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12-1 13:03 发表
可以告诉你,现在的“打孩子”,还真谈不上什么暴力相向------------- 比如二、三岁的孩子听不懂道理,用筷子,或者手掌拍打一下,这是“暴力相向”?
所以才用了一下引号,早告诉过你,现在的“打孩子”跟以前的定义早就不同了。它只是严厉管教的一个部分,可能是打,也可能是批评,具体方式看具体情况。
前面我不是告诉过你么,“打孩子”要趁早,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太小,讲道理没用,而且用很轻微的手段就可以,轻拍几下,做个意思,就足以留下教训了。这样可以避免孩子长大后,用更激烈的暴力手段去教训孩子。
从你举的例来看,说明思想还停留在以前,一提到打孩子,就自动脑补成打骂教育,棍棒出好人。
主贴的女性打孩子,跟打好有什么关系? 人家只是给孩子留个教训,立个规矩,规矩立好了,才方便用其他的教育手段去配合。要知道,女性极少有严厉对待孩子的,从小到大棍棒教育的母亲就更少了,扮演这个角色的往往是父亲,她们的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呵呵,大忽悠转进水平,这是无敌了。请问什么叫做"打孩子"?我在家里,也经常拍下我闺女,她也笑嘻嘻地过来与我玩儿,请问这是不是打?如果是打,抱歉,你我二人,应该有一个去火星,不要在这里待着了。根据这个打,可以搞个投票,看一下,咱们谁应该去火星了。
二三岁孩子,你即使是用筷子敲打一下,对不起,在我眼中,这种当父母的,应该去学习一下,对待二三岁的孩子,即使是筷子也是有危险性的。当然,你的事情,我管不着,但至少不要把你这种做法当做圭臬,去要求别人。只是我为你家的小闺女掬一捧心酸泪吧。
如果只是拍打,那也要分情况,轻轻拍一下,自然不是打,不过,你这是通过这种方式,给立个规矩?而不是与小孩在一起玩耍?
如果重重的一巴掌,那就是打,二三岁孩子,禁不起你的熊掌,还是轻点好,如果这不是暴力相向,还是投票解决吧。
从你举例子来看,有两种可能性,一是转进胡扯加抬杠,连起码的语文常识都不顾了;二是你真是小学语文不及格,什么是打孩子,什么是暴力相向,都不清楚。
从主贴来看,这就是打骂,就是暴力相向,整个就是啥也不懂,只知道打骂孩子的母亲。不要说什么极少有女性极少有严厉对待孩子的,新闻报道有的是。
张女士却火冒三丈,吵骂小星:“没经过同意,拿就是偷。懂事的孩子都知道花钱买书学习,你就知道玩具。”“从小不学乖,长大了还不飞天?看我不收拾你!”张女士说完,一巴掌打过去,小星脸上立马出现掌形红印。
另外,我对你的打孩子的标准颇为困惑,我这里一个字都没有提到“棍棒出好人”,你就脑补出来这一通,然后给我又扣个帽子,说什么思想停留在过去。真是天可怜见,我反对是打孩子, 是一切形式的打孩子,而不仅仅是棍棒教育。这也就罢了,只是你在后面又说什么棍棒教育了,到底是你认为棍棒教育才是打呢,还是我这么认为?恩想停留停留在过去的,应该不是我吧?怪道这几天空气污染这么严重,原来老天爷也看不惯这般混淆是非了,索性让大家都看不清吧。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5-12-1 13:03 发表
要知道,女性极少有严厉对待孩子的,从小到大棍棒教育的母亲就更少了,扮演这个角色的往往是父亲,她们的打,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PS,大忽悠你不是说我是断章取义吧,![](images/smilies/em01.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