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解读嘉靖本三国演义系列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6-10-9 01:1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99回曹操败走华容道

嘉靖本《三国演义》俗称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未经毛纶父子删改,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接近罗贯中原文的版本,其水平远高于现在的通行本。


      解读嘉靖本三国演义之
          第99回曹操败走华容道


    上一回,罗贯中用对比的手法,分别描述了周瑜和诸葛亮调兵遣将的过程。周瑜给将领的命令是粗线条的,诸葛亮给将领的命令则十分具体细致,由此给读者的印象是诸葛亮神机妙算。在这一回中,两军的将领开始各自实施本军主帅的部署。那么,执行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将领,他们的实际战果是不是就比东吴将领们更好呢?罗贯中同样用对比的手法,告诉读者,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并不比周瑜高明。
    上一回,周瑜预先派出了六队军马,先行过江,进入曹军后方指定地域,准备对曹军实施齐攻。其中太史慈、董袭、潘璋三人进攻曹军东部区域的营寨,不是曹操逃跑的方向,罗贯中没有表它,我们也不去研究它。另外三队军马,分别由甘宁、吕蒙、凌统率领,进攻曹军西部区域的营寨,该方向正是曹操逃跑的方向。周瑜交给他们的任务只是进攻该区域内的曹军营寨,造成曹军的全面混乱,并没有像诸葛亮部置的那样具体细致,更没有告诉他们如何堵截曹操。结果,甘宁、吕蒙、凌统三人不但非常好地完成了周瑜部署的任务,还全部及时出现在曹操逃跑的路上,弄得曹操狼狈不堪,只是由于曹军人众,才没能截住曹操。诸葛亮“神机妙算”的部署,不过就是甘宁、吕蒙、凌统三人都能自动完成的结果罢了。难道刘备手下的将领不如东吴的将领?当然不是。也就是说,既使没有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只要刘备向曹操逃跑的方向上派出将领,他们自然会有办法找到曹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过是蒙世罢了,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以上分析,仅就罗贯中的演义,不可联系真实的历史。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记载很简单。所以,赤壁之战的具体过程,多是罗贯中的虚构,阿鸯也仅是就罗贯中的用意进行分析。

    曹操的两次大笑,引出了赵云、张飞的两支伏兵,给人的感觉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很神奇。上面,阿鸯已经就“神机妙算”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此处再分析一下“神奇”。从曹操不断问路可以看出,曹操对逃跑路线上的地理根本不熟,所以曹操自然无法预料敌人将在何处伏兵。一旦曹操仔细观察周围地形,立即就看出这是伏兵的好地方,说明只要熟悉这一带的地理,就应该想到在此设置伏兵,没有什么神奇可言。诸葛亮长期居于荆州,自然熟悉荆州地理。
    曹操的大笑,在表现曹操败不馁的同时,还是表现了曹操的轻敌。这种轻敌,一直表现到选择华容道上,真是屡教不改。


    本回中,对各方将领在战斗中的表现,罗贯中的描写也是非常用心的,使得他们能与其在演义中的一贯表现,契合得天衣无缝。
    赤壁之战之战一开始,张辽最先赶到曹操身边,表现出张辽良好的“球场位置感”。其次是徐晃,在曹操危急时刻,及时赶到。随后是张郃。此三人,正是曹操最得力的三员大将,而且是有独立指挥战役能力的大将,不是一勇匹夫。一员优秀的将领,通常都有一种直觉,能够准确、迅速地判断战场形势,及时地赶到关键位置,就像一名优秀球员,总是在球位上。
    甘宁,罗贯中一直把他作为一名非常有智略的将领来描写,历史上,甘宁也确实就是这样的将领。可惜,东吴没有给其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最后屈死在战场上。死后,“群鸦数百,以绕其尸。”是为甘宁鸣不平。本回中,甘宁的斩马延、张顗,也充分表现了甘宁的智慧,具体可见与毛本的对比分析中。这也是赤壁之战中,唯一的一次斩将。
    赵云,令现在的许多粉丝为之发狂,但在罗贯中的笔下,却隐含着令粉丝不爽的另一层。在曹操败逃的过程中,只有赵云主动放弃了追击,为什么?演义中交待的很清楚,“子龙寻思:‘归师勿掩,穷寇勿追。’因此不来追赶。”赵云为什么要这样“寻思”?这是“徐晃、张郃双攻赵云”的成果。非常巧合,在后来汉中之战,赵云救黄忠时,有“徐晃、张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罗贯中为何非要如此前后照应?就是要让读者深思这看似矛盾的原因。当然,仔细分析将会对赵云相当不利,阿鸯这里暂不分析,待到汉中之战时再说。如果读者有兴趣,不妨自己仔细读读赵云救黄忠的前后过程。
    焦触、张南、马延、张顗四将,至此全部一命归西,虽然死的有些冤枉,但结果却出奇的一致:都是被对手一招毙命。就是这四将,曾经围攻长阪坡上的赵云,“赵云力战四将,杀透重围。”赵云没能搞定四将联手。能说罗贯中不是别有用心吗。有人说,罗贯中这样写,有损赵云的完美形象,是败笔。现实中没有完人,如果文艺作品中非要创造出完人来,那才是败笔。“高大泉”是共产党极左流毒的产物。
    张飞,又一次大喝,又像长阪桥上一样,“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落。”曹军将士又一次像当年在长阪桥前一样,早已疲惫不堪了。不是张飞的武艺好,是张飞的运气好,总能赶着曹军最疲惫的时候。




附嘉靖本三国演义和通行本的差异,并品评优劣。

嘉靖本三国演义:
       有赋曰:
        汉朝欲灭,曹操独雄。领大兵初临塞北,列战舰以图
    江东。力似峨峨之泰山,势如浩浩之穹窿。剑佩交加,尽
    参随于玉帐;兜鍪错杂,皆显耀于艨艟。时也!天气严寒,
    江声吼冻。夜月上而星斗昏,东风起兮天地动。展黄盖之
    神威,助周郎之妙用。流光闪烁,涌一派沧浪之波;烈焰
    飞腾,扫百万貔貅之众。俄尔,巽二施威,孟婆震怒,祝
    融发雷霆之声,荧惑荡乾坤之步。波底鱼龙,云间乌兔,
    愁诲竭而江枯,总魂惊而魄惧。帆樯森耸,皆为风内之灰;
    士卒狰狞,已绝阳关之路。忽见将冲红焰,军突黑烟,周
    泰捻衠钢之槊,韩当挽雕弓之弦,蒋钦捐躯而挫锐,陈武
    舍命而争先。公瑾周郎,谈笑独挥其麈尾;德谋程普,往
    来尽仗乎龙泉。乃有徐盛辅合于丁奉,吕蒙协助于甘宁。
    凌统提兵,杀散山前之阵;潘璋纵火,焚烧岸上之营。太
    史慈断蕲、黄之要道,董元伐劫江、汉之途程。吴侯驾船
    为后应,陆逊驱骑而前征。恍若密布天罗,深埋地网。乘
    马者莫可加鞭,驾船者安能荡桨?风送火势,焰飞千丈之
    光;火趁风威,声撼半天之响。焦
·481·
    头烂额以浮沉,粉骨碎身而偃仰。嗟吁嚱!遍野横尸,满
    江翻血。闻鬼哭而神号,似天崩而地裂。孔明回还夏口兮,
    风正狂;孟德败走华容兮,火未灭。数既难逃,天已剖决。
    鼎分三国之山河,名播一时之豪杰。
宋贤有诗曰:
        浩浩长江风浪生,当年赤壁夜交兵。
        负忠若不因黄盖,妙计何曾识孔明?
        战舰艨艟乘烈焰,征驺铁甲陷连营。
        二桥稳坐东吴地,留得周郎万古名。
又诗曰:
        漫夸黄盖施猛火,须仗诸葛夏口风。
        况是周郎谋太毒,盈江战舰一时空!
胡曾先生《咏史》诗曰:
        烈焰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用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罗本中关于赤壁鏖战的赋、诗,毛纶父子尽皆删除,仅留下面一首: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郎曾此破曹公。
然后又增加下面一首:
        又有一绝云:
            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
            南士无心迎魏武,东风有意便周郎。



嘉靖本三国演义:
        引军混战,冲条走路。背后又有一枝曹军赶来,因此
    吕蒙、凌统恋住厮杀,被张辽、徐晃保曹操去了。操望南
    走,见一队马军屯在山坡前。
毛本改为:
        彼此混战一场,夺路望北而走。忽见一队军马,屯在
    山坡前。
吕蒙、凌统既已发现曹操,就不会轻易放弃,一定会拼命追赶。罗本解释了吕蒙、凌统没有追赶的原因。毛本中,吕蒙、凌统没有追赶曹操,变得不可理喻。


嘉靖本三国演义:
        一彪军出。马延问之,那员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
    兴霸也!”言未毕,一刀斩延于马下。
毛本改为:
        一彪军出。为首一将,大呼曰:“吾乃东吴甘兴霸
    也!”马延正欲交锋,早被甘宁一刀斩于马下;
甘宁用的是曹军旗号,所以有罗本中“马延问之”,甘宁自报名号和砍杀马延是同时进行的,属于偷袭,表现的是甘宁的智慧。后面杀张顗时大喝一声,导致张顗措手不及,表现的也是甘宁的智慧。曹军大败,张顗已是惊弓之鸟;主将马延被杀,身为马延副将的张顗更是心慌意乱,甘宁此时一声大喝,张顗怕不是心胆俱裂。焦触、张南、马延、张顗都是袁军名将,曾经围攻长阪坡上的赵云,“赵云力战四将,杀透重围。”四将联手,赵云都搞不定,说明四人还是有两下子的,结果死的都挺冤枉。


嘉靖本三国演义:
        后军飞报曹操,说二将皆被甘宁斩之。操不敢望南夷
    陵走,拔回马望西便走。
毛本改为:
        后军飞报曹操。操此时指望合淝有兵救应;不想孙权
    在合淝路口,望见江中火光,知是我军得胜,便教陆逊举
    火为号,太史慈见了,与陆逊合兵一处,冲杀将来。操只
    得望彝陵而走。
毛纶父子真能胡说八道。在上一回周瑜调兵遣将时,书中已经交待的很明白了,甘宁、太史慈路最远,方向又正好相反。曹操一路西逃,遇到了甘宁,太史慈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赶到这里。合淝与乌林有数百里之遥,“操此时指望合淝有兵救应”,曹操若不是白痴,毛纶父子就一定是白痴。当初周瑜派遣太史慈时,防止的是合淝救军接应逃往合淝方向的败兵。


嘉靖本三国演义:
        数内有荆州降将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
毛本改为:
        左右曰:“此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
罗本中,“荆州降将”明说的是荆州人熟悉荆州本土地理,引申的是诸葛亮是荆州人,熟悉荆州地理是应该的,既然熟悉地理,知道在那里伏兵也不足为奇。


嘉靖本三国演义:
        众军皆叫:“赵子龙在此等候多时!”
毛本改为:
        大叫:“我赵子龙奉军师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


嘉靖本三国演义:
        子龙寻思:“归师勿掩,穷寇勿追。”因此不来追赶,
毛本改为:
        子龙不来追赶,
毛本中,赵云轻易放过曹操,不去追赶,让人感觉不可理喻。“归师勿掩,穷寇勿追。”这是孙子兵法上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堵截归师和追赶没有退路的敌人,会导致敌人拼命的。民谚说:“横的怕不要命的。”兵法说:“千人敢死,万人莫敌。”赵云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这是“徐晃、张郃双攻赵云”的成果。非常巧合,在后来汉中之战,赵云救黄忠时,有“徐晃、张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罗贯中如此前后照应,就是要让读者深思这看似矛盾的原因。


嘉靖本三国演义:
        冒雨而行,行不到两个时辰,身上无一寸干衣。辰时
    已后,雨止风息,诸军皆有饥色。
毛本改为:
        冒雨而行,诸军皆有饥色。
罗本中,明确了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白天。毛本中,一直没有明确何时雨停。


嘉靖本三国演义:
        操令军士往村落中掳掠粮食,寻觅火种。去不多时,
    又听得山后火起,军士皆回,寻得些小粮米,操教载在马
    上而行。后军赶到,操心正慌,原来却是本部下军兵,为
    首将李典、许褚,保护得众谋士百余骑赶到。操大喜,令
    军马且行,
毛本改为:
        操令军士往村落中劫掠粮食,寻觅火种。方欲造饭,
    后面一军赶到。操心甚慌。原来却是李典、许褚保护着众
    谋士来到,操大喜,令军马且行,
罗本中,明确了为什么没有立即造饭的原因,“山后火起”,使得曹军认为追兵已近,不得不赶紧继续逃命。
    毛本中,曹军不立即造饭没有道理。而且“方欲造饭”与“令军马且行”也是矛盾的。



  以上为气概文鸯之管见,欢迎斧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6-10-9 01: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绯甄茗 的帖子

好是好,就是操作起来太麻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6-10-14 23: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100回关云长义释曹操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0
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关云长义释曹操


  曹操当日引军走华容道。此时人皆饿倒,马尽走乏。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着伤者强勉而走。衣甲湿透,个个不全;军器旗旛,纷纷不整。大半皆是夷陵道上被赶得慌,只骑得刬马,鞍辔衣服,尽皆抛弃。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何可胜言。望前面而行,不到十里,军马不进。操问为何,回报曰:“前面是山僻小路,早晨下雨,坑堑内积水不流,泥陷马蹄,不能前进。”操大怒曰:“军旅之道,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传下号令,教老弱中伤军士,在后慢行,强壮者担土束柴,搬草运芦.填塞道路,务要即时行动,如违令者斩之。多半下马,就路旁砍伐竹木,于路填塞。操恐后军来赶,令张辽、许褚、徐晃引百骑执刀在手,但迟慢者斩之。此时军已饿乏,众皆倒地。操喝令人马践踏而行,死者不可胜数。号哭之声,于路不绝。操怒曰:“死生有命,何哭之?如有再哭者,立斩之!”华容道上三停人马,一停落后,一停填了坑堑,一停跟随曹操。过险峻,路稍平妥。操回顾,止有三百余骑随后,并无衣甲袍铠整齐者。操催行动,众将曰:“马尽乏矣,只好少歇。”操曰:“赶到荆州将息未迟。”又行不到数里,操在马上加鞭大笑。众将问:“丞相笑者何故?”操曰:“人皆言诸葛亮、周瑜足智多谋,吾笑其无能为也。今此一败,吾自是欺敌之过。若使此处伏一旅之师,吾等皆束手受缚矣。”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列,当中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皆
·486·
不能言。操在人丛中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乏矣,战则必死!”程昱曰:“某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人有患难,必须救之,仁义播于天下。况丞相旧日有恩在彼处,何不亲自告之,必脱此难矣。”操从其说,即时纵马向前,欠身与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侯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言为重。”云长答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某曾解白马之危以报之。今日奉命,岂敢为私乎?”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古之人,大丈夫处世必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者乎?”云长闻之,低首良久不语。(昔日,春秋之时,郑国有一贤大夫,名子濯孺子,深精弓矢之艺。郑使子濯孺子领兵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迎之。郑兵大败,卫使庾公之斯追之。从者曰:“卫兵至近,大夫可以用箭射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追兵近,吾必死矣!”乘车而走。卫兵赶上,子濯孺子问曰:“追我者谁也?”左右曰:“卫将庾公之斯也”子濯孺子曰:“吾生矣!”左右曰:“庾公之斯乃是卫国第一善射者,又与大夫无故旧之亲,何言其生也?”子濯孺子曰:“虽与我无亲,他曾于尹公之他处学艺来。尹公之他却是我的徒弟。尹公之他是个正直之人,其朋友必是正人也。我故知其人必不肯加害于我,故言我生也。”左右未信。忽果庾公之斯追至,大叫曰:“夫子何不持弓矢乎?”子濯孺子答曰:“今日吾臂疼,不可以执弓也。”庾公之斯曰:“我昔日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艺反害于夫子。虽然如此,今日之事乃君之事,我不敢废之。”遂抽矢去其箭头,发四矢而回焉。于是子濯孺子得命而还郑。天下称义。出《孟子》。)当时曹操引这件事。说犹未了,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云长思起五关斩将放他之恩,如何不动心?于是把马头勒回,与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操见云长勒回马,便乘空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前面众将已自护送操过去了。云长大喝一
·487·
声,众皆下马,拜哭于地。云长不忍杀之。正犹豫中,张辽纵马至。云长见了,亦动故旧之心,长叹一声,并皆放之。后来史官有诗曰: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日月,名誉震乾坤。
    忠勇高三国,神谋陷七屯。至今千古下,军旅拜英魂。
又诗曰:
    曹公兵败走华容,正与云长狭路逢。
    盖为当初恩义重,故开金锁放蛟龙。
  曹操既脱华容之难,行至谷口,顾所跟随军兵,止有二十七骑。比及天晚,已近南郡,火把齐明,一簇人马拦路,操曰:“吾命休矣!”只见一群哨马冲到,方认得是曹仁军马。操才安心。曹仁接着言道:“虽知兵败,不敢远离,故此附近迎接。”操曰:“几与汝不相见也!”接入南郡。随后张辽也到,言云长之德。陆续败兵皆随首将归南郡。操点将校,中伤者极多,操令将息。坐至半夜,仰天大恸。众将曰:“丞相于虎窟龙潭中逃难之时,全无惧怯;今已到城中,人已得食,马已得料,整顿军马,再去复仇,何故痛哭?”操曰:“孤哭郭奉孝耳。”众将曰:“郭嘉已丧久矣,此哭何意?”操曰:“若郭奉孝在,不使孤有此大失矣!”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皆默然。史官有诗曰:
    纬地经天实可夸,少年才学冠中华。
    曹公深识真梁栋,兵败犹然想郭嘉。(此时深赞郭嘉之才,可惜先亡,以致操深思痛哭于中夜)
  次日天晚,曹操唤曹仁曰:“吾今暂回许都,收拾军马,必来复仇。汝可保全南郡,坚壁休出。若攻打至急,吾有一计,密留在此,非急休开;开则依计用之,百发百中,使东吴不敢正视南郡。”曹仁等亲密受之。“将军马尽拨与汝,所有荆州原降文武,吾
·488·
尽带回许都升用。”仁曰:“合淝、襄阳,谁可守之?”操曰:“荆州是汝领之;襄阳吾已拨夏侯惇守之;合淝最为紧要之地,吾令张辽为主将,乐进、李典为副将,保守此地。但有缓急,飞报将来。”曹操分拔已定,遂上马引七百余骑,连夜奔许昌而去。曹仁乃遣曹洪据守夷陵,为南郡之势,以防周瑜。
  却说关云长引五百校刀手,回见玄德。此时诸军皆得马匹、器械钱粮,已回夏口,精神百倍。云长不获一人一骑,尽皆放了,空回见玄德。孔明正在厅上作贺,忽报云长至。孔明忙离座席,执杯相迎曰:“且喜将军立此盖世之功,与普天下除其大害,合宜远接庆贺!”云长默然。孔明曰:“将军莫非因吾等不曾远接?”回顾左右曰:“汝等缘何不先报复?”云长曰:“关某特来请死。”孔明曰:“莫非曹操不曾投华容道上来也?”云长曰:“是从那里来。关某无能,因此走透。”孔明曰:“拿得甚将士来?”云长曰:“皆不曾拿的。”孔明曰:“此是云长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昔日斩丁么,封雍齿,所以正军法也。王法乃国家之典刑,岂容人情哉!既已责下令状,罪不能免,推出斩之,以正军法!”云长性命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489·


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望前面而行,不到十里,军马不进。
毛本改为:
    操见前军停马不进,
“不到十里”和后面“又行不到数里”对应,说明整个华容道都是非常难行的,曹操若是了解地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走华容道。走大路,既使遇到伏兵,由于地面宽阔,也能做到四散奔逃。

    操曰:“人皆言诸葛亮、周瑜足智多谋,吾笑其无能
  为也。今此一败,吾自是欺敌之过。……”
毛本改为:
    操曰:“人皆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以吾观之,
  到底是无能之辈。……”
罗本中,曹操已经开始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云长闻之,低首良久不语。当时曹操引这件事。说犹
  未了,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
  云长思起五关斩将放他之恩,如何不动心?
毛本改为:
    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
  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
  泪,一发心中不忍。
“云长闻之,低首良久不语。”表现出关羽的矛盾和犹豫。

    后来史官有诗曰:
      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日月,名誉震乾坤。
      忠勇高三国,神谋陷七屯。至今千古下,军旅拜英魂。
毛本删除。

    又诗曰:
      曹公兵败走华容,正与云长狭路逢。
      盖为当初恩义重,故开金锁放蛟龙。
毛本改为:
    后人有诗曰:
      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一簇人马拦路,操曰:“吾命休矣!”
毛本改为:
    一簇人马拦路。操大惊曰:“吾命休矣!”
此时的曹操已是疲惫加沮丧到了极点,毫无表情的一声:“吾命休矣!”,是彻底绝望的流露。人到了心如死灰的境地,也就没有了恐惧。如果曹操此时还能“大惊”,说明曹操还没有彻底绝望。毛纶父子非但不懂政治、军事,其平淡的一生,也使其无法理解人性。

    陆续败兵皆随首将归南郡。操点将校,中伤者极多,
毛本改为:
    操点将校,中伤者极多,
古代战争,由于冷兵器的特性,使得大规模的围歼很难做到,多是击溃战。

    坐至半夜,仰天大恸。众将曰:“丞相……何故痛
  哭?”操曰:“孤哭郭奉孝耳。”众将曰:“郭嘉已丧久
  矣,此哭何意?”操曰:“若郭奉孝在,不使孤有此大失
  矣!”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
  孝!”众皆默然。
毛本改为:
    曹仁置酒与操解闷。众谋士俱在座。操忽仰天大恸。
  众谋士曰:“丞相……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
  耳!若奉孝在,决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众谋士皆默
  然自惭。
毛纶父子什么世面都没见过,只见过没大脑的蠢汉靠喝酒解闷。有身份地位的人,有思想头脑的人,有事业抱负的人,绝不会用酒精麻醉来排谴忧思。只有颓废无能的人才会借酒浇愁。
  曹操及众谋士连续奔逃一夜一日,饱受饥饿与寒冷的折磨,急需的是休息,曹仁不会在此时安排酒宴,只能安排他们立即休息,其中包括安排曹操休息。曹操“坐至半夜”,是因为思绪难以平静,睡不着觉。
  曹操为什么突然痛哭郭嘉?按毛纶父子的解释,曹操哭郭嘉,目的是羞愧众谋士。为了圆自己的解释,毛纶父子对罗贯中的原文进行了篡改,将原文中的“众将”篡改成“众谋士”,将“众皆默然”篡改成“众谋士皆默然自惭”。那么,阿鸯不禁要问,曹操为什么要羞惭众谋士?是众谋士没有尽责吗?显然说不通,程昱曾反复提醒过曹操,甚至逃过关羽的最后一截,也全赖程昱的主意。曹操是想推卸责任吗?那就应该像诸葛亮那样,杀马谡、贬李严,弄俩替死鬼出来,责任岂不推得更干净!毛纶父子的解释和篡改,逻辑上明显不通。
  曹操疲劳已极,却“坐至半夜”而不肯入睡,肯定是在检讨赤壁之战的失利。失败并不可怕,孤独才是最痛苦的,无处倾诉的曹操想起了“唯奉孝最能知孤意”。郭嘉的本事不仅在于能够料事如神,更在于能使曹操接受自己的建议。贾诩、程昱、荀攸、刘晔都能够做到料事如神,但他们都不能像郭嘉那样,在曹操面前那样随意和没有顾忌。
  “众将曰:‘郭嘉已丧久矣,此哭何意?’”这不是一句可有可无的话,是罗贯中点睛的关键。点出在很久以前,也就是郭嘉还在的那个时期,是一个曹操“体任自然”,部下可以随意进言献策的环境。曹操的痛哭和对郭嘉的怀念,是对现在的检讨和对过去的怀念。现在由于曹操日益位高权重,逐渐丧失了“体任自然”的作风,使得部下再不能像过去那样,可以在曹操面前那样随意和亲近,不得不时刻表现得诚惶诚恐,大拍丞相的马屁,甚至在华容道上还不忘说:“丞相妙策,人不可及。”正是这种万马齐喑的氛围,使曹操的事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众皆默然”,众人明白了曹操的用意,他们也怀念过去那无间的时光,可是他们现在又能说什么呢,他们只能等待他们过去的主公重新回来。在后来西征马超时,我们可以看到,“体任自然”的曹操终于又回来了。曹操在失败后,终于从造神的泥沼中走了出来;诸葛亮却拼命地向造神的泥沼中走去,且至死不悟。更可悲的是,现在许多读者,却仍然向那陷在泥沼中的神像顶礼膜拜。

    史官有诗曰:
      纬地经天实可夸,少年才学冠中华。
      曹公深识真梁栋,兵败犹然想郭嘉。
毛本删除。

    次日天晚,曹操唤曹仁曰:“吾今暂回许都,收拾军
  马,必来复仇。汝可保全南郡,坚壁休出。若攻打至急,
  吾有一计,密留在此,非急休开;开则依计用之,百发百
  中,使东吴不敢正视南郡。”曹仁等亲密受之。“将军马
  尽拨与汝,所有荆州原降文武,吾尽带回许都升用。”
毛本改为:
    次日,操唤曹仁曰:“吾今暂回许都,收拾军马,必
  来报仇。汝可保全南郡。吾有一计,密留在此,非急休开,
  急则开之。依计而行,使东吴不敢正视南郡。”
毛纶父子不能理解曹操为什么“天晚”还要走,故删之。

    曹操分拔已定,遂上马引七百余骑,连夜奔许昌而去。
  曹仁乃遣曹洪据守夷陵,为南郡之势,以防周瑜。
毛本改为:
    操分拨已定,遂上马引众奔回许昌。荆州原降文武各
  官,依旧带回许昌调用。曹仁自遣曹洪据守彝陵、南郡,
  以防周瑜。
同上,毛纶父子不能理解曹操为什么要“连夜”赶回许昌,为什么只带“七百余骑”,而不带大军返回,故删之。
  前方打了大败仗,后方就可能出现政局动荡,所以,曹操急着赶回去。曹操夜里才回到南郡,又因思绪难平,一夜未睡,只能第二天白天睡觉休息,到“次日天晚”才恢复过来。

    孔明正在厅上作贺,忽报云长至。
毛纶父子:
    孔明正与玄德作贺,忽报云长至。
诸葛亮认为打败曹操一切都是出于自己的安排,未必是为刘备作贺。

    孔明曰:“此是云长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昔
  日斩丁么,封雍齿,所以正军法也。王法乃国家之典刑,
  岂容人情哉!既已责下令状,罪不能免,推出斩之,以正
  军法!”
毛本改为:
    孔明曰:“此是云长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但
  既有军令状在此,不得不按军法。”遂叱武士推出斩之。
毛纶父子可能感觉把关羽和丁公、雍齿等人并列不妥,故删之。丁公、雍齿俩人是秦末楚、汉战争期间两个反复无常的人,诸葛亮将关羽与这两个人相比,其用心就在于要侮辱关羽。



  诸葛亮的智算华容道,可以说对曹操的心理状态把握的还是非常准的。可惜的是,诸葛亮的智慧再一次没有用到正经地方上。因为诸葛亮、刘备,包括程昱,甚至是曹操,都知道关羽必会网开一面。所以,不论诸葛亮算的准与不准,曹操都会安全地返回南郡,除了能让诸葛亮在侮辱关羽时得到一把快感外,实在没有任何用处。
  再看关羽空手返回时,诸葛亮那副小人得志、恣意纵情的神态,简直令人作呕。诸葛亮为什么要如此作践关羽?因为关羽是刘备集团中威望最高的将领,这让诸葛亮感到十分不爽。凡是威望、能力、地位中,只要有一样能和诸葛亮相比的,诸葛亮必欲将之踩在脚下而后快,在演义中,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有人会问,历史上的诸葛亮是这样的吗?翻开《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这些人被杀、被贬的背后,无不闪现着诸葛亮的身影。一个集团,在这样短的时期内,有这么多的能臣、智士倒在内斗当中,而背后主使却都出自一人,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如果他们当中只有一人或两人倒在了诸葛亮的手里,那么问题有可能出在他们自己身上;这么多人都倒在诸葛亮的手里,那么问题一定是出在诸葛亮身上。这个道理和诸葛亮五次北伐(演义中的六出祁山)是一样的,一次的失败可能是某种偶然因素导致的,如果全部都失败了,就一定有其必然的因素,其所犯的一定是根本性的、策略性的、战略性的错误。


  关羽放曹操,也许在今天某些人的眼里是轻重不分,甚至有些很傻;但在古人的眼里,关羽却是义薄云天。因为关羽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报答别人曾经给与自己的。那些不赞成关羽放曹操的人,多数都是受了统治者说教的毒化和奴化,在统治者的说教中,所有人的生命都是属于统治者的,他们的生命只能献给他们的主子,就像猪和狗一样,丧失了人性。在那红、白惨杀的年代里,亲人、恩人都大不过红、白之分,情不再有,义不复存,这样建立起来的社会,必然是道德沦丧。


  “锦囊妙计”一直是诸葛亮的专利,它最大的害处就是使执行者变成了土木偶人,“专智”的结果就是摒弃众智。曹操一贯的宗旨是“吾任天下之智力”,这回为什么也玩了一把“锦囊妙计”?赤壁之战,曹操惨败,可是曹操输的很不服气。曹操认为不是自己智不如人,而是自己太轻敌了。为了证明自己智力并不比敌人差,曹操这才玩了回“锦囊妙计”。罗贯中这样设计情节,也在暗示诸葛亮好玩“锦囊妙计”的用心;同时也再说,所谓的“锦囊妙计”,不只诸葛亮会玩,只不过曹操不希玩罢了。


  关于曹操哭郭嘉的用意,阿鸯在前面对比罗本与毛本的差异中,已经分析过了,此处不再赘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无隙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48
编号 40237
注册 2005-6-4


发表于 2006-10-16 11: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文鸯老兄..我对你对张合气力不加的解释不满意哦...
气力不加其实也可以解释为赵云攻击速度频率够快..我以前在学校和一个体育老师打乒乓(那老师以快球为基础的)..而在他的快速进攻下..我只和他打了2~3局,估算时间的话也就20多分钟左右.手臂就被打的很累很酸...这也可以算是力怯...但是并不是力量不行而是速度跟不上的原因..所以有时候绝对的速度也是可以成为绝对的力量的...
如果老兄不信的话.你也可以去试下拿拖把连续的穿刺..你可以多久手才会酸掉...而且就算赵云张合等人不是力将..但是他们的力量还是很可观的...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赵云或马超可以速败张合.而张飞不行..许储为什么和马超打要夹断武器和他进行肉博...张飞和马超打到最后要射暗器一样的道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我不是迭戈
(狼子★迭戈)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40
帖子 3497
编号 23525
注册 2004-11-10
来自 ★阿根廷★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0-16 20: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Yahoo!
楼主辛苦了,加油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0-22 10: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acceehi 于 2006-10-6 22:05 发表
不可否定毛宗纲父子的整理修订之功,经过毛氏父子的修订,回目变得对仗,一些人物性格更趋合理,之所以现在市面上都是毛本,正说明了毛本艺术性上优于其它版本,至于嘉靖本的重要意义,主要是对于小说研究者而言 ...

毛本文辞简练,易读,人物形象片面化;易于普及是肯定的,艺术价值比罗本差很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0-22 10: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0-6 22:15 发表

非常同意公主的见解,毛宗纲父子占叭??Σ豢擅唬?绕涫瞧湟谰莨疟局?挡灰?认惺又??
嘉靖本是否原始古本也有待商榷。

罗本不是原本,只是接近原本,甚至,这个阿鸯哥哥在分析中已经说过。阿鸯哥哥的很多观点都是不断完善的。之所以每回前言不改,南飞以为一是嫌麻烦,二是磊落。

至于毛本所依古本,只能说相对于毛氏父子所处时代流行的俗本,要古一点。而且毛纶这个托古本大肆篡改的特点,恐怕和他师承金圣叹有点关系。

[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6-10-22 10:3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霜辰月
(秋之风)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9
编号 52089
注册 2005-10-30
来自 著名风景区——广胜寺
家族 瓦岗寨


发表于 2006-10-22 18: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这是两本不同的小说,毛氏本已加入了毛自己的思想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6-11-2 00: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第101回周瑜南郡战曹仁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1
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十一

            周瑜南郡战曹仁

  却说孔明欲斩云长,玄德乃告之曰:“昔吾弟兄三人结义之时,誓同生死;今日兄弟犯法,固当死罪,奈何违却前盟。望权记过,后将功赎之。”众皆哀告,孔明方才饶了。
  却说周瑜收功点将,各各类功申报吴侯。所得降卒,尽行发付渡江。赏劳了毕,遂进兵攻取南郡(即江陵也)。前队临江下了寨,后分五营,周瑜居中。瑜与鲁肃、程普共议玄德之事。军士报复:“刘玄德使孙乾来与都督作贺。”瑜命请入。乾施礼毕,言:“主公特命乾再拜都督大德,辄有薄礼上献。”瑜问曰:“玄德在何处?”乾答曰:“见移兵屯油江口。”(今时江陵管下公安县是也。)瑜惊曰:“有孔明否?”乾曰:“敢有在彼。”瑜曰:“足下先回,某亲来相谢也。”瑜纳了礼物,孙乾先回。肃问瑜曰:“却才都督为何失惊?”瑜曰:“刘备屯兵油江口,必有取南郡之意。我等费了许多军马,用了许多钱粮,害了许多生灵,眼觑南郡反手可得;彼等心怀不仁,要就见成,须放着周瑜不死!”肃曰:“当何策退之?”瑜曰:“我自去和他说话。若应允得,便罢;如不应允,未及他取南郡,先结果了刘备!”肃曰:“某愿同往。”周瑜、鲁肃引三千轻骑,径投油江口来。
  却说孙乾回见玄德,说周瑜亲来相谢。玄德乃问孔明曰:“来意若何?”孔明笑曰:“那里为这些薄礼肯来相谢。止为南郡而来。”玄德曰:“若提兵来,若何?”孔明曰:“他来便可如此如此应答。”玄德已知会了。孔明于油江口摆开战船,岸上就列许多军马。人报周瑜引兵到来。孔明使赵云领数骑来接。瑜见军势雄
·490·
壮,心甚不安。行至营门外,玄德、孔明接着,请到帐中。各叙礼毕,两边对坐。玄德举酒频以美言致谢鏖兵之事。酒至数巡,瑜曰:“玄德公移兵在此,莫非有取南郡之意否?”玄德曰:“闻知足下欲取南郡,故来相助。若都督不取,备必取之。”瑜笑曰:“吾东吴久欲吞并汉江,今南郡已在掌中,如何不取?”玄德曰:“胜负不可预定。自古云:‘欺敌者亡。’又俗语云:‘事无必取。’曹操北归,令曹仁守南郡等处,必有奇计。更兼曹仁勇不可当,但恐都督不能取耳。”瑜曰:“待吾取不得南郡,从公取之。”玄德曰:“子敬、孔明在此为证,都督却休反悔。”瑜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何悔之有!”孔明曰:“都督此言极是公论。古人云:‘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先尽东吴去取;若不下,主公取之是也,有何不可哉!”周瑜相辞。
  玄德送瑜上马而去,回问孔明曰:“却才先生教备如此回答,虽一时间说了,展转寻思,于理未然。刘备孤穷一身,四海无置足之地,若得南郡,权且容身。不争先教周瑜取去了,城池已属东吴矣,却如何得住?”孔明大笑曰:“当初亮劝主公取荆州,主公不听,今日却想耶?”玄德曰:“事已至此,无可奈何。”孔明曰:“不须主公忧虑。尽着周瑜去厮杀,早晚教主公在南郡城中高坐。”玄德问曰:“良计安在?”孔明曰:“只须如此如此。”玄德大喜,只理会在江口屯扎,按兵不动。
  却说周瑜和鲁肃回寨,肃曰:“都督如何也许玄德取城?”瑜曰:“吾弹指可得南郡,落的虚做人情。”随问帐下将士曰:“谁敢先取南郡?”一人应声而出,乃蒋钦也,躬身上帐曰:“某愿取。”瑜曰:“汝为先锋,可使徐盛、丁奉为副将,拨五千精锐军马,首先渡江。吾随后以为应兵。”蒋钦领兵去了。
  却说曹仁在南郡,先分付曹洪守夷陵以为犄角之势,深沟高
·491·
垒而不出战。人报吴兵已渡汉江,必须迎之。仁曰:“坚守勿战为上。”骁将牛金奋然而进曰:“吴兵临城而不出战,是怯也。况吾兵新败,若不重扶锐气,军皆堕也。愿借五百军士,某当决一死战!”仁从之,令牛金出马,与丁奉更不答话。约战四五合,丁奉败走,牛金引五百军士追赶入阵。奉指挥五千军一裹,围牛金于阵中,左右冲突,不能得出。曹仁在城上望见牛金困于垓心,慌教左右备马。长史陈矫谏曰:“丞相以重任托付将军,牛金不听约束,妄自出战,以致如此。假使便弃此数百人,何苦将军轻出而救乎?”仁曰:“不然。牛金一失,则南郡不可保也。”遂披甲上马,引麾下壮士数百骑出城。陈矫于城上助喊擂鼓。曹仁领兵离吴兵百余步,逼于一沟之上。陈矫欲教曹仁只就那里住扎,遥与牛金为势。只见曹仁大呼一声,骤马就飞过浅沟。众皆奋力而过。仁独当先,挥刀杀过吴阵。徐盛迎之,不能当抵。曹仁杀到垓心,救出牛金。仁回顾尚有数十骑在阵不能得出,遂复回突入重围,所到之处莫敢拦阻,又救出这一彪军马。正遇蒋钦拦路,仁奋力冲散。牛金助威,仁弟曹纯亦引兵出,混杀一阵,吴军大败。曹仁得胜,缓缓而回。陈矫等迎门接着,举杯称贺:“将军真天神也!”
  却说蒋钦兵败,折军数多,回见周瑜。瑜大怒,欲斩之,众将告免。瑜即点兵要与曹仁决战,甘宁出曰:“都督未可造次。今曹仁令曹洪据守夷陵,为犄角之势;某愿乞精兵三千,径取夷陵,都督然后可取南郡也。”瑜服其论,先教甘宁领三千兵,攻打夷陵。早有细作渡江报知曹仁,仁慌与陈矫商议。矫曰:“将军若不救夷陵,则南郡必有失也。”仁从之,遂令曹纯并骑将牛金,暗地领兵三千救曹洪。纯乃先使人报知曹洪,令洪在前诱敌,“吾当断后”。
·492·
  却说甘宁引兵至夷陵,洪出与甘宁交锋。战有二十余合,洪败走,宁夺了夷陵。至黄昏时,曹纯、牛金兵到,两下相合,围了夷陵。探马飞报周瑜,备说甘宁困于夷陵城中。瑜大惊,程普曰:“可急分兵救之。”瑜曰:“此处正当冲要之地,若分兵去救,倘曹仁引兵袭来,两下皆误。”吕蒙突然而出曰:“甘兴霸乃江东股肱之臣也,若不救之,何以使人哉?”瑜曰:“吾欲自往救之。留何人当此大任?”吕蒙曰:“留凌公续当之。蒙以为前驱,都督断后,不须十日,必和凯歌。”瑜曰:“未知凌公续敢当此任乎?”凌统曰:“若十日为期,可当之;十日之外,不称其职矣。”瑜大喜,留兵万余付与凌统,即日起兵投夷陵来。蒙对瑜曰:“夷陵南僻小路,取南郡极便。只是山路隘险,可差五百小军去小路上斫倒柴薪,断绝此处。敌军若走,可得其马;如胜则连夜尽兵,便袭南郡,一鼓而可得也。”瑜从之,问谁可突围而入以救甘宁。周泰出曰:“某愿往。”即时绰刀上马,直杀入曹军之中,径到城下。甘宁望见周泰至,自出城迎之。共说都督自提兵至。宁传令,教军士严装饱食,来日内应。
  却说曹洪、曹纯、牛金共议甘宁之事,洪曰:“即目周瑜兵至,怎生迎敌?”牛金曰:“先使人报南郡,然后某为先锋迎之。”洪遣人报曹仁。次日,吴兵至,鼓声大震,曹兵迎之。比及交锋,甘宁、周泰分两路杀出,曹兵大乱,吴兵四下掩杀。曹洪、曹纯、牛金果然投小路而走,乱柴满道,马不能行,尽皆弃马而走。吴兵得马三百余匹。周泰驱兵日夜赶到南郡,正遇曹仁军马。两军混战,天色已晚,各自收兵。
  且说曹仁到城中与众商议,曹洪曰:“目前失了夷陵,势已危急,何不拆开丞相遗计观之,以解此危?”曹仁曰:“汝言正合吾意。”遂拆书观之。此计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便知端的。

·498·


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却说孔明欲斩云长,玄德乃告之曰:“昔吾弟兄三人
  ……”众皆哀告,孔明方才饶了。
毛本改为:
    却说孔明欲斩云长,玄德曰:“昔吾三人……”孔明
  方才饶了。
罗本中,诸葛亮不是轻易就饶过了关羽,而是充分享受了权力给他带来的快感。诸葛亮不是一军的统帅,只是军师;军队的统帅是刘备,诸葛亮又没有单独率军离开刘备,诸葛亮的职责只是出谋划策,不应该行使统帅权。诸葛亮从火烧博望开始,就开始了与其身份不符的权力要求,到此时对关羽的处置,已经是擅越而不知收敛了。此时刘备尚无根基,无法吸引更多的谋士型人才加盟,对诸葛亮的非份欲求只能忍让,还要表现出十分信任的样子,以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后来,诸葛亮在长沙再次擅越,要杀刚刚归降的魏延,这一次,刘备不再忍耐,而是明确反驳了诸葛亮的谬论,从那以后,诸葛亮方才收敛。
  毛本中,诸葛亮轻易就放过了关羽。如此,诸葛亮在派关羽去华容道时的那番铺排,就没有了最后的着落。毛纶父子之所以这样删改,可能也是感觉诸葛亮做得太过分了。毛纶父子出于绝对美化诸葛亮的目的,对罗贯中原文中的词句进行删改,可又没有能力重新改写故事,也看不懂故事背后所表达的涵义,其修改的结果,只能使原文的艺术性和逻辑性,遭受巨大的破坏。

    瑜与鲁肃、程普共议玄德之事。军士报复:“刘玄德
  使孙乾来与都督作贺。”
毛本改为:
    瑜正与众商议征进之策,忽报:“刘玄德使孙乾来与
  都督作贺。”
罗本中,周瑜大胜后开始轻视曹军,更重视刘备军可能产生的影响,也说明诸葛亮教刘备故意轻蔑周瑜的必要。

    玄德曰:“胜负不可预定。自古云:‘欺敌者亡。’
  又俗语云:‘事无必取。’曹操北归,令曹仁守南郡等处,
  必有奇计。更兼曹仁勇不可当,但恐都督不能取耳。”
毛本改为:
    玄德曰:“胜负不可预定。曹操临归,令曹仁守南郡
  等处,必有奇计;更兼曹仁勇不可当:但恐都督不能取耳。”
罗本中,刘备特意提醒周瑜不要轻敌,并夸大敌人的厉害。诸葛亮和刘备当然没有那份好心,去真的提醒周瑜,他们目的是表达对周瑜的轻视,以激起周瑜争强好胜之心。这样一来,周瑜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回击刘备对自己的轻视,就会把所有的精力,都注意到如何打败曹军身上,从而忽视对刘备军的防范。可以说,诸葛亮可谓把周瑜看到了骨子里,并利用了周瑜的弱点,用很不光彩的手段把荆州夺到了手里。在下一回中,阿鸯将要分析,完全没有必要使用这样龌龊的手段,一样可以取得荆州。所以,诸葛亮的智慧,不过在作无用功罢了。

    瑜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何悔之有!”
毛本改为:
    鲁肃踌躇未对。瑜曰:“大丈夫一言既出,何悔之有!”
在这种外交场合中,如果鲁肃想抢在周瑜前面说话,那鲁肃就太不懂规矩了。毛纶父子从没上过台面,不懂场面上的规矩。

    孔明曰:“都督此言极是公论。古人云:‘天下者,
  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先……”周瑜相辞。
毛本改为:
    孔明曰:“都督此言,甚是公论。先……”瑜与肃辞
  别玄德、孔明,上马而去。
凡有此语,毛纶父子一概删除,真是统治者的好奴才。

    玄德曰:“事已至此,无可奈何。”
毛本改为:
    玄德曰:“前为景升之地,故不忍取;今为曹操之地,
  理合取之。”
在以前的章回中,阿鸯已经分析了,诸葛亮想取荆州的方法根本不可行,对此刘备是非常清楚的。此时,诸葛亮提起过去,以为那时自己很高明。刘备不愿反驳他,可也绝不愿把诸葛亮的愚蠢硬说成是高明。所以,罗本中,刘备用了一句敷衍的话。在处理关羽的事情上,诸葛亮已经擅越得太不像话了,如果继续抬高他,诸葛亮就更要蹬鼻子上架了。诸葛亮现在虽然还没有悟到自己的愚蠢,不等于以后不会醒悟,刘备也不想让诸葛亮醒悟后看不起自己。
  毛本中,毛纶父子看不懂诸葛亮想要取荆州时的愚蠢,把刘备当时的推托当成了真话。

    却说曹仁在南郡,先分付曹洪守夷陵以为犄角之势,
  深沟高垒而不出战。
毛本改为:
    且说曹仁在南郡,分付曹洪守彝陵,以为掎角之势。
罗本中,“深沟高垒而不出战”,是曹操临行前留给曹仁的策略,也是曹仁和周瑜开战前的既定策略,可惜后来曹洪和曹纯没有坚持,才把夷陵丢了。

    人报吴兵已渡汉江,必须迎之。仁曰:“坚守勿战为
  上。”
毛本改为:
    人报:“吴兵已渡汉江。”仁曰:“坚守勿战为上。”
罗本中,“必须迎之”,代表的是曹军中的一种普遍的观点,这也是曹仁后来没能坚持“坚守勿战为上”的重要原因。

    约战四五合,丁奉败走,牛金引五百军士追赶入阵。
毛本改为:
    约战四五合,奉诈败,牛金引军追赶入阵。
罗本中,丁奉不是诈败。周瑜和蒋钦轻敌,事前不会部置诈败。

    曹仁在城上望见牛金困于垓心,慌教左右备马。长史
  陈矫谏曰:“丞相以重任托付将军,牛金不听约束,妄自
  出战,以致如此。假使便弃此数百人,何苦将军轻出而救
  乎?”仁曰:“不然。牛金一失,则南郡不可保也。”遂
  披甲上马,引麾下壮士数百骑出城。陈矫于城上助喊擂鼓。
  曹仁领兵离吴兵百余步,逼于一沟之上。陈矫欲教曹仁只
  就那里住扎,遥与牛金为势。只见曹仁大呼一声,骤马就
  飞过浅沟。众皆奋力而过。仁独当先,挥刀杀过吴阵。徐
  盛迎之,不能当抵。曹仁杀到垓心,救出牛金。仁回顾尚
  有数十骑在阵不能得出,遂复回突入重围,所到之处莫敢
  拦阻,又救出这一彪军马。正遇蒋钦拦路,仁奋力冲散。
  牛金助威,仁弟曹纯亦引兵出,混杀一阵,吴军大败。曹
  仁得胜,缓缓而回。陈矫等迎门接着,举杯称贺:“将军
  真天神也!”
毛本改为:
    曹仁在城上望见牛金困在垓心,遂披甲上马,引麾下
  壮士数百骑出城,奋力挥刀,杀入吴阵。徐盛迎战,不能
  抵挡。曹仁杀到垓心,救出牛金。回顾尚有数十骑在阵,
  不能得出,遂复翻身杀入,救出重围。正遇蒋钦拦路,曹
  仁与牛金奋力冲散。仁弟曹纯,亦引兵接应,混杀一阵。
  吴军败走,曹仁得胜而回。
罗本中的战斗过程基本上和史书上的记载一样。在史书上,关于三国时期战斗过程的详细记载非常少,像赤壁之战这样重要的战争,史书上的记载都非常简略,像这样记载详细的战例非常难得。
  毛本弱化了曹仁的勇猛,淡化了吴军的失败,将“吴军大败”改成“吴军败走”。

    却说蒋钦兵败,折军数多,回见周瑜。瑜大怒,欲斩
  之,众将告免。
毛本改为:
    蒋钦兵败,回见周瑜,瑜怒欲斩之,众将告免。
罗本中,蒋钦的损失惨重。表明曹军战斗力的强悍,周瑜要与曹仁决战的不理智。

    早有细作渡江报知曹仁,仁慌与陈矫商议。
毛本改为:
    早有细作报知曹仁,仁与陈矫商议。
“慌”体现出甘宁攻击夷陵击中了要害。

    仁从之,遂令曹纯并骑将牛金,暗地领兵三千救曹洪。
  纯乃先使人报知曹洪,令洪在前诱敌,“吾当断后”。
毛本改为:
    仁遂令曹纯与牛金暗地引兵救曹洪。曹纯先使人报知
  曹洪,令洪出城诱敌。
罗本中给出了曹军的具体兵力,加上曹洪的兵力,围困甘宁的曹军不超过六千。

    瑜曰:“此处正当冲要之地,若分兵去救,倘曹仁引
  兵袭来,两下皆误。”吕蒙突然而出曰:“甘兴霸乃江东
  股肱之臣也,若不救之,何以使人哉?”
毛本改为:
    瑜曰:“此地正当冲要之处,若分兵去救,倘曹仁引
  兵来袭,奈何?”吕蒙曰:“甘兴霸乃江东大将,岂可不
  救?”
罗本中,周瑜有不想救甘宁的倾向;毛本中,周瑜没有这种倾向,只是询问办法。吕蒙的“突然而出”,是说吕蒙此时本不应该跳出来发言,因为周瑜并没有征询部下的意见。吕蒙表示出对周瑜的不满。

    蒙对瑜曰:“夷陵南僻小路,取南郡极便。只是山路
  隘险,可差五百小军去小路上斫倒柴薪,断绝此处。敌军
  若走,可得其马;如胜则连夜尽兵,便袭南郡,一鼓而可
  得也。”
毛本改为:
    蒙谓瑜曰:“彝陵南僻小路,取南郡极便。可差五百
  军去砍倒树木,以断其路。彼军若败,必走此路;马不能
  行,必弃马而走,吾可得其马也。”
罗本中,“只是山路隘险”是实施的必要条件,吕蒙也没有断言曹军一定要走此路,用的是“敌军若走”。“如胜则连夜尽兵,便袭南郡,一鼓而可得也。”是吕蒙对形势的正确判断,后面曹军也是如此认定形势的,只是由于周瑜中计,才使形势复杂起来。
  毛本中,毛纶父子让吕蒙断言“必走此路”。毛纶父子不懂,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没有什么是一定的,只有可能。将领要做的就是权衡利弊,在可能之间做出选择。任何决策都带有风险,关键在于如何权衡风险与利益的比重。
  周瑜拨出五百军士去砍伐树木,为此,这五百军士将不能参加夷陵城下的战斗。但对上万人的大军,有没有这五百人,并不影响全军的战斗力。所以,既使曹军不走此路,对东吴也没什么损失。但如果周瑜要在此处埋伏军马,截击曹军,就必须留下数千军马,如此势必就会大幅度削弱东吴军在夷陵城下的战斗力。曹军如不走此路,对兵力并不宽裕的周瑜来说,浪费这样多的兵力,是绝对无法接受的。

    却说曹洪、曹纯、牛金共议甘宁之事,洪曰:“即目
  周瑜兵至,怎生迎敌?”牛金曰:“先使人报南郡,然后
  某为先锋迎之。”洪遣人报曹仁。次日,吴兵至,鼓声大
  震,曹兵迎之。
毛本改为:
    却说曹洪、曹纯、牛金闻周瑜兵将至,先使人往南郡
  报知曹仁,一面分兵拒敌。及吴兵至,曹兵迎之。
罗本中,曹洪和牛金的对话,是曹军在夷陵战败的原因,牛金不能正确估量自己。在南郡城下,牛金力主出战,大败蒋钦,牛金便自以为勇了,忘记了其实是全仗曹仁之勇。
  毛本中,曹军为什么要以寡敌众,其中原因没有交待,会使读者感到不可理解。

    吴兵得马三百余匹。周泰驱兵日夜赶到南郡,正遇曹
  仁军马。
毛本改为:
    吴兵得马五百余匹。周瑜驱兵星夜赶到南郡,正遇曹
  仁军来救彝陵。
“三百余匹”是史书上的数目。罗本中的“周泰”可能是“周瑜”。



  周瑜带三千轻骑,到油江口来,意在翻脸后袭击刘备。玄德曰:“若提兵来,若何?”说明刘备早已意识到了这种危险的存在。“孔明于油江口摆开战船,岸上就列许多军马。”目的就是打消周瑜袭击刘备的念头。“瑜见军势雄壮,心甚不安。”周瑜被震慑住了。还没开始打南郡(江陵),周瑜就表现出轻敌而又稚嫩。
  在孙乾来与周瑜作贺时,周瑜等人正在谈论刘备,说明周瑜对刘备可能插手南郡是有所顾虑的。按理说,周瑜即将攻打南郡,应该商量如何对曹仁作战才是。罗贯中不写周瑜在与曹军开战前,讨论如何对付曹军,反而谈论刘备,既表现了周瑜对曹军的轻视,诠释了吴军初战失利的因由;又照应了周瑜与刘备相见的情形,诠释了刘备说周瑜拿不下南郡的用心。周瑜原本对刘备是防范的,当看到刘备对自己如此轻蔑,立即就中了诸葛亮的激将之计,把全部精力都用到了如何对付曹军身上,完全忽视了对刘备的防范。表现出周瑜政治上和人情世故上的不成熟。罗贯中对周瑜的智慧,一直不是赞赏的笔调,间接地诠释和批评了,在孙策死后,东吴事业未有寸进;赤壁之战大胜后,(赤壁之战,罗贯中表现的不是周瑜多么有智慧,而是曹操骄傲、轻敌所犯的错误。)竟让刘备作大。这一切,周瑜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描写了周瑜在夺取南郡过程中表现出的不成熟,是否就要抬高周瑜的对手诸葛亮?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罗贯中没有那份“好心”,其赋予诸葛亮的一贯秉性是,智慧从来不用在正经地方上,要么作无用功,要么反动,这次当然也不会例外。具体分析,在下一回刘备夺取南郡后,阿鸯将结合历史,一并论证。


  在围绕争夺南郡的过程中,罗贯中一直在昭示一个道理:欺敌者亡。

  回到大寨后,周瑜刚说完:“吾弹指可得南郡,落的虚做人情。”即随问帐下将士:“谁敢先取南郡?”轻敌之意,一览无余。是不是东吴的所有将领都轻敌呢?起码有一人不是,甘宁。甘宁一贯好战争功,且反应迅捷,此次却不曾争先。轻敌的蒋钦,在勇猛善战且斗志极盛的曹军面前,立即碰了个头破血流,战前周瑜许诺的应兵也没有及时赶到。
  在曹仁要救牛金时,陈矫曾劝曹仁不要冒险,放弃牛金和数百将士。曹仁说:“不然。牛金一失,则南郡不可保也。”丧失了军心和斗志的军队,无异于一堆豆腐渣。将领可以不断地犯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但必须时刻把握住军心和士气。后来曹仁在樊城时,形势万分危急,却能坚守到最后,关键就在于曹仁深得军心,能够激励起将士们的斗志。关羽屡战屡胜,樊城遇挫,大军竟一夕溃散,关键就在于关羽不能洞悉军心和士气的变化。

  蒋钦兵败,周瑜不检讨自己的轻敌之过,而是大怒,欲斩蒋钦,并想立即出兵决战。如果当真此时决战,在斗志正盛的曹军面前,胜负实在难以预料。幸而甘宁及时劝止了周瑜的鲁莽行为,此处再次显示了甘宁是一个深有谋略的将领。此处甘宁对周瑜表现得很不恭敬,开口就是:“都督未可造次。”流露出对周瑜诿过于蒋钦的不满,和对周瑜缺少谋略而蛮干的轻蔑。后来,甘宁被困夷陵,周瑜意欲不救,未尝不是对甘宁的报复,但却立即遭到了吕蒙的激烈反对。在上有元老程普,下有悍将吕蒙的挤压下,周瑜立即改变了初衷,为了释疑于诸将,本可不必周瑜亲往的救援,周瑜却亲往了。在问到凌统是否愿意代守大营时,凌统本与甘宁有仇,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问到谁愿突围先入时,周泰立即愿往,周泰是孙权最信任的将领,救过孙权的命,本没有必要以此为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一个朝气向上的集团中,见死不救是极不得军心的。孙权集团能够打败强敌而三分天下,绝不是因为某一个人的足智多谋,而是因为它有一群能够以大局为重的将领。

  为什么取了夷陵,南郡就会势孤?据史书记载,周瑜率数万吴军攻打南郡。从演义中,我们也可以推算周瑜军队的数量。赤壁之战与曹操对峙时,周瑜有三万军马。袭击乌林时,派出的太史慈和董袭两支人马共六千人,直接归入了孙权去攻打合淝。在周瑜率军攻打南郡时,虽然可能又补充些人马,但也不会超过三万。所以周瑜的人马和曹仁相比,不会占有绝对优势,更不可能达到“十则围之”的水平。周瑜如果不先取夷陵,就必须分军防备夷陵方面的曹军攻击吴军的后勤补给线,这样吴军的兵力就不足以围困南郡。如果夷陵丢失,南郡外围就再没有曹军,襄阳的曹军距离南郡太远,吴军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围困南郡,南郡孤城,得不到补充,陷落是早晚的事。这就是为什么当听到吴兵去攻打夷陵的消息时,曹仁会“慌”与陈矫商议。

  在南郡城下,曹军打败了吴军先锋蒋钦,曹纯、牛金等人随即产生了轻敌的思想。所以才有让曹洪弃城,准备围歼甘宁于夷陵的举动。面对数倍于己的东吴军,牛金竟要以寡敌众,还是源于南郡城下初战告捷后的轻敌,结果导致曹军在夷陵的迅速败退。吕蒙原本预计十日可完成夷陵的救援,结果东吴军仅用六天就重新返回到南郡城下,其顺利程度远超过周瑜和吕蒙的预料。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就在于曹纯、牛金等人的轻敌,进而导致战术运用的失当。
  如果曹军能在夷陵拖住周瑜,凌统留守的南郡城下大营,就有可能被曹仁攻破。到那时,东吴军粮草、辎重尽失,周瑜就不得不退兵了。

  罗贯中这样描写江陵的争夺战,用意还在于要阐明赤壁之战双方之所以胜负的原因。失败的源于轻敌;获胜的也绝不是一人之智,而是源于众人的齐心协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加为推荐!
并非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楼主的创作态度显然很认真,也有数篇尚能作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还请楼主继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6-11-2 00: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0 孤狼在途 的帖子

多谢老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2 12: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1-2 00:23 发表
加为推荐!
并非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但是楼主的创作态度显然很认真,也有数篇尚能作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还请楼主继续!

孤狼斑斑说出来~南飞作为文鸯饭丝团先锋,代阿鸯哥哥作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虽然嘉靖本似乎更接近原本,但在下认为毛本从文艺上要优于嘉靖本,因此对楼主的观点颇多异议.

例如:

嘉靖本三国演义:
    往南屏山。离大寨只十余里,两路来杀孔明。于路正
  迎着东南风起。
毛本改为:
    往南屏山来。于路正迎着东南风起。

我以为这里"于路"二字已经足够说明有一段距离,至于是十余里,二十里,三十里,读者不关心,也就没有必要留.分"两路来杀",就两个带兵将领,难道能分三路?


嘉靖本三国演义:
    当日,徐盛、丁奉飞奔坛前。丁奉马军先到,
毛本改为:
    丁奉马军先到,
当日二字纯属废话,如果一日不能到,孔明早跑了,还用追么?另外前面已经说了是谁去追,这里又提,个人以为重复.

还有周郎观敌,身边是"谋士"还是"众将"的问题,"谋士"当然更符合实际,但是一个"谋"字,虽然突出了周郎是一个统帅,却弱化了周瑜本身的"谋"智谋之士身边怎么还有谋士?什么时候听说诸葛和司马身边还有谋士?.毛本改成众将,虽然不太符合实际,却显得周瑜一枝独秀.至于实际不实际的,三国是小说,不是史书,大处都能杜撰,小处有些脱楔又有何妨?

类似的还有很多,毛本的改动更多的是为了简练语言,加强或减弱对人物的突出,对比嘉靖本语言简练精当很多,单就文笔角度个人以为要强于嘉靖本.建议楼主还是从较大部分的内容差别上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妥当.

[ 本帖最后由 伤云 于 2006-11-2 18:49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4 02: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 伤云 的帖子

确实俭省了不少,不过仅仅利于普及,文艺两个字谈不上。

1、曹操败走华容道也是“于路”所见,这个路程是多少?两将分三路的可能性固然不大,一路可不可以?只有十里路却要分两路过来杀诸葛亮,足见周瑜对诸葛亮的忌惮,同时也反映出诸葛亮对周瑜吃的多么透——早早做好防备,还故意等半天让二将来追。细微处方见人物刻画的功力,像毛氏那样改,大大降低了人物形象的深度和细腻之处。

2、南飞以为此处并不是重复,而是反复,意在加深紧张的氛围——人们第一次看的时候,未必记得诸葛亮数回之前嘱咐刘备派人来接他。毛氏这样改,意境全无,和某个自以为史记"凡多三石字"酸儒改把李广射虎改成“夜,疑石为虎射之,平明再射,不复入”一样。文字是俭省了,读起来也就没啥趣味了。(说句题外话,抄红楼那些家伙也有这个毛病,有趣的东西被改没了不少)

3、所以诸葛亮六出岐山不成,司马懿被打的缩乌龟壳;只有自己也多谋的曹操借助身边如雨谋臣横扫天下。在演义中,老曹打仗的胜率和谋臣的建言率成正比。

恰恰大处可以虚构,小处绝对不能杜撰,只有以实写虚才能达到艺术的真实。西方现实主义派崇尚“除了名字是虚构的,其余都是真实的”亦是此类。

最后,至于毛本“加强或减弱对人物的突出”。南飞以为,“尊刘攘曹”之风今日可以去了,保护普及的必要性也不大了,还是还名著原貌为好。

ps:伤云兄先过南飞这一关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确实俭省了不少,不过仅仅利于普及,文艺两个字谈不上。

当初落笔仓促,文艺二字说的是有点大了,但我仍然认为,毛本在大多数地方的文字修改不是俭省,而是精练


1、曹操败走华容道也是“于路”所见,这个路程是多少?两将分三路的可能性固然不大,一路可不可以?只有十里路却要分两路过来杀诸葛亮,足见周瑜对诸葛亮的忌惮,同时也反映出诸葛亮对周瑜吃的多么透——早早做好防备,还故意等半天让二将来追。细微处方见人物刻画的功力,像毛氏那样改,大大降低了人物形象的深度和细腻之处。

一路水军,一路马军....走成一路怕也不太可能吧。水陆包围,也不见得怎么忌惮啊,我觉得连说周郎思路周详都谈不上,若是只有水路或只有陆路,诸葛亮从另一条路跑了怎么办?正常思考都会把逃路堵死。

另外就没看出诸葛等了这两个人的地方,十数里,大约6公里?马的时速是多少?没研究过,不过20公里差不多吧,那么6公里也就20分钟的事,怎么个等法啊?而且“当日”二字,南飞不觉得多余?


2、南飞以为此处并不是重复,而是反复,意在加深紧张的氛围——人们第一次看的时候,未必记得诸葛亮数回之前嘱咐刘备派人来接他。毛氏这样改,意境全无,和某个自以为史记"凡多三石字"酸儒改把李广射虎改成“夜,疑石为虎射之,平明再射,不复入”一样。文字是俭省了,读起来也就没啥趣味了。(说句题外话,抄红楼那些家伙也有这个毛病,有趣的东西被改没了不少)

这个....也许是我读书水平有限,我没感觉出氛围的加深,我只感觉到多余。


3、所以诸葛亮六出岐山不成,司马懿被打的缩乌龟壳;只有自己也多谋的曹操借助身边如雨谋臣横扫天下。在演义中,老曹打仗的胜率和谋臣的建言率成正比。

文字的刻画和人物的评价是一回事么?就文论文,在这里用“众将”替代“谋士”,我的感觉是保持了周郎智将的风格,纯粹是文字上的推敲而已。

既然提到了人物评价,那么我也提一句,正是诸葛和司马这两个人棋逢对手,才造成六出歧山一场空。换个曹真之流的上来,诸葛还用六出?


4、恰恰大处可以虚构,小处绝对不能杜撰,只有以实写虚才能达到艺术的真实。西方现实主义派崇尚“除了名字是虚构的,其余都是真实的”亦是此类。

小处如果不能杜撰,那么三国里大部分的武将对打就都可以删除了,这种双方武将往来交锋的打法,恰恰是中国演义小说的传统杜撰。三国演义历来就称三实七虚,我们要看的是一部好看的演义小说,不是孙吴兵法。

最后,至于毛本“加强或减弱对人物的突出”。南飞以为,“尊刘攘曹”之风今日可以去了,保护普及的必要性也不大了,还是还名著原貌为好。

尊刘攘曹这个思想的确是在毛本里被放大了,然而基调在诸多三国古本中都已经定下,这其中也包括嘉靖本。自己怎么想无所谓,但如果带着否定这一思想基调的心情去读三国,那岂不是让上帝去读马克思主义么?


文字上的东西见仁见智,思考方式的差别,对文字语境的不同理解使得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很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个没有必要强求一致。文鸾兄的帖子,我是很感兴趣的。但我以为研究两个版本的异同,更应该注目于内容的差别,而不要被寻章摘句浪费了精力。我举这几个例子,也就是这个意思。
不管毛本的改动在诸位心中如何,但自清以来嘉靖本的没落和毛本的兴盛就说明毛本至少在语言文字上更为广大读者接受。演义小说不是阳春白雪,广泛读者百年的认同难道不能说明问题么?


最后说一句我个人读小说的习惯,对于古典小说,我更倾向于向作者靠拢,而不是用现代的观点去审视古人的作品。毕竟数百年的变迁,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实在太大,如果一味的用现代的新观点,新思潮去读古人的小说,那么很可能错过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含义。我以为鲁迅先生若是生在明朝,就决不会说出刘备作伪,诸葛似妖的评语来。
这个想法,自初中学习《孔乙己》时面对着教辅书上铺天盖地的,被专家鉴定为鲁迅自己也没有想到的“微言大义”时就已经形成,多年下来自以为颇有心得,不知道南飞以为如何


[ 本帖最后由 伤云 于 2006-11-4 03:4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4 13: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5 伤云 的帖子

有些地方确实精炼,不过多数地方改的水平猛降,尤其是关于军事和人物刻画的地方,乏善可陈。

1、在网吧包夜的时候手头没书,还真没注意到是两个兵种~老罗在这里强调时间是针对诸葛亮装神弄鬼的,对此阿鸯哥哥的分析很精辟:
===========
三更时东南风起,周瑜立即派徐盛、丁奉到祭坛去杀诸葛亮,祭坛到大营仅有十余里,“徐盛、丁奉飞奔坛前。”到祭坛的时间应该不超过四更,祭坛上的士兵回答是诸葛亮刚刚下坛。罗本中,“江边小卒”却说诸葛亮“傍晚”就下船走了,似乎与祭坛上士兵的回答矛盾,所以毛本改为“适间”。
  如果按毛本,行文上罗贯中似乎没有必要如此啰嗦,让两个人指出诸葛亮的去向。只需让守坛士兵回答:“昨晚一只快船停在江边。恰才孔明披发下船,那船望上水去了。”
  罗本中,守坛将士的回答很可能是诸葛亮所教。实际上,诸葛亮没等风起,傍晚就下船了,却被江边的小卒偶然看到了。诸葛亮为什么那么早就下船了?诸葛亮是为安全起见。诸葛亮傍晚就下船了,徐盛四更才赶到,怎么还能追上诸葛亮?因为诸葛亮有意要等周瑜派人来追,如此方能卖弄一番,这也是诸葛亮为什么让人说他刚走,目的就是让人来追他;如果坛上的人据实回答,徐盛就不会再追了,明显追不上了。“江边小卒”已经说了,诸葛亮“傍晚”就下船走了,徐盛为什么还要追?明摆着追不上吗。如果此时换作读者的你来当徐盛这个差,你会不会追?不追?那你就等着回去挨领导的臭骂吧,为什么骂你?因为守坛的人还说了:“军师却才下坛去了。”你连追都不追,你怎么就知道哪个说的是假话,哪个说的是真话?
  东南风三更时才来,罗本中,诸葛亮“傍晚”就已经下船了,对应前面的“孔明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并不见风。”意思是说,这风不是诸葛亮祭来的,是“老天爷”早就安排好的,诸葛亮只不过是预测到了而已。也就是说,没有诸葛亮,周瑜也照样能在此时打败曹操。换句话说,赤壁之战,诸葛亮屁功没有。
=============
再结合后面老诸起初不挂帆,故意等二将追近了炫耀一番(子龙也乘机show了一把神射)才扬帆速归,整个推导非常合理,“当日”正是针对诸葛亮的“昨夜傍晚”。不过,南飞也觉得用这个词不太好,改成四更之类的效果更好。

2、呵呵,大家演义都翻烂了,自然不觉得。连阿鸯哥哥都没有对此加以阐述。

3、呵呵,不知道你注意到没有,曹真做主帅的时候,司马懿是言出必中,感觉和诸葛亮水平相当。后来自己当家反而处处受制。南飞以为,老罗的寓意还是比较明确的。

4、三国演义历来是“七实三虚”~!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且通常不会去翻《三国志》逐个对比,得出这个结论凭的是生活经验。

至于单挑,演义的虚构其实无碍于真实,甚至可以说,使用一种简单明了的办法揭露兵要。这个南飞以前专门分析过,你要有兴趣看我贴在后面。而且,演义有条潜规则:兵力悬殊时不单挑——否则刘备集团早就打遍天下无敌手了,用不着四处逃难了。

最后,相对历史,罗本有弱化君王以及派系斗争的倾向,但“尊刘攘曹”确实属于毛氏的再创造。琅琊的今宵太守对此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见解:“演义里面用”公“做第三人称称呼的只有关羽和曹操两人,而毛本把所有曹公、公都给改了。”

红字:其实阿鸯哥哥写的时候也不是每处不同都分析,只是针对某些体系做系统性的阐述。其实阿鸯哥哥写这些的最初目的是推广罗本,当时评论很少,后来才越写越丰富。省与不省这个分寸也是人各有异,大家看阿鸯哥哥的帖子,侧重点也是各有不同,这一点也难统一。不过,南飞最担心的是,开了这个口子只怕越写越少,这种大工程就和练跑步一样,偷懒不得。

其实阿鸯哥哥的分析已经非常接近古代标准,只不过跳出朱程儒学的窠臼。古代的有识之士都不把鬼神之说放在心上,比如王夫之——虽然南飞对老罗是否也这样持
保留态度。

关于单挑:
南飞在此只分析貌似最具有空想色彩的单挑。读过正史的人都知道,古代开战是不单挑的。三国志上面有记录的单挑只有一次(而演义却偏偏把这唯一的一次单挑给删掉了),遍数二十四史几乎找不出十次单挑来。但是,以智谋军事为主题的演义却写了几百次单挑,几乎每战都有。其实道理说出来很简单:首先从表现人物上来说,要在战场上表现一个英雄人物,最直接有力的方法就是斩杀敌方主将(这点可以参看当今的电影)。而描写复杂紧张的战场厮杀对文学来说难度很大,写多了读者看着也烦。单挑是跳过这个障碍最简捷的手法:寥寥几个字胜负立分,不必劳神便知英雄是谁。其次从兵法上来说,两军对阵拼的就是看谁先露出缺口,优秀的指挥官要做的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这个战机,最大限度地集聚指挥己方战士撕裂这个缺口,从而击败敌人。(所以古代的优秀指挥官大多爱护士卒或者军令严苛以使士卒用命)在演义中,当己方将领单挑取胜的时候,正是对方将士沮丧士气下落的“缺口”,恰合兵要。同时演义单挑有一个大前提,即双方兵力大致相当,否则刘备也不用到处流浪了。在现实中,如果发现战场上敌人不会和你单挑,只要稍微想想就知道,取胜的关键在于士气和制造局部优势兵力攻击薄弱环节。演义中很多刻意虚构的情节,更是在反复强调这些基本原理,有心人一眼即能领会。像界桥一战的一波三折的喜剧便是一个典例,本来在历史上此战袁绍完胜。袁绍掷鍪死战激励战士们拼死杀敌,连赵云都冲不进去;而看见刘备三兄弟出现后惊慌失措,只顾逃命,致使士卒败退公孙瓒挽回败局。将勇则兵勇,将怯则兵散,岂非行军用兵之关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首先提醒,三更到四更,是2个小时,而十余里路,马跑大约20分钟就成。文鸾兄在此处对时间概念的把握在下实在是不能赞同。

另外两个小卒的言语差别我比较认同是前后矛盾。毕竟文鸾兄的结论都是个人的推论,而在原书中没有比较有力的证据。

对于人物的喜好见仁见智,这个就不想和南飞兄争论了。
不过还是要废话一句,就小说来说,诸葛亮这次成功的天气预测给了周郎充分准备周密计划的机会。之前周郎吐血,说明他自己也认为冬天刮东风难度比较高,曹操也有相同观点。而诸葛亮则成功的预计到了这次回暖天气,并精确的确定了东南风起的时间,使得黄盖的诈降计起到应有的效果,使得周郎能够以有备攻无备。否则即使东南风起,仓促之间周瑜能否组织起有效攻击?会不会给曹操以准备防御的机会?
此处对天侯的把握,诸葛要高上曹操和周瑜一筹,诸葛不但不是没起作用,反而对周瑜的作战计划制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三实七虚....笔误笔误....不好意思.....

至于单条,我只是举个例子。根据八十年代后对三国演义的整理,脱漏错讹处不下800,但这并不影响阅读。

最后说一个我觉得很严重的问题:毛本三国是以李卓吾评本作为依据修改的,而学术界目前多以为李氏版本属于志传本系列,和嘉靖本并行,而没有前后隶属关系。毛本也根本不是根据嘉靖本进行的修改创作,那么文鸾兄的主题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呢?


另:我会发一篇沈伯俊先生关于三国版本的论文,希望能够有所裨益。

[ 本帖最后由 伤云 于 2006-11-4 17:4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4 18: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伤云 的帖子

呵呵,他就没有精确估计,随口说了一个四更(南飞也就顺手跟风了)。

呵呵,不管是作者疏漏还是传抄误写,都不可能在这么小的范围内,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有意为之。

诸葛亮给周瑜写那十六字最后不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吗?周瑜的战前准备已经相当充分了,有没有诸葛亮的天气预报都能一举破曹。当然,有了诸葛亮的预报,战果更大是事实。不过,这里不能回避的是,诸葛亮天气预报的主要作用还是为刘备集团捞战果,这同盟确实很没有诚意。

诚然,南飞也觉得毛氏父子拿到的版本已经面目全非,都算到他们俩爷子头上是有点冤。不过不管怎么说,原作者是罗贯中,而他们俩改动最大,这是事实。所以把他们拖出来当靶子,也无可无不可。这就好像大家看到不顺眼的总是骂罗灌水一样,如今毛氏父子也到了这一命运的轮回。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看来在基本思路上我和南飞兄是一致的,只不过区别于对文字的不同理解。

又及:我不是拥刘派,不过冲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八个字和一篇前《出师表》,个人对诸葛同志还是很敬重地~~因此对于小说中赤壁之战还是要给诸葛说上几句。如果周瑜能够不借东风就打败曹操,何以想到风向的事情就郁闷到吐血?曹操若不是认为冬天没有东南风,又怎么能有恃无恐?“东南风”三个字,诸葛亮想到了、周瑜想到了、曹操想到了,甚至曹操手下的主要谋士都想到了,然而只有诸葛亮把握住了东南风这一对于火攻来说几乎是决定性的战机。如果缺少了这次精准的天气预报,那么周郎在东南风起的时候的动作就未必那么迅速准确,曹操也不会连反应过来的时间也没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5 10: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9 伤云 的帖子

呵呵,英雄所见略同。

东风肯定是关键因素。不过,曹操之所以反应迟钝主要是他太骄傲。老曹的谋略和公达、程昱差不多,而这两个人早就看出来了。他们早就想到了“冬至一阳回”会友东南风,结果程昱话都还没说完,老曹就开始卖弄了——在南飞记忆中,这是老曹唯一一次卖弄学识。只不过由于发生了“刘馥事件“,搞得两人不敢在众人猛拍马屁的时候和老曹顶牛——可惜曹营无田丰、王累。直到最后烧船那天,程昱才极其小心的提醒老曹:东风不吉祥啊;都不敢明说敌人要烧过来了。如果不是他脑袋始终很清醒,后面根本看不出来黄盖有诈。老曹这个时候都还没有警觉。所以老曹怎么着这次都在劫难逃。只不过周瑜的战斗部署无法做到那么完善。伤云兄没有细看第95、96回~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一相地位,南飞也是认同的。不过老罗写演义的侧重点并不在这个上面,周瑜都给他设定成那样了,诸葛亮的形象和历史上恐怕也大有区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对于东南风的重要性,由以下可见一斑。

首先是周瑜的表现。
在诈降计、连环计都已经取得成效,一切事前谋划都基本就绪的前提下,东南风三个字,让周郎从点将台走进了病床。如果没有东南风周郎也能成功,那么他又何必有如此郁闷?

其次是曹操方的表现。
曹公手下的著名谋士都表现出了对东南风的极大忧虑,可惜被曹操压了下去(窃以为如果换成沮授、田丰,必然不怕死的往上硬顶)。而曹操虽然自官渡后有些骄傲,毕竟还是一代谋相。东南风也已经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正是他认为在冬天没有东南风,才会如此有恃无恐的实行连环计(此处文鸾兄也有论述)。

最后说一句火攻。
在以风帆为主要动力的古代,水战的风向尤其重要,所谓顺风一千、逆风一百。逆风行船,船速缓慢,必然会给敌方以反应的时间。从小说里也能看出,黄盖火船不是没有被看出来,而是速度太快,没来得及阻挡。而凡用火攻,必借风力。逆风纵火,烧到自己不说,还无法在曹军战船上形成蔓延之势,造成混乱。妄自猜想一下:曹操水军都督是于禁,人品虽然不怎么样,稳定军心临危不乱的本事却很突出。如果给了他时间,面对蔓延不广的火势,混乱还能不能制造得出来就很难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5 13: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1 伤云 的帖子

呵呵,逆风只怕还没冲到跟前就把自己给烧没了,不要说混乱敌人了。赤壁前夕曹军底下确实风气不正。不过如果郭嘉在,只怕他还是有办法让老曹把他的正确意见听进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6-11-9 00: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南飞弟和伤云兄的论战真是精彩.

南飞弟和伤云兄的论战真是精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6-11-9 00: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一气周瑜

罗氏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102
提示:()内文字为原版书中小字,按本书《前言》之意,亦罗贯中原文。

            诸葛亮一气周瑜


  却说曹仁拆开计策观毕,大喜,便传令教五更造饭,平明大小军马尽皆出城;城上遍插旌旗,虚张声势,军分三门而出。
  却说周瑜自救出甘宁,未及六日,陈兵于南郡城外。见曹兵分三门而出,瑜上将台观看,见女墙边虚搠旌旗,无人守护;又见军士腰下各束缚包裹。瑜心暗忖,曹仁必先准备走路,遂下将台号令左右,分布两军为翼;如前军得胜追赶,只待鸣金方退,退步就教程普督后军,“吾亲自取城”。当日对阵,鼓声响处,曹洪出马搦战。瑜自至门旗下,挥鞭指点:“谁人向前?”一人应声而出,乃韩当也,与曹洪交锋。战到三十余合,洪败走。曹仁自出,大呼姓名,搦周瑜战。周泰出马,与曹仁战十余合,仁败走。阵势错乱,后军先退,曹仁、曹洪两个压后。周瑜指两翼军杀出,曹军大败。周瑜自引军马追赶到南郡城下,曹军皆不入城,望西北而走。韩当、周泰引前部尽力追赶。瑜见城门大开,城上又无人,指点众军抢城。数十骑当先而入。瑜在背后纵马加鞭,直入瓮城。陈矫在敌楼上望见周瑜亲入城来,暗暗喝采道:“丞相妙策如神!”一声梆子响,两边弓弩手一齐发,势如骤雨。争先入门的都颠入陷马坑内。瑜急勒马回时,被一弩箭正射中右肋,翻身落马。牛金从城中杀出,来捉周瑜。瑜却得徐盛、丁奉二人舍命救去。城中曹军突出,吴兵自相践踏,落堑坑者无数。程普急收军时,曹仁、曹洪分兵两路杀回。吴兵大败。凌统引一军从侧首截出,救了吴兵。曹仁引得胜兵进城。程普收得败军,伤折数多。
·494·
丁、徐二将救了周瑜到帐中,唤行军医者用铁钳子钳出弩箭头来,将金疮药掩塞疮口,疼不可当,饮食俱废。医者言曰:“此箭头上有毒,急切不能痊可。若怒气冲激,其疮复发。”程普令三军紧守各寨,不许轻出。三日后,牛金引一彪军来搦战,程普按兵不动,牛金骂至日暮方回。次日又来骂。至三日,程普恐瑜生气,不敢报知。牛金直来寨门外叫骂,单要捉周瑜。程普与众商议:“不若暂且罢兵,回见吴侯,却再理会。”众皆言曰:“论之甚长。”
  却说周瑜虽患疮痛,心中自有主张;已知曹兵常扣寨前叫骂,只等众将来禀。一日,曹仁自引大军,擂鼓呐喊,前来搦战。程普拒住不出。周瑜唤众将入帐而问曰:“何处鼓噪呐喊?”众将答曰:“军中教演士卒。”瑜大怒曰:“何敢欺我也!吾已知曹兵常来寨前痛骂我军。程德谋既然总兵,何为不出?请来吾亲问之。”程普至,普曰:“某为见公瑾疮盛,医者嘱言甚勿轻触。果是曹兵连日搦战,造次不敢报知。”瑜曰:“汝等不战,主意若何?”普曰:“众将皆欲收兵,暂回江东。待公疮平复,却作区处。”周瑜听罢,于床上奋然起而言曰:“大丈夫既食君禄,当死于战场,以马革裹尸还,幸也!岂可为吾一人,而废国家之大事乎?”言讫,乃披甲上马。诸军众将,无不骇然。遂引数百骑出营前,望见曹兵已布成阵势,曹仁自立马于门旗下,扬鞭大骂曰:“周瑜孺子,料必横夭,再不敢正觑吾兵!”骂犹未绝,瑜从群骑内突然而出,曰:“曹仁匹夫!见周郎否?”曹军看见,尽皆惊骇。曹仁回顾众将曰:“可大骂之,以激此战!”众军厉声大骂。周瑜大怒,使战将出迎。比及潘璋欲出,周瑜大叫一声,口中喷血,坠于马下。曹兵冲来,众将向前抵住,混战一场,救起周瑜,回到帐中。程普问曰:“都督贵体若何?”瑜密与普曰:“此吾之计也。”普曰:“计将安在?”瑜
·495·
曰:“吾身体苦无痛楚,欲令曹兵说我病危,必欺敌也。可使心腹人数十骑去城中诈降,说吾已死。今夜曹仁必来劫寨。却于四下埋伏,一鼓而可擒曹仁,必得南郡矣!”程普曰:“此计大妙!”随就帐下举起哀声。众军大惊,尽传言都督箭疮大发而死,各寨尽皆挂孝。
  却说曹仁在城中与众商议,言周瑜怒气冲发,金疮进裂,以致口中喷血,坠于马下,不久必亡。正论间,忽报吴寨内走出十数军士到来,有密报的言语。中间亦有二人,原是掳过去的。曹仁慌忙下厅问之,军士曰:“今日周瑜在阵前金疮碎裂,归寨而死,即目众将收拾挂孝。我等皆被程普之辱,故特归投,以报此事。”曹仁大喜,赏赐了毕,随即商议:“今晚便去劫寨,夺周瑜之尸,斩其首级,送赴许都。”陈矫曰:“此计速行,不可迟误。”曹仁拨牛金为先锋,自为中军,曹洪、曹纯为合后,尽数起兵。当日黄昏,调拨已定。初更后离南郡,径取周瑜大寨。来到寨门,不见一人,突入中军,但见虚插旗枪而已。情知中计,急慌退军。四下炮声齐发,东门韩当、蒋钦杀来,西门周泰、潘璋杀来,南门徐盛、丁奉杀来,北门陈武、吕蒙杀来。曹兵大败,急望南郡而来,三路军兵皆被冲散,首尾不能相救。先说曹仁引十数骑杀出重围,来投曹洪,洪等一枝军马已散太半,只得奔走。杀到五更,离南郡不远,一声鼓响,凌统又引一军拦住去路,大杀一阵。不敢回南郡,径投襄阳大路而走。吴军赶了一程自回。
  周瑜、程普收住众军,径到南郡城下,见旌旗布满,敌楼上一将叫曰:“都督少罪!吾奉军师将令,已取城了。吾乃常山赵子龙也。”(原来孔明定计,令赵云至城外埋伏,只等曹仁尽发出城,却扮作曹兵连夜取了南郡,杀了陈矫等一行之人,随即安抚居民。)周瑜大怒,使甘宁引数千马军,径取荆州;凌统引数千马军,径取襄阳;然后却再取南郡未
·496·
迟。正分拨之间,忽然探马急来报说:“诸葛亮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诈调荆州守城军马来救,着张飞一阵来都杀败了。曹军北逃,张飞就在荆州城中住扎。”又一探马飞来报说:“夏侯惇在襄阳,被诸葛亮差人赍兵符,诈称曹仁求救,惇速引兵进发,却教关云长取了襄阳。”三处城池,亦不费力,尽皆属刘玄德。周瑜曰:“诸葛亮怎得兵符?”程普曰:“拿住陈矫,兵符尽属此人。”周瑜大叫一声,金疮进裂。未知性命如何?

·497·


以下为气概文鸯注:

    却说周瑜自救出甘宁,未及六日,陈兵于南郡城外。
毛本改为:
    却说周瑜救出甘宁,陈兵于南郡城外。
吕蒙在出发救援前,原本预计不出十日,便可凯旋。结果,“未及六日”,便就重新返回到南郡城下,比吕蒙原本就很乐观的预计,还要顺利得多。由此透露出的信息是,若非曹军在夷陵城下的错误战术,曹军本不会失败的这样快。

    瑜自至门旗下,挥鞭指点:“谁人向前?”一人应声
  而出,乃韩当也,与曹洪交锋。
毛本改为:
    瑜自至门旗下,使韩当出马,与曹洪交锋;
以韩当的元老身份,周瑜不会去指令韩当出马的。

    曹仁自出,大呼姓名,搦周瑜战。周泰出马,
毛本改为:
    曹仁自出接战,周泰纵马相迎;
罗本中,曹仁的做法意在激怒周瑜,使之失去冷静,为使周瑜中计创造条件。

    仁败走。阵势错乱,后军先退,曹仁、曹洪两个压后。
毛本改为:
    仁败走。阵势错乱。
若是真败,通常是前军先退。罗本中,“后军先退”,透露出这是有预谋的诈败。周瑜没能对这个反常现象引起警觉,是其轻敌的结果。

    程普收得败军,伤折数多。
毛本改为:
    程普收败军回寨。
“伤折数多”反映出周瑜轻敌带来的严重后果。

    程普与众商议:“不若暂且罢兵,回见吴侯,却再理
  会。”众皆言曰:“论之甚长。”
毛本改为:
    程普与众商议,欲暂且退兵,回见吴侯,却再理会。
罗本中,程普与众都认为应该退兵,说明当时形势对东吴军极其不利。
  毛本中,似乎只有程普想要退兵,反映不出东吴军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曹仁回顾众将曰:“可大骂之,以激此战!”
毛本改为:
    曹仁回顾众将曰:“可大骂之!”
罗本中,明确了大骂的目的。毛本中,似乎只是为骂而骂。

    周瑜大怒,使战将出迎。比及潘璋欲出,周瑜大叫一
  声,口中喷血,坠于马下。
毛本改为:
    周瑜大怒,使潘璋出战。未及交锋,周瑜忽大叫一声,
  口中喷血。坠于马下。
罗本中,潘璋还没有出去,周瑜就吐血坠马了。这样做有两样好处,第一,双方的注意力还集中在周瑜身上,周瑜可以充分表演,一旦潘璋出到阵前,双方的注意力就集中到潘璋身上了;第二,若等潘璋出到阵前,周瑜再吐血坠马,会使潘璋身处险境。
  毛本中,毛纶父子加了一“忽”字,意即周瑜吐血坠马前毫无征兆,这不符合周瑜的用心。周瑜为使双方将士信以为真,吐血坠马前一定要有所表演。

    曹仁慌忙下厅问之,军士曰:……
毛本改为:
    曹仁忙唤入问之。军士曰:……
罗本中,曹仁“下厅”问之,不经意的细节间,透露出曹仁之所以能够深得军心的原因。
  毛本中,曹仁“唤入”问之。看不到曹仁平等待人的特性。

    曹仁大喜,赏赐了毕,随即商议:
毛本改为:
    曹仁大喜,随即商议。
罗本中,虽然这一次“赏赐”错了,但可以看到曹仁的作风,所以在关键时刻,曹仁能得到将士们的死力。毛纶父子虽然只删掉了几个字,却删掉了一个有特点的曹仁;也使后来在樊城的危急时刻,众将士肯为曹仁效死守城,缺少了一个合理铺垫。

    曹仁拨牛金为先锋,自为中军,曹洪、曹纯为合后,
  尽数起兵。当日黄昏,调拨已定。
毛本改为:
    曹仁遂令牛金为先锋,自为中军,曹洪、曹纯为合后,
  只留陈矫领些少军士守城,其余军兵尽起。
毛本中,毛纶父子依据后文,添加了“只留陈矫领些少军士守城”,虽然啰嗦,倒也算不上错误。
  古时候,天黑后是要关闭城门的。周瑜中箭后,东吴军不会临城下寨,所以,正常情况下,白天江陵不会关闭城门、禁止百姓出入的。罗本中,“当日黄昏,调拨已定”,泄漏了曹仁劫寨的军事机密,使得诸葛亮得以派遣赵云埋伏。

    来到寨门,不见一人,突入中军,但见虚插旗枪而已。
毛本改为:
    来到寨门,不见一人,但见虚插旗枪而已。
先锋牛金非常莽撞。从牛金要求带五百军士突击蒋钦,到夷陵城下主张迎击周瑜,牛金一贯莽撞。如果不是“突入中军”,而是看到寨门的情形不对,就立即撤军,曹仁的损失不会那么大。从曹仁派牛金为先锋,而不是派一名非常谨慎的将领,说明曹仁是非常轻敌的。

    曹兵大败,急望南郡而来,三路军兵皆被冲散,首尾
  不能相救。先说曹仁引十数骑杀出重围,来投曹洪,洪等
  一枝军马已散太半,只得奔走。
毛本改为:
    曹兵大败,三路军皆被冲散,首尾不能相救。曹仁引
  十数骑杀出重围,正遇曹洪,遂引败残军马一同奔走。
罗本中,曹仁杀出重围,“来投曹洪”,说明正常情况下,曹洪这枝人马此时本应该是完整的,但由于前军见机得太晚,导致后军过于靠前,还是轻敌引发的恶果。罗贯中对战争的描写,几乎可以用作教材。

    不敢回南郡,径投襄阳大路而走。吴军赶了一程自回。
毛本改为:
    曹仁引军刺斜而走,又遇甘宁大杀一阵。曹仁不敢回
  南郡,径投襄阳大路而行,吴军赶了一程,自回。
毛本中,毛纶父子认为,所有的将领都上场表演了,独缺甘宁,故补上。岂不知,甘宁此时正在镇守夷陵。

    周瑜大怒,使甘宁引数千马军,径取荆州;凌统引数
  千马军,径取襄阳;然后却再取南郡未迟。正分拨之间,
  忽然探马急来报说:“诸葛亮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诈调
  荆州守城军马来救,着张飞一阵来都杀败了。曹军北逃,
  张飞就在荆州城中住扎。”
毛本改为:
    周瑜大怒,便命攻城。城上乱箭射下。瑜命且回军商
  议,使甘宁引数千军马,径取荆州;凌统引数千军马,径
  取襄阳;然后却再取南郡未迟。正分拨间,忽然探马急来
  报说:“诸葛亮自得了南郡,遂用兵符,星夜诈调荆州守
  城军马来救,却教张飞袭了荆州。”
毛纶父子信手胡改,根本就不经大脑。东吴军和曹军打了一整夜,而且还是野战,根本没有攻城的器具,周瑜不可能“便命攻城”。探马要得到襄阳的消息,至少要三、五日后。从“忽然探马急来报”可知,这个“正分拨之间”,已经是赵云偷袭南郡几日后的时间了。阿鸯推测,之所以要等几日后才“分拨”,就是要等甘宁这枝人马从夷陵调回。否则,按毛本,甘宁参加了反劫寨的伏击,就无法解释周瑜为什么不立即“分拨”。



  夷陵打败曹洪等人后,南郡已成孤立之势,东吴军可以全力围困江陵,曹军主动撤出江陵也在情理之中。诡计就掩藏在这貌似合理之中。周瑜刚在夷陵城下打败曹军,对曹军又轻视起来,更没想到曹操还会留有诡计。周瑜急于得到江陵,以证明自己判断和能力。急于求成的心态,使得周瑜完全忽视了曹军诈败中的反常现象。
  周瑜为什么要亲自抢城?“瑜心暗忖,曹仁必先准备走路,”周瑜并没有把自己的看法告诉众人,让前军不得擅自停止追击,也有不想让前军将领获得抢城功劳的成份,想把抢城的功劳留给自己的本部人马。
  周瑜轻敌的结果让东吴军损失惨重,也让周瑜头脑清醒了些。周瑜如果就此返回江东,必将颜面尽失,周瑜不得不苦心算计。得胜后的曹军,再次耀武扬威起来,对东吴的圈套毫无防备。陈矫的一句:“此计速行,不可迟误。”曹军竟连劫寨要保密都懒得作了。“当日黄昏,调拨已定。”早早地就弄得满城尽知。反观周瑜,为了保密,只让程普一人知情,连众将都瞒了。正应了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
  

  至此,刘备在诸葛亮的策划下,不费吹灰之力,轻取江陵,似乎十分高明。是否真的高明,我们不妨看一下历史上,刘备是如何取得江陵的。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赤壁之战后,周瑜经过一年多的苦战,终于夺取江陵。而刘备却不费吹灰之力,早已轻取荆南四郡。结果,由于刘备的占领区和曹魏之间被江陵隔断,形成了东吴独抗曹魏的局面。这是当初周瑜没有想到的结果;也是现在东吴难以承受的结果。
  借荆州,准确的说,应该是借南郡或借江陵。刘备亟需发展空间,一见有机可乘,立即面见孙权;孙权和周瑜不得不吞下周瑜战略短视的苦果,把自己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陵,拱手让给刘备。可是,诸葛亮不同意刘备去面见孙权,理由是太危险。诸葛亮错了。首先,孙权不敢杀刘备,害怕关羽北联曹魏夹击东吴。既不能杀刘备,则只能出让江陵,为了让刘备集团保住江陵,孙权就不能扣留刘备。事实上,刘备也是平安归来。借江陵,诸葛亮无功。
  顺带说一下周瑜。周瑜风流倜傥,少年得志,赤壁之战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可谓是春风得意。可是不久,周瑜就得意不起来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果实尽落刘备囊中,荆州大部为刘备所得,曹魏仅剩一小部分,东吴寸土未得(有点夸张)。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由于周瑜在战略选择上的错误,执意先打江陵。看到自己血战而得的江陵,马上要拱手让给刘备,急得周瑜忙出昏招,让孙权扣留前来商借荆州的刘备。周瑜虽然昏了,孙权还没昏,当然不能扣留刘备。平时自命不凡又极好面子的周瑜,眼见自己一手造成的恶果,而且还毫无办法挽回,真是窝心透了。给东吴造成了这样巨大的损失,周瑜急于将功补过。眼下,刘备是灰堆里的豆腐,既吹不得又打不得。周瑜一急,又出昏招,要带兵去打西川,这西川是那么好打的么?事情弄到了这一步,周瑜还活得成吗?演义中,“三气周瑜”虽然是虚构,倒是一点没有冤枉周瑜。

  一句话就能名正言顺到手的东西,何必兴师动众,还要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去弄到手。这就是站在战略高度,还是站在战术高度上的区别。刘备取得江陵的这段故事,是罗贯中在演义中对历史颠覆最大的一段情节。罗贯中如此颠覆,就是要表现诸葛亮的“精于术而疏于略”的本质。
  罗贯中如此颠覆这段历史,还有一个更“险恶”的用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二一九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江陵,致使关羽蒙难,蜀汉痛失荆州。由此,后人多叹息诸葛亮的“隆中对”不能施展,痛恨东吴背盟弃义。但是,在演义中,罗贯中在这里却把首先背盟弃义的帽子,牢牢地扣到了诸葛亮的头上。在演义中,诸葛亮丝毫不把同盟之意谊当回事,处处以耍弄盟友为能事,却把自己的战略思想构筑在盟友的忠诚上,还有比这更蠢的人吗。

  很多人都认为是罗贯中神话了诸葛亮,罗贯中就是不能死而复生,否则一定会大呼:“气死我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9 01: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罗贯中要是能死而复生,看到楼上这么说。也一定会大呼:“气死我了!”

呵呵,说笑的,别太介意。

老罗怎可能是故意把诸葛写坏啊,兵者诡道也。曹操那么跟许攸胡扯,我们不是也觉得曹操奸的可爱吗?

刘备已经做了善人唱红脸了,诸葛做诡计唱白脸倒也合理。

至于刘备近伪诸葛近妖,这个已路人皆知的,按理是出于当时的人民群众的审美观恰可以接受那么个艺术形象。要是叫老罗活到现在重修演义,给我们BBS上老爱抬杠的刁钻读者拍砖,估计老罗也得怕了,怕会把诸葛的计谋都写的非常之隐晦,隐晦到看不懂的程度。(隐晦到那样的计策,也许就没了读者支持了吧?诶,这作者也挺难做的哈。)

又:

 

QUOTE: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赤壁之战后,周瑜经过一年多的苦战,终于夺取江陵。而刘备却不费吹灰之力,早已轻取荆南四郡。结果,由于刘备的占领区和曹魏之间被江陵隔断,形成了东吴独抗曹魏的局面。这是当初周瑜没有想到的结果;也是现在东吴难以承受的结果。
  借荆州,准确的说,应该是借南郡或借江陵。刘备亟需发展空间,一见有机可乘,立即面见孙权;孙权和周瑜不得不吞下周瑜战略短视的苦果,把自己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陵,拱手让给刘备。可是,诸葛亮不同意刘备去面见孙权,理由是太危险。诸葛亮错了。首先,孙权不敢杀刘备,害怕关羽北联曹魏夹击东吴。既不能杀刘备,则只能出让江陵,为了让刘备集团保住江陵,孙权就不能扣留刘备。事实上,刘备也是平安归来。借江陵,诸葛亮无功。
  顺带说一下周瑜。周瑜风流倜傥,少年得志,赤壁之战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可谓是春风得意。可是不久,周瑜就得意不起来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果实尽落刘备囊中,荆州大部为刘备所得,曹魏仅剩一小部分,东吴寸土未得(有点夸张)。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由于周瑜在战略选择上的错误,执意先打江陵。看到自己血战而得的江陵,马上要拱手让给刘备,急得周瑜忙出昏招,让孙权扣留前来商借荆州的刘备。周瑜虽然昏了,孙权还没昏,当然不能扣留刘备。平时自命不凡又极好面子的周瑜,眼见自己一手造成的恶果,而且还毫无办法挽回,真是窝心透了。给东吴造成了这样巨大的损失,周瑜急于将功补过。眼下,刘备是灰堆里的豆腐,既吹不得又打不得。周瑜一急,又出昏招,要带兵去打西川,这西川是那么好打的么?事情弄到了这一步,周瑜还活得成吗?

这段是拿历史来对照演义,揣摩老罗的写作思路,是吧?

如果是这个意图的话,那么我要说,历史上这段事情并非是这么简单,而老罗对三国历史的熟悉程度是非常之吓人的。

说老罗对三国历史的熟悉程度是非常之吓人的,我最早看没有裴注的三国志,看完以后大骂老罗乱编演义骗人。后来看裴注,惊讶的发现绝大多数所谓演史不同的地方,其实多多少少都有野史轶事的根据,或者是根据那些矛盾的杂史记载分析得出的较合理推演。

至于刚才这段,说周郎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江陵,拱手让给刘备是不对的。江夏是刘备的,跟孙权换了江陵。从大小和富裕程度看,刘备好象赚点。但,江陵民心在刘备。江陵又是正对着襄阳的前线,是个烫山芋。江陵又被屠城狂魔曹操搞过,估计都很惨,历史上据庞统所说是很荒废的了。而且,不先拿到江夏的话,东吴到江陵的补给行军线路都断了,拿个江陵没半点用处。江夏对于吴很重要,后来孙权在这里修了武昌城。站孙权立场上,这交易是做得的,要抢江陵,也要循序渐进先站稳了江夏吧。后来站稳了,果然就来讨帐了,分了南4郡的一半走。总体算这笔帐,即使按吕蒙白衣渡江前的形式看,东吴也是赚大了的。

带兵去打西川也不是昏招,本来如果没发生曹操征刘表以及赤壁之战这码子事情,东吴本来也要去取西川的。无论是演义还是历史,周郎要去打四川都是认真的。而且他不死的话,未必就打不下来的哦。

QUOTE:
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由于周瑜在战略选择上的错误,执意先打江陵。

这个也有问题,史书说江陵有军实,演义说钱粮都在江陵,那当然是该抢的。抢到的好东西应该不少,这个在江陵移交刘备的时候,东西肯定是要搬走的,这收获不能算小。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9 01:4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气概文鸯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奋威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140
编号 80783
注册 2006-8-29


发表于 2006-11-9 03: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多谢老大赐教

  可能是阿鸯读书不细,没看到过刘备拿江夏换江陵的说法,只在网上看到有人这样说。
  但是,下面的说法在三国志上却有:
  赤壁大战前,刘备在江北已无立锥之地。东吴将江南的鄂口让出,作为刘备军的临时驻军之地,所有军需、粮草由东吴供给。
  东吴夺取了江陵之后,江夏临近长江的部分地区,由于河网密布,才被东吴居有,此前,整个长江以北均被曹操接管。至于长江以南的江夏,从来都是东吴占据的。
  正因为江陵地位的重要,东吴才要争夺。但这好比下围棋,先落子在那个点上,对局面的影响至关重要。赤壁大战后,周瑜若不是执意先取江陵,而是先取荆南四郡;以刘备之兵力,必定无法独取江陵。周大都督若乘赤壁之余威,荆南四郡可席卷而定,然后再以得胜之兵,加以荆南四郡之军实,回攻江陵,刘备将无立锥之地。
  东吴在刘备入蜀后,能够抢得荆州三郡,主要源于刘备集团对形势的判断失误。曹操占领汉中后,刘备集团认为曹操马上就要进攻益州了,所以刘备匆忙率军赶回成都,而事实上,曹操根本没有进攻益州的打算。另外,刘备在益州得手后,没有及时补充荆州的力量,致使东吴可以依靠武力抢占荆州三郡。刘备集团,当然也包括诸葛亮,在刘备取得益州后,对整个战略格局的变化缺乏清醒的认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9 13: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不要单纯说历史吧。就说罗老是怎么根据历史的取舍做出演义,这样符合版区的主旨。

QUOTE:
赤壁大战前,刘备在江北已无立锥之地。

这个未必啊,刘备不是去了刘琦那里么。

QUOTE:
此前,整个长江以北均被曹操接管。至于长江以南的江夏,从来都是东吴占据的。

这个主要是沙羡这个地方的争夺。早期程普就攻此地获胜但却没有进驻,而是退驻石阳这个地方。也是到赤壁后才封江夏太守,治沙羡(治,治所。以沙羡为江夏首府开展治理管理工作的意思)

关于这个问题,一定要去看看谭本的地图才能明白。汉水长江以北,曹操搞了个江夏郡,该在安陆南面一点,陆上是他的权益,该他的。其时间应该是赤壁大战期间偏师进驻的。孙权的江夏在长江南岸,后来的武昌当然也是在汉江二水交汇处之南。对于长江北的地盘,当然是喊喊口号的名义上占有了。注意,沔阳以及西去竟陵华容一线,汉水和长江之间的3角地带呢?这里应该是刘琦的地盘。在曹操进驻前,汉水北的部分地区刘家应该也能染指,不过意义不大了,那时都流行迁徙百姓,统治者都会把江对岸的百姓抓来自己这边。北岸应是荒废的。

QUOTE:
正因为江陵地位的重要,东吴才要争夺。但这好比下围棋,先落子在那个点上,对局面的影响至关重要。赤壁大战后,周瑜若不是执意先取江陵,而是先取荆南四郡;以刘备之兵力,必定无法独取江陵。周大都督若乘赤壁之余威,荆南四郡可席卷而定,然后再以得胜之兵,加以荆南四郡之军实,回攻江陵,刘备将无立锥之地。东吴在刘备入蜀后,能够抢得荆州三郡,主要源于刘备集团对形势的判断失误。

赤壁战刘备有关羽水军万人(船数百)和刘琦江夏战士万人。合2万。比传说中的可能稍多些。而周瑜部只一万人,比传说中的少多了,他也不是管辖全面的大都督。另一万在程普那里。他们两个各部一万,为左右督,未见记载有上下统属关系。还有一万大致是鲁肃在后面押阵押着。东吴就上来了这3万,不比刘备军多多少。这些兵力的数字虽然不是定论,但也是一派正论不容轻易驳掉的。

按这个兵力对比的话,赤壁周郎火烧战船肯定是千古奇功我们要赞赏,但登陆后继续作战的能力方面,吴军的实际能力恐怕会比一般朋友想象的逊很多。3万人,还要分部分留在船上的,想把南4郡抢在刘备前面都收了不一定能成功,毕竟人心向刘。而刘备攻江陵的话,未必也就会比周郎差多少。

阿鸯兄弟对3国正史的了解似乎多来自于网络而非陈寿书。按历史,这段帐不好算的呢。网络上一些细说文章,其中谬误和一相情愿内容甚多,不可取。

历史上争议比较大的是刘备那2万人到底有多少水分到底当时在干什么。关于这个争论我想不适合在这个版区来探讨。如果这2万刘备军真的奋勇参加了对曹操赤壁败军的追击的话,那么“周大都督若乘赤壁之余威,荆南四郡可席卷而定”,这句话的主语换成“刘备”则更为合理。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很大。但只是可能而已。我们要知道的是:正史上有刘2万孙3万的兵力数据的,但也有相应的疑点和矛盾处。关于这些疑点和矛盾处,我看老罗处理的很好,他避开了。前面说过,他对历史研究的很透的。不但熟悉正史还兼揽诸家野史。他既然选择避开这个问题不写,我们当然也就这样顺着理解为好。

现在流行的帖子有个毛病:拿一些比较粗浅的历史知识之皮毛,误当是历史真相,然后据此推理得出老罗在这里故意要创作出什么什么样的文艺效果,,,,这个流程是大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历史并非网络论者那样简单,其推论出的结果当然也就虚妄了。其实那段历史的真相很难说的,不好肯定那个2+3=5万,但也不好否掉的。

以上个人管见,与鸯兄弟分享。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9 13:36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乌鹊南飞3

中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4
功绩 101
帖子 6258
编号 60211
注册 2006-2-17
来自 四川


发表于 2006-11-9 16: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5 廖化将军 的帖子

借荆州这个问题陈寿对蜀国做了曲意回护,和先主传里写赤壁刘备打败曹操一样。(事后老曹写给孙权那封及其厚颜无耻的信说的也是:“赤壁孤自烧船,横使周瑜得成名。”可见东吴水师绝对是主力)
别的不说,夷陵可是实打实东吴控制的,也不在南郡吧。刘备要是真正控制了荆南四郡,向周瑜借地怎么还会说“地少”?——这样还嫌少岂不是要把整个东吴都借给他才行。实际上荆南四郡虽然是刘备双管齐下夺得的,但却是周瑜的部下接手管理的。证据就在黄盖的传里面,长沙当时可是刘备的“地盘”哦~刘备借荆州冒了大险,和鲁肃孙权真是做了笔大买卖。只可惜孙权阴招虽多,但完全驾驭不了刘备(人质也没扣一个下来,也算是大胜而骄吧)。

南飞以为,史实中周瑜处置刘备的方案非常好,可操作性很不错,也是非常有远见的。只可惜他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挂了,接班人鲁肃又一向好远图、拉同盟,刘备沉默几十年终于翻身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9 17: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多说历史吧,会扯很远的,而且扯不清。我想说的只有一个概念:三国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也许是这样的也许是那样的,很难说,历史是不可能也不打算完全还原往事本来面目的。凡是先认定 赤壁刘备光棍周郎完成一切 的,而后推演出演义中老罗护刘贬孙捧诸葛贬周瑜 这个结论的,都是草率的。

谭版地图在网上的属于侵权不宜擅自帖出,这里有个URL可以看的。看看地势注意看竟陵华容和江陵的位置关系

我们是在讨论演义的写作思路而已。老罗作者最大,他怎么写都是他的手法罢了。解读他的手法和他的用意的时候,我们看历史,就不能把我们现在流行的观点掺和进去。赤壁史魏蜀吴三家记载的矛盾,老罗又不是不知道。那些江表传之类的其他佐证,老罗只会比我们知道更多的。

我们不知道是哪个情况:
1、老罗心里也认为刘备是混的,仗是周打的。老罗曲笔改写。
2、老罗如我前面所说,认为搞不清楚。
3、老罗相信刘孙合力,2万 VS 3万 兵力对比说。

你怎能肯定老罗就一定是 1 的选择呢?这里面有个认真全面看问题客观讨论多种可能性,和一相情愿固执单面之辞的区别。


PS:鲁肃不能说是周瑜的接班人。终长江之极本是鲁肃的策划。因时势之变而改为孙刘共抗曹操是天下最简单的正道了。孙刘加起来刚好匹敌曹魏三分天下,孙刘各自为战均非曹魏之敌,普通合作可以三分均衡,精诚合作则有希望并力灭魏二分天下。这是最简单的算术了。可恨的是时间到了本世纪网络年代,居然什么小儿科的常识都会被颠覆,我郁闷。


鸯兄弟前文中象这样一相情愿的立论之处还有数处,本不想一一列出。不过既然已讨论到这个份上,索性就都拿出来讨论讨论。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9 18:1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11-9 17: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比如22楼 98回

QUOTE:
附嘉靖本三国演义和通行本的差异,并品评优劣。

嘉靖本三国演义:
    却说周公瑾当闻徐、丁二将,言孔明神机妙算如此,
  瑜遂有和曹害刘之心。鲁肃闻而谏曰:“都督岂可以小失
  而废大事?曹操甚于刘备十倍,若不破曹,丧无日矣。曹
  破之后,攻刘未迟。”
毛本改为:
    鲁肃曰:“且待破曹之后,却再图之。”
罗本中,这是承接上本回结尾时,圆回了说书人卖的关子,不能认真。据学者考证,罗贯中原文不分章回。
  如果上回结尾和本回开头的文字是罗贯中原文,那么这就是诸葛亮故意卖弄的效果,差一点引起联盟内讧。

“曹破之后,攻刘未迟” 表示鲁肃同意攻刘了只是时间要押后。“且待破曹之后,却再图之。”是没表态同意攻刘,只是押后再说。
这里明显毛本好。鸯兄对嘉靖本偏爱太甚,以致于障目了。其实我根本怀疑嘉靖本更接近老罗原作的说法(这说法本未定论,本该客观持平两可的态度)。这一处,显得嘉靖本拙劣,根本没风度可言。

鸯兄在这里评的居然是”这就是诸葛亮故意卖弄的效果,差一点引起联盟内讧“,我晕死,内讧了怪卖弄方,而不怪动手方,天下宁有是理?哪家法院的逻辑呀。鸯兄在此处,实在已显得是陈见太深不能清醒公平看事情了。

QUOTE:
嘉靖本三国演义:
    却令黄盖使小卒驰书报操云:言定今夜二更,但看船
  头上插青龙牙旗,即黄某之粮船也。云云。黄盖一面发书,
  一面安排火船停当。
毛本改为:
    却令黄盖安排火船,使小卒驰书约曹操,今夜来降。
后面黄盖在书信中说的很清楚,所以此处罗本似乎啰嗦。


嘉靖本三国演义:
    只留鲁肃共阚泽、庞统及众谋士守寨,伺候上功。
毛本改为:
    只留鲁肃共阚泽及众谋士守寨。
罗本中,庞统是周瑜的下属。

“罗本中,庞统是周瑜的下属。”此话后文中有提及,显然又是嘉靖本的错误之处了。这个理由我想不用我说。谁相信庞统是周手下,那才是滑稽了呢。鸯兄对此无话。这里又习惯性的称罗本,前面说了,这不好,还是称嘉靖本吧。多数地方鸯兄还是按嘉靖本来论的。

QUOTE:
嘉靖本三国演义:
    须臾到岸,孔明、子龙登岸。玄德笑容鞠躬,问候毕,
毛本改为:
    须臾船到,孔明、子龙登岸。玄德大喜。问候毕,
“笑容鞠躬”未必就是“大喜”,其掩盖的可能是焦虑与不满。

毛本这个区别可有可无,主人给属下鞠躬,汉末有这个礼仪吗?我们搞不清。如果毛搞的清而改,那改的很对。如毛也搞不清,也改,也算得体。免读者纷纷疑问吧。按那个鞠躬版本,不疑问才怪呢。

QUOTE:
嘉靖本三国演义:
    孔明与赵云曰:“……”
毛本改为:
    孔明便与玄德、刘琦升帐坐定,谓赵云曰:“……”
“升帐”是有一套固定仪式的,此时可能已经没有“升帐”的时间了。

怎么没有?我说就有。鸯兄所谓一套固定仪式倒是可以没有。但分配诸将任务的工作须得清楚严肃,可不能站在河岸草丛中就下令出兵吧。鸯兄评论中屡次骂毛不懂军事。虽然多有骂对,但咄咄逼人太过强横终有返及自身之忧,这里就是例子,这里是鸯兄和嘉靖本错了。毛本这个布置才是合乎军事道理的。

QUOTE:
嘉靖本三国演义:
    时有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他。云长思之半响,忍
  耐不住,乃高声曰:“……”
毛本改为:
    时云长在侧,孔明全然不睬。云长忍耐不住,乃高声
  曰:“……”
笔者若是处在关羽的位置上,一定忍住,待大战结束后,看诸葛亮如何解释,竟然放着第一员大将不用?以关羽的聪明和社会阅历,当然明白诸葛亮的用心,就是想利用权力打压关羽的气势。关羽“思之半响”,就是在权衡忍还是不忍。忍住虽然可使诸葛亮最后陷于被动,但对人手和兵力都非常紧张的刘备军,关羽及其部下的闲置,无疑会给刘备的事业造成损失。而且既使关羽能够忍住,刘备可能也忍不住,关羽更不愿意让兄长难做。最后,关羽选择了以兄长的事业为重。

这个评论不能说全没道理,但思之半响,忍耐不住颇有小儿女忸怩态,不合关公身份,毛本好。

QUOTE:
嘉靖本三国演义:
    孔明曰:“我与你军令状。”玄德大喜。
毛本改为:
    孔明曰:“我亦与你军令状。”云长大喜。
“云长大喜”解释不通。如果关羽认定诸葛亮会失算,而等着回来砍诸葛亮的头,那关羽的想法就太龌龊了,这根本就不符合关羽的性格。
  罗本中,关羽要求诸葛亮立军令状,是对诸葛亮的不满和反抗。“玄德大喜”表面上是为事情的解决高兴,内心里可能是对关羽的反抗欢喜,刘备绝不希望人人都把诸葛亮奉为神明。自己下属的威望和权势超过自己,没有一个主子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

这里一句话,平等思想做祟,毛本不好了。孔明既然身受统帅部署之任,关公是属下,尊卑各有分,单方面赌关羽头本来无错。毛可能是时代不同了感觉变了,没改好。

QUOTE:
嘉靖本三国演义:
    玄德曰:“先生神算,世罕及也!”孔明曰:“来日
  大雨之后,曹操必走华容道。吾今与主公往樊口,试看周
  瑜用计。”留孙乾、简雍守城,即便而行。
毛本改为:
    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孔明遂与玄德往
  樊口,看周瑜用兵,留孙乾、简雍守城。
“来日大雨之后,曹操必走华容道。”诸葛亮无意中流露出了自己的担心,这和“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一个道理。

没看出来诸葛亮哪里无意中流露出了自己的担心了???是鸯兄自己沉迷吧。

QUOTE:
嘉靖本三国演义: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甚是不祥,望丞
  相察之。”
毛本改为:
    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
罗本中,程昱说话非常小心谨慎。

这个就是鸯兄的严重错误了,国学底子不够啊,要知道中国人说话讲究触霉头的,胜负并未定,事情并未落实,先说不祥,学刘馥找死啊?最多说甚是可虑。这里又恰是嘉靖本伪本的证据,老罗断不至于有此错误。

QUOTE:
嘉靖本三国演义:
    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所撞之处,尽皆钉住。
毛本改为:
    二十只火船,撞入水寨,曹寨中船只一时尽着;又被
  铁环锁住,无处逃避。
毛纶父子没有半点实战经验,却偏好自以为是,满脑子想当然,腐儒本性。只有“二十只火船”就能烧掉曹操庞大的水军?看来周瑜后面的大队人马和火船都是多余的了。
  黄盖的作用主要是打乱曹军的指挥系统。

这个毛本是改的有点草率了,战争有点儿戏浪漫了。但“所撞之处,尽皆钉住”没上下文辅助,不知如何钉法,也不是好文。鸯兄所评打乱曹军的指挥系统云云更是天马乱跑,完全不要根据的想象了哈。总之都不对。毛本改的虽不好,但改掉没来由的奇怪钉住,也应该改的。


以上种种,实在太多了,难以一一列举,今天就这些吧。下次继续 评中评。

BBS本来就是讨论嘛,冒犯之处望鸯兄莫要太介意。

[ 本帖最后由 廖化将军 于 2006-11-9 17:5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4 06: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26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