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襄樊之战魏、蜀双方参战兵力辩析, 魏军不满六万(其中三万被淹),关羽军五万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5 16: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10-3-3 19:34 发表

有趣了,車軲轆話說了個來回。我還琢磨者您老能來個新鮮點的,哪知道還是得讓咱們把話再説一遍。您老還知道自己說的是理由啊,的確理由很多就是沒一個能成論據的。
OK,晃所督不足解围,前面的餘救兵未至您老卻吃了。爲什麽說晃所督不足解围,就是因爲援兵沒來全。可是諸將卻把老曹的軍令“兵马集至,乃俱前”忘了個一乾二淨,不斷催促進兵。敢情這個“兵马集至,乃俱前”您老還是不懂啊,這是要諸將不要輕舉妄動?這擺明了說,要救也得等援軍齊了你們再上。敢情老曹的軍令是放屁阿,這點不算基本局勢,是高深理論?這個您老自己說的,諸將們高深理論就是不懂,這個基本局勢還是可以判斷的,結果呢?

您老說糜芳指望不上關羽,是和魏軍的諸將認識一樣,那就奇了。我再列下您看看。
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
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仁会诸将议,咸曰:“今因羽危惧,必可追禽也。”
這糜芳不但能認清基本局勢,還能預測啊,佩服佩服。您老繼續,再試試看能不能拍出點奇思妙想來。


第一段,大家谁能听得明白,谁来解释一下,这人说过来说过去,是不是说曹操的命令可以无视?是放屁?还是什么别的意思?
第二段,史料上没说糜芳是个二百五,不能对自己所处的基本局势作个判断。况且,即使糜芳确实是个二百五,不是某翻也已经把形势告诉他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5 16: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专门来解释一下曹操的命令,与诸将的意见,这个问题。

曹操的命令:太祖……,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很明显,曹操的意思,要等军队人数足够,才能解围。

但是,很显然,如果城已经破了,你还解什么围呢?所以,曹操这个命令,并没有说,见死也不能救。命令的意思,在城还可以坚持的情况下,不许冒然解围。


再看看另一段史料:晃所督不足解围,而诸将呵责晃促救。

两段史料有矛盾?诸将在抗拒曹操的军令?不是的。看赵俨后面的话:

俨谓诸将曰:“今贼围素固,水潦犹盛……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之。”


这就说明白了,因为城防很危险,诸将看来,不能再等了,否则,要是城破了,大家不去相救,则极有可能受到“缓救之戮”。

但是,赵俨比这些诸将要更高明,他看出来了:当今不若前军偪围,遣谍通仁,使知外救,以励将士。计北军不过十日,尚足坚守


再来看看徐晃击破关羽之后,魏将对形势的估计:

仁会诸将议,咸曰:“今因羽危惧,必可追禽也。”

以上是普通的局势,大家的意见一致。高明者不高明者,都能看得出来。

但是,诸将看不到更高一层的计略,又是赵俨看出来了——要把关羽留着,不去追禽:

俨曰:“今羽已孤迸,更宜存之以为权害。若深入追北,权则改虞於彼,将生患於我矣。王必以此为深虑。”仁乃解严。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5 16:4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10-3-5 18: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5 16:36 发表
我专门来解释一下曹操的命令,与诸将的意见,这个问题。

曹操的命令:太祖……,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

很明显,曹操的意思,要等军队人数足够,才能解围。

但是,很显然,如果城已经破了,你 ...

哎喲,這次終于開始扒史料了嗎.不錯不錯.
您老怎麽不把話引全了呢?徐公明同志爲什麽所督不足解圍?前面的餘救兵未至,您老怎麽老吞了啊.這個習慣很不好.餘救兵未至,諸將就督促徐公明同志跑去解圍是不是和曹操軍令:“须兵马集至,乃俱前。”矛盾?這不叫基本局勢?合計萬一兵力不足,被関同志圍點打援就不是罪?徐公明同志再把這支多為新卒的部隊再搭進去,老曹就只能指望淮南軍來擦屁股了,到那時候曹大將軍早成了刀下游魂了,這就不危險?拿這種一旦表面形勢大好就一味冒進,反之就魯莽行事耐不住性子的諸將曰來當論據,LS真是高明啊.

喲,合計您老又無視咱引得的史料了.諸將判斷關羽可擒的時候是什麽時候,糜芳同志投降是什麽時候?
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於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
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仁会诸将议,咸曰:“今因羽危惧,必可追禽也。”
奇了怪哉,糜大將軍居然和之後的魏軍諸將判斷一致,了得了得.

照您老的説法,曹同志還聼什麽荀文若的意見,人家的分析哪有陳琳的准啊!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材,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汎黄河以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震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而沃熛炭,有何不消灭者哉?喲,您還抵抗什麽啊,投降算了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6 18: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10-3-5 18:44 发表

哎喲,這次終于開始扒史料了嗎.不錯不錯.
您老怎麽不把話引全了呢?徐公明同志爲什麽所督不足解圍?前面的餘救兵未至,您老怎麽老吞了啊.這個習慣很不好.餘救兵未至,諸將就督促徐公明同志跑去解圍是不是和曹操軍令:“须兵马集至,乃俱前。”矛盾?這不叫基本局勢?合計萬一兵力不足,被関同志圍點打援就不是罪?徐公明同志再把這支多為新卒的部隊再搭進去,老曹就只能指望淮南軍來擦屁股了,到那時候曹大將軍早成了刀下游魂了,這就不危險?拿這種一旦表面形勢大好就一味冒進,反之就魯莽行事耐不住性子的諸將曰來當論據,LS真是高明啊.

喲,合計您老又無視咱引得的史料了.諸將判斷關羽可擒的時候是什麽時候,糜芳同志投降是什麽時候?
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於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
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仁会诸将议,咸曰:“今因羽危惧,必可追禽也。”
奇了怪哉,糜大將軍居然和之後的魏軍諸將判斷一致,了得了得.

照您老的説法,曹同志還聼什麽荀文若的意見,人家的分析哪有陳琳的准啊!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材,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汎黄河以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震虎步,并集虏庭,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而沃熛炭,有何不消灭者哉?喲,您還抵抗什麽啊,投降算了啊.

关于糜芳的判断,前面已经讲过了很多页,我本来完全就没有必要再理睬你这类不看帖就来参和的,不过,看你好象掉了牙关不住风了,却还在哟哟地说个不停(你那第一段内容,谁看得明白谁来解释一下,呵呵),最后回你一次(即,把前面早已讲过的,再讲一次),不再继续。

当然,你那口齿不清的一段,就不回应了,本人在422楼,已经完全讲清了这个问题,呵呵。下面,仅回应尚能辩个马马虎虎的一段。


糜芳判断局势是很容易的:在被徐晃击破之后,如果关羽不撤军,继续赖在汉水里,则他糜将军没有外援,只能投降;如果关羽撤军,就会遭到魏军的追击,身被追禽,同样指望不上关羽的救援。

至于糜芳为什么会判断如果关羽撤军就会被追禽,是因为这些属于基本局势,一般的将军,如曹仁会议上的将军,以及糜芳这样的将军,都能判断出来。

嗯,以上两句,前面老早就讲过了,呵呵。

最后表扬一下:经过本人教育,你已经放弃了以前的瞎扯了,看来还不算完全不明事理;
最后批评一下:尽管前面弄错了,也不算丢人,没有必要瞎扯别的了,什么曹操投降算了之类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10-3-6 19:3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6 18:24 发表


关于糜芳的判断,前面已经讲过了很多页,我本来完全就没有必要再理睬你这类不看帖就来参和的,不过,看你好象掉了牙关不住风了,却还在哟哟地说个不停(你那第一段内容,谁看得明白谁来解释一下,呵呵),最 ...

关羽围征南将军曹仁於樊。俨以议郎参仁军事南行,(迁)平寇将军徐晃俱前。既到,羽围仁遂坚,馀救兵未到。晃所督不足解围,而诸将呵责晃促救。

今贼围素固,水潦犹盛。我徒卒单少,而仁隔绝不得同力,此举適所以弊内外耳。当今不若前军偪围,遣谍通仁,使知外救,以励将士。计北军不过十日,尚足坚守。

這些個不利情況擺在眼前,再加上老曹的軍令令曰:“须兵马集至,乃俱前。”。諸將們居然還要徐公明同學霸王硬上弓,這個基本局勢可判斷的真好!

诸将皆喜,便作地道,箭飞书与仁,消息数通,北军亦至,并势大战.老曹同志說的對不,要等援軍齊了打.

要穩住這幫傢伙,光說局勢有什麽用?任你說得再好.你趙儼不出來承擔責任,他們聼你的?拿這種一旦表面形勢大好就一味冒進,反之就魯莽行事耐不住性子的諸將,軍頭們的意見當法寶,敢情這參軍,謀主們都可以不要了,聼諸將們的意見就可以了.是啊,您是權威,說自己説明白了就是明白,明白歸明白,可是有效力不?

糜芳判断局势是很容易的:在被徐晃击破之后,如果关羽不撤军,继续赖在汉水里,则他糜将军没有外援,只能投降;如果关羽撤军,就会遭到魏军的追击,身被追禽,同样指望不上关羽的救援。

我噴,関二被徐公明同志擊破的時候,他糜大將軍在幹嗎呢啊?
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關羽賴在漢水裏?第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人家的水軍不走,陸軍不走了?

曹操會追?太祖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策。想追又怎的,連援軍都是新卒佔多,你的船哪裏找去?

爲什麽關羽不會立即撤?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這個糜大將軍的局勢判斷的真好,比專業謀主董昭同志都准。

這個某翻恐嚇的話都能信,爲什麽陳琳恐嚇的話不能信?他糜芳光凴這個説辭就投降,爲什麽老曹不行?

[ 本帖最后由 kyu 于 2010-3-6 19:4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0-3-7 00: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6 18:24 发表


关于糜芳的判断,前面已经讲过了很多页,我本来完全就没有必要再理睬你这类不看帖就来参和的,不过,看你好象掉了牙关不住风了,却还在哟哟地说个不停(你那第一段内容,谁看得明白谁来解释一下,呵呵),最 ...
至于糜芳为什么会判断如果关羽撤军就会被追禽,是因为这些属于基本局势,一般的将军,如曹仁会议上的将军,以及糜芳这样的将军,都能判断出来。

魏众将军判断追必擒是因为关羽后勤部队已经被孙权袭击了。处于孤绝之势。

麽芳是怎么知道关羽后勤部队被孙权袭击了?在孙权没来之前,吕蒙白衣渡江----径取南郡,取下南郡后,吕蒙再待在南郡一直待孙权前来,难道孙权来之前,除了吕蒙,荆州还有吴军?

有些人呢,混乱得一塌糊涂还在那卖弄,真不知道你那什么麽芳的判断是“基本局势”是怎么说得出口的。

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

魏军众将是在关羽退还时才议论必克追擒,孙权传里很明确的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是麽芳献城之后一段时间的事情。麽芳是怎么跟魏军众将一同看法的?

你还要卖弄下去么?为什么魏将不是在关羽舟军仍据襄水河道的时候说追必擒,而是在关羽后勤被袭击,处于孤绝之势时才说追必可擒?麽芳是凭什么知道这件事的?如果依你的意思,时间的顺序将会是这样:

吕蒙围南郡,关羽撤退,并眼巴巴的看着荆州全境陷落而自己窝在长坂当阳,麦城那儿?而无论从哪处史料记载看,关羽都是在荆州陷落之后才返程的。你还想继续编故事到什么时候?麽芳判断论?

要么,你就证明在徐晃撤退,关羽后勤未失之时,魏众将就已经有这种气概,那么,麽芳自然可以跟魏军一同“基本局势判断”一把,可怜的是,魏书里已经明确的写了,徐晃解围后的局势是“羽军既退,舟军仍据……云云”,在撤离樊城,返回到南岸继续围困着襄阳的时候,曹仁那帮部下一个屁都不敢放。这个时候关羽退回来,在荆州全境只有孙权派遣的吕蒙一支鸟部队的时候,哪来的“追必克擒”这种笑话?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3-7 01:0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7 01: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3-7 00:54 发表

魏众将军判断追必擒是因为关羽后勤部队已经被孙权袭击了。处于孤绝之势。

麽芳是怎么知道关羽后勤部队被孙权袭击了?在孙权没来之前,吕蒙白衣渡江----径取南郡,取下南郡后,吕蒙再待在南郡一直待孙权前来,难道孙权来之前,除了吕蒙,荆州还有吴军?

有些人呢,混乱得一塌糊涂还在那卖弄,真不知道你那什么麽芳的判断是“基本局势”是怎么说得出口的。

权内惮羽,外欲以为己功,笺与曹公,乞以讨羽自效。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闰月,权征羽,先遣吕蒙袭公安,获将军士仁。蒙到南郡,南郡太守麋芳以城降。蒙据江陵,抚其老弱,释于禁之囚。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

魏军众将是在关羽退还时才议论必克追擒,孙权传里很明确的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是麽芳献城之后一段时间的事情。麽芳是怎么跟魏军众将一同看法的?

你还要卖弄下去么?为什么魏将不是在关羽舟军仍据襄水河道的时候说追必擒,而是在关羽后勤被袭击,处于孤绝之势时才说追必可擒?麽芳是凭什么知道这件事的?如果依你的意思,时间的顺序将会是这样:

吕蒙围南郡,关羽撤退,并眼巴巴的看着荆州全境陷落而自己窝在长坂当阳,麦城那儿?而无论从哪处史料记载看,关羽都是在荆州陷落之后才返程的。你还想继续编故事到什么时候?麽芳判断论?

要么,你就证明在徐晃撤退,关羽后勤未失之时,魏众将就已经有这种气概,那么,麽芳自然可以跟魏军一同“基本局势判断”一把,可怜的是,魏书里已经明确的写了,徐晃解围后的局势是“羽军既退,舟军仍据……云云”,在撤离樊城,返回到南岸继续围困着襄阳的时候,曹仁那帮部下一个屁都不敢放。这个时候关羽退回来,在荆州全境只有孙权派遣的吕蒙一支鸟部队的时候,哪来的“追必克擒”这种笑话?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3-7 01:07 编辑 ]蒙白衣渡江----径取南郡,取下南郡后,吕蒙再待在南郡一直待孙权前来 ...

敢情这半年前我就讲的道理,你是忘了,又讲回头了是不是??


糜芳判断这个局势是很简单的——若关羽不退兵,糜芳就不能指望救兵;关羽若退兵,就极可能是遭受了重大打击(不然,他会舍得退兵?),此时退兵,那么,就极可能被魏军“追禽”。

糜芳就是这样与魏军众将一同看法的。

明白了吗?运动一下脑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0-3-7 01: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7 01:31 发表
敢情这半年前我就讲的道理,你是忘了,又讲回头了是不是??


糜芳判断这个局势是很简单的——若关羽不退兵,糜芳就不能指望救兵;关羽若退兵,就极可能是遭受了重大打击(不然,他会舍得退兵?),此时退兵,那么,就极可能被魏军“追禽”。

糜芳就是这样与魏军众将一同看法的。

明白了吗?运动一下脑子!!!!

笑。半年前把区区一心者麽将军也当成“是因为麽芳主降”而把虑翻信里的内应和吴录里的麽芳潜相和当空气果然奏效啊。

把区区一心者得原因说成是因为麽芳主降,那么后面虑翻还怎么知道城有伏计而又能肯定麽芳不是诈降而诱吴军大意,要吕蒙先入城据之?麽芳不是事先联络,虑翻仅仅因为麽芳主动投降就认定区区一心?吴录得麽芳内应和虑翻的区区一心者你是怎么切裂开的?还非得当麽芳内应呢,敢情历史记载都比不上你那牛脑?

敢情你半年前胡扯的鸭能生人到今天就能成真理?

关羽明知南郡被围还不舍得退兵?必须是遭受了重大打击才退兵?那关羽留沿江烽火台干嘛?期望他们去抵挡吴军?

关羽留了沿江烽火台,就是用来报信的。所以,不存在关羽舍不舍得回来的问题。问题在于,麽芳当时是不是想让关羽知道这边的情况呢。

吴录曰: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
虑翻曰:区区一心者,麽将军也

运动一下脑子?还加4个叹号,慢慢运动吧,你脑子代替历史不是一天两天了。更不是一年半年了。
上两段史料比你那运动一百次脑子灵光多了。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3-7 02:0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7 20: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3-7 01:38 发表


笑。半年前把区区一心者麽将军也当成“是因为麽芳主降”而把虑翻信里的内应和吴录里的麽芳潜相和当空气果然奏效啊。

把区区一心者得原因说成是因为麽芳主降,那么后面虑翻还怎么知道城有伏计而又能肯定麽芳不是诈降而诱吴军大意,要吕蒙先入城据之?麽芳不是事先联络,虑翻仅仅因为麽芳主动投降就认定区区一心?吴录得麽芳内应和虑翻的区区一心者你是怎么切裂开的?还非得当麽芳内应呢,敢情历史记载都比不上你那牛脑?

敢情你半年前胡扯的鸭能生人到今天就能成真理?

关羽明知南郡被围还不舍得退兵?必须是遭受了重大打击才退兵?那关羽留沿江烽火台干嘛?期望他们去抵挡吴军?

关羽留了沿江烽火台,就是用来报信的。所以,不存在关羽舍不舍得回来的问题。问题在于,麽芳当时是不是想让关羽知道这边的情况呢。

吴录曰: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
虑翻曰:区区一心者,麽将军也

运动一下脑子?还加4个叹号,慢慢运动吧,你脑子代替历史不是一天两天了。更不是一年半年了。
上两段史料比你那运动一百次脑子灵光多了。

某翻分析糜芳投降,是为了奔一个较好的前程,也能奔一个好前程。而糜芳以外的人,投降以后,东吴方面不一定待见他们,他们当然未必真心投降,譬如,关羽的家属,就极可能不愿真心投降。而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难保不会有人挺而走险搞些危险动作。

吴录得糜芳内应?史料拿来!老毛病又犯了?汝有二病:情急之下,一是乱解古文,又一是编造史料。

关羽留烽火台,是为了传递东吴方面的军事信息,咋的了?

芳潜相和,说明糜芳与孙权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也为糜芳选择投降的加了一个砝码。试想,如果糜芳与孙权曾发生过诸如“芳女焉可嫁狗子”的龃龉,则糜芳是否投降,倒真的需要掂量掂量。

而某翻对这一切都了如指掌,所以,他才正确地判断糜芳投降是出于真心,而非使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7 20: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里对425楼说明一下。

由于这一楼所提的观点,基本上全部是旧观点,如果425楼感兴趣,可以翻一下前面的讨论。已经重复回复过一次了,后面就不再重复了。

唯一一处新论点,这里回应一下:

425楼: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

看来,425楼认为时间序列是这样的:一、糜芳投降;二、曹公谴徐晃救仁;三、关羽引军退还;四、羽军遂散。

如果这个时间序列是正确的,那就是我弄错了,呵呵。

然而,不用我说,425楼所列出的时间序列,是错误的。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7 20:5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10-3-7 20: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7 20:40 发表


某翻分析糜芳投降,是为了奔一个较好的前程,也能奔一个好前程。而糜芳以外的人,投降以后,东吴方面不一定待见他们,他们当然未必真心投降,譬如,关羽的家属,就极可能不愿真心投降。而且,林子大了什么鸟 ...

噴飯,糜芳在蜀漢的身份是國舅,連他老哥糜竺沒什麽本事,就因爲跟了劉備那麽長時間結果,官位在諸葛之上,他也因此得到鎮守江陵的重任.他到了吳囯去是什麽結果?連一個不被主子喜歡的某翻都欺負成那個樣子,還好意思說有更好的前程?

誰告訴你除了糜芳之外其他人就願意投降,史料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10-3-7 20: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7 20:44 发表
这里对425楼说明一下。

由于这一楼所提的观点,全部是旧观点,如果425楼感兴趣,可以翻一下前面的讨论。已经重复回复过一次了,后面就不再重复了。

切,你的那點回復能説明什麽?沒有史料的胡亂YY都能有效力,真以爲您老成了權威啊.

我再噴,你的事實那?光您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好了啊.再看看我引得史料,眼睛放大點.

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於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
而孙权袭取羽辎重,羽闻之,即走南还。仁会诸将议,咸曰:“今因羽危惧,必可追禽也。”

[ 本帖最后由 kyu 于 2010-3-7 20:5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7 21: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10-3-7 20:49 发表

噴飯,糜芳在蜀漢的身份是國舅,連他老哥糜竺沒什麽本事,就因爲跟了劉備那麽長時間結果,官位在諸葛之上,他也因此得到鎮守江陵的重任.他到了吳囯去是什麽結果?連一個不被主子喜歡的某翻都欺負成那個樣子,還好意思 ...

哈哈,这不是糜芳现在作国舅遇到困难了吗?

在没有遇到困难之前,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如果不是没办法,他是绝不会主动放弃自己在刘备这边的地位,去投降东吴的。

而这位“暂时发言马甲”的观点,与你那个就完全相反了,呵呵。

他认为,糜芳是东吴的内应,早就准备投降了,呵呵。

另外,“誰告訴你除了糜芳之外其他人就願意投降,史料那?”,替你转一下问暂时发言马甲:史料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7 21: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10-3-7 20:52 发表

切,你的那點回復能説明什麽?沒有史料的胡亂YY都能有效力,真以爲您老成了權威啊.

我再噴,你的事實那?光您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好了啊.再看看我引得史料,眼睛放大點.

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 ...

你的问题就在于,明明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你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你却还一直很来劲。

既然很来劲,你就不能好好说话,让大家听出你究竟什么意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10-3-7 21:1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7 21:05 发表


你的问题就在于,明明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你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你却还一直很来劲。

既然很来劲,你就不能好好说话,让大家听出你究竟什么意见?

咱們說話都帶著史料,不想某些人通篇都只是個人的YY而已.

是啊.您一人就把所有的人都代表了,看來您老的水平真是不一般的高啊,哈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10-3-7 21: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7 21:03 发表


哈哈,这不是糜芳现在作国舅遇到困难了吗?

在没有遇到困难之前,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如果不是没办法,他是绝不会主动放弃自己在刘备这边的地位,去投降东吴的。

而这位“暂时发言马甲”的观点,与你 ...

遇到什麽困難,別混爲一談,你的困難是你自己YY的沒法守.我駁得你是這個,而暫馬是告訴你他老人家的投降是因爲犯了錯誤,想逃避責任.我終于明白了,您老不是裝傻,而是真不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0-3-7 21: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7 20:40 发表
某翻分析糜芳投降,是为了奔一个较好的前程,也能奔一个好前程。而糜芳以外的人,投降以后,东吴方面不一定待见他们,他们当然未必真心投降,譬如,关羽的家属,就极可能不愿真心投降。而且,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难保不会有人挺而走险搞些危险动作。

吴录得糜芳内应?史料拿来!老毛病又犯了?汝有二病:情急之下,一是乱解古文,又一是编造史料。

关羽留烽火台,是为了传递东吴方面的军事信息,咋的了?

芳潜相和,说明糜芳与孙权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也为糜芳选择投降的加了一个砝码。试想,如果糜芳与孙权曾发生过诸如“芳女焉可嫁狗子”的龃龉,则糜芳是否投降,倒真的需要掂量掂量。

而某翻对这一切都了如指掌,所以,他才正确地判断糜芳投降是出于真心,而非使诈。

某翻什么时候分析过麽芳投降是为了奔一个较好的前程?

史料拿来!相关的也成!

麽芳以外的人投降以后,东吴方面不一定见待他们??看来这家伙忘了还有个叫潘濬的家伙在东吴混的风生水起嘛。凭什么麽芳就有理由是为了奔更好的前程而投降,而其他人就不能区区一心?为什么呢?

关羽留烽火台是为了传递东吴方面的军事信息,那么就不存在在只有唯一一支吴军 吕蒙在荆州的时候,关羽后勤尚未被袭击的时候回师救江陵会导致魏军能越过封锁河道的舟军而把关羽来个全军覆没。自然就不存在你那穿越的麽芳判断论。

麽芳潜相和的是孙权的诱惑。这跟建立什么良好关系有啥联系,你又信口开河YY来了?

麽芳面对孙权的诱惑表现出相和的态度,而虑翻一口就咬定区区一心者麽芳,就是说明麽芳内应的核心证据。你有任何不凭YY推翻这两则记载的证据?

你对于虑翻判断麽芳那一切论说的推理连半个史料都蹦不出来还在那“史料呢史料呢”??

只有神经病到才会一边用YY曲解史料,乱解古文却指责别人在做这事。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3-7 22:1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8 00: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3-7 21:19 发表

某翻什么时候分析过麽芳投降是为了奔一个较好的前程?

史料拿来!相关的也成!

麽芳以外的人投降以后,东吴方面不一定见待他们??看来这家伙忘了还有个叫潘濬的家伙在东吴混的风生水起嘛。凭什么麽芳就 ...

一、某翻分析糜芳投降会有个更好的前程,见翻给士仁书,这书的分析,同样适用糜翻:

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

二、某翻的原话: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

很清楚,某翻的意思,只能相信糜将军,对荆州军不能全相信。

三、潘濬怎么了?

四、因为谈投降的就是糜芳,某翻当然只认定糜芳是区区一心者,其余的人,某翻敢打保票?难道关羽的家属也区区一心?

五、呵呵,曲解历史的就是你。


你看楼上那个KYU,还在替你遮掩呢,你连他也给卖了。哈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8 00: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10-3-7 21:16 发表


遇到什麽困難,別混爲一談,你的困難是你自己YY的沒法守.我駁得你是這個,而暫馬是告訴你他老人家的投降是因爲犯了錯誤,想逃避責任.我終于明白了,您老不是裝傻,而是真不懂.

嗯,还在这里傻乎乎地嘴硬那?

我就让暂时发言马甲亲自扇你大耳光子,复制437楼的发言给你:

麽芳面对孙权的诱惑表现出相和的态度,而虑翻一口就咬定区区一心者麽芳就是说明麽芳内应的核心证据

被马甲卖了,还要替马甲数钱,没见过这么可笑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0-3-8 0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8 00:23 发表
一、某翻分析糜芳投降会有个更好的前程,见翻给士仁书,这书的分析,同样适用糜翻:

独守萦带之城而不降,死战则毁宗灭祀,为天下讥笑。吕虎威欲径到南郡,断绝陆道,生路一塞,案其地形,将军为在箕舌上耳,奔走不得免,降则失义,窃为将军不安,幸熟思焉。”仁得书,流涕而降。

二、某翻的原话: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很清楚,某翻的意思,只能相信糜将军,对荆州军不能全相信。

三、潘濬怎么了?

四、因为谈投降的就是糜芳,某翻当然只认定糜芳是区区一心者,其余的人,某翻敢打保票?难道关羽的家属也区区一心?

五、呵呵,曲解历史的就是你。


你看楼上那个KYU,还在替你遮掩呢,你连他也给卖了。哈哈。

笑,虑翻给士仁这书后还“诡兵也”不相信士仁,麋芳这书完全没看过虑翻就“区区一心者”。
虑翻给书给士仁看就代表了虑翻会用这逻辑判断士仁,还同样适用麋芳??

你那YY脑秀逗了吧?

对啊,某翻的意思就是除了麋将军外其他人都不可尽信,那就是麋将军可尽信了。为什么?

潘濬就混得比麋芳好,可虑翻也没相信这丫的真心投降,咋D?

笑,因为谈投降的就麋芳,所以即可尽信,关羽在势穷的时候也降过给孙权,结果为啥没人说其一心?

麋芳因为先前应和了孙权的诱降,虑翻才敢在其献城后尽信其行。其他人因为没有任何保障,光凭什么要奔更好前程而投降,才是不可尽信之辈。
而虑翻忧虑的城内伏计,并不是怕其针对吴军,而是怕吴军只在城外庆祝,现在一心投降的只有曾经联系过的麋芳,一旦有变,城复闭门不纳,那就没辙了。
而城内的伏计则是赖翻计不得行。

笑,曲解历史的本就只有你。到现在还是一股脑的在那否诀历史,创造YY神人之境。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3-8 00:4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0-3-8 00: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8 00:27 发表

嗯,还在这里傻乎乎地嘴硬那?

我就让暂时发言马甲亲自扇你大耳光子,复制437楼的发言给你:

麽芳面对孙权的诱惑表现出相和的态度,而虑翻一口就咬定区区一心者麽芳,就是说明麽芳内应的核心证据。

被马甲卖了,还要替马甲数钱,没见过这么可笑的。

笑,这种人的理解力真是牛B。做内应是麋芳的行为,逃避责任也是麋芳的行为,两者冲突么?

为什么献城不抵抗,因为麋芳“孙权诱之,芳潜相和”,虑翻“区区一心者麋芳”证实麋芳是吴军内应,为啥做吴军内应,因为麋芳办砸了事,兼关羽素轻于己,要逃避责任。

你要抽人耳光,最好先提高你那脑袋的理解力。没见过就在吴录同一句上下文相连的话里的都能成为卖人的话。

kyu说的,是麋芳不会为了“更好的前程”投奔孙吴,因为单论前程,他在蜀国是国舅的身份。
而我引得史料里说的是麋芳并未因为更好的前程投奔孙吴,而是因为自己行为过失以及关羽素来对待他的态度,去应了孙权的引诱,当了内应。

上下两者挂耳光?又在闹笑话了。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3-8 00:4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9 13: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3-8 00:31 发表


笑,虑翻给士仁这书后还“诡兵也”不相信士仁,麋芳这书完全没看过虑翻就“区区一心者”。
虑翻给书给士仁看就代表了虑翻会用这逻辑判断士仁,还同样适用麋芳??

你那YY脑秀逗了吧?

对啊,某翻的意思就是除了麋将军外其他人都不可尽信,那就是麋将军可尽信了。为什么?

潘濬就混得比麋芳好,可虑翻也没相信这丫的真心投降,咋D?

笑,因为谈投降的就麋芳,所以即可尽信,关羽在势穷的时候也降过给孙权,结果为啥没人说其一心?

麋芳因为先前应和了孙权的诱降,虑翻才敢在其献城后尽信其行。其他人因为没有任何保障,光凭什么要奔更好前程而投降,才是不可尽信之辈。
而虑翻忧虑的城内伏计,并不是怕其针对吴军,而是怕吴军只在城外庆祝,现在一心投降的只有曾经联系过的麋芳,一旦有变,城复闭门不纳,那就没辙了。
而城内的伏计则是赖翻计不得行。

笑,曲解历史的本就只有你。到现在还是一股脑的在那否诀历史,创造YY神人之境。

一、敢情区区一心,就是内应?你那YY脑秀逗了吧?
二、糜将军之降,其势可信,不投降,没好果子吃;假投降,更没好果子吃。
三、潘濬混得比糜芳好,这反倒说明糜芳是内应?呵呵。
四、糜芳应和了孙权的诱降,是的,糜芳只是被刘备诱降了,扯什么“内应”,你讲大鼓书哪?
五、你说的很对,呵呵,城里的人不可信。咋D?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9 13:1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9 13: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0-3-8 00:34 发表

笑,这种人的理解力真是牛B。做内应是麋芳的行为,逃避责任也是麋芳的行为,两者冲突么?

为什么献城不抵抗,因为麋芳“孙权诱之,芳潜相和”,虑翻“区区一心者麋芳”证实麋芳是吴军内应,为啥做吴军内应 ...

哦?原来你能听懂他的话啊!我还以为全世界人都不懂他的话呢。

这下那好了,以后,这人就交给你了。

不过,还是有疑惑的。

你听听人家kyu的话:

噴飯,糜芳在蜀漢的身份是國舅,連他老哥糜竺沒什麽本事,就因爲跟了劉備那麽長時間結果,官位在諸葛之上,他也因此得到鎮守江陵的重任.他到了吳囯去是什麽結果?連一個不被主子喜歡的某翻都欺負成那個樣子,還好意思說有更好的前程?

照我看来,这段话的意思,分明就是糜芳不可能轻易投降东吴,糜投降了,必然是万不得已的。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9 13:2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10-3-9 19:0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9 13:18 发表


哦?原来你能听懂他的话啊!我还以为全世界人都不懂他的话呢。

这下那好了,以后,这人就交给你了。

不过,还是有疑惑的。

你听听人家kyu的话:

噴飯,糜芳在蜀漢的身份是國舅,連他老哥糜竺沒什 ...

某翻分析糜芳投降,是为了奔一个较好的前程,也能奔一个好前程。而糜芳以外的人,投降以后,东吴方面不一定待见他们,他们当然未必真心投降,譬如,关羽的家属,就极可能不愿真心投降。
這個耳光自抽得不錯。糜芳投降是怕承擔責任,而不是您老YY的什麽樊城守不住,別亂套,人要講點口齒。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11 18: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10-3-9 19:02 发表

某翻分析糜芳投降,是为了奔一个较好的前程,也能奔一个好前程。而糜芳以外的人,投降以后,东吴方面不一定待见他们,他们当然未必真心投降,譬如,关羽的家属,就极可能不愿真心投降。
這個耳光自抽得不錯。糜芳投降是怕承擔責任,而不是您老YY的什麽樊城守不住,別亂套,人要講點口齒。...

对嘛,你这里的话就没问题了,让那个马甲来听听。

然后再给你分析一下,糜芳“也能奔一个好前程”,某翻已经分析了,不投降,就战死。战死,与“在东吴受气”,相比起来,当然还是降了东吴要好一些,呵呵。

嗯,欢迎你们两个继续互抽,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10-3-11 18:5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11 18:48 发表


对嘛,你这里的话就没问题了,让那个马甲来听听。

然后再给你分析一下,糜芳“也能奔一个好前程”,某翻已经分析了,不投降,就战死。战死,与“在东吴受气”,相比起来,当然还是降了东吴要好一些,呵呵 ...

是啊,好前程啊好前程,在東吳連個不討主子喜歡的臣子都敢羞辱他.
我們說的都很清楚,他老人家是懼罪才投得降,和您老YY的戰死完全不搭邊,您老繼續YY就是.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中吕,鬼中羽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188
编号 239637
注册 2007-11-15


发表于 2010-3-11 21: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u 于 2010-3-11 18:58 发表

是啊,好前程啊好前程,在東吳連個不討主子喜歡的臣子都敢羞辱他.
我們說的都很清楚,他老人家是懼罪才投得降,和您老YY的戰死完全不搭邊,您老繼續YY就是.

某翻已经分析了,不投降,就战死。

战死,与“在东吴受气”,相比起来,当然还是降了东吴要好一些,呵呵

你倒是反驳一下某翻的分析看。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11 21:0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u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18
编号 29740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10-3-11 21: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11 21:06 发表


某翻已经分析了,不投降,就战死。

战死,与“在东吴受气”,相比起来,当然还是降了东吴要好一些,呵呵

顾谓玄之曰:“郝子太闻世间有忠义事,亦欲为之,而不知时也。左将军在汉中,为夏侯渊所围。关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临之。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为孙规所破。此皆目前之事,君所亲见也。彼方首尾倒悬,救死不给,岂有馀力复营此哉?今吾士卒精锐,人思致命,至尊遣兵,相继於道。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犹牛蹄中鱼,冀赖江汉,其不可恃亦明矣。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归者,可也。今吾计力度虑,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后,身死何益於事,而令百岁老母,戴白受诛,岂不痛哉?度此家不得外问,谓援可恃,故至於此耳。君可见之,为陈祸福。”玄之见普,具宣蒙意,普惧而听之。玄之先出报蒙,普寻后当至。蒙豫敕四将,各选百人,普出,便入守城门。须臾普出,蒙迎执其手,与俱下船。语毕,出书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见书,知备在公安,而羽在益阳,惭恨入地
某翻的話能信啊,能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0-3-11 22: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11 18:48 发表


对嘛,你这里的话就没问题了,让那个马甲来听听。

然后再给你分析一下,糜芳“也能奔一个好前程”,某翻已经分析了,不投降,就战死。战死,与“在东吴受气”,相比起来,当然还是降了东吴要好一些,呵呵 ...

您的耳光真抽得很响亮,看不到上面那句是某人引用你的发言?

还没问题,你认为没问题就没问题了?

没看见你认为没问题的麽芳看到关羽回不来而投降论到头来是子虚乌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0-3-11 22: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10-3-9 13:18 发表
照我看来,这段话的意思,分明就是糜芳不可能轻易投降东吴,糜投降了,必然是万不得已的。

某人。谁说麋芳是轻易投降东吴的?万不得已又是谁告诉你一定就是局势,而不是他们自己本身混不下去而已?有本事,反驳一下史料记载去!

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自)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於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

吴录曰:初,南郡城中失火,颇焚烧军器。羽以责芳,芳内畏惧,权闻而诱之,芳潜相和。及蒙攻之,乃以牛酒出降。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0 22:0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740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