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4-22 01:13 发表
那个心形画三角……难道要推广三角书和三角屏?
因为在那个心形中画最大长方形是横的,所以,在可书写距离内的视野要么是等于这个最大长方形,要么就是在这个最大长方形之内,又因为躺着的树比立着的树舒服,所以还是横向为主。
你的视角数据一直存在问题,我一直存疑,我也找不到原始的出处,所以,如果你知道,请把你的数据出处和获得数据的方法说明,谢谢。否则,请不要以此为依据,反复申明,再说了,所申明的情况是极端理想状况下,并不一定不适合读写状态下的。
还是上面那句话:最关键的问题是,在你可以书写的距离内,视野是竖向为主还是横向为主
竹木简牍存在的时间应该不晚于甲骨文,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册”字,所谓“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不过由于竹木简易腐烂,故而至今未有实物出土。甲骨文内容中绝大多数是占卜刻辞,只有少量记事刻辞,这也说明更多的记事内容可能就在简册之上。
从上而下书写,很可能就受了竹木及甲骨的特性影响——长条或者长块状,竖持易把握刻写,而且初时文字简短,故掌心宽的骨木,竖刻一两行足以记事。
你这段好像太多猜测了吧?竹木为什么不能横着写?我们小学课桌和长椅子上不都刻着横列的文字么?可见竹木材料不是必然导致纵列写法。
家里有套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竖排本自右至左。恕某直言,看起来相当不便。不管这个不便是人体工程学上的,还是阅读习惯上的,我想在没有显著的效率提高的前提下,都应该是普遍的。
在屏幕是竖着放时候(只要屏幕不是太小),短的一边阅读起来更舒服。
to tiger1970:
我没否认过去历史上行从右到左+字从上到下写的问题。但要规避问题,只需改为行从左到右+字从上到下写,而不是非得改为现在的行上到下+字从左到右。
饿爹是数学老师 谁敢拿电子版交作业不XX才怪 再说饿现在电脑用多了有些字都忘了怎么写 小学开始就电子化 估计以后有多少人可能不会写字
未来电子化,完全可以纪录书写笔画状态的(类似于现在用鼠标写)。
to 颖颖 :我更关注的是未来,而不是现在。现在有的,不见得未来就有,现在流行的不见得未来就流行,而我想讨论的是,未来什么形式最流行,而不是现在什么形式最流行。所以,我讨论里面有很多是现在没有的,有很多是现在看起来非常不合理但经过时间的推移会发展成完美的东西的,也有现在看起来完美将来是垃圾的……
至于看影视作品的问题……
字幕怎么搞,英语横着在下面,汉语竖着在左右?
如果字幕在边上不影响看宽屏电影的话,那只能说人的视野之宽只怕已经远远超出我的想象了。
字幕横着放底部就不影响人看电影?占用了太多画面空间了。放左边或右边呢?如果更多看的是字幕,那很好,可以一眼就扫完所有字幕;如果不怎么需要看字幕,因为在边上,恰好可以无视之。
最后,LZ 没用过触控?难道 LZ 用触控屏时还要弄个毛笔在上面划?
不伤屏幕这句简直就是笑话了。现在用的触控屏基本是靠压力感应(有些质量差的屏幕,用力小了根本就写不出来)
屏幕强度则靠材料支持。若是用钝头硬笔或者手指把屏幕划坏了…… 你说的是国产山寨机吧?
另外,现在触控屏用的笔,长度可以做的很短。毛笔要多长?光是一个笔头就差不多1-2厘米。
用完了放哪?这又是个问题,毛笔插在手机里面?
又比如毛笔更适合触控板。触控触控,最主要的触控工具就是人的手指,笔其实只是人手指功能的扩展细化而已。所以触控屏至少应该能够承受人手指和指甲的硬度,如果触控普及,那肯定是能支持塑胶硬笔书写的。
请不要用现在的触控状况来评价其未来。现在普通人触控仍然还没键盘的使用强度,所以问题暴露的不明显。如果达到键盘的使用强度,用手指的话就会发现有很痛苦(一般是热感应,精度不够,而且手指久了会被磨破),用太硬的笔(一般用的是压力感应,现在不管是哪款号称质量上乘,屏幕寿命还是有限的。如果真有那款触屏在接近键盘的使用强度之后还完美无缺,请你推荐,我去买。)
毛笔的好处我楼上说了,提升屏幕寿命,增大笔触自由度(铅笔一笔大小是固定的,毛笔一笔大小可随意,非常方便画画)。现在已经有此类产品出来了,但毛不是散开的,而是聚在一起的。
to lichunhui 恨地无环 :
其他问题,在别处讨论吧,我举例只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我的判断方式,至少不会被“现在大家都习惯了”“英文都是这么写的”“要与国际接轨”之类的问题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