往吊,随丧所须,皆取于官。赠太师。陪葬建陵”,赐谥忠武。
郭子仪是善始善终,满门富贵,即使程元振、鱼朝恩对他百般诋毁,最后的影响也只限于夺去军权,而于他身家性命却毫无伤害,原因是,“书一纸征之,无不即日就道”。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无脾气,这是皇帝最理想的大臣,所以最终皇帝哪怕真对他起了疑心,也仍然会释然。但郭子仪可以没脾气,但他活的也并不轻松,身居高位,又有这么大的威望,如稍有差错,那几十年的英名就付之东流了,不过,郭子仪最惦念的该是自己的子孙吧,他怎么也要为他们考虑。郭子仪有一个儿子郭暖,娶了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我想大家一定想起了打金枝之类的戏曲,不错,戏曲正是由历史而来,不过新旧唐书却是找不到,不知通鉴是取自哪个笔记?出处倒也不必计较,但这件事对郭家来讲,真是虚惊一场。郭暖和公主赌气说的话“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确实比较容易惹麻烦,所以郭子仪当时吓得把他囚禁起来,自己上皇宫里请罪,幸好遇上还算是比较开明的唐代宗,说了一句“不痴不聋,不作家翁”,然后又劝解了一番,如果遇上一个不讲理的皇帝,郭家只怕有灭门之祸。最后代宗那都没事了,郭子仪仍然打了郭暖一顿,其实意思就是教训他:你知不知道你差点让全家给你陪葬……郭子仪的没脾气还表现在,有人挖了他父亲的坟墓,当时有人怀疑是鱼朝恩,但此事似乎代宗也不好追查,又担心郭子仪会因此事而反,所以心事重重的和从河中回朝的郭子仪谈及此事,结果郭子仪说他带兵很久却不能禁止士兵们去挖别人的坟墓,所以现在这是对他的报应,一句话便打消了代宗的疑虑。
郭子仪确实十分谨慎,他想问题面面俱到,比如后来的奸相卢杞,有一次到郭子仪家里,郭子仪忙把姬妾都赶回了屋里,有人问原因,郭子仪说卢杞长的很难看,怕她们看见了会笑,那就肯定得罪这位大人了。所以,像郭子仪也很难得罪起什么人来,强悍如仆固怀恩,也只折服郭子仪一人,由此可见一斑。郭子仪在朔方军中十分宽容,以至于后来继任的几位将军都不好统领,连李光弼都差点被赶出来,李国贞则是干脆被杀了。宽容固然是一种美德,但我觉得郭子仪的宽容实际上带来了不好的效果,主观上这也是他性格使然,但客观上却是树立私恩。军队中军令严明才是正路,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倒很同情李光弼。感觉郭子仪处世比较圆熟,不得罪人,而果然诸将中也是他更吃的开,五位副元帅只有郭子仪是善始善终,这并非偶然,而放到历史上来看,正如前面所言,找不出来一打像郭子仪这么好脾气的将军。这也许就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58
发表于 2006-8-5 17: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㈢、李光弼:抑郁而终
如果说高仙芝的被杀是彻底的悲剧,郭子仪的善始善终是彻底的喜剧,而哥舒翰、仆固怀恩被迫的或降或反有点闹剧的成分,那么李光弼的抑郁而终则是符合“哀而不伤”,或者说是淡淡的哀伤——反正也让人痛快不起来。
邙山之败后,李光弼曾被短暂的免去了太尉,但马上又都恢复了,“充河南、淮南、山南东道、荆南等副元帅,侍中如故,出镇临淮。”要注意,当时副元帅很多,但最主要的副元帅当是作为皇子的副元帅,那才是带领唐军主力的将军。
当时史朝义乘邙山之胜,攻打申州、光州等地,并且亲自率精骑在宋州围住刺史李岑,围了有数月之久,城中粮食已经用尽,眼看宋州就要陷落,李岑束手无策。他手下的刘昌说:“粮仓中还有几千斤酒曲,捣碎了也是可以吃的(这办法容易培养酒鬼),不出二十天,李太尉必定前来救援我们。如今城的东南角最危急,请让我去守那里。”这时,李光弼抱病来到临淮,手下的将士们认为敌人不好对付,请求南向保守扬州。李光弼说:“朝廷倚我以为安危,我复退缩,朝廷何望?且吾出其不意,贼安知吾之众寡!”于是径直奔赴徐州,派田神功去进击史朝义,将叛军打得大败。其实当时徐州一带很混乱的,先是田神功留恋扬州不愿回去,又有尚衡与殷仲卿在兖州、郓州的自家相互攻击,来瑱则不肯应诏回京,但当他们一听说李光弼来了,都慑于李光弼的威望,几个人该回朝的回朝,该回军的回军,秩序这才井然起来。
来到李光弼帐下的田神功,按他自己的话讲,差点出错。其实也不算是什么大错,只是和李光弼相比,不大尊重他的判官而已。李光弼在徐州,只有军队的事情自己决断,其它事务都委托给判官张傪处理。张傪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处理事务十分自如,所以诸将对张傪也十分尊重,就像对李光弼那样。而田神功从副将升为节度使后,大模大样的接受前节度使的判官刘位等人的叩拜。等他看到李光弼与张傪平等对待时,大吃一惊,于是找来刘位等人一一谢礼,说自己行伍出身,不懂礼仪,怎么诸位也不说,铸成自己的错误呢?可见李光弼的一言一行给部下的影响都是很大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李光弼后来也算是做错了一件事,令他终生愧悔。
当长安被吐蕃进攻之际,代宗下诏召诸节度使来援,别的节度使没来,李光弼也没有来。大家都不来的原因是,早有个被鱼朝恩、程元振害死的来瑱在前,所以谁都怕自己一回去也被他们害死,干脆不来就是了。这才出现郭子仪率二十名骑兵去咸阳守卫的“悲惨”情景。可是诸道节度不来都还好说,李光弼不来,则确实有损形象了。首先是地位不同,他是与郭子仪齐名的将军,又都是朝廷素来倚重的人物,无论是肃宗还是代宗,对他也可谓不薄,所以他不来,造成的恶劣影响是很大的,其它没来支持的人受到的质疑都没有李光弼多,原因就在于此;其次,李光弼一向对朝廷忠心耿耿,守北城时所带的那把短刀就很让人感动,当将士们都想退保扬州的时候又是李光弼力排众议勇于攻打叛军,可是,没被敌人吓倒的将军,却担心被朝里的宦官所害——如果对照一下郭子仪,就会发现,李光弼正如欧阳修所说,属于“工于科人拙于谋己”的这种类型的将军。其实他又何必担心呢?无论如何,在危难之际有人来援救自己,就算再糊涂的人也会生出感激之情,何况代宗也并没糊涂到那样的地步。再者,以所谓忠臣的角度来看,就算真会被害死也得来一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这个意思,当然,我们是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苛求,但古人未必会放过。以二十骑赴咸阳的郭子仪,也并非没受到过奸人谗毁,而且他当时是比在外逍遥的李光弼要惨的多的,因为他这种“高阁”生活李光弼并没经历过,但谗毁起作用了么?先前有用,但经过此事后,代宗对郭子仪如何呢?可以说很好。前面写郭子仪时也提到,正是郭子仪这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没脾气使他成为皇帝的理想大臣。以此推之,如果李光弼率兵来援,代宗自也不会亏待他。但李光弼迁延行期,最终也没有来长安。
代宗于此事怎么看呢?肯定会有惊讶:怎么自己人缘这么不好,谁都不来呢?然后当然会有些恼怒:你们怎么都不奉诏?但我们也不得不佩服代宗的好脾气,他并没有因此而降罪于谁,比如他后来对仆固怀恩的母亲就很好,当听说仆固怀恩死去的时候,代宗也一直说并非是仆固怀恩背叛他,而是被左右所误。对于李光弼的不奉诏,代宗也比较看重,担心会因此产生嫌隙,就主动示好,多次派人去慰问居于河中的李光弼的母亲。不过,代宗真的放下了么?
吐蕃退兵以后,代宗任命李光弼为东都留守,以观察他的去留动向。两唐书与通鉴一致的“察其去就”,字面意思好解,可是这四个字的意思,只怕不是这么简单。任命就任命呗,任命谁去做什么,大臣不也就只有去照办的份么,干嘛还要有个“察其去就”?一个“察”字说明代宗对李光弼动向的关注与疑心,意思就是:我看看你究竟会怎么做。可见李光弼前一次没来,虽然代宗并不降罪,但心中也着实放不下,他担心因此产生嫌隙,其实李光弼那里能有什么嫌隙,还不是他自己这里的嫌隙?这一次,“光弼伺知之,辞以久待敕不至,且归徐州,欲收江淮租赋以自给”,李光弼借口江淮粮运之事率军返回徐州,仍然是不去。看样子李光弼应该是明白代宗有观察的意思的,可是仍然顶风作案,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如果要向皇帝表示忠诚的话就该听命,这一次不回去难道是担心上次的罪过被宦官拿来攻击他?如果真是这么担心,那就更应该去了,否则只会加重别人的疑心。如果赶上这件事的是郭子仪,相信马上就动身了。这次,代宗对李光弼的母亲就不单单是派人慰问了,而是将她接到了长安,好好供养了起来,又让他弟弟李光进执掌禁兵,提高待遇。代宗这么做,有两种可能,一是见李光弼又没来,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所以又提高了待遇。可是,推想一下,这是一个做错事的人的心态,想要与人和解才主动示好,但自始至终代宗对李光弼都没有做错什么,他自己也不可能认为有哪里不对,何必要这么做呢?如果说让李光进掌管禁军是示好,而将李母接到长安,则可能主要出于第二种可能的考虑,就是厚待其母,同时也是高级的监禁起来,这便是一个人质。但代宗对李光弼的礼遇却始终不减,一来确是宅心仁厚,二来,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彼之不赴吾急,吾不问则已,问之则必讨焉。彼非束手受死者,而吾使谁敌之哉?”
由于李光弼一向军令严明,所以诸将对他都很敬畏,甚至李光弼发号施令时,诸将都不敢仰视。然而当诸将看到李光弼挟重兵而不回朝,像田神功等人便不再惧怕李光弼了,这个意思就是说,李光弼原先在军中的威信,一下子降到了最低点。其实李光弼对此也很后悔,所以愧恨交加,终于积郁成疾,不久,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七月十四日去世——墓志则说是死于七月五日,《全唐文》中有李光弼的遗表,其中有“自去月十七日旧疾发动,有加无瘳,至今月五日”,所以觉得还是取十四日为准。此前部将询问李光弼后事,李光弼说:“吾久在军中,不得就养,既为不孝子,夫复何言!”这个时候最想念的是自己的母亲,然而却是天人永隔了。之后,李光弼将自己受封的绢布各三千疋、钱三千贯文分给了将士们。
李光弼去世,代宗自是难过了一番,让鱼朝恩到李母家里去慰问——李光弼正是因为这个人才不敢来长安,代宗居然又派他去慰问,李光弼在天有灵,也一定气的够戗——然后又让京兆尹第五琦监护丧事。代宗命大臣们议谥号,最后谥李光弼为“武穆”,和后来岳飞的谥是一样的,不过同用这个谥的还有很多人,不一一列举了。将军们的谥中大多有个武字,而李光弼和郭子仪不同的是“忠”和“穆”,郭子仪是忠武,“忠”在前,看的出来,对皇帝来讲,“忠”和“武”比,还是更需要“忠”的。十一月,将李光弼安葬于三原,代宗下诏命百官送于延平门外。和郭子仪不一样,郭子仪是陪葬建陵,而李光弼则没有这样的待遇——陪葬不是殉葬,殉葬当然是凄惨的了,而陪葬则是很风光的事情,古时能陪葬帝陵,那是皇帝对大臣的恩宠。也不难想象,郭子仪那般的八面玲珑,皇帝自然愿意接纳,而李光弼这样的脾气,则很容易得罪人,大约皇帝都不敢惹。
有人认为,蕃将大都脾气如此,所以李光弼会得罪人也是正常的,而郭子仪是汉将,因此更柔和一些。这么说就难免绝对化了,汉人中刚烈暴躁的也有很多,而胡人中很会讨好别人的也大有人在,像安禄山就是很会讨好人。李光弼是契丹人不假,但实际上汉化的已经很严重了,严肃认真的禀性自幼就是如此,和民族并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李光弼的脾气可能遗传较多,再加上后天管教又严,所以这样实在不奇怪。李光弼六岁的时候曾经抚鹿而游,结果他爸爸看见了,教训他说:“儿勿更尔。”其实很平常的一件事,小孩子哪有不爱玩的,居然也会被管教。而李光弼的母亲,脾气大约也是不好的,颜真卿就写“太夫人高明整肃,有慈有威,公下气怡声,承顺而每竭其力。虽已官达,小不如意,犹加谯让之责,故能济其勋业。”所以李光弼差不多天天挨训。正是父母管教的严,所以养成了他的严肃。
可以说,诸将对郭子仪是敬爱,而对李光弼则是敬畏;敬爱可以持续很长时间,而敬畏一旦失去了支柱,那它自身也就消失了。李光弼的严厉,于国家于军队都是有好处的,唯独对他个人没有好处,因为这样很容易得罪人。其实官场上的人谁还没几个仇家呢,只是与李光弼不和的人,分布遍及各个领域,宦官中有和他作对的,同僚也有和他作对的,后来就连部下都有些不逊。还有,李光弼洁身自好,而郭子仪则学习王翦,聚敛奢侈,怎么看都觉得李光弼做的更对。所以,李光弼注定是寂寞的。当郭子仪被众人捧上天然后大家一起其乐融融的时候,他自己则孤零零的冷眼旁观;当后人们津津有味的欣赏着《打金枝》高唱着郭汾阳的时候,对很多人来讲,李光弼只是一个历史上的符号,而这个符号代表着什么,却了解不多。有人认为,这和后来的历史有关。宋朝和辽朝打了很多年,对契丹人难免存有芥蒂,后来虽然不和契丹打了,但汉族的民族保护意识也强了起来,所以对汉族出身的郭子仪更垂青。是不是这样呢?我觉得成书于宋代的《新唐书》一个很大的功劳,就是把李光弼从《旧唐书》和别人的合传中拿了出来独立为一传(实际上后面还跟了几个禆将),虽说变化不大,但至少从地位上来讲是与郭子仪持平了。后人对李光弼其实并没有什么偏见,只是和郭子仪对比起来谈到的比较少,像《长生殿》中,郭子仪就出场了,而且还有不少唱段,而李光弼则自始至终没露面——不露面也好,里面的蕃兵蕃将都是丑来演的,即使是照顾一下,只怕扮相也好看不了,再加上龙套往往用不同行当的角色,郭子仪是外,那李光弼最多也只能用“净”,俗话说就是大花脸。至于京剧里的李光弼,没见过,也没查着,没法参考。
由于李郭二人的功劳都是对唐而言,唐朝灭亡后他们的功劳也就滚滚东逝了,郭子仪除了打仗,做人上还有很多可说的地方,比如那个“打金枝”,而李光弼则相形见绌。有一件事,说明了郭子仪做人上确实高出一筹。在安思顺任朔方节度使时,郭、李都为牙门都将,二人却不相和,即使在一起吃饭也不说话。等郭子仪代安思顺为节度使时,李光弼本打算逃走,还没决定下来,不久,皇帝便下诏让他分朔方一半兵力东出赵、魏(就是前面写的郭子仪向玄宗推荐李光弼一事)。于是“临淮(李光弼封临淮郡王,用临淮代称)入请曰:‘一死固甘,乞免妻子。’汾阳(郭子仪)趋下,持手上堂,曰:‘今国乱主迁,非公不能东伐,岂怀私忿时邪?’及别,执手泣涕,相勉以忠义,讫平剧盗,实二公之力。”这是杜牧记下来的事情,两人本传中没有,而在《新唐书》的东夷传中引用了一下。本是冤家的两人,其中一个一下子成了上司,然后又让对方去战场的最前线,也难怪李光弼会怀疑郭子仪居心不良。但郭子仪却是因为欣赏李光弼的才能,真心推举他的,故而两人尽释前嫌,主要功劳还是郭子仪,他能主动推荐李光弼,这份气度确实很难得,如果放到李光弼身上,可能未必会如此。因此,郭子仪更令人敬爱也就理所当然。
实际上,唐朝固然对李光弼颂扬多多,在历代对李光弼的评价上也确实属于最高级别的,却也有不同的声音。《全唐文》中有一篇《秘书监致仕穆元堂志》,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元帅李光弼将二于上,屡奸于公(前面写公讳宁字某,当指穆宁)。公守正不迁,积与之隙,日宣不令之言,欲公畏之。公自泗抵徐,驰驿辄至,理折其口,义胜其心,泄其愠于包藏,夺其谋于将发。代宗闻焉,为一二宰臣话之,至于叹息。”《旧唐书》中穆宁传中也记载了这件事:“副元帅李光弼以饷运不继,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光弼扬言欲杀宁。宁直抵徐州见光弼,喻以大义,不为挠折。光弼深重之,宁得行其职。”第一篇的作者穆员,是穆宁的儿子。这件事的两种不同记法,虽然语气各有不同,但其中都说到了李光弼欲杀穆宁,而穆宁到徐州又以理取胜,可见这件事李光弼确实有不对之处,但是穆宁的儿子对此未免偏激,把李光弼说的这么不堪,实在很不客气。第一段中写时间是“李光弼将二于上”,当指李光弼没奉诏的那个时候,一个“二”字说明,在一些人眼中,这已经不单单是不奉诏这么简单了,甚至比“拥兵自重”还要严重;而穆宁则“理折其口,义胜其心,泄其愠于包藏,夺其谋于将发”,前三句还好说,但这最后一句,和前面那个“将二于上”结合起来,听起来似乎是说李光弼要谋反。穆宁是当事人,对事情应该是更清楚,唐书的写法自然有为尊者讳的意思。难道李光弼真要谋反?可是,他又有什么理由谋反呢?真让人难以置信,这个应该是穆宁的过度担心了。李光弼自己也是始料不及,没想到会有人这么看待自己,所以才会被穆宁问的无话可说,而且想必愧悔也由此加重。
但李光弼有位朋友,颜真卿。虽然史书上并没有写他们有什么特别的交情,但是可以看出来,颜真卿对李光弼比对郭子仪更亲近一些。率直的颜鲁公大约也是个爱得罪人的脾气,他的正直确实得罪了一些清贵,正是如此,所以他更容易理解李光弼。李光弼死后,就是由颜真卿为他撰写的神道碑——郭子仪的墓志,我查了许久都没找着,可能是遗失了。颜真卿完全可以为当时的尚父郭子仪来撰写墓志,但是没有,一来可能是郭子仪的子孙找了“高手”来写,二来也说明双方没什么交情。黄本骥的《颜鲁公文集》中收颜真卿与李光进写所的书信共八帖,有《捧袂帖》、《鹿脯》前后帖(颜真卿的妻子病了,药方中需要鹿脯,但他又没有,只好向李光进要)、《乞米帖》、《朝回帖》等。李光进是李光弼的弟弟,插一些题外话,唐朝有两个李光进,后一个主要活动于元和年间,两人都被封过太子太保,也都被封为武威郡王,还都有一个同叫李光颜的兄弟(李光弼有这个弟弟也是颜真卿记下来的),因此害我差点以为两人是同一个人,但后一个李光进是突骑施人,本姓阿跌,至于武威郡王,那也没什么稀罕,唐朝的武威郡王一抓一大把,大约是这个封号对武将来说很好听,所以大受欢迎。李光弼常年在外带兵,当然没空和颜真卿过多并往,但在长安的李光进则是有机会的。颜真卿个性耿直,从不向清贵低头,而生活上时有困难的他,肯找李光进来帮忙,说明双方有交情,至少颜真卿觉得李光进是个可以求助的人。换句话说,颜真卿还不屑于找别人去借呢。从颜真卿很多文章来看,对李光弼很是钦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常说,看一个人也要参考一下他的朋友。所以正直刚烈的颜鲁公的朋友,又怎会差呢?另外,如果李光弼真怀有反心,那么以颜真卿后来对李希烈(此人后来谋反)那样的态度,说什么也是不会为他写墓志的。
后人评价李光弼时,常常也会提到郭子仪,这里摘几条,供大家参考:
1、子仪以恢宏体国,保富贵于永年,而光弼虽刚正奉公,积猜嫌于晚节,荩坦怀未至,则全美或亏。——唐僖宗《封徐州节度使时溥钜鹿郡王制》
2、子仪之持重,光弼之劲捷,各有所长。以诗喻之,郭如子美,李如太白;以文喻之,郭如韩,李如柳。论诗文雅正,则少陵、昌黎,若倚马千言,放辞追古,则杜韩恐不及太白、子厚也。——杨慎《升菴集》
3、李光弼提孤军,与安史健卒百斗百胜,其治军行兵,风采出郭子仪之右,而当时诸将皆望风服子仪,如敬君父,而光弼之在彭城,诸将已不为使。子仪能使回纥谓为父,而思明乃上书请诛光弼,大抵光弼之实不如子仪之名,子仪安坐而有余,光弼驰骋而不足。——张耒《柯山集》
第一条差不多属于普遍的观点,第二条说的比较有意思,用诗文来打比方,也确实有道理。但第三条,读完之后却很是无奈,有句话是受累不讨好,说的就是李光弼。平心而论,从军事才能上讲,李光弼确实胜郭子仪一筹,郭子仪有些仗打的靠的是他的威望,而不像李光弼那些仗打的那么精彩。另外,郭子仪败过几次,比如在关中的那次中伏,按说不该啊,还有九节度失败的那次,仆固怀恩曾说郭子仪是率先撤退的,正是有人带头撤退,所以更加使军心混乱,焉能不败?反观李光弼,除了仆固怀恩不听话的那次,其他很少时候会居于劣势。
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初,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其代子仪朔方也,营垒、士卒、麾帜无所更,而光弼一号令之,气色乃益精明云。——《新唐书》
凡言将者,以孙、吴、韩、白为首。如光弼至性居丧,人子之情显矣;雄才出将,军旅之政肃然。以奇用兵,以少败众,将今比古,询事考言,彼四子者,或有惭德。邙山之败,阃外之权不专;徐州之留,郡侧之人伺隙。失律之尤虽免,匪躬之义或亏,令名不全,良可惜也。——《旧唐书》
评价相当的高了,认为就算是将李光弼和古之名将孙子、吴起、韩信、白起四人相比,也不逊色,反倒是那四个人,“或有惭德”。李光弼还善于布阵,他的部将郝廷玉也学到了一些,后来鱼朝恩听说郝廷玉很会布阵,就请求参观一下,看过之后,十分佩服:“我在军队中呆了这么久,今天才刚看到您这样的训练方法(看来鱼朝恩确实经常带兵)。”郝廷玉听到这句话,忽然很伤感的想起李光弼来,说:“此临淮王遗法也。王善御军,赏当功,罚适过,每校旗,不如令者辄斩(不听话就杀,确实有点吓人)。由是人皆自效,而赴蹈驰突,心破胆裂。自临淮殁,无复校旗事,此安足赏哉?”不知鱼朝恩听后,作何感想呢?若论安史之乱中的战功,李光弼绝对算是第一。所以大家普遍认为单从军事上讲,李光弼是胜于郭子仪的,然而郭子仪太会做人,因此提了不少人气分,而李光弼也只好继续寂寞下去了。——我为李光弼而不平。
杜甫有一首哀悼李光弼的诗,《八哀诗》中的一首,由于太长,而且被引用的很多,所以另找了一首本家的宋朝诗人徐均的诗,来结束本节吧:
间关百战佐中兴,料敌行师妙若神。
可惜罹谗终恨死,伤心不见白头亲。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59
发表于 2006-8-5 18: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三部分 落幕
安史之乱已经乱了几年,很多人死了,很多人无家可归,即是这场叛乱的发起者们,也一个个家破人亡,原本一个锦绣河山,变得满目疮痍——够了,这出悲剧不必再演下去了……于是,历经了八年的叛乱,终于缓缓落下帷幕。
然而,安史之乱真的结束了吗?叛乱平定的并不彻底,旧伤疤未愈,又添新伤疤,就在安史之乱将将结束的同时,又涌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安史之乱无疑是大唐衰老的催化剂,八年的时间使原本年富力强、志气昂扬的壮年的脸上爬满了皱纹,最后终于成了一位垂垂老者。从此,唐朝便在“内有宦官,外有藩镇”的环境中挣扎,直到灭亡。
漆黑的剧场中,漆黑的大幕缓缓落下,却听到幕后有人用垂老凄凉的声音唱道: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第九章 代宗即位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大唐最有争议的一位皇帝,被后人称为唐明皇的李隆基病逝。十三天后,他的儿子唐肃宗,在一片混乱之中也病逝了。于是唐朝的最高权力又一发生转移,平叛的重担也同时落在了下一任皇帝的肩上。
唐代宗,这位在唐朝并不算很突出的皇帝,后来有人评价是“唐之庸主也”,其实,一生奉献给扫除朝中四害的他,还算是不错的。从安史之乱的角度讲,他毕竟结束了八年的叛乱,毕竟使唐朝重新步入了正轨,毕竟给唐的中兴带来了希望。
一、变本加厉的“妇寺干政”
“妇寺干政”,妇指的是后宫嫔妃,寺则指宦官。
古时“妇寺干政”向来为国家之大忌,偏偏盛强如唐朝,这两件事情全赶上了,而且还都是闹的非常厉害——武后、韦后、太平公主前赴后继,尽管韦后远远不及武则天,太平公主也并非是后宫嫔妃,而是李唐皇室自家人,但玄宗之前,韦后、太平公主确实带来了麻烦,而唐朝后期,因为宦官执政,连皇帝都大权旁落,更何况皇帝的妻子;至于唐朝后期的宦官之祸,远比东汉的十常侍乱政要厉害的多,明朝虽有刘瑾、魏忠贤,但宦官并不能完全左右皇位的继承,而且往往是某一个突出的宦官来干政,不像唐朝这样,“宦官代有才人出”,几乎中、晚唐的皇帝们都遇到非常棘手的宦官问题,几乎每个皇帝都是由宦官所立,更有一些死于宦官之手。如果要追溯宦官之祸,虽然可以上溯到玄宗亲信高力士,但一来玄宗有能力驾御他们,二来,玄宗时期确有几个宦官比较有才能,而且没给朝廷造成什么麻烦,还有就是高力士对玄宗十分忠心,而且他本人也没有什么野心,因而玄宗时期还是比较安稳的,到了肃宗朝,出了一个李辅国,于是后面就麻烦滚滚来了。
何以李辅国有这么大的“作用”呢?因为他是唐朝第一个拥有兵权的宦官。想来,肃宗交给他兵权的时候,当然不知道李辅国日后会对他的儿子说出“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这样的话来,而且李辅国最初的表现还是比较温顺善良的。再以后,代宗大有金庸小说里杀人名医平一指的劲头,对手握重权的宦官也是杀一人,立一人。其实杀了不就得了,为什么又要再扶植一个,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这个道理也许和肃宗亲信李辅国的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多疑,害怕大臣像安禄山那样手握兵权之后会起来反叛,而宦官最多只能自己握权,便是为害也只是他这一代,不至于一代一代总为害下去,因而把兵权交给大臣,还不如交给宦官——或许他们总幻想着有一个像忠于玄宗的高力士那样忠于自己的人,但他们的希望却总是落空,而且,违背了肃宗初衷的是,他没想到一代代为害下去的不是一个宦官,而是一群宦官。
李辅国自从肃宗在灵武时就任职元帅府行军司马,每天在肃宗左右,或是宣布诏命。四方的奏文、军中的印符以及军队的号令集训等事,全都交给他处理。收复长安后,李辅国又掌管禁军,肃宗下的诏敕,都必须经过李辅国签署才能施行,百官有急事上奏也得通过李辅国这关,往往等事情解决后才上奏给肃宗。此外,李辅国还设置了数十人去执行特务任务,暗中在民间打听情报,然后再进行审讯。如果有司审什么案子,要是李辅国想要插手,他们也不敢不答应,有时重刑犯人还正在审着,李辅国就让把他们全部放掉,于是官吏们只好眼睁睁看着他们大摇大摆走出去。当初大家不是喊高力士“翁”、“爹”吗,就是肃宗见了他也要喊二哥,现在李辅国的同事们喊他为五郎,李揆见了李辅国则称为“五父”,其它大臣喊什么,那就不知道了,但待遇只在高力士之上,不在之下。
如果说李辅国开了一个宦官执政的不好的头,那么肃宗的张皇后则基本上是唐朝最后一个有负面作用的干政后妃。
由于张皇后受到肃宗宠爱,群臣便请求为皇后上尊号为“辅圣”。肃宗就此事询问中书舍人李揆,李揆回答说:“自古以来皇后都没有尊号,只有中宗时韦皇后曾经有过尊号,这怎么能够效法呢!”肃宗一听,觉得不妙,于是就搁浅此事。结果不久,发生了月食。古人不认为月食、日食这些只是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认为这是上天看到皇帝或者掌权的人做的有不对之处在大发雷霆,那么皇帝这时就得好好检讨一番自己。这次月食,由于有了张皇后这件事,人们都以为是上天不认为皇后该有尊号,所以才会让天狗吃月亮,那么最终这个尊号还是没上成。
张皇后心里想必十分恼火,可又没有办法——罢了,尊号不上也无所谓,但权力总得分我点吧。张皇后早与李辅国勾结在一起,只不过那时只是在肃宗面前说几句谗言,还没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此时,张皇后与李辅国勾结就比较深了,二人横行朝中,干预政事,无穷尽的有所求,比最初可是严重了许多,令肃宗也心生不满起来,可是他也无可奈何。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初,肃宗任命李岘为吏部尚书,李揆为中书侍郎,和第五琦同时加同平章事。这三人,前面都曾写过,也确实是有见识的人,肃宗任命他们也算是有眼光。不过,肃宗往往看中哪一个人,紧接着便重用那人,随后因为若干事情,又觉得那个人不怎么样,于是又疏远他,所以,肃宗盯上谁,那就意味着谁要倒霉了,比如房琯就是一个例子。这三人中,肃宗特别赏识李岘,于是李岘也“以天下为己任”——写杨国忠时看到这句话觉得好笑,写房琯时看到这句话觉得眼熟,现在写到李岘,又看到这句话,我终于明白了,这大约是古人的一句口头语。
肃宗对李岘、李揆等人还是很信任的。当时,京城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偷盗和抢劫,李辅国便请求挑选五百羽林军的骑兵以备巡逻搜捕之用。李揆上疏说:“汉朝设南北二军互相制约,所以周勃得以率南军进入北军,从而安定刘氏王朝。我们大唐王朝设置南牙与北牙,文臣与武将相区别,以使他们互相监督。现在用羽林军代替金吾卫巡夜,如果发生了突发事件,怎么控制局势呢?”于是此事作罢。何谓羽林军?何谓金吾卫?李揆这话是什么意思?羽林军即左右威卫,“职同左右卫,掌宫廷宿卫,凡五府三卫及折冲府骁骑番上者,受其名簿而配以职”;左右金吾卫,“掌宫中、京城巡警、烽候、道路、水草之宜,凡翊府之翊卫及外府饮飞番上者皆属之”。职责上各有不同,李揆的意思,如果羽林军去城中巡逻,宫中守卫力量就下降,万一出事就不好办了。想必当时盗贼问题很严重,以至于李辅国想让宫中的守卫也去巡逻。其实李辅国此议还是出于好意,他对肃宗大约还是不敢怎么样的。
正是李岘的上台,使李辅国暂时有所收敛。李岘当了宰相,对肃宗说皇帝的诏敕理应由中书省颁布,而不该由李辅国来掌握。李岘举了很多李辅国专权乱政的例子。肃宗也正头疼,听了李岘的话很高兴,称赞他为人正直。因此李辅国便只好收敛一下了,罢掉了那些察事。肃宗规定:今后敕命由中书省颁布,否则不能实行;朝野内外的事务,各付有司;案件则归御史台和京兆府处理。但李岘也因此得罪了李辅国。
不久,出了一件事,使得李岘很快就下台了。凤翔一个管马坊的押官由于抢劫被天兴县尉谢夷甫抓住杀掉。那人的妻子为他的丈夫去诉冤,飞龙厩养马出身的李辅国一听有人敢欺负咱们养马的,那还得了,就让孙蓥去审问,审出来结果不是冤案。李辅国又让崔伯阳、李晔、权献审问,结果与孙蓥相同。押官的妻子还不服,李辅国又让毛若虚去审。这回,毛若虚依照李辅国的意思,归罪于谢夷甫。崔伯阳很恼怒,就质问毛若虚,想在肃宗面前弹劾他。不想毛若虚先跑到肃宗那里,肃宗把他藏在帘后。崔伯阳来到后,就说毛若虚依附宦官,审判不公。肃宗听后十分愤怒,就把崔伯阳喝斥出去,后来把他贬为高要县尉,其它几人,如权献、李晔、严向也都被贬,孙蓥则被削除名籍,流放到播州。于是李岘上奏,说崔伯阳无罪,处理得太重了。肃宗又认为李岘和崔伯阳等人结党,五月,贬李岘为蜀州刺史。后来右散骑常侍韩择木入朝晋见肃宗的时候,肃宗对他说:“李岘想要专权,已经把他贬为蜀州刺史了,可我还觉得自己用法太宽。”言外之意,下次再有这种事,就严厉一点。其实如果真是专权为害,就像李林甫那样,贬官或是削籍都不过分,但这件事根本称不上是什么,肃宗缘何发这么大的火呢?而且他因何生气实是很令人不解,觉得肃宗这时脑子也是不太正常。韩择木回答:“李岘直言不讳,这并不是专权。陛下若能做到宽大,这也不会有什么妨碍,只能增加陛下的圣德。”但不久,阿附李辅国的毛若虚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威震朝廷。
而李揆,当然后来也下台了,原因是与吕諲不和,两人谁也看不起谁。由于吕諲在荆州时,颇干出了一些政绩,李揆害怕他会再次入朝当宰相,就上奏说于湖南设置军镇很不便利,暗中又派人到荆南、湖南去收集吕諲的过失。吕諲上书控告李揆,于是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二月,肃宗将李揆贬为袁州长史,任命河中节度使萧华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就这样,肃宗的内阁成员又一次大换血——但人们也习惯了,因为这是经常性的,见怪不怪。然而李辅国把持朝政的大局却是无法改变的事情。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初一,李辅国又被肃宗加封为兵部尚书。于是李辅国大摇大摆的赴尚书省上任,宰相和大臣们都去送他,御厨摆上食品,太常卿也设乐队奏乐。如此上任,又是大排筵宴,又是乐队奏乐,真是无限风光。李辅国更加得意,所以前面的收敛一扫而光,越发的骄横放纵起来,直接向肃宗请求要当宰相。肃宗对他说:“以你的功劳,有什么官不可以当的呢?只是朝廷中有声望的大臣会不同意,怎么办呢?”李辅国倒是很厚道,一听这话就满处找人帮自己说好话,他暗示仆射裴冕等人,由他们来推荐自己。肃宗很是苦恼,一旦这些老大人们真的和他这么说,他也不好拒绝。肃宗私下里忧心忡忡的和萧华说:“李辅国请求担任宰相,如果公卿大臣们上表推荐,那就不得不让他当了。”于是萧华出宫后就去问裴冕。裴冕说:“哪有这回事,我臂可断,但宰相的职位决不让他得到。”萧华便将裴冕的话入宫告知肃宗,肃宗一听十分高兴:哈哈,这个办法好,你可以暗中打通关节,我就不可以暗中关闭关节么?自然而然,李辅国对裴冕、萧华两人怀恨在心。这件事的后果,就是萧华被罢免,由李辅国引进了一名后来代宗时期的比较有名的宰相,即曾帮助代宗铲除鱼朝恩而最后自己也被代宗铲除的元载。这位是唐代的一名大贪官,可惜后人多知道和珅,却少有人听说元载。要知道,元载不仅贪的是多、大,贪的却也很奇,抄家的时候,居然被人抄出来钟乳五百两和胡椒八百石。钟乳是名贵药材,贪这么多也不奇怪,可是要这么多的胡椒,怎么个消受法?大约是元载自己也想不出来,所以直到最后也没用完,被皇帝全都收进了府库。
李辅国把持朝政,使肃宗大为头疼,却又真的无可奈何——早知如此,当初又何必给他这么大的权力呢?送肃宗一句话:自作自受。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60
发表于 2006-8-5 18: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长生殿上的孤影
已经许久没有提到一个人了,唐玄宗,这位早已退位的太上皇。
自从蜀中回到长安后,玄宗一直居住在兴庆宫中。由于他早先说过,收复两京后,他就再也不干预朝政,当时还是广平王、还叫李俶的现任太子,和郭子仪的那一次出征,一气把两京都收复了,因此玄宗当真不再参与政事,却也逍遥自在。
在咸阳的时候是肃宗亲自去迎接的,当时肃宗那一番表现堪称大孝子,而回来后,肃宗也经常从去兴庆宫问候自己七十多岁的父亲,而身子骨尚且硬朗的玄宗有时也会来大明宫看望自己的儿子。一直陪伴玄宗左右的,当然还是高力士,还有那位在马嵬坡前与哗变大大相干的陈玄礼。肃宗又命玉真公主、如仙媛(玄宗的妃子)、内侍王承恩、魏悦以及以前的梨园弟子这些人经伴玄宗左右,哄老人家开心。玄宗经常登临长庆楼,楼下路过的百姓看到后,那毕竟是当了近五十年皇帝的人,无论如何威望还是在的,于是百姓们总是下拜,高呼万岁,玄宗也很高兴,就在楼下设宴赏赐他们。曾有一次,从剑南道来京师奏事的官吏也经过这里,在楼下向玄宗拜舞,玄宗命令玉真公主与如仙媛设宴招待他们。虽则这样的生活看上去很无聊,但如果和后面相比,就好太多了,至少玄宗有很大的自由,至少他可以保持他太上皇的尊严。
但平衡被打破了,制造混乱的人又是李辅国。原因是,玄宗身边的人,不懂得要巴结新皇帝身边的宦官,只看到李辅国当初出身贫贱,虽然也知道他现在飞黄腾达,但是仍然瞧不起他。所谓要“敬小人”,不求添福,但求平安。高力士当年作为皇帝最宠信的宦官,大家都至少不得罪他,高力士还算不错,也没怎么害过人,但他自身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不错,李辅国当初是在你高力士的手下,而今已经不同了,不能再以人家上司的身份说话了。但明显玄宗身边的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所以李辅国怀恨在心,而且他又想在肃宗面前立功——想他一个宦官,还是个不能带兵打仗的宦官,所以立功就只能从稳定肃宗地位上下手了。玄宗虽说已然不干涉朝政,但是只要他的影响还在,对肃宗多少都有点不利——皇帝的威望是不容许别人瓜分的。何况玄宗又经常接受路过的人的叩拜,多少让新皇帝及其身边的人有些异样感觉吧。于是李辅国对肃宗说:“太上皇居住在兴庆宫中,每天都和外面的人交结,特别是陈玄礼与高力士两个人,谋划着不利于陛下的事情。现在禁军的将士都是在灵武拥立陛下的元勋,他们议论纷纷,心中不安,我虽然给他们解释,但他们不听,所以我不敢不向陛下报告这些事啊。”肃宗听后,痛哭流涕的说:“父皇仁慈,怎么会有那种事呢!”李辅国又说:“太上皇固然不会做那种事,但在他周围的小人就难说了。陛下是天子,应该为国家的前途着想,把祸乱消灭在摇篮里,又怎能够徇匹夫之孝而耽误了国家的大事呢!再说兴庆宫与坊市居民相混杂,宫墙低矮,不是太上皇所应该居住的地方。皇宫则戒备森严,如果把太上皇迎进来居住,与兴庆宫没有什么不同,而且还能够杜绝那些小人去蛊惑太上皇。这样,对于太上皇来说,可享太平晚年,对于陛下来说则更方便去请安问好,何乐而不为呢。”然而肃宗此时没有答应。其实李辅国的话蛊惑性已经很强了,肃宗固然能一时不听,但相信这些话在他心里已经扎根了。
之后,虽然肃宗没有口头上的同意,但李辅国依然按照自己的安排行事——不免让人怀疑,肃宗真的没同意吗?他没同意李辅国怎么有这么大胆子?也许肃宗的确没同意,但是对于李辅国这种说法则是默许的,而李辅国当时已经权倾朝野了,如果自作主张办一些事情,也不是不可能,太上皇的事情,可以说他事先和肃宗打了个招呼,再加上肃宗反对的态度又不是特别强烈,所以一些简单的事情,李辅国还是可以下手的。兴庆宫原先有三百匹马,李辅国假称圣旨把这些马都带走了,仅留下十来匹。这就是一个信号,玄宗多聪明的一个人,当然清楚这件事背后的意思了,所以他对高力士说:“我儿子听信李辅国的谗言,不会对我始终尽孝了。”
这件事肃宗后来应该听说了,但是他在此事后也并没有表示反对,所以这个态度就是默许了。见肃宗没有太大异议,李辅国得寸进尺,又让禁军的六军将士在肃宗面前号哭叩头,请求将玄宗迁居到太极宫内。这个举动就大了点,上一次不过是牵走了马,这一次把人迁走,非同小可。肃宗也很明白利害得失,如果真按李辅国的话做,虽然可以一步到位,但难免遗人话柄,但又确实是个问题,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哭泣不应——哭泣表示我不同意,你们不能说是我让人这么做的,而且这表示我不忍这样对待老父;不应表示我同意,你们照办就是了,只是不要拉上我就行。可这么一哭,把李辅国哭糊涂了,不知道肃宗是什么意思,怕自己摸错了皇帝的心路,反倒有些害怕。
这时肃宗身体不好,开始得病。如果肃宗身体一直健康,倒也可以相安无事,但他这么一病,没力气管的太多,不过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还是可以的。因此他这个时候就可能担心太上皇是否真的会对自己不利,会对自己的儿子不利。于是,李辅国下面开始了真正的行动。说是背着肃宗自作主张干的也好,说是得到肃宗默许也好,甚至还可以说是肃宗秘密授意,反正,史书上在这里只是交待了肃宗得病,李辅国用事,而暗中究竟是怎样的关系,留下了很大的空白,随读史者猜想。既然李辅国知道害怕,那他就明白,太上皇不是他能轻易动的了的,你动别人都好办,但太上皇是谁?皇帝的爸爸,动不好回来使皇帝得到了不孝的非议,皇帝一旦发起怒来,拿你当替罪羊,那也不是好玩的。虽说皇帝病了,但还没到将死的地步,万一病好了,照样有力气惩办自己。所以李辅国虽然有心这么做,但若是完全通不过肃宗这一关,是不可能的。那是肃宗授意的了?也不一定,因为肃宗必定不想让人议论自己,他知道李辅国有意如此,所以纵容就是了,但“同意”的字眼不会轻易从他口出说出,也许就是一点头……总之,李辅国主谋,肃宗极不明显的批准,开始行动——
七月十九日,李辅国假称是肃宗的意思(就是真是肃宗的意思,史书上也得说不是),要迎接玄宗到太极宫去游玩。等玄宗到了睿武门,李辅国率领着五百殿前射生手骑兵,大家手持着出鞘的映着太阳闪着白晃晃亮光的刀,拦住玄宗的去路,上奏说:“皇帝认为兴庆宫宫墙低小,宫里又狭窄,不适合您住,所以让我们来迎接您迁居到皇宫内。”先不说这话如何,单看这阵势也够吓人的,做了五十年太平天子的玄宗哪里受过这种待遇?就是马驿之前也没人敢用刀来威胁他。而今,自己失势,听这话的意思是要把自己强行迁到大内中,也就是说,将来自己将要过着监禁的生活,说不定比这还要更糟,就算不想以后,面前这些人,居然拿着刀来威胁自己,明显不怀好意。所以玄宗听后十分惊恐,差一点坠下马来。玄宗本人已经无力抵抗了,好在他身边还有个高力士。见此情景,高力士明白必须得制止李辅国才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高力士大声喝道:“李辅国怎得如此无礼!”然后责令他下马。高力士还是有当年的威风的,而且李辅国也明显知道自己没有理,所以不得已只好下马。他一下马,玄宗这边就有救了,如果他一直强硬下去,实际上高力士也是拿他没辙。一见李辅国下马,好的,事情有转机,然后高力士宣布太上皇的诰命(其实玄宗哪里还下得了什么诰命,也是高力士假称的)说:“诸将不得无礼!”见李辅国都服软了,所以这些将士也各自收起了刀枪,拜了两拜,高呼万岁。高力士又斥责李辅国,让他与自己一起为玄宗拉着缰绳,慢慢行走。但无论是玄宗还是高力士都清楚,虽然大面上可以令李辅国折服,但根本的还是改变不了,现在肃宗还可以不明显支持李辅国,一旦己方反抗行动过大,就会引起肃宗警觉,到时是连这点尊严也保不住了。于是,几人将玄宗护送到了太极宫,居住在甘露殿。玄宗心怀余悸的对高力士说:“要是没有你,我这次就完了。”直到玄宗迁到了太极宫中,李辅国才领着将士们退下去,只留下了几十个老弱残兵在这里护卫,之后,陈玄礼、高力士以及过去的宫人都被请了出来,不准再留在玄宗身边。玄宗终于回过神来,为了表示自己不会反对肃宗,就说:“兴庆宫,吾之王地,吾数以让皇帝,皇帝不受。今日之徙,亦吾志也。”玄宗也是为这一次行动找理由,一来避免双方尴尬,否则一旦自己声称是被迫迁出的,那么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二来怕也是自嘲,给自己找个台阶,否则被人这么着就迁出去了,面子上也是不好看。当天,李辅国与禁军将领身着白衣去找肃宗请罪。肃宗心里自然不会太过反对,怎么说这件事受利的还是自己,而且就算反对,这些将军也不是好惹的,于是肃宗就慰劳他们说:“太上皇居住在兴庆宫或太极宫,也没什么区别,你们怕那些小人蛊惑人心,防微杜渐,这是为了安定国家,不必害怕。”但太上皇被迁移到太极宫,这算是朝中的一件大事了,惊动了朝廷里的官员,首先就是颜真卿,他率领百官上表问候太上皇的起居饮食,因此而遭到李辅国的忌恨,不久被贬为蓬州长史。
过了些天,也就是七月二十八日,朝廷下诏将高力士流放到巫州,王承恩流放到播州,魏悦流放到溱州,陈玄礼被勒令退休。然后又把如仙媛安置到归州,让玉真公主出宫居住在玉真观内。肃宗另外挑了一批宫人,安置在太极宫供打扫庭院之用。然后吩咐玄宗另两个女儿万安公主与咸宜公主(怀疑就是咸直公主,因为唐书公主传中没有咸宜公主,而玄宗的女儿中倒有个咸直公主,不过其他地方都称咸宜公主,想必是直和宜字互误)来照料玄宗的生活。之所以可以先后让太真、万安、咸宜三公主来照料玄宗,是因为这三人都没嫁出去,两个做了道士,另一个原先嫁了两人,大概是都死了,所以后来“主不下嫁”。在生活上肃宗还是比较照顾玄宗的,比如各国各地进献了什么美味佳肴,都首先送给玄宗品尝。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物质上的享受对玄宗而言已经没有意义了,重要的在于心情。自己的亲信都被发放了出去,连个说体己话的人都没有,玄宗很难高兴起来,所以心情越来越不好。而且,玄宗岁数大了,七十多快八十的人了,胃口、牙齿都不行了,所以这时开始不吃荤肉,据说还辟谷——辟谷是道家的一种养生方法,简单来说就是不吃饭。玄宗不吃饭,是出于修炼,还是想要绝食,无从考证,也许是吃不下去,所以被别人美其曰“辟谷”,事实上玄宗哪有功夫修炼啊。这样,一来二去,本来还很硬朗的身体也渐渐垮了,玄宗也开始得病。肃宗一开始还去问安,但不久他也病倒了,就派人代他去问安。肃宗对于前面发生的那些事情,最后可能也有所悔悟,不是他自己良心发现,就是有大臣旁敲侧击,因而肃宗后来十分怨恨李辅国,甚至想杀掉他,可是又怕他手里握的兵权,一直在犹豫之中。这也不新鲜,反正肃宗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所以李辅国自然要对这些事情负责了。可是肃宗自己,就全都对吗?
那一年的端午,隐士李唐见到了肃宗,当时肃宗正抱着自己的小女儿,对李唐说:“我很惦念她,所以抱着她和你说话,请你不要见怪。”李唐回答说:“太上皇思念陛下,大概也和陛下惦念公主是一样的。”就是说,肃宗不去问候玄宗,是连隐士都清楚的。肃宗一听,眼泪又来了,是该去看看,可是这时又怕张皇后,还是不敢到去探视。——这又和张皇后有什么关系?当初李辅国和张皇后共谋把太上皇迁出兴庆宫,所以她也有份。不过,肃宗毕竟还是去了一次,就是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冬至的第二天。然而,两人的未来也正如那萧条的冬天,不知那年的春节有没有再见面,否则这的确是父子二人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宏大的太极宫,早已没了当年的风采——无论是人,还是宫殿: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秋雨梧桐叶落时,这便是“梧桐雨”的由来。历史只截止于此,至于有个道士上天入地去寻找杨贵妃,只怕是小说家言居多了。剑阁闻铃,尚可有人开解,然而梧桐秋雨,满怀伤感又说与谁听?白发苍苍的老人,孤零零的望着沉寂的大殿,无名的悲哀……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67
2/3
‹‹
1
2
3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9 00: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48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