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6-2-29 09:47 发表
墨叶看样子还是没明白。
这不管孩子读书认真与否,而是在教育市场化的大环境下,原本相比单纯的比拼读书,现在变成了拼爹。教育这种东西,本来就是用来赔钱的,不能用来进行市场化。
你们平时一副关心穷人,为民请民,呼吁社会公平的模样。一旦遇到实际点的,呵呵,这不就翻脸不认账了。什么叫阶级局限性,这就是。
谈什么“资源优化”、“市场配置”的时候,拜托用人的角度去思考,你“优化”、“配置”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会思考,有想法,会愤怒。
当他们发现自已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能世世代代出不了头,还要被扣个不求上进的帽子时,你还指望用这套理论去劝慰人家?
既然要讲实际点的问题,麻烦你先实际些。我们提出的方案,是名校市场化,政府加大普通学校的投入,明明是对大多数人有利,而现在的情况是政府就是向名校堆资源,不考虑普通学校,对大多数人最不利,咋就让你扣个阶级局限性的帽子?是不是还沉醉于文革的东风?
名校有限,实际上普通百姓很难进去,更不说,普通百姓中的穷人。而政府部门大部门人士利用权力把自家的孩子都送进去了。就比如前几年有共建的时候,国家林业局与和平里三小(或是一小,具体有点记不清了)共建,这所小学也算是不错的了。但所有国家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只要孩子上学,几乎没人考虑这所学校,为什么?都想送进什么史家与府学,然后把这些名额给别人,当然都是与他们有关系的人,结果有一年开始管得严,无论是史家还是府学,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进去,其他人要托人,花得代价太高,他们就不送了,准备送共建的学校,结果共建的招完了,多数人最后上了一个连共建的学校都不如的小学。而之后,共建取消了,他们更是叫苦。接下来的划片,就开始把原先共建的学校划过去了。
如果名校市场化,第一,什么史家,他们别想了,拿不起这个钱;第二,次一点的名校,只要不划片,他们进去也难,最后只能进入普通学校。这样普通学校自然而然就会得关注,同时,名校市场化了,根本不让政府来插手,教育资源自然会向普通学校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